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末如何招到业务员
年末如何招到业务员?
业务员是每个公司都需要的人才,所需岗位虽然多,可是现在却越来越难招人,特别是年末了,大家都等着年前拼大单收年终奖过日子呢,一般不选择跳槽。那么这个时候,该如何招到业务员呢?
一、底薪+提成+激励
一般来说,业务员的工资是低底薪+高提成或者高底薪+低提成这样子的构造。
低底薪高提成的构造模式,会让人觉得该公司商品难销售,会让候选人产生一种如果没销售出去,只能拿一点点底薪还填不饱肚子的心理。而高底薪低提成的构造模式,会让一些“不适合的人”有机可乘,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即使我没有把东西销售出去,反正有高底薪了呀足够了。
在这个时候,都可以适当提出一些激励政策,把业务员的工资构造加多一项:底薪+提出+激励。
表明只要做出业务无论大小,都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如果没有开出单,也需要有一定的激励。不过还是要强调以下两点:
(1)底薪高提成低,就直接从底薪高、工作难度低入手;(2)如果底薪低提成高的,就从企业福利好、环境强、举例公司收入可观的业务员等等地方入手。
二、招聘渠道
很多人都问我:“招聘渠道那么多,哪个才适合我?”
小编只想说,多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招聘就跟谈恋爱一样,如果你不尝试,就永远不会找到。
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员,去寻找不一样的招聘渠道。熟人介绍、发地区行业招聘贴、各种招聘平台、内部推荐、大型的人才市场、校招、招聘会等等渠道,都可以一一去选择。尝试多了,你就会发现每一个招聘渠道都会有自己的受众群体,做好记录,以后无论去到哪种类型的公司招聘,难度都会有所减小。
三、电话邀约
给候选人打电话进行面试邀约的时候,要较详细地说明岗位指责,而不是模棱两可,让候选人摸不着头脑。
业务员主要负责的工作是什么没讲清楚,销售的东西是什么没讲清楚,工资模式没讲清楚,凭什么就来面试,万一是个坑呢。毕竟业务坑太多了,很多小公司都存在零底薪高提成的情况,要注意,零底薪是不被允许的。
最好在电话邀约的时候,就要分析待遇、福利、工作内容、比同行业其他企业更好的竞争力。争取在候选人心中,赢得高位。
四、招聘业务员的面试问题:
(1)您能给我试着推销一下您上一个产品吗? 考察正常推销的流程、语言面貌、行为举止(2)您会时常跟客户保持联系吗? 常联系客户的业务员会比不联系客户的业务员更具有竞争力,与客户的接触度更强,磨合越快,也越容易把商品销售出去。(3)您觉得咱们公司产品有什么亮点? 考察候选人是否对公司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
如果没有了解的话,HR可以对他进行大概的解释,然后询问候选人该如何推销这类型的产品。
(4)您对于业务员这个岗位有什么看法吗? 因人而异的回答,只要正面就可以。
(5)您有了解过与我们公司相关行业的其他公司的产品吗? 了解过相关行业的产品的话,其实对销售会更加容易,毕竟会有所对比,也显示出对该行业有一定的掌控力。
第二篇:怎样招到好员工
怎样招到好员工
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前首席执行长韦尔奇(JackWelch)在《致胜》(Winning)一书中说,他会从三项严格考验开始:人品、智商和是否成熟。
他写道,正直的人诚实守信。他们为以往的行为负责,能够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对于智商,韦尔奇明确表示,他注重的不一定是教育程度,而是强烈的求知欲,知识面广,可以在多元化的当今世界与其他聪明之士共事或领导这些人。至于成熟,韦尔奇说这无关年龄,而是一个人能够经受压力、应对挫折,在成功的时刻到来时又能开心而谦逊地享受成功。
只有在候选人通过了这三项考验的情况下,他才会开始所谓的“4E”评估。评估内容如下:
-正面能量(Energy)。候选人是否能积极行动,喜欢变化?他/她能否做到每天都以热情贯穿始终?韦尔奇写道,拥有正面能量的人肯定热爱生活。
-激励(Energize)他人的能力。韦尔奇写道,善于激励的人可以鼓舞其团队承担艰巨任务。这就要求同时具备适当的知识和说服力。
-决断力(Edge),韦尔奇给出的定义是,做出艰难抉择的能力。他写道,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一些聪明人能够──也愿意──对这些角度进行无休无止的分析。但有效率的人则知道何时应当停止评估,做出艰难的决定,即便是在没有完整信息的情况下。
-执行力(Execute),也就是完成任务的能力。韦尔奇说,经验告诉他,一些人前三项都做得很好,但还是缺乏完成任务的能力。他希望雇用能做事的人。
最后,韦尔奇还会对候选人的“热情”进行评估。他说,热情指的是对工作真心诚意地感到十分兴奋。
以下是其他一些发现人才的方法:
在博客和Facebook一类的社交网站上搜索。头脑灵活的求职者利用其网站来展示自己的成就。你可以通过YouTube找到视频编辑高手,或是通过Twitter发现文风凝练的广告词撰稿人。
面试求职者时,可以考虑通过模拟任务、职位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发现候选人的真正才能。通过模拟可以直接了解候选人区分主次或应对压力的能力。
不要光把目光放在活跃的求职者身上。没有积极找新工作的人也可能具备你所需要的才能。跟同行多交流,去认识这些人,并多多宣扬令人兴奋的项目或发
展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
对于现有员工,审核其工作表现评估,确定这些员工是否胜任手头的工作,还是能够承担更多的职责。读一读员工的自我评估,看看他们还有些什么成绩。经常跟员工深入交流也有助于了解他们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或许还可以发现他们愿意用在工作中的热情。
给员工分派他们所不熟悉的艰难任务。他们可能展示出以往没显现出来的潜能。
第三篇:如何招到合适的员工
三步法是一套选择员工的逻辑程序。掌握它,在选择合格人才以及提高企业绩效广大,你都会令人刮目相看。
如果一个经理所做的决定中有一半以上是正确的,就算干得不错了,这已是大家的共识。经营业绩上佳的公司的经理一般能做得比这强,这大概是他们及其公司能够鹤立鸡群的原因。
然而,在选择员工时,大多数公司做出正确选择的机会甚至达不到50%。选择员工的程序不完善,经常与感情、猜测、臆断及偏见纠缠在一起,往往根据没有事实基础的个人意见来进行。
三步法是一套选择员工的逻辑程序。掌握它,在选择合格人才以及提高企业绩效广大,你都会令人刮目相看。
归纳分析
第一步是归纳分析。即归纳填补职位空缺后希望获得的成效,然后分析能够取得这些成效的人选。这一阶段所做的一切对后续两个步骤,面试和评价至关重要。其结果为要求候选人所具备的素质提供了依据。
这个过程使你提前知道什么人最适合填补的空缺。这是整个选才过程的关键,却最易被忽视。
第一步是列出你对这个员工的表现有何期望。填补这个空缺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成效?能满足什么需要?希望达到什么结果?
结果与成效含义近似。岗位职责描述仅能反映活动,而这些活动很可能是用来掩饰员工手忙脚乱和不称职的“烟幕”.显出忙碌的样子太容易了,打电话,开会,写报告,询问陨。这些活动却未必能带来成效。
所有工作都可以定量。即使象研究工程师这类看似难以衡量的工作,也可以评定其表现。方法之一是,为工程师确定一个目标,如在12个月内设计出三个新方案。如果他干了一年却拿不出一项新产品,你就该质问自己为什么要聘用他。
审查希望实现的结果是得出合理期望的最简单办法。方法之一是假设一种情况:如果去年聘了这个人,他应该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
在形成阶段,你会问自己是否真需要人。可能发现你所需要的才能已经存在于公司内部,在某个人,甚至几个人身上能找到。
有时你也会发现自己的期望不现实。扩张的决定可能与公司的现实能力不相符。而有时,你的可能太低。
期望一旦确定,就可以准备这一阶段的下一步工作了。此人应具备什么素质才能实现你对他的期望?答案来自两个方面:成功模式和个性特点。
成功模式由经验、成就和技巧组成。它不取决于有多少年的经验,重要的是应聘者在相关经历中取得过什么成就。只有一年经验的人很可能在能力上并不亚于一个把一年经验重复了十遍的人。
某个职位的成功模式的种类取决于对工作表现有多少种期望。第一种工作期望都应至少对应一种成功模式。
在归纳分析阶段,最好把所有经理召集起来,共同商讨加入本公司职员必须具备的个性特点。
每个公司都应该有一个普遍的个性要求,它决定公司的个性。包括,什么样的个性?展现给外界什么形象?如果你的公司是个充满活力、行动迅速的机构,那么应聘人也要具备这些特质。
研究本公司的成功者是最佳途径。一旦发现本公司最重要、最有成绩、最富效率的人的共同个性特点,你就找到了评估“合拍”的求职者的标准。
面试
面试的基本前提是求职者将来的工作表现会跟过去相同。如果了解了候选人过去取得过什么成绩以及如何取得这些成绩,也就大体知道了他今后的工作表现。
面试时,应该超载个人简介、申请表以及你听来的信息,深入挖掘被面试人的背景,获得有关他们、他们的成绩、他们对未来的设想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对照自己的需要,准确评估这些资料。
成功完成面试的最好办法是利用分析阶段的成果,即明白对候选人的要求。他们应对公司做出何种贡献以及他们将来如何与公司协调一致。如果没有分析阶段,面试就成一般对话了。
面试前,要决定你将花多少时间调查候选人哪些方面经历。相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而言,跟年青人谈话时应该更注重于他们的教育背景。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则应深入了解最近几年取得的成绩。
面试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让候选人不断说话。因为,你的兴趣在于候选人说什么,以及他们所说的是否符合你所要求的成功模式以及个性特点。
面试的成功建立在八二原则上,即80%的时间是候选人在说话,而20%的时间是你在说。遵守这一原则,你就会提出正确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得到对方的回答,了解到所需的关于候选人的情况。
很可能,你要对付的是精明教练的候选人,他们看过有关如何取得面试成功的书,甚至专门修过这类的课程。他们懂得如何捕捉线索,然后随机应变。不要为候选人提供任何提示或线索。要是你不是在提问题,而是在回答问题,你就无法控制面试的方向了。
不要问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问题。开放的、需要展开讨论的问题效果较好。诸如“你喜欢上一份工作吗?”这类问题是封闭性的。你很可能只会得到
一、两个字的答案,从中几乎得不到任何有关候选人的有用情况。而这样问就好多了:“你喜欢上个工作的哪些方面呢?”
评价
在面谈及找出合适的候选人之后,就应该对他们做更仔细的评价。把最后的人选与分析析阶段得出的要求进行比较,然后在候选人之间再进行比较。
分析在面试阶段得到的信息,确定该人选是否具备你所期望的成功模式和个性特征,是否完全具备,或不太具备,还是不能确定?
在比较两个最佳候选人时,综合一个候选人的所有评价结果,将由此而得到的整体印象与另一个候选人所有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其中一位哪些方面比另一位强。
与证明核实情况。可提供证明的人很多。如果与你谈话的人给你提供很多人的名字,核实情况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一旦你认为完全了解每位候选人,了解到他们是否真象他们所说的那样,觉得他们能适应工作,这一过程可以结束了。
核实情况时提的问题可以比面试时直接一些,但是,你仍然要注意同样的原则,避免提可以用“是”、“否”回答的问题。下面这个问题就不错:“你愿意重新聘用他吗?”接着问“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必须服从直觉,直觉在招聘中起非常大的作用。即使整个招聘过程都没有问题,但是假如直觉中有一种声音在耳边低语的话,就必须把它调查清楚。如果在选择过程中不能消除心中的疑虑,最好不要聘用这个人。
第四篇:8分钟面试招到核心员工
8分钟面试招到核心员工
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希望找到优秀的人才,然而当用人单位通过系列的招聘、简历筛选、初试、复试,录用后往往发现找到的人并不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般的面试就是问几个常识性的基础问题,然后就凭感觉了。有规模的企业则多几道复试,一拨儿又一拨儿人把应聘者折腾了几个来回也拿不定主意。审犯人一般的面试,用来招聘普通员工还勉强凑合,而对于骨干核心员工,就很难奏效了。
而现实是,审犯人式的面试随处可见。没有经验的或那些责任心一般的面试官,只是把面试当成程序化地问几个问题,应聘者再机械地回答问题,回答完后面试官就命令走人,气氛真的和审犯人差不多。这种单刀直入的问,不仅气氛尴尬,一般情况下也根本问不出实质内容来,应聘者要么提前准备好了台词,要么自我保护性地回答问题,而不会主动开放性地回答问题。结果是作为面试官,对应聘者除了外表外几乎没有什么感觉,至于重要的内在思想和基本能力则一概模糊。之所以这样,问题不在应聘者,而是面试官自己用机械的面试程序把自己给框住了,应聘者只能削足适履,看起来也就很少有“个性差异”了。最后只能凭面试官自己的好恶抓阄式任意挑选一位,于是面试也就失去了意义。
如何面试核心员工?
一般的面试程序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初步面试——把握应聘者基本素质关,专业能力由专业的部门经理把握,重要的岗位以及经理级人选一般再加一道或两道面试程序,由高层领导面试。这些身为领导的面试官,该如何面试应聘者呢?我的经验是:一聊,二讲,三问,四答。
一聊:谁聊?聊什么?聊多久? 答案:面试官聊,聊与招聘职位相关的内容,聊3分钟。
领导作为面试官时,应把公司的大致情况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三言两语做一简要描述,因为公司的发展变化需要增添新的人才加盟,这样顺理成章地把要招聘人的原因及重要意义叙述出来。进而可以具体叙述招聘的新人需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甚至可以说出干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待遇等等。总之,作为一名领导级的面试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和招聘岗位的相关要素非常连贯地告诉应聘者,整个叙述过程大概也就两三分钟时间。通过这样的聊,虽然不用发问,应聘者会立即产生共鸣,围绕面试官所聊的主题,展开下一步的阐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面试时间。不然上来就问,或问的问题很大,应聘者经常不知道该讲什么,于是只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漫无目的地讲,结果是讲了很多,面试官想听的没有听到,无关紧要的听了一大筐,浪费双方的时间。
为什么面试官要采用聊的形式呢?聊,不同于讲,聊是两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之间的非正式谈话交流;聊是在小范围内轻松民主的气氛中进行,显得非常自然轻松愉快,让应聘者放松后易于发挥出真实水平。否则过于一本正经,应聘者会感觉你特别假,官僚,甚至反感。
二讲:谁讲?讲什么?讲多久?
答案:当然是应聘者讲,讲自己与所应聘职位有关的内容,时间3分钟。尽管面试官什么要求也不提,什么问题也没问,当应聘者听完面试官的简短话语之后,会立即在自己的脑海里搜索与面试官所聊的内容相关联的东西,并把自己最适合招聘职位的、关联度最高的内容有选择性地、用自认为最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
为什么应聘者是讲,而不是聊或者其它表述方式呢?这是由应聘者和面试官的心理状态不对等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应聘者一般都急于展示自己与应聘岗位相宜的才能与品质,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因而不可能平静地聊。如果应聘者能够和面试官轻松地聊,说明应聘者的心理素质特别好,或者心理优势特别明显,这一般是久经职场的高级别经理人。
应聘者的这段演讲是应聘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因为面试官据此可以看出应聘者的基本内涵、从业经验和资源背景,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应聘者的知识总量、思维宽度、速度、深度、精度、语言组织能力、逻辑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化繁为简能力、应变能力等等,而这些是在简历、笔试和测试中很难体现出来的。即使经验、资历和背景在前期翻阅简历时面试官都看过了,但看他写的和听他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测试角
度。有丰富经验的面试官根据应聘者上述3分钟的陈述演讲,基本上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看法和八九不离十的判断。
如果是传统而简单机械的一问一答式面试,根本不会有上述的面试效果,也根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为一问一答审犯人式的教条面试,面试官和应聘者双方都会感觉气氛紧张,双方都会感觉既处于进攻状态又处于防守状态,于是双方的心理活动处在对抗状态,而不是合作状态。试想如果双方处在相互不合作状态,怎么能有好的面试效果呢?所以,面试的艺术在于面试官能否把应聘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和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机地协调一致,使双方处于良性互动状态,而不是互抗和矛盾。
因此,当应聘者作3分钟的陈述演讲时,面试官应认真听讲,并不时给予微笑式的鼓励和肯定,切记不要轻易地打断应聘者的陈述。一是应聘者陈述的主题思路会中断,会顺着你的新问题而偏离,而把原来准备的与应聘岗位有关的重要内容丢掉;二是延长面试时间,增加面试成本,进而会影响到后面其他等着面试的人的约定时间,造成整体面试时间迟延和浪费。
三问:谁问?问什么?怎么问? 答案:面试官发问,问关键的内容和相互矛盾的地方,要刚柔相济地问。面试官无论如何要耐着性子认真听完应聘者3分钟左右的陈述,对3分钟过后仍喋喋不休的应聘者,面试官可以通过看表等形体语言或善意地提醒应聘者尽快结束陈述。
应聘者陈述结束后,面试官应主动发问,问什么呢?不要问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要问简历中已有答案的话题,不要问笔试中以及刚才的3分钟陈述中已叙述清楚的话题。否则会招致应聘者的不满:“我的简历中已经写了”、“我刚才好像说过了”等等,造成面试气氛的尴尬。
究竟该问什么?主要问以下内容:问面试官应该了解但在简历和笔试以及在3分钟陈述中一直没有叙述出来的问题;问应聘者在陈述中和简历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问应聘者陈述的事实以及简历中反映出来的内容与应聘职位不相宜的地方。总之,就应聘者自身矛盾来问问题,看应聘者如何回答。
如何发问呢?问话的语气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对性格直爽开朗的应聘者可以问得节奏快一些、直接一些,对内向的人可以适当委婉一些,但无论如何都不要攻击应聘者和伤害应聘者或者以教训的口吻对待应聘者。不论怎么问,问题要柔中带刚,曲中显直。只有问到关节上,问到矛盾处,才能起到面试的效果。因为一是补充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二是就矛盾问题的回答看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答辩能力,以及能力以外的诸如诚信问题和问题后面的问题。四答:谁答?答什么?怎么答?
当应聘者被面试官点到痛处时,回答才是关键,俗话讲:只有高水平的问,才可能有高水平的答。面试到这一步才真正进入了高潮。应聘者处理矛盾的水平高低和有无艺术魅力,全在这简短的回答之中。而且双方正面的交锋才真正开始。如果应聘者回答问题清楚,可以接着问下一个问题;如果问题有破绽可以就破绽继续追问;如果应聘者被问得局促不安,或满头大汗,说明应聘者在此问题上可能有问题,或有难言之隐。作为面试官可以对此问题罢休,不要穷追不舍,适当换一个轻松的话题给应聘者一个台阶下,记住此时双方是平等的,是相互选择的,面试官不是法官,也不要做法官,只要知道问题就行了。
在实际问答中,应聘者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后也会主动反问面试官,而应聘者问的问题一般都是关系到所应聘职位的薪水、待遇、休假方式以及作息时间、业务程序,或者岗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背景和竞争对手的竞争性等等。面对应聘者的反问,作为面试官应该正面实事求是地回答,但不排除回答的艺术性。
面试官和应聘者相互之间的问答,总体时间掌握在4分钟之内。综上,面试一位应聘者的总计时间是8分钟。时间太少了,面试不出效果来;时间太长了,不仅是加大了面试成本,而且反而会降低面试效果。当然,对明显不相宜的应聘者,可以在短短5分钟之内结束面试,但要客气礼貌地结束面试。
第五篇:铸造厂如何招到好的员工
铸造厂如何招到好员工
近日看到报导深圳、上海、北京基本工资又上涨了,对于铸造厂经营者来说,真的又是一个潜伏的未爆弹,每日担惊受怕,工厂又该如何经营下去?经营铸造厂,有人说:「不赚钱,是一种罪过」,但是员工又是在哪里?怎么样可以招募到好员工呢?
首先,经营一个铸造厂需要多少人?几十个人或几百人?中国十几亿人口,难道会找不到吗?问题是人来了,能不能留下来,能不能一传十,十传百,找来更多的人。某一年的冬天,我曾经去一家国内工厂当厂长,从台湾到内地,我带了一些个人衣物,棉被想说老板会帮忙准备,没想到只是简简单单的、薄薄的两条被单,害得我冻了一整夜,后来我问了其它也是外地来的,什也没有,晚上洗澡自己想办法,让我想起:国内不是时常在喊「以人为本」吗?怎么连这最基本的食、衣、住、行,都没有为员工着想,员工又怎么会为老板着想,到了开支时,员工不与老板斤斤计角才怪!所以当初我在东北建厂时,除了给住宿舍之外,还每人给一条毛毯,只要员工住得比在家还舒服,他又怎么会想走呢?在那建厂一年半期间里,进厂员工 175人,走了 7人,投产时是 168人,当我离开时,员工还送了我一面锦旗,上头是:「以人为本,功德无量」,您说,简单不简单?
其次,就是精神、心灵的教育,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您给的再多,他还想更多;这是如今国内同胞最大的问题点,如何教育他们:每个人都把工作做得好一点,整个公司达到一百分,相对的产品质量比别人好一点,交货准时,客户满意,售价虽然较高一点,客户也可以接受,薪资自然也愈来愈好,当公司良性循环运转起来时,想挡都挡不住,您说会找不到员工吗?
不论国内、台湾,好的公司招考员工时,哪一次不是录取率很低,最近台湾王品牛排股票上市,抽签中奖率非常的低,因为后头还有八百多亿在排队呢!PS:王品牛排年终奖金都是几十万、上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