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语文 道士塔教案
高二语文 道士塔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
3、了解作者余秋雨,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记叙的史实,领会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难点:
1、通过记述的史实,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学习文章中有机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与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运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走进敦煌莫高窟,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二 背景资料展示
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中的珍贵文物—藏经洞中的珍贵文献—
敦煌遗书与纸卷画约有4万多件,主要分藏在英.法.俄.日.美.中等13个国家,其中有五分之三在国外,中国现仅存一万多件.(出示斯坦因拍摄的藏经洞和现在的藏经洞图片)三 提问: 为什么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以致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的从外国博物院买取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镜前? 这是谁之过?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假如你是一个主持正义的法官来审判敦煌文物流失这个重大案件,你会审判哪些人,为什么? 1 王道士其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袄,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外貌:衣着—清贫 神态方面:愚昧无知
逃荒农民出身的无知道士却做了敦煌的主人,把持着灿烂的敦煌文化,让读者不得不为中国敦煌文化叹息.2 王道士做了什么?(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1)粉刷洞窟 2)砸碎雕像
这一节描写中,作者是怎样嘲讽王道士的? 作者通过合理的想像,无不调侃而又痛惜的写出了敦煌艺术被毁灭的过程.通过对王道士行动场景再现,让人读来鲜活如在眼前.这是余秋雨散文的一大特点.以生动的描述复原历史陈迹,他把握住人文科学的严肃性,对尘封于卷册书箧中的历史事件进行高超合理的艺术加工,枯骨生肉”,使人读起来如置身其中.3)变卖文物 提问: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站在被告席上的还有谁?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他们是谁? 文化大盗斯坦因 骗走文物1万余卷 文化大盗伯希和 骗走精品6600卷 华尔纳 盗揭壁画
(出示图片)1915年,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华尔纳说:你们有这么好的文化,有这么好的敦煌,去不知道爱护.你们是谁? 满清官员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他们不保护文物的理由是什么? 运费不低
官员在干什么? 中饱私囊 茶香缕缕 真的没有运费吗?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们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敦煌文物流失案{ 王道士{破坏文物
廉价出卖文物
政府官员{放任自流
中饱私囊 馈赠佳品
国外掠夺者{欺骗
大量巧取豪夺
四 提问:假如你是一个旁听者,旁听他们盗毁敦煌文物的罪行后,你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生读)余秋雨也有这样的情感:我好恨 恨谁? 恨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王道士(怨恨)官员(痛恨)掠夺者(愤恨)恨什么?
王道士
破坏出卖
愚昧无知
官员
放任不理
缺乏责任感 掠夺者 欺骗掠夺 贪婪 无耻
恨的实质是什么? 爱
如果可以,作者想怎样对待这些文物? 一拦住他们的车队
二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内心难以名状的痛苦
无奈 苦涩 愤懑)分析这两句话的含义.五 作者是怎样看待王道士的? 他成了这一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分析这两句的含义.可是,是谁铸造了这一错误? 敦煌文物被掠走,不能仅看成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愚昧,国土主权尚难以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也无力保护.王道士正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怪胎,那个时代给他提供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了祸及千古的机遇.在封建社会,中国文物被破坏,被掠夺的例子是很多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被毁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 提问:面对敦煌文物的过去和现在,作何感想? 牢记历史教训,保护文化遗产
透过千年风沙,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谁来弥合这个百年的伤口? 长城的烽火已经残败,千年风沙呼啸,千年巨石无言.敦煌呼唤着一个强盛的中华,呼唤着更多的后来者.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的梦里,也许都会有一汪清清的月牙泉,都会有翩翩飞翔的飞天…… 六
课文小结:文章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以及封建统治者糟践敦煌艺术的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的情感.文中生动的描述复原了历史陈迹,枯骨生肉,使人读起来如置身其中.同时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使文章具有凝练的表意内涵,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反复咀嚼的引诱.七 布置作业
以”谁是罪人”为题写一篇随笔.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第二篇:高二语文_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了解敦煌文化的常识及文中所述史实。
2.品味本文内蕴丰富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
3.让学生懂得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运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走进敦煌莫高窟,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二、知识积累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他从小就喜欢读外国作家雨果的作品,所以对人生的悲剧性、人生中的苦难有深刻的认识;但他又喜欢苏东坡,颇受其达观个性的影响,有追求隐于田园的理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2.敦煌。神奇传说:公元336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
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的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是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
至今,敦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墙上和窟顶的壁画、窟里的佛像和佛经,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灿烂瑰宝,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英国图书馆藏有11297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6000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然而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文。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学习过程】
1.朗读课文。(结合《全优课堂》扫清字音、词语)
箓(lù)蘸(zhàn)坍弛(tān pǐ)蹊跷(qī qiao)歆(xīn)羡
2.作者为什么要细致、生动地描绘王道士粉刷敦煌壁画,毁坏塑像的情景?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复述王道士与外国人之间的那一笔笔交换帐?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诵读、讨论,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明确答案:
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等史实是作者所有情感的 激发点。也是读者产生情感震撼的激发点。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把美好的东西毁坏给人看。这一史实描述得越是详细,对读者震撼就越强烈。
3.将你最有感触的或感觉最精彩的语段诵读出来(小组全体成员一起诵读),并简要说明该语段何以震撼了自己?
典例分析:课文第6段中作者写到:“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的民族的伤口在滴血。”短短的几十个字,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广袤的天空,鲜红的晚霞,渐行渐远的牛车,终于在西边的地平线上化为了一个个黑点。这一队牛车就象一把利剑在中华民族的胸口上慢慢撕开了一条深深的伤口。让读者感到了一种锥心的痛苦。
4.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作者持何种情感?对这场文化悲剧,该谁来负责?
(1)作者对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对外国 “文化财富的掠夺者”的欺骗和掠夺,充满了痛恨和愤慨。而这些情感都源于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的神圣之情。由此我们体会到了作者那高大的自我形象。
(2)莫高窟被愚昧的道士把持是文化的悲哀,众多的文人、官员
不知保护反而随意破坏,是民族的悲哀。郁达夫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话用这里也是可以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四、课文小结: 文章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以及封建统治者糟践敦煌艺术的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的情感。文中生动的描述复原了历史陈迹,让我们不如“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如果是康乾盛世的中国,或者是今天富强的中国,外国人又怎会有机会把我们老祖宗的心血运离我们国家呢?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我想这就是余秋雨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
五、布置作业
以”谁是罪人”为题写一篇随笔.
第三篇:高二语文道士塔
道士塔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准确筛选语言信息,通过语言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然后把握作者所倾注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作者“恨”的感情基调来分析形象及对中国文化的审视。了解语言所具有的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
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教学方法
通读鉴赏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上个世纪初的某一天,在中国西部的沙漠里蹒跚地行走着一小队人马,正朝向一个神秘的地方。他们穿着有别于土布长袍的燕尾服,满面尘灰,顺着服尾上随便缀着几条黑色布条,迎风飘摇着,胸前缝隙间还露出几缕黄毛。高高的鼻梁上镶钳着两只大大的蓝眼睛,还架着两片厚厚的玻璃,尽管衣衫褴褛,但还是禁不住几丝兴奋。当兴奋消散之后,络缌胡边又浮现出稍许的恐惧。或许那个神秘的地方,周围被官兵把持着,那么我们将命悬一线;或许,还要文书通牒还不一定能靠近那个神秘之处;或许„„
或许,他们还不不知道,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上天是公平的”,一切付出最终得到回报。因为他们不远万里飘洋过海而来,卖掉了所有的家当,冒着送命的危险。“佛”没有理由不实现他的诺言。还因为,这里只有一个穿着土布道袍的道士,傻愣愣地站在虚掩的破门边,把持着这个神秘的佛教圣地--莫高窟,畏缩中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叽哩呱啦的似人非人的东西„„
这是一个故事,虚构的,但又那么真实。为何这么说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道士塔》,共同揭开这个谜。
二、背景揭示及作者介绍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英国图书馆藏有11297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6000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
3.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然而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文。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研析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目的: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及作者所表露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文字读音:箓(lù)蘸(zhàn)鲜血(xiān xuè)坍弛(tān chí)
蹊跷(qī qīao)歆(xīn)羡 风餐露宿 辩(辨)驳
2在明白作者所描述事情的梗概之后,作者怎样评说这件事?
明确:全文描写的是在19世纪初,发生在敦煌最著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当时存留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的一场文化浩劫。面对这场劫难,作者沉重地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作品在滴血”。
3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找出最能直接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一句话。明确:我好恨!
4纵观全篇,结合文中信息找出作者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恨他们? 分析:围绕着这场浩劫,出现了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三者,即当时在莫高窟当住持的“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的王圆箓。大量文物都是从他手里流走的。
王圆箓这个人物形象,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见其全貌。照片上的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一个平民。在发现文物以前,不仅把洞窟里“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用石灰粉刷得“一片净白”,而且还把塑雕那“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学浅笑变成了”“天师、灵官”的泥巴。故使作者亲临时看到的是“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象”,从而“脑中也是一片惨白”。当他发现文物之后,只是到县城时,“捡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当那些从西方来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用“一些现编的童话”和“一点随身带着的”“商品”,“少量的银元”等就可以换取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而当那些人走的时候,王道士 “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与他们“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以盼望的姿势伫立在夕阳底下。
其次就是从王道士手中“夺走”文物的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他们“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起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着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他们用“几句现编的童话”和少得可怜的银元,就从道士手里“换”走了他们所想要的大量文物。“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在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时,“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当西方来的探险者(实质上讲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文化列强或强盗)冒着生命危险“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时,“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当王道士随着不时的进城拿着文物给县长看看时,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当道士和西方来的探险者正进行着他们所谓的交易,当西方的探险者,卖掉全部家产,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文物弄到手时,这里“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不仅如此,中国的官员却嫌“运费不低”,故当有一批文物送京时,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
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而这些官员只是当时封建末期满清政府的缩影。
另外,站在这场浩劫之外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我”,作者自己。当他看到道士对洞窟进行“修葺”时,他在心底里痛苦地呼喊着“住手”;当他看到西方文化列强一箱箱地运走代表中国最灿烂文化的敦煌文物时,他想乘着战马,手持宝剑要与之“决胜负于城下”;当看到中国官员随手糟践这些文物的时候,他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把这些文物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但却很无奈,故只有大哭一场,从心里发出一句感情强烈的怨愤之语“我好恨”!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恨的主要内容是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强、以中国官员为代表的满清政府及他自己。因为王道士麻木愚昧,列强贪婪无耻,政府腐败无能,自己无可奈何。
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的王圆箓、晚清政府、文化列强、自己。5作者持怎样的恨?
明确:通过对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强、满清政府及自己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对麻木愚昧的王道士所持为愤恨,对贪婪无耻的文化列强所持为憎恨,对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所持为痛恨,对无可奈何的自己所持为憾恨。
6导致作者“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这场文化浩劫,尽管这些文物的流失绝大部分与王道士有直接关系,但从本质上探讨,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是因为当时代表政府的官员没有认识到敦煌文化的价值,他在生活上的各种腐败行为与政治上的无能(没有专门的文化保护官邸,没有看守和门卫等)。故导致恨的根本原因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
7这篇文章,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强烈的感情,难道作者就只有恨吗?为什么?
明确:面对这么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任何一个有识之士,任何一个对本国文化持有热肠的人,都不免会对之扼腕叹息的。扼腕叹息的是中国最灿烂的文化,不仅是其物质形态在自己国家,而且作为一门研究学科,也应在自己的国家。西方文化列强盗取的不单是文物,更是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尊严。故任何一个爱国人士对待这种一现象都会有一种情感,那叫做爱,对本国文化与文明的深深热爱,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作者的所有无奈举动都像所有的敦煌研究学者一样,都是为了“中国的荣耀与耻辱”,在荣耀与耻辱面前展现的是无比激越的情感,故“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而历史终于印证“敦煌在中国”的时候,作者也像中国的专家一样,“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从而引起读者及后来之士不得不对中国文化命运进行重新关注与审视。
沉默中交织浓烈的爱与恨的情感。
8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距今百年左右,那么当下的我们怎样认识昨天的悲剧? 开放题,这需要对中国文化作全面的考察与认识,从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调度责任感上来认识,并且还要具有全局观念,运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取其数理化,去其糟粕”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审视。
四、课堂总结
文章通过道士塔以虚构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段史实,通过描述与这段史实有直接与间接关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体会到由于“历史错步上前的小丑”的愚昧,其实本质上是由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及其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从而导致敦煌艺术经历文化浩劫。而这场浩劫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耻辱”,最后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在屈辱中加紧钻研,所以使得日本学者不得不承认不仅“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结论。进而使得“荣耀”的回归。在作者的虚构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比“真实”的史实,从中也流露出作者无比强烈
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与作者一起感受这种情感。更重要的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不自觉地对中国文化的命运及价值重新审视。这就是本文的艺术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第四篇:高二语文道士塔达标测试题
道士塔
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坍弛(tān)凛冽(liè)呆滞(zhì)甘肃(sū)....B.卑微(bēi)敦煌(dūn)偌大(nuò)炊烟(cuī)....C.酝酿(niànɡ)婀娜(nuó)朔风(shuò)拎起(līnɡ)....D.官邸(dǐ)看守(kān)关卡(qiǎ)憨厚(hān)....答案:D 解析:A项,“肃”应读“sù”;B项,“偌”应读“ruò”,“炊”应读“chuī”;C项,“拎”应读“l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凛洌 倾泻 漠然 尴尬 B.雕塑 歆羡 干燥 圆寂 C.蹊跷 遗撼 倒朔 捡翻 D.启程 裂缝 肮脏 辨驳 答案:B 解析:A项,“洌”应写为“冽”;C项,“撼”应写为“憾”,“朔”应写为“溯”;D项,“辨”应写为“辩”。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________________。(2)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________________。
(3)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________________就是那个王圆箓!A.苍凉 品位 果然 B.悲凉 品位 竟然 C.悲凉 品味 居然 D.苍凉 品位 居然 答案:B 解析:用“悲凉”体现其“可悲”,“品味”是动词,“竟然”有反诘、讽刺之义。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答案:B 解析:B项中“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意思,符合句意,使用恰当。A项“莘莘学子”中的“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很显然跟“一位”相矛盾;C项“趋之若鹜”的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不恰当;D项“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不合句意。
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
B.2001年10月7日21时20分,米卢蒂诺维奇率领的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主场以1∶0战胜了阿曼队,提前两轮以B组第一的成绩昂首挺进世界杯。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关于这起振奋人心的事作了详细报道。
C.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因身边没有带清洁袋,就随手将用过的垃圾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区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D.党风中很多问题迟迟引不起警觉,都与这种见怪不怪的麻木心态和由此而来的失之以宽、失之以软、失之以松有很大关系。答案:A 解析:B项介词搭配不当,“关于”改为“对”,“关于”表示关涉的范围,“对”表示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C项应将“用过的”三字删去;D项介宾结构不完整,应在“失之以欤”后加上“的处理方法”。
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或许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6.引用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对火烧圆明园、毁我国宝的外国强盗的无比愤恨,不惜一死,要跟强盗头子拼个死活。
7.一批敦煌文献送京的情景说明了哪些问题?
答案:没有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说明清政府官员毫不珍惜这批无比珍贵的文物。另一方面,官员又极端贪婪自私,化公为私,作为个人收藏。
8.“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一句,是狠心说的;又觉“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这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答案:这是一句气话,作者对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痛恨极了,发狠说出这句气话,表达自己的气愤。
9.“大哭一场”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清政府腐败无能,是无法保护敦煌文物的。那是一个民族极端悲惨的年代,那是一个
令人椎心疼痛的年代。
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南 京
余秋雨
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许多事,本来属于全国,但一到南京,便变得奇崛,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历代妓女多得很,哪像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那样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识,使整整一段政治文化史都染上了艳丽色彩?历代农民起义多得很,哪像葬身紫金山的朱元璋和把南京定都为天京的洪秀全那样叱咤风云,闹成如此气象?历代古都多得很,哪像南京,直到现代还一会儿被外寇血洗全城,一会儿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一次次搞得地覆天翻?
中华民族就其主干而言,挺身站起于黄河流域。北方是封建王朝的根基所在,一到南京,受到楚风夷习的浸染,情景自然就变得怪异起来。南京当然也要领受黄河文明,但它又偏偏紧贴长江,这条大河与黄河有不同的性格。南京的怪异,应归因于两条大河的强力冲撞,应归因于一个庞大民族的异质聚汇。
这种冲撞和聚汇,激浪喧天,声势夺人。因此,南京城的气魄,无与伦比,深深铭刻着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玄武湖边上的古城墙藤葛拂拂,明故宫的遗址仍可寻访,鸡鸣寺的钟声依稀能闻,明孝陵的石人石马巍然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未曾枯竭,夫子庙的店铺重又繁密,栖霞山的秋叶年年飘落,紫金山的架势千载不移,去中山陵、灵谷寺的林阴道,永远是那样令人心醉。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我多次对南京的朋友说,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之一是南京。除了夏天太热,语言不太好听之外,我从不掩饰对南京的喜爱。
心中珍藏的千古名诗中,有不少与南京有关,其中尤以刘禹锡的《石头城》为最: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②③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000多年前的诗人已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再加上1000年,南京城实在是气可吞天。
10.请回答这篇散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以下两个问题的看法:(1)明、清、近代、现代的政治风云在南京表现出什么特点?(2)文中所列举的历史事件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许多事在南京变得奇崛。
(2)①政治文化史染上艳丽色彩。②农民起义叱咤风云(成大气象)。③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意思对即可。)解析:(1)第一段提到六朝金粉和明、清、近代、现代。第二段专门谈“明、清、近代、现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政治事件,符合“政治风云”的范围和“在南京表现出”的要求。该段第一句话,概括了其特点,关键词是“奇崛”。
(2)首先要搞清文中列举了哪些历史事件,答案应从第二段中找,概括一下三个疑问句即可。
11.这篇散文中,(1)南京城市风貌的两大特点是什么?(2)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①气魄无与伦比。②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2)一个庞大民族(中华民族)的异质聚汇,或两条大河(南北文明)的强力冲撞。
解析:(1)此题答案应从第四、五段中找,考查抽取段中重要语句和概括性语句的能力。(2)产生的原因应向前文(具体指第三段)去找,因为“特点”是用“因此”来说的。12.这篇散文中,(1)选用北京、杭州与南京作比较有何作用?(2)文章结尾引用刘禹锡的《石头城》诗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①突出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的特点。②揭示“把历史溶解于自然”的原因:南北文明汇聚。
(2)①引发读者对南京由盛而衰的历史的联想。②引出对当今南京“气可吞天”的赞颂。解析:(1)比较就是以此衬彼或以彼衬此,都是为了突出描写主体的某种特点。(2)所引内容的含意和用在文中的目的。
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被外寇血洗全城”“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分别指清初统治者镇压反清斗争的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蒋家王朝覆灭的历史。B.作者借“受到楚风夷习的浸染”,指出南京受到南方文明的深刻影响。
C.“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中“悲剧性体验”是反语,作者借此引出对今日南京的描写。
D.《石头城》诗中的“旧时月”,含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它是六朝繁华的见证,是繁华易逝的象征。
E.“1000多年前的诗人已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中的“气派”是反语,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凄凉”。答案:BD 解析:A项,“被外寇血洗全城”“指清初统治者镇压反清斗争的历史”错误,是指“南京大屠杀”。C项“悲剧性体验”不是反语,文中第二段内容可以证明。E项,“气派”不是反语,“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是指刘诗意境开阔。刘诗的内容才可谓“凄凉”。
第五篇: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学情分析
关于这课,学生的预习工作不会差,文章字面意思通俗易懂,全文没有生僻字词音。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让同学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近几年来,《道士塔》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个突出难点,这要求老师在梳理文中的文化知识点时结合学生兴趣和理解能力讲清楚文化是什么,怎样理解文化的价值,并体悟作者对文化遭到劫掠的感情。
设计理念
结合课文内容,举一反三,开展一堂文本与现实相结合的研讨课.本文共四部分,结构比较好 把握,所以首先把握整体,再进一步分析各部分的内容从而挖掘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方式或关键词句的理解,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加深同学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思想
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和思想性
余秋雨作为的这篇散文文化底蕴深厚,需要深度解析,同时在把握文化的同时了解其思想。
二、以语言感悟和品味为切入点,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文章有多处句子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在把握全文结构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基础上,深入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余秋雨及其“学者散文”“文化散文”。了解敦煌学。2.“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3.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教学难点:本文中作者灵活新颖的笔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一、二部分。第2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三、四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语: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是关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次文物浩劫的。按我的理解,近代中国遭受了两次文化遗产的大浩劫,一次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一次是1905-1914年外国探险家们对敦煌莫高窟的多次劫掠。这两次浩劫对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几乎是灾难性的。当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船船运进国外的博物馆的时候,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心不在流血?第一次浩劫让我们记住了咸丰皇帝的腐朽,第二次浩劫让我们记住的却是一个小人物——王道士的昏聩。今天学习的课题便与王道士有关。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2页,《道士塔》。
一作者介绍:【板书】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二释题:【板书】
(一)王道士,甘肃敦煌莫高窟与我国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但这并不矛盾,文章介绍了王道士的来历。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二)圆寂塔
1.(请同学们看到彩页最后一幅图)通过看塔,对塔进行描述,了解塔的形制。2知识迁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即佛塔。
3圆寂的解释,佛教神职人员的去世用词,知识迁移,羽化,驾崩等。4道士塔
(三)莫高窟
1. 莫高窟介绍: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2. 莫高窟与道士塔的关系,道士塔的位置与莫高窟的联系,又引出王道士。
三整体把握(一)结构梳理
本文有四节,下面先给大家每个部分的小标题,同学们通过小标题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稍后的朗读中自己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每部分的小标题【板书】
1罪人塔(1-6)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7-11)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
a.请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b.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 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 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c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对学生提出来的概括语言进行评价,给予意见。
(过渡语言)通过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整体感知,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作为一篇优秀的散文,《道士塔》还包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凝练的语言。接下来让我们细细品味。
(2)探索品味
第一节设问
设问:
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答案: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体现了悲凉的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答案: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他出卖了中国文物。
因为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答案:一箱箱,一车车的被国外冒险家运往国外。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答案:愤懑,痛心,气愤
第二节设问
设问:
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创作走下坡路,歆羡;享受生活,贪图安逸;中国社会的衰落。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答案:破坏壁画和雕塑。真实,出发点是由其身份和他当家莫高窟的现实出发的。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一是写壁画的白,另外是写作者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王道士的痛恨和对壁画的惋惜。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答案:置身历史场景,还原历史事件;白描的写作手法。
总结
通过我们今天这趟课的学习,同学们把握了余秋雨这篇散文的行文特点和结构,也了解了敦煌文化及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王道士也有自己的看法。
据史料记载,王道士对敦煌的保护也做过自己的贡献,他曾冒死上书慈禧,要求政府保护敦煌文物,但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作者以文人自身的喜好,将王道士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了一个历史罪人。在整篇文章当中,我们被作者带动了情绪,对王道士也恨之入骨。但是,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四、作业
《我眼中的王圆箓》不少于800字。
五、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作者介绍
二释题
三整体理解课文
1罪人塔
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参见教学目标1 重点难点 参见教学目标1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作者,莫高窟,及文的第一、二节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道士塔》共四部分,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后面两部分,第三、第四部分。
一整体把握
(一)结构梳理
下面先给大家第三、四的小标题,同学们通过小标题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稍后的朗读中自己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板书】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4牢记耻辱,保护文物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
a.请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三、四部分。
b.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过渡语言)通过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整体感知,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章的学习,首先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2)探索品味 1.感情色彩
第三节设问
设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答案:置之不闻,缺少资金。形成鲜明对比,外国冒险家路途艰难,中国文官生活安逸。对文物的态度也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歆羡,一个是漠然。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答案:突出了文物遭受了灾难式的劫掠;还突出了外国冒险家得到文物之易,和中国文官和王道士对文物的漠然。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答案:欺骗,购买等手段; 开脱之辞:取经说,保护说。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答案:中国的文物应该留在中国,中国人也有能力保护和研究自己的文物。作者充满了满腔的爱国之情和对外国掠夺者的愤恨之情,对文物流失的深深惋惜。
明确:
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中国官员: 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道士: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设问
设问:
1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心情沉重,只是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
当日本友人承认敦煌学也在中国时,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因为文物还在国外。
2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说明敦煌学被国际化,敦煌学是否在中国还得让国外专家承认,目的是说明敦煌学的现状。敦煌学任然需要专家们继续默默的屈辱的研究下去。
3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 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2.写作特色:
1.穿越时空的想象;散文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2.强烈的抒情意味。诗化的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悲怆苍凉提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3两难境地。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为什么两难?
a当时中国社会环境动荡,没有条件保护好文物。
b敦煌文物虽然得到了保存,但是敦煌文物却永远流失海外。
二、研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与文本展开第三轮对话
所谓读文就是读人,学完了《道士塔》后,学生会对余秋雨其人其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当代散文的发展史上,余秋雨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创意义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独创的“文化散文”不仅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而且在国内掀起一股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他的《文化苦旅》,也成为当时全国各大书城最抢手的热门书目,那么余秋雨当初创作“文化散文”的动机是什么?《文化苦旅》到底是凭借什么魅力,燃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的热情?这些问题,如果能组织学生展开一些研究和探讨,不仅能从更深层意义上加深对《道士塔》一文的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将眼光投向我们民族深远、博大的文明、文化,关照当代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思索,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三、作业 《余秋雨的散文艺术》
四、结束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段落大意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4牢记耻辱,保护文物
二写作特色
1穿越时空的想象
2强烈的抒情意味
3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