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北初中校本培训主要经验及具体做法
城北初中校本培训主要经验及具体做法
我校近几年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确定新的奋斗目标,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在几个方面积极进行整改并取得了新的发展。下面简介我们的一些经验。
一、优化教学与教研条件,建设教学研究资源
学校添置图书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教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建立了校园广播背景音乐系统。
本年度将为每个教师办公室购置了办公电脑,建立了校园宽带网和学校网站,实现了与因特网的互联互通。教师可以快捷高效地处理学科资源,随时上网查询资料。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的整合。
现在的城北中学办学条件日臻优化,校容校貌日渐优美,配套设施日益完善,被社会各界誉为“温馨的家园,成长的摇篮”。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每位老师每学期读三本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每学期总结二个教学案例,每学期争取在县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或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使教师们用新理念、新方法指导实践,将大师们的思想火花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学校现有教职工112人,共有党员人数36人。中高职称6人、中一职称47人;本科56人;平均年龄31岁,是一支年富力强,业务突出的精干团队。队伍中有11个县学科理事和8个学科带头人,有市级骨干教师38名,省级骨干教师6名。有6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励,400多人次获省市级奖励。
(二)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一是抓好集中系统的培训。每年寒、暑假,我校都举办教师课改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课程标准、教材培训和“怎样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培训等其他专题培训。利用学期中的集中学习时间,我们举办了多期新技术、新手段的培训,使全校教师掌握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个性发展评估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分层与合作技术等。二是开展以骨干培训为主的个别培训。为了帮助教师真正领悟新课程理念,我校自开展校本教研以来共派出二十四人次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还派出了五十二人次参加了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三是外出考察学习。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到外县和县内其它学校学习交流,现场感受名校的教研教改经验。五是实施名师工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各教研组内开展“拜名师,促成才” 的一帮一活动。骨干教师要承担业务学习讲座和辅导任务,并邀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传授经验、指导听课,努力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知识水平。
(三)推进民主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在分配上,打破“大锅饭”,实行绩效工资;奖金分配上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学校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奖励制度,奖金政策向教师倾斜。
三、落实教研制度,形成校本教研特色
一是建立了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学校明确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整合教务处、教科室、学生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等力量,建立直接为教师发展服务的开放教研网络,使教师的困惑与要求能及时得到解决和回应,使教师的成果能及时得到交流和分享。
二是寻求了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除了组织理论学习外,还针对问题进行个案分析,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对话,到课堂中进行现场指导,让教师在参与式培训中倾吐困惑,在反思与互助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如胡小莉老师多次与专家交流互动,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并在蓬安县青年教师赛课中脱颖而出,荣获蓬安县数学竞教一等奖。
三是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通过正确的制度和有效的激励,运用强力推行的手段,终于让教师从“被动研”发展到“主动研”。把教研成绩与年终考核和职称晋级挂钩。
四是建立了问题和问题解决资源库。我们的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有什么问题就研究解决什么问题”。主要有涉及某个具体教学内容的问题、学科内的教学策略问题、跨学科的共有的教学策略问题和一些德育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筛选,以及由“问题”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的后果的分析,使教师深刻地认识到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危害性,形成了校本教研的紧迫心理。问题的归纳与总结也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找到了“研”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将一些典型的问题(包括问题产生的背景、教师对这个问题的初步思考,或教师收集到的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源),分科分类整理后,建立了教学问题及问题解决资源库。
五是构建了四个问题解决模式。以问题为课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我们在借鉴校本教研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四个“问题解决”的模式:(1)课例比较研讨模式(2)循环授课模式(3)专题研讨模式(4)校本课题研究模式。
六是强化了教育科研工作。每个学科实施集体备课,要求各个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内容的“集体备课日”活动;要求教务处每学期开展一次为期一个月的“教学研究月”活动。举办“课堂教学示范周”活动。活动重点放在教研组内进行,推动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全体任课教师每人备一节课,在教研组内先讲,优秀的课再推到全校范围内来讲。我们还率先在全县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和研究会,邀请教育专家来校作学术讲座和报告。现在我校又瞄准高效课堂改革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积极研究。研究性学习作为课改中“重点”、“亮点”和“难点”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开展研究性学习,一定不能丢掉课堂这一重要舞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教育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提供给学生学习研究的条件与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是急待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选取“初中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以期通过研究,更好地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推动初中高效课堂建设
学校强化教师的课改意识,大力开展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的“四新”和主体性、生活性、情趣性、创造性“四性”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经过多次论证,制定了《蓬安县城北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其一,我们认为,要更新教育观念,首先是要加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靠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高效课堂改革对每位教师不仅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而是“蜕变”。我们着力追求四种观念的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博爱的观念、教育即解放的观念、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其二,我们认为,新的教改应最重学法改革。我们以为教改的实质其实是学法的改革,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各学科均逐渐形成特色,如语文学科的“自学辅导法”、外语学科的“相互式积极学习法”、化学科的“启探式教学”、思想政治学科的“目标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改革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在小组和团队中互助性的合作学习、围绕主题开展探索研究的探索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了学生幽闭的心智。我们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共识: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这是变革学习方式的前提;建立合作小组,这是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方式;重视学法指导,是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步骤;多动手实践,这是推动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全体学生形成了勤学勤思,敢于质疑的良好学风。
其三是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我校的语文课采用5+1的开设模式,即每周由语文老师上五节常规语文课,一节阅读课,充分利用阅览室报刊资源,开阔学生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另外,我校还开设了法制教育、劳动技术、心理健康、艺术教育、社会实践等十几门选修课程;开设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完善特长生导师制,使活动课程做到课表、课程媒体、课程目标、施教人员四落实;规范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出了多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阐明了多个有创意的观点,撰写了多篇研究性学习论文。
其四是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我们改变过去单一的只管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建立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结果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新机制。发展性评价使学生内在素质外显,教职工工作实绩外化。
五、加强交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2010年,数学教研组到罗家中学、英语教研组到南充一中、语文教研组到南充十中进行联合教研活动,2011年,理化生教研组到阆中师范交流学习。新的进步,新的起点。面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我们将发扬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实中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奋勇向前,千方百计把学校做强,把质量做精,为寻北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2010下
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校本培训,它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
近几年来,我校着眼于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着力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本校实际出发,以本校师资为基本教学力量,坚持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逐步完成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创新型的转变,从而适应学校课程改革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校的主要做法有: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校长对校本培训有很高的认识,这是我校校本培训能成功实施的重要原因。开展校本培训,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措施,是教师互相促进、学校整体提升的过程,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新形式。我们不仅要按计划,把教师送出去培训,而且要把校本培训切实作为校长自己的本职工作,担负起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担子,切实组织好校本培训工作,并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校领导对校本培训工作做了充分的调研和预计,并进行了周密部署,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规划,为高效完成预期的培训任务奠定了基础。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于教师。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因此,我校把培训工作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实验过程的始终,实行分层全员培训,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校级领导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和责任人,在课改实验中,校级干部切实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杂志,广泛吸收课改信息。为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制度管理,有章可循。
1、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组织实施。
2、建立和完善有关校本培训制度。
学校制定和完善了有关教师培训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对不同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培训目标,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3、有计划开展校本培训
学校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校本培训计划。计划包含了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培训时间和期限、培训的组织还有每学期校本培训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坚持培训,各具特色
1、全员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完成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网络计朮的培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2、骨干培训。制定骨干教师培训目标,研究骨干教师培训措施,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创造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学科组长及高级教师、教学新秀进行培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需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他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形成一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为实施名师工程奠定基础。
3、师徒结对子,老手培训新手
老教师是学校最丰富、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注意发掘这种宝贵的校本资源,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我校为工作不满五年的青年教师每人安排一位经验丰富老教师作为他们的师傅,老教师带徒弟要讲究实在有效,不只是形式上签个合同,一个学期上几节课,在帮着徒弟开一二节公开课,而要坚持徒弟经常听师傅的课,师傅随时了解徒弟的思想、教学以及生活等情况,全方位地跟踪指导。
4、班主任培训。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确实形成班主任评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政教处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培训计划,建立一支适应我校发展的班主任队伍。
四、校本培训,初见成效
(一)基本功训练经常化、制度化
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保证教师创新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一名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未来需要的教师应具备下列几方面过硬的基本功: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字,能根据需要进行板画,能独立处理教材,能撰写教学论文,能自制教具,还能初懂电脑,会些基本英语。
我校制定了教师基本功训练规划,并将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练钢笔字与写教案结合起来;练粉笔字与板书结合起来;练简笔画与板书结合起来;连普通话与上课、找学生谈话、日常对话结合起来。
教师的学识水平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要素,为了不断厚积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学识,我校以“学历提高”为支点,逐步形成进修的制度。对于参加学历进修的教师在课节上给予照顾,经费上给予资助。如今,我校青年教师90%以上已大专学历,40%以上已达本科学历。
(二)课堂教学个性化
为了保证教学实效性,我校对任课教师提出要求,达到“三要”(对教材要熟、教学方法要新、讲授内容要精),上课做到“四化”(精华、点化、科学化、系统化)。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全校范围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有自学、面授、讲座、实践、看录像、调查研究、撰写论文和基本功训练等。教学方法精彩纷呈,有教师讲解、点拨,示范、分组讨论答疑、畅谈体会等,力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质量检测各个环节上达到最优的目标。
(三)教育科研优质化
素质优良的创新型师资队伍要依托一个重要的载体——教育科研。几年来,我校主要从组织学习、亲身实践和竞赛评比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促使教育科研的优质化。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研方法与研究,带领老师走出去学习,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育科研学习研讨活动,听取有关专家报告,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2、从课堂教学入手,提倡教师课后写小结,记录自己教学实践上的教学设计、教学个案、精彩片段、教案建立、反思日记等,积累素材,改进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论文,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内化为一种创新教育教学能力。其次,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科研重点,结合自身实践,选择自己的实验子课题,投身教育科研实践,全体教师真正做到在教中学、学中研、以教促研、以研促教,不断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科研队伍不断壮大。
3.、学校美学年评比优秀论文、实验报告活动,并编印成册。通过校报,宣传窗把教师的实验动态报道出来,以激励推动教师的科研实践。
(四)校本课程特色化
根据我校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我校教学资源,确定校本课程是:艺术特长培养、生活英语、写字。
艺术特长培养。是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每周二周四进行民乐、铜管乐、舞蹈、合唱、剪纸、国画、儿童画的培养。从而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生活英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每天早上有十分钟英语对话练习时间;校园广播有英语广播平台,期末测验口试笔试相结合,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写字。我校从硬笔书法教学开始,在内容上强调与语文教材相结合,将习惯培养、能力提高、个性发展蕴含在教与学中,有自练、有名师指点和讲座,还请我校在省级书法比赛中获金奖的庞容同学现场书法并谈成功体会,请省级书法大赛金奖辅导教师代宝森作专题讲座,让师生在感受书法艺术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学写一手富有个性的好字。
(五)教学评价科学化
我校在教育评价中力争为教师施展创造性教学和展现教学风格留有空间,提供平台。落实教师主体地位,改变教师被动接受评价、评价者与教师缺乏积极有效沟通的状况,注意教师的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最大限度激发教师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字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认真听取教师反思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让评价者再进行评价,提出贴切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同时还指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引导家长参与教学评价,使教学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交流、对话与协商的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几年来的校本培训实践,我们的体会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一一概括,校本培训,构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校本培训,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石;校本培训,促进学校发展的高地;校本培训,洞开素质教育的天空
第三篇: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学校的生命在质量,质量的根基在教师。如何在办学总量增长、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条件下,适应教育变革要求,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做到素质不下降,质量不稀释,是我校近几年来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办学问题。基于此,我校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科研为依托,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新机制。培训计划秉承和遵循这样的立意和宗旨,“过去,人们将教师职业比作蜡烛,燃烧并溶化自己,照亮学生。在培训目标上,立足于学校发展、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培训切入点方面,基于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针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培训。在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参与范围上,立足于学校内部,培训师资以本校教师为主,兼顾组织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和学习。
一、启动培训计划,实现校本培训的制度创新。
我校自2005年以来,学校建立了以教研组长、优秀骨干教师和有影响的教师或公认度比较高的教师,以及校领导成立了校本培训组织机构,确立校本培训计划,构建校本培训平台。学校通过制度、经费和图书、影碟等方面的实际支持,保证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二、多层面拓展课程资源支持校本培训计划,校本培训在师资上坚持以校为本。
我校现有教师24人,区骨干教师1人,区优秀教师5人,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到区、市、参加过学习和各种培训,使他们成为校本培训中的主体师资。三、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园地,离开了课堂,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要求既要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把课堂作为教科研的对象,以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学校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如:教学研究周,围绕一个主题,如“自主学习”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等,这种研究不仅促进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高,也促进了全组教师的共同提高。开展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展示课,课改教师汇报课研讨课活动,学校领导带头听课,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各种活动课有10多节。这一类型的公开课最受教师的欢迎,每到开课时,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的。教师从中确实学到了想学的东西,得到了启发和思考。预约听课是我校的一种新听课制度,预约听课的目的是帮助老师更好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老师更快地成长。预约听课的程序是,事先(一周前)由学校教导处和某位老师约定,通知何时听哪一节课,并且就这一节课提出几点具体要求,同时要求老师独自备课。届时,校长、教导主任等去听课。课后,由1--2位听课人员对其课可进行评析,评析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这节课在实现课标要求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二是课堂上还存在哪些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三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能或教学艺术还需要怎样的改进和提高等等。通过这样的诚恳地评析,老师得到了直接有效的指导,比自己独自在教学中“悟”,要来得快,教师也就成长得快。学校还开展了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活动,即要求教师提高问题意识,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思考改进的办法和措施。
为了使老师们有更多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学校举办了德育研讨会和教学论坛,以思想交换思想,以智慧启迪智慧,以观念生成观念。研讨会上,老师们谈论的话题很广,有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和体会,也有自己失败的具体案例。他们的发言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从中得到了自己未曾有的宝贵经验,也可避免未曾有的失败。每次研讨会,大家的发言都是那么踊跃,气氛十分热烈。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和互相学习,老师们的教育思想得到升华,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师生关系有了改善,工作方法有了改进,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长了才干,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四、以丰富多样的活动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向纵深发展,如开展读书计划与读书心得、撰写论文和教师手记、听课计划与交流活动,撰写爱的教育读后感,并进行阶段总结.学校把教师爱的教育的材料装订成册,另外,学校还先后举办了“我看新课程”教学演讲和“讲述——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动。
学校在对教研组进行每学期的量化考核中,校本培训计划的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内容。同时,学校还在每个学年开展校本培训的评选活动,根据开展情况给予不同等第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我校还多次组织观摩课和“教学开放周”活动,自我加压,锻炼教师,磨合队伍。五、依托学校图书室、校园网、各种教学刊物,拓展校本培训和交流平台,跟踪教改实验区的最新动态
.为方便教师学习,学校多方创设条件,我们克服学校经费紧张的困难,为教师们购置了大批反映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特级教师教学思想等方面的书籍和光碟,鼓励教师们积极阅读、观看;同时我们还订购了许多反映教研教改前沿水平的教育期刊杂志,定期分发到各个年级组中,方便教师们阅读。通过这些措施不断丰富教师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帮助教师形成宽泛的阅读视野。另外,学校还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优势。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为每个办公室配置了电脑,为每个班级配置了电脑、电视,还让每一台计算机联上网络,为教师提供便捷、前卫、实用的操作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构建起一种全新的、高效的、自主的、开放的、智能化的学习模式,培养教师迅速、有效地选择、储存和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的能力。
六、将课题研究纳入校本培训。
开展以课题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我校注意课题研究团队与校本培训的自然衔接,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群体专业素质提升。以课题为依托的校本培训不仅推进了该学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力量,课程改革的成败、教育质量的高低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有了一支敬业爱生、精通教学、教风严谨、团结协作、勤于研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就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就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学校,只有发展老师,才能发展学生。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形势的变革,如何通过一系列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构建一支既富有科学探索精神,又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的敬业乐教的师资队伍,是各校管理层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共同面对的一大主题。我们将在这一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名校校本培训专题经验材料(本站推荐)
名校校本培训专题经验材料
强化学习普及课标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学校质量提升
城关二小课标普及工作汇报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评价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为我们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准绳和标杆,是每位教师都应掌握内化的最基本的工具书。新课改以来,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教师课标知识的学习和普及。下面我就我校课标知识的学习和普及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领导重视,普及工作保障有力
学校领导一直十分重视课标的纲领性作用,每学期一开学,都把学习温故课标作为教师业务学习中一项首当其冲的任务。学校先后购买各科《课程标准》和《新课标解读》一百多本,后又因教师调动和工作岗位的变动,补充了一部分,达到教师人手一本。本学期,课标进一步修订,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为了适应新形式,学校又为每位教师配发了一本新修订课标,印发了一份课标解读。
二、过程扎实,教师素质稳步提高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始终把握教改前沿信息,扎实教研活动,实施有效教学,学校了开展了“一学二研三考四赛” 课标知识普及活动,促使教师通研课标、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一学:包括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学校要求教师运用配发的《课标》和《课标解读》等书籍和学习资料,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每学期课标摘抄记录不少于5000余字,学习心得不少于三篇。本学期第四周,特邀雷树仁老师为教师专题解读新课标,所有参与教师每人完成一份“课标学习指方向,专家解读助远航”心得体会,xx等五名同志的体会切合教学实际,有个人特色,突出了实在、实用。
二研:研读领悟内涵。每周备课组活动时间,各备课组长都会组织大家对照课标进行教材研修,商讨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所有教师的教学依纲扣本,不脱离课标要求,不走弯路。今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研析新旧课标之间的异同点,开学半个月来,每人写新旧课标异同点研修笔记3000字以上,每人完成了一份自学心得,并要求全体教师对照异同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做到及时改进提升。以“教学随笔”为蓝本,要求教师运用课标知识剖析教学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每学期不少于20篇。
三考:通过检测掌握精髓,为了深入学习新课标内容,深刻理解新课标、教材的变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落实“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核心,全面发展是根本”的要求,学校先后分学科组织了各科课标、教材知识过关检测,检测由各科教研组长命题、阅卷,考试成绩计入个人业务学习档案。各同志通过答卷掌握了课标精髓,理解了课标内涵。
四赛:通过比赛内化提高。10年、12年我们先后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教师课标教材知识问答赛。通过搭建平台、变换方式、公开展示拉练教师快速成长,是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问答赛以年级为单位组队,包括“有问必答—抢答过关—争分夺秒—同伴给力—惊险涉关”五个环节。活动过程选手们自信大方、心神凝聚,观众们心系团队、争相竞答,专家点评有理有据、中肯准确,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学习到课改以来不同学科课标知识的精髓内容,见证了不同教师的专业成长进步轨迹。
2012阳光师训活动又拉开了帷幕,本次培训主要以学课标、研课标、说教材为主题,我校积极参与,安排语、数骨干教师各10名参加学习,利用本校承办数学培训点的有利条件,要求所有数学老师调整课程,全部参与培训。并积极参加省市以“说课标、说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将在全校教师中组织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促使教师尽快准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结构体系,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三、常态运用,学习成果落实教学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根据各科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我校校本特色,我们确定我校学科特色建设目标是:语文课堂解决卓有成效地读,富有实效地说;数学课堂坚持口算进课堂、趴板训练、说理训练、走动批阅;英语课堂努力营造放声读英语氛围,坚持录音机进课堂;科学科要坚持实验进课堂。近几年来,我们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这也已经成为我校教师备课、评课的首要依据。
模式就是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用。[~ 课 件 ]我们明确课堂教学仅有模式肯定不够,但没有模式肯定不行,因为模式具有 “保底”作用,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稳定提升,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鼓励教师个性发展。因此我们从上学年开始,全面启动各科课堂模式建构活动,在充分研读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在语、数、英、科四大学科领域中构建起11种教学模式,分别为语文科:“五读十法”识字教学模式,“三化拟说”口语交际模式,“五环三步四读”阅读教学模式;数学科:“三三”概念教学模式、“双五”应用题教学模式、“四环六步”数学广角教学模式;英语科“四性五步六法”单词教学模式、“点面句读导学”阅读教学模式,“四性六法”复习课教学模式;综合科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实践认识型教学模式等11种模式更具科学化,程序化,并富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我们有望将建模活动打造成我校校本研修特色成果。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终生学习是我们始终保持鲜活竞争力的常胜法宝。我们会一如既往做好教师教育工作,让教师在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获知,在获知中感受乐趣,凝聚人心、鼓足干劲、科学教育、幸福成长,为学校的跨越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第五篇:校本培训经验汇报材料
立足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武汉外校
学校是造就人的场所,要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就必须造就出锐意进取、教艺精湛、底蕴深厚的优秀教师队伍,促进师生、学校共同发展是校本培训的根本目的。要促使教师素质的提升,又必须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的融为一体,促进教师主动的、持续性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求新、求实的校本培训是必由之路。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将校本培训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发展之源,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探索出具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校本培训模式, 有效促进教师师德、师能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校本培训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校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把握机遇,提高认识,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
首先做到提高校本培训认识,树立学习新理念。学校立足校本,努力构建一个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培训者与受训者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平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诊断、评价与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全过程培训。也正如武昌实验小学副校长蒋卉所说,在校本培训过程中,校领导要做到以身垂范,随时进入课堂进行专业指导,定期开展学习专题讲座活动。同时,以各项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教师”的活动,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作为全员培训的重点,通过深刻反思,强化课程标准的再学习、再领悟、再实践,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
其二、更新校本培训理念,确立自我发展意识。
我们外语学校小学部有这样的校本培训理念:向培训要素质,向培训要质量,向培训要成效,培训就是最大的福利。总结我校这几年校本培训的经验,我将其归纳为 “五性”和“六结合”。所谓“五性”,一是全员性,包括培训对象的全体性,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如师德、学历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教育科研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等)。二是主体性,即培训对象——教师积极参与培训的主体意识。三是开放性,培训时间、主题,培训方法的选择有较大的灵活性,为教师个性的发展和才能的发挥留下足够的空间。四是实践性,在教师获取间接经验的基础上,促使教师努力探究实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五是前瞻性,放眼未来,拓宽视野。“六结合”,即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自我研习与拜师学艺相结合,专题研究与技能竞赛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成果交流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第三、构建学习型校园,还需创设校本培训氛围。
学校文化浸润人心,我校每个办公室配有资源丰富的图书角。在学习培训活动中,结合学校及教师的实际,不拘一格,采取灵活多样、多变的方式,如:会议、讲座、宣传板报、研讨课、演讲、读书沙龙、教学反思等形式,营造校本培训环境。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创造机会,使教师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真正主人。
(二)构建新型校本培训机制,促使教师主动学习和实践。
1、健全校本培训管理机制。
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校本培训工作小组,在校本培训中将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学校还需要专家的引领。如我校就聘请了各学科的特级教师组成专家指导小组,为他们安排专用办公室,每周定期来我校指导课堂教学。由教师个人、教研组、教导处、专家组组成的“四位一体”校本培训组织体系,将保障校本培训的有序开展。
2、完善校本培训操作机制。
校本培训作为学校重头工作,应该制订详细的校本培训三年规划和、学期实施计划,在目标指导下,再通过制度建设、氛围营造、计划落实、资源开发四方面完善组织保障,通过反思学习、互动交流、专家引领、上级指导四方面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教育科研、课程开发、激励机制、榜样示范四方面加强后程管理,操作机制的健全,从而保证校本培训的有序、有效实施。
3、建立校本培训激励机制。
武汉市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将老师培训情况纳入学分登记进行考核,也给我们管理工作者一个启示。市级、区级组织的培训对学校全体老师来说,机会毕竟有限,而只有扎根本校实际,进行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才更能让教师能力的提升遍地开花。所以,各个学校也应该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纳入自己学校考核指标,每学期对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奖励兑现。同时,将校本培训的落实情况纳入到教师考核、表彰评比之中,这样才能有效调动教师们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
4、建立校本培训保障机制。
良好的保障机制是校本培训正常开展的基础,学校不断完善校本培训的保障机制,从制度、经费、时间、技术上提供必要的保障。不断修订完善校本培训制度,使之更具科学性、适应性。这一点,我们外小用于校本培训,改善培训条件、提供培训资源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就非常大。如购买各种学习资料,为教师配备U盘,教师业余培训给予补贴等。学校同时还想方设法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可以调动的技术资源,为培训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
5、建立校本培训科研机制。
学校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发挥科研优师的作用,努力促进校本培训向科研化方向发展。要使校本培训有理论的指导,使教师在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中主动、自觉地通过“体验”和“内化”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三)改变校本培训形式,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校本培训工作应抓住其培训的特点,以教师的需求为本,从问题入手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的体验中不断提高。
1、在学中培。
向书本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龙活动,通过交流心得体会,学习感悟,让教师体验读书的乐趣,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自发的需求。向他人学。外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与专家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沟通,接受专家的直接引领,获得的信息量大,收效高。
2、在课中培。
①开展 “年组互动交流课”活动。每位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型,按月上报交流课计划,教研组长负责组织落实,学校不定期的检查活动开展情况。“年组互动交流课”活动的开展,给教师提供一个平等对话的互动平台。
②开展“研讨课”活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系列性专题研讨活动,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③开展“示范课”活动。让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④开展“名师公开课”活动。外请优秀教师和专家来校上公开课,并展开互动式交流,请专家,从教学思想与理念,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设计与开发,课堂调控与管理,师生沟通与对话,练习设计与批改,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
3、在研中培。
如:抓案例——注重操作的参与式研讨;抓思辩——“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抓特色——自我申报的沙龙式研讨;抓课题——提高层次的专题式研讨;抓综合——诸多学科的交叉式研讨;抓信息——多渠道多反馈的交流式研讨。教师们在民主、宽松、和谐、互动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在不同意见的相互交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实践中构建新课程思想,生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4、在写中培。
为了让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学校通过案例、论文征集,写读书札记和教学随感,写阶段总结和课改故事,写研究报告等形式,促进教师们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如我们学校每月的千字文活动,让老师们在勤于笔耕中做反思型的教师。在写中培,让我校诞生了四套文集《润》、《馨》、《源》、《砺》。
(四)创新校本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把校本培训的“立足点”放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的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不断改进的方式上;“生长点”放在自主创新的意识上。
做到学用结合。把校本培训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使校本培训更有针对性。能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热点问题、疑点问题、难点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做到展赛并用。学校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执行水平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优质课竞赛评比活动,“三笔字”、“一口话”、“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等竞赛活动。不定期开展 “ 教学案例分析”,“专题小论文”,“考试评价方案”,“教育教学自主创新信息”等竞赛和信息发布活动,利用展赛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来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
做到做思并行。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体验反思的习惯,及时觉察与修正自己的观念、行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自我认识,自我提高。
做到训导兼顾。引领教师深入到课程改革中去,搜集国内外优秀教育教学案例,放眼未来,拓宽眼界,为即将到来的教育需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