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七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拓展阅读书目

时间:2019-05-13 10:1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编人教版七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拓展阅读书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编人教版七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拓展阅读书目》。

第一篇:统编人教版七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拓展阅读书目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拓展阅读书目及文章

《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繁星》冰心 《春水》冰心 《朝花夕拾》鲁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忆读书》冰心 《书癖》冯亦代 《书的抒情》柯灵 《城南旧事》林海音 《湘行散记》沈从文 《纪念白求恩同志》朱德 《我们时代的英雄》宋庆龄

《“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聂荣臻 《猫》夏丏尊 《猫》靳以

《父亲的玳瑁》王鲁彦 《所罗门的指环》 《西游记》吴承恩 《猎人笔记》屠格涅夫 《镜花缘》李汝珍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拓展阅读书目及文章

《太阳吟》《死水》《静夜》闻一多

《黄河大合唱》之《黄河之水天上来》光未然 《山海经》绘本版 《骆驼祥子》老舍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创业史》柳青 《怀念圣陶先生》吕叔湘

《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

《滑铁卢的一分钟》《黄金国的发现》《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朝闻道》刘慈欣 《星》阿瑟·克拉克 《真名实姓》弗诺·文奇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基地》阿西莫夫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J.K.罗琳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拓展阅读书目及文章

《<呐喊>自序》 《我的母亲》邹奋韬 《我的母亲》老舍 《托尔斯泰》 《三作家》 《三大师》 《居里夫人传》

《水经注》(其中关于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的段落)《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吴均 《红心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长征》王树增 《飞向太空港》李鸣生 《谈生命》冰心 《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 《人生》勃兰兑斯

《蝉和蚁》《蝉的歌唱》法布尔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解读<清明上河图>》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 《昆虫记》法布尔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卞毓麟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森

《歧路亡羊》《詹何钓鱼》《造父学御》《鲍氏之子》《九方皋相马》(《列子》)

《廉颇》《蔺相如》《屈原》《韩信》《李广》(《史记》)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拓展阅读书目及文章

《社戏》原文的开头部分。

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沙乡年鉴》美国 利奥波德 《桃花源诗》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满井游记》袁宏道 《峡江寺飞泉亭记》袁枚 《登泰山记》姚鼐 《傅雷家书》傅雷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 《西溪的晴雨》郁达夫 《黄山记》徐迟 《读三峡》王充闾

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平凡的世界》路遥 《名人传》罗曼·罗兰

第二篇: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共29分)(共8题;

共29分)1.(2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教室的墙高3_______ 鞋子长26_______ 洗衣机高90_______ 集装箱长12_______ 2.(5分)小成的食指宽大约1_______,教室黑板长3_______。

3.(6分)根据对话,自己提问并解答。

问题一:_______ 列算式:_______ 问题二:_______ 列算式:_______ 问题三:_______ 列算式:_______ 4.(1.0分)量一量下面各线段的长度。

5.(6分)我是小小神算手. 4+4=_______     1×3=_______     4×1=_______ 4×2=_______     3×2=_______     2×1=_______ 6.(3分)看图列式,并写出所用的口诀.试一试吧!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 7.(4分)如图,已知∠1=30°,那么∠2=_______,∠3=_______. 8.(2分)在合适的答案后面的□里打“√”.(1)(2)二、判断题。(共5分)(共5题;

共5分)9.(1分)锐角比钝角小,比直角大。()10.(1分)判断对错 9+9+9+9+9=5×9. 11.(1分)6厘米 12.(1分)判断对错. 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课桌面上的每一个角一样大. 13.(1分)所有的角中,直角最大。()三、选择题。(共6分)(共3题;

共6分)14.(2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高8848()。

A.米    B.千米    C.分米    15.(2分)下列将5+5+5+4改写正确的是()A.5×4    B.5×5    C.5×3+4    16.(2分)下面计算与23+39的和大约相等的是()A.31+31    B.59+12    C.33+58    D.89+11    四、计算题。(共27分)(共2题;

共27分)17.(15分)直接写得数。

30+54=     71-11=     98-45=      7+35= 55-15=     67-40=      6+27=      13+47= 8×6=       7×6=      8×4=       3×5= 8×7+5=    7×9-6=    5×5-7=    7×3+8= 18.(12分)直接写出得数。

26+58=     72+28=     70-23=     7×5-6= 8×9=       48+34=      9×6=      40-23+3= 41-17=      8×5=       79-20=     56-13-13= 9×9=       100-36=     7×7=       6×4+6= 7×3=       56+34=     63-44=      56-(56-23)= 82-9=       4×8=        30+18=     42-(18+14)= 五、画一画。(共6分)(共2题;

共5分)19.(3分)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0.(2分)你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15°的角吗? 六、解决问题。(共27分)(共5题;

共27分)21.(6分)大虾的眼力.将正确的竖式写在右边空白处. 22.(5分)我会接着往下填. 23.(5分)水果店有70箱苹果,卖出47箱,又运回28箱。水果店现在有苹果多少箱? 24.(6分)一本书有60页,还有40页没有看,已经看了多少页? 25.(5分)观察下面的图形,列式计算,一共有多少颗五角星? 七、挑战题。(共5分)。

(共2题;

共5分)26.(2分)有一筐梨,如果每人分8个,缺1个就可以分给5个人,这筐梨共有_______个. 27.(3分)《科学世界》每本9元,《连环画》每本8元,《探索奥秘》每本24元,《趣味数学》每本7元。

(1)买8本《笔环画》一共多少钱?(2)买5本《科学世界》和一本《探索奥秘》,70元够吗?(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9分)(共8题;

共29分)1-1、2-1、3-1、4-1、5-1、6-1、7-1、8-1、8-2、二、判断题。(共5分)(共5题;

共5分)9-1、10-1、11-1、12-1、13-1、三、选择题。(共6分)(共3题;

共6分)14-1、15-1、16-1、四、计算题。(共27分)(共2题;

共27分)17-1、18-1、答案:略 五、画一画。(共6分)(共2题;

共5分)19-1、20-1、六、解决问题。(共27分)(共5题;

共27分)21-1、22-1、23-1、24-1、25-1、七、挑战题。(共5分)。

(共2题;

共5分)26-1、27-1、答案:略 27-2、答案:略 27-3、答案:略

第三篇:新版人教中国历史上册课后题参考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问题思考:(P3)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伴随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作化石。

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依据这些特别的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

课后活动:(P5)

1.比较一下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答:可以从脑的容量、血管的粗细、血管分布的疏密等角度进行分析。

2.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答:

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

B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C是尖状器,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树木中的昆虫。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问题思考:(P8)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答: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

②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③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

④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

⑤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课后活动:(P10)

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内画√。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城市的出现。

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

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加一把木柄。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材料研读:(P13)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答:由多民族融合而成。

问题思考:(P14)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答: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话,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根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医的变化。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比如传说黄帝开始挖掘水井,就有考古资料作为证明。考古材料证实,我国发现的古代第一口井是距今约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的水井。还有距今约4000年前,河南汤阴白营遗址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水井的出现,说明人们定居生活已经较稳定,具有了利用水源的能力。

又如炎帝发明砭石疗法。砭石疗法又名热熨法,顾名思义就是把石头或砂土加热,用植物茎叶、织物、毛皮包裹后,敷于身体疼痛处,可消除或减轻疼痛。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讲焚烧的植物、药物进行局部适宜温热刺激,医治效果更臻完美,这就是针灸法的开端。热熨时所用的石子,古代医家称之为“砭石”。砭石在湖南长沙下麻战国墓地曾被发现。砭石的发现,证明了中医学在炎帝时期已开始有了萌芽。

问题思考:(P15)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

答: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课后活动:(P16)

1.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两者之间既有联系:远古传说中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是真实的历史.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两者之间又有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历史事实,则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2.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平日到这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对游客如何介绍黄帝的事迹?

答: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曾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部落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研读:(P1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答: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问题思考:(P21)

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

答: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课后活动:(P22)

1.下图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自上而下分别是国王、诸侯、卿大夫、士。

2.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答: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后活动:(P26)

1.仔细观察下面的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议一议,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么?

答:酒器、炊具、礼器。

2.你能辨认出下列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答:A.人

B.水

C.猪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材料研读:(P28)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答: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

问题思考:(P29)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答: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课后活动:(P30)

1.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九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答: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

2.搜集有关材料,每人编写一则春秋时期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

答: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问题思考:(P32)

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答: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地生活。

材料研读:(P33)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答: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材料研读:(P35)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课后活动:(P35)

1.查一查下列成语的典故,哪些是出自春秋时期,哪些是出自战国时期?

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百发百中

唇亡齿寒

卧薪尝胆

朝秦暮楚

三令五申

一鼓作气

完璧归赵

答:出自春秋时期的有:退避三舍;老马识途;唇亡齿寒;卧薪尝胆;三令五申;一鼓作气

出自战国时期的有:纸上谈兵;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完璧归赵

2.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答:变法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

第8课

百家争鸣

材料研读:(P37)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答:“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材料研读:(P3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

答: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真正的大丈夫。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问题思考:(P39)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答: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课后活动:(P40)

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为政》

答:指导意义:孔子在学习上强调,要抱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答:在面对生死义利的时候,要学会取舍,善于抉择,但一定要权衡价值,守住道德底线。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问题思考:(P42)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答: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材料研读:(P45)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想一想,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介绍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和车轨的措施。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苦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的交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发展。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课后活动:(P45)

1.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统治地方的方式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的统一,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有利于政治上巩固统一;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文字的统一,便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总之,文字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材料研读:(P48)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一记载说明秦代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答:说明秦朝的刑法非常残酷。

问题思考:(P48)

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的施政有怎样的关系?

答:秦的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是对秦朝施政的反抗。

材料研读:(P50)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答:刘邦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得到萧何、韩信、张良的辅佐。项羽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不采纳范增的意见。

课后活动:(P50)

1.你认为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的有哪些?试在右侧的□中画√。

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货币□修建长城□√强征赋税□√严刑苛法□√

开拓交通□√修骊山陵□√

2.想一想,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材料研读:(P52)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答:由于秦朝暴政以及多年战乱,西汉刚建立时,人民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饥荒、战乱使人口锐减,社会不稳定。

课后活动:(P53)

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答: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2.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答:能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问题思考:(P55)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想一想,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

答:汉武帝即位以后,在思想文化、行政权力和经济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正统思想,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得以拓展。

材料研读:(P56)

当时的农民见经商容易致富,也纷纷弃农经商。《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经历了长期战乱后的国家,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粮食生产。如果农民纷纷弃农经商,就会导致粮食缺乏,进而影响社会社会稳定。但是长期过度强调重农抑商,也会抑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课后活动:(P56)

1.材料分析: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

材料反应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答:材料一反映出在西汉初期分封制度下,诸侯王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威胁到西汉王朝。

(2)

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答: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的建议,让诸侯王推及皇家恩德,把土地再分封给自己的子弟。这样,王国的数量大大增加,而管辖的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少;汉武帝还采取措施取消了许多诸侯王的封国和土地,剥夺他们的爵位,从政治上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政府的威胁。

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答:秦始皇: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汉武帝: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

《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指儒学中的忠君守礼思想,这在以后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核心。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材料研读:(P60)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答:童谣鲜明地勾勒出跋扈将军梁冀骄横统治下的社会不公;刚正不阿者,冤死于道旁;心术不正者,反而升官封侯,享尽荣华富贵。这是沉痛的呼声,也是愤怒的呼声。

课后活动:(P61)

1.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黄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寿命(岁)

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它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答:东汉后期10个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为9.5岁,平均寿命24岁。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后汉书·黄埔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答: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肆意搜刮,天灾人祸不断,人民已被逼向死亡的边缘。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问题思考:(P63)

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我们应当学习张骞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不畏险阻,勇于开拓进取,报效祖国。

材料研读:(P64)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答: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课后活动:(P66)

1.想一想,张骞通西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一方面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另一方面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下列图片中的食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它们为什么都以“胡”字命名呢?你知道它们现在的名字吗?

胡豆,今名

蚕豆

;胡麻,今名

芝麻

;胡桃,今名

核桃。

你还能想出一些以“胡”字命名,而且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东西吗?

“胡”在中国古代泛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人。这些食物以“胡”字命名,正说明它们最初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的。以“胡”字命名,从西域传入内地的东西还有胡椒、胡萝卜等。

3.谈古论今: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答: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实行一带一路是对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正确决策,同样也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建设和完善,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在如今日渐增长的国际机遇和挑战中,实行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大国的和平崛起和迎接机遇和挑战的一个适时,适地,适国情的国家战略。历史上,从张骞开辟这条道路开始,中西方交流就有了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条路,中国古代的科研成果才能传播西方,促进全人类的发展。而中国也在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完善中使中国在古代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并在唐宋时期建立起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明圈。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下世界潮流,一带一路的实行都符合中国利益。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材料研读:(P68)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蔫,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查查看,元兴元年是公元哪一年?

答: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年号为元兴的。105—105年,东汉汉和帝刘肇,第二个年号元兴,用了九个月;264—265年,三国东吴末帝孙皓,年号元兴;404—406年,东晋,晋安帝司马德宗,年号元兴。显然,这里的元兴元年,指的是105年。

问题思考:(P70)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了历史巨著。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答: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材料研读:(P7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答: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无足轻重,没有意义。(注释:固:本来。或:有的人。重于:重量相比。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五岳之一,比喻伟大。鸿毛: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课后活动:(P72)

1.右图是根据华佗的五禽戏绘制的。你能说出图中人物各模仿的是哪种动物的动作吗?

答:虎、鹿、熊、猿、鸟。

2.想一想,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答:第一,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最杰出的成就。文字发明后,需要一个好的载体来记载,显然过去的甲骨、金石、简帛都有很大的缺陷。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在中国率先出现,使中国汉代的文明勃兴超过了其他的文明。晋代盛行的读书、抄书和藏书之风都得益于纸的普及和推广。抄经热、藏书热和因传抄左思《三都赋》而出现的洛阳纸贵,都是纸普及后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景观。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方便人类记录信息,使人类以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式传播知识。纸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解决了人类清洁卫生问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3.东汉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请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答:其文直——文章直白。其事核——所记载事情都准确无误。不虚美——不凭空加以赞美。不隐恶——不掩饰坏的事情。故谓之实录——因此称它为符合实际的记载。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问题思考:(P76)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

答:《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其中作者为了增加小说的趣味性,会适当地进行一些文学创作,这些内容当然不会见于史书记载。但是,这些内容在另一方面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史实。我们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还历史的真实性。例如对曹操的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但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却被描写成为反面人物的代表。

课后活动:(P77)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答:《蒿里行》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原因在于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战乱不断。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他实现了吗?原因又是什么?

答:《步出夏门行》诗中“壮心”指的是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最终曹操并没有实现这一愿望。因为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这两个战役的胜败主要原因在于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指挥者心态等方面。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材料研读:(P79)

西晋人鲁煲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时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语。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答:这则材料说明,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问题思考:(P79)

想一想,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

答:八王之乱的发生与西晋实行分封制是有关系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从制度层面上讲,西晋大封同姓诸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拱卫了西晋王室,但是同时也埋下了诸侯王实力过大,威胁中央统治的隐患,另一方面,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晋武帝时期陆续派遣诸侯王据守州郡重镇,即“移封就镇”,诸侯王手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势力也日益壮大,为其叛乱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要认识到西晋糟糕的社会状况和迟钝昏庸的晋惠帝,也是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

课后活动:(P81)

1.在东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

答: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分封制之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它们也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混战之中,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2.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议一议,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答:为了证明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研读:(P85)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想一想,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其次,当时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最后,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课后活动:(P85)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列,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答:《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宋书》中描述了江南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问题思考:(P89)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答: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课后活动:(P89)

1.右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丰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

2.右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阅读后回答问题。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达奚

丘穆陵

贺兰

勿忸于

拔拔

长孙

乙旃

叔孙

步六孤

独孤

尉迟

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答: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材料研读:(P90)

《齐民要术·种谷》写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答: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教导人民要掌握天时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提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反客观规律),劳而无获。意思是,种作物要充分利用“上时”(最好的时机),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他认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课后活动:(P95)

1.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想一想,北方的农林品种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方?这反映出了什么?

答:西晋灭亡,北方陷入战乱,317年,东晋建立后偏安于江南,人们纷纷南迁,给贫瘠的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很多北方的农林品种就出现在了南方。这反映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

2.中国在1986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银币。

请你试着为这枚纪念币中的人物写一个简要的介绍。

答: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他学识渊博,主要著作是《缀术》,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最突出的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第四篇: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精选4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上一学年的教学工作,结合本期的工作,现将本期的教学作如下安排: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这一学期,我在这一方面狠下工夫。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每人发一本竞争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记录,每星期评选一次,给予星星奖励。一个月后评选语文学习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积累运用中的要求的作文为主,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平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平时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书籍。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略,本学期,我重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三、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四、积极参加学校及市里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研活动。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还经常阅读一些教学书籍,作记录,写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总之,我将尽心尽力做好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健康、全面地获得成长。

人教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尽管与前期语文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仍有着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米表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教学目标

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矗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人教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3

为切实搞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为继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为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加强阅读教学。

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篇章训练为重点,培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能力。教学时,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加强练习。同时,努力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把每篇教材当成“例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注意强化学法,并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识字、词句的训练,进行阅读题目的练习与讲评。特别注重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二、重视口语交际训练。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习普通话,重视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唤起学生听、说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说多想,注意表扬,保护说的积极性。同时做到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

三、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

坚持以一带三的阅读训练思路,坚持每天一诗、每天一个好句的背诵积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自读课本,阅读体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和质量,帮助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班级书库,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做好课外阅读摘记和每日一段好词佳句背诵比赛。

四、注意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领会文章中心思想;围绕中心,具体地叙一件事。对每篇课文的教学不平均使用力量。

五、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开放教学。

开放教学内容,选读有关适合学生阅读的名篇名著;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语文;改革语文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作业布置上,还给学生作业的选择权。如在抄写词儿上,规定词儿的数量,如课内词汇已掌握,则在课外读物上选择,从而扩大词汇量;在课外阅读上,规定达标要求,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在作业检查上,为每个学生设立过关卡,按要求进行听写、朗读、背诵、说话等过关,把每次成绩记录在过关卡上,期末由学生自己算出平时成绩。

七、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经过上学期的观察,我发现学困生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方法,具体表现在上语文课提不起精神,爱做小动作,易分散注意力,不愿参与朗读讨论等学习活动,语文作业常常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差,具体表现在错别字多,阅读能力较差,作文时语句不通,无话可说。本期初步制定以下转化措施:

1、做到眼中有他们,心中装他们,营造一种安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以一当十”,“以小见大”,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2、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为他们开”绿灯”,利用各种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干,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给他们推荐好书,好文章阅读(必要时规定阅读篇目及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指导他们做好好词佳句的积累,要求他们写好读后感,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4、及时找准他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漏补缺,力争做到当日知识当日清。

5、安排好优差结对,利用优秀学生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让他们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明确教育目的,掌握家教方法,做好家庭学习的辅导,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帮助他们进步。

人教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4

为了搞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特制订本册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全班有学生45人,其中优秀生12人,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这12人普遍阅读能力强,基础知识牢固,写作水平较高。但是优秀生之间也有差距,其中陈露、金云乐、徐逸不止阅读水平高,而且写作也不差,而陈晓龙、林杨广阅读水平高,写字也不差,但写作差;金俊、徐溢泽阅读能力高,但写作差。

差生5人,他们是徐晓东、吴康龙、王丽丽、伍瑶瑶、叶利艺,这五人中,前二人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阅读写作差,而王丽丽则是写字差,需辅导写字;后二人阅读作文能力都很差。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选读课文9篇。

本册课文的编排,围绕训练重点设计了一个大体的序,注意训练的整合性,螺旋上升,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再后面编写了思考练习。在略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略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的注意问题。

2、课例。包括课文、预习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

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对训练重点的概括和归纳总结。这些训练项目,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了在训练中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积累,同时又突出了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积累运用。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训练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独特感受。

4、习作训练既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切实培养学生写文尤其是写记叙文的能力。

5、积累语言也是一个教学重点。本学期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诗、成语、对联、谚语,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做到熟读成诵。

四、教学目的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225个生字,其中160个能独立读准子音,认清字型,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6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继续培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字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领悟课文的一些表达方法。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的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复述课文,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教学措施

保障措施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其训练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社会实践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思考练习的教学

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的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第五篇: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25分)(共10题;

共25分)1.(2分)4厘米=_______毫米     10米=_______分米     60分米=_______米 3000米=_______千米       7千米=_______米      20厘米=_______分米 2.(3分)除法算式17÷4=4……1,读作:_______,其中17叫做_______,第一个4叫做_______,第二个是4叫做_______,1叫做_______。

3.(3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1吨_______800千克             4分_______240秒 6040千克_______6吨4千克      4米6分米_______460分米 4.(4分)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重50_______        一辆卡车载重量是4_______ 一个黑板长是4_______       一部手机大约厚1_______ 5.(2分)四千零二写作_______。8040读作_______。

6.(2分)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是8,最低位上是1,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四位数是_______. 7.(1分)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_______。

8.(1分)_______÷6=12……4. 9.(4.0分)看图写数。

(1)_______粒(2)_______块 10.(3.0分)按数的顺序填数。

(1)_______、80、81、_______(2)60、_______、50、_______ 二、判断题。(5分)(共5题;

共5分)11.(1分)一个数除以8,商是24,余数是9。()12.(1分)人的影子在东方,太阳应该在西方。()13.(1分)余数要小于除数或等于除数。

14.(1分)小军做50道口算题用了128分钟。()15.(1分)24519与24520之间有许多整数。()三、选择题。(5分)(共5题;

共5分)16.(1分)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对齐。

A.相同位数    B.相同数位    C.最高位    17.(1分)国际学校运动场跑道长400米,跑5圈一共跑了()千米. A.2    B.80    C.2000    18.(1分)三千零三写作()A.3003    B.3030    C.3300    19.(1分)循环小数5.678678.…的小数部分的第十位上的数字是()。

A.6    B.7    C.8    20.(1分)下面几个数,除以6没有余数的数是()。

A.14    B.24    C.40    D.5    四、计算下列各题。(共30分)(共3题;

共30分)21.(12分)用竖式计算。

(1)35÷7=(2)40÷6=(3)62÷8=(4)49÷5= 22.(12分)用竖式计算。

①46÷8= ②30÷7= ③62÷9= ④19÷4= ⑤40÷6= ⑥28÷6= 23.(6分)用竖式计算。

①35÷9 ②47÷7 ③71÷9 ④56÷9 ⑤26÷4 ⑥32÷6 五、帮小动物找家。(5分)(共1题;

共5分)24.(5分)在括号里写出各家的名字。

王家:东偏南50° 杨家:北偏西40° 赵家:西偏北30° 周家:东偏北60° 张家:西偏南70° 六、解决问题。(30分)(共5题;

共30分)25.(5分)游乐园。

(1)如果李丽只坐小火车,26元可以坐几次,还剩多少元?(2)如果用这26元去看动物,李丽最多可以约几个人? 26.(5分)沿湖边栽树,按照2棵柳树、2棵松树的规律栽。一共栽了37棵,最后一棵栽的是什么树? 27.(5分)做一件上衣要钉5粒纽扣,48粒纽扣可以钉几件上衣?还剩几粒纽扣? 28.(10分)花店里菊花、玫瑰花、百合花的数量如下:

如果7枝菊花或8枝百合花或9枝玫瑰花可以扎成一束,这些花最多可以扎几束? 29.(5.0分)把近似数用红线圈起来,准确数用蓝线圈起来. 秦始皇陵兵马俑共放置在3个丛葬坑内.它的规模可大了!据推算,3个坑内总计约有步兵、车兵、骑兵等陶俑近8000件,车马600余匹,战车130余辆. 把近似数用红线圈起来,准确数用蓝线圈起来. 七、附加题。(10分)(共1题;

共10分)30.(10分)公路上有一排电线杆,共25根,每相邻两根间的距离原来都是45米,现在要改成60米,可以有几根不需要移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25分)(共10题;

共25分)1-1、2-1、3-1、4-1、5-1、6-1、7-1、8-1、9-1、9-2、10-1、10-2、二、判断题。(5分)(共5题;

共5分)11-1、12-1、13-1、14-1、15-1、三、选择题。(5分)(共5题;

共5分)16-1、17-1、18-1、19-1、20-1、四、计算下列各题。(共30分)(共3题;

共30分)21-1、21-2、21-3、21-4、22-1、23-1、五、帮小动物找家。(5分)(共1题;

共5分)24-1、六、解决问题。(30分)(共5题;

共30分)25-1、25-2、26-1、27-1、28-1、29-1、七、附加题。(10分)(共1题;

共10分)30-1、

下载统编人教版七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拓展阅读书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编人教版七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后拓展阅读书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