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案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下的应用分析
导学案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下的应用分析
【摘要】在教育技术不断的发展下,导学案也能成为新课标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学、创新、协作能力的培育,成功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生物导学案新课标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63-01
一、高中生物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构建
1.导学案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导学案教学模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发生了大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从“讲师”变为“导师”,把课堂教学的主体交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解决教学难题、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学”、“会学”、“易学”、“活学”,让学生成功的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构建导学案教学模式时必须遵循教学的梯度性原则、量理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诱导性原则和探索性原则,强化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生物学科的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
2.导学案模式构建的目标。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自悟的思想。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二。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此古语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想要在某方面有所造诣,必须要冥思苦想,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在自学中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在应用中如鱼得水。因此,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练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驾驭知识的能力。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考虑课时的因素,将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单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开展教学活动,调整课堂教学的质量容量和难度,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学习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在学案的编制中,要设置相关的教学问题,教学问题要在学生理解的范围之内。再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现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案的设计上,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设置难度不一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2.学案的备课模式。导学案备课的模式为:前期备课――基体讨论――优化教案――教案讲授――教学反馈的备课过程。首先作为学科组组长,要召开学科教师就本学期讲授的内容进行研究,包括知识体系、讲授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流程等。通过小组研究,将教学的方案通过讨论、审查和审定之后确定终稿。教学将教案文本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近期的教学知识,学生可以读教学方案提出疑问。
3.学案的授课方式。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教师做到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学生正确的学习。授课方式多样化,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难易程度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难度大的教学内容可以选用指导和协作的教学方式,而对于概念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操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些教学方式中,学生对知识点有个初步的认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性,其次是采用归纳的方法总结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最后进行巩固练习。
三、导学模式的实践运用
1.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学案的编写要依据课堂教学的时间、目标,符合学生的理解层次,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创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的模式不是知识点的堆积,而是对知识点的优化组合,由易到难,层级渐进和专项突破的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网络,整个课堂教学思路为:命题方向――知识总结――重点记忆――知识延伸――专项训练。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遗传学成为考试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考点结合实例考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以及相关概率的计算,推测后代中性状表现及概率、个体基因型和性状显隐性综合呈现等。
2.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缺陷,其教学效率不高。在实验教学中,首先要结合基础知识、实验原理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制定试验计划,规范操作实验,高效的完成实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内容和学生的素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如以细胞膜的制作为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取材和操作等细节进行分析实验的效果。在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共同完成实验。实验课程要改变以前以课本为标准的实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协作能力,也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实验方式。因此,教师依据课本实验内容变换个别实验材料、条件完成相关实验要求。以细胞膜的制作为实验内容,可在实验的基础上鉴定红细胞的成分和功能,如蛋白质成分的鉴定,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鉴定,以及温度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等。
四、对导学案教学模式发展的思考
导学案模式使课堂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使学生明白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但是,导学案教学模式不是作为科学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的完善。教案是教师个人的杰作,在编写教案的过程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编写教案,致使出现教材的目标与教学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要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共同研讨,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难点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对于学生疑惑的问题要详细的解答,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知识点。
总之,导学案还有更广阔的研究前景,需要不断深入细致地研究挖掘出其蕴藏的巨大潜力,使之适应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从而大面积、全方位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家祥.探索高中生物“学案导学式”教学田[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0(9).[2]张晨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预设与生成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梁江锋.“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珠江教育论坛,2012(3).
第二篇: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
齐洪波
(山东东营市胜利油田第二中学,山东 东营 257051)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1-8755(2004)0438
2004年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四个省区实行高中生物新课程试点,作为课程改革的试验省份,山东省今年除了济南、泰安和德州选择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外,其他的市地均选择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
一、高中生物结构和内容改革的特点
(一)改革的核心思想:
不同学生要有共同基础,也要有不同的个性发展,高中生物要为所有高中学生搭建规划人生的平台,要使学生在选择课程中间学会选择人生(实质上体现了为一切学生发展的思想体现)。
(二)实现改革的措施:
1、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习好八大领域即: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八大领域下又包括科目,而科目下又包括模块,必修模块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是每个学生共同的基础,选修模块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中由选修一和选修二。
2、课程实行学分管理,但是这个学分管理要和学分制分开,课程可以开在任何一个年级,但是必须注意科目的内容的衔接关系。每个科目都有一定的学分,语文10学分、外语10学分、数学10学分、思想政治8学分、历史6学分、地理6学分、物理6学分、化学6学分、生物6学分、技术8学分、艺术6学分、体育与健康11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课程的开设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年级,但应该注意每个学分18学时,比如生物必修共三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六学分。这样必修116学分,学生还必须在选修1中获得22学分,选修2中获得6学分。高中毕业必须获得144学分才能毕业。
3、任何选修模块都允许零选择。
(三)生物课程的解决办法:
6学分必修,共108学时,一个学期两个学段(每学段十周),一个学段学习完一个模块,9周学习,每周4课时,这样在一个学段中的第十周复习考试。这样一个学期可以完成两个模块,在高一就可以非常轻松的结束必修学习,剩余的一个学段和高二的时间可以开设选修。在开设选修时要让学生明确每门选修的适用范围: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试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适用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
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应用,较全面的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适用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了基础。在学生选择课程时并不要严格选择,没有明显的界限。
(四)结构和内容改革的特点
1、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精神,即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又尊重有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2、生物课程来说确实能体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必修模块体现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强化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在全套教材里面,处处都是生物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并且专门设计了生物科技与社会一书。
4、生物课程能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热点和前沿,并且在选修上设计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5、课程结构和内容无疑是恢复了生物科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和尊严,为学生打好生物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一样的要求,恢复了生物科学的地位。
二、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特点
1、努力体现模块或教材的特点(模块间即相互独立又体现了生物科学的联系)。
模块:(1)教育价值:每模块都有符合总目标的教育价值(2)核心概念:每模块都应有一组核心概念(3)观念思想:每模块都应有一组科学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4)学习情境:每模块都应有符合模块内容的学习情境。(5)逻辑体系:每模块都由内在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同时又是开放的兼容的和明确的。
2、是由现代思想观念统帅各个模块,特别是必修模块。
(1)建立了生命是一个系统的思想观念(系统论观点)要让学生知道生命系统是有层次的。
(2)建立生命系统内部和生命系统与环境之间信息流动的概念。
(3)建立生命系统稳态与调控的思想观念。
3、突出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的学习。
观察实验的方法集中于分子与细胞模块,假说演绎的方法集中于遗传和进化模块,系统分析的方法集中于稳态与环境模块,建立模型的方法集中体现在现代生物技术实践模块。
4、强化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
重要概念用黑体字在教材中标出,对基础的核心内容强化了练习和测试。
5、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贯穿于课本的各个章节的各个方面。
三、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模块分析
(一)分子与细胞模块分析
1、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1)促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有利于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及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理解生命有许多层次,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理解生命系统的开放性,即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领悟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普遍规律。
(2)为学习其他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3)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本模块精选了若干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过程,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历史的氛围中去体会和领悟科学过程没有重点,现代生物科学生机勃勃;让学生明确科学的前进依赖于技术和方法的改进;但是理解科学过程,最重要的是亲历试验和探究。
(4)在现实生活的冰晶中学习生物学,为现实生活服务。
2、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1)以“科学家访谈”代序,让学生明确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2)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构件内容体系(3)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
(4)以“本章小结”、节的“练习”和章的“自我检测”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
3、本模块教学应注意
(1)做好模块式教学的整体设计
(2)把核心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
(3)切实保障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4)认真对待创新能力的培养
(收稿日期:2004-9-14)
(5)追求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二)遗传和进化模块分析
1、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在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价值在本章中有明确的价值和意义。
2、本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1)要让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教学内容应该定位在基因水平。
(2)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基本按照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安排,从孟德尔到摩尔根在到沃森和克里克等,从拉马克到达尔文再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三)稳态和环境模块分析
1、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1)本模块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①在知识方面: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深入理解稳态、调节、环境等核心概念。
②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科学方法教育侧重点在系统分析方法和模型方法。
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环境保护,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④其他方面: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四、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的注意事项
1、高度重视必修模块的教学。
2、注意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统一起来。
3、要尊重教材,发扬教材优点,创造性应用教材,弥补教材缺陷。
4、重视核心概念教学,核心能力的培养。
5、要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的。
6、要重视基础,基础扎实才会有创新。
7、贯彻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8、合理安排好生物教师的工作,一定要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第三篇:学案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教学新课改已经过了二年多,课改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课堂教学中关注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和谐统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促使学生知情和谐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学案导学式”教学做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引起学界和教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学案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导教”的作用。供学生在课下预习、课上使用和课后复习巩固。
一、学案的编写
(一)学案的编写原则
学案是导学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导学。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学案,确保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应是体现教师对教育本质和目的的正确理解。好的教学目标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观,这种新的知识观不是现成的真理和结论,而应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是使学生在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的。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二)学案内容的编写
学案内容必须能使学生建立牢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编写要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识层次,不能是知识点的单一重复。编写学案时,要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当采用启发式,使学生“跳跳摘桃子”,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
学案内容要呈现思维梯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填空、习题的堆积。学案的编写大有文章可做,而且好的学案决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潜心研究,分类专项突破,以挖掘学案之潜力。决不能把学案当成变相练习,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相违背。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如在学习遗传定律的有关计算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它所需运用的基本理论:有关概率的基本定理。
学案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学案上,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二、学案教学的操作
教师在讲课的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的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参照教案,按照学案授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学案进行学与练。
三、学案教学的评价
(一)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学案。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通过体悟而策划设计的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节目表”。它能减少课堂运行的被动与盲目。它能养成教师的研究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二)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教师教得是否轻松是评价“学案课堂”成功与否的显著标志。
(三)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强调教师教学发扬民主。要把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否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是否与学生商量着进行,是否根据学情灵活使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关键指标。强调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欣赏、关爱、宽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实行学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记,时而思,时而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学生透过学案,就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给学生了一份学习活动提纲。
学案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学案教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学案导学”的研究前景还很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认真细致的研究,挖掘出“学案导学”的巨大潜力,使“学案导学”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新课程下物理“导学学案”的编写原则初探
新课程下物理“导学学案”的编写原则初探
方应民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四中学 650106)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面对教学减负,如何应对物理教学内容增加而课时减少矛盾,是摆在每一位物理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云南省昆明市孙彪名师物理工作室进行了“271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旨在通过271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实践操作,探索出271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摸索适合于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实现271教学模式的本土化,进一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271”高效课堂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导学案”正是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可以说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也是“高效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何谓“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教师站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作二度创作而后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为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生按导学案去学,去掉了过去学习时的被动和盲目,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支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导学学案的编写原则
1、导学案要立足于课时设计
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要按课时进行编写,本节课要完成那些教学内容,导学案就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一个导学案就只配套一节课堂教学内容,如果教材中的一节内容要分几个课时完成,导学案就要分几个进行编写,不要为了导学案的编写方便把几节课才能完成的内容或几个小专题编写在一个学案里,除非一天有两节课,则可以把这两节课的内容编写在一起。如果学案内容太多,学生会觉得“繁”,学生还有很多学科要学习,内容多了学生完成不了,结果,学生要么不做,要么就抄,这样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认真的态度。
2、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问题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国各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蔡林森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魏书生提出“六步自学法”教学模式等等,不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其共同点都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展示点评”,要分组讨论、要合作探究就得有可讨论、可探究的内容,而现阶段见到的大部分学案都是把教材内容设置成填空式的问题。学生只要按顺序把相应的教材内容看完就可以完成学案,这样的问题不具有讨论和探究的价值,这样的学案就失去导学的功能,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时由于问题可讨论的空间较小,学生基本上只是对一下答案,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反而给学生提供了吹牛,闲谈的条件,课堂教学的高效也就无法谈及。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沿着目标方向有理有序的进展,提高同伴间合作作用效率。如[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三章中关于质谱仪的教学内容,教材中是通过一个例题说清楚了质谱仪的原理和用途。为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可以这样设计导学案“【思考与讨论】能否从刚刚分析过的气泡室中带电粒子的径迹得到启发设计一个仪器,将所带电荷量和质量比值(比荷)不同、初速度几乎为0的带电粒子分开。(请简单说明你所设计仪器的基本组成结构和能分开的原理分析)”,这样设计既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还便于小组开展讨论、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质谱仪的原理和用途。
3、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导学案的使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我们很多老师面对的教学班上几十个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层次参差不齐,教学中只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高效,所以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一方面,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先易后难的编排体系,另一方面在导学案中内容的安排上可以分为基本内容和拔高内容。基本内容要具有基础性,适合本班所有学生的学习;而拔高内容主要让班上基础相对较好的一部分学生完成,这部分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拓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建模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导学案的编写要为学生进行自学提供指导
新的教学理念告知我们:应将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学习与思考,要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但问题是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明确的、顺利的、高效的进入到自学状态中去呢?这就要求老师编制的导学案要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所以在导学案的编写中要根据学习目标要求,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限定学习时间、明确学习方法、指明达到什样的程度。只有在导学案中“导”得明白、“导”得准确,学生才能顺利的进入自学中去,让学 3 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才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这才是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效的关键。
三、导学案的基本组成部分
新授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准备知识的落实和具有启发、探究味的问题情境的设计;习题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总结解答典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复习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梳理一下知识体系,对某些重要知识、技能进行专题研究分析;试卷讲评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了解每个试题考查了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方法、思想、能力在哪道试题上得到了体现,自己的缺陷又在哪里。不同类型课的导学案,形式、设计重点应该有所不同,但基本组成部分应该相对固定。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能抄教学目标,尽量用学生的语言具体写出本课应懂哪些知识,应会用哪些知识等,从学生角度出发,言简意赅,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教学重点、难点,在学案中把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注明,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清楚地知道本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
3、自学指导,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4、自学流程,在这部分内容中要明确告诉学生阅读教材和那本参考书第几页到第几页的内容,然后把本节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和层次通过相应的情景创设一系列的思考题、讨论题、探究题、练习题、设计题等等。
5、自学检测,紧扣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几个习题检测学生自学情况,习题数量不能多,绝大部分要体现基础性,可以有个别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给基础好的同学完成,习题设计中要始终坚持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要撑着优生也不能饿着差生,并且还要适当给尖子生一些骨头啃啃。
总之,导学案指引着物理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能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看法,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课堂讨论时有精彩的发言,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演”的活动,创造机会给学生多多参与,教师方法指导,巧妙点拨。要编写一个好的导学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理念,潜心研究,提高导学案编写水平,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到“我会学”的转变。参考文献:
[1] 关士伟 减淑梅 《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 教育探索2005年第8期 [2]贾伟合 《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吉林教育科学2001年第6期 [3]冯增俊主编的《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4]刘同萍 《导学案的编写和应用》 教学与管理2010年5月
本人联系电话:(0871-2193893 ***)邮箱:fangyingmin@163.com
第五篇:《新材料及其应用》 导学案
第四节《新材料及其应用》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纳米材料、“绿色”能源、记忆合金等新材料及应用.二。导学过程:
1.纳米材料
(1)纳米是单位,m
(2)某些物质的尺度加工到nm,它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能与较大尺度时相比,发生了异常变化,这些物质组成的材料为纳米材料;
(3)纳米技术的应用及优点
2.“绿色”能源
(1)绿色能源与以往使用的干电池比较有那些优点?
(2)绿色能源的特点
3.记忆合金
(1)合金叫做形状记忆合金;
(2)主要成分是:
(3)物理特性:
(4)应用:
三.课外知识:
1989年 12月20日凌晨,美军的两个中队 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躲过昼夜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巴拿马对空监视雷达系统,突然出现在巴拿马城西120km处的一个军用机场上空,为美军大规模入侵巴拿马夺取了制空权.雷达能监测普通飞机的飞行情况,为什么不能发现隐形飞机呢?
解析: 隐形战斗机是利用新型的隐形材料制成的重要军事武器,涂有隐形材料的战斗机能将雷达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大部分吸收掉,反射回去的却很少,使雷达变成了“睁眼瞎”.而普通飞机反射回去的无线电波信号很强,雷达接收屏能接收到,因此能显示出普通飞机的存在四.随堂检测:
1.你认为所有的材料达到纳米尺度就一定是纳米材料,或者说一定具备纳米效应吗()
A.是 B.不是 C.目前还不知道
2.上海磁悬浮列车在2003年元旦前一天运行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这个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备受世人瞩目.磁悬浮列车中用到下列哪种材料()
A.超导材料 B.纳米材料 C.记忆合金 D.隐形材料
3.在我国“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用极薄的金箔贴饰的精美“金器”.黄金可以被做成极薄的金箔,主要是因为黄金的()
A.延展性好 B.硬度大 C.弹性好 D.密度大
4.如图2.4-10,用形状记忆合金可制成月面天线.发射前,天线先被压缩成小球团,到达月球表面后,它为什么能展开成正常工作的半球面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