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让学生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如此以来,探究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只有有效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我认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选取具有小组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
初中学生物理知识有限,在学习内容的选取上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学习不应该成为该教法的首选,例如:密度、质量、功、能量、力、机械效率、电流、电压等概念的学习。而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物理规律学习是最佳的选择对象,例如: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压力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怎样使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等规律的学习,因为这些物理规律只是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做概括性总结,学生对这些现象已早有感知,而且学习这些规律通常以实验为基础的,而物理实验的学习恰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置的。
二、用科学的分配方式对学生进行组织搭配、明确任务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凸显“合作”的精神,组内学生要有“协调性”即彼此要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善于思考者与善于动手者相结合,被动者与主动者相结合,善于表达者与善于动手者相结合,组织者与协作者相结合。根据组内成员的特点分配给他们“最擅长”的任务,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而且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最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小组合作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教师要做有效引导。
物理课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学生面对新的物理知识,缺乏正确的思考方向和目标。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感知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例如:在学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的内容时,先让各小组成员用手在桌面和玻璃上滑动感知摩擦力的存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在同一个面上滑动,再用大致相同的力分别在桌面和玻璃上滑动感知摩擦力的大小。这样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探究方法和探究方向,然后再让各小组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也不可或缺,例如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对实验方法的改进,对实验结果的评估等,只有这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才不会偏离方向。
四、展示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展示交流,展示交流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听取其他组的观点,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不足,有利于自己查漏补缺,接收新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展示交流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对于物理课来说,这有利于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实验误差的分析,例如:在学习滑动摩擦力的决定因素时,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学生肯定会发现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很难做到的,所以就会寻求改进方案即,让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不动,让下面的平面运动即可,而且会诱发学生对接触面积是否影响摩擦力产生兴趣并进行研究。另外,小组交流展示也会使学生对实验误差产生原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例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结果出现偏差,而且工作时间越长偏差越大,通过小组交流和教师诱导,学生会发现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以及寻求减小误差的方法。
五、评价激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导向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充分肯定每一小组的的活动成果,发现并激励每一位成员的闪光点。通过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有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通过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小组,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足浴组内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探- 2003 文档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探
施家九义校
李朝建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有效的组织下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面对升学考试成绩排行榜,学生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就是坐在他身边的同学。在这种情形中,学生的学习充满竞争,火药味甚浓,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采取单打独斗的方式,缺少讨论与合作,缺乏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合作精神。许多学生在学校中的成功,多半是建立在其他同学失败的基础上,而不是相互合作基础上的共同进步,那么,当他们走向社会后,还能够从容地相互合作并坦然地为了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吗?这是一个需要合作的时代,提倡合作学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基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经常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但在具体应用时往往偏重于形式,而没有准确深入地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没有追问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等活动实施的本质问题。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合作学习作了一些探索。
一、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常常将同桌的2位同学或前后4位同学组合成学习小组,课堂上以机械的讨论方式呈现合作学习,这种方法看似简便易行,但往往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进行更大更广阔空间的交流与合作打基础。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时要充分地考虑到下列因素: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个性、家庭背景等,即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可以使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从多个视角、多种层面扩大信息量,丰富思维,也学会应对未来真实的社会生活,另外还有利于对不同小组的学习进行比较,形成竞争。每个学习小组以4人为宜,最好不要超过6人。最后还应让学生经常换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既可以活跃合作的氛围,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
二、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在具体的教学操作层面,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任何内容、任何环节都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此,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以下几种教学情景采用合作学习比较适宜:
1、遇到疑难问题时最适合通过合作学习进行。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肯定是自己先去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挡一面。另外,学生对问题没有独立思考,便展开“小组讨论”,这时学生的大脑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讨论时也就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合作是无效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之后,首先应该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只有当他们各自积累的资料尚不足以满足自主学习需要的时候;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无法继续进行的时候;当大多数同学思维活跃但难以在全体学生面前表达的时候;当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而引发争执的时候,便是分组合作、调动小群体集体智慧的时候了。时机抓得好,合作才有效益,才能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意义,享受合作成功的愉快。对于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自己能够解决是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验、完成。不要让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负担,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障碍。
2、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进行合作学习。
作为农村学校要完成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全部探究实验有极大的困难,而如何让学生能在探究过程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成为农村物理教学的难点。对此,我充分调动了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布置的预习作业包含了下节课必须准备的实验器材。因此,预习作业在独立完成后必须进行小组交流,并分配任务予小组各成员。这样便加强了小组合作的机会及合作的成功,也使物理实验的分组教学成为课堂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在准备实验仪器中得到提高。另外,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还有着明显的优势。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时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3、收集和处理信息最好采用合作学习完成。
一个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范围较窄,收集到的信息毕竟有限。而不同学生收集信息的内容、范围、渠道往往各不相同,如果能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则可以实现互相补充、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如在《新材料及其应用》、《超声波》、《火箭》、《电流的热效应》等各节教学中,均可要求学生分组去收集相关资料。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或上图书室查资料,或上网进行搜索,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总在班上汇报、展示,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明确个人在小组中的角色与责任 比较具体的实例随处可见,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中,出现汇报时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的情况,这是因为小组内没有人做记录;而在做电学实验时,学生们总是忙着连接电路,却没有人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等等。出现上述现象,这不仅涉及到学生严谨科学态度的养成,而且涉及到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能否被真正体现的问题。因为小组内没有分工,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原因很简单,合作学习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组员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依赖性,而组内分工关系到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个体责任的形成,是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角色认知,让学生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合作技巧的形成。小组角色通常有主持人、汇报员、检查员、记录员和信息加工员等等。若小组成员较少时,1人也可以兼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需要注意让组内成员经常互换角色,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机会,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四、注意汇报的方式和养成倾听的习惯
合作学习过程各小组间的交流阶段,发言的学生要以“我们”的身份进行汇报,而不是以“我”的身份进行汇报。如果学生以“我”的身份进行汇报,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否则就是在小组交流讨论过程中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不能产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交流涵盖两个层面:一是表述小组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倾听是指细心的听取。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要做到:听别人发言时,眼睛要注视对方,并且要用微笑、点头等方式给对方以积极的暗示;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这个发言有没有道理;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意见必须等别人讲完后再提出来;听取别人发言时,如果有疑问需要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要使用礼貌用语等。
在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往往不是贯穿于整节课的始末,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诸如教师的演示、讲授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相结合。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得有关信息,为有效调控作好充分的准备。
当然,在物理教学中除了生生合作之外,也不能忽视组组合作、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探讨、改进、反思、校正。将理念变成实践,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曲折艰辛又趣味无穷,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做深入探讨。
2017.6.20
第三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当前我校推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小组模式,目的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社会技能、民主价值观以及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题研究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就可以取胜的。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校教学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在教室里正襟危坐,专心听教师讲课;学生有时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到黑板上板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早被人们所认识。就其局限性来说,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
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传授给学生初步的物理知识外,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观念下,老师会无意识的加强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任何一项工作不可能由一人去独立完成,他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合作,如何培养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路子,成为我校老师面对的新课题。因此,我们物理组的教师决定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使教学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课题研究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界定
1、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具体的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研究性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
2、课堂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框架的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凸现课堂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的功能。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3、小组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1、教学互动理论
所谓互动,基本上有三种互动的方式,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合作学习理论认为课堂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活动,有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和成员型(是一种视教学为师生平等的互动关系的教学活动),这是合作学习对“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这种教学观的拓展。有关专家认为:仅仅持“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这一观点来认识教学过程是不够的,过于简单化。“互动”是合作学习教学思想的最主要思想。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积极互赖,即指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个人与集体息息相关,只有集体成功自己才成功,因此,这种互动是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活动
2、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它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首先,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次,事物的意义不能独立于主体而存在,新知识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应用,然后纳入他的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生成新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构建有效的、平等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课堂氛围,实行协作学习开发学生差异资源,改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个性的发展和对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能够获得科学研究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方法
通过查阅报刊资料,上网搜索等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资料,研究内容,内化吸收,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作好理论准备。
在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我们采取了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传播的方法。实验教师作为首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注意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并及时把经验汇总,传递给第二批实验教师,使第二批教师能够更充分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来。
1、调查法:现状调查,可用问卷、访谈、测评等方法。
2、行动研究法: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
3、个案研究法:对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典型的、教学策略进行跟踪研究与总结。
五、课题研究内容:
(一)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在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是至关重要的。小组成员间结构的合理性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采取较多分组方法是:首先确定每组人数大致为4—6人。每小组座位呈“U”形;其次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能力层次、性别等,进行平均的搭配的分组,使各小组都成为一个综合的、整体水平均等的小组。保证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利于小组内互帮互学,小组间竞争;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老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
(二)合作学习中分工职责要明确
小组内没有组织者,学生的讨论过于随意,爱说的学生就多说,不爱说的学生就少说,甚至有的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一言不发。在小组内,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个人责任。这样不仅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此外,组内的角色分工还可以进行轮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有时也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够使每个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记录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得到同等的锻炼机会。
(三)开展小组间的相互竞争,提升学生的能力
采取小组竞争手段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对学生的学习有强烈的激励作用,经过激励的学习行为与未经激励的学习行为其效果大不相同。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进步的的动力来自于小组间的相互竞争与相互学习,学生都积极的要求进步,当同等水平的学生形成竞争时,他们主动共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与其他小组的竞争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对每一个组员提出努力方向和期待的目标。
小组竞争能在小组内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大家齐心协力为小组荣誉而努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而且由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面更广,竞争更激烈,获胜人数也更多,后进生也有了获奖的机会,能体会到成就感。三4班的向启磊每次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分组后总是拖小组的后腿,导致他所在的小组得分总是不理想。为了提高自己小组的竞争力,组长和其他组员,硬是陪着他一起做作业,监督他的作业,和他一起预习、复习。想不到,这样一个不愿做作业的后进生在他们小组中转化了。也许同伴的期待,同伴的鼓励,更让学生接受,更让学生悦纳。
(四)合理评价,巩固学习
对小组合作学习采取得当的评价策略将有利于提高各小组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重视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们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在小组学习活动时,教师不能等待、休息,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而应该深入到各组中间,及时了解各组探究的进度、讨论的焦点、效果,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探究的成果、回答问题的参与率、小组合作的氛围等,评定出本堂课的优胜小组。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0.09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因此,首先认真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而提高对本课题意义的认识。然后,又分别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及一些教改方案,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性课堂教学的经验与研究的资料。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了解了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本课题的理论构建,同时把想观念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2、调查摸底,了解现状。这项工作主要是调查分析学习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现状。找出常规式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弊端,寻找合作学习活动过程模式的结合点和创建合作学习性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事实依据,同时也措清本项实验研究的起点,为后测提供对比资料。
3、制定方案,准备实施。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制定实验研究方案和实施细则。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0.10-2010.12
1、当研究方案确定后,我立即进入实施阶段。按照研究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尝试实验,并且每节课都是按照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上课,并把实验的内容、结果记录下来;学生的变化都一一记录下来。定期进行小结,不断进行反馈,撰写教学反思及教学案例。
2、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3、总结阶段:
2010.12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来自各方面的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汇编和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果
1、形成了我校物理组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明确任务:要让学生讨论学习,就要让他们有东西可议,以事实为据。而不是简单地在一起盲目地乱侃。因此,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比如,我在讲授“杠杆的应用”一节时,先复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告诉学生,“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木棒,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难道他不知道地球有多重吗?他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接着我要求学生组内讨论,各抒己见。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他们有了方向,有了目的,对知识的理解自然会加深许多。同时,也可以营造学生提问、盼望提问并回答的学习氛围。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自学。学生在互相发问的过程中,围绕主题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使学生在学习上从被动的听为主变成以动手、观察、思考、讨论为主,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能在同一基础上互相提问、讨论、回答,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积极思维。因为教学的目的不单是要学生学会知识,还要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创新能力。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与学生的思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要让他们全面掌握知识不应只局限于点,而要普及到面。组员之间互相发问,讨论探讨、回答,无疑会使学生对知识较全面的理解。对较有难度的题,小组可以通过实验、讨论完成。如:两人各用20N的力拉一弹簧测力计,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多少?有的同学说是0N、40N、20N等答案。你们就再加两个弹簧测力计试一试吧!结果就自然出来了。
学生展示,教师引导:零乱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也不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因此,要留出时间让学生“梳理”自己一节课当中的知识体系,通过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展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区别,加深理解,形成拔高意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利于知识的强化和对学生的激励。使学生意识到,这完全是自我能力的展示,增强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信念。
巩固练习,拓展演练:知识源于生活,而又要回到生活中去,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学会知识,而是会用知识,这也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在教授“压强”一节时,学生讨论并解决了关于压强的一些知识后,我提出:“如果把图钉帽对准墙,图钉尖对准手指往墙上按,会怎么样?”并要求结合压强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结果,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抢着说明自己的观点,并用切肉的刀钝了,要磨一磨从而增大压强等例子来说明自己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既能使学生积极思考,挖掘潜能,又能促其抓住重点,轻松突破难点,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学而有趣,学必有用。
2、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重新找回了自信,变得敢说、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变得敢和别人沟通交流了;变得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了;所有的这些都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3、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素质,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高
通过研究,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是看到了合作学习的光明前景。让我们和学生一样体会到了教学与学习的乐趣,我们和学生一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长。
八、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合作学习前有目的指定小组长(或优生)组织材料进行回答,使他们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只关注自己有无机会,不在乎别的同学在说什么,特别瞧不起学习困难的同学,压制别的同学的思想,久之,使个别小组成员产生依赖性,影响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在强调合作学习的同时,忽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个体的创造思想。
3、教学中的延伸拓展不够,表现在:大部分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只盲从他人的问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知识运用的空间狭小。
4、对学生、家长的调控指导力度、频度都还显得不够,不能求得广大家长的支持。
5、尚未很好的把握合作学习与学生升学的矛盾,学生的成绩仅仅是有进步,但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题主持人:周代林
课题主研人:周代林 万培坤 易囯清 张小燕 向 亚
执笔人: 河梁中学周代林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人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协作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生动活泼,小组合作学习成了物理教师们的首选。
一、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在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是至关重要的。小组成员间结构的合理性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采取较多分组方法是:首先确定每组人数大致为4-6人。其次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能力层次、性别等,进行平均的搭配的分组,使各小组都成为一个综合的、整体水平均等的小组。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老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
二、合作学习中分工职责要明确
小组内没有组织者,学生的讨论过于随意,爱说的学生就多说,不爱说的学生就少说,甚至有的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一言不发。在小组内,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个人责任。这样不仅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例如在上一节“电阻定律”课时,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把书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它的横截面积S及导体的材料的关系。教师将实验器材发到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课本电路图连好电路后开始做实验。但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教师没有做好前期的组内分工指导,每个小组进行合作时都比较混乱。另一个是组间又没有分工,而实验需要测量的量较多,学生又不熟练。由于组内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又要独自完成整个实验,结果一节课的大半时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小组完成所有实验,眼看要下课,上课的教师只得让所有学生停止实验,匆忙将结论告知学生,探究式合作学习的目标根本没有达到,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如果改变一下方式,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9个小组,其中1~3小组研究导线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的关系,4~6小组研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S的关系,7~9小组研究导体的电阻R与不同材料的关系。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明确分工、明确具体的小组目标,就不会出现前面的匆匆收场的尴尬局面。
此外,组内的角色分工还可以进行轮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有时也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够使每个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记录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得到同等的锻炼机会。
三、开展小组间的相互竞争,提升学生的能力
采取小组竞争手段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对学生的学习有强烈的激励作用,经过激励的学习行为与未经激励的学习行为其效果大不相同。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进步的动力来自于小组间的相互竞争与相互学习,学生都积极的要求进步,当同等水平的学生形成竞争时,他们主动共同提高自己的能力。小组的竞争中,发现自己组的不足,然后就能对每一个组员提出努力方向和期待的目标。
小组竞争很能在小组内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大家齐心协力为小组荣誉而努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而且由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面更广,竞争更激烈,获胜人数也更多,后进生也有了获奖的机会,能体会到成就感。若有差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导致他所在的小组得分不理想。为了提高自己小组的竞争力,组长和其他组员,就会陪着他一起做作业,监督他的作业,和他一起预习、复习。这样一个不愿做作业的后进生在他们小组中转化了。
四、合理评价,巩固学习
对小组合作学习采取得当的评价策略将有利于提高各小组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重视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们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在小组学习活动时,教师不能等待、休息,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而应该深入到各组中间,及时了解各组探究的进度、讨论的焦点、效果,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探究的成果、回答问题的参与率、小组合作的氛围等,评定出本堂课的优胜小组。
实践证明,合理评价,是巩固学习的保障,既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又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
第四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策略研究”
课 题 实 验 研 究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通过共同合作、互帮互助、探索的学习活动,形成好学、会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风尚,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这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合作学习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在很多课堂,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情景:待小组讨论的口令一宣布,学生迅速地回头,教室里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四人小组里,似乎每张嘴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出声音,却谁也听不见谁。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开始汇报个人意见------。这一现象凸现出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所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小组合作的时机很随意,目的不明确,内容未经过选择;小组活动的时间不充分,学生还未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或问题还没有足够的探究就草草收场;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看似全员参与,却是好学生说了算,学困生只能袖手旁观;缺乏合作技能,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进行相互学习等等。所以提出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策略研究》,希望能通过研究切实解决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低下的问题。从而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
二、课题的界定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开展的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本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策略研究”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探索研究,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造成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低下的常见问题,并通过研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策略。从而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定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最终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变为“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课堂的交往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2、《物理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学习质量,培养物理科学素养,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力求实现:(1)学生目标:
①通过课堂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②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尝试、学会参与、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创新。③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学、乐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主动的发展。(2)教师目标:
①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②通过课堂探索与研究,使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更好的理解新课程标准要求,把课堂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外辐射的网络状情感交流体系,从而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课题研究的意义: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要求,已深入教师的课堂中。但小组合作的时机很随意,目的不明确,内容未经过选择;小组活动的时间不充分,学生还未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或问题还没有足够的探究就草草收场;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看似全员参与,却是好学生说了算,学困生只能袖手旁观;缺乏合作技能,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进行相互学习等等。所以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策略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它可以:
1、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2、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与学习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
3、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4、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课题创新要点:
(1)物理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的研究很多,但在复习课中如何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能力却鲜有研究。所以复习课中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2)抓住课堂教学过程中造成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低下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策略。既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定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新课程教育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主体性教育。为此,我们必须创造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科学的学习方式。既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过程与态度、情感,使之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主决策、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地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新课程教育又是促进教师树立教学新观念、新方式、新行为的教育。为此,我们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让以提问、被动接受的课堂模式退出历史的教学舞台,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转变师生角色,营造氛围,处理好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牢记教师是合作学习中的首席,要走在学生之间而不是之上,让合作学习成为习惯而不是形式。有鉴于此,我们拟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物理课中合作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如何采用相应变式的策略研究;
(2)物理课堂中解决合作学习实效性低下问题的策略研究;
(3)实施合作学习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养研究;
(4)关于合作学习中评价标准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
八、课题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起始准备阶段):2008年11月-----2008年12月 选准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落实课题负责人及参与人员分工。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09年1月-----2001年11月
进行课题的深入研究,通过对课堂(包含复习课)中合作学习的任务的精心选择与设计,发现、归纳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6月
经过总结、反思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明确化与合理化,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九、课题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李文涛
研究人员分工:
研究人员研究的主要内容孙峰物理课中合作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如何采用相应变式的策略研究孙术志物理课堂中解决合作学习实效性低下问题的策略研究李文涛实施合作学习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养研究何丽英关于合作学习中评价标准的研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我们都在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团体合作精神等方面实效显著,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谈论很热闹,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冷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
针对上面的现象,更深入思考、探究,还会发现许多问题:(1)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合作探究时学生各自的任务不明白;
(3)教师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穿流各组,做做样子。
因此,合作探究学习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提出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课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知识。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两年多了,通过对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讲解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个人与小组的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的物理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极大帮助的。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知识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个性强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成绩和个人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们充分挖掘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意义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减少差异,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五、研究对象
九年级学生
六、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学习收获。
(二)、研究内容
研究课上学生合作学习新内容如何实现高效的策略。研究课后学生学习如何实现合作,巩固学习效果的策略。
研究如何通过评价来衡量和检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物理探究实验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长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小组长。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七、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八九年级学生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2、问卷法:了解学生对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3、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通过不断完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八、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10日
1、我们从新目标教材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性着手进行分析,认为新教材倡导合作探究。提偿在活动中学,由此得出结论合作学习更适合新课改的要求。
2、确定课题 我们确定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在于通过小组合作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探索交流技能及合作精神。
(二)实施阶段(2014年3月11日~2014年11月30日)课上实施
(1)小组会话,互帮互助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2)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全班共享与互教。(3)知识点互考,小卷互批,作业互相监督,形成组内互相制约,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
(4)课堂评价策略的有效运用为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自觉性,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习题随堂跟踪测评,取平均成绩,同时进行小组的跟踪评价。
(三)总结阶段(2014年12月1日~12月30日)
1、在总结前阶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并按新的方案继续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3、以优秀课和总结报告结题
九、保障措施
1、关于本课题,在这之前许多的报刊杂志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阐述,这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2、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上可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查阅到很多的资料,既快捷又方便。
3、我校有较浓厚的科研氛围。
十、成果形式
以优秀课和总结报告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