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20:2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国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国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思考》。

第一篇:对我国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思考

【摘要】 文章在指出扩大内需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动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内需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内需 消费 经济增长 对策

1.扩大内需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

判断经济形势的好坏,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更要看 影响 经济增长的因素。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来看,外贸进出口总额2005年已达到1.4万亿美圆,顺差1000多亿美圆;投资率由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的34.9%上升到2004年的44.2%,同期消费率则由65.4%下降到53.0%;在居民消费构成中,城镇居民所占比重由38.4%上升到59.5%,农村 居民则由61.6%下降到40.5%。对于相比高速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率,消费增长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不旺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1持续扩大进出口贸易的外部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空前发展,导致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08年的70%,特别是近几年,每年都要提高10个百分点,这在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如果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将远远偏离正常水平。同时,国际上一些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如安全、高油价、美圆汇率走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等 问题,都会增加我国扩大进出口贸易的难度。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贸易大国,在重视国际市场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国内市场和内销,以及早化解潜在的风险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1.2宏观调控将制约投资的过度膨胀

国外学者在研究印度能否超过中国时指出,中国快速增长主要由外国直接投资推动,而未来的发展最终还要取决于本国资源的调动,从长远看印度比中国更具潜力。此报告并非空口无凭。我国最近5年的投资率始终维持在40%左右,2008年更是达到了44.2%,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偏高15个百分点以上。过高的投资率带来了煤电油运的紧张和重要原材料供求状况进一步加剧,造成新的生产过剩、失业人口增加,已危及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

1.3扩大内需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而且,从大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来看,一般都是以消费为“马车头”,投资和出口为两翼。但从我国的情况看,却是典型的投资推动型增长模式,消费反倒成为经济增长的“软肋”。众所周知,消费是最终需求,投资只是中间需求,消费上不去,投资是不能持久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这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的战略角度来说的,在 目前 情况下,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比增加投资更重要。

2.扩大内需的对策及建议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我国目前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国民储蓄率高,市场潜力巨大,决定了我国需要、也有条件依靠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在当前投资高增长、贸易增长形式亟待转变的情况下,扩大国内需求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源泉。

2.1增加居民收入收入

与消费在一般情况下是成正比的,有了收入就要消费,反过来,消费就会促进生产和销售,另一些人的收入也就增加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因此,随着 经济 的 发展,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刺激消费的前提。一是要积极扩大就业,要及时制定相应政策,引导 社会 资金投向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拓宽就业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就业才有收入。二是要培育中等收入阶层。从各国经验看,中等收入阶层是支撑一国消费进步的主导力量,因而中等收入阶层能否正常扩展也就成为约束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现在低收入阶层队伍太大,高收入阶层队伍又太小,远没有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要想办法大力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升级他们的消费结构。三是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我国13亿人口中8亿多是农民,而占人口近60%的农民只占居民消费的40%,这与农民普遍收入不高有关。自1997年以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4%,最低的年份只有2.1%,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的一半,且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如果农民购买力不足,内需是很难真正扩大的,只有8亿农民腰袋鼓了,才会释放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2.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五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 目前 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 问题,如:城市社保覆盖范围不够宽,社保基金筹措困难,失业人数增加较多,农村 社保刚刚起步,等等。居民消费不旺,与其说是与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有关,不如说与我国当前还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关。要打消人们增加消费的顾虑,就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要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为开展社会保险提供切实的财力支持;四是加快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五是低标准、广覆盖、大 网络 地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2.3拓宽消费领域

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重要指标是恩格尔系数。根据联合国教课文组织划定的40%~50%的小康标准,我国整体上已于2002年步入小康阶段,也即衣食无忧。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适时引导居民把需求重点转向住、行、教育、文化娱乐、旅游 等方面,同时加快发展 现代 物流业和新型消费方式,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住房、汽车、通讯网络器材等,以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这些年我国住宅、汽车、旅游等领域出人意料的增长带来的经济效益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

2.4更新消费观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又长期受传统观念和低工资、低消费的 影响,对自身的消费总是采取自我抑制的办法,有的人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生活,还要考虑对子女的经济补贴等,用于自身的消费不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这种消费观的写照。从消费观念来看,我国整体上属于节俭型社会。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指出,中国 不仅是国家,而且是个人及家庭的世界储蓄冠军,中国人平均将其50%的收入储蓄起来,而德国人和美国人储蓄占收入的比例仅为20%和14%,这从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不断刷新记录中就可以看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980年占当年GDP的8.8%,上升到2000年的72%,2010年更是达到了88.6%),这么庞大的储蓄额,既是好事,更是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更新消费观念,懂消费、敢消费、会消费势在必行,于己、于社会、于国家都有利。

2.5改善消费环境

目前,我国的消费环境还不十分理想,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不知坑害了多少农民兄弟;假冒伪劣食品、虚假医疗广告不知让多少人上当受骗;最近几年过高的商品住宅、教育、医疗费又不知阻挡了多少人的消费欲望。要让大多数家庭都能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住得起房,放心安全地去消费,就要改善这些制约消费的不良环境。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重点打击食品、药品行业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把有些部门过高的费用降下来,为老百姓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使人们敢于消费、放心消费,从而形成充沛的内需动力,“烧旺”消费市场。

(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安市分公司)

第二篇: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思考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正逐步受到重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还是个生态问题。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众多,但此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此文探讨三农问题,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三农”问题;意义;表现;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几年来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从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与大力扶持如减免税、给种粮户补贴和给购买农机的农机户补贴,应该说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关怀,同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小康和农民的富裕起到极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三农问题”并不十分乐观,与世界接轨差距还很大,尚需我们加倍的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在减少农民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基础,突破性地发展工业是关键,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是现实途径,推进小城镇建设是重点。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1、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其实质上是农民的革命。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我国13亿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农业人口比重高达70%,且人均耕地不到3亩,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致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如果不很好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可能会引起和诱发犯罪和其他的不法行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更有利于社会的健康稳定,——“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

该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尽管我国城市改革在经济的市场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至今尚未解决好“三农”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困难提醒我们:如果再不以务实创新的态度解决“三农”问题,执政党和政府最大的“问题”最终会来自农民“,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2、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报告着重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更是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基本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但相对城市而言,农村面临的困难更多,农村全面实现小康还有一个任重道远的历史过程。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矛盾在农村而不在城市;在基层而不在大中城市;在中西部地区而不在东部。“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我国13亿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竞争力,才能为农村小康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雄厚的基础,“三农”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中国正处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之中,依靠农业补贴工业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改变观念,如果没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眼光,对“三农”问题的理解会有很大偏差;要增强对农民的感情,不要把农民的贫困看成是麻烦;要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真正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来解决,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和要求,解决好“三农”问题更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农”问题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国民 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前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中,广大农村还有3项没达到:人均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医疗卫生条件,其中,农民收入是个关键。尽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平均增长,达4.8%左右,但城乡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不同经营类型、农户收入差距拉大的问 题仍未改观。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环境不容乐观,农民收入上不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就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必然也制约着城市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紧迫问题,也是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结构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农业促进工业,工业反作用于农业,解决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的经济更加的发展,农业更加的合理化,使产业结构链更加的衔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们应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等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用市场之手激活农村各种资源,使农业走上大市场,实现效益的倍增。科技就是生产力,没有科技强有力的支撑,农业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民要“土里刨金”也无从 谈起,要在农村建立长效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帮助农民掌握科技这个强有力的武器,产业雷同、特色不够是不少农村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下大力气,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同时,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相当紧 张,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土地既是生产要素,又是生活保障,大多数在外流动就业的农民是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因此,在没有别的手段可以替代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保障之前,农民的承包地必须保持长期稳定,确保土地安全,土 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只有在二三产业发达、大多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的地方,才有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同时也为国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同时由于农村内外部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又产生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被综

合概括为“三农”问题。

1、农民问题

它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主要是三个方面:(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增收放缓以后,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与城市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2)、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由于缺乏利益保护机制,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非农化转移中,农民是被动接受土地的低价格而不能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而不能分享其利益,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由于事实上缺乏强有力的利益代表者,农民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在农村,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能享受公共卫生、医疗和教育。即使进入城市,实际上成为城市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但不能享有与原市民同等的城市公共福利,更没有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政治权力。

2、农业问题

它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的生产低效率,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二十多年来,实际上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制度变革,传统农业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分家分户经营、自给性生产为主,出售剩余产品为辅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土地产出率不高、劳动生产率也不高,因此日益缺乏竞争力。(2)缺乏有效的生产要素投入,导致发展后劲不足。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从外部注入新的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以及新制度要素。(3)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导致农产品卖难伺题经常性突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沟通城市、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流通体系,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缺乏有效的联结手段,难以避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致使农业发展长期缺乏有效的市场拉动力。

3、农村问题

它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庞大的乡村管理构架与薄弱的乡

村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使正常的经济周转困难,还使乡村的信用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由于长期缺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足够投入,农民素质差、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化消费等现象十分突出。在原有的严密组织被破除后,乡村社区建设成为整个中国社区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缺乏互帮互助机制,缺乏行业协调机制,从而农民成为最无组织性的群体。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也无法得力执行规划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乡村建设混乱,村容、村貌不堪人目,乡村环境的脏乱差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工业化、城镇化问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要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前提,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学校、医院、文化设施、水电的供应等方面是关键。而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只有在满足了一定规模的人口,或者说在某一区位集聚了足够的人口规模,其投资才具有经济效益。可见农民与农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城镇化的过程,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不断转移,农村小城镇、小城市。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决好“三农”问题就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以在对待“三农” 问题,就必须要把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以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障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让第三产业惠及农业,提高农业的社会支撑能力。第三产业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巨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金融、流通、科技、信息等多方面支撑系统的完善以及农产品销售、仓储加工、农民培训等都离不开第三产业,因此,要注重第三产业对农业的支持,在第三产业中有关以服务于农业为主的企业要给予支持和优惠,使之在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了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这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必须要学会统筹兼顾,发挥城市对农业的支持作用,政策上允许城市企业和个人使用农业用地,消除城市的资本向农业活动的体制性障碍,培植城市农业,在城市郊区和近郊区,按照城市环境需求开辟以经济林木、花卉、高附加值农产品及传统农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开辟城市与农业的“绿色产品”通道,通过对农业区块生产质量的监测,形成农业对城市的“特供区”,逐步扩大,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建立与城市联通的便捷配套服务。统筹规划农村建设。可以采取城市带卫星城镇,城镇带卫星乡村,乡村建设带贫困户的办法,合理配置区域公共资源,将城镇规划与村镇规划结合起来,在公用事业建设上与农村分享结合起来,在创业环境上与农村协调起来,保持农村建设能够通过机制调整,注入新的活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使解决“三农”问题有思想依据,更好的来解决“三农”问题。

2、深化体制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关键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必须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率先突破;必须注重发展民营经济、民本经济、民生经济,鼓励科技能人、经营大户加快发展,实现优势群体率先突破。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必须建设农产品优势产区,形成优势产业带,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双重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作为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还必须精减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农业体系,农业产业化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开发名特优稀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形成优势产品区域带,使产业、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就要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这两方面的工作,处理好“给”与“取”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采取“多于、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多予”,就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建立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即是在政策上支持保护农业,物质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生产经营上为农民服务.“少取”,就是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做好“减法”.一方面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清理和规范涉农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另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切实精简机构,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要求,从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的角度,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主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主要是加快选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这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缺乏竞争力、增产不增收的重要途径。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畜牧业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可以带动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着力做好粮食加工转化这篇大文章,通过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拉动产业结构整体跃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这是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四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继续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积极开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为粮食主产区腾出粮食市场;粮食主产区,要充分发挥粮食优势,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发展优势、专用粮食品种。五是加大退耕还林力度。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退耕还林,国家给农户一定的粮食、苗木费和现金补贴,这是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民收入。

3、调整城乡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根源,要缩小或消除这种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就必须改革造成二元社会结构的主要根源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使城乡间劳动力自由流动 ,平等就业,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二元结构深刻的影响着国内生产、生活和社会形态的各个方面,这种二元结构主要体现为城镇社会和农村社会两大部分。也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区别,这种生产方式的二元结构 ,更深刻的表现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形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利益集团。应着眼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应把逐步缩短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作为重要目标。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在稳定土地承包制度,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着眼于把土地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就业保障功能从土地制度中逐步分解出来,努力为实现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为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构建城乡和谐的社会。应当改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先城镇后农村的顺序,加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现阶段最为迫切的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东部一些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省份,应率先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欠发达省份和地区应保证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创新教育投入体制机制,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承担更大份额的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在着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各方面的问题时,应当突出解决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师资质量问题。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都要注重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加强教育,提升农民素质。解决贫穷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跨越知识门槛。当前农民教育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在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农民的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还在进行着艰苦探索。因此,要加大农民的教育投入,开展多个层次,多种需要的教育,让农民迅速成长为有知识、有创业能力、懂市场经济,有现代思想的劳动者。

努力减少农业就业人口,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大幅度减少农业就业人口,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力争取得较大突破,我国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培训工作,应当由农村劳动力输入地和输出地政府共同承担,其中输入地政府应负更大责任。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4、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理解,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动“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就其本质意义来讲,不失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尤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调整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发展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全区城乡差别、工农业差别、农民与市民差别仍然较大,主要表现在,农民增收趋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整体落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一些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相对滞后,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综合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巩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成果,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政权建设,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五个统筹,推进农村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障碍,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解放、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进一步跳出“三农”抓“三农”,以“非农”的办法解决农的问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之,需要我们大力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用大战略指导农村大建设,破解“三农”大难题,赢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谐,着力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建设,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村镇建设,加速融入中心城市;着力推进社会文化事业,实现协调发展;着力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加速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郊区新农村。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只有全面和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使农民的生活安居乐业,收益提高,形成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景象。

参考文献

[1] 刘卫平、陈许华:《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2] 解决三农问题应在深与阔的背景下进行易宪荣理论参考2006.2 [3] 陈桂棣,春桃著·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 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66.[5] 邓丽君 城乡一体化之我见[J].现代城市研究,2001(2).[6] 吴力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为何不导致城市化———江苏省城市化滞后原因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1,(7)

[7] 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N).天津日报.2004-04(13)[8] 王珏.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举[J]理论动态.2004(总1632):1-9 {9}陈锡文·中国农村的五大问题·经济观察报,2004-7.[10]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3).10

第三篇:扩大内需问题研究

关于扩大内需

【关键词】内需 消费 需求 扩大

【摘要】从什么是内需问题,如何解决内需问题等方面阐诉了我对扩大内需问题的理解.和网络上常见的扩大内需问题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特别是08年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商品消费国的进口需求量大打折扣,造成我国出口困难,成产力过剩,严重牵制我国经济发展。

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扩大内需成为宏观调控的突出任务,内需问题主要是消费需求问题,而消费需求问题主要是收入问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选择。去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对广东省的冲击,暴露了宏观经济发展模式深层次问题,扩大内需也是我省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选择。去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对广东省的冲击,暴露了宏观经济发展模式深层次问题,扩大内需也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扩大内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费需求不足,在发达国家,消费需求不足多因财富缩水引起,例如股票或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降低民众的收入预期,从而限制了消费需求。在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同时涉及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两个层面。

二、从收入增长方面来看,农村收入处于较低增长水平,制约了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为了保证社会基本生活品价格和供给的稳定,国家不允许粮油产品发生大的价格波动或者上涨。在农产品补贴有限的前提下,这一政策取向,决定了当前以农产品供给为重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的收入上限。

三、我国劳动力供给丰富,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所以价格较低,以劳动力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城市居民以及流行性劳动人口,其收入增长也非常有限。而这部

分人,往往在基本生活资料持有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增加他们的收入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

四、收入分配方面,一般而言,收入分配分为两类,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前者指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如工资利润、利息等等;后者指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重新配置国民收入。

五、初次分配的角度看,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对独立的针对资本方的抗衡力量,劳动力供给者的工资讨价还价能力较低,所以,生产成果的初次分配对资方相对有利。而资方的国内消费倾向往往低于劳方。除了前面提及的劳动者存在基本生活资料缺口外,还因为中国的富裕阶层的消费,带有凡伯仑所谓的“炫耀性”色彩,他们所消费之相当部分是进口奢侈品,不构成国内消费需求。

六、再分配的角度看,我们的再分配体制尚在探索之中,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人们对未来生存状况信心不足,用养儿、储蓄等自我保障方式取代社会保障,直接后果也表现为当前消费需求不足。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方针。我们既存在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持续高速发展的可能性,又存在着传统发展模式发挥到了极致,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从我省省情出发,遵循经济成长总规律,借鉴国际发展经验,把握后危机世界变革机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调整和优化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推动战略转型,争取未来一个时期我省国民经济持续、优质、较快发展,是当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调整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是在发展新阶段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加快暴露了我省经济内循环不足不强,过于依赖外循环这种发展模式与经济成长新阶段不相适应的矛盾。突破这些矛盾的基本战略选择,就是扩大内需,加快以外促内步伐,转变发展方式,构建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把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在国内供给-需求主导模式上。

(二)从国际经验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调整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是避免重大发展战略失误的及时选择

(三)从我国发展新趋势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调整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是我省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十七大明确把扩大内需作为优化结构、促进持续发

展的长期重大发展政策。能否成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将对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是可以利用先行发展高位优势拉动国内区域产业循环和产业升级,形成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新动力和新空间;二是推动国内重构宏观经济供给-需求结构,实现宏观经济良性运行和发展;三是借助开放优势发挥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种产业分工接合部、转换桥、疏导器作用,促进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外循环与内循环的互动融合。

(四)从后危机世界经济变动新趋势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是我省顺应变化,抢抓机遇,实现发展新飞跃的重大举措。这次金融危机,必然并已经在推动着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变革。中国的崛起不仅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也要依靠强大的消费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释放13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力,无论对于参与太平洋西岸新月型经济带的崛起,还是构筑我国由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强大国民消费力构成的国际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五)从长远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也是我省加快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扩大内需战略,不仅仅是要扩大需求和消费,更重要的是要推进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在促进环境、经济、科技、文化、社会与人协调持续发展基础上,重构和优化我省宏观经济供给-需求体系,促进传统增长方式向科学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通过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活力和能力,最大限度满足人民和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发展目的。

中国已将其完全纳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的轨道,“如果能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中国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主动权。”可见,扩大内需在我国已具有了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和迫在眉睫的实施的必要。

第四篇: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1 概述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而要搞好这两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解决富余职工和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以及在改组、改制、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企业兼并、破产等带来的大量失业,据多种资料的较为保守的估算,由此带来的失业约为2000万人左右。据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计算显示,我国城镇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隐蔽性失业人数1995年就达3161万人左右。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5年底,我国在国有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的就业人员为14408万人,而在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待剥离的企业冗员要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3,以此推算,全国的城镇公有制经济单位要剥离出4000到5000万富余人员。又据有关部门按现有产业技术水平的保守测算也将产生2000到3000万富余人员;第二,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九五 ” 是我国人口生育高峰期,在此期间我国城镇将有54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而同期我国城镇能安排的人数约为3800万左右,2 目前导致我国失业压力大、失业人员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2.1 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关。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也多(我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产生了近3亿 激增人口 ”,对今天的失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得到缓解)。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从根本上决定了新增劳动力大大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从而不可能在短期内为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2.2 与我国在几十年内积累下来的矛盾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暴露和释放有关。我国在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出于种种考虑,采取的是 低工资、高就业 ” 的方针,使企业内部富余人员长期积累下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一矛盾被 大锅饭 ” 掩盖了。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由面向政府转而面向市场,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企业要减人增效,不仅向劳动力市场排放富余人员,而且还要减少招人的数量。这样,过去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的 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 ” 的现象就再也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矛盾就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迅速暴露和释放出来。

2.3 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有关。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产业结构严重失调,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改革后,在对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过程中,过去片面、畸形发展的一些产业部门必须压缩其过于庞大的生产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这些部门的大量企业出现亏损、破产和倒闭,从而引起这些企业的失业人员猛增。同时,部分老工业基地资源面临枯竭或产业过于单一,结构转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结构转换过程中,也要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员。如曾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的辽宁省阜新市,可采煤层已经告罄,使40万煤炭职工需要重新安置,素有 煤铁之城 ” 之称的本溪市也面临同样困境,统配煤矿需要全面转产,本钢在 九五 ” 期间将要减员1/4到1/3。

2.4 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类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发展。大量机械化、自动化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既使人类从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放了出来,同时,也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迅速提高,使传统产业部门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现象。我国改革开放的近20年,也是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20年,在企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条件下,企业必然要尽可能地降低用人成本、减少就业岗位,从而,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出现了大规模的 机器排挤工人 ” 的现象。再加上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 “ 抓大放小 ” 的改革战略的实施,在 “ 抓大 ” 过程中大量企业合并或者被兼并,使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这样,资本规模扩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失业增加的规律也在较短时间内表现了出来。

2.5 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和部分城镇职工的就业、择业观念尚未转变有关。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相当成功的,一个 包 ” 字,把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激发和调动了起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迅速出现(据有关专家采用工日计算法、经验计算法和人力单位计算法测算结果,目前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左右),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上是无序地拥进了城镇,与城镇劳动者竞争本来就不多的就业岗位。而与此同时,我国城镇的广大职工却尚未从过去的 大锅饭 ” 条件下所形成的就业、择业观念中解放出来,仍然不切实际地希望国家能为他们安排一个舒适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从而,不愿意与拥进城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竞争。这样,他们一旦失业,就不可能较快地实现就业岗位的转换,从而,作为失业者在失业大军中滞留了下来。

2.6 与我国投资重点和产业政策的改革、对劳动力需求能力进一步降低有关。在 九五 ” 期间,我国投资将更多地集中于保证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讯和支柱产业以及科技、教育、国防、住房等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而这些项目一般都是投资大、用人少的行业和产业。这意味着新增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增加,或单位资金投入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下降。

3 针对失业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失业是发达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同时,由于必要、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我们所要做的,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我国的失业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程度内。

3.1 我们应当尽快采取必要措施,加快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国有企业大面积的扭亏增盈。这样,既可以减少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的人数,又可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在这里我们想着重谈一谈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中扩大企业家经营决策权同强化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关系对企业的重要影响问题。我国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扩大企业家的经营决策权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如何保证这种权力不被滥用却是任何人也不能回避并且在事实上也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国家、职工无法控制企业厂长(经理)的行为,再加之有很多人事实上没有经营管理能力甚至没有责任心,导致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并进一步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在企业负责人权力膨胀甚至失控时,还往往导致腐败现象。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困难或破产倒闭企业,其负责人的责任是相当大的。这样,在企业职工对厂长(经理)的行为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却要让职工来承担下岗失业的风险和后果,是极不正常和极不应当的。因此,为了实现国有企业大面积的扭亏增盈,为了让企业职工的权力与承担的风险相对称,我们必须强化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3.2 在解决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上,应当强化政府的作用。我们认为,从总体上来讲应当建立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政府管理体制,把就业问题纳入宏观调控政策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项目管理体系中。具体来讲,政府作用的强化应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二是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各种免费的职业介绍机构,疏通就业信息,沟通就业渠道,并规范目前部分收费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坚决取缔那些存在欺骗行为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三是可考虑增加政府对失业劳动者进行再就业培训的经费投入,建立各种行业、跨行业的就业培训和指导中心,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改进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调整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结构;四是作为一种短期措施,可考虑在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的近2-3年内,由政府投资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建设项目,以暂时缓解再就业的压力;五是可考虑帮助部分劳动者由失业问题较严重的老工业城市和地区向新的经济增长地带和城市实现地区迁移;六是作为一种短期措施,可考虑在近几年内适当限制富余劳动力向失业问题较严重的城镇和地区的无序、过量流入,以减少他们与城镇劳动力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

3.3 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 “ 劳动密集型 ” 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当指出的是,在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上,我国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据统计,在就业人数上比较,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就业总人数中,几个国家的比重分别为:美国72.8%,日本62.7%,德国59.4%,俄罗斯56%,而我国仅为23%。在发展第三产业中,大力发展区街经济、社区经济等不失为可供选择的方案。

3.4 大力发展弹性工作、非全日制工作、钟点工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以拓宽就业渠道

3.5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使他们由目前相当部分人所持有的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希望找到舒适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增强就业、择业的竞争意识。同时,政府应对苦、脏、累、险等工作岗位实行必要的分配倾斜政策,如减免这些部门、行业的部分税收等,以吸引劳动者到这些部门、行业就业。

3.6 对下岗和失业劳动者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众所周知,我国企业过去一直实行低工资的政策,在这种制度下的工资实际上仅是工人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其余部分连同工人在剩余劳动内创造的价值则形成了积累。可以说我国庞大的国有资产事实上是广大劳动者劳动的结晶。从理论上讲,这种劳动的结晶理应用于保证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从而进行劳动并获得劳动收入。我们在同许多下岗失业劳动者交谈时,他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在企业工作多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我们老了,重新寻找工作的能力又有限,而企业亏损或破产倒闭,要我们自谋生路,那么过去的老帐应该怎样算?事实上这是对劳动关系明确提出的补偿要求。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绝不应当视之为无稽之谈而置之不理,在劳动者下岗失业时应当对他们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具体办法可以采用一次性清算,如广东省实行的一次性 工龄买断 ” 的办法,也可以采用分期支付的办法;既可考虑用货币形式支付,也可考虑以国有资产的债权、股权甚至住房等非货币形式支付。或者在职工自愿参加的原则下,将这部分资金适当集中建立一种基金,用于失业劳动者的培训、为失业者 自我雇佣 ” 的开业提供贷款或为他们到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等等。我们认为,实行这一办法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增强失业劳动者再就业的经济能力(如失业者可以使用这部分货币实现 自我雇佣 ”,也可以使用这部分货币投资入股,在 “ 股份合作制 ” 企业实现再就业,等等);其次,可以解决部分下岗劳动者事实上已重新就业,但仍在原企业领取一定数量收入,企业的压力事实上并未减轻的 隐性失业 ” 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绝不能把这种对劳动关系的清偿视之为国有资产流失,从理论上讲,这只是 取之于民,还之于民 ”。

3.7 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数量,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规范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过低(企业上缴部分及职工个人交纳部分合计只占工资总额的2%-3%),因此,应当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特别是应当把交纳失业保险金通过法律程序规定下来,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应当交纳,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同时,也应当增加政府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投入力度(政府应当增加对失业保险基金投入力度的理论依据与上述关于对劳动关系清偿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应当扩大失业保险金的覆盖范围(目前许多地方只对几种特殊类型的失业人员发放)。在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上,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基金时常被挪作他用的现象发生。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劳动者从整体上看是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大家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是一致的。只要我们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把我国的失业控制在合理、必要的程度内,并发挥失业的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1 刘长明等.失业:需要重新透视的经济社会现象.新华文摘,1997(11):532 葛延风等.影响企业职工再就业的有关体制问题.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4):273 马轶民.国有企业改革与失业.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90):184 鲁士海.再就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85):305 国家计委课题组.九五期间劳动就业形势与对策课题研究报告.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

第五篇:关于我国防洪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防洪问题的几点思考

——从德、法、荷三国防洪减灾看我国防洪工作

邓坚 富曾慈 邱瑞田 尚全民

摘 要 德国、法国、荷兰三国经济发达,其防洪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在防洪策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我国防洪工作的实际,有必要从认识、投入、高新技术的应用、洪水风险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防洪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水资源

1999年5月,我们随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赴欧洲抗洪抢险培训团赴德国、法国、荷兰,先后拜访了德国、法国环境部,荷兰公共工程及水利部,法国国际水务办公室,德国巴伐利亚州、巴符州、北威州,法国马赛、巴黎市等水利部门,德国波鸿大学、荷兰代尔福特工业大学等院校,德国卡尔斯鲁厄洪水预警预报中心、荷兰IHE研究所等部门。还实地考察了莱茵河、罗讷河、卢瓦尔河、赛纳河、马斯河防洪工程,以及荷兰著名的拦海大坝、移动防洪坝和三角洲工程。

一、德、法、荷三国防洪减灾的主要经验

德、法、荷三国位于欧洲中西部,地理上相邻,海拔一般不高。三国面积相

2加不足100万km,人口约1.5亿。三国都是经济相当发达的国家。从自然条件

看,气候温和,年降雨量适中,且时空分配较均匀,森林和绿地覆盖面广,植被良好。历史上德、法两国洪水多由暴雨、冰雪融水引起。荷兰西部滨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下游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区,50%的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受洪涝和风暴潮的影响很大,历史上是一个洪涝和风暴潮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经过多年的有效治理,目前三国的水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避免或减轻了洪水灾害,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我们感到三国在防洪减灾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1.从环境水利的高度认识防洪,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

德国、法国和荷兰三个国家在历史上都遭受过较严重的洪水灾害。为了防洪减灾,三个国家对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修建了许多防洪工程,如水库、堤防和涵闸等。在治理思路上,曾经长期沿袭单一目标的治理思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国在治水观念上相应有了很大转变,即由过去单一地修建防洪工程来达到防灾减灾目标,转变为以保护水环境的多目标综合治理,即环境水利的概念。他们认为,单一目标的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存在不足,如为了开发利用土地,采取围垦河滩和对河道实施“裁弯取直”等工程措施,改变了河流的自然蓄泄条件,导致洪峰提前和洪峰流量增大,从而增加了洪灾的风险。单一目标治理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原貌,往往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时期的不利影响,从而又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因此,对江河的治理宜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治理江河修建防洪工程首先应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全局考虑,把工程措施与水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河流生成和运动有其自然摆动的范围,人类在治水中必须给它们保留足够的行洪通道,并保证蓄洪区的蓄洪功能。德、法两国水管理部门都设在环境部。三国的河流防洪规划都要求有环境评价,同时还要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近些年来,三国都将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建造更加优美的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普遍采取了“退田还河”和还河道以原态的措施。如德国、荷兰在一些河流上舍直取弯,铲除堤防,恢复泛区自然蓄水状态,保持水生动植物适宜的生存条件,以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这是当今欧洲在防洪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也是经济发达国家治水基本要求和主要特征之一。三国森林覆盖率很高,既营造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也保持了水土,减缓了水流汇集时间,客观上起到了正本清源、减小洪涝灾害的作用。

2.采取“建重于防,防重于抡”的防洪成灾策略

我们在考察中了解到,多年来,三个国家虽然遭受洪涝灾害的程度不同,但是国家政府所采取的减灾策略是基本相同的,即十分重视平时的工程设施建设,舍得投入并高度注重工程质量。按照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水环境安全的具体要求,做到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时把建、防、抢结合起来。一旦发生洪水,主要依靠防洪工程保证安全,结合其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目前,三国各级政府和专业部门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做好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防洪工程规划的重点是要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要求。如在德国,一些城市根据地区的特点,在防洪规划中规定城市建筑不透水面积最大不超过3.3%,这样可延长降雨汇流时间,减轻城市洪涝灾害;法国规定城市防洪设施建设要做到雨污分流,根据地势条件划分区域建设地面和地下蓄洪设施。在城市较低的地区或河道两岸滩地,开辟成公园、绿地球场、停车场、道路等,平时为娱乐场所,当降雨有洪水时作为调蓄洪水场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各部门除了进行必要的工程维护外,还要解决好洪泛区的限制开发管理、退田还河(湖)增加河道的蓄泄能力、提高洪水的预警预报水平和如何增强全社会的风险意识等问题。目前三国重点地区防洪工程的标准和质量都较高,与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基本协调。

在防洪抢险方面,三国同我国一样,体现“有所弃,才能有所守”的思想。如德国科隆市防御标准为100年一遇,但在发生10年一遇、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洪水时,允许一些地区被淹。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工业区,尤其是化学工业区。1995年莱茵河大水,科隆市部分被淹,居民生活很正常,甚至形成了独特的“洪水旅游”现象。

3.充分发挥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

三国不仅兴建了高标准的防洪工程,非工程设施也十分完备。实践证明,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洪水预报方面,三国有完备的雷达测雨站点,快速的洪水自动测报设施,先进的通信传输设备和布局较广的数据网络,以及面向公众、信息共享的服务体系。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系统的开发都是由政府委托科研单位、公司来完成的。使用部门只负责提出需求,系统建成后

负责运行管理,并将大部分气象、水情、洪水预报等防汛信息面向社会,既保证了数据的统一,又保证了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充分利用而不被浪费,同时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工作,为防洪减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防洪设施的控制和运用管理方面,三国计算机应用很普及,水平也较高。如在近100万人口的科隆市的防洪中心,平时只有2名工作人员;巴登州莱茵河堤防管理处分管6个分洪区,涉及人口70万人,但堤管处只有4名职工,工作效率非常高。荷兰三角洲工程的闸门也都采用计算机控制。

据了解,三国在防洪的组织管理和运作程序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各地区和部门在防洪工程的调度运用上都有严格的协议,各单位按职责行事,形成了较完善的防洪非工程体系,为有效地防洪抢险和救灾提供了保障。

4.依靠高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建造规模宏大的防洪成灾工程

在江河治理方面,德、法、荷三国一些工程的构思、设计和建造都十分独特。在这些工程的背后,有强大的科研力量和雄厚的机械制造能力做后盾。在堤坝的建造方面,三国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土工织物运用比较广泛。在堤身的填筑、地基的处理、水下施工等方面手段先进。荷兰在20年代即解决了海底施工的技术难题,修建了长达32km的拦海大坝;50年代以后.又投入180亿荷兰盾(约合700多亿元人民币)完成了三角洲工程。其中荷兰之角新沃特伟赫活动阻浪闸,是从5个实力雄厚的设计单位投标方案中选取的建设方案,闸门建造耗资14亿荷兰盾(约56亿元人民币),每个闸门长210m、高22m、重达50万t(共两扇),采用中空隔厢设计,利用水的浮力作用合拢,然后蓄水下沉与海底相接,可以形成360m宽的阻浪屏障,合拢过程完全是计算机控制的。单个球窝接头直径10m,重680t,交接点精确度误差仅2mm,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闸门平时放置在两岸的干燥闸坞内,不影响航运,完美地解决了鹿特丹港及附近地区的航运和防潮问题。德国也在研究和应用活动堤坝技术,解决城市景观与防洪工程建设的矛盾,法国在卢瓦尔河的堤防上采用了活动堤坝的建造技术。

5.注重面向公众的洪水风险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水患意识

三国都在中小学校开展灾害预防普及教育,从小树立防灾意识,公众灾害意识很强。在法国马赛、巴黎等城市,政府根据洪水频率、淹没区域、淹没深度、水流流速等指标,编制公布了各地的风险图,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风险程度。政府对在不同风险区域内的开发建设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德国把洪水预警分为4级,告知居民风险程度和预防措施,洪水到来时,居民可自行判断危险程度,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6.在堤防建设和管理方面发挥受益者的积极性

三国的防洪工程建设都实行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并规定在50年内堤防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设计、施工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使工程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在堤防管理上,三国通过税收保证了工程维护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使堤防能够正常运行。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除了有官方管理机构外,在受益地区一些地方还有民间协会组织。公民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可通过协

会组织实施监督。如荷兰具有700多年历史的水管会。协会由政府代表和当地居民代表共同组成,区域内的所有居民都是该协会的会员,每一位协会成员要缴纳会费,会费主要用于区域内的防洪工程建设、维护和管理,一般约占全部费用的20%,其余费用由政府拨款。协会有权否定政府的工程规划方案,并委托科研设计单位、施工部门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由于协会的工作与会员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经费有保障并能做到专款专用,堤防管理成效显著。德国北威州也有类似的民间协会。这是一种具有国外特色的公民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和实施监督的独特方式。

7.法律健全,可操作性强

三个国家虽然没有单独的防洪法规,也没有全国统一的防洪机构,但从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到洪水的预警预报,抗洪抢险的组织,以及灾后的救济,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及相关执行部门。各部门依法行事,各负其责,避免了政出多门、互相打架、扯皮现象,使抢险救灾有序进行。德、法、荷三国抢险救灾的职责在州(省),州(省)内政部负责抢险救灾的组织。洪水来时,首先是消防队员和警察参加抢险。力量不足时,可请示国家内政部,经总统批准后可调动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经费由保险公司和慈善机构解决。

二、关于我国江河湖泊防洪治理和抢险救灾工作的几点思考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和严重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灾害防御,经过努力,目前已在我国七大江河初步建立了防洪体系,并且取得了战胜历次大洪水的伟大成就,任何其他国家都难以相比。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我国现有防洪体系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德、法、荷三国相比,我们在江河治理和防灾减灾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虽然我们的国情不同,不能照搬照套他们的做法,但是通过培训考察,我们认为三国的一些江河治理措施和防汛抢险经验值得借鉴。

1.科学认识洪水,把江河治理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如何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保护好水环境,兴利除害,把我国的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减灾工作放在国土整治、改善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考虑,这是我国21世纪和远期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德国历史上经历了从大量修筑堤防、建设防洪工程约束水流防灾,到如今的铲堤退堤留出蓄水区域还河道以自然的过程,值得我们思考。1998年长江大水之后,中央作出了“平烷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疏浚河湖”的果断决策,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其中的重大意义。在防洪治理过程中要掌握好“防”与“避”与“保”的关系,既要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又要考虑社会长期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树立“大防洪”观念,将防洪与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用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大力加强河流治理与开发利用规划的基础工作,制定综合治理规划,并按照规划和国民经济不同发展阶段要求,持之以恒地分步实施。

2.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不懈地搞好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管理

1998年长江大水期间,两岸堤防共发生险情6000多处,其中重大险情近300处,九江城区段还发生了决口。汛后,国家拨付了大量资金对堤防进行除险加固。1999年长江高水位仅次于1998年,堤防险情大大减少,只出现一般险情1400多处,除险加固效益显著。1999年太湖流域也发生了特大洪水,洪水位超过1991年,由于1991年太湖大水后国家累计投入治太工程投资60亿元,工程防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险情大为减少,有力地保证了当地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事实说明,加强工程建设才能保安全是硬道理,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投入。没有投入,仅靠汛期全民防汛,不仅耗费大量人、财、物,而且也将承担极大的风险。

在加大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要特别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要真正认识到质量就是工程的生命,防洪工程建设要强化招标承包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制,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落后问题也十分突出,今后必须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工程维护管理资金的投入。

3.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的原则

在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水文、通信等非工程措施的建设。水文、通信是防汛的耳目和尖兵,要为防洪调度决策及时提供水情、工情等可靠信息。在水文信息的监测预报方面,要改变目前雨情、水情一报多发,一个控制站多层单位进行洪水预报,信息不能共享和信息有偿服务的现状,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效能,避免重复工作等浪费现象。进一步加快全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提高我国降雨预报和对洪水信息的预报水平和预誓能力。

4.加强防洪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技术创新机构,提高抗洪抢险和防灾成灾的科技合量

科学技术在防洪抢险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卫星遥感测量技术、雷达测雨技术、通信传输技术、雨水情自动测报技术等已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对科学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为适应抗洪抢险减灾的需要,我们必须加速科技成果在江河治理和抗洪抢险中的应用。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积极性,促进科学研究和水利生产实际相结合。

5.积极推动洪水风险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城市与基础设施建设大都没有考虑洪水风险,无序发展现象严重,一旦发生洪灾,损失惨重。国家要加强洪水风险管理,制定和公布各地洪水风险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洪患意识;制定政策法规,控制高风险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向低风险地区转移,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洪水保险研究,力争早日实施。

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防洪法》,我们要依法防洪。对违反《防洪法》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敢于处罚,树立法律的权威。我们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防洪法》配套法规的制定,并与相关的《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等法规有效衔接起来。

6.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经验

防治洪水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与洪水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很深刻的教训。我们国家治水的历史长达数千年,也有很多好的做法。在治水方面,我们要拓宽思路,开阔视野,与国外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关部门应建立国外水利信息资源库,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合作。(作者单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邓坚为副主任,富曾慈为总工程师)

下载对我国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国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医疗保障问题的思考

    我国医疗保障问题的思考 软件S10-3班XXX 摘要:针对中国采取医疗制度改革之后出现的种种问题,其中包括医药费过高,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就医不公平等方面。笔者根据以上的种种问题......

    对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5篇材料]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山东省阳谷县闫楼镇为例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养老取得了不小进步,不再像往年那样单一家庭养老的模式,而是形成了以家庭养老方......

    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思考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在此,对它的问题进行思考及浅析,并提出个人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对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思考3剖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对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思考 摘 要: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公安机关执行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的若干问题,但是由于现行立法的不完善,侦查人员法......

    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范文

    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朱书德 摘要:自从各地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农村医疗保险状况相对之前有所变化,那么我们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

    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思考 作者:万 敏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第02期 [摘要]本文在阐述公司治理结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司治......

    对我国无形资产新准则存在的问题几点思考[合集]

    对我国无形资产新准则存在的问题几点思考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借鉴了国际经验,力求国际会计准则本土化及我国会计准则的......

    关于广东扩大内需战略问题 90分

    一、单选 ( 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不包括( ) A.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B.提高居民收入水平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增加科技研发投入 2. 扩大内需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