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时间:2019-05-13 01:3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第一篇: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一、选择题、填空题:

1.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D)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3.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A)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4.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C)

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B.促进学生学的过程 C.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D.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

5.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C)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愉快教学

6.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撰写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中谈到“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从教师教的层面来讲,优质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①深刻、②独到、③广博、④启发、⑤机智、⑥绝招。

7.余文森教授的一篇文章《有价值的教学情景什么样》中指出有价值的教学情景具备以下几个特性:①生活性、②形象性、③学科性、④问题性、⑤情感性。

8.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9.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

10.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即教师要有创造性思维。

二、问答简述题

11.教师怎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能力? 答:(1)略(2)①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②让个性飞扬在你的课堂 ③使课堂充满诗意与情感 ④深情地关注每一个学生。

1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

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1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答: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5、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16、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答: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7、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

答: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8、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

19、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一、主动性;

二、独立性;

三、独特性;

四、体验性;

五、问题性。

20、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答:(1)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2)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3)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21、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答: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2、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

答: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3、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4、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25、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

答: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6、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答: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

27、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内涵是什么?

答: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不家务事人生的引路人。

28、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答: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9、教师尤其应该尊重哪几种学生?

答:(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30、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答:(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31、尊重学生,怎样才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答:(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32、怎样赞赏每一位学生?

答:(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3、怎样帮助学生?

答:(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34、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

答:(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35、什么是合作学习?

答: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36、什么是探究学习?

答: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 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37、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38、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一、主动性;

二、独立性;

三、独特性;

四、体验性;

五、问题性。

39、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重视发展,淡化化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40、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41、新课程提出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42、新课程提出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43、新课程提出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44、新课程倡导的发展形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

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7)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45、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哪些建议?

答: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

第一,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第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讨论。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平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

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

46、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善于从以住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47、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答:(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48、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答:(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

49、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第一,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第二,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50、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意义?

答:(1)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因为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么,质性的评价方法无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质性的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 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51、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评分者的选择。由教师评分,还是由学生评分。(2)评分方式的选择。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来评分,还是将各项目单独评分,然后计算平均分。(3)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

52、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3、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四个工作环节?

答: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二、设计评价工具。

三、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

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55、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

56、如何开展教师自评?

答:

(一)帮助教师对自评及其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创设具有支持性的教师自评氛围。

(二)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自评方法。

(三)慎用自评结果,不宜与奖惩挂钩。

(四)与他评结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57、推行学生与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答:一,学习信任学生和家长。二,学习分析看待评价结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机会。三,校方应综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结论。四,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需要引导。

58、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答: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变化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首先,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59、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答:1)课程选择;2)课程改编;3)课程整合;4)课程补充;5)课程拓展;6)课程新编。

60、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2)校本课程的试验;3)选择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4)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

61、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制订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

6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体,学生、教师和学校成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考察对象,因此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2)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3)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二篇:领导干部理论知识测试题(下载)

领导干部理论知识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方式:闭卷、署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C)

A.井冈山会师

B.工农武装割据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2、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其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反对党八股以整顿

。(A)A.学风、党风、文风

B.党风、学风、文风

C.文风、党风、学风

D、学风、文风、党风

3、“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能够证明恩格斯这一论断的事件是

。(B)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增产节约运动

D、文化大革命

4、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_____,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D)

A、生机活力

B、务实清廉

C、执政能力

D、生死存亡

5、___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全面领导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政治责任。(C)

A、各级政府

B、地方政府

C、各级党委

D、地方党委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C)

A、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B、人民具有更高的文明素质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

。(D)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以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8、“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一著名论断是由

提出的。(A)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 9、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B)

A.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人类与自然

D、城市、生活、自然的和谐

10、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B)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二七大罢工

D、南昌起义

11、“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周恩来在后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控诉和回击。(C)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皖南事变

D、华北事变

12、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主要是由

决定的。

(A)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B.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

C.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D、党的历史 13、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是

。(B)

A.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 B.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C.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D、毛泽东、朱德

周恩来

14、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

去考察。(C)A.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历史进程中

B.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

C.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 D、中国国情

1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A)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合作主义

16、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法宝,是搞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力武器。(B)

A、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理论联系实际

17、要扎实抓好

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A)A、党员队伍建设

B、党员作风建设 C、党员思想政治建设

D、党风廉政建设

18、实现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A)A、社会公平正义

B、共同富裕

C、共产主义

D、小康社会

19、民主集中制最早由

提出来。(A)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D、刘少奇

20、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________,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

(C)

A、革命性

B、代表性

C、纯洁性

D、创造性

21、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B)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形势

2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C)的报告。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C、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D、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23、(A)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中国现代化

D、社会主义

2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到(C)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A、2010

B、2015

C、2020

D、2030

25、(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D、与时俱进

26、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B)。A、根本要求

B、基本要求

C、重要基础

D、根本基础

27、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是(D)。

A、人的解放

B、人的自由发展

C、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D、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

2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B)能力较大提高。A、改革创新

B、自主创新

C、自主革新

D、创新发展

29、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C)。A、拒腐防变的能力

B、抵御风险的能力 C、领导发展的能力

D、应对危机的能力

3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D)政策不断加强。A、爱农支农

B、支农爱农

C、爱农惠农

D、支农惠农

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C)。A、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

B、提供了前提条件 C、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提供了物质基础

32、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B)作用。

A、引导性

B、建设性

C、指导性

D、领导性

3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优先发展(B),建设人力资源强国。A.经济

B.教育

C.科技

D.文化

34、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完成这个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B)支撑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

A、财政

B、资源

C、人口

D、经济

35、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B)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B)。A、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D、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发展实际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基本国情

D、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B)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A、毛泽东思想

B、马列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

3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处理好(C)的关系。A、按劳分配

B、多种分配

C、效率与公平

D、公平

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A、思想基础

B、理论基础

C、政治基础

D、政治保障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

(ABC)。答: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B、密切联系群众、C、批评与自我批评 D、一切从实际出发

2、党的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的“四个服从”是

(ABCD)。A、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

B、少数服从多数

C、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D、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3、党的纪律处分有

(ABCDE)。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E、开除党籍

4、新世纪我党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BC)。

A、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密切党群关系

5、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切实保障党员的 等权利。(ABD)A、批评 B、建议

C、述廉 D、检举 6、1951年-1952年,开展的“三反”是指

。(ABC)A、反对贪污

B、反对浪费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本本主义

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BC)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统一战线

8、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一百多年前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A、丘逢甲这首诗应创作于1896年

B、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

C、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 D、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9、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是要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ABC)。

A、组织者、B、推动者 C、实践者

D、引导者

10、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ABCD)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平等

B、互助

C、和谐

D、团结

11、党的各级委员会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是(ABCD)。

A、集体领导

B、民主集中

C、个别酝酿、D、会议决定

12、党章指出,要在党内造成(ABC)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A.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B.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C.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D.又有民主又有法制

1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是(ABCD)。A.坚持标准B.改善结构 C.慎重发展D.保证质量

14、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的“三会”指的是(ACD)。A.党员大会B.党员代表大会 C.支部委员会D.党小组会

1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ABC)。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 B.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德国古典哲学

1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指的是(AD)。A.唯物史观B.两个必然理论 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学说

17、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CD)。A.体现时代性B.具有战略性 C.富于创造性D.把握规律性

18、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ABC)以外,其它权利同正式党员一样。A.表决权 B.选举权 C.被选举权

D.参加党的有关会议的权利

19、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ABC)。A.统一战线B.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D.思想政治工作 20、党的建设包括(ABCD)。

A、政治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

21、党的十七大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ABCD)。A.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B.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D.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ABCE)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稳定

E.和谐

23、中央要求,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确保活动取得(ABC)的实效。A.党员干部受教育

B.科学发展上水平C.人民群众得实惠

D.领导干部作表率

24、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ABC)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A.党性

B.党风

C.党纪

D.党规

25、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AB)作为主线。A.执政能力建设 B.先进性建设 C.制度建设 D.反腐倡廉建设 E.作风建设

2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我们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ABCDE)。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E.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7、中央要求,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要着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ABC),切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A.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

B.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 C.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D.推进发展的具体做法

28、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ABCD)。

A.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B.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C.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9、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要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ABCD)。

A.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

B.成为不断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过程 C.成为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的过程

D.成为更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任务的过程

30、十七大指出,促进(ABC)等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阶层关系

B.政党关系

C.宗教关系

D.党群关系

31、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ABCD)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平等

B、互助

C、和谐

D、团结

32、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包括(ABCD)A、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B、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C、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D、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33、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作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ABCD)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A.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B.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D.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34、(ACD)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A.农业

B.城乡

C.农村

D.农民

34、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十七届三中全会全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ABCD)、住有所居。” 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

D.老有所养

3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生产发展、(ABCD)A.生活宽裕

B.乡风文明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 36、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AC)

A.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B.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C.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D.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

37、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ABCD)A.树立全面的发展观

B.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C.树立协调的发展观 D.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38、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叙述正确的有(ABCD)A.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描述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 C.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9、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AD)A.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

C.党的法律意识

D.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4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动力是(ABC)A.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需求

B.处理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要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与挑战

D.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

三、判断题

1、我们党的作风包括政治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错)

2、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中国公民的普通一员。(错,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3、党的团结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

4、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错)

5、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对)

6、参政议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错)

7、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错)

8、《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为3年或5年。(错)

9、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错)

10、党的思想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对)

11、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阶级成分(错)

12、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把党的政治理论建设放在首位。(错)

1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错)

14、中国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介绍的人是陈望道(错)

15、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是发展经济问题。(错)

16、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权利。(对)

17、执政能力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错)

18、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其中讲政治是核心。(对)

1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错)20、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错)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对)

2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相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错)

2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对)

24、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

25、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对)

26、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尊重领导干部主体地位,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错)

27、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对)

28、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和谐文化。(对)

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对)30、1979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错)

3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对)

32、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2007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三。(错)

33、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对)

34、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

35、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立法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

36、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对)

3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对)

38、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军队提出的“三化”是国际化、现代化、正规化。(错)

39、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对)

40、我国当前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从2.5亿减少到5000万。(错)

第三篇: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测试题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测试题

1.党的最根本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章程》。

2.《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员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3.入党誓词的内容是什么?

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4.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6.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7.党员在什么情况下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答: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 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8.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实现共产主义。9.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党的一切工作要以什么为最高标准? 答: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答: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2.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什么? 答: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13.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4.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答: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5.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答: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16.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什么? 答:密切联系群众。17.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什么? 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8.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根本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我国的强国之路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

20.成立党的基层组织的条件是什么?

答: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21.党组织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哪些?

答: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

22.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内容及要求是什么? 答: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小组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课,每季度至少上一次党课。

23.什么是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答: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是指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所在支部、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又要参加党委、党组定期召开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24.党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哪些职务? 答:党支部委员会一般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律检查委员、青年委员等,支部委员会一般由3-5人组成,最多不超过7人。

25.支部、总支、基层党委几年换届一次?

答: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到三年。26.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几年一届? 答: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27.党组织议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28.过硬党支部的标准是什么?

答:1.思想过硬。2.组织过硬。3.班子过硬。4.业务过硬。5.作风过硬。6.保障过硬。29.什么是“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答:“三重一大”是指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实行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论证,实行科学决策。30.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

31.党的领导主要是哪几方面领导?

答: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32.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33.党纪和国法的关系是什么? 答: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34.什么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答:党的基本路线。

35.“三大历史规律”指的是什么?

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36.十九大召开的时间什么? 答: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

37.十九大是在什么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

38.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是什么?

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39.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0.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4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2.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四个伟大”是什么?哪个伟大起决定性作用?

答: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3.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包括哪些?

答: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44.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三个始终”是什么? 答: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4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必须”是什么? 答: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46.十九大报告对反腐败成效是如何定性的?

答: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 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47.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答: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48.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是什么?

答: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9.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50.过去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如何? 答: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51.十九大报告中,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如何生动描述的?

答: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52.我们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总结的“两个只有、才能”是什么?

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53.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

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5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5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什么? 答:文化自信。

5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什么?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57.什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58.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树立怎样的法治理念?

答: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59.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做到什么?

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60.最大的民生是什么? 答:就业。

61.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6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指的是什么? 答:从十九大到二十大。

6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指的是什么? 答: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

65.二〇二〇年我国扶贫目标是什么?

答: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66.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什么? 答: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67.社会治理的“三共”“四化”指的是什么?

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68.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必须树立和践行的理念是什么? 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9.十九大报告中,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六个任何”是什么?

答: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70.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党面临的的“四个考验”是什么? 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71.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三个坚持、一个坚决”是什么?

答: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72.全党同志的根本政治担当是什么?

答: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73.十九大报告强调在人才建设上形成什么样的局面? 答: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74.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好干部标准”是什么?

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75.十九大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答: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是党中央确定的这次修改党章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这次修改党章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

7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进行了哪些修改?

答:

1、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的指导思想。

2、增写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的内容。

3、充实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内容。

4、调整充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方面的内容。

5、充实完善党的基本路线方面的内容。

6、充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

7、充实国防和军队建设、民族关系、统一战线、外交方面的内容。

8、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9、把总书记关于党的领导的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10、对条文部分作了适当修改。77.习近平在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民生工作是如何要求的?

答: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各 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78.党面临的“四大危险”是什么?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7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是什么?

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80.“两学一做”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81.“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象是谁? 答:全体党员。

82.“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答: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83.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84.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内容是什么?

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85.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党员进一步增强哪“四个意识”?

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86.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党员进一步坚定哪“四个自信”?

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8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88.四个“铁一般”的内容是什么?

答: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89.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基本能力是什么? 答: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90.“三老四严”指的是什么?

答: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91.“五个好作风”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勤于学习好作风、严谨细致好作风、勤勉高效好作风、务实担当好作风、严格自律好作风。92.“三个好把式”指的是什么?

答:追求卓越的好把式、雷厉风行的快把式、埋头苦干的真把式。

93.“三严三实”的具体内容?

答: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94.“四风”是指的是什么?

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95.“四个合格”党员内容是什么?

答: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96.“三个不为”指的是什么?

答: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97.“五个坏作风”指的是什么?

答:思想僵化、标准不高、效率低下、担当不足、纪律松弛。98.“三个坏把式”指的是什么?

答:坐而论道假把式、拖拖拉拉软把式、弄虚作假歪把式。99.“五零”承诺服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100.“三率”指的是什么?

答:机关工作人员出勤率、在岗率、专注率。

10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102.《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答: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103.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有哪些?

答: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10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哪“六大纪律”?

答: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105.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刑法规定的行为,虽不涉及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的,应当怎么处分? 答: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

106.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是什么? 答:改组、解散。107.留党察看处分的期限是怎么确定的?

答:留党察看处分,分为留党察看一年、留党察看二年。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一年的党员,期满后仍不符合恢复党员权利条件的,应当延长一年留党察看期限。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108.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什么权利? 答: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09.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多长时间不得重新入党? 答:五年内。

110.《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区分为哪几种?

答: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111.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含留党察看)处分的,党组织应当作出什么样的处理? 答:终止其代表资格。

112.《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答:坚定理想信念。

113.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条例》规定给予什么处理? 答: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114.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对有严重违纪行为,应当给予什么处分的? 答:开除党籍。

115.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如果决定撤销其某个职务,必须撤销其担任的哪个职务? 答:最高职务。116.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一般应当怎么处理? 答:予以除名。

117.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什么处分?

答: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118.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几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答:二年内。

119.对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应当给予什么处分? 答:开除党籍处分。

120.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几个月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 答:一个月内。

121.对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还应当在几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等相应变更手续? 答:一个月内。

122.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情节严重的,给予什么处分?

答: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123.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严重的,给予什么处分? 答: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124.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明显有失公平的,情节严重的,给予什么处分? 答: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125.党员被依法逮捕的,党组织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中止其什么党员权利?

答: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126.遇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情节严重的,给予什么处分? 答: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

127.党员受到警告、严重警告处分,多长时间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答: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128.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129.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答:监督。

130.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什么?

答: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131.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和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答:纪律严明。

13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组织和党员。133.总书记关于问责工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134.问责的主体是什么?

答:党的问责工作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135.问责的对象是什么?

答:问责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136.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包括什么?

答:包括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137.诫勉包括什么?

答:诫勉既包括谈话诫勉,也包括书面诫勉。138.监督主体有哪四类?

答:党的中央组织监督;党委(党组)的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监督。139.党内监督的任务是什么?

答: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140.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答: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

14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规定的“四个必须”的内容是什么?

答: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 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142.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两个责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143.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什么处分? 答:撤销党内职务。

144.依规依纪重点审查的是哪几种干部?

答: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

145.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是什么? 答: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146.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是什么? 答: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147.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履行那些监督职责?

答:(一)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

(二)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的工作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批评和意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发现党员、干部违反纪律问题及时教育或者处理,问题严重的应当向上级党组织报告。148.巡视巡察工作的主体责任由谁承担?

答:开展巡视巡察工作的党组织承担巡视巡察工作的主体责任。

149.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包括什么? 答:检查、通报、改组。150.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包括什么?

答: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151.“五大发展理念”是指什么?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什么? 答:全面依法治国。

153.什么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答:统一战线。

154.十九大报告对文化自信是如何描述的?

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15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任务是什么? 答: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56.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什么? 答:意识形态。

157.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三个事关”是什么? 答: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9.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三有”是什么? 答: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60.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什么? 答:建设教育强国。

161.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什么? 答:建设生态文明。

162.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基础是什 么?

答: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163.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答:经济建设。

164.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答:发展。

165.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时代主题仍然是什么?

答:和平与发展。

166.要引导职工树立哪“三观”? 答: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67.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答:思想道德建设。

168.“一带一路”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169.“中国梦”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7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答: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篇:招教考试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强化训练

招教考试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强化训练:选择题、填空题

2014-10-09 10:12:15| 教师考试网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1.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C)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B.促进学生学的过程 C.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D.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

2.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D)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3.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A)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5.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C)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愉快教学

6.余文森教授的一篇文章《有价值的教学情景什么样》中指出有价值的教学情景具备以下几个特性:①生活性、②形象性、③学科性、④问题性、⑤情感性。

7.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撰写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中谈到“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从教师教的层面来讲,优质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①深刻、②独到、③广博、④启发、⑤机智、⑥绝招。

8.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

9.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10.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即教师要有创造性思维。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练习题一

2014-07-11 13:42:23| 中公教育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新的课程体系涵盖_______。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_______。

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_______与_______。

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_______为核心内容。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贯彻的工作方针_______。【参考答案】

1、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

2、时代要求

3、高质量;多样化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5、“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二、教师法

1.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有哪些。

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_______规定。

3.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_______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_______教师资格。

4.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_______。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_______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_______。

5.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教师的_______和_______提供方便,给予协助。

6.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_______进行考核。7.考核应当_______,充分听取_______的意见。8.教师考核结果是_______的依据。

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_______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_______。10.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1.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_______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_______内,作出处理。

12.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_______提出申诉,_______应当作出处理。

【参考答案】

1.(一)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二)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三)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四)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2.国务院 3.不能;丧失

4.教师聘任制;双方地位平等;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5.社会调查;社会实践

6.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7.客观、公正、准确;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 8.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 9.不低于或者高于;逐步提高

10.(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11.教育行政部门;三十日

12.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

1.奖励“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每_______进行一次,并于当年教师节期间进行表彰。

2.教师奖励工作应坚持_______的原则。【参考答案】 1.三年

2.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练习题二

2014-07-11 13:51:16| 中公教育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一、教育法

1.国家坚持以________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2.教育必须为________服务,必须与________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________的教育,进行________的教育。

4.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________。

5.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分工)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________人民政府管理。

6.国家实行________的学校教育制度。

7.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________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________ 9.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________。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________聘任制度。

10.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________ 11.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________ 12.学校、教师________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13.国家建立以________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________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________。

14.国家________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15.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________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6.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________ 17.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________。18.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________。

19.教育法从________起施行。【参考答案】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劳动

3.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 4.终身教育体系

5.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 6.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7.(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8.(一)遵守法律、法规;(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三)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四)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六)依法接受监督。

9.教育职员制度;专业技术职务

10.(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11.(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12.可以

13.财政拨款;举办者;适当支持 14.鼓励

15.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 16.治安管理处罚 17.民事责任 18.民事责任 19.1995年9月1日

二、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________。【参考答案】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_______和_______;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_______。

2.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_______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

3.学校对未成年学生_______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4.学校安排学生参加活动,因提供场地、设备、交通工具、食品及其他消费与服务的经营者,或者学校以外的活动组织者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_______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5.下列情况学校有何法律责任?(无法律责任、学校法律责任、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其它)A.学生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_______ B.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_______ C.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_______ D.学生自杀、自伤的;_______ E.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_______ F.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_______ G.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_______ H.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_______ I.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_______ 6.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_______报告;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_______报告。

7.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_______内完成调解。

8.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_______。

9.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_______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10.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学校应当_______;【参考答案】

1.安全教育;自护自救教育;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 2.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 3.不承担 4.有过错的当事人 5.A.无法律责任

B.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C.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D.无法律责任 E.无法律责任

F.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G.其它法规 H.其它法规 I.其它法规

6.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 7.60日 8.追偿 9.其监护人

10.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201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4-08-27 10:09:00| 教师考试网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一、单选题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C】 A.《教育论》 B.《孟子》 C.《论语》 D.《学记》

2.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问题。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3.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4.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5.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是出自【D】 A.《教育论》 B.《孟子》 C.《论语》 D.《学记》

7.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D】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关系 C.师道尊严关系 D.相互促进关系

8.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9.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0.中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的作者是【B】 A.廖世承 B.杨贤江 C.凯洛夫 D.潘淑

11.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了【A】 A.自然后果法 B.绅士教育 C.小先生制 D.教学相长

12.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B】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13.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B】 A.全面发展 B.均衡发展 C.能力为重 D.德育为先 14.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5.“从做中学”是【A】的重要主张。A.杜威 B.陶行知 C.克伯屈 D.赫尔巴特

1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发展危机是【C】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7.“实验教育学”是【B】首次提出。A.斯宾塞 B.梅伊曼 C.拉伊 D.杜威

18.教育公平的重点是【C】①机会公平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④扶持困难群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9.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20.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C】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教育权

21.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A】 A.教育方针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22.一年级一班的新来班主任采取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共同制定一些班规或者制度。这位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属于【B】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平等型

23.一般认为,个体智力在【C】达到高峰。A.18岁 B.15岁 C.25岁 D.45岁

2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立德树人,把【D】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民主法制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5.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二、解答题

1.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可循? 【参考答案】

(1)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德育主体养成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2.简述教学设计的依据。【参考答案】(1)现代教学理论。(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3)教学的实际需要。(4)学生的需要和特点。(5)教师的教学经验。

三、论述题

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参考答案】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四、案例分析题

一位大学生在反思自己的中小学生活时,如此说道: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猛然觉得这12年的寒窗苦换来的除了一张通知书外,似乎什么都没有——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兴趣爱好。他除了无奈地“喜欢”数理化英语等高考课程外,简直都忘了国歌是怎么唱的了。

分析:对这样的教学过程的批判反思。

【参考答案】

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具有青春活力的学生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看自己想看的书,不能想自己想的事,而是为了满足某种外在需要,达到某种功利的目的,把自己淹没在一堆堆的练习卷、一沓沓的参考书中,这是一个多么可悲和残酷的活动。(批判)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更多的是师生间感情交流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与学行为的有效性。良好的教学过程必定是建立在人性向善的预设上,讲求的是尊重和信任。(反思)

201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4-08-27 10:48:41| 教师考试网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一、单选题

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A】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的素质 D.促进人类和谐

2.封建社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B】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育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3.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4.“凡是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体现的教育的目的是【B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5.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6.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A.《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7.学科课程理论的代表是【D】 A.杜威 B.罗杰斯 C.巴班斯基 D.赫尔巴特 8.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C】学习。A.发现学习B.合作学习C.观察学习D.有意义学习

9.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B】 A.分组教学制 B.特朗普制 C.道尔顿制 D.复合教学

10.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11.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中,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上,这是【C】 A.注意范围大 B.注意转移好 C.注意分配好 D.注意稳定性好 12.教育的出发点是【D】 A.社会 B.学校 C.家庭 D.人

13.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 A.孟禄 B.勒图尔诺 C.沛西•能 D.桑代克

14.“杯弓蛇影”是一种什么现象【A】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15.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16.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7.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A】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影响 D.自学

18.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A】因素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 D.掌握学习

20.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属于【D】

A.直观性原则 B.可接受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1.短时记忆中组块的意义在于【D】 A.能被意识到 B.有利于编码 C.增加保持时间 D.扩大记忆容量

22.“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A】 A.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23.【D】系统阐述了班级授课制。A.赫尔巴特 B.赞可夫 C.巴班斯基 D.夸美纽斯

24.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D】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25.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二、解答题

1.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参考答案】(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朋友。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三、论述题

论述现代社会的新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 【参考答案】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作为专门职业的教师所必须经常修习涵养的内容,是当代教师质量和教师风貌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

(1)专业知识素养。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知识,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2)专业能力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教育科研能力。

四、案例分析题

三年级一班有个叫李明的男学生,腿部有点残疾,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每当下课做游戏时,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捉弄。当他受到捉弄时,会非常的伤心,有时课上也会哭泣。

有一天李明生病了,没有来上学。于是班主任教师就抓住这个机会与全班同学讨论关于李明的这个问题。班主任老师说:“李明的腿走路有些不方便,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如果你们是他,也被其他同学捉弄,你会怎么样?”

班主任的语气充满了慈爱,当说完这句话时,教室里非常安静。有个女同学说:“小强和小玲捉弄李明时,我很难过。” 小强说:“我不是想伤害他呀。”

最后,有很多同学都发了言,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第二天,李明回到学校,同学们都主动地帮助李明。课间休息玩游戏时,终于看到了李明脸上的笑容。自从这以后,取笑、捉弄人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

结合以上案例,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分析该案例。

【参考答案】

(二)教育方法 在材料中班主任运用了情感陶冶法、说理教育法、修养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说理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修养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材料中,针对李明的情况,老师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同学们站在李明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同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达到了教师所期望的德育目标。

(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在人格上平等、道德上相互促进的关系。材料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在材料中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氛围中共同探讨问题,最终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地道德行为习惯。

在材料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了了解和研究学生、热爱尊重和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共同交流,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学生也懂得尊重和理解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发展形成了一种较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强化练习:判断题一

2014-09-19 11:57:44| 教师考试网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1.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2.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3.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任何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5.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6.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7.《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8.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10.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1.《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12.《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3.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14.《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8小时,小学不超过6小时。(√)15.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16.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17.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18.教科书审查人员,可以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19.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他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利和义务。(×)20.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2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22.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23.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2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2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强化练习:判断题二

2014-09-19 12:16:05| 教师考试网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1.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2.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学费。(×)3.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4.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5.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6.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7.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 业务、心理素质。(√)8.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9.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公正。(√)10.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精神、准确。(√)11.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品质。(√)1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但可以收杂费。(×)13.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可以不进行义务教育。(×)1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公办学校性质。(×)15.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16.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定人员应当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18.宁宁今年小学毕业了,他可以到商店当售货员。(×)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20.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21.义务教育法于1998年9月重新修订。(×)22.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23.国家不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24.未经审定的教科书,可以出版、选用。(×)25.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强化练习:判断题三

2014-09-19 12:18:21| 教师考试网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1.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3.《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4.《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5.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8.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10.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11.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3年3月14日实施的。(×)12.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开除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3.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是合法的。(×)14.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15.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情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1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并可以得开除。(×)1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18.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20.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21.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22.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3.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24.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25.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强化练习:判断题四

2014-09-19 12:20:32| 教师考试网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1.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合发展决定讲教育工作中的“两基”的含义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初中学生李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限徒刑1年缓刑3年,李某可以回校继续读书。(√)3.2002年起,国家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一种收费方式简称是“一费制”。(√)4.2005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的“两免一补”的内容是免收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5.我国现行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五部宪法,1982年颁布的。(×)6.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7.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8.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9.初二学生陈某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陈某在刑罚执行期间还可以继续接受义务教育。(√)10.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11.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是生命健康权。(√)1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13.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有法定监护、委托监护和指定监护三种方式。(√)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18 岁可以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5.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6.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8.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五篇:新课程理论知识问答试题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新课程理论知识问答试题

1.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B)①知识与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

③教师成长 ④情感、态度、价值观

2.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D)A.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3.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C)A.强调探究性学习B.强调合作学习

C.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

4.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B)A.学生是发展的人 B.学生是自主的人 C.学生是独特的人 D.学生是独立的人

5.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A.认知内驱力 B.学习动机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6.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A)A.及时复习B.及时休息 C.过度复习D.分数复习

7.“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哪种气质类型。(C)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下列关于中学教育的高中阶段的性质表述有误的是(D)A.普通教育性质 B.基础教育性质 C.社会主义性质 D.义务教育性质

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B)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0.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D)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②恰当地组织教材

③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测)试题(3)

一、填空题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 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4、“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指的是 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任务的方法的总和。

6、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7、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 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 等。

9、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

(1)口头检查法 ;

(2)直观检查法 ;

(3)实习检查法。

10、那些对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为教学的重点。

11、所谓秧田式是指 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12、所谓“教育”,应当是一项既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13、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4、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5、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 三大类。

16、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7、练习法是指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8、“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 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

19、《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 认知领域 和 情感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属于认知领域。

20、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 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测)试题(3)

21、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

22、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

(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

(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5)撰写教学案例。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23、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 引导发现法 ;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24、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 其二,教师提供问题; 其三,学生提出问题 ; 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25、数学课程目标分为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四个维度。

26、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27、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秧田式、小组合作式、半圆式、双翼式、席地式等。

28、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 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29、教学方法是指 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30、演示法是指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利用模型、图片、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得到感性认识的方法。

31、合作学习是指 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32、如果我们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解读问题的性质,可以发现,所谓问题至少含四种成分,即一是 目的 ; 二是 个体已有的知识 ;三是 障碍;四是 方法。

33、案例的主题是指 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34、复习课教学的特点有:(1)“通”,融会贯通、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2)“理”,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构建知识体系,使之“竖成线”、“横成片” ;(3)“补”,对学生学习的缺陷进行弥补,消除疑惑,使学生得到提高。

35、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如果学生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或采取大长方形加三角形面积的思路,或采取大三角形减小三角形的方法,这就说明他作了 不同的数学思考,或者采用了不同的认知策略 ;

36、广义上的课程应包括 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 的广泛的概念。

37、制定课时目标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单元目标、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3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有: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 等。

39、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则应从四个方面来实现,即一是兴趣的引领 ;二是目标的导向 ;三是评价的激励 ;四是 竞争的促动。

40、问题探究法的主要特点是 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花费时间较多。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测)试题(4)第三模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 ②共同发展 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①要求 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1)的教学。①概念 ②计算 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数学思考 ②过程与方法 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1)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①自我评价 ②相互评价 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2)的过程。①单一 ②富有个性 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2)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③了解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每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1

2、《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 C 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 B C)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 B C)。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 B C D)学习领域。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测)试题(4)

二、是非题(对:T;错:F)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F)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T)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T)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F)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T)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T)

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F)

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F)

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T)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T)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T)

12、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T)

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F)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F)

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F)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T)

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T)

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F)

19、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T)20、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F)【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测)试题(4)

三、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仿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和(),感受()、()、(),建立初步的()。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的有关知识,()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和掌握基本的()、()。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已有的()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21、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

22、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

25、数学是人们对()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和(),主动探索知识的 发生与发展

3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地发展。【答案】: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2.(基础性)(态度)、(价值观)3.(具体化)。4.(内容学习)“(定义)——定理——(例题)——习题”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6.(记忆)、(训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7.(窄)、(旧)(浅)、(宽)、(新)8.(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9.(数据)(随机现象)

10.(几何体)(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空间观念)11.(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负数),(计算器)12.(组织者)、(引导者)

13.(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背景)(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14.(学习结果)(变化与发展)15.(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16.(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17.(有价值)(良好)

18.(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经验)

19.(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20.(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21.(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的位置)22.(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23.(实 践 活 动)(综合应用)

24.(有增有删)(有升有降(有分有合)(有隐有显).25. 客观世界

(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26.(整理)、(描述)27.(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8.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9.(知识)(生活经验)30.(全面)(持续)(和谐)

朝阳【wlsh0908】整理

下载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论知识问答(重要)

    新课程理论知识问答(一)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教书育人。 一、谈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2018最新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测试题——判断

    2018最新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测试题——判断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表示正确 ,×表示错误 。本题共100题) 1、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教育理论知识归纳

    各种第一 1.教育一次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我国最早的学校在夏代 4.《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 学校:姓名:一、填空 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 )和谐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 ),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 )。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

    《走进新课程》测试题

    《走进新课程》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 B )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数学在提高人的( )、( )、( )和( )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2、 《标准》倡导( )、( )、( )的数学学习方式。3、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和( )基础之上。 4、 数学教学......

    走进新课程测试题

    走进新课程测试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 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知......

    新课程培训材料测试题[★]

    新课程培训材料: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20条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酝酿准备阶段(1999-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