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时间:2019-05-13 01:5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第一篇:读《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读《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单位:福兴乡中学

姓名:张书东

这个暑假,读了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论集》,深刻地认识、了解并领略了一位杰出的语文教育改革家——于漪老师的风采!

书中全面反映了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理论探索的成果,主要包括语文教学总论、语文课的育人目标、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材处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治学偶得和为师之道等八类内容。于漪老师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地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功能、教材、教法以及语文学科与学生的习惯养成、智力发展、价值观形成等的关系,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语文教学规律性认识。

翻开书的第一篇章——《我和语文教学》,首先感受到的是于老师对语文的热爱。用于老师的话来说,学生时代的她对语文就入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当了语文教师的她又是怀着怎样一颗炽热的心对待自己的这份“事业”!

爱,是做好、享受事业的前提。但如果这爱是盲目的,缺乏个体及对对象本身的反省思考,那其本身就贬低了爱,更不用说升华。于老师在这几十年的教学中一直在探索、思考,读过她的文章,上过她的博客都不难感受到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是在教学第一线经过长期辛勤耕耘,把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而结出的硕果。

第二篇:读于漪事迹有感

读于漪事迹有感

小二班 张茵倩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59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她班上先后来过4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感情·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对活跃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

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她的一生充满了理想色彩,更充满了使命意识。对于漪来说,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她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浇花要浇根, 育人要育心。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于漪就开始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当时4个班级的学生共372份抽样问卷结果看,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教学思想性明朗和比较明朗的占86.5%。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同时,她还注重增强学生“做人”的意识,今日学生,明日人才。因此必须从今日做起,提高严格塑造自己的自觉性。学生一进校就向他们灌输“做人”的意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起来,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当代学生的形象”的系列教育,并千方百计把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自觉的行动。

于漪对每个学生都满腔热情。1975年,她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全年级11个班级,几乎都是乱班,打架、偷窃、倒卖粮票,心理和行为偏差的现象很多,搅得全校52个班级无法上课。年级女老师几乎都哭过,甚至有的学生竟然将男的体育老师的鼻梁骨打断。派出所公安干警几乎天天来。于漪接手后,认为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相信他们会改变的。因此,她坚持说服教育,正面引导。向全年级同学宣讲: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知识的人是无法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她每周坚持带领学生学理论,学历史,坚持讲理想、讲信念。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并注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课外兴趣。告诫学生:“光明总会到来。现在抓紧学习,将来国家总需要建设人才。”经过于漪和年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年级面貌发生根本改变。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两个班,竟然100%考上了大学,这即使在今天也是罕见的。

数年前,上海市曾开展过“今天怎样做教师”的大讨论,同时举行了“我心目中的老师”征文活动,结果在“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这一栏目里,“于漪”的名字出现次数是最多也是评价最高的。这充分说明了于漪老师铸中华教师之魂的精神感召力。

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让于老师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视点上。她认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为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于老师深深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深深的爱着她的事业和她的学生。她教学生学习,更教学生做人,当年的学生,今天的上海市文广集团副总裁、《新民晚报》总编胡劲军后来感慨的说:“于老师当年的教育成为我工作的动力。”2002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金杯得主王运丹大年初一向于老师表示感谢,当年正是于老师给他树立了“国家建设需要人才”的人生目标;今年,她的学生曹中柱因为“敢坐火山口”,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多次被媒体报道。曹中柱衷心感谢着于老师,他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敢于负责任。”这是她立民族教育之根的生动反映。

三、开拓创新,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于漪老师是一位时代感强、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直引领着近几十年来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她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因为教育效果往往是相对滞后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克服浮躁,登高望远,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天的教育。勤于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奋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是她的追求的目标。为此,她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达到三个“制高点”,做到三个“瞄准”。三个“制高点”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始终把培养现代的合格公民放在首位,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战略的高度;要站在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显示民族的志气和自尊,显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威力。做到三个“瞄准”,就是瞄准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之才;瞄准国外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从严治学,发奋图强,教出水平;瞄准国内、市内兄弟学校的教育经验,博采众长,力求少走弯路,教出特色。

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于漪曾提出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1978年提出的“教文育人”和1996年倡导的“弘扬人文”的主张,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她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有力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型教育到“语言––思维”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面对21世纪信息革命的时代,于漪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为语文教育提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她的“弘扬人文”的主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即丰富和完善了教文育人的思想,又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四、呕心沥血培育新秀,一生奉献不图名利

在于漪老师的心目中,教育是一块圣土。她在这块圣土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于漪老师深刻体会到,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教师队伍的未来希望在青年教师。因此,在学校发展中,她最关心的就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就是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老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涌现出了一批象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这当中凝结于漪老师大量心血。

如果要问于老师听过多少位青年教师的课,恐怕她没法说清,但她在每节课后的评课中对教材的分析讲解,对上课教师驾驭课堂的指点是那么清晰、独到与深刻,被青年教师誉为“活的教育学”。

在于老师所带教的本校青年教师中,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

50年代,于漪老师扎着长辫走进了中学任教,她以刻苦的钻研,耕耘在三尺讲台;以求实的坚韧,播撒着智慧的良种。60年代于漪老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文革的风风雨雨中,她始终坚持教育,坚信中国需要教育,教育将成就中国。70年代末,于漪老师以厚实的功底,数以上百次的公开课和论文专著,以她高尚的师德,被首评为语文特级教师。80年代,于漪老师在教学与管理的岗位上,以远见卓识,构筑了学校的人才高地,使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90年代以来,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使于漪老师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拉开了帷幕,于老师飞往北京参加了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审定,作为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学教师,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教材审查中,于老师又是唯一的一名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审到高中三年级的审定专家。

于老师还是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四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她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她在华东师大的礼堂里为老师们作“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讲座,也为老师们传授语文教学的“真经”;她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赶到江苏、浙江等地讲学,传授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她还是上海市白玉兰的远程教育网客座教师;为云南思茅地区、红河地区、三峡库区、新疆等地老师们讲授她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她对教育的那片赤诚的爱,她走出上海,为全国教育服务。

近些年来,她还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她主编的《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共18本)已经出版;她主编的《现代教师学概论》已经教育部审定,作为全国教师职后进修的材料。她还撰写了《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为人师表要德才兼备》等文章;《于漪文集》六卷本也已正式出版,这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是第一位中学教师出版文集。因为她的努力,中国教育发展史宝库中,又多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2012.2

第三篇:读于漪文章有感

读“教育的姿态”学科德育重在融合一文有感

“教育的姿态”于我来说是一本厚重的书籍,书中囊括了于漪老师从教60年来发表的各类文章和讲稿,是一本揭示教育本源、展示教育奥秘的教育职场秘笈。需要细细品味、慢慢研读。在读到“学科德育重在融合”一文时,我觉得与现在提出的大德育观不谋而合。用时髦的的话来说就是,德育融合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新常态。作为我们一线教师,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应该是一个仅处于指导性的、意识形态上的空化概念,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努力“物化在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中的现实任务。”

下面我就来谈谈美术学科中德育资源开发的一些初步探索:

一、学科教材蕴涵的德育元素

从学科教材中挖掘其蕴涵的德育元素需要一个教材德育化处理的过程。所谓的教材德育化处理,就是说将教材中本身存在的或可以结合的“德育元素”通过一定的教材处理进行挖掘和融合,实现学习与育人的价值统一,和谐发展。

具体来说有两种途经:

1、教材本源中的德育元素——从教材的本源中发现和提炼德育的价值元素,通过一定的活动载体予以实现。

在我们的学科教材中,如果我们认真负责地去作些深层次的挖掘,我们会发现学科教材的本身蕴涵着许多在我们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以小见大”得以运用的德育元素。

这种德育元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显性的德育元素。这体现在教材中的有:如《我的好朋友》等各种绘画人物的课程,可以渗透“友谊、亲情、奉献等的教育”;《游泳真快乐》等的教材中,可以渗透“面对困难勇敢去克服和面对弱势同伴努力去帮助的品质与精神的培育”;《绿色植物》系列教材中可以渗透珍惜绿色、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的培育。还有如《参观博物馆》,可以渗透“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以及对自身未来成长的一些思考”等。另一种就是隐性的德育元素。如《国画系列》、《欣赏》等内容都蕴涵着充分的人文精神与“美”的教育的养分。

2、教材外延的德育元素。

我们在关注和发挥教材本身的德育价值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教材外延的德育元素,因为,我们的学科中有许多教材是可以进一步加以“资源的开发,从而让我们的教材体现出更高的育人价值”。如将教材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典型人物结合,使其产生更高的德育价值。如我们的各类国内外艺术家介绍等,以及身边的一些热点,通过一些小事例,将学生引入更广的视域去认识。如从马蒂斯的野兽派绘画和毕加索的立体派绘画中辨析“何为美与丑,评判标准又是什么?”;从徐悲鸿的绘画《愚公移山》中去认识“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再从绘画世博会,让学生了解世博口号的内涵,理解人与社会、大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教学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德育元素

1、预设性德育元素。

这种德育元素的价值体现是依靠执教者在备课的过程中进行预设的,如在设计《下雨了……》教学时,我预设了几个绘画场景,让学生说说应该怎么办?“放学回家时,看到没带伞的小朋友不能回家……”、“看到小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爷爷奶奶急匆匆的给你送来了伞”等等,其用意很明确:要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学会关心他人。又如在设计“警察叔叔”的教学活动中,特意让小朋友讲述“你对警察叔叔的印象”环节,通过各种生动事例,让学生了解警察叔叔职业的辛苦和特殊性。这里正存在着一个设计者的“德育用意——假设社会没有警察叔叔的维护,我们还会这样快乐和安全吗?”

2、生成性德育元素。这种德育元素的生成是有着一定偶然性的,需要教师的敏感性和教学机智。如在一次小组合作活动中,某生因为有些特殊,几次分到一些小组时被一口同声的“予以了坚决的拒绝”,这使我措不及防。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现象,而且隐约感觉到这是一种不健康的“集体保护主义”,因为他们都不想被这位外来者拖后腿。我没有强硬命令孩子们“被动接受”,而是又宣布了一个特殊的规定:哪个小组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基础上,又能帮助这位同学一块完成绘画的,在评奖时可以考虑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奖。这下马上有几组同学表示可以接纳,这就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偶然生成的蕴涵极高德育价值的教育场景。

三、学生榜样的德育元素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对象学生,他们本身就是德育价值的蕴涵者和体现者,如果我们将自己的目光敏锐的、及时的触及到孩子们中间去,注意到他们,那我们就会发现蕴涵在他们身上值得同伴学习的、鲜活的德育元素。我举一些就近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案例:如:蒋伟鸿、龚向旭、刘明硕等等,他们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而进步的动力源之一就是我给他们树立了班级中榜样,我平时积极表扬班中优秀学生和进步明显学生,一些学生因此而明确了自己进步的目标。所以利用孩子们中的榜样进行教育其价值是巨大的。

四、学科管理中的德育元素

所谓学科管理中的德育元素是指:蕴涵在执教者学科管理的措施中的德育元素。我在我的学科中尝试执行一项管理策略——“组长负责制”,根据优、良、一般的分类原则,我把学生拆为若干小组,即4——6人为一组,然后从中选出组长,明确组长的权利:1.主动帮助组内绘画上需要帮助的同学。2.负责约束组内同学画画时的纪律问题。3.负责下课时组内卫生保洁。对于组长我采用任免制,一段时间后,组内同学认为做的不好的组长要予以引咎辞职,再让学生自我推荐新的组长。得到同学拥护的、有一定实际效果的,我会适当给予组长和全体组员进行奖励。他们作为我的小助手,发挥了我左膀右臂的作用。应该说,组长负责制实施以来正发挥着它的作用:好多组长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己干部身份的责任意识,自身也得到了锻炼,组内同学也因为有人监督自觉了许多。而这种组长负责制的背后,从德育价值来说,这是一种同伴互助的教育,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律、自控、自强,为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如文中于老所说“德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要立竿见影,毕其一役是不可能的;需要的是对学生满腔热情的爱”。相信,只有“大德育观和谐统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焕发生命活力,这是于漪老师编这本书的初衷,更是二期课改的精髓所在。

第四篇: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论集里的就有一百多篇。凡是关心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论集。这本论集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到现在还有深刻的现实借鉴意义。因为里头论述的都是语文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论集里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宽,性质也多种多样,有商讨语文教育的理论原则的,也有只谈论一篇文章或者评议一两个词语的。最重要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圣陶先生扼要地指出旧式语文教学的三大弊病,并且在好些处别的地方加以申说。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爱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教材,都是重视内容也就是重视教育意义的例子。这是应当的,无可非议的。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要达到这样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独当其任的惟一学科。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在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思想教育,过分强调感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显然是背离了学科的性质,最终无法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第二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不幸我国的写作教学继承着科举时代的传统,兴办学校数十年,还摆脱不了八股的精神。”我想:不但是过去,就是现在,教学改革进行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总要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一节课里,总要有复习、学生提问、板书、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总要有录像、课件,否则就算不上是优质课,本来教学是为了学生学,结果,我们在教学中却很少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把该要学的知识技能学到,学得容易还是困难,学得轻松还是辛苦,而是过分关注教师在上课时是否已经达到了某个指标,把学生放在一边了,忘在一边了,这样的语文教育实际上是为教育而教育,应此,我不断地告诫自

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驱除程式化,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因人制宜,因文制宜。

第三种弊病就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但是,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只要平时学得扎实,作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推广开来说,人生一辈子总在面临考试,单就作文而言,刚才说的写封信打个报告之类其实也是考试,不过通常叫作„考验‟不叫作„考试‟罢了。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而学习的学生,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而执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现在还大有人在,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优劣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评价老师的最重要的依据。因为这样,不少老师还对教学内容进行擅自取舍,要考试的多讲多练,不考试的内容不提也不练。我想这才是教育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其流弊,第一是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其次,“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永远不离开教师是办不到的,毕业了,干什么工作去了,决不能带一位教师在身边,看书看报的时候请教师给讲讲,动笔写什么的时候请教师给改改。那时候感到不能独自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岂不是极大的苦恼?”看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作文批改问题,现在,有很多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是全批全改,除了总批还有微批,可说是修改的细致入微,学生只要按老师修改的照抄一遍,就是修改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学生修改作文全被老师包揽了。这样做老师辛苦,学生也不见长进。由此看来,教学方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在这本论文集里多次出现,例如:“„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又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我近

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倚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例如要求学生预习,给以必要的指导;发起对课文的讨论(主要指语文方面,不是内容方面),予以有效的启发;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些评论和指点,让他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如此等等。这一切,作者在《精读指导举隅》的《前言》以及别的篇章里都有详细的论述。这样教学,当然比逐句讲解吃力,但是这才是教学的正经道路。正如圣陶先生所说,“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工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

论集里边谈到的问题很多,有很多好见解,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借阅读这本论集的机会来对照检查我们自己的工作。有许多现在还常常有争论的问题,事实上圣陶先生多年前已经遇到,并且提出了他的看法。

其实语文教学创新不是凭空提出新思想,新操作就能成的,是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断地总结借鉴前人的经验,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实践反思总结和理论提升,发现了存在问题,改进了,就是创新。所以我说凡是关心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第五篇:于漪语文教育艺术

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美的享受——于漪语文教育艺术探究

课程名称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专 业 方 向 指导教师 论文评分

2014年6月15日

语文名师研究

冯添美 中本111班 1102401138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黄福艳

美的享受——于漪语文教育艺术探究

[摘要] 于漪的语文教育是一场美的盛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的语文教育艺术境界。她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美的艺术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情感熏陶塑心灵的感情披露,得益于美感焕发富激情的艺术熏陶,贯穿于灵活应变善诱导的教育机智,归根于扎实功夫创真知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美; 享受; 于漪; 语文教育; 探究

一、情感熏陶塑心灵

于漪老师属于情感型教师,被称为语文教育“情感派”的代表,不仅把文学作品讲得流光溢彩,情趣盎然,还把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这都得益于于漪老师“情感熏陶塑心灵”的语文教学艺术和“披文入情”、“以情激情”的语文情感世界,正如她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一)披文入情,进入角色

于漪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最好体现,教师如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之时首先要做到“披文入情”,即在感性研读课文的基础 上,发现作者表达情感的语段,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把课文的脉络梳理清晰。其次是进入角色,即更深层次地挖掘课文语言文字信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根据课文的具体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生活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课文的形象和内涵进行补充和说明,真切地体味其中的深意。

于老师的备课,不是一次简单的条条框框的填写,而是一次头脑风暴的情感艺术演绎。不仅仅是深入研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于老师还联系自己生活的所见、所感和所悟进行回味,咀嚼文章的深刻涵义。披文以入情,她写《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案是用泪水凝聚而成的,讲课时更是声泪俱下,引得满堂皆泣。于老师把自己内心对周总理的真实情感和课文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表达了无法抑制的悲伤和无限的崇敬之情,更演绎了一幕幕真情流露的告白。披文入情,进入角色,于老师点燃了自己,更燃烧了学生的情感花火。

(二)以情激情,情感交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有主导作用,还有情感的传达感染作用,教之以情,以情激情,最终达到情感交融的效果,是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艺术的一大亮点。她认为:“‘情’是文章内在的、周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所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所以,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以情字贯穿始终,不仅教之以情,以情激情,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激发,还注重课文感情的发展与升华,推出师生感情流动的浪花,制造教师情、学生情和教材情“三情”合一的感情波澜,叩击学生的心灵,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学生渐入佳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境界。如教学《春天的沉思与回忆》,这是一篇纪念周总理的散文,一开始她就把心中积蓄的情感巧妙地用泰戈尔的诗“让死者有那不休的名,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导入课文,这深情的诗句奠定了课文悲壮和思念的情感基调。接着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紧扣散文的结构特点和环境与人物的描写,与学生一起背诵赵朴初的词《金镂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慨》“缓缓灵车经过路,万众号呼总理,泪尽也,赎公无计”,加深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感情。最后又引用杜甫的《七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升华感情,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引起共鸣,达到情感交融的最佳状态。

二、美感焕发富激情

有人评价:听于漪老师的课,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于老师把每一堂课都看作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篇优美散文,不仅注重整体教学氛围的和谐融洽,还追求课文导入、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完美无瑕,给学生以听觉的享受、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一)开讲美

都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漪老师的课堂开讲,美不胜收,导入课文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如教学《七根火柴》的开讲导语,“火柴,我们生活中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可是,你们可曾想过,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多少热,放出多少光,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就紧紧扣住火柴,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动人肺腑的悲壮赞歌。”深情的话语,耐人寻味的意义,不仅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孔乙己》的开讲:“同学们,你们知道孔乙己叫什么名字吗?一个生活在世上连自己的姓和名都没有的人,是多么可怜和多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虽然没有优美的文字和词缀,但却巧妙地运用了提问导入法,并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同时也道明了孔乙己的身世以及课文的整体思想内涵。开讲美,并不都是华美的词缀、深奥的句子,而是一种自热而然的情感流露,一种道不尽的韵味萦绕。

(二)语言美

语文,顾名思义是一门以组织语言、言语表达为主要目标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忌一潭死水,无波无澜。乏味频繁的词语,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述,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压抑而进入昏昏入睡的状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好语调的高低和谐、语气的轻重缓急、句式的参差交替,力 求语言的优美生动、词汇丰富、幽默风趣和机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于漪老师课堂教学语言就是这样一种美的存在。“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于老师特别注重课堂语言的运用表达,她充分采用朗读、描述、抒情、议论、面部表情和手势等语言艺术技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语言的魅力。如教学《最后一次的演讲》,于老师在小结时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这篇演讲是庄严的宣言,动员的号角,讨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檄文。它像一团炽热火焰,从肺腑中喷射出来。它没有作词句上的修饰,但句句向投枪,像匕首,直刺敌人要害,使敌人招架不住,躲闪不及。”生动准确的词语,长短句式的交叉使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交错运用,让学生激情万丈,如沐一阵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中。于老师优美动听、跌宕起伏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地演绎了语言的魅力,语言无与伦比的美。

(三)节奏美

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课堂的节奏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有规律地施加教育影响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于漪老师的课堂就充满了节奏美,不仅在于教学进程的起伏变化、教学气氛的张弛适度,还在于教学速度的疏密相间、教学情感的跌宕有致和教学语言的抑扬错落,就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掷地有声,富有韵律感和节奏美。于老师的课文进程环环相扣,节奏起伏,就像一张一弛的波浪,呈螺旋式上升,有节奏感地推进。如教学《茶花赋》时,于老师首先设计一段深情的导入影响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产生紧张急切的心理;接着让学生认真聆听朗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课文情感交错的优美意境;再引导学生回忆相关赞美祖国河山的诗句,通过回忆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紧张而又活跃的状态,教师再做适时的点拨,让学生在聆听中时脑海里浮现“春深似海”的美景图画。当学生沉醉优美画境时,于老师又问“茶花美从何而来?”,再一次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最后于老师展示“童子采花”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联系和想象,再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少年儿童充满活力的状态。于老师的课堂意境渐渐深入,学生的认识也渐渐深化,给学生紧张而又轻松愉悦的之感,使课堂教学呈现环环相扣又紧张适度的节奏美。

(四)和谐美 于漪认为:“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本着追求融洽无间的师生关系的和谐美,于老师认真研究课堂心理,研究学情,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她用满腔的热情、满腔的爱,努力营造爱的心灵,爱的课堂,爱的氛围,爱的海洋。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时,有一个学生突发提问“几千万万颗中的‘万万’是多少”,引得其他学生的大笑。有人接着说“万万就是一亿,这都不懂”,使得提问题的学生十分尴尬。于老师见状就立即接过话题提问:“万万就是一亿,可课文为什么不用‘一亿’呢?”,在得到问题答案之后,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是哪位同学提出来的?”,使得所有学生都用尊敬的眼光看着提问的学生。于老师敏锐的觉察,高超的教学技艺,通过师生的沟通,保持了师生间、生生间的高度和谐,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正如陈钟梁先生对于漪老师课堂氛围的恰当比喻,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和谐美感。

三、灵活应变善诱导

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不仅富有情感、美不胜收,还活而有致、灵活多变。她把知识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教学,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她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点之时,使自己的教法更多样性和多变性;她面对课堂突发事件,临危不惧,高度机智和灵活应变;她善于激趣,善用教育机智,善于诱导,尽展她高超的教学艺术。

(一)善于激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现代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曾经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兴趣不仅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更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必经之路。于漪老师认为,趣味性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联的。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以兴趣的浪花激荡,让学生沉浸在求知的知识海洋中。

于漪老师就是把课堂教学当作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主战场,其一,她用新奇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活动,让课堂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其二,她带着情感去教学,用思考咀嚼心态去挖掘课文的深邃思想、精辟的见解和高尚的情操;最后,她把时代的活水注入课堂,让课堂活跃,让学生有所感奋。如于老师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由于大多数城市学生对农村生活不熟悉,所以对诗中描述的恬淡自然的农家生活就不易动情,她就让学生把诗中的文字变成图画,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再现翁妪的音容笑貌和大儿、中儿、小儿的动作形态,勾勒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乡村野趣和‘小儿’童趣的诗意画面。

(二)善用教育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于漪老师就是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借题发挥,谆谆诱导,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教育机智,首先是叩动心弦的共鸣力和感化力。于老师善于激疑,让学生思起于疑,教学《七根火柴》,一开始她就提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当学生意见不同,出现矛盾争论时,她又一语道破“主人公是无名英雄”,接着她又设疑“为什么主人公是无名英雄呢?既然是无名英雄,为什么作者又花那么多笔墨写卢进勇呢”,短短的几分钟,于老师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抓住了疑点,提出了文章内涵,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设置了新的悬念。可谓导而弗牵,活而有致。

于漪老师教学艺术的起点在于“她那慈祥敏锐的目光,笑意横溢的脸庞和亲切明亮的语言,时时刻刻传递爱的心胸、爱的温馨、爱的信任、爱的尊严和爱的期待”。教育机智还表现为教师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敢于坦白承认自己的不足,寓于机智运用自如的表现意态,是作为一个良师不可缺少的条件。于漪老师教《木兰辞》时,学生提问问题:“在于古代妇女都是缠小脚的,花木兰是小脚。怎能行军作战?”于老师坦然地告诉学生:“花木兰是否缠小脚,我 还不清楚,等弄清了,我再来回答。”这是善用教育机智的教师的坦白,而不是‘不懂装懂’,让学生对自己更加崇敬。

四、扎实功夫创真知

于漪说:教学究其本质而言,是教师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知(包括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一种认知过程。教学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于漪老师一生从事语文教育,她一身正气,为人师表,有着高尚的人格力量、先进的教学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她德、才、识、能兼备,有着扎实的知识底蕴、丰富的语言修养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在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语文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语文教育事业一直耕耘着。

于漪老师在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还敢于创造真知,敢于创新精神。她以‘教文育人’为教学目的,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她真诚地提醒学生,切不可迷信书本,迷信教师;她的课堂气氛民主,创新气息浓郁;她的教学内容符合规律,具有科学性,并建立了点线面体相结合教学体制;她“锲而不舍,永不知足”,要永远站在语文教育的最前线!

结论

于漪老师是“情感派”的代表,对语文教育事业“倾心倾情”。听她的课,犹如在优美的梦境里遨游,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着美妙动听的旋律,渐渐地滋润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这是一场美的盛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教育艺术境界。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美的艺术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情感熏陶塑心灵的感情披露,得益于美感焕发富激情的艺术熏陶,贯穿于灵活应变善诱导的教育机智,归根于扎实功夫创真知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黄福艳.语文名师研究[M].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出版,2014(春季学期).[2] 王绳媛 杜慧春.于漪语文教学艺术魅力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4,(3):32~34.[3] 马洁.浅析予以老师创设语文课堂情境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3,(8):357.[4] 王绳媛 杜慧春.于漪课堂教学节奏美说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9):85~87.[5] 武玉鹏.于漪语文教育思想述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2):87~91.[6] 彭艳秋.心怀信念 甘做红烛——读《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之感[J].人民教育,2003(2):79.9

下载读《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于漪老师(本站推荐)

    读于漪老师《呐喊》有感今年九月,开学不久学校发给我们全体教师每两人一套“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在工作之余拜读了这套书籍。于漪老师《呐喊》一书选编......

    读于漪老师文章有感 德育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 “教育的姿态”于我来说是一本厚重的书籍,书中囊括了于漪老师从教60年来发表的各类文章和讲稿,是一本揭示教育本源、展示教育奥秘的教育职场秘笈。需要......

    于漪教育心得

    于漪教育心得 于漪老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教了一年半历史后改行教了语文。对于不是学中文出身的于漪老师来说,教语文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自问从小喜欢阅读和写作,......

    于漪教育思想

    《于漪教育思想》读书心得 ——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于漪“老师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位资深教师,“于漪”也逐渐成为一种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象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

    于漪教育思想集锦

    于漪教育思想集锦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深深地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共产主义事业。立足于育人、树魂立根和培养文化判断力等方面。思想立足点高,覆盖力强,生命力持久。她......

    读于漪老师感

    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细细品读于漪老师的先进模范事迹她被深深地震撼着。她——在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中,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

    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感想

    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感想我没有读过有关语文教育方面的经典论著,由于自己的懒散,以及工作的关系,对语文教育最初的那点情感也渐渐远去。这学期,我从网上购买了《叶圣陶语......

    于漪教育魅力读后感

    于漪教育魅力读后感(一) 读了于漪老师的《教育魅力》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艺术,需要我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