第一篇:教学沙龙研讨活动发言稿:谈怎样的课才是好课
最近,听了研究组后,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兴趣,传统文化在语言中巧妙运用了三条线,必须有我的老师阎叹。虽然学科是不同的,但通过讲课我认为从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人的精神观点所谓的好教训应该离不开两点:第一,教师有效地解释教材;二,教师控制传统文化的能力。
教师对教材的有效诠释体现在教材的创造性利用,即所谓的教材而不是教材中。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是彻底学习的材料,那么壮观,即将采取。如刘志华的工作夜,让学生感受到校长总理,克勤州的工作,不遗余力地精神过后,她设计了师生的形式来接管,巧妙运用古诗的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代表诗句,像一个残留的阳光店在水中,午夜钟到客船,早上还是残疾,早上公鸡乌鸦和创造了一个合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阅读真正阅读的心,深受感染,教育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相比之下,我认为我有时过于强调在现成的资源,反材料 虽然受到缺乏创造力的束缚。如美国小学美术教学版第十二本书我的包课,书中的教材内容设计的细节特别简单,学生可以理解,但我还是花时间让学生说,其实,至于选择一些特殊的细节设计包,让学生可以分析的效果会更好。
第二,教师掌握传统文化的能力体现在教师对传统文化和具体展示的有效积累。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课程自然会有机智的珠子,所以厚厚的阴谋和稀薄的头发。这样的老师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努力在每个课程的设计,并使用各种渠道收集可用的传统文化。当然,我们必须先彻底了解,然后对学生很好,让学生喜欢和快速记住。在几个教师的教学中,我觉得他们的武术在传统文化中,可以说是让我成为一个开明。我也开始注意教学在许多方面渗透传统文化。如教学的人在美国版的第一美术在节日快乐,当学生说节日带来自己的幸福,我使用所有的人,都需要爱。在领导学生享受完成的作品,我使用看到的善良齐雁,看不出尹和内省也强调要善于相互学习,也要对学生,提高自己的水平。最后在学生在创作之前,我要求学生知道古诗的节日,并建议学生可以用作品的形式来完成原作,只要你有决心,可用的传统文化是无止境的。
看门徒的规则看看好,那就是齐齐。长期前进,逐步。看到一个好的教训在我应该是一个激励,未来我会继续学习通过丰富到自己的文化遗产,虽然仔细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巧妙运用传统文化,使他们的班可以壮观和采取,厚情节和稀薄的头发。
第二篇: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任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我们教育学生不仅仅是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案例中罗吉老师的这堂看似“失败”的课是一堂好课。原因是——真实。课堂上可以看到学生真实的状态,真实的表现,可以听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实验,互相交流,敢于质疑,畅所欲言。虽然,罗吉老师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没有彻底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道理,但是这样的课堂才能体现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才会关注学情,提高课堂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如果这节课我来上,我会这样设计:首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液体。然后做实验。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且让他们将可乐,醋,酱油,煤油,盐水等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液体热胀冷缩”的结论。
我心目中的好课是这样的:在真实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读懂,读通教学文本,并能学以致用,为生活服务。作为语文教学更应该让学生从教学中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观察,不断摸索,培养起自学自悟的能力。
常言道:“优秀的课堂大都是相似的,有缺点的课堂各有各的问题。”我认为罗老师这节课是优秀的,也是我见过的好课:正如叶澜教授说的这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一节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一节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一节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一节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所以,我很欣赏罗老师这一节原生态的课,实实在在,没有花哨。
首先,罗老师在课堂上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她作为一个个体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实现了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给他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激活学生思维,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亦步亦趋地引领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次是一些激励性的话语,让每一个孩子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体验到收获的兴奋。每一个孩子都沉浸在课堂之中,轻松、愉悦地获得知识,让灵魂深处的情感,得到升华,陶冶。虽然罗老师这节课在结尾处有小小的瑕疵——对错误的设计,没做任何补救措施。但《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罗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没有完全按她的预设进行,但也是成功的,若是让我来上这节课,我想肯定也会有或这或那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在这我想给这位有很好驾驭课堂的能力的罗老师说上一句,“重过程、轻结论才能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才能体现课改新理念。”
最后我想给有待完善的课提点改进的意见和看法:如果罗老师让学生在课后解决“酱油、菜油会不会热胀冷缩”。就会使学生把书本知识的学习同生活经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生活与学习、知识与经验整合起来,也就避免了尴尬的结尾了。言者无心,闻者足戒。罗老师让我们一起加油!我同意这是一堂“失败”的好课.这就如同辩证的说课一样.从课堂反映的真实情况,看出了罗老师教学的认真,也看出了罗老师对教学的负责态度.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但是另一方面,罗老师还是有点备课不充分,所以才出现了其他问题.关于液体的特性,学生还是不太清楚,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是我们学校一个主任说的,如同吃饭,一旦吃的就是半生不熟的饭,那么再到肚里消化,那就很难了.就跟学生学习知识一样,第一遍听懂了,就容易了,如果第一遍老师没有讲好,再补讲几十遍,甚至效果都不好.要是我来试讲这堂课,我会多举一些液体的例子,首先叫学生了解液体的种类,充分了解以后,再导入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液体,可以凭借经验就可以得出热胀冷缩这一特性,然后再做实验验证与总结.我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是:
老师讲课认真,又不缺乏热情.老师讲课简单,但是理论却是深刻的,也就是把难懂的用简单的方式讲解清楚.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又不能杂乱无章.课堂应该是活跃的,又不能光顾热闹,没有学到知识.总之,应该是老师教的轻松,而学生学得愉快.做到教学相长.这节课的可贵之处确实是学生真正的学习了、思考了,形成了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并有了进一步思索的疑问,真正把自己投入到学习中,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老师所追求的课。
没错,我也很喜欢这节实实在在的课,关于好坏课之别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具备探索和好学的素质和能力,教师的引领十分关键。
俗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观课者具有不同的评价观,对一堂课的评价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建立正确的课堂评价观以及健全正确的课堂评价体系对于课堂教改的深入推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堂好课虽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但也有最起码的要求。我时常记起叶澜教授提出的“五实”,一堂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即为好课。
读《一堂“失败的好课”》后,我感触颇深。罗吉老师自然贴切地创设情境,以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循循善诱引导,但还是不得不牵强附会,直接灌输,学生没有学会,教学目标没有达到,失去了课堂的意义——不扎实,更谈不上课堂的效益——不充实,导致了一堂失败的课。
假如是我——作为该班该学科的任教者,我当然熟悉并且会认真分析学生学情,如:该班为三年级学生,年级年龄均小并且思考、探索、表达能力极低。我会事前让学生从中找一些液体来简单的做些实验,不过是让学生自己来做。从教多年,我听过很多课,也讲过很多课,对课堂感受至深。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有多少课因没有提前预设从而不丰实,或因没有花拳绣腿的不平实,或因没有造假的不真实等原因,遭受与罗吉老师类似的感受和遗憾。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基础知识能有效获得,认知能力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被激发,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情趣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得到培育。
说的是
我们老师应该把每一节课都上好。
我认为这是一节好课。
罗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真实的课。虽然罗老师没能完成教学目标,但比那些因弄虚作假而成的“好课”要好出许多。现在的课堂有许多老师,为了追求尽善尽美,而提前将预设的问题告诉学生,这样在老师的暗中安排下,学生似乎学的是水到渠成,其实学生却是一头雾水。这样的课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我认为真实最重要。另外,罗老师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归纳、总结,也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节课如果让我来上,我会提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液体的资料,让学生对液体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即“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最后再通过实验去验证。
我心目中的好课应该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能有助于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课,就是一节好课。
对于席老师的观点我是认同的,这是一堂好课。席老师分析的非常到位,只有这样的课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显示父帖子罗吉老师的这节课是好还是坏,要一分为二地看。一面是能创设情境,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身份进入到学习的主体当中是,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是在备课时对学生估计不足,在课堂上匆忙地抛出问题,供同学们研究,造成有的同学乱说;有的同学茫然不知所措,结果还是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因此,以生为本,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我认为这节课是一节好课。李老师提到的备课时对学生估计不足,我觉得备课时考虑得再充分,上课时也会出现意外情况的,我们备课时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到的。
我认为一节好课应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师生自然、和谐、融洽。
第三篇:怎样的声乐课才是一堂好课
怎样的声乐课才是一堂好课
声乐课是高师院校音教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一定演唱能力和理论知识为宗旨的专业技能课。声乐教学较其它技能课程相比,更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大多数院校目前并不为教师规定固定的教材,只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参考书目,造成目前声乐教学模式安排随意性很大。声乐课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程度由此可见。最近,因工作之便,有幸听到了多位同行的声乐课,收获颇丰。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的同时对声乐课也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声乐课实践性强,能不能和其它学科那样规范要求呢?声乐课究竟该如何上?怎样的声乐课才算是一堂好课?这可谓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常谈常新的问题。
笔者认为,任何教学都需要有规范的教学行为,只是标准和要求因学科的不同而不同。声乐课虽以技能训练为主,但课堂教学也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它受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歌唱水平制约,而不能随心所欲。同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是先知的一方,而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期,是未知的一方,学生学习也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引。因此、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的宣称:“歌唱的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老师”。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将直接影响学生歌唱水平的高低和学习进度的快慢。因此,一堂成功的声乐课也应和其它教学科一样,需要有许多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
一、具有精心的构思过程
备课是声乐教师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精心的准备课可以说是声乐教师在艺术上的“二度创作过程”。声乐教师扎实的演唱功底、艺术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只有通过精心的备课,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如何将学生教会、教好,需要详尽的构思。教师只有在研究并掌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抓住重点、难点,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搞好教学过程的设计。如果课前没有充分慎密的备课,就等于施工没有图纸而盲目施工,准备战役没有计划而盲目战斗。笔者认为,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青年教师,都必须构思完整的教案并将其书写下来。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声乐教学大多以一对一教学模式为主。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着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都不尽相同。如果教师能够做到为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制定一个教学方案,是对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有实质性推动作用的。尽管这项工作看似繁琐,却不失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声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衡量一节声乐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声乐教师在上课前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那就为一堂课开了好头。一堂声乐课如果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并能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那么这堂课必定是有的放矢的。如以学生气息训练为目的,那么教学内容、练声曲和乐曲都应围绕学生的气息训练来进行。
声乐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分阶段、有主次的解决学生歌唱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一节课内应重点解决好学生歌唱中所存在的一两个突出问题,使学生有所提高。切忌在一堂课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有些教师上课时习惯运用民间艺人那种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完全凭借自己的感觉上课,边教边看,边看边想,能达到什么就是什么。可想而知无论这课堂设计多少个教学环节,都注定是失败的。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声乐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选择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声乐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它既要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还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讲述法、比喻法、示范法、模仿法与欣赏观摩法,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特点条件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初学者,主要以模仿法为主,教师的范唱起很大作用。针对气息训练,教师可以运用比喻法,将声乐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比喻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许多声乐大师都擅长此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还体现于每个学生歌唱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上。有的学生声音条件较好,会经常自觉不自觉的养成大声唱的习惯,而有声音条件不是太好的学生,往往发出的声音穿透力不强。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学生欣赏声乐名家的音响资料的基础上辅以讲述法提高学生分辨力,从而获得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标准。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教师更要根据其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示范辅以讲述法指导学生自然、平稳的换声。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声乐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愉悦的情境是一堂好课的必要保证。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课堂处于师生积极活跃的气氛当中。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气氛当中,学生更容易找到歌唱的状态,更完美的去发挥声乐艺术的潜能。平铺直叙、死气沉沉的课堂,是不能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必不可少。声乐教学虽然是知识的传授,但主要是通过一种不断循环反复训练的过程达到技能的培养。似乎天天都是同一训练内容和形式,但是教师要从这简单的过程中使学生达到正确方法的确立,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习惯,就需要将满腔的热情、爱心、包容心投入到教学中和学生身上。教学中,教师要把严格要求和鼓励启发结合起来。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对学生身上一点一滴的进步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热情。教师绝不能急躁发火,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更不能对条件不好的同学嘲笑和歧视。由于当前师资力量的短缺,很多教师一天上十余节课,繁重的工作量致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从头到尾都是一副表情,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甚至歌曲示范时基本都是一条平行线,对学生取得进步不给予及时表扬,可想而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得不到充分发挥的。
结语尽管声乐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灵活多样,形式各异,仿佛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其仍有自身的教学规律可循。正如我国著名声乐歌唱家、教育家喻宜萱教授所说“声乐是一门艺术,声乐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声乐教师应该钻研并掌握声乐教学的艺术,从每一堂好课做起。教学中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有精心的备课过程才能使教学有备而战,树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让教学有的放矢,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实施因材施教,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发挥学生潜能,只有具备了这些相互关系的诸多因素,学生的歌唱水平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才能称之为一堂好课。
第四篇:联系实际谈一谈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
根据课堂教学的本质联系实际谈一谈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
元宝山区五家镇中心校陈文明
一、要因材施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本学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格完美,制订好本节课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及德育目标,使教学目标明确恰当。要把握好教材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状况来设计适合学生发展、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的教学过程。教学的层次要以学生思维为核心不断地递进。采用有效的策略,如调整教学顺序,提供现实背景,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改变呈现方式,设计或引进开放题,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甚至重组教材内容等等,使教材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材料,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二、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每节课中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都应该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创设的,用有效的教学情境引领教学,不能只关注趣而忽略了源,要更多的体现现实性、导向性和挑战性,从而达到既激趣又引伸的目的。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优选教学方法,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媒体组合,创造性地设计、应用教学软件(包括计算机软件、VCD、DVD、录像录音教材、灯片、挂图、模型及其它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多种优化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大信息传播的精度、信度、密度和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堂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实践、思维、探究与合作学习创造合适的空间,有效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获得对数学思想、数学规律的探索体验。让学生经历问题的发生、发展、形成到解决的全过程,使数学教育具有时代的特点,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双基”训练达到科学的平衡。
四、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有效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上教师的引导、调控是需要大力研究的,教师应当有灵敏的反应,充分利用实时生成的学生信息资源,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体验和理解。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而更多地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数学活动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以情境为素材,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进行思考和交流,从而进行问题的解决。一节好课不是以活动环节、情节的多少、活动的多少而论的,讲求的是有效,经历快乐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五篇: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
东川中学2013—2014第一学期
语文微型课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语文教研组
2013.9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开展七、八年级语文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的通知
语文教研组各位教师:
为了加强对本组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激发大家参与教研的热情,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竞争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准备本学期校本教研——微型课活动,本教研组决定开展七、八年级语文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9月9日—9月20日(两周)
二、参加人员:教导处、语文组全体教师
三、活动人员安排:主持人:李媛/授课教师:赵晓芳、唐治清、李媛
四、活动备课范围:
七、八年级语文本学期教学内容。
五、活动具体安排
1、活动事项安排:由教研组长在9月11日将活动事宜传达给本组成员。
2、活动指导和研讨:定于9月12日下午第一节课在会议室对微型课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讲解。
3、活动准备:9月9日—9月13日一周时间,七、八年级三位老师按要求做好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的准备工作。
4、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定于9月16日下午进行,请各位语文老师务必安排好各项工作,准时参加活动。
5、活动之后的反思与改进:在活动完成后,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研组 2013年9月11日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七、八年级语文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东川中学本学期工作计划要求,结合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了加强对本组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激发大家参与教研的热情,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竞争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现语文组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微型课属于“经济实用”型课,它对教学场地等要求不多,能够在有限的简短时间内,对众多人员的教学能力分别做出甄别与评估,为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能力评估等工作提供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1、通过“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引领全体语文组教师顺应教学改革的步伐,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深入了解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通过“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和整体设计能力,准确把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提高应用教育技术及教学媒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推动语文教研活动,引导教研方法,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师互相交流学习,互相帮助提高,使所有语文教师都能在切磋教艺,交流教学经验中获益和成长。
4、通过“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展现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学素养。
三、活动时间安排
1、组织准备(9月9日—9月13日)
2、教学研讨活动(9月16日—9月18日)
四、活动准备
1、评委及所有语文组任课教师按时参加。
2、授课教师必须做好“微型课”教研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提供相应的教案、学案及课件资料等。)
3、评委应该提前熟悉教材,并有自己的教学意见、建议。
4、主持人做好活动的记录及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五、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9月9日—9月13日)准备阶段。
认真准备,进行组内的研讨交流活动,具体做好准备工作。
七、八年级教师发挥教学团队和语文教研组的作用,以课程为单位,认真写好教案。
1、微型课的基本程序是:导入正题——突出重点——课堂小结。微型课虽然时间简短,内容单一,但也要讲究课堂结构,既不能只讲主要问题,也不能不分主次全面开花。微型课的课堂结构导入要简捷,一般1—2分钟进入正题,千万不能起步太远、半天导入不了正题,致使课堂重点不突出;导入正题后,就要把主要精力全部用在课题的中心上,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圆满的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最后,也要有小结,对本节微型课的教学内容加以言简意赅的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
2、评委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总结反思时,评委要从教材分析、文本解读、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讨,指出了教师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检查。
4、微型课的具体要求是:课堂结构完整,重点突出。
⑴导语简捷新颖。导语与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创设与课题相关的情境,生发与之相协调的情感,追求新颖独到。
⑵讲授线索清晰。讲授要在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着力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⑶语言要得体。学生活动省略后,教师的讲解水平倍受关注。语言要生动、有感染力,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⑷板书要简约。板书不宜太多或太少,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部分板书可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形式在授课过程中展示,以节省时间。忌全用图片或事先写的内容替代。
⑸课后小结快捷。课的结尾一定要用二三分钟时间对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注重总结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
5、教学研讨时,除中心发言人做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
第二阶段(9月16日)微型课授课活动。组织七、八年级教师开展微型课教学展示活动。
第三阶段(9月17日——9月18日)评价、反思、学习、提高。组织评委及教师做好评课、学习、反思、提高工作,进行活动总结。
语文教研组 2013年9月4日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七、八年级语文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本学期第四周开始,语文教研组开展七、八年级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备课课题是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内容。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对本组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而且激发了大家参与教研的热情,增强了教师的竞争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下面我把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
首先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确定了本次微型课的授课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微型课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二、确定任务,搜集材料
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由授课教师选定课题,授课教师的任务是首先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完成教案初稿,并作好充分准备发表全面观点。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研讨发言作好充分准备。
三、共同探讨,各抒己见
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语文组全体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首先由主持人陈述微型课概念、作用、与说课的区别以及几点注意事项,使评委和听课教师对微型课的开展实施过程有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然后由授课教师在20分钟内进行教学,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加以简单介绍。最后大家自由发言,就教学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由授课教师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
评价的主要优点是:①导入贴切生动,自然,紧扣主题;②能合理的进行朗读指导和评价,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有效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③教师仪态大方、自然、亲切,语言表达准确简洁。④教师在授课时,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能够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情感教育。
评价的主要缺点为:①教师的语调在整堂课较为平和,要注意启发诱导的语调和语气。②教学环节在时间的把握上不够严谨,有超时的情况。③文章主旨归纳和情感拓展有些仓促,留给学生思考、体悟的时间不多。
四、主持人进行记录、总结
当教学研讨完毕后,主持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并按照备课要求形成文字、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组各位教师都身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很大,但都积极参加微型课教研活动,并且获益非浅,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
在活动中,参加语文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的三位老师经过充分准备,做了微型课教学展示,参加活动的教师对微型课的特点作了探讨,对展示的三节课从教材的分析、文本的解读、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做了全面的分析和研讨,指出了三位老师授课中存在的问题。研讨在紧张、热烈、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语文教研组 2013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