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培训经验介绍2010成稿
创新校本研训助推质量提升
------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海州区平北小学
2010-12-8
创新校本研训助推质量提升
------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校本培训,它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
近几年来,我校着眼于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着力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本校实际出发,以本校师资为基本教学力量,坚持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从而适应学校课程改革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校的主要做法有:
基础环境建设
我校领导对校本研训工作高度重视;研训经费有保障,学校支持到位;年轻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1、我校的继续教育管理网络图,校长为校本研训的决策者,直接领导党支部、教导处、德育处及工会这一督导层的工作,然后督导者负责检查、监督各学科组及全体教师的执行情况。这是我校校本研训规章制度。
2、健全的组织以及完善的研训管理制度,使研训工作有章可循
3、研训经费有保障,学校支持到位
近年我校改建、扩建了2个微机室、每班分别安装了电视、大投影,且通上互联网,耗资近40余万元,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提供了方便条件。2009年9月,我校塑胶跑道铺设完成,2010年9月我校教学楼内外粉刷一新,为学校的硬件环境又提高一个层次。我校领导对于教师赴外学习培训非常重视,所有上级部门通知的学习交流会议学校都积极派人参加,并多次自己组织全体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一切费用均由学校承担,06-07两年我校参加市区级以上组织的赴外学习所用经费达33604元。08、09两年这项费用达到14810元,今年,我校班主任教师去山东学习,经费4万多元。
4、年轻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我校的骄傲。我校教师年龄三十五岁以下的42人;教师大专以上学历69人占百分之九十六,远远超出了文件要求的百分之八十八的标准。小学高级和高级以上教师64人占百分之八十九。
实施方面
1、师德培训工作,常抓不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是师之本,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成长,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教师师德的培训工作,学习落实内容,开展活动时间保证。学校规定每月四次教师例会,有两次是师德学习;并组织教师观看相关光盘,听先进教师的讲座、报告;举办校内教师先进事迹演讲会等活动。并采取学习——交流——反思的培训模式,教师参与面广、积极性高、针对性强,并从中受到启发。
2008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新思考”远程网络培训学习,我校组织教师观看新思考网刘良华博士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教师》讲座,之后教师们感受颇深,积极撰写个人体会,李云和老师在博客中发表了《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的日志,受到阜新日报编辑的关注,经过沟通将此文刊登在了阜新日报上。李老师在日志中写道:上周五,学校组织业务学习,这次的学习少了以往的照本宣科,标新立异的让我们全体教师观看了一段录像,题目就是《十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对于这十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中,现在的我最有资格说的,也最能成为的大概就是第八种——充满爱心的老师。后来又在我校的会议室又召开了《走进学生心灵,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学习体会,17位教师作了交流。2010年我校在开展读书活动的同时,组织教师进行“我的为师之道”演讲活动。教师们用自己鲜活的教育实践诠释出深刻的教育思想,讲出了自己的为师之道。通过这些活动,让教师们对如何做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发现了身边的师德榜样,理解了为师之道的内涵,都有了更加深刻具体的认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越做越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之模范!
2、依托网络优势,搭建研修平台
(1)开展网络集体备课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拉近了我们和外界的联系,空前的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传播速度和教育效能。特别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的教育正面领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教研方式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网络教研犹如清风活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条新的路径。
我校的集体备课模式是集体、个体相结合的网络备课模式。采取单元责任制的备课方法。至今已坚持四年。在2008年的6月6日下午1:30分,我校借助新浪UC平台开展了网络单元集体备课活动。吸引了省内外的同行参与,市、区小学教研室的领导、老师,亲临现场指导。通过这次网络备课活动,让我校的备课教师拓展了思路,更加深入的理解了教材内容,同时解决了集体备课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使课堂生成有了充分的预设,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可操作的基础。这次活动在我们省内中小学网络教研活动尚属首次,省教研员刘国
强老师远程参与了这次活动并做了讲话他对我们这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后来我们将这次活动的综述上传到辽宁省小学数学工作室,得到了刘国强老师的认可。
2009年10月14日下午,我们平北小学1—4年级班主任召开了主题为“海州区小学数学期中复习课精品备课”活动。小学教研室主任薛忠慧,数学教研员李明伟亲临现场并做了专题讲座。本次活动,教师教研氛围浓厚,对复习课的整体框架有了清晰地认识,备课资料完备齐全,达到了预期的活动效果。我校教师表现出色被评为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先进学校。
(2)入住新思考网站,拓宽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009年寒假,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思考”远程网络教研培训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校长刘立新对此项工作做了科学部署,要求中层认真落实,尽最大努力保证全员参与,不让教师错过学习、提高的机会。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新思考”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第一阶段即作业上交工作,我校是全员参与且是首个完成的学校,在第一阶段“课堂教学”专题培训中,我校获得此次活动的先进单位奖。在本次学习完成的时候,我校的参与度、评论率被评论率、发帖率、总成绩各项指标均为全区第一。
(3)建立校园博客群收获研究乐趣
教师的教学工作繁重,组内教师有时集中很困难,自从海州区教文局建立了博客网站,充分利用海州区教文局的网站和新思考网站,鼓励教师们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评点教师的课堂教学,交流新课程实验体会,收获学习研究的乐趣。07年6月我校举行了“师生同台网络打字比赛”活动,软件是我校微机教师王健、黄海兰设计开发。这一发明引起了市电教馆和海州区教文局信息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7月16日辽宁电视台“教育新视线”栏目对我校此做了详尽的报道。此项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教师、学生的网络活动参与热情,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3、以研代训,展示教师风采。
几年间,学校坚持以研代训,以市、区师训工作,信息技术应用年为切入点开展竞赛活动。通过“说、讲、评等”循环推进式全员参与,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效果。使得一大批青年教师在研讨中成长起来。2007年的万人百例活动在区级比赛中,董宁宁、王靖、李云和分别获得数学、语文、思品第一名;陈丽丹数学第二名;孙宏静综合实践第三名;张琳琳英语学科第四名;孙德荣语文学科第五名。在市级比赛中,董宁宁获数学组第二名;李云和思品组第二名;王靖获语文组第八名。
2008年的三新教学竞赛中孙宏静获得全市第十六名的好成绩、李云和获区级优秀奖。
2009年的教学标兵竞赛中我校的陈立丹、孙德荣两名教师代表海州区参加了市级的比赛,分别获得阜新市教学能手和教学优胜者称号。2010年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的董宁宁老师成功晋级,参加了市长杯竞赛,获得全市第十名的好成绩,被评为技术能手称号。
4、开展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心理校本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校的校本课程是开发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5月,我校心理教研组将几年来开发的有关心育方面的校本课程系统化,编辑成我校的心理校本课程。曾两次接待全市心理健康教师来校参观,并成功举办了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现场会,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赞扬。使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让孩子有足够的能力适应当前的学习与活动,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阜新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实验操作示范校.并于今年的10月接受阜新教育电视台的采访。
5、创新思维,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10年,学校进行了构建“自主高效”教学模式的尝试,我们从年初就开始了对此课题的研究,我们通过理论学习,网络视频观看,最后实地考察学习等手段不断地家深对此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更好的落实“构建自主高效课堂”使课改更加科学、高效,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全体班主任教师于10月15日,在校长刘立新、书记邱萍的带领下,到山东省聊城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进行了为时一天的参观、学习,近距离接触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模式。
回校后,学校领导立即组织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迅速开始在各班级进行小组建设。经过一阶段的实施,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很好,每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学习,都主动的学习,每个小组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我校现有24个教学班,平均班级人数在60人以上。过70人的班级有4 个。大班型应如何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师。经过不断探索、实践。11月24日,我校六年组的张钰尧、董宁宁两位老师率先垂范,分别上了一节语文、数学展示课。课堂上紧凑的节奏,和谐的展示程序,活跃的思维碰撞,巧妙地教师点拨,为教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样本。课后,两位主任分别对两节课给予点评。教学副校长结合一段时间以来对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地学习及自身听评课的体会为老师们做了一次《如何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业务讲座,至此,我校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实验在三至六年组全面展开。
6、走出去学,请进来指导
在学校经费紧张的的情况下,学校领导对老师的培训机会从不放过。从了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学习之外,学校自己每年都组织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从07年至今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到丹东、大连,山东的杜郎口参观学习,外出学习累计金额达八万余元。“走出去”吸收新的信息,使教师开阔眼界,请进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让教师受益非浅。“十一五”期间我校先后邀请洪主任、关黎等到我校做讲座,让教师经历“头脑风暴”,达到理念的刷新,观念的更新。也组织教师看新课标新理念的有关的讲座光盘;多次请市区教研员到校听课,帮助寻找学校课堂教学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评课、指导。学校领导定期与教师进行业务交流。
成果方面
通过不懈的努力,十一五”期间校本研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学生进步、生源提高;学校文化得到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目前我校已有24个教学班,1400多名学生。2008至今我校获市级奖励7次、区里奖励3次。我校教师获国家级优质课7节、省级优质课3节、市级优质课13节、区级优质课14节;16人获省级科研课题主持或参与奖;8名教师的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还有33篇论文获省级证书,5篇论文获市级证书;7名教师的教学软件在省里获奖,5名学生的电脑制作在省里获奖。我校的小学毕业率、体育达标率、学生养成教育合格率都达到百分之百;学生获国家级获奖68人次、省级获奖46人次、市级获奖100人次、区及获奖218人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熔炉。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的校本培训实践,我们的体会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一一概括,校本培训,构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校本培训,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石;校本培训,促进学校发展的高地;校本培训,洞开素质教育的天空。
平北小学教导处
2010年12月
第二篇:校本研修经验介绍
校本研修促发展 提高效率保质量
——龙州县新华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工作实践与反思 站在二十一世纪新的起点,新华中心小学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工作思路,把创建“龙州品牌学校”作为我校的工作目标。要立名校,必有名师,实施“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校不断强化校本研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规划、管理,明确发展目标指向
1、完整的组织架构是“校本研修”工作顺畅的核心。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由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教导主任任组长,科研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研修指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导、科研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
2、资源与经费的提供是“校本研修”工作的保障。一是经费保障。学校设有专项教师研修经费,教师外出活动有规定的报销标准,教师专业研修有一定比例的费用报销。二是资源保障。我们提供了研修所需的教材、书刊、杂志等作为理论学习的资料;根据阶段研修需求,提供相应资源。
3、规范管理制度是提升“校本研修”的保证。为确保校本研修工作有序开展,真正达到校本研修的目的,学校建立了完善有序的规章制度,如:校本研修管理制度、校本研修学习制度、校本研修督察制度、校本研修评价体系等;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认真检查教师的研修过程,把教师研修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认真记录研修内容,及时总结。
4、研修工作的规划和方案是实施“校本研修”的关键。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立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观;强调学校教育、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互为推进,协同发展的系统观;把新课程的“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融入专业不断发展的教师个体与群体的“人本观”,制订 “校本研修”规划和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指向,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锐意创新的教师队伍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校本研修”工作的有序推进指示了关键性的程式。
二、合格、升格、风格,彰显教师个性风采
针对教师的个别差异,学校指导教师制定出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对他们实施“三格”培养,促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最优发展,是我校校本研修的重要策略。一是对老教师进行“合格”培训。对年龄在四十五以上的教师,重点引导他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做新课改的合格教师。二是对青年教师实行“升格”培养。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观摩、研讨、竞赛、考核、评比,给青年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同时创设条件,对事业性强、有培养潜力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教学骨干。三是对骨干教师实行“风格”培养。要求骨干教师以科研为先导,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在智力投资、经费援助上给予一定支持,为骨干教师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研究水平,着力培养他们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名师。
(一)、倡导学习——营造研修氛围,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代教师只有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人人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我校大兴学习之风。
1、学习“内容多元化”。首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培训,形成 “重师德,铸师魂”的良好风气。二是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及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教学常规要求;学习教育科研方法,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师进行新教材使用培训等。
2、学习“途径多样化”。我们采取自学、集中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读书与网络阅读相结合开展业务学习。集中学习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教师的自我研修做到“六个一”(上网浏览教育文献,每周一小时以上;系统研读教育专著,每学年一本以上;学习教育杂志,每学年一套;每课教后有反思,每学期整理出反思文章一篇以上;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每学年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随笔一篇以上)和“五记”:即校本培训记录本、教学反思记录本、教育教学故事收集本、教学集锦、教育名人警句收集本,让阅读与积累成为教师成长的源泉。
3、学习“时间经常化”。我们主要采取定期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每周星期四下午为各科教研组集中研修时间,集体培训则按实际另行组织安 排。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倡导和率先垂范下,广大教师的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在我校蔚然成风。
(二)、聚焦课堂——落实常规,提高质量。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这是我校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课堂,探索“学习——研究——反思——提高”的校本研修新路子。
1、同课异教——形教师风格。从教师的不同个性入手,对同一课内容,同年级组教师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研讨如何上出不同风格的课。具体以年级组组长负责,确定内容后,采取“集体备课”→“理论引领”→“实践跟进”→“案例分析”→“同伴互助”→“研讨升华”的组织形式,最后形成一致观点,全校观摩。“同课异教”活动旨在引领教师追求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课堂教学,并促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几年来的实践,使教师锤炼了内功,增强了优化教学策略的意识,实现了主导与主体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营造出工作研究性,研究工作化的氛围,达到了教法学习广泛化、教学构思设计多彩化、教研成果资源化,实现了同伴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张扬教师个性,形成个人风格。
2、常规教研——带教师成长。(1)研讨课制度化。组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教师每学期人人上一堂研讨课,供自己及教研组成员解剖。(2)观摩课专题化。由教导处、科研处根据教学中的疑难问、焦点问题确立研讨主题,如:语文科的“参与式”教学和开放性作文教学;数学科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研究;英语科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等等,然后组织教师上课、听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3)以赛促研。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如组织青年老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举行“我最满意的一堂课”展示和创新课例评比等),以评优为手段,引发教师不断进取的内驱力,鼓励优秀教师冒尖、成才,不断充实骨干教师队伍。
经过不懈的努力,一批具有自己独特课堂教学风格的中青年教师正脱颖而出:如语文老师吴丽艳是“情感型”,喻情于景,声情并茂;农学峰老师是“自然型”朴实无华,细细诱导,娓娓道来;数学老师何静是“严谨型”,陆汝红老师是“探索型”,黄洪美老师是“开放型”,这些教师已是龙州名师。一批批教学新秀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比赛中成绩骄人:农媛圆老师参加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比赛荣获三等奖;胡开薇、农媛圆设计的英语课件分别获得河北省教育学会英语教学与国际交流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优秀课件一等奖;卢小芹参加广西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何美霜参加广西特色作文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黄凤霞参加广西作文及讲评课比赛荣获二等奖;何智玲、罗隽瑜参加广西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分别荣获三等奖;黄洪美等9人参加崇左市教师基本功或课堂教学比赛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参加龙州县教师基本功或课堂教学比赛有10人获奖;2008年,何美霜老师应北京大学全国中小学培训中心的邀请远程培训贵州省全省的中小学班主任。
三、互助、探究、创新,突现学科多元特色
我校整合优秀教师资源,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将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相结合,通过互助、探究、创新,在提高学科研究水平、显现多样化学科特色的同时,促使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大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一)同伴互助——促群体提高。我校积极推行“教师合作伙伴”活动,鼓励同学科教师三至五人自主结伴,共同制定合作计划,约定每学期共同研读的专著,共同研究的教学专题与准备共同执教的研讨课。为使“教师合作伙伴”活动落到实处,学校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1)集体备课。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实践推广”20个字。即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由一位教师根据集体研讨中达成的教学方案进行实际执教,课后全员诊断,进行审视和反思。反思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然后再推广实践。(2)相互听课、评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3)开展一人同课多教与多人同课异教的教学研讨活动。(4)讨论交流。做到“有想法乐于与同伴说”、“有看法善于跟同伴讲”、“有文稿诚于请同伴改”。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发挥了教师主观能动性,使大家在教学研究上有很大提高,为学科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科研究——创建课程特色。课堂教学改革是学科研究的研究重 点,我们发挥教师的资源优势,根据各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形成叫得响、拿得出,家庭、社会、同行一致认可的学科特色。如:语文——营造书香校园。以读书为抓手,进行大阅读课的研究和各年级的专项教学研究,积极营造书香校园,进一步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特色建设方向:人人爱读书,个个会朗诵,善演讲。音乐——传承天琴弹唱、组建合唱团。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注重训练学生的演唱技巧。美术——会制作,善绘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善于用油画棒绘画的能力。结合学科研究,每学期我校都举行一次绘画和手抄报比赛。体育——挖掘传统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在完成体育达标训练的同时,开发传统体育项目,如:象棋、滚铁圈、踢毽子、打陀螺等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中特长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张扬,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成绩斐然。近年来,参加崇左市讲故事、演讲比赛的 6名学生,获得特等奖 1人,一等奖 3人,二等奖 2人。参加作文竞赛,获得国家级奖23人,市级奖 26人。天琴弹唱队多次在龙州县国际民歌节以及重大演出活动中亮相,合唱团在县市级合唱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多次参加中越边境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2008年曾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慰问团在龙州同台演出,并在参加全国声乐、器乐大赛中,获广西赛区奖 23人。参加绘画比赛,荣获广西赛区奖41人,市级奖43人。参加全国英语竞赛,荣获国家级奖 91人,荣获区级奖 88人。05年参加广西小学数学应用知识竞赛,有300百多人获奖。
(三)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目前我校承担的两个国家级课题《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双文”素养》和《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整合》的研究正在稳步推进,2008年春,我校开发了古诗文颂读课程。语文组精选历代古诗词编写成校本教材,学校分年级开设课程,将其纳入课表,与其他国家课程一样,实施学校课程规范管理。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整合》课题,我们先后开发了《厨艺大比拼》、《走进军营,当一天兵》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案例。2008年秋我校成立少年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整合》课题研究将以少年警校为载体,开发社会实践活动的案例,使我校校本课程之树枝繁叶茂。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兴校本教研之风,形成常规教研、课程改革、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研究模式,不仅建设了有我校特色的学科体系,还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引领、反思、提升,打造教师新型团队
为了实现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新型教师团队的工作目标,我校不断探
(一)专业引领,搭建平台。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1)校内:开展名师、骨干教师传帮带活动,实行“导师制”。(2)校外:走出去请进来。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二是组织教师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录像、专题讲座。另外,学校邀请了教研员来我校听课、座谈,请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老师到校指导课题研究。使“专家引领”在我校校本研修中得到了有效的开展。
(二)、实践反思,理论提升。我们要求老师在反思中做到: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记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记教学再设计。老师们乐于在实践中反思,在交流中升华,并积极撰写论文、案例等。07年以来,老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有54篇获奖或发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扎实开展,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的变化:教师不仅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而且在方法的探索上更具有现代教育的发展观点,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在向有思想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家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给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给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使学科教学异彩纷呈;推动了我校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参加崇左市毕业联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均名列全县前矛。目前,全校 64名专任教师中,有广西特级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1人,区级c类园丁工程培养对象 2人,广西园丁工程骨干教师3人,市级教坛明星候选人11人,市级明星校长候选人1人,县级教学能手20人,被评为广西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教研工作先进个人6人,被评为崇左市“十大女杰”1`人,被评为崇左市“三八红旗手”2人,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1人,广西“首 索校本研修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提升教师品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届八桂优秀乡村教师”称号1人,崇左市优秀教师称号3人,龙州县优秀教师称号12人,荣获崇左市“十大女杰”提名奖1人,被评为龙州县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青年专业技术优秀人才1人。学校各项工作也连获佳绩:被评为崇左市文明单位,崇左市“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先进集体,荣获全国“平安校园”优秀组织奖,广西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广西小学数学应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崇左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龙州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龙州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第三篇: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2010下
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校本培训,它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
近几年来,我校着眼于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着力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本校实际出发,以本校师资为基本教学力量,坚持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逐步完成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创新型的转变,从而适应学校课程改革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校的主要做法有: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校长对校本培训有很高的认识,这是我校校本培训能成功实施的重要原因。开展校本培训,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措施,是教师互相促进、学校整体提升的过程,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新形式。我们不仅要按计划,把教师送出去培训,而且要把校本培训切实作为校长自己的本职工作,担负起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担子,切实组织好校本培训工作,并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校领导对校本培训工作做了充分的调研和预计,并进行了周密部署,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规划,为高效完成预期的培训任务奠定了基础。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于教师。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因此,我校把培训工作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实验过程的始终,实行分层全员培训,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校级领导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和责任人,在课改实验中,校级干部切实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杂志,广泛吸收课改信息。为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制度管理,有章可循。
1、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组织实施。
2、建立和完善有关校本培训制度。
学校制定和完善了有关教师培训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对不同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培训目标,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3、有计划开展校本培训
学校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校本培训计划。计划包含了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培训时间和期限、培训的组织还有每学期校本培训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坚持培训,各具特色
1、全员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完成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网络计朮的培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2、骨干培训。制定骨干教师培训目标,研究骨干教师培训措施,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创造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学科组长及高级教师、教学新秀进行培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需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他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形成一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为实施名师工程奠定基础。
3、师徒结对子,老手培训新手
老教师是学校最丰富、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注意发掘这种宝贵的校本资源,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我校为工作不满五年的青年教师每人安排一位经验丰富老教师作为他们的师傅,老教师带徒弟要讲究实在有效,不只是形式上签个合同,一个学期上几节课,在帮着徒弟开一二节公开课,而要坚持徒弟经常听师傅的课,师傅随时了解徒弟的思想、教学以及生活等情况,全方位地跟踪指导。
4、班主任培训。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确实形成班主任评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政教处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培训计划,建立一支适应我校发展的班主任队伍。
四、校本培训,初见成效
(一)基本功训练经常化、制度化
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保证教师创新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一名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未来需要的教师应具备下列几方面过硬的基本功: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字,能根据需要进行板画,能独立处理教材,能撰写教学论文,能自制教具,还能初懂电脑,会些基本英语。
我校制定了教师基本功训练规划,并将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练钢笔字与写教案结合起来;练粉笔字与板书结合起来;练简笔画与板书结合起来;连普通话与上课、找学生谈话、日常对话结合起来。
教师的学识水平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要素,为了不断厚积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学识,我校以“学历提高”为支点,逐步形成进修的制度。对于参加学历进修的教师在课节上给予照顾,经费上给予资助。如今,我校青年教师90%以上已大专学历,40%以上已达本科学历。
(二)课堂教学个性化
为了保证教学实效性,我校对任课教师提出要求,达到“三要”(对教材要熟、教学方法要新、讲授内容要精),上课做到“四化”(精华、点化、科学化、系统化)。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全校范围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有自学、面授、讲座、实践、看录像、调查研究、撰写论文和基本功训练等。教学方法精彩纷呈,有教师讲解、点拨,示范、分组讨论答疑、畅谈体会等,力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质量检测各个环节上达到最优的目标。
(三)教育科研优质化
素质优良的创新型师资队伍要依托一个重要的载体——教育科研。几年来,我校主要从组织学习、亲身实践和竞赛评比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促使教育科研的优质化。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研方法与研究,带领老师走出去学习,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育科研学习研讨活动,听取有关专家报告,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2、从课堂教学入手,提倡教师课后写小结,记录自己教学实践上的教学设计、教学个案、精彩片段、教案建立、反思日记等,积累素材,改进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论文,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内化为一种创新教育教学能力。其次,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科研重点,结合自身实践,选择自己的实验子课题,投身教育科研实践,全体教师真正做到在教中学、学中研、以教促研、以研促教,不断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科研队伍不断壮大。
3.、学校美学年评比优秀论文、实验报告活动,并编印成册。通过校报,宣传窗把教师的实验动态报道出来,以激励推动教师的科研实践。
(四)校本课程特色化
根据我校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我校教学资源,确定校本课程是:艺术特长培养、生活英语、写字。
艺术特长培养。是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每周二周四进行民乐、铜管乐、舞蹈、合唱、剪纸、国画、儿童画的培养。从而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生活英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每天早上有十分钟英语对话练习时间;校园广播有英语广播平台,期末测验口试笔试相结合,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写字。我校从硬笔书法教学开始,在内容上强调与语文教材相结合,将习惯培养、能力提高、个性发展蕴含在教与学中,有自练、有名师指点和讲座,还请我校在省级书法比赛中获金奖的庞容同学现场书法并谈成功体会,请省级书法大赛金奖辅导教师代宝森作专题讲座,让师生在感受书法艺术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学写一手富有个性的好字。
(五)教学评价科学化
我校在教育评价中力争为教师施展创造性教学和展现教学风格留有空间,提供平台。落实教师主体地位,改变教师被动接受评价、评价者与教师缺乏积极有效沟通的状况,注意教师的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最大限度激发教师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字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认真听取教师反思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让评价者再进行评价,提出贴切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同时还指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引导家长参与教学评价,使教学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交流、对话与协商的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几年来的校本培训实践,我们的体会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一一概括,校本培训,构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校本培训,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石;校本培训,促进学校发展的高地;校本培训,洞开素质教育的天空
第四篇: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学校的生命在质量,质量的根基在教师。如何在办学总量增长、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条件下,适应教育变革要求,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做到素质不下降,质量不稀释,是我校近几年来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办学问题。基于此,我校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科研为依托,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新机制。培训计划秉承和遵循这样的立意和宗旨,“过去,人们将教师职业比作蜡烛,燃烧并溶化自己,照亮学生。在培训目标上,立足于学校发展、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培训切入点方面,基于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针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培训。在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参与范围上,立足于学校内部,培训师资以本校教师为主,兼顾组织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和学习。
一、启动培训计划,实现校本培训的制度创新。
我校自2005年以来,学校建立了以教研组长、优秀骨干教师和有影响的教师或公认度比较高的教师,以及校领导成立了校本培训组织机构,确立校本培训计划,构建校本培训平台。学校通过制度、经费和图书、影碟等方面的实际支持,保证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二、多层面拓展课程资源支持校本培训计划,校本培训在师资上坚持以校为本。
我校现有教师24人,区骨干教师1人,区优秀教师5人,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到区、市、参加过学习和各种培训,使他们成为校本培训中的主体师资。三、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园地,离开了课堂,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要求既要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把课堂作为教科研的对象,以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学校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如:教学研究周,围绕一个主题,如“自主学习”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等,这种研究不仅促进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高,也促进了全组教师的共同提高。开展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展示课,课改教师汇报课研讨课活动,学校领导带头听课,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各种活动课有10多节。这一类型的公开课最受教师的欢迎,每到开课时,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的。教师从中确实学到了想学的东西,得到了启发和思考。预约听课是我校的一种新听课制度,预约听课的目的是帮助老师更好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老师更快地成长。预约听课的程序是,事先(一周前)由学校教导处和某位老师约定,通知何时听哪一节课,并且就这一节课提出几点具体要求,同时要求老师独自备课。届时,校长、教导主任等去听课。课后,由1--2位听课人员对其课可进行评析,评析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这节课在实现课标要求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二是课堂上还存在哪些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三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能或教学艺术还需要怎样的改进和提高等等。通过这样的诚恳地评析,老师得到了直接有效的指导,比自己独自在教学中“悟”,要来得快,教师也就成长得快。学校还开展了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活动,即要求教师提高问题意识,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思考改进的办法和措施。
为了使老师们有更多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学校举办了德育研讨会和教学论坛,以思想交换思想,以智慧启迪智慧,以观念生成观念。研讨会上,老师们谈论的话题很广,有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和体会,也有自己失败的具体案例。他们的发言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从中得到了自己未曾有的宝贵经验,也可避免未曾有的失败。每次研讨会,大家的发言都是那么踊跃,气氛十分热烈。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和互相学习,老师们的教育思想得到升华,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师生关系有了改善,工作方法有了改进,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长了才干,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四、以丰富多样的活动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向纵深发展,如开展读书计划与读书心得、撰写论文和教师手记、听课计划与交流活动,撰写爱的教育读后感,并进行阶段总结.学校把教师爱的教育的材料装订成册,另外,学校还先后举办了“我看新课程”教学演讲和“讲述——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动。
学校在对教研组进行每学期的量化考核中,校本培训计划的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内容。同时,学校还在每个学年开展校本培训的评选活动,根据开展情况给予不同等第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我校还多次组织观摩课和“教学开放周”活动,自我加压,锻炼教师,磨合队伍。五、依托学校图书室、校园网、各种教学刊物,拓展校本培训和交流平台,跟踪教改实验区的最新动态
.为方便教师学习,学校多方创设条件,我们克服学校经费紧张的困难,为教师们购置了大批反映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特级教师教学思想等方面的书籍和光碟,鼓励教师们积极阅读、观看;同时我们还订购了许多反映教研教改前沿水平的教育期刊杂志,定期分发到各个年级组中,方便教师们阅读。通过这些措施不断丰富教师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帮助教师形成宽泛的阅读视野。另外,学校还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优势。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为每个办公室配置了电脑,为每个班级配置了电脑、电视,还让每一台计算机联上网络,为教师提供便捷、前卫、实用的操作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构建起一种全新的、高效的、自主的、开放的、智能化的学习模式,培养教师迅速、有效地选择、储存和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的能力。
六、将课题研究纳入校本培训。
开展以课题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我校注意课题研究团队与校本培训的自然衔接,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群体专业素质提升。以课题为依托的校本培训不仅推进了该学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力量,课程改革的成败、教育质量的高低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有了一支敬业爱生、精通教学、教风严谨、团结协作、勤于研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就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就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学校,只有发展老师,才能发展学生。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形势的变革,如何通过一系列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构建一支既富有科学探索精神,又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的敬业乐教的师资队伍,是各校管理层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共同面对的一大主题。我们将在这一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校本研修方法经验介绍
校本研修方法经验介绍
杨勇刚
随着课改的深化与发展,教师转变了角色,更新了理念,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彰显,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甘露,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着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审视着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现场,我们也发现了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比如,一些老师为了体现“自主”“个性”,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学生不懂倾听别人见解,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不敢指导、不敢评论,惟恐占据时间、压制个性,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等等,面对着这些凸显的问题,我们茫然困惑。于是,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这是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
一、在案例分析中诊断
案例是一种记载教育教学典型事例的有效手段,通过展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真实教学事例,具体揭示出师生教学活动中态度、动机、需要以及动态生成的过程,分析、诊断存在的不足,体验分享成功的经验,改进与完善教学的活动。
二、在教学反思中改进
“教学反思”一般指实践研究者在“行动”之后“回头思考”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即教学方案设计时,理一理方案的设计是否符合新理念,是否合理,能否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实施时,根据动态生成的教学情境,想一想是否需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后,找一找,成功的因素与不成功的原因。例如,我们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校本研究的运行程序如下: 第一轮:
1、反思中确定问题,即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彰显学生个性,不压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总是让学生的想法得到充分展示,但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学生倾听别人见解,独立静思学习习惯不好。
2、研讨思考,即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会展示的问题,规划怎样根据动态生成的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3、实践探究,即围绕教学“三维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诱导学生学习。
第二轮:
1、再反思中确定问题,即课堂教学虽较有序,但有的教师只顾实施教学设计,没有根据课堂动态生成的信息,灵活利用学生的资源。
2、研讨思考,即教学活动中思考如何提高时效,拓宽学生的参与面,充分利用学生的亮丽资源。
3、实践探究,即组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尊重差异,互学互动,允许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第三轮:又反思中确定问题,即课堂上热闹多于静思,表面上看充满活力,然而在大班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如何驾驭课堂,面向全体,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有待研究,„„
在反复循环的校本研究运行中,总是根据实验老师一个个具体教学反思而确定问题,提升为阶段性校本研究的重点问题,再研讨对应策略,进行实践探索。回顾我们扎扎实实的校本研究历程,虽然没有显现的实验成果,然而,在“反思——问题——研讨——实践”的探究运行中,我们体验着“逆着河流行驶可发现源头,顺着河流漂泊可找到大海”的欣慰,我们把“教学反思改进”贯穿于整个校本教学研究的始终,相信有探索必然有收获。
三、在“行动研究”中互动
1、当实验老师运用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实践时,面临着不少新问题与新挑战,产生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如课堂激活了,学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积极性高,而冷静思考,倾听别人的学习习惯不好,教学效果不佳)。
2、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探究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开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示范课"观摩活动等。
3、老师对于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行动研究自我评价。(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性高,课堂民主性氛围和谐,学生表现欲强,倾听与静思学习习惯较差。)
以课程改革为背景的校本行动研究循环过程的阐述,体现教育行动研究使教师的研究比日常教学行为更具有严格程序,正如刘良华教授提出的:希望通过“行动”来引起教学实践的“改进”。教师的研究行动建立在合理基础上,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的探究反思,这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也突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
四、在理论与实践对话中提升 在校本研究中,教师虽然具有行动的理论或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理论见识,他们在以反思自省的形式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化、理性化时,体现了理论探究的精神,这种理论是一种在具体情景下,对独特教育教学问题的探究结果,只是体现“个人化”或“局部化”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