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管理方案
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建模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因些,我校全体教紧紧的抓住“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资源”及网络深入农村的机会,在这两年来积极地实践,热情地探索,逐渐形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教学风气,始终坚持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两手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教育资源建设是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根据教学资源的复杂性、多样性,资源库建设的长期性和发展性,我校提出“分工合作、统一规划、重在应用、优质高效、不断创新”的建设思路,努力构建并逐步完善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并能适应教学发展需求的信息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分工合作建设资源库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变化的、长期的过程,明确目标、统一规范、合理规划可以使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以学校为主体,以教研组为单位,各年级备课组具体负责本学科、本年级的资源建设。学校制定总体目标,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把任务具体分解到个人,再把个人收集的资源进行统一规类入库。再由项目管理员和各教研组组长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在项目电脑中建设我校的资源库构架,并按教学、管理的需要对资源进行分类存储,实现资源的统一规划。资源主要有为农服务、少年文化、接收课件与网络课件、文本素材、课件素材、案例素材、示范课、常见问题素材和教育资源索引等。到目前,我校已建立了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适合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的需要或个性化学习需要教学资源库。主要的信息资源如下:
1、网上下载资源(30G)
网上下载资源约30G,包括各年级、各学科的学科教案、课件、多媒体视频、1
动画、图片、声音、教育网址、共享软件等。这些资源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也为教师进行多媒体制作提供了素材和先进经验。
2、自制教学资源(15G)
自制教学资源超过15G,主要有学科教案、学科试卷、课件(AuthorWare课件、PowerPoint课件和Flash课件等)、动画、图片等,还有少量的多媒体视频、声音等资源以及将分散资源按学科归类存放的学科资源库。这些资源存放于我校项目电脑中,并分学科、分年级、分学年度来保存在光盘中,在节省磁盘空间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科教学和教师交流学习。
3、影像资料库(80G)
影像资料库包括优秀少儿影片、专题讲座、小学示范课、观摩课、比赛课等。收集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动画教材、中外名片、少儿故事片、科技教育片、知识专题片等。这些影像资料成为我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丰富资源,也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动画教材。为各教研组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研课题。
统一规范资源库统一规范即资源的收集、整理、制作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资源建设中,如果缺少统一的规范,资源的检索就会混乱,资源的共享就是空谈。因此我校的资源库一般都由管理员和教研组长、教导处统一管理。管理员负责接收整理各类资源,并于每周五填写各类节目清单分发到各教研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学科老师浏览或修改接收到的媒体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可以是指导学科教师用资源上课,也可以是组织学科老师听小学示范课;每月按照接收到的培训课程、专题讲座等开展一次学习活动;每一个学期拟定一个小课题研究。教导处要负责合理安排学科教师使用电教室和DVD播放室。
资源的应用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资源的应用。我校重视资源的建设,更重视资源的应用。在资源库的建设的同期,积极开展师生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各种优秀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同时,学校还开展一系列关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科学研究。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优质高效,创新是我校资源库建设的灵魂。我校鼓励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积极创作优质的课件或教学素材。全校教师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开发出风格多样、内容丰富,适应教学需求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并有4名教师在“利用远教资源设计一节课中”分别获2、3等奖。
虽然学校已经为远教项目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经费的短缺,所以远教资源库还没能发挥最好的作用。但我校将朝单机化到网络化的方向努力,充分利用管理平台,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和管理公开。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指导、服务、管理体系,形成一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技术和管理队伍。
作登小学王秀兵
2007年10月29日
第二篇:教学资源库建设及管理方案
教学资源库建设及管理方案
我校自2001年根据南昌市教育局“校校通”工程的要求,大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除了已有的四个局域网以外,本着高目标高起点的要求,校领导以全新的观念构建校园网络建设,按照功能需要,学校遵循有计划地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原则,软硬件并重,规划和筹建了现有的以光纤为主干的校园交互式多媒体系统。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特提出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及管理方案。
第1期:软件资源库的设计、开发:着重研究资源库的技术设施、内涵、模块的形成和构建方式,开发的途径和输入输出的方式,以及实验人员机构的组建,教育教学资源库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编辑。
第2期:研究软件资源库的使用和管理,建立使用和管理科学的机制、条例以及可操作平台。
第3期:软件资源库对提高台江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效能:通过我校优秀的教育资源,扩大辐射面,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环境。在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上更加注意质量,在发展的速度和效能上更加注意效能。
第4期:资源库的应用对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作用:研究校域性软件资源对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基本能力,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
四期各有重点,第一期重在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但必须边开发边使用,所以与其它各期研究不能截然分开,必须同步有所侧重地跟上。
一、校本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步骤
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主力部队是工作在教育最前线的教师,他们了解教育中最迫切的需要,因而应由他们来完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为防止教师对资源的重复建设,以及造成教师任务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务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的顺序划分各学科要建设的资源的详细内容。
2、确定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确定资源建设的标准,必须细化到对资源每个属性的具体要求,以便于操作。
3、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作为后期“资源建设专家组”和“各学科工作小组”对征集上来的资源进行审查、分类的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
4、资源建设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如老师、技术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部分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等。
5、资源征集:分配资源征集任务,并向各个部门下发。在任务分配时要考虑到各个学科和任课教师的长处与特色,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保证资源征集的完善与成功。
6、资源审核:由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资源建设专家组及各学科工作小组、技术小组按照已定的“资源评价指标”对征集到的资源进行审核、筛选、优化、整合并确定资源的等级和价格。
7、资源入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批量或单个将资源存入数据库中,在入库时要对资源的所有属性进行预校验,确保资源库中数据的精确性。
二、加快教师培训,支持资源库建设
我校多数教师未接受过系统而实用的信息技术的培训,独立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较弱,不能较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递知识和组织教学。因此,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地大量培训及进修以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的教师,努力为资源库设计、开发、管理、使用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1、加快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基础。
3、巩固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组,做到三优先(优先培训、优先提供设备、“评先”“评优”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的政策,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熟练操作、熟悉教学、能指导的具有创造能力的骨干队伍。
4、加强培训,参加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以参加校内培训为主;参加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内设备作用,以参加校内培训为主;假日与工作时间培训相结合,克服工学矛盾,以假日、课外为主。并对全校教师进行一轮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知识、校园教育教学系统管理软件的使用和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及使用教学课件等培训。
三、加大硬件投入,为资源库建设打好基础。
我校已配备计算机教室三间及多网合一的教学网络,所有年级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建立校教学资源中心,加强培训基地和网站建设,加快进修校网络教室的升级,确保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管理和使用畅通。
四、加强软件开发,多渠道充实资源库。
早在校园网建设兴起之前,教育界专家就已经提出了资源库的概念。随着校园网建设的逐步升温,专家适时提出了“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口号,资源库建设被纳入正式的议事日程。
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
资源库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应该根据教师与科研的需要,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我们为资源库设计了媒体素材、量规集、教与学工具和模板、课件、案例、课程等模块。
为尽快充实资源库,我们通过4种渠道:
1、商业购买。
资源库建设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建立二级(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库。
2、网络上下载。
3、激励教师踊跃提供。
立于本校,立足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收集、整理。
在教研、培训、教科研实践中收集整理大量资源。
五、扩大使用,提高资源库效能。
教学资源库为教学系统带来了新气象、新方法,有助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从理论上说,使大量实时性的信息可以便利地进入教学领域,为我校教师提供准确和便捷实用的信息。
第三篇: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嫩江海江中心小学课题组黄向峰
2011.10.8
《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嫩江县海江中心小学课题组黄向峰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80年代为景山学校提词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到本世纪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至今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不少方面创造了经验,培养了典型,形成了各级党政重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的加快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良好氛围。
二、研究的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远程教育是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远程教育示范项目,增加学生接受远程教育的机会。建立优秀远程教育模式、开发教育教学软件和改革远程教育评价体系。从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每个层次的教学法内容都应有尽有。但国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的研究,例如:美国是目前远程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约占全日制在校学生32%,此外,还有21%的高校计划在今后3年内开展远程教育;而英国的开放大学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全世界的全方位开放大学。实行免试入学,实行学历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机制,采用学分制。这些研究,都着重于理论的研究,而对于实践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据调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自实施以来,共建成7.8万余个教学光盘播放点,至2007年,计划建成11万余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8.4余万个卫星教学接收和3.75个计算机教室,受益农村中小学生达1.6亿人。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当前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除少数学校形成氛围外,大部分处于设备闲置,资源下载了就保存起来,根本没用于教学中,自己建立的校本资源更是凤毛麟角;即便是用也是遇到要讲公开课才查一查、用一用;或者是上级有关部门要查看远程教育使用情况,学校才组织教师突击使用,作好记载,应付检查,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因而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1)、三种模式在我校的实施
2006年10月,在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我校在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配备了模式一教学光盘的播放点、模式二卫星教学的收视点和一个模式三计算机教室。我校积极加入这个试验探索,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活动。全面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整合力量,强化教研,排出课表、安排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它将对农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项目的实施,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和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给我们带来了三变: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三多:主动收集教学信息的老师多了;自觉研究教学的多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多了。三提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2)、目前我校远程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校图书室藏书丰富,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期刊齐全,我校校园局域网已建成,又上了互联网。学校现有多媒体演播大厅二个、网络教室2个。配备了“网络备课室”、“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网络班”,实现“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零距离学习”。建成远程教育网络教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以及4个多功能教室。使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拓宽学习领域,提高信息素养,养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同时,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推广,教师不同程度地掌握多媒体的使用技术和一些多媒体软件的制作;学校还开设了电脑课,学生也懂得电脑的基础操作、一些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上网浏览等知识。以上一些条件,能满足教师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授课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利用网上资源和查阅资料。
通过校本培训,我校在远程教育信息环境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实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化集约程度及共享程度较低,远程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应用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远程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师资培训的数量及质量还不能充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远程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督导管理评估运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些问题将影响我校“农远”工程教学的深层次开展,并成为制约我校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农远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达到资源化的广泛共享,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流潭教育跨越式发展,在校领导的关注要求下,决定以《农村小学远程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项目,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就是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试图研究、探索农远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的途径、模式和方法。这也我校乃至全县的一个新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将对农远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如何构建,通过远程教育技术促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农远教育技术环境下应用的“绩效”,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运用主题资源的理论整合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揭示教学资源体系和实践体系的互动影响,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的实际应用,促进我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三、课题的界定
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利用及二次开发研究:就是在农村小学内,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对远程教育资源的下载、分类、整理,结合我校实际,对资源进一步的开发,搭建教育共享平台,并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1.本课题的理论假设
理论基础: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他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来实现,他据此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他还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起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理论假设:构建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依靠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新型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发布信息,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及特色与创新策略
1、研究的主要内容:(1)课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在创新性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以及在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应用现代学科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让学生在多种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多渠道的学习,研究农远工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的方法与途径,为实现农远教育教学的“双优”,以及信息时代的创新性教育进行新的教学模式、规律性的探索研究。
(2)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构建农村农远工程教学资源库的方法与途径以及管理模式的研究。②开展实施农远教育环境下教学平台与资源库建设应用的实践与研究。
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2、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农村小学农远教育环境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的方法 途径。
(2)通过实验,探索农村小学农远教育环境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与管理。(3)通过实验,形成实施应用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库良好氛围。
(4)通过实验,探索实施“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素质与学科信息技术技能的评价标准。
(5)通过实验,应用农远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资源平台,作为师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研发工具,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和探索与创新能力。
3、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策略: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能适应广泛的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
(2)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任务为中心组织学习,在不同课程领域间建立有效的连接。(3)学习是在信息与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者之间是协商与合作的。(4)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5)将技术作为学习的综合组成部分,注重于基本技能、内容和高级思维技能,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技能的机会。
(6)将可信的评估作为学习的综合组成部分,促进终身学习的潜能。基于以上理论,我们提出的研究创新策略是:
(1)利用农村农远教育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以培养学生观察及思维能力。
(2)利用农远教育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扩展链接等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
(3)利用农远教育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4)利用农远教育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5)利用农远教育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6)利用农远教育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
(7)利用农远教育环境和资源,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练习、作品评价等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通过积累、沉淀、集成、再创造丰富创建学校资源库。
1、资源库的管理:(1)资源管理分为:媒体素材、题库、案例、课件、文献库、网络课程库、对于过期的、不符合标准的资源定期删除。对于有价值的利用硬盘、光盘、T盘等存贮介质加以保存。
2、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网络性能、故障管理。
3、本课题研究以教学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和调研法等方法。实验的项目将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实验假设、研究目标体系分解、对实验过程的控制、科学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并加以讨论,得出规律。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申报课题,制定本课题实施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管理办法、配套措施,经领导专家评审确认课题立项后正式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4年7月)1、2012年3月——2012年7月 组织开题,课题组成员任务分工,落实项目;课题组制定相应教学资源分类目录,拟定资源编码索引,完成总体结构框架。2、2012年9月——2012年12月 课题组开展研究,并邀请“课题指导”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给予指导和培训,广泛收集开发整理教学资源库,做好应有的研究。3、2013年3月——2013年12月 初步完成四大类教学资源库(题库、教学设计库、素材库和课件库)的建设与应用,接受课题组专家对本课题的中期评估。4、2014年3月——2014年7月 课题组继续开展研究,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四大类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完成背景资源库、电子图书资源库、学校文献资源库、音频视频资源库的建设;并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加以检验,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资源库的应用用价值。
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进行课题验收结题,本课题组提交结题报告。
1、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课题组提交能反映完整的实验过程的人员工作量表、工作报告、课题实验报告及实验资料分析等文本和电子文档。
2、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请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对项目质量进行终结性测评。
3、评选优秀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优秀报告及论文集。
4、整理收集到的光盘,归类管理,做好资源库的建立,推广应用优秀研究成果。
(三)、研究成果的价值
在充实和完善四大类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完成背景资源库、电子图书资源库、学校文献资源库、音频视频资源库的建设;并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加以检验,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资源库的应用用价值。
让学生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供的新型学习资源,通过我校教师特色资源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发布信息,培养其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发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现代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产生独立、高效的学习效果。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并产生较好的社会育人氛围。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十一五”市级课题《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英语“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经黑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验收合格。参加课题组的教师曾先后获省市级论文奖。
(二)、研究基础与组织结构
1、研究基础
近几年以来,我们海江中心小学不断完善“科研领导小组——教育发展科研——学校教研组——学科课题研究组”多级管理网络,加强对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管理,逐步形成了“人人有课题,群体搞科研”的新局面。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校有近百人次科研论文获奖。“十一五”期间我校有省级立项课题1个,1个市级立项课题,课题顺利结题,成果均受到专家组的好评。“十一五”期间,其间,我校编辑了《信息技术简明教程》一书及《十一五科研论文集》,集中反映了我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为我校开展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全县农远工程应用会在我校召开,推动了我校的农远水平的提高,相关的论文有10人次获省二、三等奖;并由县教育局拍摄的专题片在电台播放。2007年我校启动了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试验,对研究性学习开展了系统研究和实践;2008年,对农远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目标、策略、管理等进行了系统构思和规划,确立了“以人为本,科研开路,整体改革,同步推进”的课程改革思路,组织了地方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及远程教育环境下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今年,我们还围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远程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科研课题开展培训,共培训骨干教师100%。
由于我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及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以及良好的远程教育环境、网络应用环境及师生运用水平,已完全具备开展“农村小学农远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基础。
2、组织管理
本课题组负责人由学校教科研机构领导担任,市县电教馆等部门人员负责有关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和实验指导工作,并深入学校进行多种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的、多渠道的学生学习活动和典型课例的探讨。
(1)、加强课题管理,成立课题研究机构。本课题组的组织机构:
组 长:王建伟(负责组织召开班主任研讨会、各学科教师研讨会)(每月2次)副 组 长:张念杰(负责相关研讨资料的准备和收集)
主研人员: 王建伟 张念杰 陈 云 王晓英 张德伦 赵加生 杜玉红 张桂荣
胡东波 陆继仁 孙 军 曲 忠 杜广君 王玉梅 王立业
2、课题例会制度的保障
全体研究人员每月至少一次集体研讨。会议内容为:(1)、汇报各组研究进度和实践情况。(2)、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3)、交流研究心得,互通信息和学习体会。(4)、探讨研究解决疑难问题。(5)、安排布置和协调下阶段的工作。
3、时间安排:总课题组、课题小组两周进行一次学习交流或研究课评课活动。总课题组、课题小组的活动由组长组织安排,活动时间由各小组安排在周五下午或周六进行。
4、经费投入的保障
学校多年重视课题引领作用,能为课题研究学习、研讨、活动、交流提供时间保障,也能为课题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建立健全的课题管理制度,能够保证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和圆满成功,学校特制定经费投入保障制度:(1)由学校提供课题研究的全部经费,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课题经费主要用于保证研究的物质条件,如理论书籍和研究资料的购买,研究人员的学习培训等,也对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
(3)课题经费由专人管理计划和开支作好记录,学校相关部门予以监督。
第四篇: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计划
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计划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兴起,我市教育局领导意识到教育信息化是个制高点,必须占领。我市率先建成第一个地市级教育网平台,开始了全市教育网的建设。经过努力,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息时代的工程教育的发展需要海量和准确的信息。满足这一需求的较为普遍的解决方式就是建设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库。本文探讨了进行工程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工程教育资源以及工程教育资源库的定义,层次定位、资源内容和资源分类,对工程教育资源库的系统结构进行了具体规划。随着我校信息技术必修课在小、初、高三个年级段的开展以及“校校通”工程的逐步推广,我校大多数中小学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局域网,而我们教育中心在本学期也开通了教育宽带网。这也标志着我校在信息技术与网络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我们也意识到这仅仅完成了“建网”的目标,而后面接踵而至的还有“建库、建队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才能使我们的网络建设不流于空架子,解决学校教学信息化“有车无货”的问题,才能为我校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
一、我校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1、素材库建设。教学素材库建设是为了集中建设我校的优秀教学资源,避免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大量重复性劳动,提高效率。教学素材库是一个具备科学性、实用性、方便性特征的大型知识库,服务于网络课程建设和学科教学,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素材建设中,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课件评比获取资源,如凡是参加课件评比的教师必须同意允许将其课件放入资源库中,为其它老师所共享,这种做法其实就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我校的资源库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整理一些优秀课件,为我校老师提供资源。同时,我们还可以对原有的一些录像课等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将一些音视频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
2、网络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包括两大类内容:一是现有的CAI课件改造升级;二是新开发一批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建设要与素材库建设相结合。CAI课件改造的方式是在学校的现有CAI课件中优选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课件进行升级改造,再存入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急需的、成系列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为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网络课程建设必须分年级、分学科进行系列教学课程建设。这可以结合我们每年进行的网络课评比。
二、我校资源库建设的几项具体工作
1、建立我校资源库建设的试点校,组织学校进行校内资源的建设。
2、重点抓好信息的采集工作。信息的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涉及人员和部门最多的环节,也是最重要、最艰巨的环节,在整个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结合试点校以某几个学科为试点,先进行某几个学科的资源库建设,然后,以点带面进行推动。
3、对于资源库具体的建设,可以结合课题的形式开展。
第五篇:阳山小学远程教育管理方案
阳山小学远程教育管理方案
根据中心学校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章程规定:
1、学校设立领导小组,由单吉祥、王德才领导,远教设备及所需由单吉祥负责协调,具体接收利用资源工作由王德才负责。
2、每周每位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电脑知识培训,具体培训时间为每周二、三、四下午12:30分。
3、每周每位教师必须按照要求上两节多媒体课,具体内容自选,但必须与课程内容相关。
4、每位教师必须按照要求利用管理员所接收的课程资源,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5、学校每周播放一至二次教育资源、专题片及其他流媒体节目,每位教师必须参与,除有课教师外。具体时间为每周一、周四下午第三节课。班级安排为一、二、三年级,四、五、六年级。具体由班主任负责安排学生到教室观看。
6、管理员所发放的课程资源资料、其他教学资料,每位教师必须认真保管存档,不允许丢失、损坏。、注:以上各条,每位教师必须按要求严格完成,如有违反者或不服从者,学校将根据具体情况扣其履职考核分1至10分。
阳山小学
2009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