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的几点思考2007-02-10 16:49:08
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演变而言,××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这一年,不仅粮食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增速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对农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农业政策框架的轮廓初步形成。对这一轮的农业政策调整进行深入分析,对下一步的农业政策走向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业政策调整的基本背景
××年农业形势好是相对前几年粮食减产和农民增收缓慢来讲的;××年农业政策针对性强是针对前几年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来讲的。对××年的
农业政策调整要有深入的理解,必须先对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所处的宏观环境有所了解。
(一)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扩大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这几年,虽然农产品供给充裕,但农民增收非常困难。由于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连年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年的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增长速度为%,只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一半左右。虽然国家“九五”和“十五”规划目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均为%,但这年中没有年达到规划目标。从收入增长的绝对数来看,××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比年的元增加了元,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元增加到元,增加了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年为:,××年扩大为.:。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扩大是农业政策调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粮食产量下降,供求关系趋紧××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亿亩,是历史上最少的年份;总产量亿公斤,减至世纪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粮食产量公斤,降到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年,我国粮食连续年丰收,从—××年,粮食连续年减产,后年平均产量与前年相比,粮食产量下降亿公斤以上。同时,粮食消费量逐年增加,粮食产需平衡的年度缺口逐年扩大。弥补粮食产需缺口主要靠挖库存。在粮食总量关系趋紧的同时,品种结构矛盾逐步暴露,特别是大米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粮食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向供求趋紧转变,主要标志是××年月份和××年月份粮食价格出现两次较大幅度上涨。××年月中旬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引发国内粮食价格上升,主要是大豆、小麦及面粉价格明显上涨,涨幅达%左右。××年月下旬到月份,南方部分地区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全国大米价格上升,带动粮食价格上涨。××年月中旬,与上年同期相比,种主要粮
食品种平均价格上涨%左右,其中大米价格上涨%~%,小麦上涨%以上,玉米上涨%以上。粮食价格由长期持续低迷到连续出现上涨是粮食供求关系出现新变化的重要信号。
(三)生产要素流失,资源约束增强近几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要素大量流失,给农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硬伤”。生产要素流失突出表现在耕地和资金两个方面。从—××年,由于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多种原因,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亿亩,平均每年减少多万亩。耕地减少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造成实质性的、不可逆的损害,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偏离“三农”的倾向十分严重,农村资金大量通过金融机构流入城市。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农民权益受损,社会矛盾突出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导致农民利益大量
流失,而且征地补偿款拖欠严重。以土地换取发展资金,随意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招商引资,严重侵害农民利益,引发诸多经济和社会矛盾。拖欠农民工工资极为普遍,仅建筑领域××年底以前的拖欠工资就高达几百亿元。农民工的要求并不高,回家过年能够足额领到微薄的工资就心满意足。农民因征地问题的上访增多,农民工以极端方式讨要工资的事例增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五)投资规模膨胀,通胀压力较大××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为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纺织投资增长过快,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运力紧张,能源和部分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年国内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其中钢材价格上涨.%。在整个经济已经绷得很紧的情况下,农业特别是粮食供给和价格又发生大的问
题,与煤电油运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交织在一起,出现“两碰头”,加剧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甚至影响稳定的大局。出于对这种局面的担心,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力度。
二、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推进,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已进入中期阶段认识的统一,政府已经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农业政策逐步进行了调整。××年中央发出号文件和其他多个文件,农业政策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集中出台了一批新的带方向性的政策措施。
(一)“多予”政策()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全国共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亿元对部分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在前两年对部分地区的大豆和小麦实行良种补贴的基础上,把良种补贴试点范围扩大到部分地区的水稻和玉米,中央财政安排粮食主产区的良种补贴资金亿元。对部分地区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给
予适当补贴,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安排这方面的专项补贴资金.亿元。()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亿元,农村“六小工程”的投入超过亿元,农村扶贫开发投入达到亿元,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达到亿元。正式启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第一次明确了将土地出让金的部分纯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规定市、县将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增加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坚持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启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两基”攻坚计划,重点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远程教育示范工程,对农村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支持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特
别是民族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
(二)“少取”政策()少收农民的税。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个百分点、年内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后来鉴于粮食生产形势的严峻,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决定加大减免农业税力度。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在河北等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个百分点。一些沿海省份及其他地区有条件的县也自费进行了免征农业税的改革试点。全国减征免征农业税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亿元,农民由此减轻负担共计亿元。中央财政新增转移支付.亿元,加上以前基数,用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资金达到多亿元。()少征农民的地。严格保护耕地,全面清理整顿开发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案件,暂停半年审批农
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对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补偿安置情况进行清理检查,特别是突破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依照现行法律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省级政府应当批准增加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达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
(三)“放活”政策()放活粮食流通。在前几年放开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了主产区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行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期货市场进一步发育,玉米和黄大豆号期货品种正式上市。()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农村信用
社改革试点范围,减轻历史包袱,完善产权结构,健全内控机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着力增强农村信用社活力。鼓励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放活农民就业。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障碍,继续清理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各项乱收费。重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研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问题,一些城市已出台了具体的办法。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对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
从××年的实践来看,我国农业政策调整表现出个基本特点:()对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坚定。面对××年月和××年月两轮粮价上涨,人们担心粮食流通市
场化的进程会中断。但政府毅然出台酝酿已久的市场取向的新一轮粮食改革政策,在粮食流通市场化道路上迈出了最后一步。()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明显提高。理性对待粮食回升,既没有过早平抑、扭曲市场信号,也没有向管制体制复归。这与年第四季度国内粮食市场出现波动以后当时政府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形成明显反差。()对经济手段的运用更加娴熟。利用市场粮价的回升刺激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充分运用补贴等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特别是对水稻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对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府先后公布了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提前发出价格信号,引导农民发展水稻生产。
三、农业政策调整的走向
××年虽然在农业政策调整上迈出了一大步,并且实际效果很好,但这并不表明农业政策调整已经完全到位。下一步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总的走向是
稳定、完善、强化。下一步农业政策调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政府要与市场合理分工,市场解决起来更有效率的就由市场去解决,政府解决起来更有效率的就应当由政府来解决。比如××年对化肥价格的管制效率就很差,是典型的政府越位。由于化肥的上游产品煤、电、油、运、气价格全面上涨,以及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控制国内化肥价格造成企业开工不足、化肥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结果加剧了国内化肥供求失衡的矛盾。()既不能只讲成本,又不能不讲成本。任何政策工具都是有成本的,对政策工具的选择必须进行成本效率分析,并且要完善政策成本的分担机制。有人认为××年出台的补贴政策成本太高。实际上,据对一些县的典型调查,粮食直补的行政成本约为补贴总额的%~%。与国外农业补贴项目相比,我国的粮食直补项目是非常有效率的。问题在于,粮食直补项目中没有列支行政成本,而是完全由
地方政府自行承担,这样地方政府就会感到成本很高。()既不能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不理睬规则。政策要符合我国国情,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年出台的政策中,既有与粮食生产挂钩、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干预政策,又有不与即期生产挂钩、对生产和贸易没有直接影响的补贴政策,还有旨在促进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对这些政策要进行准确定性,要注意.%的黄箱支持上限。()既不能不保持连续性,又不能过分路径依赖。农业政策一经采行,无疑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但也要注意克服路径依赖,跳出现有思路,出台新的政策措施。目前各方面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呼声很高。我国农业政策正处于十字路口,是步日本、韩国之后尘走向高补贴、高保护的不归之路,还是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亟待作出理智抉择。
按照以上考虑,笔者的政策主张是:“多予”方面应当更多地重视公共产
品的供给,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少取”方面应当加快取消农业税的步伐,并更加重视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流失,彻底放弃靠剥夺农民利益积累城市建设资金的做法;“放活”方面应当进一步消除束缚农村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赋予农民全面发展的权利。建议近期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以下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长期以来中央只对大型水利工程投资,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靠农民劳动积累和地方政府的少量补贴。鉴于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基层对劳动力资源的行政动员能力降低,以及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地方正是财政最困难的地方,中央财政应该逐步承担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职责。()加强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但相当多的农业技术如果由市场进行推广则效率很低,必须由政府推广。对具有公
共产品属性的农业技术活动,国家财政在经费上应予以保证。()加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靠市场无法有效进行,国家必须承担这一职责。应重点加强畜禽主产区、优势生产区域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疫情诊断、监控、测报的设备和设施条件,全面提升以动物疫病免疫预防、应急反应和重点疫病控制为主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拥有是不对称的,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政府应当加强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这些才是政府应该干的事情。
第二篇: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
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何
卓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城镇化、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学龄人口减少、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及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大力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上适应了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需要,但在少数农村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也产生了部分小学生上学难的实际问题,甚至引起部分媒体和“两会”代表的关注。对此,我们进行了实证分析,先后还对新疆、新疆建设兵团、甘肃、宁夏、云南、广西、湖南、河南省部分县的农村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总结各地取得显著成绩、分析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1.撤并了一批条件较差的教学点,农村学校规模效益得到提高
各地通过布局调整,一些农村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实现了整合,农村学校校均规模有所提高。2000-2006年,我国农村小学由44.03万所减少到29.51万所,减少了14.52万所;农村初中由3.93万所减少到3.53万所,减少了近4000所;农村教学点由15.75万个减少到8.76万个,减少了6.99万个。农村小学校均规模由193人增加到226人,办学的规模效益明显提高。
2.集中配置教学资源,推动了农村学校办学基本条件的改善
各地在布局调整中集中有限财力,通过改造、新建一批学校以及集中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配合国家和各地危房改造等一系列义务教育工程的实施,许多省份基本消除了危房,逐步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远程教育设施以及学生基本生活设施。2000-2006年,农村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从4.5m增加到5.7m,农村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从4.8m2增加到6.7m2。农村教育和乡村学校的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3.农村教师素质得到提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地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通过调整和优化教师配置,补充了一批合格教师,妥善安置了一批代课人员和不合格教师,总体上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00-2006年,农村小学代课人员由2000年的45.61万人减少到25.44万人,减少了20.17万人。农村初中代课教师由6.24万人减少到3.90万人;2001-2006年全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96.04%提高到98.43%,农村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84.74%增加到94.8%。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整体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
24.农村学校教师配备水平有所提高,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使农村教师相对集中到规模较大的学校成为可能,客观上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结构。2001-2006年,农村小学的生师比由22.68下降到18.96,农村初中由20.11下降到17.10。从城乡对比来看,全国农村小学生师比首次低于城市和县镇,初中布局调整后教师资源得到优化,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使农村学校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开齐率有了明显提高。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产生的新问题
1.东中西部地区学校撤并速度均超过学生减幅
从东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中小学学校数的增减变化情况看,在全国范围内初中虽有所撤并,但减少数量和比例都不大;而小学和教学点的变化则呈现了撤并数多、减幅大的情况。2000-2006年,全国小学共撤并21万所,小学教学点撤并了一半。
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初中学校的调整与初中学龄人口和在校生数的增减幅度较为接近。相比之下,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都存在小学及教学点撤并速度大大超过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人数减幅的现象,其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的小学和教学点撤并速度更快。2000年到2006年间,小学及教学点分别减少6.6万所和3.9万个,其减幅相当于在校生减幅的3倍。
2.部分边远山区农村小学调整过快产生了一定偏差
在过去几年中,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撤并过多、过快的问题。2006年,中西部农村小学校数比2002年累计减少20%以上,大大超过同期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10%左右的减幅。这一情况在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尤为严重。2002-2006年,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小学校数减少幅度超过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减幅的5倍;小学教学点的减幅更大。与此相比,全国平原地区小学和教学点的减少幅度,则与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的减幅基本相当。
农村边远山区大规模撤点并校,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小学生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甚至导致这些地区小学辍学率远高于其他地区。2006年,西部农村山区(不含县镇)小学辍学率高达3.5%,部分农村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甚至超过5%。
3.农村山区教师年龄老化及青年教师进不去留不住问题依然突出
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令人堪忧。2006年,全国农村小学46岁及以上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而25岁以下年轻教师比例仅为1/10。从各地区的情况看,中部的湖北、安徽、河南、江西以及西部的宁夏、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等省区,存在严重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青年教师进不去留不住的现象,在农村边远山区小学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素质不高,骨干教师少,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6年,全国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为62.1%,而中西部农村远低于这一比例,尤其是西部农村山区小学的比例更低,平均仅为50%左右。中西部地区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也很低,其中江西、河南、内蒙等一批中、西部省区的农村山区初中的这一比例仅为10-15%。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尤其是贫困县农村一批学校,近三年来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前来任教;另外,农村中小学外语、音体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课程教师紧缺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很不利于这些地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寄宿生比例高、住宿拥挤
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农村中小学学校建设改造工程,一方面明显改善了农村学校上学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同时带来了生活设施建设和住宿条件跟不上学生规模变化以及住宿拥挤等实际困难。
实地调研和分析表明,在西部地区农村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的学生住宿状况总体上比较紧张,部分学校宿舍拥挤和饮食卫生条件差的现象同时存在,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2006年,一些西部地区和农村边远山区的小学每40平米的宿舍平均住了30多个学生,还有的地方甚至住了50人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城市小学每40平米的宿舍平均仅住6个学生。农村边远地区初中学校的寄宿生居住状况也很不理想,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寄宿生的人均宿舍面积仅为1-2平方米,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初中寄宿生最低标准。
办学条件改善滞后,在许多地区也使每个班级超过56位学生的大班额占有很高比例。2006年全国共有325个县的小学大班额比例超过30%;中部地区城镇初中大班额形象更为常见,70-80人挤在一个教室上课的现象较为普遍。给教师工作带来过重负担,必然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出现问题的原因看,既有中西部农村地理环境条件特殊等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存在操作不当的因素:一些地方并不具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条件、过于强调降低教育成本、减轻财政负担,盲目加大调整力度,没有充分考虑布局调整的复杂性和给就读学生家庭增加的负担;中西部不少县市由于地方财政状况较差,布局调整后的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建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活补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
三、对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的再认识
1.全国地区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依然很大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获得了迅速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总体上城乡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边远山区,普遍存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少、经济困难的掣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城市,也明显落后于东中部甚至西部的平原地区农村。
与东中部平原地区城镇化、集约化快速发展以及农村普遍推进的产业、人口、村镇“三集中”相比,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及交通不便地区受到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农民迁徙、居住地变更以及乡村集中程度等方面,并没有像东中部平原地区那样发生巨变。2000年到2006年的6年间,一些中西部地区山区县乡镇、村的数量和布局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与东中部平原地区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农村学龄人口大幅度递减的态势相比,中西部地区农村边远山区、牧区半牧区、少数民族等地区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龄人口在内的区县人口,也并未像东中部平原地区农村那样出现大幅减少的趋势。据统计,2000年至2006年6年间,6-11岁小学学龄人口在东、中部乡镇农村分别减少了24.2%和19.5%,而西部乡镇农村平均仅减少了18.0%,其中一些农村边远山区、牧区半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龄人口的减幅更低,仅为5%左右。
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异、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学龄人口变化地域性特征等因素,都应成为不同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依据。
2.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新认识
早在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提出,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但客观情况是,部分地区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施整合调整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例如:片面强调学校规模效益、忽视了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学生的就近入学;考虑到了要减少地方财政压力、而忽视了农村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学生家庭增加经济负担;过分强调学校标准化和统一整合、忽视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人居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这些地区小学及教学点撤并速度过快、撤点过度现象,客观上造成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
为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1年教育部部与财政部等部门,虽已对各地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了要求和原则性意见,但从这项工作的推进情况看,各地还需进一步按照不同地区、城乡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保证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撤并学校及教学点后学生上学不致太远,并使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得到改善。
在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过程中,为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中央财政安排了支持地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专项资金,财政部还为此出台了专项经费支持办法,但由于产生了学生上学远的实际困难,客观上增加了学生交通或住宿生活方面的费用,给贫困农民家庭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农民家庭,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有些地区在学校撤并中过分强调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管理,未能充分考虑农村边远山区复杂的居住和交通情况,统一规定撤并学生规模较小的小学和教学点,一些县甚至规定撤并县域内100人以下小学。学校撤并工作缺乏充分论证和统筹安排,缺少与乡镇、村的充分协商和广泛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以至引起当地人民群众的不满,背离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初衷。
综观世界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针对边远山区、岛屿以及交通不便地区的实际困难和居民需要,努力探索符合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及适应其自然环境特点的教育、人居与社会和谐发展模式,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难题,同时也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和成功经验。为了帮助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非常关注这些边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基会等机构,也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致力于帮助这些地区发展教育和提高少年儿童的发展能力。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实际困难和客观需要,审慎推进和重新部署全国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是党和政府关注农村农民以及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四、对全国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再思考
全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需要充分考虑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孩子就近方便入学的需要,需要重新审视各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纠正部分地区不顾客观条件限制、忽视困难地区学生家长的根本利益、过快过度撤并学校及教学点的做法,推动全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1.切实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以关注民生民意作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准则。各级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政策中,力求体现民意,在确定学校撤并方案中,尤其需要认真倾听并充分考虑农村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农民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真正变成一项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关怀的“惠民工程”。
加大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的力度,将计划实施重心从以初中为主逐步转向初中和小学并重,选派数量由目前的每年2-3万人增加到每年4-6万人,重点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结合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扩大国家远程教育布点,确保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国家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度,加快培养培训一批面向农村中小学紧缺课程教师,通过专门的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农村边远山区从教,努力改善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
2.适时启动“国家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建设工程”
尽快规划并启动“国家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建设工程”,解决长期想解决而至今未能有效解决的义务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以国家出资选聘教学点教师为重点,以实施师范院校免费制度为契机,从新的学年开始每年从广大考生中招生5000名多科型师范生,并通过面向农村边远山区的“教师特殊岗位”、“艰苦地区教师津贴”等国家特殊政策,打通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广大青年教师面向农村、服务农村中小学(包括教学点)的渠道。
3.重点改善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办学条件
结合国家“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尽快使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校舍及办学条件到达基本要求。通过建立遍及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工程,提高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计算机配置水平,提高小学教学点教学光盘普及和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水平。继续支持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学生宿舍面积、消除危房并大幅降低土木结构校舍比例,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资助力度。
4.注重民主参与,加强对各级政府的督导与监测
充分认识并及时纠正部分地区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出现的偏差,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调整管理制度,在规划和实施学校撤并、尤其是在撤并那些规模小的小学及教学点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当地村民自治组织参与及学生家长参加的听证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边远山区及交通不便地区学生就近入学需求和农民家庭的经济利益。各地对已列入规划、准备调整的学校,要重新论证、审慎撤并。对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少数撤并不当、确需恢复的校点,要由县级政府抓紧统筹解决。
各级政府要强化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需要选取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对近年来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尤其是对学校撤并带来的上学难问题、家长增加的经济负担以及各级政府的责任落实情况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偏差,高效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出现的突出问题,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篇:2018年农业政策重大调整早知道
2018年农业政策重大调整早知道
在农村,农业与农民是紧密联系,以往农民吃饭、创业致富等,是农业都有理不清的关系。农业作为三农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国家的重视。这个也是的,一般比较弱行业国家都是有各种补贴。
但是2018年有以下情况农业补贴将会被取消:
1、土地抛荒3年以上者;
2、土地达不到耕种条件;
3、伪造申请资料;
4、申请资料与领取补贴对象不符;
5、私自改变耕地用途;
6、私自开垦荒地、伪造土地承包合同;
7、国家已颁发林权证的林地和已享受退耕还林(草)补贴的耕地;
8、在不属于村集体耕地的滩涂、洪区、湖垸、河道等种植作物,9、从事的不是农业劳动的。
另外2018年以下补贴将发生如下变化:
1、补贴对象变化了
把农业补贴基本针对3类人,即: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个人。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类人群又是补贴的重点。
2、补贴资金发生农化
在中央下发的补贴资金中,除用于约束性任务的资金不允许统筹以外,各省可对其他资金在本专项的支出方向范围内统筹使用。如广东省在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中就制定了“支持发展种粮大户奖补项目”,其中就自行规定了对当年评选的前20名种粮大户每个给予一次性奖补奖励15万元,补贴资金可用于购买插秧机、粮食烘干等设备。
3、补贴形式变化了
2018年及 以后主要有8中补贴方式:直接补助、政府购买服务、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资产折股量化、担保补助、设立基金,各省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第四篇:中国农业政策的思考
浅析中国农业政策
农业是一门弱质产业。农业的生产经营周期一般很长,农业的收成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要素,所以农业经营既面临着难以预测的自然风险,又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农业科技进步缓慢、农业生产中要素的投入的数量受到限制等原因,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一般要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有必要关注农业,积极的探索新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国农业政策发展历程:
农业政策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基础上产生,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是我们党长期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我国的农业政策从改革开放之后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构建基本经营制度
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是1978—1984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创新农村经济组织,重构农村微观经营主体。
改革开放以前旧的农村经济体制对农民完全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实行工分分配的制度安排使得劳动者只注重劳动数量而不注重劳动的质量。这使得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一环,农民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自发地开始进行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承包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于是中央在1980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在政策上明确提出了在农业领域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为了解决旧体制废除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又从政策上引导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83年底,全国农村基本实行了双层经营体制。1984年,中央明确提出农村土地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动摇和瓦解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基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确立了农户经营主体地位,再造了农村经济的微观经营主体,克服了原来制度的低效率,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
在这一阶段,农业政策主要是围绕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来展开的,政策调整的目标是为了变革现有的农村经济体制,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出台了以土地政策和农户的经营政策为核心的多项具体政策,这些政策对当时的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代表了农民的利益。
(二)引入市场机制
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是1985—1991年。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我国农产品供给不足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改变。农业政策的重点也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国家加大力度调整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引入了市场机制。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农产品的供给长期不足,为了保障城镇居民的食品供应,我国实行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提升,农产品的供给压力大大降低,这为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创造了条件。于是我国加快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于是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2]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国家开始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经过这一时期的改革和发展,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了农业和农村的经济中,并且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产品流通实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产品市场日趋完善,这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是1992-2000年。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是围绕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利用市场机制全面取代计划调节手段。
这一时期农业政策的总目标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经济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1992年以后,农村改革进入了稳定基本政策,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此阶段的农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立法手段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在土地承包期15年到期后,继续延长保持30年不变。二是对粮食和棉花等主要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尝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三是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四是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建立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专项储备制度、风险基金制度和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综合开发。五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四)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是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中央的农业政策的取向是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时期政策以农村税费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着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展开农村综合改革。
在此期间,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为主题,根据“三农”现状逐步调整政策总体要求,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具体来说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农业政策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予”的范围在扩大,力度在加强。“多予”的实质在于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使得国民收入和社会资源的分配向“三农”倾斜。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于2000 年在安徽省进行试点,2003 年在全国推开。用于支持乡村公共事业的“三提五统”等制度外筹资方式被纳入到制度内的税收范围、取消农村义务工和积累工,。从制度上堵住了乱收费、乱集资和乱罚款等漏洞。2004 年开始试点取消农业税,当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一个百分点,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到 2006 年农业税全面取消。三是国家对“三农”财政投入的政策规定更加具体,投入规模逐年增加。四是逐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更加关注民生。[3]
二、中国农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主要采取的是对贸易没有或只有轻微扭曲作用的“绿箱”政策和微量许可政策,并且许多“黄箱”政策也不具扭曲作用。总体而言,中国实施的农业支持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央财政对农业进行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政府对农业财政支持不足
中国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不足,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补贴一般通过流通渠道进行间接补贴,不能较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造成农业资金严重流失现象,制约了农业可持续性的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中国对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的投入比较低,对农户进行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还不大。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为0.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1.7%的水平,而其中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为0.65%,低于政府科研投资强度0.8%的水平。[4]同时一些区县财政困难使配套的资金难以到位,财政支农的资金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财政支持的资金实行分块的管理,部门之间不能实现有效的配合,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作用。财政审批还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一些项目偏离了农户的真正的需求。
(二)农业保险体系不完善
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体系都比较完善,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农业保险体系,无论是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是近几年也不断出现的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和食品安全事件。中国农业保险的功能性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农业的有效生产和发展。而且我国的农业保险补贴仅仅是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缺少对农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费用的补贴和一些政策性的减免税措施。
(三)农业支持政策立法滞后
发达国家的农业支持政策一般采取立法形式,而中国农业政策缺乏法律基础。支持农业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一般都由政府颁发相关政令,并未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各个部门在制定农业政策时也缺乏整体性,从而影响了农业政策实施的效果。
三、中国农业政策发展方向
中国农业依然是弱质产业、农村基础依然薄弱、农民群体弱势,城乡关系不协调的因素依然存在。近期中国农业政策的总体走向是:继续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5]中国农业政策将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演进:
(一)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补贴政策
我们要尽快的建立起一套适合我们国情的农业补贴的法律体系,对农业补贴的对象、范围、方式、项目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各项的农业补贴有法可依,保证我国的补贴政策顺利的进行。要适时扩大补贴的范围,提高补贴的水平。我国当前农业补贴侧重于主要粮食种类的生产,价格支持政策也主要集中于粮食主产区,补贴的种类和范围比较的狭窄,对农户来说收益有限。改进农业补贴的实施方式,尽量的做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我们要以不会被削减的“绿箱”补贴政策为以后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不仅仅是因为“绿箱”政策可以免于被削减,从而成为可以长期使用,还因为它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我们“黄箱”政策还有一定的空间,要充分的利用好这8.5%的“黄箱”比例。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上,进一步探索最低收购价的形成机制,缩小最低收购价定得过低或过高的政策偏差,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除了加大投入力度外,按照全面统筹、次第有序、重点突破的方式逐步完善农业投入和补贴政策体系。
(二)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益的根本途径。依靠科学技术,强化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同时配套措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合法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6]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为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扫除各类障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
(三)保护农业产业安全
1、加强对农业产业安全管理
农业产业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外资进入我国涉农领域的监管。因此,要对对外资进入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情况,以及在种子、化肥等农资经营领域,进行全面调查,结合各行业的具体特点分析评估外资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加工领域和农资领域的外资准入制度,明确外资通过并购或其他方式控制国内涉农企业的审查范围和程序。
2、加大对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力度
鼓励我国涉农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联合,培育和组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农业综合企业集团。鼓励涉农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从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支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发挥其在协调农产品种植、流通、加工等方面的作用。
3、改善农产品贸易条件
建立独立的国际农业信息收集、研究和发布体系,为企业从事农产品贸易提供指导。积极参与世贸组织农业贸易谈判,进一步开展区域和双边贸易谈判,增强对国际规则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积极培养熟悉各类交易市场的游戏规则及具体操作的贸易人才,提高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复杂形势的能力。尽快制定建立农产品进口战略机制,依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回旋余地较大的优势,提高农产品进口的经济效率。
(四)兼顾城乡公平,更多关注乡村民生
在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兼顾城乡公平,以人为本,更多关注乡村民生。主要内容包括: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为离土离乡的农民提供舒适的容身之所。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提高城乡分工协作水平,强化城乡经济互动,调整城乡产业收益分配格局。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深化水利改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收入获取能力持续提高,协调城镇建设与农地占用冲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合理安置失地农民,防止地方政府通过征地剥削农民。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农村创造高级生产要素。统筹城乡教育,改革重点中学和高校招生录取制度,保证教育公平发展。深入探索农村医疗、养老、低保及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工伤、生育、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社保统筹地区转移接续问题。治理农村环境,严惩城市向农村转移污染的行为。
(五)深化改革,统筹管理 基本走向是消除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高效运转的农业管理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各种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确保城乡居民在各方面享有同等待遇。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强化城乡经济互动。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乡村债务新型管理办法。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着力解决农民对抗性冲突问题。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支持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组织。整合行政资源,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建华.陈亚平.农业政策与法规[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4-10 [2]李建平.构建中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1).61-66 [3]程国强.中国农业政策的支持水平与结构特征[J].发展研究.2011(9).77-80 [4]白凌子.农业支持政策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3).37-41 [5]孔祥智.何安华.城乡统筹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2001-2010年的中国农业政策.教学与研究.2011(3).5-13 [6]张珂垒.日本构建发展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科技与经济.2008(6).39-41
第五篇:当前我国十三五的农业政策、节水政策
当前我国十三五的农业政策、节水政策
坚持“三个导向”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排设施,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新建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分区开展节水农业示范,改善田间节水设施设备,积极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循环水养殖等技术。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调整农业水价,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开展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统筹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与治理,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支持力度,开展太湖、洱海、巢湖、洞庭湖和三峡库区等湖库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
八部委《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20年和203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分别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和3730亿立方米。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20年和203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达到0.55和0.6以上。推进地表水过度利用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适度退减灌溉面积。
推广节水灌溉。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到2020年和2030年,农田有效灌溉率分别达到55%和57%,节水灌溉率分别达到64%和75%。发展节水农业,加大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到2020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加强现有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配套,增强农业抗旱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行农艺节水保墒技术,改进耕作方式,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旱品种。发展雨养农业。在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建设农田集雨、集雨窖等设施,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开展粮草轮作、带状种植,推进种养结合。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改良耕作制度,扩大优质耐旱高产品种种植面积,严格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在水土流失易发地区,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
农业部一空两减三基本:农业部日前制定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张桃林介绍称,“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标。“两减”是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农业部2013年水肥一体化指导意见。水分管理。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墒情、根系分布、土壤性状、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制定灌溉制度,内容包括作物全生育期的灌水量、灌水次数、灌溉时间和每次灌水量等。灌溉系统技术参数和灌溉制度制定按相关标准执行。根据农作物根系状况确定湿润深度。蔬菜宜为0.2~0.3米,果树因品种、树龄不同,宜为0.3~0.8米。农作物灌溉上限控制田间持水量在85%~95%,下限控制在55%~65%。
水利部四大工程:东北节水增粮(滴灌);西北节水增效(管灌),新疆棉花膜下滴灌,西北玉米、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华北节水压采,华北小麦玉米微喷水肥一体化;南方节水减排(管灌),西南马铃薯集水水肥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