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的前景与特点综述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10:5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护理的前景与特点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护理的前景与特点综述》。

第一篇:中医护理的前景与特点综述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及特点综述

摘要:探讨中医护理的历史的源远流长,在现代条件下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以及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中医护理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理论体系 ,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多样的中医护理方法 ,养护统一、寓护于养的中医护理养生保健;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低成本的护理效费比等多个优势。存在人员缺乏,操作受制约,经验多于理论指导,受西医护理冲击,专科深入不够和受益面狭窄等问题。提出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护理学科体系,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和谐发展,用循证护理原则确认临床护理疗效,中医护理纵向实现从基础向专科的发展 ,横向实现从医院向社区的发展,培养适应新世纪中医护理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促进中医护理学术的繁荣等解决方法。

1.中医护理的前景

中医护理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起源于我国夏至春秋时期,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护理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以独特而全面的医护理论体系、丰硕而卓越的诊疗护理效果,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对全人类的健康产生着日益深远的影响。

中医护理源远流长,它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等各个不同阶段。在护理学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前,医、药、护三者一统于庞大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呈现出医中有护、药中有护、医护合一的明显特征。日新月异的今天,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的范畴已由单纯疾病护理向全面的预防保健护理拓展,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更符合人性化护理的优势,受到医务界的肯定和广泛推崇,发展中医护理应该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中医护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遇到了更多的挑战。想要抓住机遇,达到可持续性发展,尚有许多值得思考、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我们不得不面对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缺乏,目前,在全国2100 多个中医医疗机构中,有6 万余名护士以上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成为发展中医事业的一支必不可少的专业队伍 但据统计,目前各中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护士出生,其对中医基础知识的掌握,无论是理论还是技能上都明显低于中医护士 并且当前护士人数短缺,同样中医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导致了护理人员不能分层次使用,工资奖金待遇等方面不能体现其知识价值,不能体现其在护理队伍中的地位,使其对职业的忠诚度降低,学术带头人数甚少。

第二,中医护理操作开展受制约,中医临床护理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已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辨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如:针灸、推拿、火罐等,临床效果显著。2006 年,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在1999 年版的基础上全面修订完成,这标志着中医护理工作向行业标准化管理迈出了新的一步。但大部分医院,中医操作在临床上的开展受各方面的制约,限制了护理职能的发挥和服务功能的拓展。多数医生把护士当成单纯医嘱的执行者,护理工作被看作是从属于医疗工作之下,并且受治疗条例的限制,护士无权自主执行护理操作,影响了专科技能的提升和护理质量的保障,制约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第三,传统的中医护理偏向于经验型,护理人员常常根据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制定护理方案,难免出现几点错误。面对迎面而来的问题,我想我们应当有着足够的应对方法。第一,要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护理学科体系。伴随着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中医护理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学科体系。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吸取营养 ,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使之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第二,要优势互补 ,实现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和谐发展。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都有各自的认识方法和理论体系 ,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也都有各自的局限和不足 ,但它们在护理目标上都是以研究人体为对象 ,都是探索维护人类对健康问题反应的客观规律 ,都是共同参与并担负着保障人民健康的任务。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之间,不是相互排斥和歧视 ,不是相互取代 ,而是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 ,多学科相互渗透是一种重要趋势 ,中医护理必须坚持主体发展与开放兼顾的原则 ,广泛开展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协作研究 ,不断自我完善。第三,要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 ,用循证护理原则确认临床护理疗效。“循证护理” 可以理解为 “遵循证据的护理” ,结合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 ,考虑病人的愿望与实际情况及当地的医疗环境条件 ,制定最完善的护理方案。其原则是用批判性、探究性思维 ,将科研成果运用于临床实践。仅凭经验进行护理已成为历史 ,现代护理实践需要可靠的依据 ,任何护理决策均应遵循和应用科学证据。无论干什么 ,都要从不同角度去判断 ,使中医护理工作纳入科学轨道。

2.中医护理的特点

中医学是千年历史发展的一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医学,经历代医家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中医的独特学科体系。中医护理是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技术操作的规范,形成的中医特色浓郁的护理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继承、发扬、创新。

(1).整体观是中医护理的指导思想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经络为联系的有机整体,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作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人的生理随天时、地势的不同而变化,人的疾病与气候、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有密切关系。中医护理正是根据这一观点,从患者的生理、心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综合评估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辩证施护、辩病施护、辩症施护为患者提供健康照顾。(2).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体法则

辩证施护包含“辩证”和“施护”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辩证”是指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对四诊所采集的病史、体征、症状加以分析、推断,确定疾病的证候属性。“施护”是在辩证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辩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减轻或解决患者痛苦的手段,所以辩证施护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三因制宜的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个性的体现。

因人制宜: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生活习惯、体质、文化修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如在用药的量上,成人大于小孩子;阴虚之体居室要通风,给予清补养津滋阴之品,忌食热补食品,慎用温燥药,而阳虚之体要避风寒保暖,给滋补温热之品,慎用苦寒药。

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与病理有一定的影响,异常的气候是诱发疾病的重要条件。护理上要依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予以保健、养生、用药的指导。如冬天人体腠理致密,服辛温解表药后,让患者稍加衣服或喝热粥,使 随汗出;夏天人体腠理疏松,服用辛温解表药后,要观察患者的发汗情况,防开泄太过后伤津。有些慢性病往往在气候变化时发作或加重,如哮喘、中风等。

因地制宜:不同的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均可影响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护理上要加以关注。如西北地高气寒,病多为风寒,避风寒、慎用寒凉之剂为护理重点;东南地区气候潮湿,病多温热、湿热,护理上以清凉与化湿、慎用温热助湿之剂为重点;北方气候干燥,多给予生津、温热剂;南方暑热夹湿,可食祛湿、利尿、清淡之品。

(3).中医护理技术在中医护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疗效快、经济适用、百姓易接受的特点。体现了“安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的原则,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医护理技术所包含的按摩术、拨罐术、贴药术、熏洗术、耳穴压豆、太极拳等方法易于掌握,并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起到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近年来发明的中药离子导入术、中药保留灌肠术等,既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也扩大了中医护理的工作范畴,使中医护理学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临床上采用针灸、耳豆、空位注射、按摩等技术解除尿潴留;采用耳穴压豆法、气功、推拿按摩等方法治疗失眠;使用耳穴压豆法、拨罐、外敷中药等方法减轻疼痛,缓解便秘,治疗压疮等。中医护理正是通过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临床实践来实现的。(4).中医护理特色内容

畅情志、调心理: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即所谓“七情”,是人的精神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精神反映,也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适度的精神活动是身心健康的标志,过度或不良的精神活动则是导致疾病衰老的重要因素。《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情志为病,一是直接累及相关脏腑,二是间接通过气和火的作用而致病,影响脏腑气机的正常运行,使五脏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展、转归有着重要影响。中医对情志的疏理根据五行理论,不同的情绪调节可有于疾病的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在中医护理实践中,护士应根据患者性格特征观察其情绪的变化,努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综合应用移情、疏导、相制的矫正方法,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使患者保持舒畅、宁静的心理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合理膳食:膳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膳食在提高治疗效果上与医疗、药物、护理起着同样重要作用。对食物的选择要认真运用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苦、咸、酸、辛、甘)、升降沉浮及药物归经等学说。如遇到热证或炎暑、湿热季节时,选择清热、泻泄的食物,达到“热者寒之”的作用;根据苦味能泻、能燥、能坚的作用,用来解除热证、湿证、气逆等病证;根据疾病的不同部位来选食,如病在表、在上可选升浮食物,如胡椒、姜等;病在里、在下,可选用沉降食物,如萝卜、卷心菜等。膳食的合理搭配,才使机体获得足够的营养平衡,促进疾病恢复。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侯祥川在学习《内经》配餐和饮食原则之后的总结是“五谷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当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而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无使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辩证结果,指导患者选择食物时,做到病食相宜,药食相辅,寒温相适,以促进病体康复。防止病食相违,药食相忤,寒温失当,气味过偏。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针对性的食物以提高疗效,如有透疹作用的香菇、胡萝卜、黄花鱼;有驱虫作用的大蒜、南瓜子、乌梅;有润燥通便作用的核桃仁、芝麻、香蕉、蜂蜜等。

合理给药:传统的中药治疗是根据芗所具有的若干特性所决定的,所谓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辛、甘、酸、苦、咸是中药所具有的五味,味道不同,作用各异。升降沉浮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四种不同趋向、性能。中药这种特性就要求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既要注意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又要注意药物的服用时间及方法。

3.中医护理的优势

(1)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如口腔溃疡以补充维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疗,往往收效欠佳。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整体护理的角度进行护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即心通过舌窍与外界相连。中医认为,口舌生疮是心火上炎或小肠实热所致,治疗除选用清热解毒、导热下行的药物外,还应选取一些寒凉清火食物,如鸭、鳖、豆芽、豆腐、藕、海带、梨、西瓜、白萝卜等,勿食辛辣温燥之品。同时要避免情志过激,以免出现过喜伤心、急躁伤肝之弊。(2)辨证施护

所谓“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四诊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然后根据证定位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辨证施护包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两个方面。例如:同一肾病,若见发热、畏寒、浮肿、小便不利时,诊为“风水证”,当选用宣肺发汗利尿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若肿已消退,仅有腰酸、面白、肢冷、畏寒等主症时,证属肾阳虚衰,当以温补肾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此即同病异护。又如,多种传染病的初期都有类似的表证(上感症状),在护理时则都要围绕“解表”这一原则进行护理,此即异病同护。(3)情志护理

所谓情志护理是指运用调节情志来治疗脏腑疾病的方法。《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正常、和调的情志,可使脏腑之气舒畅条达,继而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继而伤及内脏。例如:“喜”本来是一种良性的情绪变化,然而“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范进中举”就是一绝妙的例子。史料记载:范进由于多年未能中举,被家人瞧不起,当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时,由于过喜而伤心,突然患了狂躁型的精神病。范进的家人在医生的授意下以恐吓的方法刺激范进,范进受到了惊吓,抑制了亢奋的情绪,又恢复了正常的心神功能。另外,中医在情志护理方面,还强调用五音(宫、商、角、徵、羽)入五脏(肝、心、脾、肺、肾)的方法,来调节五脏的生理功能,相当于现代的音乐疗法。(4)饮食护理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认为“食药同源”,其温热寒凉之性,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为五脏所属,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重要影响。中医饮食护理强调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施护。如:虚寒体质和有寒性病症的人(畏寒、腹痛、腹泻,易感冒),应多进食一些羊肉、鲫鱼、桂元、茄子等温补类食物。而对于热性病人(发热、急性化脓性疾病),则宜选用清淡之品。若进食不分寒温,则会加重病情。

(5)生活起居护理

《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要想获得健康,必须“顺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生活起居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比如中医强调起居有常,应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年老体弱的人来说,冬天宜早睡晚起,夏天宜晚睡早起。(6)运动保健

体育锻炼对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及预防疾病有着重要作用,中医早有“导引”与“吐纳”的锻炼方法。所谓“导引”,是指“摇筋骨,动肢节”,通过有规律的呼吸和全身肢体的适量运动,以疏利关节、调和气血,提高抗病能力。五禽戏、太极拳就是在导引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吐纳”是一种内养功,通过静心思念、集中精神,与特殊的呼吸方式相配合,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7)护理技术操作

针刺、艾灸、推拿、火罐、热敷、熏洗、挑割、捏脊、药枕、浴面、浴足、日光浴、温泉浴等,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疗法操作简便、取材容易、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深受群众欢迎。(8)预防为主的思想

中医早就提出“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如果等到疾病有了症状,病情加重或恶化了才去治疗,那就象“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一样,“不亦晚乎”?中医护理切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在人类追求返朴归真、尽享天年的今天,中医护理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小结

中医护理是一门有历史、有传承、有发展、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独立学科。中医护理工作人员要传承好,发展好,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更好地显示出它的价值来。通过实践证明,中西医在治疗疾病方面各有优势,应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天人合一”的整体护理理念及优质、便捷的特色的“整”,结合西医护理快、专的“面”,达到优势互补,促进护理事业更快更好发展,更好地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冯运华.中医护理优势与展望[J ].护理学杂志,2003,43(4):764.[2]陈文松,陈维青,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5月第9卷第3期 [3]贾春华.中医护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 [4]马秋平.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 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2): 69.

[5]林菊英.我国21世纪医疗体制改革与护理发展趋势[J ].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6):311

第二篇:中医护理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

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在巩固护理专业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培养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办学规模,突出中医护理优势,不断优化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立足安阳,面向河南,质量优先,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最终实现培养具有现代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中医护理特色的高级护理人才。

(一)通过“建设、引进、培养”等手段,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两年内计划培养或引进省内外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4人,“双师型”教师达到30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5人担任专业课教学,使兼职教师总数达到12人以上,实现由医院、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兼职高水平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鼓励“双师型”教师在现有基础上在技术等级上更上一个台阶。有计划地派出专业教师到高校深造,鼓励教师在本科基础上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制定制度,要求专业教师定期到医院参观学习,选派教师到医院长期参与生产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成为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打造一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二)强化优势,彰显中医护理特色

我院前身是安阳市中医药学校,1958年建校,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蕴藏着丰富的中医护理精华和中医特色。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实践机会、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人性化护理优势,抓住中医在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康复保健等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在临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专业优势。

(三)完善课程设置体系,突出中医护理专业学科优势

从课程内容、课程类别、课时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注重中西医课程的连接和融汇。按照“强化人文、突出特色、着重能力、体现整体”的理念 ,开发专业综合课程,构建适应职业岗位(群)需求的模块化课程,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

(四)教材建设

积极构建和完善护理专业课的立体化教材体系,鼓励教师编写具有中医特色的教学大纲及质量控制点、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学习辅导材料等;支持教师主编、参编中医护理学专业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建设期间,将结合社会需求及教学实际,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制作电子课件,满足我院护理教育改革需要。

(五)加强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注重中西医护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仪器装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在建设中注重突出中医护理学专业特色,强调实践与临床相结合。计划在两年内大力加强中医护理实训中心的建设,丰富各实训室的设施,准备新增中护理技能操作实训中心,面积200平米,针灸拔罐实训室、推拿按摩实训室、放血疗法实训室、中药治疗实训室和示教室;护理实训室5个,面积达400平方米,在建设中注重突出中医护理学专业特色,强调实践与临床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我院深厚的中医底蕴,庞大的中医人才库。逐步建立与医院—学校结合相适应的校院双方共建、共享、共管的管理机制,依据“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安阳市中医院、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地区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等签订了协议,作为我院医护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医院完成实习,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或参与指导学生实习。

(六)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护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中首先立足吃透教材,将教材的内容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然后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重点讲解一般护理、辨证施护。讲授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倡导“学导式教学”,变“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尝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病例式、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进一步丰富、更新、改建立体化教材,使其适应学科进展的需要。

二、建设方案

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富于创新、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特色突出的护理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护理专业师资情况,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护、研相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期内,努力打造一支临床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充分发挥本专业老教师的传承作用,实施“师徒结对,定向帮带”的青蓝工程,建立“传、帮、带”关系,促进新老教师共同发展。通过教学演示、共同备课、教案(课件)指导、实践课教学模型的准备与维护、集体备课讨论、预讲、预示、把关及教学总结、评价等途径,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2、充实护理专业师资队伍 为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护理专业培养人才压力越来越大,师资相对不足,从“建设、引进、培养”方面着手,从医院聘请1—2名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拔2名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科研基本功扎实并熟知护理发展前沿动态的教师,安排其到天津医专、郑州大学护理学院进行1~2个月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回校后举办培训讲座,提升其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综合素质,并要求提交有关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报告;到安阳市人民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考察学习1个月,了解护理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其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具有领先的理念,宽阔的视野,较高的科研水平及组织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在同类院校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双师素质”教师。

3、加强中医护理师资培养

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和进修等形式,对在职、在编教师进行系统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丰富知识面,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将现有师资培养成能适应中医护理教育和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师资队伍,同时引进中医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的师资。

4、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加强对外交流,进行科教结合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派若干名教师,定期到三甲医院进行顶岗实践;择期选派培养对象到重点院校进行学习进修,通过对外合作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树立科研意识,使他们具有临床工作经历,职业岗位技能,能承担相应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教学,具有中医护理课程开发的能力,成为中医护理专业教学、科研骨干。

5、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引进教务管理系统和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推进教学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及科学化,保障培养人才的高质量和人才管理网络化。

(二)改革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

结合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情况,注重中西医护理专业课的相互衔接及相互渗透的合理性,使其更符合社会需要、引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建设院级重点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以点带面、示范引路,普遍提高中医护理专业课程建设。

2、突出中医优势,优化护理课程体系

突出中医护理、人文并重为原则优化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课程体系。补充完善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中医护理的需求,突出专业特色。重视中医护理实践技能培训的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根据中医基本技能培训板块,强化学生中医操作技能的培训,如:拔火罐、艾灸、穴位注射、刮痧、中药湿热敷等,提高学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动手能力。

3、培养模式

在护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医院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推行“校院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年教学进程中,根据专业课程内容需要,安排学生分阶段到医院、社区完成教学见习或实习。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学生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4、教学内容

建立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框架的人性化护理新模式。在技能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用辨证施护的方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5、教学体系

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教学体系。中医护理专业主干课程实行“双计划”与“双大纲”。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由模拟到仿真,到全真率达到40%以上。医院的临床实习由简单到复杂全部全真操作。院校“双实训基地”互为补充,专业课程实行理论考试与护士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实行护理教学与执业护士资格相衔接的教学体系。

6、教学方式 以学科自身的完整体系为准则,重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对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自学式等具体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以精讲、答疑为主,倡导“学导式教学”,变“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尝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病例式、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

7、加快教材建设

积极构建和完善护理专业课的立体化教材体系,鼓励教师编写具有中医特色的教学大纲及质量控制点、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学习辅导材料等;支持教师主编、参编中医护理学专业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建设期间,将结合社会需求及教学实际,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制作电子课件,使教材内容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开发立体化教材。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

1、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在学生开始接触《中医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多动手,多实践,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及能力训练的的递进性和渐进性。加强对阶段实习、课间见习及毕业实习的管理,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的护理人才。

2、改革实验教学体现专业特色

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突出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实验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3、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增加社区实践内容,并进一步规范实习基地带教管理,不断完善实习带教工作,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加大质量监控力度,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能力。

(四)突出中医优势

1、加强教师的中医教学实践能力

青年教师要求学习《中医基础护理》、《中医临床护理》理论,并定期对中医护理常见技术操作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采取自学、参加中医类师资培训班以及护理教研室交流学习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中医护理知识水平。通过学术交流、业务进修、学历进修、短期培训及各种继续教育,加强青年教师中医护理学习,提高中医教学实践能力。

2、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内中医药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加大中医护理科研力度。同时通过对外交流,实现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教学经验的交流、互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3、教研并重丰富中医护理内涵

鼓励教师通过教学、临床、科研活动,进一步探索中医护理精华,丰富中医护理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中医饮食调护、养生保健、病后调养等内容,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成为我院护理专业特色之一。

(五)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学生教师双评制度”,并指定专家对护理学专业的各门课程进行质量监控。实行领导、教师、教学督导组、教研室、学生等多层面全方位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评议,评议结果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篇:中医特点护理技术项目的分析改进

量化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是实施中医护理技术专项推广的有效方法。

与西医医院护士相比,中医医院护士需完成中西医双重护理任务,在临床护士配比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更显护士人力资源紧缺。因此,护理管理者适宜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3]。我院建立的量化考核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方法,使护士压力和动力并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院利用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手段,极大地鼓舞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士主动与医生沟通联系,积极挖掘中医护理技术临床适宜人群,在中医传统护理项目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拓宽了中医护理技术的适用范围,工作量大幅上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增长153.50%,病人满意度达99.14%。通过临床实践,激发了护士的科研意识,在一年内,护士撰写中医类护理论文、申报中医护理新技术和护理科研课题的数量明显提高。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4个方面的基本任务,为中医护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5]。2006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司介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明确了15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为护士提供了技术和法律保障。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简便易行、直观安全的特点,以无创或微创为优势,已逐渐成为吸引病人入住中医院的良好举措[6]。当前,很多医学专家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新技术相结合,例如:中药离子导入、针灸的电针与水针、穴位埋线等,为拓展中医传统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可靠的例证。随着“治未病”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一些中医护理技术如穴位按摩、推拿、足疗等方法,在养生保健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提高了中医护理技术的效益和病人满意度。

2操作的熟练程度,动作的灵活性,操作后向患者交代的注意事项,着装、沟通能力、仪表行为,协作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训练不是简单机械重复饿过程

4拓展思维悟出其合理性,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化繁为简,合理创新 5护理服务水平中医内涵建设得到全面提升,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如何提高效果,化繁为简,推广应用值得我们思考。

中医护理技术拔火罐、艾灸、穴位按摩、中药熏洗、中药贴敷、刮痧、耳穴埋豆等。在三级医院特色专科应用已成常规,普通科室部分应用,护士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操作熟练。二级医院开展的项目较少,仅局限于拔火罐、穴位按摩、艾灸,中医特色专科部分应用,普通科室偶尔应用。护士掌握中医理论较少、操作不熟练。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总体开展情况不够普及。3原因及对策

3.1护理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写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一书要求操作前要核对医嘱。《护士条例》也规定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的规范的规定。在调查的170份病例中,无医嘱的98份,占58%。医生不开医嘱,护士就无法开展这些操作技术。因此医院出台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激励机制,提高其绩效考核的比例,科室内加强医护沟通,医生主动下达有关的遗嘱。共同为病人进行中医知识宣教,医护配合首先在中医特色病症,重点中医专科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突出中医特色。如在妇科开展中药保留灌肠,骨伤科中药熏洗、贴药法,康复科针灸、拔火罐、穴位按摩、穴位注射,肛肠科采用中药熏洗,儿科中药穴位贴敷、捏脊,从而形成一整套的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常规。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辩证施护措施落到实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提高病人的疗效。3.2护士编制不足制约了护理技术的普遍应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保健意识的增强,新农合、医保的普及,住院病人和重症病人的增多,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的增加,医院的改建和扩建,并且在职护士中,绝大部分是年轻女性,面临怀孕、产假、哺乳等。尽管大部分医院聘用的护士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护理人力资源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政府对医院建设投入不足,多数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基本靠自收自支,也是限制护士按岗位、工作量编制的重要原因。同时开展的部分护理操作技术项目,如穴位按摩、拔火罐、艾灸、刮痧等需要一定的时间,操作时需要护士一直在床边观察,因在岗护士人数少,大量的护理工作如静脉输液、护理文书的书写、发药等占去了护士的大部分时间,护士没有时间去从事这些操作。因此护理部应积极申请医院按护理岗位的任务、实际工作量、所需业务技术水平等,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配置、按需设岗,分层使用;院内建立配液中心,节约人力资源,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为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提供足够的时间,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中医护理的内涵。

3.3 护士没有掌握此技术。中医医院在职医护人员中,大部分护士从西医院校毕业,中医院校毕业的仅占总人数的比例5-12%,仅有小部分护士有过系统的学习中医理论和技能的经历,护理本身中医基础理论底子薄,在工作中缺乏指导工作的理论依据,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医嘱少、实践机会少也直接影响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因此,培养一批中医护理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利用医院现有的骨干对护理人员进行分期分批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强化集中培,或让护士到针灸科、康复科等轮转,或定期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或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运用纳入综合护理质量考评之中,最终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中医护理骨干,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和开展,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医文化特色;优质护理服务;相互融合;实践分析

在新经济环境下,我国的护理服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程度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中医文化与护理服务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可以帮助护士转变服务观念,促进护理服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中医文化与护理服务的相互融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医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医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结合自身的特点,在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在全国中医院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对我国民族文化和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文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贯穿着中医药学发展的全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医药学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发挥中医文化的功能,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成为医学界讨论的热点。

中医文化特色融合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践分析

护理服务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将中医文化与护理服务相融合,是中医文化功能发挥的体现,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从以下几点具体说明如何进行中医文化与护理服务融合的实践活动。

第一、构建中医文化的基本框架,为与护理服务的融合创造基本条件。通过构建中医文化的基本框架,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理念,提高护理服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医院的护理人员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文化理念的促进下,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1)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科学的任务目标,对护理服务进行指导。每个医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不结合自身的状况盲目开展工作,就会对医院造成损失。因此,我们要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科学的任务目标。例如,制定完善的制度,保证护理工作有序的进行;组建服务质量监督小组,督促护理服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定期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些都是中医文化的具体体现,使护理服务在完善的制度下进行,完成护理服务的任务目标。(2)体现中医文化的深刻内涵,完善护理服务的培训资料。中医文化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医院的护理部要不断的对中医文化进行研究,充分体会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一套符合医院实际,并且在内容上充满趣味性,简单易懂的培训学习资料。护理人员通过学习资料,体会出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护理服务理念,促进护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3)以中医文化为基础,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医文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们就要发挥这方面内容的功效,为医院的护理服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培训、考试等方式渲染中医文化,体现中医文化的特色。

第二、中医文化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中医文化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在实际额工作中对护理的作用非常大,帮助病人更好的恢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1)在对病人的护理方面,遵循“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理念,时刻关注病人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问题的严重化。根据病人病情昼夜波动大的情况,有重点的对病人进行护理。(2)在对病人的管理方面,结合中医文化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保证病人的休息质量。同时要针对病人的特点制定护理内容,控制饮食,加强心理护理。(3)在用药管理上,结合“子午流注”的理念,按时按量的为病人提供药物服务,尽快使病人回复健康状态。

结束语

中医文化与护理服务的相融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医院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实际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将中医文化融入到护理服务中,使护理人员深刻的认识到中医文化的深刻内涵,确立了一种共同的道德行为、职业规范,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医文化的力量帮助护理人员提高了创造力和凝聚力,促使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中医文化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意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为医院形成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不断的努力。

1.3 数据分析方法。

调查数据录入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1 医院护士掌握、开展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比较(表 1)。

2.2 各级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总体情况(表 2)。

2.3 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实施中存在问题的认识(表 3)。

2.4 各级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发展前景的认识(表 4)。讨论。

3.1 省内各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现状。本调查显示,浙江省内各级中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掌握较好,在所有的 12 个项目中,其中前 9 项操作的掌握率均在 50%以上。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总体开展情况不够普及,被调查者选择偶尔采用、常规开展的分别为 54.1%和 26.1%,而选择广泛开展的只有 9.2%。在护士开展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排在前 7 位的主要是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雾化吸入法、湿敷法、刮痧法、穴位按摩法、拔罐法和水针法,均在 32%以下,而作为传统的操作项目如毫针法和灸法的开展在三级医院只排在第 10、11 位,二级医院排在第 9、10位(表 1)。尤其是前两项操作,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雾化吸入法和水针法应属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操作技术[2-4]。这说明目前临床开展比较多的还是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技术。但是,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开展远不如护士对其他的掌握,而且开展较多的科室往往集中在综合性中医院的针灸科、妇科、呼吸科等。

3.2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1 医院护士缺编是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实施受限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中,有 49.5%的被调查者赞同此观点。近年来,护理工作范围的延伸,医院的改建扩建,床位使用率、周转率的增加,重症患者的增多等都增加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尽管大部分医院聘用的护士人数在逐年增加,但还是未能达到规定的配置标准[5]。同时,在职护士中,绝大部分是年轻女性,面临怀孕、产假、哺乳假与各级医院均有护士担任行政部门职务和从事医技工作等问题。形成了一种在编但不在岗的情况。据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统计,截止到 2008 年底,浙江省的床护比为 1∶0.49,医护比为 1∶0.77。尽管床护比达到了 1978 年卫生部颁布的 《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中的最低要求 1∶0.4,但医护比还未及 1998 年全球的平均医护比 1∶2.698[6]。因此,浙江省的护理人力资源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如穴位按摩法、刮痧法、灸法等要需要一定的时间,操作时需要护士一直待在患者身边。因在岗的护士人数较少,而其他的护理工作如静脉输液、护理文件书写等又占去了护士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护士没有时间去从事这些操作。因此要解决好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医院应按护理岗位的任务、实际护理工作量、所需业务技术水平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按需设岗,分层使用;建立输液配置中心,节约人力资源,把临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使护士有时间去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从而有效地控制护理质量,提升中医护理的内涵。

3.2.2 护理工作的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实施。44.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医嘱是影响其临床实施的主要问题之一。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写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一书要求护士操作前先核对医嘱[7]。《护士条例 》也规定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因此,如果医生不开医嘱,护士就无法开展这些操作技术。对此,护士应加强和医生的沟通联系,使医生下达有关的医嘱,医护配合首先在中医特色病症、重点中医专科中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突出中医护理特色[8]。如在妇科开展中药保留灌肠,儿科开展穴位敷贴,肛肠科采用中药坐浴,骨伤科开展中药熏洗、贴药法,外科术后尿潴留采用穴位按摩、针刺或艾灸等方法,并逐步推广到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使护理服务更加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但质量管理与改进涉及到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高度重视,合作与协调。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全过程就是建立良好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体系,使护理质量控制最终达到“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至上,服务至上”的目标。

护理质量检查流于形式,患者没有真正从检查中受益 围绕本院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满意服务,开展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效地进行护理风险隐患控制,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使护理工作做实做细,确保护理安全,持续不断的改进护理质量;注重护理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根据要求发展专科护士,进一步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水平。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工作,调动全院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要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有效地进行护理风险隐患控制,使护理工作做实做细,确保护理安全,持续不断的改进护理质量

1、转变观念,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改变。

2、以病人为关注焦点,强调护理服务的过程管理。如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出院病人电话随访,公休座谈会,病人投诉处理反馈等形式进行了解,知晓病人服务需求,从中得到一些需要整改的信息,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重点抓好危重病人护理来提高护理质量。因为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在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后遗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一项评判医院护理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科室护士长每日重点查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审阅护理病历书写情况,全面了解,及时指导,避免护理措施不到位现象发生,责任护士必须参加危重患者的医疗查房及会诊,以全面了解该患者的病理生理、诊疗、康复、预后等情况,利于制定正确、合理的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深化细化制度执行,规范晨会大交班,改变护士照本宣读、重点不够突出的交接方式、提高危重病人床头交班内涵质量,通过宣传、教育、沟通,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自身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树立全员参与,做就应做好的理念,提高全体护士的工作能力,分解细化目标,落实岗位责任,提升护理质量。

五、根据护理人员现状,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首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重视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帮助她们尽快熟悉环境及规章制度,较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对低年资护士应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培训,对高年资、中级护理人员进行带教指导、组织管理、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培训,针对我院目前中级护理人员逐年增多的趋势,如何发挥这批中间力量的作用以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是目前的关键

第四篇: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2013年科室护理工作计划

为了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有医院、护理部正确领导,更有全科护理人员齐心协力,使患者及家属真正放心满意.特制订本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考核力度

1、建立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对各种考核结果动态记录。

2、加强护理人员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重视中医知识学习,由于我院护士以西医为主,对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操作常规操作程度不够,影响了临床运用,所以我们会逐渐修订适合医院实际的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学习。这了提高大家的中医理论水平,不仅参加院部组织的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会要求各科定期组织自我学习。护理部将制订中医理论与操作考核计划,每半年举行一次中医技术操作考核,每年举行一次中医理论考核,使中西护士熟练掌握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2、加强中医人才培养,鼓励大家参加中医护理的专业培训,目前中医护士只有2名,计划每年增加2-5名,中医护理人员占20%。鼓励西医护理人员参加中医职称考试。西医护士每年参加100学时的西学中,利用专业进修、参加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培养中医护理人才。

三、开展中医护理新技术,目前,我们开展的是耳穴埋粒、湿敷法、中药熏洗、涂药等,今年,逐步提高中医护理参与率,参与率将达50%,在开展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新项目,如穴位按摩、刮痧等。

四、加强中医质量控制

制订中医质量考核标准,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常规及中医技能的掌握、中医护理常规的落实等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不断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第五篇:中医护理自我鉴定

中医护理自我鉴定

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我在成都市新都区中医院为期半年的中医护理知识培训学习,在中医护理知识培训学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在期间学到了中医护理具有必备的中、西医护理基础知识,较宽厚的中西医临床各科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临床中医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将中医护理技能应用于临床。

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中医护理服务。

科室意见 该同志在我科中医护理培训学习期间,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尊敬老师、工作和学习积极,通过学习掌握临床中医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将中医护理技能应用于临床。希进一步加强中医护理技能学习。

下载中医护理的前景与特点综述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护理的前景与特点综述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 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2018年普外二科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为了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特制订本年度中医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完善组织 成立中医护理工作小组,专人负责,明确职责,负责全科中......

    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篇一:2013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xx市中医医院 2013年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及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中医护理病历

    中医护理病历 病人入院评估单 一、一般资料 包括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联系地址、联系人、电话、入院时间、入院方式、(步行、扶行、抬入、担架、轮椅)入院诊断、......

    中医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组织部门:护理部 查房类型:业务查房 查房时间:2012年3月23日 查房目的:腰痛的护理 患者姓名:耿月英 性别:女年龄:72岁入院时间:2012年3月17日 诊断:中医:腰痛(肾阳亏......

    中医护理礼仪

    中医护理礼仪 随着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高度的责任感都是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然而,在贯穿这些要素的其中,护士礼仪已成......

    中医护理工作总结

    中医护理工作总结 中医护理工作总结1 为更好的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工作的扎实开展,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我院于20xx年8月份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结合我院实际......

    中医护理复习资料

    26.中药五味是指辛、甘、任 、 督 上的腧穴27.中清气和脾胃化生的 水谷滞 ,隐痛为 精血志虚,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内盛_,湿浊上升所致。7.酸、苦、咸 五种不同的药药四气是指 寒 、......

    中医护理工作总结

    绵阳市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年度工作总结 骨伤科 骨伤科2015年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总结 2015年度,我科在医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关心领导下,在全院各职能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内科护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