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1:0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

第一篇: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

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城镇化、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学龄人口减少、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及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大力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上适应了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需要,但在少数农村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也产生了部分小学生上学难的实际问题,甚至引起部分媒体和“两会”代表的关注。对此,我们进行了实证分析,先后还对新疆、新疆建设兵团、甘肃、宁夏、云南、广西、湖南、河南省部分县的农村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总结各地取得显著成绩、分析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1.撤并了一批条件较差的教学点,农村学校规模效益得到提高

各地通过布局调整,一些农村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实现了整合,农村学校校均规模有所提高。2000-2006年,我国农村小学由44.03万所减少到29.51万所,减少了14.52万所;农村初中由3.93万所减少到3.53万所,减少了近4000所;农村教学点由15.75万个减少到8.76万个,减少了6.99万个。农村小学校均规模由193人增加到226人,办学的规模效益明显提高。

2.集中配置教学资源,推动了农村学校办学基本条件的改善

各地在布局调整中集中有限财力,通过改造、新建一批学校以及集中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配合国家和各地危房改造等一系列义务教育工程的实施,许多省份基本消除了危房,逐步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远程教育设施以及学生基本生活设施。2000-2006年,农村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从4.5m增加到5.7m,农村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从4.8m2增加到6.7m2。农村教育和乡村学校的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3.农村教师素质得到提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地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通过调整和优化教师配置,补充了一批合格教师,妥善安置了一批代课人员和不合格教师,总体上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00-2006年,农村小学代课人员由2000年的45.61万人减少到25.44万人,减少了20.17万人。农村初中代课教师由6.24万人减少到3.90万人;2001-2006年全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96.04%提高到98.43%,农村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84.74%增加到94.8%。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整体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

24.农村学校教师配备水平有所提高,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使农村教师相对集中到规模较大的学校成为可能,客观上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结构。2001-2006年,农村小学的生师比由22.68下降到18.96,农村初中由20.11下降到17.10。从城乡对比来看,全国农村小学生师比首次低于城市和县镇,初中布局调整后教师资源得到优化,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使农村学校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开齐率有了明显提高。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产生的新问题

1.东中西部地区学校撤并速度均超过学生减幅

从东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中小学学校数的增减变化情况看,在全国范围内初中虽有所撤并,但减少数量和比例都不大;而小学和教学点的变化则呈现了撤并数多、减幅大的情况。2000-2006年,全国小学共撤并21万所,小学教学点撤并了一半。

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初中学校的调整与初中学龄人口和在校生数的增减幅度较为接近。相比之下,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都存在小学及教学点撤并速度大大超过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人数减幅的现象,其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的小学和教学点撤并速度更快。2000年到2006年间,小学及教学点分别减少6.6万所和3.9万个,其减幅相当于在校生减幅的3倍。

2.部分边远山区农村小学调整过快产生了一定偏差

在过去几年中,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撤并过多、过快的问题。2006年,中西部农村小学校数比2002年累计减少20%以上,大大超过同期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10%左右的减幅。这一情况在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尤为严重。2002-2006年,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小学校数减少幅度超过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减幅的5倍;小学教学点的减幅更大。与此相比,全国平原地区小学和教学点的减少幅度,则与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的减幅基本相当。

农村边远山区大规模撤点并校,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小学生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甚至导致这些地区小学辍学率远高于其他地区。2006年,西部农村山区(不含县镇)小学辍学率高达3.5%,部分农村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甚至超过5%。

3.农村山区教师年龄老化及青年教师进不去留不住问题依然突出

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令人堪忧。2006年,全国农村小学46岁及以上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而25岁以下年轻教师比例仅为1/10。从各地区的情况看,中部的湖北、安徽、河南、江西以及西部的宁夏、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等省区,存在严重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青年教师进不去留不住的现象,在农村边远山区小学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素质不高,骨干教师少,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6年,全国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为62.1%,而中西部农村远低于这一比例,尤其是西部农村山区小学的比例更低,平均仅为50%左右。中西部地区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也很低,其中江西、河南、内蒙等一批中、西部省区的农村山区初中的这一比例仅为10-15%。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尤其是贫困县农村一批学校,近三年来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前来任教;另外,农村中小学外语、音体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课程教师紧缺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很不利于这些地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寄宿生比例高、住宿拥挤

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农村中小学学校建设改造工程,一方面明显改善了农村学校上学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同时带来了生活设施建设和住宿条件跟不上学生规模变化以及住宿拥挤等实际困难。

实地调研和分析表明,在西部地区农村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的学生住宿状况总体上比较紧张,部分学校宿舍拥挤和饮食卫生条件差的现象同时存在,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2006年,一些西部地区和农村边远山区的小学每40平米的宿舍平均住了30多个学生,还有的地方甚至住了50人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城市小学每40平米的宿舍平均仅住6个学生。农村边远地区初中学校的寄宿生居住状况也很不理想,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寄宿生的人均宿舍面积仅为1-2平方米,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初中寄宿生最低标准。

办学条件改善滞后,在许多地区也使每个班级超过56位学生的大班额占有很高比例。2006年全国共有325个县的小学大班额比例超过30%;中部地区城镇初中大班额形象更为常见,70-80人挤在一个教室上课的现象较为普遍。给教师工作带来过重负担,必然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出现问题的原因看,既有中西部农村地理环境条件特殊等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存在操作不当的因素:一些地方并不具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条件、过于强调降低教育成本、减轻财政负担,盲目加大调整力度,没有充分考虑布局调整的复杂性和给就读学生家庭增加的负担;中西部不少县市由于地方财政状况较差,布局调整后的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建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活补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

三、对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的再认识

1.全国地区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依然很大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获得了迅速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总体上城乡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边远山区,普遍存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少、经济困难的掣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城市,也明显落后于东中部甚至西部的平原地区农村。

与东中部平原地区城镇化、集约化快速发展以及农村普遍推进的产业、人口、村镇“三集中”相比,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及交通不便地区受到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农民迁徙、居住地变更以及乡村集中程度等方面,并没有像东中部平原地区那样发生巨变。2000年到2006年的6年间,一些中西部地区山区县乡镇、村的数量和布局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与东中部平原地区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农村学龄人口大幅度递减的态势相比,中西部地区农村边远山区、牧区半牧区、少数民族等地区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龄人口在内的区县人口,也并未像东中部平原地区农村那样出现大幅减少的趋势。据统计,2000年至2006年6年间,6-11岁小学学龄人口在东、中部乡镇农村分别减少了24.2%和19.5%,而西部乡镇农村平均仅减少了18.0%,其中一些农村边远山区、牧区半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龄人口的减幅更低,仅为5%左右。

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异、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学龄人口变化地域性特征等因素,都应成为不同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依据。

2.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新认识

早在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提出,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但客观情况是,部分地区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施整合调整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例如:片面强调学校规模效益、忽视了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学生的就近入学;考虑到了要减少地方财政压力、而忽视了农村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学生家庭增加经济负担;过分强调学校标准化和统一整合、忽视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人居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这些地区小学及教学点撤并速度过快、撤点过度现象,客观上造成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

为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1年教育部部与财政部等部门,虽已对各地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了要求和原则性意见,但从这项工作的推进情况看,各地还需进一步按照不同地区、城乡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保证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撤并学校及教学点后学生上学不致太远,并使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得到改善。

在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过程中,为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中央财政安排了支持地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专项资金,财政部还为此出台了专项经费支持办法,但由于产生了学生上学远的实际困难,客观上增加了学生交通或住宿生活方面的费用,给贫困农民家庭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农民家庭,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有些地区在学校撤并中过分强调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管理,未能充分考虑农村边远山区复杂的居住和交通情况,统一规定撤并学生规模较小的小学和教学点,一些县甚至规定撤并县域内100人以下小学。学校撤并工作缺乏充分论证和统筹安排,缺少与乡镇、村的充分协商和广泛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以至引起当地人民群众的不满,背离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初衷。

综观世界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针对边远山区、岛屿以及交通不便地区的实际困难和居民需要,努力探索符合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及适应其自然环境特点的教育、人居与社会和谐发展模式,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难题,同时也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和成功经验。为了帮助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非常关注这些边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基会等机构,也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致力于帮助这些地区发展教育和提高少年儿童的发展能力。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实际困难和客观需要,审慎推进和重新部署全国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是党和政府关注农村农民以及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四、对全国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再思考

全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需要充分考虑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孩子就近方便入学的需要,需要重新审视各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纠正部分地区不顾客观条件限制、忽视困难地区学生家长的根本利益、过快过度撤并学校及教学点的做法,推动全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1.切实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以关注民生民意作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准则。各级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政策中,力求体现民意,在确定学校撤并方案中,尤其需要认真倾听并充分考虑农村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农民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真正变成一项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关怀的“惠民工程”。

加大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的力度,将计划实施重心从以初中为主逐步转向初中和小学并重,选派数量由目前的每年2-3万人增加到每年4-6万人,重点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结合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扩大国家远程教育布点,确保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国家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度,加快培养培训一批面向农村中小学紧缺课程教师,通过专门的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农村边远山区从教,努力改善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

2.适时启动“国家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建设工程”

尽快规划并启动“国家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建设工程”,解决长期想解决而至今未能有效解决的义务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以国家出资选聘教学点教师为重点,以实施师范院校免费制度为契机,从新的学年开始每年从广大考生中招生5000名多科型师范生,并通过面向农村边远山区的“教师特殊岗位”、“艰苦地区教师津贴”等国家特殊政策,打通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广大青年教师面向农村、服务农村中小学(包括教学点)的渠道。

3.重点改善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办学条件

结合国家“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尽快使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校舍及办学条件到达基本要求。通过建立遍及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工程,提高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计算机配置水平,提高小学教学点教学光盘普及和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水平。继续支持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学生宿舍面积、消除危房并大幅降低土木结构校舍比例,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资助力度。

4.注重民主参与,加强对各级政府的督导与监测

充分认识并及时纠正部分地区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出现的偏差,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调整管理制度,在规划和实施学校撤并、尤其是在撤并那些规模小的小学及教学点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当地村民自治组织参与及学生家长参加的听证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边远山区及交通不便地区学生就近入学需求和农民家庭的经济利益。各地对已列入规划、准备调整的学校,要重新论证、审慎撤并。对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少数撤并不当、确需恢复的校点,要由县级政府抓紧统筹解决。

各级政府要强化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需要选取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对近年来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尤其是对学校撤并带来的上学难问题、家长增加的经济负担以及各级政府的责任落实情况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偏差,高效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出现的突出问题,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仅是撤并校点,而是在于优化校点布局,调整的目的是要保证孩子就近上学的权利和公平接受教育。

布局调整的再审视再出发 《 中国教育报 》 2012 年 8 月 14 日 4 版

话 题 缘 起 或新建或改扩建,在江苏省徐州市相对偏僻的农村地区,121个中小学校点不久将以全新的面貌开放,缩短孩子的上学路。今年,名为百所农村中小学新建、改扩建的工程被徐州市摆放到重要位置,将解决近13000名家校距离5公里以上学生路途远的问题。

在不少地方还在继续撤并小规模学校的情势下,徐州市为什么作如此选择?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徐保卫介绍,数年之前的大规模布局调整压缩了不少农村校点,不少农村孩子深受上学路途远、交通安全等系列问题的困扰,而本地小学新一轮入学高峰近在眼前,无疑令业已存在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越发突出,这促使当地重新考虑学校布局。

最终,徐州市决定因时而变,尽快采取行动。去年底,市政府明确:今后布局调整不仅仅是撤并,调整的重心在于优化,最终目的是要保证孩子就近上学的权利。当地重新研究和完善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决定在问题较为突出的地方恢复一批、新布点一批农村中小学,同时改善一批薄弱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逐步满足群众就近上学、上好学的强烈需求。

专 家 视 角

我们能有勇气恢复和建设农村学校,意味着我们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认识的成熟和实践理性化水平的提高,值得赞许。

恢复和建设是布局调整的重要内涵 邬 志 辉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以来,县域学校数由2001年的464962所减少到2010年的241010所,减幅达48.17%;县域教学点由2001年的113656个减少到2010年的66736个,减少41.28%。10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实践让部分人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学校布局调整等于撤并学校,这样的认识需要纠正并在行动上矫正。

首先,学校布局调整并不等于学校撤并,它有完整内涵。

应该说,学校布局调整针对的是现实中“不合理”的学校布局。那么什么是学校布局呢?学校布局是指在一定的人口聚落范围内,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数量、地点、规模、层次、功能等所作的规划设计以及对教育要素资源所进行的配臵安排。它既涉及学校的空间分布,还涉及学校的结构与功能构造,即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办多少所学校、办什么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办多大规模的学校、办在什么地方,如何定位学校的功能、如何对办学的要素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配臵与使用等。那么,当经济社会发展和学龄人口数量结构和流动状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原有的布局就会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就这些变化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学校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这一过程就是学校布局调整。布局调整既包括撤销学校、合并学校,还包括恢复学校、新建学校、扩建学校、改变学校功能(如由学校改为教学点)、改变学制结构(如由小学六年制改变为“学前教育与小学前三年一校制”、“小学后三年与初中一校制”等),更包括因学校空间和结构改变而对教育要素资源所进行的重新配臵。

判断一所农村学校究竟应该撤并、保留还是恢复的依据,不能只看经济社会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这一点,还要看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上学远近、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还要看政府的经济承受能力。所以,当前徐州等地恢复和新建农村完小和教学点的做法,本身就是对以往片面学校布局调整观的一次纠正,同时也是在“试误—反思”基础上对学校布局调整认识的一次升华。换句话说,不仅“撤并”是布局调整,“恢复”也是布局调整,甚至是更科学合理的布局调整。我们能有勇气恢复和建设农村学校,意味着我们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认识的成熟和实践理性化水平的提高,值得赞许。

其次,提高教育质量与方便就近入学并不矛盾,两者可以兼得。

过去10年,我们之所以快速度、大幅度地进行农村学校撤并,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就是“只有集中办学,实现办学的规模化,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优化资源配臵、提升办学效率”。正是在这一前提理念下,部分地区认为那些学龄人口有所减少的村小和教学点不是今后的办学方向,所以采取了“不投入、不建设、不发展”的“三不政策”,导致这些学校破败不堪,许多家长由于看不到村小和教学点的发展希望,不得不被迫走上进乡进镇甚至进城的择校道路,而农村家长进城择校陪读反过来又成为我们加速撤并这些学校的理由和借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是社会底层群体实现向上流动、改变身份命运的最后机会。在农村社会存在许多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当身边的学校被撤并的时候,他们没有能力选择到更远的学校去上学。可以说,就近上学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正的需要。那么,小规模学校真的就没有办法提高教育质量吗?以陕西省缓德县义合镇党家沟教学点的胡永锋老师为例,由于她的教学素养高、教学态度认真,她所教23名学生(包括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班)的考试成绩连续多年在全榆林市排在前三名。农村小规模学校能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是否能吸引优秀教师任教,而不在于规模的大小。

再其次,适度恢复和建设乡村学校不仅可以实现就近上好学,还有助于降低交通风险、节约教育经费。

过去,地方政府撤并学校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可以节约教育开支。但是近年来,随着学生上下学交通事故频发带来的社会压力以及增加校车引发的经济压力,让人们重新发现恢复和建设一批乡村学校的好处。一方面,恢复和建设一批乡村学校可以大幅度降低学生的上学距离,如果控制在2.5—3公里的范围内,学生只要步行上学即可,无需乘车,因而也就永久性地杜绝了校车事故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不恢复和建设乡村小学而是采用购车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上学需求,可能花费会更大。我们以1万名学生需要乘校车上学为例,按每台校车乘载学生45人计算,那么至少需要220辆校车,按每辆校车40万元计价,则至少需要投入8800万元;司机工资、汽油、维修保养等运行费用每年约1500万元,合计要1亿元以上。所有这些都是以乡村公路符合校车行驶条件为前提的,且这些投入并不是投在了能直接提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要素上。但是,如果恢复乡村学校,就可以利用原来因撤并而闲臵的校舍,除了恢复乡村学校的基本维修费和新建校的基本建设费外(平均每校50万元—500万元不等),即使按每校500万元计算,三年建设40所学校就基本可以解决就近入学问题,花费也只有2亿元左右,但政府提供的却是就近入学的便利、根除校车风险的烦恼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实惠。

由于过去10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存在过快过度的问题,因此适当恢复和建设一批乡村学校是必要的,但是在“恢复型”布局调整问题上,要加强预测、科学规划,全面考虑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推进、学龄人口变化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同时要把加强已恢复和没有撤并乡村学校的教育要素资源配臵和内涵建设放在重要位臵上,仅“恢复”而不“建设”,乡村学校仍然是没有吸引力的。

局 长 声 音

全市民族学校撤并的权限上划市教育局;全市教学点不再撤并,同时进一步改造校舍,优配教师,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重心从撤并转到强化建设上来 宝 丽 华

内蒙古通辽市教育局局长

最近,媒体报道了徐州市改建濒临撤并边缘的农村中小学并恢复部分撤并的办学点的做法,我不禁为之叫好。徐州市的做法切实体现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代表了当前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新趋势:布局调整的工作重心从撤并转移到强化后续建设上,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教育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小学布局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受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发展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总是阶段性地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衡量中小学布局调整成功与否的指标,并非是撤并中小学的数量多或合并后的学校规模大,而是能否为当地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切实保障及教育质量的提高。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完成“两基”达标的背景下,我国各地陆续开始了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10多年来,布局调整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个别地区违背校点布局的科学规律,过于强调集中办学,大幅度撤并中小学、教学点,对于学生就近入学、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其实,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学校,我们就应该想尽办法办好,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中小学布局调整关系到千家万户,各地区、各学校的情况又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既积极推进,又稳步实施。规划学校布局,应重点考虑人口及学龄儿童增减趋势、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方便就近入学及控制辍学。“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撤并学校要分类进行、严格程序、先建后撤。就当前实际情况看,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比撤并更为紧迫。如果不加强建设,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更无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通辽市在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今年,我们下发文件对全市中小学校撤并标准、工作程序做出新的规定;全市民族学校撤并的权限上划市教育局;全市教学点不再撤并,同时进一步改造校舍,优配教师,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重心从撤并学校转移到强化后续建设上,即以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努力使广大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还将继续有计划地按照校安工程建设标准改扩建校舍,进一步为广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今年全市规划建设中小学校舍33.8万平方米。在去年新建83所幼儿园,率先实现一镇一所标准公办园基础上,今年再建100所中心行政村标准公办园。“十二五”期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舍将全部实现安全达标,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学校率先实现标准化。

当前,我国中小学布局还远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状况。深化布局调整改革,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编 辑 连 线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范 先 佐:

这是对实事求是精神的敬畏

针对布局调整后,偏远农村地区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一些地方或新建或选择恢复被撤并的农村校点,并对已有村小、教学点提升改造,为农村教育“补点”,这在学校布局调整已大规模实施推动10余年的大背景下,是大有必要的明智之举。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仅是撤并校点,而是在于优化校点布局,调整的目的是要保证孩子就近上学的权利和公平接受教育。但一段时间,布局调整更多追求的是效率目标,偏远农村地区一些成班率不足、校均人数未达标的校点很快便被撤并,这就必然出现在效率目标的追求下对公平的牺牲和对孩子就近上学权利的侵害。尽管撤并校点可以增加偏远地区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但问题恰恰是,边远地区的孩子很可能因为上学远、上学难而失去或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甚至加大了辍学和失学的风险。因此,为边远农村地区教育“补点”,是对实事求是精神的一种敬畏。

第三篇: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具体成效.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具体成效

———基于中西部6省区的实证研究

郭清扬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西部6省区的调研发现,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初步解决了农村中小学布局中存在的“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通过布局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学校的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得到了提高,并且促进了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具体成效

基金项目: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国家级研究课题“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结构研究”初步成果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办学分散的问题,而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普九”过程中,许多地方为了尽快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实行了“村村办小学,乡乡办初中”的办学策略,更加剧了学校布局的不合理。鉴此,上世纪90年代末,各地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合理布局是否得以实现。那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究竟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合理布局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呢? 2006年4-11月,我们华中师范大学《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课题组,在英国政府双边赠款项目的资助下,受教育部财务司的委托,分6个小组50余人,对中西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广西、云南、陕西和内蒙6个省区38个县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共发放问卷39,210份,回收有效问卷31, 055份,访谈典型个案638例。通过问卷分析和实地访谈,我们发现,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初步解决了学校布局中存在的“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合理布局的目标。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衡量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被问到对当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看法时,接受调查的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中有高达95.5%的人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中,这一比例高达100%。尽管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及其他(教辅和工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其比例呈递减趋势,分别为78.7%、77.6%、69.8%、66.9%,但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仍然居首位(见表1)。由此可见,尽管教 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农村中小学校长、中层管理干部、教师以及教辅、工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使得学校布局更加合理。

在布局调整之前,各地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校点过多,学校规模过小,需要改造的危房多等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学校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有校舍建筑和教学设备等固定资本投入,以及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投入,这使得本来就短缺的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合理配置和形成规模效益。当规模小的学校和一些教学点被撤并以后,各地就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从而避免了过去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最直接的成效就是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这一点无论是在中部人口稠密地区,还是在西部偏远地区都得到了印证。

例如,湖北省石首市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按照“边远靠中心,无路靠有路,小村靠大村,平房靠楼房”的基本原则撤并薄弱学校,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改善布点学校的办学条件,更新了教学设备。撤并学校的动产向布点的中心学校集中,中心学校增加部分投入完善了教学实验设备和文体设施;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相结合,节约了大量的修缮费用。同时,布局调整精简了部分教师,节省了财政支出,这样使有限的财政支出得以集中,教师的工资能够及时发放。陕西省南郑县黄官镇魏家桥小学地处山区,在布局调整之前学校规模小、教师少,缺少教室、实验室和宿舍,还存在大量危房,许多课程如计算机、音乐、美术都开设不了。2000年当地进行布局调整之后,该校合并了一所小学和几个教学点,学校规模扩大了一倍多,学校利用上级专项资金建设了微机室、科学课实验室,配置了较为齐全的音乐美术教学设备,还改造了几间旧平房做学生宿舍。教师由8、9人增加到20多人,每位教师承担的课程减少了,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由于学校条件改善了,许多距离较远的教学点的学生家长自愿把孩子转到这里 上学。

第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前很多学校尤其是村小规模过小,部分学校只能开设语数两门课,其它的课则由语数老师兼任,有些甚至是包班上课,缺少专职的英、音、体、美和计算机老师,师资呈现严重的结构性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布局调整中精简了部分不合格的教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且通过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使得各学科基本上都有了专职教师,同时教师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加,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共回收有效问卷8,954 份,其中有5,041名教师经历了布局调整,占被调查教师的56.3%,其中1,191人认为该校的教师恰好配齐,占23.6%;2,055名教师所在的学校正在进行布局调整,其中只有377名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的教师恰好配齐,仅占18.3%;1,858名没有经历过布局调整,其中329名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的师资恰好配齐,占17.7%(见表2)。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学校仍然存在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但经历过布局调整的学校比未经历布局调整学校其师资配备情况一般要好些,这说明布局调整对于师资队伍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6省区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也是如此。例如,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在“九五”期间先后撤并了4所中学,同时,撤并小学校点95个(平均每年撤并20个),减少教学班114个。学校的撤并使教学点数量减少,被撤并学校的教师向中心学校集中,被撤并学校的学生接受专任教师授课的程度得到极大提高,根本改变了布局结构调整前很多教学点一名教师带一个或几个班全部课程的状况(目前虽仍有不少学校达不到“一科一师”的要求,但基本上可以做到一个年级或一个班一名老师)。而且,由于代课教师减少,布局调整后教师的学历等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2006年禄丰县小学教师中专以上学历的达99.86%,其中本科学历的占62.72%;初中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达99.35%,其中本科学历的占36.01%;高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达75.95%。不仅如此,布局调整还为加强农村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契机。以前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存在大量的“一师一校”,有的老师在山里教了几十年书,一个人带几个复式班,学生放了学,连个说话局调整后他们有了出来教书的机会,与别的教师能够更多地交流,同时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在访谈中,有教育行政人员指出,合并后教师们集中了,互相之间有了竞争,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农村中小学布局趋向合理的首要表现之一,就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有利于农村学校形成适度规模,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按照教育经济学理论。在教育资源一定时,如果学校过多、单个学校规模较小,那么每所学校就无法发挥规模效益,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校数量减少,每所学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大大增加,形成了规模效益,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布局趋向合理。

调查发现,在所有受访人员中,分别有70.8%的教育行政人员、57.6%的中小学校长、56.0%的学校中层干部、50.3%的教师和49.6%的教辅及工勤人员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了学校的规模效益。而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近几年各地对农村中小学的调整幅度都很大,效果比较明显。湖北省钟祥市2000年前共有368所小学(含教学点),现为204所,初中尽管处在入学高峰期,但也由46所调至42所;石首市的小学由2000年的229所调至108所,初中由26所调至22所;沙洋县小学由126所调整为73所,初中由29所调至20所。各地区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均较布局调整前有了明显提高。

陕西省彬县中小学由布局调整前的365所减少到252所(含教学点),2006-2007年将进一步缩减为201所。石泉县2000年有280所中小学,“十五”期间撤并了近百所,现有中小学184所。汉阴县实行了统一规划,中小学由原来的305所合并为187所。勉县于2001年开始布局调整,学校数量由原来的396所调整到234所。南郑县中小学由2000年的501所调整为2006年的335所。由于陕西省各县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减少了学校数量,使得当地农村中小学学校规模接近或达到了基本合理的水平。根据对该省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6个县的小学 校均学生为360人,初中为1,1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为1,100人,高中为1,400人,均较学校布局调整之前有了显著提高。在人口稠密地区,合并邻近学校可以提高规模效益,而在西部人烟稀少的地方,由于长期以来实行村办小学,镇办初中”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大批的“麻雀校”,更需要重新进行资源的整合。布局调整以后,学校规模的扩大为规模效应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云南省石林县坚持“对内收缩,对外开放,整合资源,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方针,采取“集”(初中生尽可能地集中到县城就读)、“靠”(小学六年级学生靠到乡镇中学就读,四、五年级靠到乡镇中心完小就读)、“收”(尽力收缩“一师一校”教学点,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等有效措施,全县初中由原来的10所撤并为7所,小学由原来的115所撤并为90所、教学点由原来的36个撤并为20个(数据截至2006年底),基本改变了该县农村中小学“散”(校点分散)、“小”(办学规模小)、“弱”(基础设施薄弱)、“低”(办学效益低)的不经济、不合理的局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因境内有苗、瑶、侗、壮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而得名。该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学校规模普遍较小。三门镇中心小学本来是一所服务范围只有2个村的小学,2003年学校合并了附近村的一所学校,服务范围扩大为5个村。学校合并以后,中心学校对这两所学校原有的师资和可支配的教育经费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整体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合并以后的学校开设了二胡、篮球、书法等免费的特长班。2004年学校通过努力获得了当地一家企业的资助,修建了一栋学生宿舍楼。宿舍楼每个房间里都有卫生间和热水器。学校还配备了两位生活老师,并建立了由校领导和总务处负责的学生宿舍管理机构。优良的住宿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在中国农村,尤其是在一个贫困县的农村小学,能有这样的教学和住宿条件非常不易,而学校布局的调整是学校条件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学校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更加充分地集中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由此可见,通过几年的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比以往更加合理。

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追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2005年5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要求各地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而2006年9月1日实行的新的《义务教育法》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更加均衡地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1]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合理的学校布局能够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对六省区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关各方都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比例分别达到了70.8%(教育行政人员)、56.1%(中小学校长)、53.7%(学校中层干部)和50.1%(教师)(见表1)。超过50%的认同度反映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地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一些基础设施较好、教学质量较高的农村中心校,由于投入加大、资源集中,使其办学条件在当地农村学校处于一流水平,其基础设施、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等与城镇学校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学龄儿童可就近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从长远来看,对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对推进区域内、城乡间的教育均衡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布局调整对于推动县域、乡域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县为主”,县级政府负有组织实施义务教育方面的主要责任,包括统筹管理教育经费,调配和管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等。因此,虽然一个县域内的各乡镇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差别,但由于县级政府有权对全县的教育经费进行统筹安排,有权对全县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这对促进县域、乡域的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比如在广西,很多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认为,当地在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以后,除了乡镇中心小学条件要明显好一些以外,其他的所有小学条件都差不多,学生可以选择在全乡镇范围内的任何一所小学就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属于农牧结合区,居民普遍居住分散,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布局调整后每个乡镇仅保留了一到两所完小(当地称为总校),并且只在少数交通极其不便的乡村保留了教学点,布局调整与“普九”验收达标相结合,由旗教育局直接管理和建设,从而实现了各乡镇小学的相对均衡发展。在我们去过的几所学校中,各方面条件都大致相当,只是与县城的小学相比,在师资力量上仍有一定 差距。

总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一大批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中小学被调整和撤销,教育资源得以进一步集中,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定点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得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学校教育。比以往更加合理的学校布局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也是合理的学校布局给广大学生和家长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调查发现,6省区有78.7%的教育行政人员、64.7%的中小学校长、52.4%的学校中层干部和47.6%的教师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见表1),同时有51.9%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了,49.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见表3)。此外,有26.1%的教育行政人员和35.6%的教师认为入学率上升,67.6%的教行政人员和47.9%的教师认为大致相当(见表3)。

布局调整之所以能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除了布局调整后教师得到了合理配 置,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外,关键是教师的责任心增强了。布局调整后很多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减轻了,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相处,这些都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家长和学生也能够切实地体会到客观的改变,高达75.4%的家长认为布局调整后学校老师对学生更负责任了,还有63.5%的学生认为老师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变多了(见表3)。从对各方的访谈结果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当问到当地村民是否反对布局调整时,大部分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回答是,调整之初反应比较大,但后来看到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好,很多家长宁愿孩子到更远的学校上学,主动要求撤掉村小,村民态度的转变反映了调整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湖北省钟祥市东桥镇教育站当时考虑到路程远的孩子上学困难的问题,计划在离定点学校7公里以外的村设立教学点,但是却遭到了村民的反对,因为定点学校在布局调整以后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村民们宁愿走远路也要把孩子送到那里去读书。

我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其他省份调研时,也发现了不少家长主动要求送孩子到中心学校读书的情况,反映出学生和家长对于布局调整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肯定。布局调整对于家住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其好处不能只用学习成绩来衡量。经过学校布局调整以后,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撤并到大规模的学校,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学习条件。因为这些学校的师资配备大多较为合理,教学设备比较完备,教学管理也比较规范。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说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合理布局的目标,其具体表现就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得到了有关各方的充分肯定。如对人们对学校布局调整的态度和看法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有98.3%的教育行政人员、83.9%的学校教师和65.2%的学生家长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表示支持(见表4),而对布局调整持肯定态度的相应比例也分别达到96.1%、72.4%和56.5%(见表5)。参考文献

[1]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明确哪些理论问题,http://www.xiexiebang.com,2006年8月11日。

相关表格

第四篇:对文山县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的一点思考

对文山县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的一点思考

沈志能

云南省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目标任务是:“通过三年的努力(2010年-2012年),一师一校的点全部撤销,300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基本上撤并,初中学校规模1000人左右;全省撤并现有小学数30%左右,普通中学校舍撤并20%左右;中小学区域布局结构有明显的改善,教育资源得到明显的有效整合,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对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意义重大。

从文山县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中凸现的问题来看,人们对区域布局调整工作的理解与实施认识不足,已经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两基”工作的巩固提高造成了一些障碍,也伤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首先,初中撤并问题不大,学生自理能力强,读初中都要出门,远些近些都一样。主要是小学,一下把身边的学校撤了,把生活不能较好自理的孩子送到远离家门的地方生活学习,群众在感情和思想上一时接受不了,即使并校成功,他们仍会有思想抵触。如文山县秉烈乡倮家邑村民对撤并该村完小就意见很大,2010年9月开学时曾集体拒绝送孩子到秉烈中心小学就学。其次,文山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安全没保障。马塘镇下卡莫村小学位于马塘至秉烈的公路边上,却被撤并到交通不便、位于深山中的上卡莫完小。孩子们每天都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村民王文兴说,有时间就用摩托车送8岁和10岁的两个小孩去上学,没时间或下雨,就只好给孩子自己走路去学校,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怕小孩在路上出事。同样,秉烈乡林角塘村的孩子们虽然都住校,周末从学校回家也没有家长或老师接送,存在安全隐患。再次,不当的布局调整带来了农村学生求学困难与广大农民对子女教育的强烈愿望之间产生了矛盾。经济、生活负担的加重,使得群众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撤并自己家门口的学校,为什么要多花钱,去那么远的学校读书?国家搞“两免一补”了,但家长对孩子的接送和生活费的开支要比在家门口大得多,这对于家境好的家庭影响不大,问题是大多农村家庭经济收入难于支撑孩子寄宿费用。最后,区域布局调整后,班额陡增,教师工作繁重,教育质量、学生安全,学生住宿、实践、生活能否有效保证;校舍紧缺,教师编制不足等情况也令人担忧。有个学校就因对学生管理不到位而导致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问题出现。

因此,在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中,必须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的要求来运行,以确保区域布局调整为我县的“两基”工作的巩固提高开拓出一条有效、和谐、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和新闻媒体、教师应积极向社会宣传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的重大意义、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取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文山县秉烈乡清水井校点在撤并前,完小教师和村干部就积极向群众宣传撤并村小的好处、步骤以及撤并后学生学习、生活的安排计划等等情况,与群众平等交流沟通。为此,在该村校点撤并时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学生顺利转到秉烈中心完小就读。其次,政府要给予配套的财政、后勤和师资等基本条件,使学校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教育运转。政府应对合并后的寄宿制学校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好学生食堂、宿舍、医疗、教室、厕所、澡室、娱乐、实践等学习生活方面的配套设施,保障师生最基本的教学和生活需求,同时对生活困难学生进行生活补助,避免学生

因贫辍学。同时,教育和人事部门要核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专职生活管理教师和安全保卫人员编制,以保证对寄宿制学校学生课外活动、人身安全、食宿、学习与心理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让学生感到学校是个学知识的乐园,也是个温暖的家。再次,注重交通安全问题。农村交通运输水平落后,家庭经济贫富不一,学生往返家、校遭遇了困难。现实情况是,并校后年龄不一的学生在周末回家或归校时,出现了结伴徒步同行、家长骑摩托接送、乘坐农村客运的混乱局面。这样,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容易造成学生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和学生辍学等问题。如,今年文山县对秉烈乡投入1000多万元的校舍建设资金,如果后期再考虑在交通方面有所作为,将会对该乡的学校区域布局取得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各地政府应加大投入、整合客运、农村客运等部门接送寄宿学生。条件具备,政府要投资为乡镇中心学校配置校车,免费接送学生并对困难学生进行交通补助,切实解决交通问题。最后,科学统筹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一、撤并后的校点推行社会办学,开办学前教育,方便幼儿就近入学,避免资源闲置或流失;

二、搞好城乡间的教师交流,使并校后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公平;

三、打破行政区域,允许学生就近入学,如文山县秉烈乡迷你纪小学可以自愿到离该村较近的砚山舍木那小学就读。同时,按遵循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保留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部分小学校的低段班级在本村继续办学。如,文山县秉烈乡迷你纪小学离秉烈中心完小20多公里,道路狭窄破烂,交通不便,该村小就不应该撤销。

(沈志能文山县秉烈乡中心学校

第五篇: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

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

一、2002年学校布局及学生、教师数

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269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九年制学校1所,民办初中1所,县重点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12所,完全小学62所,初小170所,民办小学1所,儿童育智学校1所,幼儿园12所。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27023人,其中:普通高中1913人,职中500人,初中6594人,小学16094人,儿童育智学校6人,幼儿园及学前班1916人。有教职工1615人,其中:普通中学446人,职中51人,小学996人,幼儿园118人,儿童育智学校4人。

二、2005年学校布局及学生、老师数

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15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民办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2所,民办初级中学1所,县重点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9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117所,民办小学3所,儿童育智学校1所,幼儿园12所。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22631人,其中:高中3238人,职中290人,初中7906人,小学9735人,儿童育智学校7人,幼儿园及学前班1455人。共有教职工1552人,其中:普通中学709人,小学686人,儿童育智学校10人,幼儿园147人。

下载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泽德 赵上帛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年第02期 摘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

    中小学布局调整信息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审计调查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本次审计调查按照“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推动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总体工作思路,以检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陕西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指导意见

    陕西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指导意见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农村......

    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 学 规 划 合 理 布 局 ——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 姚国超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家对教育的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强,各地的教学条件不断提高,新的校舍不断竣工,教......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汇报

    婺源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 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汇报 省审计厅: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边沿结合部,东邻浙江省一开化县,北界安徽省休宁县,南接德兴市,西连景德镇市,西南与乐平市......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审计调查问卷2

    调查说明: 各位学生及家长,本调查问卷只用于调查了解中小学生家庭状况、上学方式及成本,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状况,不作其他用途,请据实填写,并对学校布局调整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需求和现......

    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摘 要:中小学的布局调整,是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农村各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基础教育努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