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农村校长教学领导力问题与“点”的把握
浅析农村校长教学领导力问题与“点”的把握
摘 要:在农村学校中,校长不仅是重要的教学领导力量,而且还是肩负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使命的第一责任人。因而结合农村校长教学领导力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把握好教学领导力的“点”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农村校长;教学领导力;问题;“点”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学观是应试本位、课堂观是知识本位、评价观是分数本位,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对学生灌输知识,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在新课改下,作为农村学校的校长,必须在教学领导力上不断地提升和优化。具体分析如下:
一、农村校长教学领导力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教学领导力方面的认识较为缺乏。有的校长将学校的平安无事作为头等大事,有的认为做出上级认可的特色工作即可,而有的主要是搞外交,而对于课程资源整合开发和校本化保障机制研究较少,对任课情况的掌握较少,很难意识到自身的教学领导力的作用。
二是教师评价方面,难以与新课改的理念相符。目前很多校长仍将如何提高学生的考分作为研究的重点,并将学生能否取得良好的考分作为对教师评价的主要标准,而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显然是相悖的。
三是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分数的前提下对师生的教学成效进行评价,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甚至将其分数作为量化指标,唯分数论成败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四是在教学管理目标上,主要是有的农村校长在新课程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更多的是注重农村教育教学设施条件的改善,在教学管理目标上缺乏指导性和引领性,使得管理错位和不到位的情况经常出现。
五是在教学计划执行方面,经常出现随意变更的情况,比如随便增加或者削减考试类科目,在专职教师课程上较为缺乏,随便选派兼课老师,导致一些农村学校要想开好、开足、开齐每门课程的要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二、需要把握的着力“点”
1.教学思想的制高点
农村校长在教学领导中,首先需要注重思想引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本土化的分析教育理念,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教学思想,并在教学思想下引导和注重以及管理和评价学校的教学,才能对整个团队带来影响,根据自主教学实践,为农村学校的教学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并注重自主教学理念的实施,占领教学思想的制高点,紧密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并加强对其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素养的提升,为学生自主成长和学习强化教学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应明确目标和内容,通过自我发现与自我校正权力,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也是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之一,所以在把握教学思想的制高点的基础上,应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为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在教学方面的要求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所以校长在教学领导中,应引导和指导学校的全体教师针对性地全面地开展课程教学研究,结合新课改的基本的要求,构建出与学校自身发展相符的课堂教学结构,确保学校的教学思想在新课程的引领下朝着正确而又健康的轨道推进和发展。
一是采取校长听评课的制度。主要是在课堂这一载体下,切实加强课堂的研讨,及时掌握教师与课堂的真实情况,掌握真实的课堂、教师和学校情况,并帮助教师对课堂前行方向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向进行有效把握。例如,在听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全体教师加大对教学过程的重视力度,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平台,从而达到调整和优化教学关系的目的。
二是采取校长上课的制度。这样校长就能通过课堂实践更好地对新课改精神进行领悟,这样在教学指导和课堂教学方面更具有指挥权和发言权。
三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专题研讨工作之中。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校本研修的针对性,校长需要加强对教研组和备课组有关教学研究活动的支持与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师生学习的需求。
四是对教学评价策略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和考核鉴定作用。这就需要校长结合学校的实际,?对性地制定教学评价方案,并通过实践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才能更好地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激励其自我发展与完善。
3.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的结合点
作为农村学校的校长,应树立大教育观念,将社会和家庭以及学校的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尤其是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学校在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以及学生培养目标上等均需要结合农村的特点,加强系列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注重校内教育资源的开发,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互动,对课程资源整合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生活资源的开发,才能更好地符合农村学生的发展。
4.明确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生长点
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也对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校长需要在学校中致力于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教师在工艺的价值观下促进学生的发展。着力创设和谐共生和创新发展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全体师生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激发,将教学的潜能发挥出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促进留守儿童的成长,提升农村教育的水平。
综上所述,农村校长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领导力,切实注重自身职责的履行,才能更好地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国燕.校长教学领导力研究综述[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8):111-113.[2]代蕊华,万恒.构建学习共同体中的校长教学领导力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2):59-63.编辑 段丽君
第二篇:农村中心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调查报告
农村中心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管理学领域,关于领导力(Leadership)的研究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研究领导者人格特质的领导特质理论开始的,如今“领导力”这个概念已经风靡全球。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全球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Paul Hersey,1930-)认为:“领导力更多的是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从而使得领导机构和整个组织取得利益。”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背景下,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02)28号)文件精神,乡(镇)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由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负责,那么,农村中心校校长对教学领导力的相关认识及管理行为表现的状况又如何呢?为此,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研究。
二、现状调查
1.问卷的编制
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制定合理的学校教学发展目标、正确领导课堂教学、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引领教师自主发展等方面。为此,笔者自编了涵盖上述内容的“农村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调查问卷。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福建省农村小学骨干校长省级培训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8份,收回68份,其中属于中心校校长的问卷有59份,有效问卷55份,有效率为93.2%。在55份有效问卷中,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30.9%,41~50岁的占63.6%,51岁以上的占5.5%;任现职年限3年以下的占25.5%,4~6年的占32.7%,7年以上的占41.8%;学生规模在600人以下的学校有25.4%,600~900人的有20.0%,900~1200人的有16.4%,1200~1500人的有5.5%,1500人以上的有32.7%。
三、调查结果综述
1.对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基本认识还存在误区
对于校长领导力核心的认识,大部分校长认为是“团队领导力”(71.0%)或“道德领导力”(23.6%)。出现这种认识误区,可能与校长认为中心校长主要职责应该是主外、抓关系、抓资金,教学有分管教学副校长抓就够了的认识有关。其实,学校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应该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因此,在校长领导力构成中,教学领导力理应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这也是校长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对于校长教学领导着力点的认识,大部分校长认为是“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专业支持”(34.5%)或“对于教学文化的孕育”(31.0%),仅有34.5%位校长选择正确的选项――“对学校校本研修的领导”。我们知道,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因素。有效开展校本研修以推动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这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捷径。因此,校长教学领导着力点应放在对学校校本研修的领导上,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团队优质发展。
2.学校教学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还不尽如人意
农村中心校校长作为中心校的主要管理者,要经常思考“我校的教育教学现在怎么样”、“我校的教育教学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和“我校的教育教学应该发展成什么样”这三个问题。为此,需要在理性分析现有本校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学发展目标及其实施计划。调查结果显示:有70.9%学校“已制定”教学发展目标,有27.3%学校“正在制定中”,这说明大部分学校重视目标的导向作用。那么,学校各项工作是否紧密围绕学校教学发展目标去计划和实施呢?有49.1%学校反馈“是”,但也有27.3%学校反馈“有差距”。比较遗憾的是还有23.6%学校在制定教学发展目标上尚未有行动,这表明农村中心校在学校教学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上还不尽如人意,是值得反思的。
3.在课堂教学领导上表现不一
校长的课堂教学领导力需要校长走进课堂、研究课堂、引领课堂,即通过上课来引领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听课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的成就和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评课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体现校长在教学上的思想引领与价值认同。可以说,校长的上课、听课、评课能力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关于校长上课。对于“校长该不该上课”,只有29.1%的校长认为“应该上课”(其理由主要是为了“教学管理需要”,同时认为“校长每周合理上课节数”是2~3节,并认为“上课的类型”应以常态课为主;就实际情况来看,仅有25.5%校长明确表示在履行管理职责之余有兼课),有14.5%校长则认为校长上课“不应该”或“无所谓”(主要理由是校长的职责是管理和时间难保证,怕因此影响教学秩序,进而影响教学质量)。上课是学校中分量最大的教学活动,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由于与教师职业分工不同,校长不可能像专职教师一样把全部精力投入于上课,但校长若上课,既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体现领导作风的转变,还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建议,在精力和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农村中心校校长应尽可能兼些课。
关于校长听课。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校长听课,不仅仅是工作检查,或是给老师提些意见,帮助某个老师,而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研究和发展教师的经验,把教师个人的经验变成学校集体的智慧,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进与提升。为此,校长都应该把听课当作职责之一而坚持,做到常听课、多听课、会听课。调查结果显示:85.5%校长认为听课比上课作用大,有65.5%校长每周坚持听课1~3节;不足的是,只有1.8%的校长听课每周在3节以上,且仅有43.6%校长表示有确定每学期听课主题,这说明校长听课工作做得还不够深入(一般认为,周听课3节以下的只能称为偶尔听课)且计划性、针对性不够明显。
关于校长评课。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于“校长听课后需不需要进行评课”,绝大部分校长(90.9%)认为“需要”,体现出了一种共识;70.9%学校表示“已制定”评课的结构与指标,27.3%表示“正在制定中”;但对于评课的侧重点上则表现出了分歧,41.8%校长认为评课主要应倾向于“通识性指导”,34.5%校长则认为应是“教法”;实际中校长听课后进行评课的情况又如何呢?52.7%校长表示“每次都进行评课”,38.2%校长表示只“个别进行评课”。笔者认为,校长应该为学校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且操作性较强的评课的结构与指标;评课时应更倾向于通识性指导,注意讲究方向性、鼓励性、模糊性的评价策略。此外,校长应注意通过听课积累案例并加以分析研究,从中发现有规律的东西以形成我们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进而创新学校的工作。
4.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总体较好
教学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它是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邓小平说,坏的制度能让好人无法做好事,好的制度能让坏人无法做坏事。教师置身其中的制度能否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校长提升教学领导力的重要手段。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校有建立了“备课制度”(72.7%)、“教案检查制度”(76.4%)、“教学评比制度”(81.8%)、听评课制度(72.7%),且67.3%的学校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表示“较满意”或“很满意”,这表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督促、检查、落实工作做得比较扎实。
5.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学校来说,创建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因素就是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一名教师只有进入自主发展的境界,真正体会到成长和发展给他带来的快乐、幸福,才会有持续不断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心校校长,应基于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确定校本研修活动的主题,通过多种多样的研修方式,吸引教师自主参与,并在参与中获得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仅47.3%学校“已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在推进骨干教师(或教学名师)建设方面较滞后;在开展教师培训的形式方面,各学校主要以校本研修为主,其他依次为远程培训、学历提高、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校际交流及学术会议、讲座;在教研组、年级组等开展情况方面,总体不理想,有60.0%学校反馈“常规化,效果一般”或“偶尔开展,有些效果”;在校本研修形式方面,各学校开展主要以听评课为主(89.1%),在教师教研方面以优质课评比活动为主(87.3%);在课题研究方面,获省部级课题以上学校只有30.9%;在开展教学反思及效果方面,有92.7%学校表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已常规化,但总体效果一般(67.2%)。上述情况也是造成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如城镇小学教师的一个缘由。
四、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情况,笔者认为,目前农村中心校校长对教学领导力已有一些认识,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同学校之间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进一步有效提高农村中心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强教学思想的引领
任何教学行为的背后都有一种思想在支持。如果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被正确的教学思想所引领,那么,教学工作就有可能产生最大效益。因此,加强教学思想的引领是提升农村中心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制高点。为此,农村中心校校长在领导教育教学时,要把握当前教育改革动向,结合本地、本校实情,逐步形成包含科学的质量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教学思想,并引领教师把这种的教学思想内化到教学行为中去,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领导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也必须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才可能走向成功。因此,加强对课堂教学的领导是提升农村中心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切入点。作为学校的核心与灵魂人物,校长要有能够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有效指导和领导的能力,如确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观、如何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如何探寻有效的学习方式及如何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等。
3.加强对教师业务研修的把握
一般来说,教师专业素养包括本体性知识(学科功底)、条件性知识(教育行家)、发展性知识(人格魅力);实践性知识(教学智慧)、研究性知识(职业习惯)五个方面,前三个主要是学历教育,通过岗位培训解决,后两个要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开展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为了这种积累过程。因此,加强对学校校本研修的领导是提升农村中心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着力点。校长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研制度和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实现研训一体化,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要尊重教师的生存与心理状态,为每一位教师创设研究和发展的机会、条件与空间;要注重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建设,着力加强优秀教研团队的建设。
4.加强对教学文化的孕育
正如拿破仑所说: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校长的教学领导如果让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在接受着校长的教学领导,同时也都成为教学的领导者,那就是文化的力量。因此,对教学文化的孕育是提升农村中心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出发点。为此,校长要重新审视学校已有的教学文化,孕育一种支持合作和不断学习的组织文化。
总之,教学领导力作为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升需要我们广大校长的不懈努力。诚如著名的领导力专家约翰?科特(John Kurt,1947-)所说:“我不认为领导能力是能够教出来的,但我们可以帮助人们去发现,并挖掘自己所具备的领导潜能。”■
(责任编辑:徐小敏)
第三篇:《校长角色把握与办学领导力》读书笔记Microsoft Word 文档
《校长角色把握与办学领导力》读书笔记
沿河县淇滩钟南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母志义 绪言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其内涵阐述的是一个校长正确的角色定位,将引导一个学校稳定健康地发展。
校长,是一种职业。当然,校长作为独立的职业并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将赋予校长更多的权力。在这种形势下,校长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客观、正确地定位。
校长,是一种职责,承载着人们对他的特定期望和要求。当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校长的时候,我们常会有不同的想法。当我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去看校长时,我希望校长是一个好的管理者、组织者、设计者。当我以一名中层干部的身份去看校长时,我希望校长是一个好的经营家、实践家、外交家。当我以一名学生家长的身份去看校长时,我希望校长是一个大教育家。而当我们成为校长,我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呢?
《校长角色把握与办学领导力》一书在校长的能力要求与角色定位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一、校长需具备的能力(九个能力)
1、学校发展的策划力。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策划,校长应承担起学校发展的策划师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应了解学校发展策划的基本步骤,准确把握策划力的构成,要善于运用教育规律,根据学校发展的“时”、“势”,并通过利用各种条件提升自己的策划力,尤其是创新力,来编制学校的发展规划,使学校保持发展优势。
2、组织变革的推动力。在学校组织变革中,校长需要扮演好变革的发起者、促进者和阻力克服者的角色。校长需要在内心明了变革的价值取向,从组织机构再造入手,重构学校的管理机制,创建学习型的学校。
3、学校文化的培育力。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学校文化拥有不可低估的力量,校长应是学校文化的培育者。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应在把握学校现有文化的特征的前提下,为学校勾画未来的文化远景,将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和各环节,用文化感染师生,潜移默化中引导学校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4、人力资源的开发力。教职工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校长需要挖掘、培养和激发教职工身上蕴含的人力资源。在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时,校长应关注管理人员和教师两支队伍。关注教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让教职工在工作中感到教育带来的乐趣,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
5、学校品牌的塑造力。学校的品牌不会自动形成,需要校长进行精心设计和塑造。校长应做好学校品牌的定位、形象设计、宣传推广、维护管理和创新等工作。只有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完美,才会塑造出优质的学校品牌。
6、学校资产的经营力。学校资产经营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活动,必须在相关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的限度范围内进行。因此,校长应了解相关规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强化日常管理,才能使学校资产管理井然有序。
7、校本课程的建设力。在新课改后,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成效,是学校形成特色的有效保障。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扮演着理念的领航者、组织的管理者、人力资源的开发者等角色。校长要根据学校拥有的内外部资源和学生发展需求,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
8、教学质量的掌控力。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应深入教学一线,要倡导正确的质量观,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动态的检测教学情况,对质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与教师共同研讨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9、学校德育的引导力。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学生成人。校长应扮演德育引导者,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开拓学校的德育途径,重视学科德育,探索德育新方法,发挥学生群体作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导航,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长的角色定位(四个角色)
1、具有专业理念的思想者。专业理念是主体在对专业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专业性质及专业发展的观念和理性情念。校长的专业理念包括学校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它决定着校长管理活动的目标、过程及方式,决定着校长对教师、学生的态度及为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校长所从事的具体实践活动,决定着学校的特色及未来发展方向。校长的专业理念不仅影响其教育行为和教育管理行为,而且对校长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专业理念在校长的专业结构中位于较高层次,它统摄着校长专业结构的其他方面。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教育环境日新月异,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教 3 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校长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从宏观角度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学校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而高瞻远瞩地把握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引领学校走向辉煌。
2、具有专业知识的教育者。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管理专业人员,关键的角色内涵是教育者,他未来的成长目标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这些精辟的论断揭示了校长的角色必须是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因此,获得系统而明确的专业知识是校长自身素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的教育性、综合性与复杂性也要求校长更应具有符合自己角色要求的知识结构。身为教育者的校长,就是通过这些专业知识,在相关学科内做出专业判断,获取高水平的话语权,去理解并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成果,尊重受教育者,不断提高学术标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成就动机,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种支持性教育环境。
3、具有专业能力的管理者。校长的专业管理能力主要指校长有效地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所必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和实际技能。就目前而言,校长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①科学决策能力。即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为学校发展准确定位,把握影响学校发展关键因素的能力。现代校长就必须深入实际,全面掌握客观情况,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把群众智慧集中起来。同时,还需要从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中突出管理决策的创造性,从现实与未来的结合中讲求管理决策的突破性,从外因与内因的结合中拓宽管理决策的开放性。
②组织协调能力。即把自己的办学思路转化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教育行为的能力。校长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不但需要处理好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而且还要处理好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要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使学校师生都处在安定、祥和的教学环境中。
③改革创新能力。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一所学校,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学校发展才有希望。
④心理调控能力,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校长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中小学校长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以应对随时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特别要有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有不畏艰难和承受挫折的意志,有果断处事的魄力和沉着冷静的气质,这是现代校长的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能力;
⑤教育评价能力。是指校长利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通过系统的方式收集信息,对学校工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各项教育教学和管理教学的过程及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校长及时了解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计划是否科学合理,发现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学校的工作方向和策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
4、具有专业伦理的服务者。专业伦理是指在专业环境下,专业人员所具有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专业服务的态度,专业人员与客户间的关系以及专业服务的社会影响等。中小学校长的专业伦理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校长的专业态度和动机。校长角色服务是基于专业伦理并通过人际交往来实现的,校长的服务对象是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和具有鲜明独立性的教师。校长要尊重自己的“工作”。校长是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的权力人物,要管好用好校长的权力,首先要做到谦虚谨慎,甘为人下,虚心向自己的助手和同事学习,学习他人的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技巧。对学校的一切重大决策,如评先进、工作调动、功课安排、经费开支等,校长要主动召集领导共同商量,最后作出决定,不能固步自封搞家长制,更不要嫉贤妨能,要尊重教职工的人格,使每个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尽可能发挥教职工的智慧和良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运作。对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教师,要伸出友爱之手拉一把,受到挫折多鼓励。此外,校长要关心教师,用情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果校长与教师关系融洽,合作愉快,就能提高管理效能,增强凝聚力。
校长作为一种职业,承载着一定的职责,也应该是一种专业化的发展,需要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才能胜任校长的工作。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学校的领导者和办学权力的拥有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学校管理决策中最主要的人物,其影响力并非全部来自其自身的权力,而是在相当程度上来自本身所具有的品质、学识、才能和良好的作风等这些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必须给自己正确地角色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不辱校长的使命,才能真正给学校、给教师、给学生带来活力,才能真正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四篇:如何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
如何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
南燕窝中心小学陈卫新
有人说,一个好的学校必然有一个好校长,一个好的校长必然会打造一个好的学校,我深有同感。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对学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校长的领导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经历与经验。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下,校长的领导力越来越被认为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提升校长的领导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校长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工作经验,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增强校长的人格魅力,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前提
人格魅力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无穷的。校长要发挥其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领导力,首先成为教师的楷模。靠自身崇高的思想品德赢得教职员工的敬佩,以奉献精神和乐业态度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树立自己干事业的形象、清正廉洁的形象、公正严明的形象和诚实可信的形象;就必须走近教师,感悟他人的心灵,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大度宽宏,有容人之量;就必须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引导教师走向成功之路。这样就能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民心,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
二、增强校长的协调能力,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基础
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调动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中来,作为校长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潜能,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艺术地钝化教师中的矛盾,使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为教师搭建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平台,让教师通过活动得到锻炼,享受成功的乐趣。学校不是与世隔绝的桃源,校长更要协调好与外界的联系,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走向媒体,从多方位、多层面赢得社会支持。在交往中,拓宽办学思路,巩固办学特色,宣传学校形象。从而树立威信,提升校长领导力。
三、增强校长的谋划能力,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关键
校长应该有敏锐的目光,高瞻远瞩,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前沿信息。能够从学校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环境出发,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总体规划,从而形成独特的育人目标和育人理念,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用战略的目标激励人气,鼓舞人心,促使全校所有人员执着追求他们的共同愿景,让整个学校发展成为一盘棋,老师的想法和校长的思路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校长就具有了领导者的权威。
四、增强校长的教科研能力,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核心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作为校长要走在教科研的最前端,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全盘构思学校的课程方案,实施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推行新的课程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把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传递到教师的思想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实现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最终实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校内形成 “校长以重研为先,教师以从研为乐,质量以强研为基”的良好教科研生态。这样用科研的力量凝聚人心,征服心灵。
五、增强校长的创新能力,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灵魂
创新是校长的办学之魂:创新能力是卓有成效的校长的必备素质,是校长能力结构的最高层次。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生一代,校长们必须摒弃功利化、形式化的意识和行为,以非凡的眼力、高涨的热情确立以人为本、可持速发展的理念,开拓出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学校创出特色和品牌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我们的角色才能定位准确,我们的实践才能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用创新达到提升校长领导力的最终目的。
第五篇: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 领导力 培训 问题 对策
一、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的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素质对于学校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在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研究也发现仍然存在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richard a.posthuma等学者(2013)对近20年来(1992-2011)的高绩效工作系统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9大类型、61项要素的高绩效工作系统框架,其中的培训与开发子系统包括7个要素:培训延伸性、使用培训来提高绩效、职位或机构特定技能的培训、职业发展培训、跨职能或一专多能培训、新员工培训与入职培训、培训效果评估。目前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在上述7个方面的表现需要创新完善:
一是在培训延伸性方面,信息技术的延伸不够,向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延伸不够。
二是在使用培训来提高绩效方面,缺乏科学的绩效分析,未能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设计培训内容,因此培训对绩效提升的作用有限。
三是在职位或机构特定技能的培训方面,由于缺乏职位能力模型和机构能力模型,因此培训内容和职位工作任务或机构职责的关联性不够紧密。
四是在职业发展培训方面,目前有些课程是与职位相关,有些是自己个人的需求,但是部分自己希望上的课程最后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上,并且有的课程只是与个人发展相关,未必和目前工作相关。此外,由于缺乏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设计,因此培训缺乏个性化,培训内容不太符合中小学校长职业发展实际需要。
五是在跨职能或一专多能培训方面,缺乏轮岗等形式的跨职能或一专多能的培训。跨职能是指团队成员为整个团队目标负责,而不是壁垒分明用职能头衔把人区分开。一专多能,指团队成员的能力为t型结构,除了有自己的专精领域外,对完成整个项目任务需要的多个项目技能领域都有涉猎,这样的知识结构能更好的适应跨职能团队要求。
六是在入职培训方面,存在培训形式较单
一、培训内容简单等问题,同时由于中小学校长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还需要完善,因此入职培训仍有待改进。
七是在培训效果评估方面,存在培训效果评估不够深入、缺乏个人绩效评核和组织绩效评核等问题。
本文欲借鉴各先进国家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策略,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解决上述部分问题提供参考。
二、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对策建议
本文试着从培训机构、培训种类与课程、培训策略三个方向提出建议,具体说明如下:
1.培训机构
第一,找出培训特色。在部分国家,设有专门负责培训不同类型(如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机构,此举与我国目前作法类似,于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下设有不同类型的领导力培训中心,分别负责不同类型中小学校长在职培训,建议可找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课程,而不仅以不同类型来区分培训机构之不同。
第二,与民间培训机构合作。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目的在提升中小学校长工作绩效、教育品质,但是公办、民办机构在本质上不同,公共部门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私营部门以营利为目标,公共部门的目标较复杂且不易界定,是否与民间培训机构合作仍有待考验,可考虑在不损及公共利益、中小学校长权益的前提下,与民间培训机构有更开放的接触或合作,降低成本提升培训质量。
2.培训种类及课程
第一,根据领导力模型设置课程。依据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模型,区分课程种类,例如中小学校长需具备知识、能力、品德等素质,如此可使受训学员更清楚自己职务上所需核心领导力,就自身所缺乏的领导力加以提升。
第二,重复性课程采取在线授课。网络时代的来临,在线数字学习是目前世界各国学习的趋势之一,对例行性、基础性、技术性等课程,透过在线学习的方式授课,则可节省不少训练成本,也可降低资源的重复设置。
第三,国际交流。与其他国家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交流,不论是在学员、师资或课程上的交流,除了思维上的启发,人际上的互动,也在文化、社会上相互激荡,更有机会了解制度背后产生的原因,及成功运作的原因,对其他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政策有更深入、更全面性的理解。
第四,定制化课程设计。面对目前快速变迁的中小学教育环境,每位学员面对的问题可能不尽相同,虽然相差不远,但仍有少部分的差距,传统的全套课程仍会因个别差异而有不足之处,若能于全套课程外再辅以定制化的课程,可使培训课程更加完善。
3.培训策略
第一,训练弹性化。训练可实行各种方式办理,委托各大学、民间培训机构办理,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可自由选择适合、符合需求的方式办理。
第二,提升国际能见度。透过与其他国家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在学员、师资、课程上的交流,除可提供更优质的培训课程外,也有机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能见度。
第三,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培育。我国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不一定必须由公共部门独自完成,可实行与大学院校合作方式,共同培育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师资来源可由学界与优秀的现任中小学校长担任,使课程理论与实务兼具。
综上所述,本文从培训机构、培训种类与课程及培训策略三方面提供建议。此外,本文并未就基于绩效分析的培训、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建议往后的研究可朝向此方向进行剖析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