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思考3剖析

时间:2019-05-15 00:2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思考3剖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思考3剖析》。

第一篇:对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思考3剖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对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思考

摘 要: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公安机关执行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的若干问题,但是由于现行立法的不完善,侦查人员法治观念的淡薄,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等原因,使得公安机关在进行刑事拘留时,存在普遍延长刑事拘留期限、审批程序行政化以及通过其它方式规避刑事拘留期限的问题。因此,必须完善刑事拘留期限的相关立法,提高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设立高效便捷的救济程序,在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充分的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

关键词:公安机关;强制措施;刑事拘留

I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Reflections on the question of criminal

detention

Abstract: China's current law provides a number of issues of public security organs to enforce the criminal detention of coercive measures, but due to the imperfections of existing legislation, the concept of the rule of law, weak investigator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making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in criminal detention during the time, extend the period of widespread criminal detention, the Chief of the approval process as well as through other ways to circumvent the problem of criminal detention period.Therefore, we must improve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in criminal detention, and to raise awareness of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mechanism of supervi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relief programs, while ensuring the smooth conduct of criminal proceedings, the ful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criminal suspects lawsuit.Key words: Public security organs;Compulsory measures;Criminal detention

II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一、引言........................................................1

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对刑事拘留期限的规定及评述..................1

(一)我国刑事立法对刑事拘留期限的规定...................................1

(二)我国刑事立法中刑事拘留期限的立法背景及评述.........................2

三、我国刑事拘留期限的司法现状..................................3

(一)刑事拘留期限存在的问题.............................................3

(二)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原因分析.........................................5

四、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完善措施..............................8

(一)刑事拘留期限立法规定的完善.........................................8

(二)提高侦查机关办案人员的法治意识.....................................9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9

(四)对刑事拘留期限侵权高效便捷的救济程序..............................10

五、结语.......................................................10 致 谢.........................................................11 参考文献.......................................................12

III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一、引言

在刑事诉讼中,刑事拘留简称为拘留,它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时,依法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①作为一种在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才可以适用的,暂时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临时性强制措施,刑事拘留的适用不仅关系到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是否得到充分的保障,更关系到刑事诉讼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对于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适用期限、适用程序都做了严格的规定。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我国对刑事拘留期限立法的不完善、执法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观念的缺失、以及监督制约机制的缺位,使我国在刑事拘留期限的适用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刑事拘留期限的适用不规范、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普遍化、以及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的缺位等不良后果,违背了刑事拘留制度设置的初衷。

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对刑事拘留期限的规定及评述

(一)我国刑事立法对刑事拘留期限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9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做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②该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在执行刑事拘留时的适 ① 刘万奇.刑事诉讼法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第10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9条. 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用期限、延长期限及相关的理由。根据该条的规定,我国刑事拘留期限的适用有三种情况:一是对于需要逮捕的,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二是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至四日。三是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10条,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两人以上共同作案。①

因此,刑事拘留期限一般不超过十日,特殊情况下不超过十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后羁押的时间不超过三十七日。此外,根据200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23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拘留期限自查清其真实身份之日算起。②

此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5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

(二)我国刑事立法中刑事拘留期限的立法背景及评述

根据我国1979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具有收容审查权,对于具有轻微违法行为又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嫌疑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不讲真实姓名、住址,来历不明的人有权进行强制收容审查,收容审查经过县级公安机关批准期限是一个月,经过地市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经过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再延长一个月,并且起始时间是从查清真实姓名、住址的时间算起。收容审查由于存在收容条件宽松、期限长、审批程序简单、监督制约缺失、执法机关随意性强而在刑事案件办案过程中广泛使用。也正是由于收容审查收容条件宽松、期限长、审批程序简单、监督制约缺失、执法机关随意性强,导致了刑讯逼供、殴打体罚等违法犯罪的行为在 ①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10条.

200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23条第1款. 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刑事诉讼活动中发生,收容审查在国内外被普遍关注。1996年《刑事诉讼法》在修订的过程中,充分的认识到了收容审查制度存在的缺陷,并且也认识到了取消收容审查制度可能会造成社会治安的失控,所以降低了刑事拘留和逮捕的条件,用刑事拘留来代替收容审查在社会治安中的功能,1996年《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拘留的修改无疑是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相比较于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拘留期限并未做出较大的修改,仅仅是对于检察院决定逮捕的两个期限做出了修改:一是拘留后检察院决定逮捕,“在十日以内做出决定”改成了“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二是将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改为“一日至三日”。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相比较于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延续了对于收容审查制度的修改的基础上,虽然只是对于检察院决定逮捕的两个期限做出了修改,但是其也正是迎合了社会发展和法制现代化的需要。检察院作为执行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的主体之一,对于其执行刑事拘留期限的修改,不仅能够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也能充分的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对于刑事诉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刑事拘留期限的司法现状

(一)刑事拘留期限存在的问题

1、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普遍化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偠。”①作为一种在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才可以适用的,暂时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临时性强制措施,刑事拘留的适用不仅关系到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是否得到充分的保障,更关系到刑事诉讼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如果不对刑事拘留设置一定的约束机制,在司法实践中必定会出现公权力对于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侵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9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 ①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商务印书馆,2005,第14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拘留的人,认为需要被逮捕的,从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到审查批准逮捕一般情况下最长是十日,在特殊情况下最长为十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期限最长可以达到三十七日。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拘留期限延长一日至四日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化的现象,然而公安机关对于延长刑事拘留期限的理由均为“案情重大复杂”。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的一般期限为三日,对于在特殊情况下延长一日至四日中的“特殊情况”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和适用条件的限制,因此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以“案情复杂”作为延长刑事拘留期限一日至四日的特殊情况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

2、“拘留期限重新计算”的规定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期限相违背

根据2013年实施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26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留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①我认为该条的规定与《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拘留期限的相关规定相违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9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被逮捕的,从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到审查批准逮捕一般情况下最长是十日,在特殊情况下最长为十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期限最长可以达到三十七日。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关于刑事拘留期限的相关规定相比,犯罪嫌疑人的姓名、住址、身份未被公安机关查清,案件证据不能证明其犯罪事实或者不足以证明其有犯罪事实,就可以突破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无限期羁押。

3、刑事拘留期限决定程序的行政化

根据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发现应当被拘留的人,办案人员应当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两名以上的侦查人员执行。此外,对于特殊情况下,延长一日至四日的提请审查批准时间和延长至三十日的提请审查批准时间的决定权均由公安机关的相关负责人批准。这样的刑事拘留决定程序和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批准程序是一种行政化的程序,刑事 ①2013年实施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26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拘留期限的延长与否、延长的具体时间以及延长后的具体执行都是在公安机关内部运行,缺乏司法机关有效的司法审查和监督制约机制,使得刑事拘留的决定程序和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决定程序充满了行政化的色彩。司法权在刑事拘留中无法得以充分的发挥,与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三机关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刑事立法精神相违背。此外,这种缺乏监督制约机制的内部审批制度,极易导致公安机关对于公权力的滥用,其结果必然是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侵犯。

4、采用其它方式规避刑事拘留期限

根据我国《人民警察法》第9条的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于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进行盘问。经过盘问,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对被盘问人依法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的,可以在法律规定的盘问期间内做出采取刑事拘留的决定。①通过该条的规定,以及结合《刑事诉讼法》中对于公安机关决定刑事拘留的相关规定,可以出现以下的情形:对于经过盘问且符合《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的,可以采取先行拘留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的犯罪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将留置盘问作为刑事拘留的补充措施,通过先留置盘问再申请刑事拘留,以延长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审查的期间。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有重大嫌疑的犯罪分子,公安机关一般都先采取留置盘问,之后再申请刑事拘留。留置盘问似乎已经成为了决定刑事拘留前的必经程序,公安机关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侦查办案时间,争取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查明犯罪事实,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如果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对于符合该种情形的情况不加以严格的区别对待,仅仅追求较高的侦查破案数量,完全不注重对于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那么还是与我国刑事立法中规定的公平正义精神相违背。

(二)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原因分析

1、刑事拘留期限立法的不完善

首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9条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具体规定中,对于“特殊情况”的具体适用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并没有相关的司法解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第9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释。所以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由刑事拘留转为逮捕的时间过于紧张,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要在法定的拘留期限内,充分的收集案件证据,来达到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条件,将“案件复杂”作为“特殊情况”的一种来延长刑事拘留期限,就成为了争取办案时间的普遍方式,其直接后果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一般情况下三日的常态化刑事拘留期限失去了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意义。

其次,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不完善,迫使更多的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甚至是采取被延长至37日的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后批准逮捕的条件较为严格是为了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但是作为缓解刑事拘留的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的不完善,将会直接导致刑事拘留的数量增加,以及延长刑事拘留期限的情况普遍发生。

最后,由于侵犯财产权利类、交通肇事类、伤害类案件的性质和证明标准的特殊性,交通责任事故的认定意见和相关部门的鉴定意见就成为了判断该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证据,在获得这些关键证据之前,侦查机关尚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因此也不符合提请审查批准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条件。另一方面,侦查机关又要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或者继续危害社会,影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该类案件又不符合“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延长至三十日的规定。所以侦查机关要在特殊情况下,最长十四日的刑事拘留期限内完成交通责任事故的认定意见和相关部门的鉴定意见采集,就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尤其是我国各地方的鉴定机构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异,鉴定水平也层次不齐,例如我国鉴定水平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要想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果,对于公安机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侦查人员法治观念淡薄

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作为公权力的执行者,在执法中,沿袭了原有的行政化色彩的执法习惯,一味的追求权力的有效实施、案件的快速侦破、简单暴力式的手段获得司法公正,而忽略了程序正义,没有意识到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的重要性,法治观念淡薄。在司法实践中,很多侦查人员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刑事拘留期限延长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实质危害,对于决定延长刑事拘留期限缺乏谨慎的态度,认为未决羁押在有罪审判之后可以折抵刑期,所以判决后的刑期和未决前的先行羁押期间效果相同。然而,两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在法律意义上是有很大的差别,这种想法暴露出了侦查人员“有罪推定”的思想观念,即犯罪嫌疑人在未被做出有罪判决前已经被认为有罪,这会严重的影响侦查人员客观公正的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此外,并不是所有经过法庭审判的犯罪嫌疑人都会被判决有罪,所以对于被随意延长了刑事拘留期限,而又未被法庭判决有罪的犯罪嫌疑人来说,由于延长羁押的期间对其刑事诉讼权利的侵犯又该如何得到救济?

3、犯罪嫌疑人权利救济程序的缺失

“有权利必有救济”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之一。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①法律虽然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期限届满的强制措施的解除权利,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该权利被充分得到保障的情况非常少有,尤其是在重大疑难案件中,超期羁押或者变相的超期羁押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此外,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这一诉讼权利在受到侵犯时,并没有附带相应的有效的权利救济程序,这就使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享有该诉讼权利,完全要依靠公安机关的决定,而不是真正的来源于刑事诉讼法律的规定。

4、司法监督机制的缺失

在我国的审前程序中,“几乎所有的诉讼活动都由侦查机关和检查机关独立的实施,法院既不参与这些活动,也无法对于这些活动的合法性进行任何形式的同步的司法审查。”②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的决定和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决定都是由公安机关的相关负责人审查批准。这种缺少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和延长刑事拘留期限的方式,必然使公安机关在刑事拘留中权力过大,极易导致滥用公权力的行为发生。此外,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超期羁押获得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97条.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270页. 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权利救济时,对于羁押合法性进行审查的机构仍然是做出原决定的公安机关,这种“自我决定”、“自我审查”、“自我裁判”的救济方式,依然缺少外部的中立第三方的司法监督。对于重新审查过后的,公安机关维持原决定的申请,被羁押者无权再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权利救济。缺乏司法监督机制的刑事拘留的决定程序、刑事拘留期限的延长程序和超期羁押的救济程序都将由侦查机关独自实施,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和刑事诉讼追求的公平正义都无法得到保障。

四、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完善措施

(一)刑事拘留期限立法规定的完善

1、取消“特殊情况”的规定,将七日以内作为刑事拘留期限的常态化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特殊情况”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导致了在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对“特殊情况”所包含的内容做出了随意的解释,通过案件属于“特殊情况”来延长刑事拘留期限。此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警力都面临着严重不足的状况,同时由于侦查手段和设备的落后,通过三日的刑事拘留期限进行侦查取证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可以取消三日的刑事拘留期限,统一规定为七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批准逮捕,从而也可以取消“特殊情况”的规定,明确刑事拘留期限的规定,限制侦查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2、将侵犯财产权利类、交通肇事类、伤害类案件列入刑事拘留期限延长至三十日的案件范围。由于侵犯财产权利类、交通肇事类、伤害类案件的鉴定意见和交通责任事故认定意见在七日以内做出比较困难,该类案件也不属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可以将刑事拘留期限延长至三十日的范围,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又不足以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或者其他的社会危险性的发生,所以将该类案件列入刑事拘留期限延长至三十日的案件范围就很有必要性。这样既保证了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也给予了侦查机关更多的时间侦查破案,促进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二)提高侦查机关办案人员的法治意识

1、提高执法者的法律知识水平。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主要力量,承担着打击犯罪活动的重要使命。与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相比,公安机关的执法人员在法律知识的储备和应用上存在较大的欠缺,然而对于刑事诉讼活动来说,公安机关却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公安机关的执法人员应当加强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加对于立法精神和立法宗旨的了解,避免在执法过程中出现对于法律问题理解的偏颇或者错误,正确的执行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的法律规定,从根本上保证执法中的公平正义。

2、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观念。程序法的实施程度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法治国家,不仅要重视实体法,还应当保证程序法被充分的重视,来保障实体法中的公平正义精神被充分的体现。侦查机关作为重要的执法者,就是将实体法中的公平正义付诸于社会事实的执行者,这就要求执法者要通过一系列的司法程序来实现。如果在执法过程中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违反法律程序,那么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将无法得到保障,这样的法律形同虚设。因此,执法人员必须摒弃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观念,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保障法律的正确充分实施。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要从根本上防止刑事拘留期限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改变公安机关行政化的内部审批制度,确立决定刑事拘留和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审批、备案和撤销制度。我国应当借鉴英美国家对于刑事拘留制度的相关规定,由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决定和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进行审查。鉴于我国社会治安的实际情况,以及刑事拘留作为一种侦查机关在紧急情况时采取的暂时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可以对于一般的七日以下的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决定权予以保留,对于有争议的刑事拘留决定、刑事拘留期限延长至三十日、以及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拘留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之后,做出审查决定和理由,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直接与犯罪嫌疑人见面或者提出侦查建议,以此来增加特殊案件审批程序的公开性和公正性。此外,人民检察院也可以随时对于侦查机关刑事拘留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案件质量,确保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四)对刑事拘留期限侵权高效便捷的救济程序

对于因刑事拘留期限侵权的救济是指对于已经以一定程序宣布的羁押裁定,允许被羁押人申明不服或者对于因为刑事拘留期限侵权而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首先,犯罪嫌疑人对于刑事拘留期限延长不服的,可以向司法审查机构提出申诉,通过司法审查机构的审查来判断刑事拘留期限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以此来作为刑事拘留期限侵权的救济程序。其次,为了保障上述司法审查程序功能的充分实现,还必须要保障被羁押者相关的诉讼权利,例如知情权,获得律师帮助权等诉讼权利的实现。最后,在事后救济上,应当完善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扩大国家赔偿的范围,简化国家赔偿的申请和审批程序,使被侵权者能够及时获得国家赔偿。

五、结语

刑事拘留作为一种在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犯罪嫌疑人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暂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其适用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法律的规定,符合刑事诉讼法律的立法精神和立法宗旨,确保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充分实现的同时,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于我国刑事拘留期限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完善相关法律的规定,提高执法者法治意识,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并且确保对于刑事拘留期限侵权的法律救济,才能确保我国刑事拘留期限制度存在的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作为一名共和国的预备警官,我深知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警务技能,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在未来的公安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真正的人民卫士。如今已是毕业时,毕业论文的结束不代表我对学习的停止,论文的结束是终点也是起点,它是对之前学习的一个检验与总结,也是我新的人生之路的起点,我会继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在我的论文写作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指导与帮助。首先感谢的是我的导师白俊华教授,白老师知识渊博、宽厚仁和、学风严谨,他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在闲聊中他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我,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他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我,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写作,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能成为白老师的学生我深感荣幸。

经过几个月的论文撰写过程,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学习了很多知识,对论文及科研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让我深知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该继续保持这种严谨及科学的态度,所以我也应该感谢我的这一次论文经历。

最后还要感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及所有默默支持和鼓励我的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2]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8.[3]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13.[4]万毅.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35.[5]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88. [6]谢佑平.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24. [7]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94.[8]潘崇义.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324.

[9]陈光中.中德强制措施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10]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25.[11]陈瑞华.刑事诉讼法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70. [12]李忠诚.论拘留[J].北京: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6,(1). [13]于长安.刑事拘留措施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图书馆,2006. [14]刘峰.延长拘留期限应规范[N].检查日报,2007,(1-12).[15]蔡永新.浅析公安机关执行刑事拘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公安学刊,2008,(4).

[16]黄海波.侦查监督视野中的刑事拘留[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3).

[17][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M].丁相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0.

[18][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刘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8.

第二篇: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思考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正逐步受到重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还是个生态问题。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众多,但此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此文探讨三农问题,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三农”问题;意义;表现;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几年来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从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与大力扶持如减免税、给种粮户补贴和给购买农机的农机户补贴,应该说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关怀,同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小康和农民的富裕起到极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三农问题”并不十分乐观,与世界接轨差距还很大,尚需我们加倍的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在减少农民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基础,突破性地发展工业是关键,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是现实途径,推进小城镇建设是重点。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1、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其实质上是农民的革命。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我国13亿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农业人口比重高达70%,且人均耕地不到3亩,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致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如果不很好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可能会引起和诱发犯罪和其他的不法行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更有利于社会的健康稳定,——“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

该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尽管我国城市改革在经济的市场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至今尚未解决好“三农”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困难提醒我们:如果再不以务实创新的态度解决“三农”问题,执政党和政府最大的“问题”最终会来自农民“,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2、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报告着重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更是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基本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但相对城市而言,农村面临的困难更多,农村全面实现小康还有一个任重道远的历史过程。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矛盾在农村而不在城市;在基层而不在大中城市;在中西部地区而不在东部。“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我国13亿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竞争力,才能为农村小康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雄厚的基础,“三农”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中国正处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之中,依靠农业补贴工业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改变观念,如果没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眼光,对“三农”问题的理解会有很大偏差;要增强对农民的感情,不要把农民的贫困看成是麻烦;要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真正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来解决,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和要求,解决好“三农”问题更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农”问题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国民 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前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中,广大农村还有3项没达到:人均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医疗卫生条件,其中,农民收入是个关键。尽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平均增长,达4.8%左右,但城乡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不同经营类型、农户收入差距拉大的问 题仍未改观。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环境不容乐观,农民收入上不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就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必然也制约着城市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紧迫问题,也是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结构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农业促进工业,工业反作用于农业,解决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的经济更加的发展,农业更加的合理化,使产业结构链更加的衔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们应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等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用市场之手激活农村各种资源,使农业走上大市场,实现效益的倍增。科技就是生产力,没有科技强有力的支撑,农业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民要“土里刨金”也无从 谈起,要在农村建立长效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帮助农民掌握科技这个强有力的武器,产业雷同、特色不够是不少农村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下大力气,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同时,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相当紧 张,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土地既是生产要素,又是生活保障,大多数在外流动就业的农民是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因此,在没有别的手段可以替代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保障之前,农民的承包地必须保持长期稳定,确保土地安全,土 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只有在二三产业发达、大多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的地方,才有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同时也为国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同时由于农村内外部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又产生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被综

合概括为“三农”问题。

1、农民问题

它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主要是三个方面:(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增收放缓以后,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与城市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2)、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由于缺乏利益保护机制,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非农化转移中,农民是被动接受土地的低价格而不能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而不能分享其利益,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由于事实上缺乏强有力的利益代表者,农民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在农村,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能享受公共卫生、医疗和教育。即使进入城市,实际上成为城市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但不能享有与原市民同等的城市公共福利,更没有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政治权力。

2、农业问题

它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的生产低效率,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二十多年来,实际上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制度变革,传统农业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分家分户经营、自给性生产为主,出售剩余产品为辅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土地产出率不高、劳动生产率也不高,因此日益缺乏竞争力。(2)缺乏有效的生产要素投入,导致发展后劲不足。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从外部注入新的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以及新制度要素。(3)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导致农产品卖难伺题经常性突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沟通城市、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流通体系,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缺乏有效的联结手段,难以避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致使农业发展长期缺乏有效的市场拉动力。

3、农村问题

它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庞大的乡村管理构架与薄弱的乡

村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使正常的经济周转困难,还使乡村的信用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由于长期缺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足够投入,农民素质差、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化消费等现象十分突出。在原有的严密组织被破除后,乡村社区建设成为整个中国社区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缺乏互帮互助机制,缺乏行业协调机制,从而农民成为最无组织性的群体。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也无法得力执行规划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乡村建设混乱,村容、村貌不堪人目,乡村环境的脏乱差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工业化、城镇化问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要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前提,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学校、医院、文化设施、水电的供应等方面是关键。而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只有在满足了一定规模的人口,或者说在某一区位集聚了足够的人口规模,其投资才具有经济效益。可见农民与农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城镇化的过程,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不断转移,农村小城镇、小城市。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决好“三农”问题就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以在对待“三农” 问题,就必须要把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以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障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让第三产业惠及农业,提高农业的社会支撑能力。第三产业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巨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金融、流通、科技、信息等多方面支撑系统的完善以及农产品销售、仓储加工、农民培训等都离不开第三产业,因此,要注重第三产业对农业的支持,在第三产业中有关以服务于农业为主的企业要给予支持和优惠,使之在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了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这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必须要学会统筹兼顾,发挥城市对农业的支持作用,政策上允许城市企业和个人使用农业用地,消除城市的资本向农业活动的体制性障碍,培植城市农业,在城市郊区和近郊区,按照城市环境需求开辟以经济林木、花卉、高附加值农产品及传统农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开辟城市与农业的“绿色产品”通道,通过对农业区块生产质量的监测,形成农业对城市的“特供区”,逐步扩大,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建立与城市联通的便捷配套服务。统筹规划农村建设。可以采取城市带卫星城镇,城镇带卫星乡村,乡村建设带贫困户的办法,合理配置区域公共资源,将城镇规划与村镇规划结合起来,在公用事业建设上与农村分享结合起来,在创业环境上与农村协调起来,保持农村建设能够通过机制调整,注入新的活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使解决“三农”问题有思想依据,更好的来解决“三农”问题。

2、深化体制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关键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必须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率先突破;必须注重发展民营经济、民本经济、民生经济,鼓励科技能人、经营大户加快发展,实现优势群体率先突破。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必须建设农产品优势产区,形成优势产业带,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双重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作为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还必须精减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农业体系,农业产业化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开发名特优稀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形成优势产品区域带,使产业、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就要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这两方面的工作,处理好“给”与“取”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采取“多于、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多予”,就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建立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即是在政策上支持保护农业,物质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生产经营上为农民服务.“少取”,就是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做好“减法”.一方面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清理和规范涉农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另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切实精简机构,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要求,从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的角度,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主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主要是加快选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这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缺乏竞争力、增产不增收的重要途径。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畜牧业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可以带动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着力做好粮食加工转化这篇大文章,通过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拉动产业结构整体跃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这是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四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继续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积极开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为粮食主产区腾出粮食市场;粮食主产区,要充分发挥粮食优势,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发展优势、专用粮食品种。五是加大退耕还林力度。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退耕还林,国家给农户一定的粮食、苗木费和现金补贴,这是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民收入。

3、调整城乡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根源,要缩小或消除这种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就必须改革造成二元社会结构的主要根源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使城乡间劳动力自由流动 ,平等就业,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二元结构深刻的影响着国内生产、生活和社会形态的各个方面,这种二元结构主要体现为城镇社会和农村社会两大部分。也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区别,这种生产方式的二元结构 ,更深刻的表现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形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利益集团。应着眼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应把逐步缩短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作为重要目标。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在稳定土地承包制度,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着眼于把土地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就业保障功能从土地制度中逐步分解出来,努力为实现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为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构建城乡和谐的社会。应当改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先城镇后农村的顺序,加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现阶段最为迫切的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东部一些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省份,应率先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欠发达省份和地区应保证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创新教育投入体制机制,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承担更大份额的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在着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各方面的问题时,应当突出解决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师资质量问题。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都要注重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加强教育,提升农民素质。解决贫穷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跨越知识门槛。当前农民教育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在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农民的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还在进行着艰苦探索。因此,要加大农民的教育投入,开展多个层次,多种需要的教育,让农民迅速成长为有知识、有创业能力、懂市场经济,有现代思想的劳动者。

努力减少农业就业人口,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大幅度减少农业就业人口,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力争取得较大突破,我国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培训工作,应当由农村劳动力输入地和输出地政府共同承担,其中输入地政府应负更大责任。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4、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理解,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动“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就其本质意义来讲,不失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尤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调整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发展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全区城乡差别、工农业差别、农民与市民差别仍然较大,主要表现在,农民增收趋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整体落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一些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相对滞后,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综合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巩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成果,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政权建设,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五个统筹,推进农村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障碍,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解放、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进一步跳出“三农”抓“三农”,以“非农”的办法解决农的问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之,需要我们大力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用大战略指导农村大建设,破解“三农”大难题,赢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谐,着力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建设,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村镇建设,加速融入中心城市;着力推进社会文化事业,实现协调发展;着力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加速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郊区新农村。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只有全面和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使农民的生活安居乐业,收益提高,形成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景象。

参考文献

[1] 刘卫平、陈许华:《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2] 解决三农问题应在深与阔的背景下进行易宪荣理论参考2006.2 [3] 陈桂棣,春桃著·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 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66.[5] 邓丽君 城乡一体化之我见[J].现代城市研究,2001(2).[6] 吴力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为何不导致城市化———江苏省城市化滞后原因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1,(7)

[7] 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N).天津日报.2004-04(13)[8] 王珏.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举[J]理论动态.2004(总1632):1-9 {9}陈锡文·中国农村的五大问题·经济观察报,2004-7.[10]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3).10

第三篇:对我国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思考

【摘要】 文章在指出扩大内需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动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内需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内需 消费 经济增长 对策

1.扩大内需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

判断经济形势的好坏,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更要看 影响 经济增长的因素。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来看,外贸进出口总额2005年已达到1.4万亿美圆,顺差1000多亿美圆;投资率由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的34.9%上升到2004年的44.2%,同期消费率则由65.4%下降到53.0%;在居民消费构成中,城镇居民所占比重由38.4%上升到59.5%,农村 居民则由61.6%下降到40.5%。对于相比高速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率,消费增长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不旺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1持续扩大进出口贸易的外部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空前发展,导致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08年的70%,特别是近几年,每年都要提高10个百分点,这在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如果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将远远偏离正常水平。同时,国际上一些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如安全、高油价、美圆汇率走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等 问题,都会增加我国扩大进出口贸易的难度。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贸易大国,在重视国际市场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国内市场和内销,以及早化解潜在的风险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1.2宏观调控将制约投资的过度膨胀

国外学者在研究印度能否超过中国时指出,中国快速增长主要由外国直接投资推动,而未来的发展最终还要取决于本国资源的调动,从长远看印度比中国更具潜力。此报告并非空口无凭。我国最近5年的投资率始终维持在40%左右,2008年更是达到了44.2%,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偏高15个百分点以上。过高的投资率带来了煤电油运的紧张和重要原材料供求状况进一步加剧,造成新的生产过剩、失业人口增加,已危及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

1.3扩大内需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而且,从大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来看,一般都是以消费为“马车头”,投资和出口为两翼。但从我国的情况看,却是典型的投资推动型增长模式,消费反倒成为经济增长的“软肋”。众所周知,消费是最终需求,投资只是中间需求,消费上不去,投资是不能持久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这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的战略角度来说的,在 目前 情况下,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比增加投资更重要。

2.扩大内需的对策及建议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我国目前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国民储蓄率高,市场潜力巨大,决定了我国需要、也有条件依靠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在当前投资高增长、贸易增长形式亟待转变的情况下,扩大国内需求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源泉。

2.1增加居民收入收入

与消费在一般情况下是成正比的,有了收入就要消费,反过来,消费就会促进生产和销售,另一些人的收入也就增加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因此,随着 经济 的 发展,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刺激消费的前提。一是要积极扩大就业,要及时制定相应政策,引导 社会 资金投向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拓宽就业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就业才有收入。二是要培育中等收入阶层。从各国经验看,中等收入阶层是支撑一国消费进步的主导力量,因而中等收入阶层能否正常扩展也就成为约束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现在低收入阶层队伍太大,高收入阶层队伍又太小,远没有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要想办法大力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升级他们的消费结构。三是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我国13亿人口中8亿多是农民,而占人口近60%的农民只占居民消费的40%,这与农民普遍收入不高有关。自1997年以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4%,最低的年份只有2.1%,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的一半,且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如果农民购买力不足,内需是很难真正扩大的,只有8亿农民腰袋鼓了,才会释放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2.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五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 目前 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 问题,如:城市社保覆盖范围不够宽,社保基金筹措困难,失业人数增加较多,农村 社保刚刚起步,等等。居民消费不旺,与其说是与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有关,不如说与我国当前还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关。要打消人们增加消费的顾虑,就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要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为开展社会保险提供切实的财力支持;四是加快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五是低标准、广覆盖、大 网络 地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2.3拓宽消费领域

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重要指标是恩格尔系数。根据联合国教课文组织划定的40%~50%的小康标准,我国整体上已于2002年步入小康阶段,也即衣食无忧。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适时引导居民把需求重点转向住、行、教育、文化娱乐、旅游 等方面,同时加快发展 现代 物流业和新型消费方式,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住房、汽车、通讯网络器材等,以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这些年我国住宅、汽车、旅游等领域出人意料的增长带来的经济效益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

2.4更新消费观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又长期受传统观念和低工资、低消费的 影响,对自身的消费总是采取自我抑制的办法,有的人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生活,还要考虑对子女的经济补贴等,用于自身的消费不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这种消费观的写照。从消费观念来看,我国整体上属于节俭型社会。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指出,中国 不仅是国家,而且是个人及家庭的世界储蓄冠军,中国人平均将其50%的收入储蓄起来,而德国人和美国人储蓄占收入的比例仅为20%和14%,这从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不断刷新记录中就可以看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980年占当年GDP的8.8%,上升到2000年的72%,2010年更是达到了88.6%),这么庞大的储蓄额,既是好事,更是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更新消费观念,懂消费、敢消费、会消费势在必行,于己、于社会、于国家都有利。

2.5改善消费环境

目前,我国的消费环境还不十分理想,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不知坑害了多少农民兄弟;假冒伪劣食品、虚假医疗广告不知让多少人上当受骗;最近几年过高的商品住宅、教育、医疗费又不知阻挡了多少人的消费欲望。要让大多数家庭都能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住得起房,放心安全地去消费,就要改善这些制约消费的不良环境。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重点打击食品、药品行业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把有些部门过高的费用降下来,为老百姓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使人们敢于消费、放心消费,从而形成充沛的内需动力,“烧旺”消费市场。

(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安市分公司)

第四篇: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问题剖析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问题剖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状况

我国的出口贸易主要是从1980年开始的,且出口产品多为轻工产品,而中小企业在其中所占的份额不大。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中小企业在我国产品出口中的地位日趋明显,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从中小企业与出口的关系上看,中国的乡镇企业(包括大量的三资企业),轻工、纺织等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与出口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主要方式之

一。因此,我们将分别从乡镇企业、轻工与纺织行业以及加工贸易等不同侧面来分析中国中小企业出口发展的状况。

(一)乡镇企业出口状况。

中国的乡镇企业包括乡、村两级的集体企业、部分农民经营的合作企业,以及农民家庭经营的个体企业。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1998年底,全国共有乡镇企业1888.2万个,是1983年的14倍;从业人员9545.5万人,是1983年的2.9借;企业总产值

7017.8亿元,是1983年的6.9偌;固定资产原值2099亿元,是1983年的4.4倍;利税总额892亿元,是1983年的5.1倍;工资总额963.4亿元,是1983年的5.5倍。1999年底,乡镇企业发展到2203万个,职工人数12861万人,企业总产值14595亿元,利税总额5309亿元,工资总额4381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2841亿元。乡镇企业是中国中小企业的主体,也是中小企业出口的主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出口逐年增多,“七五”期间出口年均增长450,到1990年已达到462亿元,已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0%以上。“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出口大幅度上升,年均增长率达到63.48%。1995年乡镇企业出口总值达5395亿元,占全国的1/3以上。乡镇企业出口的大幅增长,已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乡镇企业出口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各级政府对乡镇企业出口重视的结果。

但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外贸出口开始变得严峻起来。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商品竞争激烈,产品跌价严重,甚至部分产品跌至成本附近,造成乡镇企业出口受阻,增长速度明显放慢。1998年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虽比上年增长了2.5%,但增幅远远低于“八五”甚至上年的水平。扣除不可比因素,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国的34.82%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直接向东南亚、韩国、日本的出口量大大减少,乡镇企业出口产品成本较高,竞争力不强以及出口产品的结构和产品质量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结果。

(二)轻工、纺织行业出口状况。

轻工、纺织行业是中国中小企业密集型的行业,也是中国传统的出口行业。

轻工业是中国出口的重要行业,中小企业分布较广。1980年,轻工业企业总数达6.9万个,工业总产值达961.3亿元,出口额达44.2亿美元;1995年,轻工业企业总数为

5.4万个,工业总产值5494.2亿元;出口额达402亿美元。在轻工业企业中,集体企业占80%左右。目前轻工行业的从业人员有1200多万个,形成了自行车、钟表等十多个出口拳头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在30%左右。

纺织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行业之一。目前,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组织品生产国,而且已跻身于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行列。1991年,中国的棉纺锭、棉织机、丝织机却染能力和缫丝能力已居世界第一位,毛纺锭和麻纺锭数居世界第一位,化纤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纺织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逐年提高。纺织产品出口创汇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13%上升到1991年的31.4%。纺织品出口总量目前已占全国总产量的1/3以上,在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额中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3.5%上升到7%以上。1980~1995年,纺织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在22%~29%之间。

(三)加工贸易出口状况。

目前,中国将所有采用海关保税监管做法的来料、进料加工统称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中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近15万家,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包括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国有企业等),从业人员3000多万人,约占城乡工业就业总人数的15%。

1988年,来料加工出口值达77.05亿元,占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16.2%,占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54.8%。1988年以后,来料加工基本上呈平衡增长态势,1988~199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5.2%,1995年来料加工出口值为206.6亿美元,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1995年仅为28%。1988~1995年进料加工出口年均增速达35.4%,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1898年的45.2%上升到72%。

中国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有着客观的历史必然性。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针对中国高额关税保护和存在大量进出口数量管制措施的情况,先后制定了鼓励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灵活贸易政策,为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其次,沿海地区的地理、人文优势以及多数地区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决定了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成为其经济发展起步的重要助推器。第三,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向中国大量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据估计,香港加工业有70%以上迁往内地,台湾相当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都已转移到内地。第四,外商投资的迅速增加推动了加工贸易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带动了外商投资企业贸易的大发展,这也是推动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第五,中国高关税制度和进口、出口双重管制的外贸体制使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相比,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和便利性,而国内经济体制和政策的不配套使一般贸易出口受到种种制约。第六,一般贸易政策的调整客观上对加工贸易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有两个特征:一是受传统经济体制束缚小,在比较充分的市场环境下得以发展,具有利益和市场驱动的特点;二是外向程度较高,与国际市场联系较为密切,木少中小企业建立了主要或完全面向国际市场的经营机制与结构。

二、中小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因素,随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小企业在出口产品方面也逐渐遇到了许多困难。

(一)国际经济环境恶化。

首先,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结构看,主要是一些纺织品、中低档服装、陶瓷制品等。而亚洲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如韩国与泰国,其出口产品结构也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出口产品与韩国,东盟国家的出口产品存在着严重的同构性,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劳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顿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显萎缩。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和欧共体的市场上,受韩国、东盟、印度等国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不断挤占,以及巴西等美洲国家产品的剧烈竞争,致使许多产品在美国与日本等地市场的占有份额已开始下滑。如我国在美国市场上的鞋类、玩具、服装等产品的占有率正逐年下降。因此,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韩国、东盟、越南与拉丁美洲等国家或地区产品的强有力的竞争。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承诺了人民币不贬值,这将使主要依赖于价格优势的我国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998年下半年的出口产品销售额下降便是明证。最后,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对象看,中小企业产品对美国、港澳、日本及欧洲出口比率占70%以上,而对亚洲各国和其他地区出口较少。近年来,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放慢,致使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再加上近年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更加恶化了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局面。

(二)中小企业缺乏外贸经营权。

在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体制下,实行的是外贸经营许可制度。中国对外贸易合作部所属机构和下属的4000多家生产性、商业性及其他类型企业构成了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基本框架。这种外贸体制原是在单一的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模式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国家集中控制为其主要特征。为了调动地方和工业企业的积极性,从1980年起,围绕下放外贸经营权、扩大外贸渠道、促进工贸结合、增加贸易方式等方面对传统的外贸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1988年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外贸企业在自负盈亏的基础上,放开经营。但是在国有大企业凭借自身实力逐步扩大或独自拥有了外贸经营权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规模过小从而不能单独获得外贸经营权,要想出口产品就不得不依赖于一些专门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国有外贸公司,增加了产品出口的繁杂程度,使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大打折扣,从而打击了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积极性,限制了产品出口。

(三)中小企业自身经营条件比较差。

从微观经营层面看,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无论在产品、价格、分销、促销方面,还是在产品品牌开发与宣传,以及整个营销战略的规模和管理方面都仍处于较低级的经营阶段。在出口指导思想上,不少中小企业仍以短期效益为主,出口不如内销的观点相当普遍。再加上许多中小企业独立开展国际贸易的时间不长,缺乏许多基本的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方面的专门知识(如国际结算和支付方式、汇率的利用、价格的制定等),受骗上当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产品开发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仍以来料、来样加工或加工装配为主。以家电业为例,1992年来料加工和加工装配在我国收录音机出口中占48%,在电吹风出口中占79%,在彩色电视机出口中占82%。又如服装出口基本上也是以来料、来样加工为主,企业和国家仅仅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用,创不出自己的品牌。在产品质量上,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产品在内在质量、外在质量上存在着不稳定性、低劣等特点,因运输方式不当造成的破损率也很高。许多产品的售后服务目前仍处于临时性派出服务的初级阶段,尚未像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那样将信息反馈、售后服务力量、服务网点、零备件供应、服务范围等各个方面有机地组合成完整的售后服务系统。在产品价格上,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胜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以价取胜的低级方式,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在同一市场上低价倾销,导致了市场所在国、地区和客户及政府的反倾销行为,使一些产品的许多海外市场丧失殆尽。在分销渠道上,一些地方的中小企业与发生贸易关系的经销、代理商和批发、零售商一订协议就多年不变,容易陷入受制于人的境地。

(四)其他问题。

中小企业在其他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由于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优惠政策执行不力,使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合理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得不到落实。此外,一些产品的出口机制并不完善。如我国纺织品出口厂家之间的竞争主要在国内相互“厮杀”,争夺纺织品的出口指标,政府并没有给中小企业创造置身于国际市场进行角逐的条件;(2)政府和行业管理与协调部门尚未制定和实施目标明确、能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出口贸易顺利发展的政策、计划与措施。(3)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尚未形成真正的市场调控机制。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依然会受到来自纵横两方面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有的商品在国际上并无销路,或者是有销路但价格疲软难以弥补生产成本。但是基于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指令性产值计划和税利任务,中小企业不得不违背国际市场需求盲目生产,造成工贸脱节和产销脱节,使中小企业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出口产品不能按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进行流通。这一方面增加了中小企业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也严重损伤了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积极性。

三、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的认识,笔者以为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走出口创汇及国际化道路,政府应该重点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建立为中小企业出口经营服务的组织机构。

这既包括政府的组织网络,又包括半官方和民间的中小企业社团组织,还包括与中小企业出口有直接关系的贸易组织和出口服务机构。政府应成立专职的贸易机构,协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疏通行销管道,并争取海外订单,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另外,我国的驻外使馆代表也应该为中小企业的出口及国际化经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加强对中小企业出口的宏观协调指导。

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和国际化战略的法律法规,围绕中小企业的出口和国际化经营,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和贸易政策。将中小企业纳入我国整个国际化战略体系之中,做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转移。为此,要加强领导,缜密研究,做好充分准备,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成效。中小企业的国际性战略转移,可以从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不断培养中小企业的国际经营意识,开辟国际市场。

(三)为中小企业出口提供融资服务。

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出口的金融机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融资问题;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作用,对中小企业出口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对于办理中小企业出口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资金可考虑由政府财政拨款。除了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出口信贷外,还向商业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或给予贷款补贴,以资助它们办理中小企业的出口信贷业务。

(四)促进中小企业在出口中进行各种联合。

如德国的中小企业财团、意大利的中小企业康采恩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中小企业在扩大出口、进入国际市场时面临的困难比大型企业要多得多,要加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专业协作与横向联合,加强中小企业同专门外贸机构之间的合作,扩大中小企业间接出口。还应支持建立以地区或行业为单位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组织机构,发展中小企业出口基地和出口集团,减少盲目竞争,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能力。

(五)为中小企业出口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

如建立产品出口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和高技术产品海外生产、加工和销售网络,加强高技术产品出口人才的培训,组织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与大型的电子商务公司合作走互联网国际化之路。鼓励外商参与中小企业的合资经营,扩大外资嫁接改造中小企业的规模,进而促成中小企业国际化;加强人才培训、市场调查。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经营管理咨询、法律顾问以及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应特别注重发挥现有中介机构如电子商务公司的潜力;不断改善我国与世界相互联系的交通运输、通信等设施,改善有利于外交进入的软硬环境,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规划和政府管理条例;协助开办一些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招商会等,为中小企业出口产品寻找客户牵线搭桥;此外,还要加强中小企业与专业外贸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广泛推行外贸代理制扩大中小企业的间接出口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魏中奇)

第五篇: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1 概述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而要搞好这两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解决富余职工和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以及在改组、改制、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企业兼并、破产等带来的大量失业,据多种资料的较为保守的估算,由此带来的失业约为2000万人左右。据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计算显示,我国城镇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隐蔽性失业人数1995年就达3161万人左右。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5年底,我国在国有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的就业人员为14408万人,而在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待剥离的企业冗员要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3,以此推算,全国的城镇公有制经济单位要剥离出4000到5000万富余人员。又据有关部门按现有产业技术水平的保守测算也将产生2000到3000万富余人员;第二,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九五 ” 是我国人口生育高峰期,在此期间我国城镇将有54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而同期我国城镇能安排的人数约为3800万左右,2 目前导致我国失业压力大、失业人员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2.1 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关。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也多(我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产生了近3亿 激增人口 ”,对今天的失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得到缓解)。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从根本上决定了新增劳动力大大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从而不可能在短期内为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2.2 与我国在几十年内积累下来的矛盾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暴露和释放有关。我国在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出于种种考虑,采取的是 低工资、高就业 ” 的方针,使企业内部富余人员长期积累下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一矛盾被 大锅饭 ” 掩盖了。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由面向政府转而面向市场,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企业要减人增效,不仅向劳动力市场排放富余人员,而且还要减少招人的数量。这样,过去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的 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 ” 的现象就再也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矛盾就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迅速暴露和释放出来。

2.3 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有关。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产业结构严重失调,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改革后,在对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过程中,过去片面、畸形发展的一些产业部门必须压缩其过于庞大的生产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这些部门的大量企业出现亏损、破产和倒闭,从而引起这些企业的失业人员猛增。同时,部分老工业基地资源面临枯竭或产业过于单一,结构转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结构转换过程中,也要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员。如曾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的辽宁省阜新市,可采煤层已经告罄,使40万煤炭职工需要重新安置,素有 煤铁之城 ” 之称的本溪市也面临同样困境,统配煤矿需要全面转产,本钢在 九五 ” 期间将要减员1/4到1/3。

2.4 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类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发展。大量机械化、自动化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既使人类从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放了出来,同时,也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迅速提高,使传统产业部门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现象。我国改革开放的近20年,也是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20年,在企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条件下,企业必然要尽可能地降低用人成本、减少就业岗位,从而,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出现了大规模的 机器排挤工人 ” 的现象。再加上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 “ 抓大放小 ” 的改革战略的实施,在 “ 抓大 ” 过程中大量企业合并或者被兼并,使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这样,资本规模扩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失业增加的规律也在较短时间内表现了出来。

2.5 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和部分城镇职工的就业、择业观念尚未转变有关。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相当成功的,一个 包 ” 字,把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激发和调动了起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迅速出现(据有关专家采用工日计算法、经验计算法和人力单位计算法测算结果,目前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左右),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上是无序地拥进了城镇,与城镇劳动者竞争本来就不多的就业岗位。而与此同时,我国城镇的广大职工却尚未从过去的 大锅饭 ” 条件下所形成的就业、择业观念中解放出来,仍然不切实际地希望国家能为他们安排一个舒适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从而,不愿意与拥进城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竞争。这样,他们一旦失业,就不可能较快地实现就业岗位的转换,从而,作为失业者在失业大军中滞留了下来。

2.6 与我国投资重点和产业政策的改革、对劳动力需求能力进一步降低有关。在 九五 ” 期间,我国投资将更多地集中于保证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讯和支柱产业以及科技、教育、国防、住房等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而这些项目一般都是投资大、用人少的行业和产业。这意味着新增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增加,或单位资金投入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下降。

3 针对失业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失业是发达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同时,由于必要、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我们所要做的,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我国的失业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程度内。

3.1 我们应当尽快采取必要措施,加快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国有企业大面积的扭亏增盈。这样,既可以减少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的人数,又可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在这里我们想着重谈一谈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中扩大企业家经营决策权同强化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关系对企业的重要影响问题。我国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扩大企业家的经营决策权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如何保证这种权力不被滥用却是任何人也不能回避并且在事实上也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国家、职工无法控制企业厂长(经理)的行为,再加之有很多人事实上没有经营管理能力甚至没有责任心,导致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并进一步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在企业负责人权力膨胀甚至失控时,还往往导致腐败现象。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困难或破产倒闭企业,其负责人的责任是相当大的。这样,在企业职工对厂长(经理)的行为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却要让职工来承担下岗失业的风险和后果,是极不正常和极不应当的。因此,为了实现国有企业大面积的扭亏增盈,为了让企业职工的权力与承担的风险相对称,我们必须强化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3.2 在解决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上,应当强化政府的作用。我们认为,从总体上来讲应当建立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政府管理体制,把就业问题纳入宏观调控政策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项目管理体系中。具体来讲,政府作用的强化应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二是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各种免费的职业介绍机构,疏通就业信息,沟通就业渠道,并规范目前部分收费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坚决取缔那些存在欺骗行为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三是可考虑增加政府对失业劳动者进行再就业培训的经费投入,建立各种行业、跨行业的就业培训和指导中心,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改进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调整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结构;四是作为一种短期措施,可考虑在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的近2-3年内,由政府投资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建设项目,以暂时缓解再就业的压力;五是可考虑帮助部分劳动者由失业问题较严重的老工业城市和地区向新的经济增长地带和城市实现地区迁移;六是作为一种短期措施,可考虑在近几年内适当限制富余劳动力向失业问题较严重的城镇和地区的无序、过量流入,以减少他们与城镇劳动力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

3.3 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 “ 劳动密集型 ” 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当指出的是,在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上,我国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据统计,在就业人数上比较,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就业总人数中,几个国家的比重分别为:美国72.8%,日本62.7%,德国59.4%,俄罗斯56%,而我国仅为23%。在发展第三产业中,大力发展区街经济、社区经济等不失为可供选择的方案。

3.4 大力发展弹性工作、非全日制工作、钟点工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以拓宽就业渠道

3.5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使他们由目前相当部分人所持有的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希望找到舒适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增强就业、择业的竞争意识。同时,政府应对苦、脏、累、险等工作岗位实行必要的分配倾斜政策,如减免这些部门、行业的部分税收等,以吸引劳动者到这些部门、行业就业。

3.6 对下岗和失业劳动者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众所周知,我国企业过去一直实行低工资的政策,在这种制度下的工资实际上仅是工人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其余部分连同工人在剩余劳动内创造的价值则形成了积累。可以说我国庞大的国有资产事实上是广大劳动者劳动的结晶。从理论上讲,这种劳动的结晶理应用于保证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从而进行劳动并获得劳动收入。我们在同许多下岗失业劳动者交谈时,他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在企业工作多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我们老了,重新寻找工作的能力又有限,而企业亏损或破产倒闭,要我们自谋生路,那么过去的老帐应该怎样算?事实上这是对劳动关系明确提出的补偿要求。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绝不应当视之为无稽之谈而置之不理,在劳动者下岗失业时应当对他们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具体办法可以采用一次性清算,如广东省实行的一次性 工龄买断 ” 的办法,也可以采用分期支付的办法;既可考虑用货币形式支付,也可考虑以国有资产的债权、股权甚至住房等非货币形式支付。或者在职工自愿参加的原则下,将这部分资金适当集中建立一种基金,用于失业劳动者的培训、为失业者 自我雇佣 ” 的开业提供贷款或为他们到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等等。我们认为,实行这一办法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增强失业劳动者再就业的经济能力(如失业者可以使用这部分货币实现 自我雇佣 ”,也可以使用这部分货币投资入股,在 “ 股份合作制 ” 企业实现再就业,等等);其次,可以解决部分下岗劳动者事实上已重新就业,但仍在原企业领取一定数量收入,企业的压力事实上并未减轻的 隐性失业 ” 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绝不能把这种对劳动关系的清偿视之为国有资产流失,从理论上讲,这只是 取之于民,还之于民 ”。

3.7 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数量,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规范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过低(企业上缴部分及职工个人交纳部分合计只占工资总额的2%-3%),因此,应当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特别是应当把交纳失业保险金通过法律程序规定下来,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应当交纳,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同时,也应当增加政府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投入力度(政府应当增加对失业保险基金投入力度的理论依据与上述关于对劳动关系清偿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应当扩大失业保险金的覆盖范围(目前许多地方只对几种特殊类型的失业人员发放)。在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上,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基金时常被挪作他用的现象发生。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劳动者从整体上看是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大家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是一致的。只要我们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把我国的失业控制在合理、必要的程度内,并发挥失业的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1 刘长明等.失业:需要重新透视的经济社会现象.新华文摘,1997(11):532 葛延风等.影响企业职工再就业的有关体制问题.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4):273 马轶民.国有企业改革与失业.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90):184 鲁士海.再就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85):305 国家计委课题组.九五期间劳动就业形势与对策课题研究报告.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

下载对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思考3剖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国刑事拘留期限问题的思考3剖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期限问题

     一、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

    审理期限问题

    审理期限问题 审限问题一直是人民法院坚持“公正、高效”主题及时审判各类案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22日公布了《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

    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思考 作者:万 敏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第02期 [摘要]本文在阐述公司治理结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司治......

    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思考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在此,对它的问题进行思考及浅析,并提出个人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我国医疗保障问题的思考

    我国医疗保障问题的思考 软件S10-3班XXX 摘要:针对中国采取医疗制度改革之后出现的种种问题,其中包括医药费过高,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就医不公平等方面。笔者根据以上的种种问题......

    对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之探析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劳动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对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之探析 由于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出现了一些用人......

    薄养厚葬问题思考剖析

    今天是第2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2012)的主题为“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国际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6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总计占高龄存......

    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的思考5篇

    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滕州市龙泉街道后洪居李其国 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必须营养食品,农产品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和国民经济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