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 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及新词,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古词。
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 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第一板块
赏歌导入新课 播放《忆江南》
1、简介江南。自古以来,江南,就以她的美丽和富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 人墨客。他们游历江南,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的诗词。但是,流 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 27 个字的《忆江 南》。那么,这首《忆江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白居易
第二板块
读通词句 读出词中美景 感受节奏美
1、初读诗词,说一说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2、介绍“词”与“词牌名”。
3、再读诗词,读准字音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4、指名读。
5、教师指导读“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品读词句 感受风景美
1、“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忆景
2、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仿佛了什么)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 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男女生合作读。
3、如此景致,作者是听别人说的呢?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 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旧曾谙”
4、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难怪诗人要由衷的赞叹 “江南好”。读着“江南好”三个字,我们还会情不自禁想起哪些关于写江 南的诗句来呢? 道不完的江南美景,诵不完的江南诗词,但是白居易却只用了三 个字道尽了江南好。
5、学生齐读一、二句。
第三板块
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白居易任刺史满三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三年 来,他带领百姓筑起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 留下了 200 首杰出的诗篇,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友。离别的那一 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 离开杭州之后,白居易又在苏州做过几年官,晚年居于洛阳。公 元 838 年,离开杭州整整 13 年的大诗人,已经 67 岁了,他在洛 阳香山脚下,深情地遥望江南。他多想重回杭州啊!但因路途遥 远,交通不便,终未成行。他只能将一腔思念,托付于 《忆江南》。直到去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没有能 够旧地重游。——节选自王 体悟景中深情 旭烽《走读西湖》
3、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 记?
4、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 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
5、学生齐背全词。
第四板块 课外拓展赏词 1.诗人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 “能不忆江南” 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但这一句 “能不忆江南?” 却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便又写下了另外两首。
2.课件出示: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 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 蓉。早晚复相逢。
板书设计: 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敕勒歌
一、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 然的感情。
二、教材说明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 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 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示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 爱。“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 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 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 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整首诗局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沛表达了 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风光的图画。课文朗读录音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 VCD 光盘(或 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本课生字不多,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用部件分析 方法记住字形,教学中要专设环节检查指导。
写字教学。庐: 半包围结构,字体偏斜,书写时应特别掌握好字的重心。“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过长,第三笔撇,应写作竖撇。里面 “户”字的末笔要写成竖撇。盖:上下结构,上边是美字头,下边是皿字底。
(三)词句教学 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首敕 勒人唱的歌。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阴山:阴山山脉,大局部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笼盖:笼罩、遮住、盖住。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茫茫:辽远,没有边沿。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教师应在学 生通读诗句的基础上讲解。诗句的理解,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 插图加以体会,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是: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四)朗读、背诵指导 在指导读的过程中,结合看插图投影、看录像、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意境。朗读指导可参考示例如下: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指导朗读这首民歌时,教师要多示范,必要时可领读难句。只要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多读,就会熟读成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 1、2 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课后第 3 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读词语,体会“苍苍、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应联系事物特点去体会。天苍苍:形容天空蓝蓝的。松柏苍苍:形容松柏翠绿翠绿的。青丝苍苍:形容头发白白的。野茫茫:形容原野没有边沿。大海茫茫:形容大海没有边沿。云雾茫茫:形容云雾浓厚,看不清楚。
第二篇:7古诗词二首
古诗词二首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了两首古诗词《忆江南》和《敕勒歌》,分别描写了我们江南和塞北景象。诗词中,江南的婉约绮丽,塞北的辽阔壮美,跃然眼前。《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老年回忆江南风景写的,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词围绕江南的特征“江花”“江水”具体描写春天景物的美,抒发了自己热爱、怀念江南美景的情感。《敕勒歌》是敕勒人唱的民歌,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两首诗词均直接描写了自然景观,随着富于变化的诗词韵律,诗中景象即会跃然纸上,适合吟诵感受。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及新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词。
3.想象诗词所描述的景象,感受江南春景的秀丽和塞北草原的壮丽。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及新词,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词。
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赏歌导入新课 播放《忆江南》
1、简介江南。
自古以来,江南,就以她的美丽和富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他们游历江南,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的诗词。但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27个字的《忆江南》。那么,这首《忆江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白居易
二、读出词中美景 读通词句
感受节奏美
1、初读诗词,说一说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2、介绍“词”与“词牌名”。
3、再读诗词,读准字音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4、指名读。
5、教师指导读“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品读词句
感受风景美
1、“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忆景
2、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仿佛了什么)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男女生合作读。
3、如此景致,作者是听别人说的呢?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旧曾谙”
4、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难怪诗人要由衷的赞叹“江南好”。
读着“江南好”三个字,我们还会情不自禁想起哪些关于写江南的诗句来呢? 道不完的江南美景,诵不完的江南诗词,但是白居易却只用了三个字道尽了江南好。
5、学生齐读一、二句。
三、体悟景中深情 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白居易任刺史满三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三年来,他带领百姓筑起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诗篇,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友。离别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离开杭州之后,白居易又在苏州做过几年官,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8年,离开杭州整整13年的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在洛阳香山脚下,深情地遥望江南。他多想重回杭州啊!但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终未成行。他只能将一腔思念,托付于《忆江南》。直到去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
——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
3、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
4、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
5、学生齐背全词。
四、课外拓展赏词
1.诗人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但这一句“能不忆江南?”却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便又写下了另外两首。2.课件出示: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五、生字教学
1、出示:忆 南 旧 如
2、自主识记生字,说说有什么好方法来记?
3、教师板书指导:
南:用红笔标出里面的部分,重点强调。
4、学生练写,反馈。
板书设计:
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昨天我们去了风景优美的江南,欣赏了江南春景,今天我们要去广阔的大草原看一看,来学习《敕勒歌》。(齐读课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师范读。
2、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3、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4、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五、再读本诗品悟诗意
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这是多么自然的和谐图呀,我们经常讲,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那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吗?
2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师配乐朗读)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六、学生背诵本诗。1给学生读背时间。2全班学生齐背本诗。
3观察课件展示风景,配乐背诵。
七、写字教学
1、出示:阴 似 苍 低
2、自主识记生字,说说有什么好方法来记?
3、教师板书指导:
阴:右边月的第一笔注意穿插
似:要写紧凑,中间一点写高一些,右边的撇要注意穿插 苍:中间的撇捺舒展,下面两笔写成。低:最后一点别忘记。
4、学生练写,反馈。
八、作业:
1.背诵《敕勒歌》。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教学反思:
第三篇:7.古诗词二首
古诗词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3.能结合自己的感悟说说古诗词要表达的情感。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及作者的心情。教学准备:
1.准备背景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理解词意,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2、前面我们学习的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景色的,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这首词也是描写春天的。(板书:忆江南)
4、同学们知道什么诗词么?
5、读读这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二、知作者,解诗题
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1、介绍作者: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是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简介时代背景:白居易在 50 岁至 55 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词就是他在 67 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所作
3、解题: “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忆江南”既是词牌名,又是词的名称。
三、指导朗读
1、老师范读,让学生轻声跟读。
2、配乐示范朗读。
3、指导学习生字“谙”,注意读准字音,根据注释理解意思。
4、学生练读,教师指导。
5、指名读,教师纠正。
6、师生赛读,同桌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四、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结合注释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讨论交流自读情况:小组内互相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4、全班汇报交流,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重点探究: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让学生欣赏江南美景图片,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更形象的体会“江南好”,更好的感受诗人白居易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对江南的深厚感情。
五、情感升华,知识拓展
1、配乐朗诵。
2、欣赏歌曲《忆江南》。
3、知识链接,白居易的另外两首《忆江南》向学生推荐阅读。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背诵《忆江南》
2、想象诗词中描绘的画面,用水彩笔把它画出来。板书设计忆江南(词牌名)
景 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情 能不忆江南?(怀念)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会认“勒”、“笼”、“苍”“茫”“见”5个字。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 笼盖 苍茫 见(xiàn)牛羊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请同学读诗歌。
5、分组赛读诗歌。
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四、品读诗文
(一)、前四句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生说含义:(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练读。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4、男女生赛读。
(二)、后三句
1、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
(诗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辽阔无边,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而且草长得很高,很茂盛。风一吹把草吹弯了,露出了成群的牛羊。)
2、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同桌交流一下。
3、“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千古名句,特别为人称道,请你分析这句诗的描述了怎样的画面?
4、诗中只写了景色,没有提到敕勒人,你猜那些人在哪里?(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
5、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家园,看着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那心情老好了!还有谁来读读?读出生机感、喜悦感;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指名读)
(三)感受动静
看全诗,看板书:景物描写中有动态和静态描写,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风吹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四、诵读古诗
1、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 646 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2、听范读录音
3、看节奏,朗读时应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4、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天地旷远宏大气势。
5、背诵诗歌。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古诗。
2、完成练习。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辽阔无边)草低 见牛羊 动(茂盛肥壮)
第四篇:7、古诗词《忆江南》
7、古诗词二首《忆江南》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孙燕燕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背诵之前学过的古诗。
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写的《忆江南》。
(1)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常州也属于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2)播放江南春景图。
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3)简介诗人创作的背景: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3、简介诗人“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是继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与《静夜思》作比较,介绍“词”与“词牌名”。像这样句子长短不一的诗体叫做词。
词,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原是配乐吟唱的,句子的长短随歌调而变化,词又名长短句。
忆江南是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
古人写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叫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读出节奏。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2、诗人为什么思念江南呢? 理解第一句。谙:熟悉。
师:所以诗人开头就赞美江南道“江南好”。哪个字告诉你诗人在赞美江南?(好)诗人开篇就用一个通俗的“好”字来赞颂江南,就请你读出诗人的赞扬之意,向往之情。
3、赏读美景中的深情
①、江南风景好,好在哪里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③、“胜”:胜过,比。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④、师:一红一绿色彩艳丽,对比鲜明,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⑤、谁来读出这红花胜火,绿水如蓝的美?。
⑥、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会大声感叹,会把它画下来,拍下来,会流连忘返„„)多美的江南春景啊!
假如此时你就是漫步江南小桥上的游人,你会怎样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假如你就是那江中轻摇船撸的船夫,你又会怎样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假如你就是词人白居易,你又会怎样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诗人久久难忘江南的春景,想到这生机盎然的江南,词人不禁感叹道----能不忆江南?
(1)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什么意思呢?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讲述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5、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读词)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读词)
3、同学们如果说古诗词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那白居易的《忆江南》就是一朵最艳的奇葩,让我们带着对这首词的独特理解再深情地背诵这一组词。
四、唱一唱《忆江南》
五、写字教学:
忆、南、旧、如、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生字。
2、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3、背诵古诗。
板书:
忆江南(词牌名)
人
情
珍惜
景
诗意: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教学反思:
《忆江南》是小学教材第一篇词的教学。这首词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的有力的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的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本诗词是白居易老年回忆在杭州任职期间的美好时光而作的,共三首,这是其一。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白居易对江南的特殊感情,我课前查阅资料,课上白居易的写这首词的背景讲解给学生听,还播放了许多江南的美景,让学生在读中展现画面,在读中想象意境。如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创设情境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第五篇:古诗词忆江南教学设计
古诗词《忆江南》教学设计
郑庄小学 闫玲玲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及新词,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词,默写《忆江南》;
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第一板块
赏歌导入新课 播放《忆江南》
1、简介江南。
自古以来,江南,就以她的美丽和富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他们游历江南,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的诗词。但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27个字的《忆江南》。那么,这首《忆江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白居易 第二板块
读出词中美景 品读词句
感受风景美
1、“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忆景
2、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仿佛了什么)(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男女生合作读。
3、如此景致,作者是听别人说的呢?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旧曾谙”
4、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难怪诗人要由衷的赞叹“江南好”。
读着“江南好”三个字,我们还会情不自禁想起哪些关于写江南的诗句来呢?
道不完的江南美景,诵不完的江南诗词,但是白居易却只用了三个字道尽了江南好。
5、学生齐读一、二句。第三板块
体悟景中深情 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白居易任刺史满三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三年来,他带领百姓筑起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诗篇,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友。离别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离开杭州之后,白居易又在苏州做过几年官,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8年,离开杭州整整13年的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在洛阳香山脚下,深情地遥望江南。他多想重回杭州啊!但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终未成行。他只能将一腔思念,托付于《忆江南》。直到去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
——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
3、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
4、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
5、学生齐背全词。
第四板块
课外拓展赏词
1.诗人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但这一句“能不忆江南?”却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便又写下了另外两首。2.课件出示: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板书设计:
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古诗词《忆江南》反思:
春天的美景直观地带给人美好的遐想,那么怎样和学生一起品味春色呢?《忆江南》就是将春景与情结合在一起的诗,可以读出诗人用“春”创造出一种“美”。它能非常透彻地讲给学生听,但背诵这首古诗,积累这首诗,给予学生不应该是单单一首诗,应该把思想还给学生。作者看到这一切,以诗歌的方式记载着历史。诗人是创造者,创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通过点拨引导现在的学生做个有思想的人。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说说“江南”、“旧曾谙”、“红胜火”等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自由串讲诗意:千里江南,绿数红花互相掩映。有临水的江花,江中的水绿如蓝。那许多红胜火的江花,再让学生找一找江南的春天描绘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样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