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海实验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金海实验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我校自近年来大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除了已有的校园局域网以外,还建设了高水平的学校网站,但就现阶段而言,学校网站的最主要功能还是宣传,远没有发挥网站的是最大功能,同时对于我校以光纤为骨干的校园网络来说也是一种浪费。为了更大程度的利用资源,让网络和资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特建议学校启动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及管理方案。
一、校本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步骤
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主力部队是工作在教育最前线的教师,他们了解教育中最迫切的需要,因而应由他们来完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为防止教师对资源的重复建设,以及造成教师任务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务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的顺序划分各学科要建设的资源的详细内容。
2、确定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确定资源建设的标准,必须细化到对资源每个属性的具体要求,以便于操作。
3、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作为后期“资源建设专家组”和“各学科工作小组”对征集上来的资源进行审查、分类的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
4、资源建设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如老师、技术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部分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等。
5、资源征集:分配资源征集任务,并向各个部门下发。在任务分配时要考虑到各个学科和任课教师的长处与特色,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保证资源征集的完善与成功。
6、资源审核:由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资源建设专家组及各学科工作小组、技术小组按照已定的“资源评价指标”对征集到的资源进行审核、筛选、优化、整合并确定资源的等级和价格。
7、资源入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批量或单个将资源存入数据库中,在入库时要对资源的所有属性进行预校验,确保资源库中数据的精确性。
二、加快教师培训,支持资源库建设
我校多数教师未接受过系统而实用的信息技术的培训,独立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较弱,不能较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递知识和组织教学。因此,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地大量培训及进修以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的教师,努力为资源库设计、开发、管理、使用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1、加快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基础。
2、巩固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组,做到三优先(优先培训、优先提供设备、“评先”“评优”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的政策,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熟练操作、熟悉教学、能指导的具有创造能力的骨干队伍。
3、加强培训,参加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以参加校内培训为主;参加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内设备作用,以参加校内培训为主;假日与工作时间培训相结合,克服工学矛盾,以假日、课外为主。并对全校教师进行一轮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知识、校园教育教学系统管理软件的使用和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及使用教学课件等培训。
三、加大硬件投入,为资源库建设打好基础。
我校已配备计算机教室四间及到办公室和教室的校园计算机网络,所有年级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只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校教学资源中心(方案另见附件),加强网络建设,便可确保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管理和使用畅通。
四、加强软件开发,多渠道充实资源库。
早在校园网建设兴起之前,教育界专家就已经提出了资源库的概念。随着校园网建设的逐步升温,专家适时提出了“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口号,资源库建设被纳入正式的议事日程。
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
资源库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应该根据教师与科研的需要,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我们为资源库设计了校本资源(含教案、学案、素材、课件、积件等)和他山之石(他人的优秀课件)等模块。
为尽快充实资源库,我们可通过以下4种渠道:
1、商业购买。
资源库建设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建立二级(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库。
2、网络上下载。
3、激励教师踊跃提供。
4、招入专业人员进行制作。
同时我们应注意立足本校,立足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收集、整理,在教研、培训、教科研实践中收集整理大量资源。
第二篇:实验小学资源库建设经验材料
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是实施教育信息化教学的一项最重要基础工作。因此,我校很早就成立了信息中心小组,形成由校长主管、教导处分管,信息技术小组教师具体贯彻实施、全体教师参与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使学校资源信息库建设更贴近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为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激活课堂教学,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一些经验
一、成立组织,明确目标
学校成立了信息中心小组,形成由校长主管、教导处分管,信息中心小组教师具体贯彻实施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了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在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得到保证和支持。
信息中心小组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严玉英
副组长 陈志新 李彦玲 杜军强
组员 赵月桂 马新斌 刘忠会 白 辉
(二)中心小组
负责人 葛增利 负责资源库建设的制度、计划制定,目录架构、分类整理等;
成 员 夏亚峰 负责教师各类网络教研活动;
各备课组长 负责本备课组教学资源上传内容的审核;
各处室主任 负责本处室管理信息资源的上传。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1、为了实现资源库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我们结合我校《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资源库管理制度,制定了资源库建设激励办法,对领导成员、资源库建设技术人员及全体参与资源库建设的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责任要求,为资源库建设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在制定一系列制度的基础上,强化管理,要求每位领导和资源建设人员必须明确责任,按期完成工作目标,并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一切照制度办事,一切按制度管理,真正向管理要质量。
三、齐心协力,共创资源
1、领导重视,加大投入,为资源库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资源库建设,亲自统筹规划,帮助信息中心出谋划策,经领导小组开会决议,划拨一定资金加大投入,保证了资源库建设所需设备及时到位,投入工作,并亲临现场检查督导工作,使资源库建设人员倍感信心十足,以更热忱的工作态度投入工作中。
2、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强对资源库建设技术人员和学科带头人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导与提高,并全面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普及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①依据资源库建设需要,我们上学期开展了两次对资源库技术人员和学科中心组带头人的集中培训,主要学习有关资源库建设的要求和对资源信息的整理与审核发布,使他们能掌握一些专业方法,以便在工作中指导教师正确上传资源和信息的方法。经过培训,他们熟练掌握的工作技能,效果明显,使我们的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
②认真开展对教师的全员培训2次,就资源库内容结构和项目设置展开了学习和讨论,并学习了资源库建设的资源格式要求,以便在今后上传资源中,能够按正确方法上传,提高上传资源和信息的质量。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教师进步很大,基本上掌握了上传资源的分类与方法,使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3、全体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上传资源
1)互联网、教育专网、县域教育资源库上下载
2)远教资源接收整理和空中课堂电视节目中转录
空中课堂里经常播出课堂实录,主题队会活动,心里健康培训等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节目,信息技术小组定时用电脑录制节目,然后存储到教学素材资源,并利用软件实时转成视频素材文件。
3)学校现成的教学光盘和多媒体资料光盘中获取
从学校现成的教学光盘和多媒体资料光盘中,通过一些软件进行处理,把它们还原成可以再使用的独立素材,归入我们的资源库。
4)学校活动的文档、照片、录像资料数字化
信息技术小组将学校搞的所有活动的照片、录像进行整理压缩为素材资源,各办公室将自己的本学期做过的所有工作已电子稿的形式上传到管理信息资源。
5)自主开发
我校教师大都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各人都提供了自己编写的较高质量的教案、说课稿和撰写的论文等文本素材。同时也自制了一些其它媒体素材和小课件,上传到教学资源。
四、已见成效 继续努力。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资源库建设现已达到了535g的容量,可以满足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基本实现了教育教学信息化。
不但资源库的建设更完善,而且教学资源的应用会常态化,我们采用的hfs软件可以监控所有进入资源库的动态,以此作为老师考核的依据。
总之,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更多的学校和教师一起来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篇: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园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让信息资源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努力加强学校网络资库建设为依托,实现教育活动网络化,教育活动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互相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资源库建设的实用价值,做到快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成立“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肖楠
副组长:郭春梅郑伟辉
成员:方晓红、马月、张雪莲、纪聪颖、张桂芝、郭丽娟
二、具体实施工作
1、建立科学的资源库目录,并设立各子目录。年份——课件库、教案库、教学论文库、德育论文库、计划库、总结库、活动照片库。
2、召开“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分工,分解任务,下达指标,商讨相关问题。
3、采用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使老师们掌握课件制作修改、资料下载和收集上传等常用的基本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4、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为抓手各老师认真制作、修改课件,并注意做好学科教案、论文、课件等资料的积集,上传工作(对于所运用的课
件或教学资料做到及时修改并上传),及时上传电子教案,教师的论文等,课件每个学期每人必须上传四个以上到教学资源入库,副组长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并分类汇总到相应的子目录中。
5、每学期对各教师的资源上传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具体分工班任级负责人为郭春梅;科任组负责人为郑伟辉;定期对各教师的资料上传运用情况进行检查、反馈,落实各学科上传资源的情况,学期末将进行全面统计。
6、郭春梅对老师上传的资料检查,调整并及时进入信息资源库,服务于教学。
8、建立学校资源库目录,方便每个老师及时查找到相关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
三、评估及奖励办法
资源库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对各学科充实资源库的情况进行评比,依据各组总体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进行评定,评出学校的一、二、三等奖并进行物质奖励。以激励全体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质量。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阿城区交界中心幼儿园
2011年10月
第四篇:教学资源库建设及管理方案
教学资源库建设及管理方案
我校自2001年根据南昌市教育局“校校通”工程的要求,大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除了已有的四个局域网以外,本着高目标高起点的要求,校领导以全新的观念构建校园网络建设,按照功能需要,学校遵循有计划地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原则,软硬件并重,规划和筹建了现有的以光纤为主干的校园交互式多媒体系统。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特提出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及管理方案。
第1期:软件资源库的设计、开发:着重研究资源库的技术设施、内涵、模块的形成和构建方式,开发的途径和输入输出的方式,以及实验人员机构的组建,教育教学资源库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编辑。
第2期:研究软件资源库的使用和管理,建立使用和管理科学的机制、条例以及可操作平台。
第3期:软件资源库对提高台江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效能:通过我校优秀的教育资源,扩大辐射面,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环境。在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上更加注意质量,在发展的速度和效能上更加注意效能。
第4期:资源库的应用对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作用:研究校域性软件资源对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基本能力,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
四期各有重点,第一期重在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但必须边开发边使用,所以与其它各期研究不能截然分开,必须同步有所侧重地跟上。
一、校本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步骤
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主力部队是工作在教育最前线的教师,他们了解教育中最迫切的需要,因而应由他们来完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为防止教师对资源的重复建设,以及造成教师任务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务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的顺序划分各学科要建设的资源的详细内容。
2、确定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确定资源建设的标准,必须细化到对资源每个属性的具体要求,以便于操作。
3、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作为后期“资源建设专家组”和“各学科工作小组”对征集上来的资源进行审查、分类的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
4、资源建设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如老师、技术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部分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等。
5、资源征集:分配资源征集任务,并向各个部门下发。在任务分配时要考虑到各个学科和任课教师的长处与特色,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保证资源征集的完善与成功。
6、资源审核:由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资源建设专家组及各学科工作小组、技术小组按照已定的“资源评价指标”对征集到的资源进行审核、筛选、优化、整合并确定资源的等级和价格。
7、资源入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批量或单个将资源存入数据库中,在入库时要对资源的所有属性进行预校验,确保资源库中数据的精确性。
二、加快教师培训,支持资源库建设
我校多数教师未接受过系统而实用的信息技术的培训,独立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较弱,不能较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递知识和组织教学。因此,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地大量培训及进修以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的教师,努力为资源库设计、开发、管理、使用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1、加快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基础。
3、巩固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组,做到三优先(优先培训、优先提供设备、“评先”“评优”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的政策,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熟练操作、熟悉教学、能指导的具有创造能力的骨干队伍。
4、加强培训,参加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以参加校内培训为主;参加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内设备作用,以参加校内培训为主;假日与工作时间培训相结合,克服工学矛盾,以假日、课外为主。并对全校教师进行一轮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知识、校园教育教学系统管理软件的使用和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及使用教学课件等培训。
三、加大硬件投入,为资源库建设打好基础。
我校已配备计算机教室三间及多网合一的教学网络,所有年级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建立校教学资源中心,加强培训基地和网站建设,加快进修校网络教室的升级,确保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管理和使用畅通。
四、加强软件开发,多渠道充实资源库。
早在校园网建设兴起之前,教育界专家就已经提出了资源库的概念。随着校园网建设的逐步升温,专家适时提出了“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口号,资源库建设被纳入正式的议事日程。
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
资源库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应该根据教师与科研的需要,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我们为资源库设计了媒体素材、量规集、教与学工具和模板、课件、案例、课程等模块。
为尽快充实资源库,我们通过4种渠道:
1、商业购买。
资源库建设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建立二级(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库。
2、网络上下载。
3、激励教师踊跃提供。
立于本校,立足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收集、整理。
在教研、培训、教科研实践中收集整理大量资源。
五、扩大使用,提高资源库效能。
教学资源库为教学系统带来了新气象、新方法,有助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从理论上说,使大量实时性的信息可以便利地进入教学领域,为我校教师提供准确和便捷实用的信息。
第五篇: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本着“全面培养,打好基础,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办学理念和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发展,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让每一位教师成功”的办学目标,学校花巨资建成了校园网,连接的计算机已达200多台,除学生机房和阅览室机房外,每个年级组办公室至少配置一台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供教师使用。学校建设校园网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优化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其核心是教学资源库的组建、应用和共享。现结合我校实际和教育科研工作建议的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定位与总体目标
早在校园网建设兴起之前,教育界专家就已经提出了资源库的概念。随着校园网建设的逐步升温,校园网应用中有“路”有“车”却无“货”的现象也日渐突现出来。学校领导提出了“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口号,资源库建设由此被正式纳入议事日程。
到目前为止,国内资源库建设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代:
第一代资源库:以文件夹的形式管理素材,素材以成品课件、PPT、图片、视频资源为主,这一阶段资源库的应用为教师提供的主要服务相当于是将板书、挂图和记录片通过投影(或电视)播放出来。
第二代资源库:结构为“系统+课件”,学校通过购买成品资源库作为基础,更新完善主要通过零星开发和各处搜集进行。在应用方面,许多学校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为赛课和公开课准备,通常每堂赛课需多位教师辅助,从设计到PPT、动画制作到素材搜集。这一阶段的成品资源库没有统一标准,资源库中的素材无法共享,教师制作的课件因为不符合别人的教学思路,通常也无法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这一阶段的资源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建库”的问题,但有待完善。第三代资源库:正是目前大力倡导的新一代资源库,具有统一标准、体现课改思想、强调探究、注重交互性、全面整合现有资源、素材与管理系统分离、积件设计理念、紧密结合E-learning(网络化学习)等特点。教育部资源库建设标准的及时推出也为此次资源库建设推波助澜。管理资源的功能模块被独立出来,资源以纯“素材”的形式存在,将“素材”放到管理系统中才能方便快捷地使用,基于E-learning的网络课程开发和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成为第三代资源库建设的新目标。
在此背景下,我校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面向师生的综合性资源库,以适应校园网需求,实质解决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学校决定先以主科科目作为构建资源库的学科分类基础,建设一个集中服务的网络资源数据库,提供重要教学网站的资源和免费教学资源的资源。
二、建设内容
1.开发一个网络资源库系统平台,包含资源建设、用户服务及资源收集与整理等功能,以实现网络资源的规范搜集、分类、组织和调控程序化整理,并能对资源信息进行多途径内容揭示。
2.形成相关标准与规范,包括资源选择标准、资源描述标准、资源类型标准、软件需求报告、项目管理细则。
3.建立一个至少覆盖中高考科目的系统的、完整的学科资源数据库。每个学科的资源内容应包括支撑学科发展的必备内容和可选内容,其中必备内容为直接为教学服务的多媒体素材、试卷和课件等资源,可选内容为供学科发展的教学录像、教学心得、教育论文和研究性学习专题等辅助教学资源。
4.建立一个支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包括管理模式、项目运作模式以及系统运作模式。
5.课程设置符合学校所开设科目的要求。分学科设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品、科学、综合实践、书法、音乐、体育和美术等。
三、建设原则
1.本项目实施遵循“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合作建设、分头维护、集中服务、全面共享”的方针,贯彻“追求质量、强调应用、兼顾数量”的总原则。2.按照学校所开设的科目设置体系,分学科作为构建资源库学科体系的框架,可考虑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优先建设。
3.资源库建设以信息质量为本,切实做到所提供的资源信息是可用的、有用的,使重点学科资源库能够真正地为广大教师使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4.系统平台的开发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并能支持项目可持续发展。5.不搞重复建设,原则上教研组负责本学科的承建工作。
6.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成果须作定期交流,共享成果。
四、预期建设成果
1.提供支撑资源库建设和发展的软件平台,包括数据维护、用户服务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
2.建成至少覆盖主科科目的系统的、完整的网络资源学科资源数据库。3.形成与资源库建设相关的一套标准和规范,包括资源选择标准、资源描述标准、资源类型标准、软件需求说明、项目管理细则。
4.支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五、建库工作流程
参建资源库的各部门,工作流程基本有以下几个步骤:
1.资源库建设的教师须结合所建学科,参照资源选择标准等,拟定本教研组所负责的学科的一些不同的搜索策略,如按关键词搜索等。
2.根据拟定的策略,应用程序开始建设这一学科的相关资料,并不断扩展到更多的资源。网络管理人员可调整搜索策略,尽可能使建设的资源是那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且适合作为该学科的资源内容。
3.对程序搜索到的资源用数据编目工具进行人工编目,参照资源描述标准、资源类型控制等对资源进行数据整理。
4.整理后的数据经过质量检查及质量控制的过程,存入相应的库中的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收集。
5.中心服务器收集的数据进行集中发布,当有失效链接或链接变化的数据应定期返回给各数据的提供教研组,进行数据的修改和维护。
六、组织管理 1.管理机构
在学校相关部门和教科室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各学科的项目组织管理组,负责系统研究分析、规范制定及建库的管理和协调等工作。项目管理组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成员为各学科教研组信息管理员。项目管理组向学校教科室负责。
2.项目实施管理
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在实施时将建设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并由项目管理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
数据质量控制组:主要负责对数据的教学性、标引的准确性、链接的有效性进行控制。
课题研究组:负责与本项目有关的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具体内容如下:资源选择标准,资源描述标准,资源类型控制和项目管理细则。
技术支持组:负责软件需求说明的制定,协助软件系统招标,配合软件平台开发,负责软件验收及硬件系统的正常运行。
资源建设协调组:负责资源建设参建申报的组织工作,组织和管理参建信息员的培训工作,协助软件开发商安装建库软件,负责解答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
学校的教科室为项目管理组组长,负责以上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3.学科建设模式
被建设学科分为两种:主科型和非主科型。4.参建教研组的选择
所有学校开设学科的教研组均可申请参加资源库项目建设。在选择参建教研组时,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申请建设学科是否为学校开设的学科;(2)该教研组是否具有认真负责的网络管理员;(3)是否有一支联合组成的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5.参建教研组的培训
学校教科室根据上述标准选择参建教研组。获准参建的教研组可以获得项目管理组提供的2人次的免费建库培训。
6.启动资源库建设
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必须参与资源库建设,当拟建学科和参建教研组确定后,资源库建设全面启动。参建教研组与项目管理组签订任务书。
7.中期检查
接受学校教科室对项目建设进行的中期检查。项目管理组根据各学科完成的数据质量和数量情况,酌情确定各中高考型学科经费金额,并将达到要求的学科资源在校园网上发布。非中高考型学科如达到质量要求,也可于校园网上发布。
8.项目预验收
项目管理组对本项目进行预验收,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功能及各学科资源建设。根据每个学科资源建设完成情况评奖,评奖时主要考察资源的教学性、资源的数量、资源描述质量、链接有效率。
9.项目验收
学校教科室对项目进行总体验收。
七、实施进度
1.2014.05—2014.07
项目调研,确定项目定位及建设目标,成立项目管理小组
2.2014.08—2014.09
完成项目研究可行性报告
3.2014.09—2014.12
规范及标准研究,完成项目相关标准 4.2014.10—2014.12
软件系统招标,形成软件系统需求说明书 5.2014.01—2014.02
召开资源库建设研讨会、确定参建教研组 6.2014.12—2014.03
软件系统研发、调试及试运行 7.2015.03
参建教研组信息员建库培训 8.2015.04—2015.09
参建学科进行资源库资源建设 9.2015.09—2015.10
中期检查 10.2015.10—2016.03 资源库系统试运行
11.2016.04
项目管理组对每个学科进行检查、验收 12.2016.05
项目总体验收
八、成果运行管理及共享方式
1.数据维护:每个学科的数据更新由本学科参建信息员负责。数据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进行更新频率检查及数据质量抽查,以督促数据更新的实施,促进数据质量的提高。
2.数据管理:数据集中存放于学校教科室,由教科室统一管理和发布。各学科参建教研组可根据本组实际情况(需求、存储等因素)确定是否对自己承建的学科信息在本地进行管理和发布。
3.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将视实际使用需求情况,确定是否增加镜像服务器。4.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各参建教研组要始终遵循项目管理组制定的相关标准。
5.在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期间,各参建教研组可根据参建学科的成品数据数量和质量获得由该项目提供的不等额经费。6.自2015年4月起,原则上各参建教研组自行解决各学科数据等问题。7.在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期间,参建教研组之间可共享本项目成果。8.在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期间,渐渐扩大信息库容量。
9.在技术上和内容上增强视频功能,提供学校公开课等多种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