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录片《圆明园》影评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是我国第一部票房过千万的纪录片电影。电影不仅再现了一座遍及繁华的皇家园林,更是再现了一部近代中国盛极而衰的历史。电影中对圆明园修建的描述是巧妙地通过宫廷画师、意大利人郎士宁的视角进行讲述,展示了清皇室的私密生活,并且微妙地比较出中西方的差异。本片画面精致华美,战争场面气势磅礴,处处彰显用心。电影除复原了规模宏大、精艳绝伦的圆明园以外,还通过表现宫廷生活的宫灯、红烛、绿柳、朝云暮色等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氛围。
细细品位片中的幕幕镜头,你不禁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所折服,真可谓叹为观止。惊世骇俗的设计理念在巧匠们的雕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圆明园》是一部兼具“国产主旋律”和“大场面”拍摄的纪录片,为了获得完美的艺术效果,在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三维仿真动画技术,在影片中累计运用达35分多钟,并且第一次创造了将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艺术氛围。在特效应用上,显然已经毫无争议地站在了国内纪录片创作的前沿,而且其重新拍摄、演员扮演配合旁白、独白穿插讲述历史的方式,也非常容易被观众接受。此外,影片在动用各种高级影视设备的同时,还采用了当下比较先进的数字中间片技术,从而创造了非常独特的影象效果,保证了本片一流的制作水准。
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再现了清王朝的宫廷画师所作的圆明园设计图,但这些几百年前的设计图纸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好像就是一幅山水与建筑现结合的国画。在这些‘设计图’上的建筑基本上符合当时圆明园的真实建筑物,也就是说古人就是依靠这些‘设计图’来建设圆明园。在设计图上可以看到这些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与环境相融合,这也就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种‘和谐美’,可以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的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就主张和谐美,这也与儒道两家思想密切相关,两家思想的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三代帝王对圆明园进行规划时就特别注意和谐,圆明园在整体上本身也就是一个帝国版图的缩影,在园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假山就喻为‘昆仑’,还有仿庐山景色的‘小匡庐’等,建筑物再置身其中。在影片中也讲到这种和谐性直到乾隆帝时才慢慢消失。影片巧妙地通过两个情节的凸显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为圆明园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西方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东方这个文明古国后,想进入清朝皇家画院,就以西方绘画技法画了一幅小孩的肖像,以博得皇帝的欢心,结果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皇帝不喜欢他的绘画技法。另一个就是皇帝想要建一个西方水法,而在当时就只有传教士郎世宁懂得西方的建筑,于是郎世宁成为了设计师。由于皇帝的极度关注,郎世宁的设计都要由皇帝过目后才能行。这位东方的主宰看到郎世宁的设计的水法后一度在改,他认为‘裸身的人’不能出现在他的‘视线’内。更进一步的看,这些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当时的东方审美追求的是‘神’,神似而形不似。西方审美追求的则是‘写实’,真实的写照。难怪皇帝会说小孩的脸上怎么能有阴影呢!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又达到了历史鼎盛时期,未出嫁的女子足不出户是当时所谓的道德规定,更别说会出现‘裸体的人’了。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则是较开放的,他们更喜欢去追求为当时不知的一些东西。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科学不同的态度,西方人对科学是执着的追求,而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更本就没有科学这个概念,清朝的统治者也认为学习西方的技艺就是玩物丧志。我想文化也是影响一个民族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火烧圆明园的悲剧。
圆明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我们在缅怀圆明园的时候,纪录片拍摄者在利用现代技术还原圆明园那美轮美奂、恍如人间仙境的景观的时候,恐怕难免都会对“古代人民的智慧”充满敬意和叹服。我们似乎早就形成了一种审美习惯与思维惯性,就是历史上那些存留至今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自豪与骄傲,我们应该因为这些惊人的艺术品而凭生所谓的民族自豪感。尽管如此,但我们在赞叹它的美好的同时一定要铭记住这美好的代价,它是当时统治君主的意志体现,是他们私欲的实质化,这些美好的代价是无数人民流尽的血汗,以及无数血汗汇集成的税银。
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控诉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满正义感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做英吉利,一个叫做法兰西”,足可以令我们对雨果凭生敬意。雨果在这一历史场景中的表现之所以为人称道,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他所表现出的仗义执言的正义感,更在于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的祖国。也就是说,尽管他同样是一名法兰西公民,却在法国军队犯下恶行的时候丝毫没有护短之意,反而旗帜鲜明地指责自己那些犯罪的同胞。我想我们不能不深究雨果此举能够带给我们的思索。
如今,圆明园已是一片焦土废墟,但它曾经的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会被人们忘记,更不会被历史忘记。最后,在各大论坛上看到很多的观后感,眼光大多锁定在“不能固步自封”,“落后就要挨打”之上,更有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气人物。能得到这样的影响,恐怕足以说明《圆明园》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是达到了的。
第二篇:纪录片《圆明园》纪录方法影评
纪录片《圆明园》影评
纪录片《圆明园》详细讲述了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皇家园林的演变过程。从皇家园林的由来到圆明园的兴建再到圆明园经历的一个世纪的扩建直到圆明园最终的毁灭该纪录片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同时,《圆明园》也记录了在园中皇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侧面记录了整个大清王朝的兴衰历程。《圆明园》贯以纪录片之名,实际上与传统的纪录片有相当的差异。对于一个不复存在的建筑群体,人们无法以写实的风格来进行叙述。为此,影片灵活将剧情片的多种叙事方式与纪录片进行“联姻”。采用演员演绎宫廷帝王生活与修筑、毁灭圆明园的历史,采用数字技术以虚拟的方式再现历史上“真实的圆明园”,再配以展示绘画、档案文献和圆明园遗址的纪实手法拍摄,讲述了圆明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辉煌到毁灭的整个过程。在“三朝天子齐聚牡丹台”、“雍正炼服仙丹”等故事桥段加入了趣味、幽默、轻松的情节,增添了影片的观赏性。这种现实与虚拟、历史与演绎多种表现手法的交叉运用,是对历史纪录片的一种大胆尝试,发展了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可以称之为一部记录历史的故事片。
作为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而言《圆明园》的纪录方法是丰富而又精致的,就如同乾隆年间的建筑奇观圆明园一样挤时间园林之美于一身,却又和谐而典雅。
一、大量3D复原景观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片中大量出现的3D复原的圆明园景观。没有什么能比复原这些精美绝伦的建筑更能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动。当这一幕幕动态的美轮美奂的景观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仿佛置身其中充分感受到那被世人称道的圆明园的魅力。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西合璧的欧洲式水法,它的规模之大与它的神奇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叹为观止。并且大清的皇帝还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去取悦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为她建立它喜欢的草原与建筑。它的富丽堂皇就不言而喻了。似乎任何一个建筑都是美的化身。该片为我们重现了辉煌的建筑,也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虽然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的画卷。其实火烧的又哪只是圆明园呢,他烧的其实是精细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要比圆明园大得多。然而焚烧的又何止是建筑呢?焚烧的是一个个中国人的骄傲,世界的奇迹。
二、形象生动的人物扮演
影片中形象而又生动的再现了历史的情境。这不仅使我们更加形象的了解了几百年前的皇家所发生的任何事同时也为厚重的历史增加了几分生活的情趣,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愿意观看下去。此外,片中人物的服装、造型、所处环境置景、道具设计无时无刻不在细节上体现着大清王朝的历史文化。实景拍摄的场景中,场景光效非常生动,仿佛回到了繁华的时代,如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人在牡丹花丛中其乐融融的场景,给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片中说到皇帝喜欢扮演各种文人角色时,扮演皇帝的演员便换上了各种服装在不同的场景里做不同的事,再与典藏的画卷交相出现着实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三、大量中国历史典藏的画卷、史料、圆明园的施工设计图及模型以及西方画作、资料
片中大量的中国历史典藏画卷、史料都为历史作出了充分而有力的证明。片中的画作、奏折、史书都大量记载了皇家的历史以及圆明园的历史。一张张画卷、一张张图纸、一份份资料不仅让我们共同见证了历史同时也为片中大量的3D复原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据和资料。
除了大量的中国历史典藏画卷、史料片中还引用了大量西方画作资料。片中的第一人称讲述着就是当时在京王朝的外国画师郎世宁,所以片中随着他的讲述就伴随着大量西方的画作资料。这些画作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证实了那一段厚重的历史。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他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写道。当时他的小说《悲惨世界》正接近完成,该军官来信大吹大擂,述说英法联军在北京的战果。雨果拍案而起,愤怒指责:
“然而,这个奇迹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历史面前,有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
片中多处引用雨果的原文来表达对圆明园的内心感受很具说服力。当然,雨果并未到过中国,他对圆明园的印象,完全源自于他的想象。对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雨果当时代表了一种主持正义的力量。当然,他的想象和迷恋也在于:1989年中国某作家拜访雨果的故居时,发现雨果收藏的中国珍宝,都来自圆明园。这也证明了,为什么与国会对圆明园的毁灭如此心痛。
四、大量具有纪实性、代表性的西方人的记录
片中大量具有纪实性、代表性的西方人的记录也为该片打下了坚实的纪实基础。主要以外域人土为视角,以当时传教士和英、法军人的通信、日记作为切入视点,其中尤以作为外国宫廷画师的朗世宁为主要叙事线索。以朗世宁和英法联军的随军牧师麦吉的旁白作为贯穿全片的画外音。这种表述有别与传统的以“己方”为视角的手法,以“他方”的言语讲述圆明园的建筑历史与遭际命运,避免了历史评判的“主观性”,增加了揭密历史的“客观性”。如此,以全新的“他方”视角阐述一段历史,任何人企图否认这段历史的真相都是徒劳与无意义的。
五、圆明园现今遗址影像、图片记录
通观全片,导演采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将数字化还原的原明园与今天真实的圆明园遗址进行大量的交错展示,激起人们阵阵的痛息之情。曾经金碧辉煌的宫殿化作灰烬,唯有一段段残垣断壁映射出它的富丽与苍凉。曾经盛极一时的东方博物馆已是荡然无存,唯有一件件散存世间的艺术珍品见证着她的与尊贵与悲痛。痛定思痛,《圆明园》化作一段真切的盛世危言,让生活在莺歌燕舞和平时代的人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经过血与泪的洗礼,我们拒绝历史悲剧的重新上演。
六、不同情感基调的场景画面色调的变化配上音乐所带来的1+1>2的效果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全片运用的整体冷色调给人庄重严肃真实之感,仿佛使人历览了圆明园所有兴衰过程。
片中很多表现圆明园的镜头极富动感,能够产生一种美的视觉冲击效果。在圆明园的修筑过程中,影片笼罩在夕阳黄金般的色调下,伴随的是悠长、舒缓的音乐,恬静而又富有生机。在圆明园的历劫时,主导荧幕的是传统黑白的青灰色彩,伴随着深沉、悲怆的音乐,流露出一种令人几近窒息的绝望与悲凉。这些无疑有助于将观众融入影片讲述的历史之中,与创作者做心灵的沟通,激发内心的民族情感。
七、带有西方发音的普通话第一人称旁白叙述
多处使用郎世宁而或外国人的角度平静而真实的描述历史事件。从郎世宁进宫开始展开的故事,将圆明园与大清帝国的命运紧紧联系。从爱好科学的康熙到勤政冷酷的雍正再到热爱写诗而又自负的乾隆,三位皇帝的更迭描述中夹杂了许多对于圆明园美景的描绘,用郎世宁旁观的眼光,平静但深刻的突出了圆明园即使是狂想也难以形容的美好。它明确告诉人们那段历史到底都发生了哪些事,历史的事实,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我想以雨果的话也是《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开端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解说词来结束: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
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圆明园对于当时的雨果来说是一场美丽梦,然而对于现今的我们却是一场悲愤的梦。《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则是希望将这场对于今人始终处于想象梦用声画的方式带到现实中来,并将他的兴与亡都放在了这场梦里。笔者所罗列的不过是建造这场视听梦宴的几个方式,只是梦的冰山一角罢了。
第三篇:纪录片影评
至亲至爱的伟大亲情
_____评纪录片《俺爹俺娘》 摄影师焦波用朴实无华的镜头,拍摄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片子主要记录的是几十年来,摄影机下俺爹俺娘容貌、境遇、生活的变迁。正如焦波自己所说:“这可以表现责任制以来农村生活的变化。然而,我想焦波没有说出来的是,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不管儿女流落何方,父母永远牵挂,在家盼望着游子的归来。
一开始,传入耳朵中就是回荡在山村中的声声鸟鸣和鸡叫,平和安宁的氛围和浓浓的乡音使我倍感亲切。一点点看下来,不得不说影片把最普遍不过的父母与儿女之情以及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像抽丝剥茧般呈现在观众眼前,触碰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唯有泪千行。
本片的线索很明显。表面上看是以给父母亲拍摄的照片为线索,每一张照片都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实际上,影片是以时间向前推进的,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爹娘一点点变老了,儿子越来越大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这条时间轴把三十多年里爹娘的生活点滴串了起来,更以一个农村家庭为着眼点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大变化。虽然凌乱但不松散。
影片中父亲背诗的场景反复出现了几次,一次是《登鹳雀楼》,一次是过年时的《元日》,还有一次是跟小孙女一起背的《静夜思》,这既刻画了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的渴求知识的父亲形象,与父亲对儿子求学寄予厚望想呼应,同时也透过诗篇的内容展现出老父亲经历种种磨难,最终能感受时代新生活,安享天伦之乐。
影片在镜头处理上非常灵动,照片的选取和镜头的渲染搭配得非常得当。印象非常深刻的其中有一张母亲站在田地里的照片,母亲年纪大了总还是要上田干活,母亲觉得活着不干活就失去了意义。母亲小小的身躯站在大片空旷的田地里,那种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每一个孩子的神经,让人感觉到就是这样渺小而又伟大的母亲养育儿女一生,就是这样平凡又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新生活。还有当焦波去大姐家看望母亲时,在临走时母亲渺小的身躯又站在了窗户前,对他挥手告别,身躯变得越来越小,母亲的那种对儿子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也在这镜头中被延伸到每个人心里。纪录片中也大量出现了空镜头,没有具体的人物,只有运用的照片和一些乡村的景,这种镜头的渲染反而给人一种淡淡的美感体验。
声音的处理也是不得不提的,应该说基本全程都是同期声录制,大量运用自然音响,这就把乡村生活的原貌给展现了出来,更加贴近生活,更为真实亲切,也使人物形象更易走入人的心中。影片中的旁白解说也给影片增色不少。一般性的话语却在情节发展和感情抒发 1 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平静而温和地彰显了神韵和情思。这刻骨铭心的爱,是焦波对爹娘深深地牵挂,这种至亲至爱的情感正是伟大的亲情的体现,正如影片当中,俺爹对俺娘评价的一句话“又溜溜,又勾勾”,这一种亲情就是像俺娘的美一样又溜溜,又勾勾”。
纪录片分析
(一)要做的记录 1.片子的开头、高潮
以及结尾的内容。2.片中关键性镜头以及重点表现段落的内容:(塑造人物形象)3.片中的人物特点 文化形态特点 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 历程等 4.音乐在重点段落的起落以及音乐的风格 特点等(声画对立)5.重要的光线影调特点,6.重要的字幕内容。7.片子的标题、编导名称等。8.片中的重要细节 9.镜头的总体风格以及总体特点。10.对于重要人物采访的重点说话内容 以及非重要人物的说话内容 11.重要的解说词语言。12.片中空镜头的使用以及镜头内容。(没有人)13.片中使用的特殊电视处理手法。
(二)记录的原则 1.涵盖以上所有内容、尽量详尽。2.经过过滤,寻找重点记录(与主题 塑造人物相关的)3.以片子播放的时间顺序逐条记录
五种低分影评 复述故事型 观后感型(泛滥抒情)主次不分型(面面俱到)主题不明型 专业词汇型
纪录片分析的元素 一.揭示主题 要求: 简洁 深刻(对片子深刻理解的高度浓缩)
二、选题特点和结构特点:
1.纪录片的选题特点 关注时代变迁 关注主流人群 关注民众 弱势群体 关注自然环保
2.纪录片的结构特点: 顺序式结构: 以时间为顺序 最常见 最容易被观众接受
交叉式结构; 同一主题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的对比 作用:深化主题
板块式结构: 由几个顺序式结构的板块组合到一起,但表现的都是同一主题。l???(《沙与海》)l??? 纪录片《沙与海》的结构表现形式上是呈交叉式的,是将生活在沙漠里的一户牧民和生活在海岛上的一户渔民的生活交叉展开描述,然而从本质意义上说,它们是一种板块式的结构形态,因为两户人家并不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结,只不过是依据创作者的意图把他们整合在一起,用来展现人的生存意识的主题的。这个目的如果采用把两户人家的生活用两个板块结构加以串连同样可以实现。
三、人物形象 讲人还是讲故事? 孟金福是鄂伦春族最后的一位萨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种朴实,坚强,善良又带着一点原始气息的老人。守护者民族文化,并在保护本族文化传承上,不断坚持,为鄂伦春文化奉献了自己的一身。
四、细节表现 包括:动作、语言、物件、环境、非重要人物的语言细节―――“人走了,不会来了。”――最后的山神
五、声音的分析: 同期声、解说词、音乐、音响。
同期声: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被记录下来的现场声。同期声是现场事实的一部分。给片子带来无穷的真实感。同期声的使用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同期声交代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气氛,甚至可以把某些文字难以勾勒描绘的信息原原本本地传递给观众,有助于刻画描写人物的心理,增大信息量。
解说词:(1)风格:大气 恢弘平实 自然 生活化等。
(2)作用:是解说型纪录片的结构框架,使纪录片具有完整的叙述能力,有助于电视叙事方式更加精炼集中,客服画面的局限性,揭示深层次主题,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也可以使零散的镜头形成一条主线。音乐 作用:展现一种地域文化的特色时代特征;起到段落间的连贯链接作用(承上启下);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反应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以及内心情感。注意: 如果有音乐一定要留意音乐内容。
音响: 1 再现时空的真实感、交待环境;(2)突破画面局限,扩大信息量;、(3)反衬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六、重点镜头以及重点段分析。光线、构图、景别、角度、空镜头以及其他对表现主题相关的镜头。注意:要从镜头的外部结构分析到内部结构。空镜头的寓意 : 昏暗的光线是落日的余晖,预示着鄂伦春民族的文化的星光点点,跳舞,表现出一种伤感。即将消失的文化。神秘的宗教色彩
七、总体风格特点、优缺点: 长镜头 运动镜头 摇晃镜头 相同景别 画面色彩等
八、社会价值或艺术价值。
纪录片的景别.远景:表现广阔的场面,交待环境,展现气势。全景:展示主体全貌,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
中景:人物膝盖以上或者场景局部画面,既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又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既表现人物的外部动作,又能适当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和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近景:人物胸部以上或者物体局部画面。
特写:表现拍摄手法的某一局部,起突出强调作用。
沙与海
1.主题揭示。本片用写实主义的镜头,记录了牧民刘泽远和渔民刘丕成两个人的生活,从而说明“人这一辈子在哪活着都不容易的事”,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下都要去命运、与自然抗争,歌颂了人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的生存意志。
二、选题特点。关注民生,紧扣坚忍不拔的人性之美,顽强的生存意志,使片子传递出人文精神。
三、结构特点.板块式结构,选取“沙”和“海”两个板块。通过对比展示共性:不屈不挠 坚韧执着 对比家庭成员以及对所处环境的看法。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中,在让观众区分两个环境的同时,又可成强烈的冲击感,形成视觉节奏。沙与海有不同也有相似,同样的浩瀚、广阔、无法掌控,同样具有流动感。
四、人物形象 刘丕成 刘泽远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镜头配合采访:“打死再种”的段落;近景镜头的运用,让我们看到生活给刘泽远留下的沧桑印迹,满脸的皱纹,粗糙的大手,塑造出朴实勤劳的牧民形象。谈到打死再种时,脸上没有任何哀伤之情,而是一种平静来 承受大自然的肆虐,以一种顽强来与大自然抗争。这种顽强,直透刘泽远精神深处,已不仅仅是刘泽远个人的精神,而是所有在大自然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作品抓住这种精神使刘泽远这个人物有了个性,从而鲜活起来。
《龙脊》 主题的揭示.使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偏远的村落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全篇张扬了一种坚忍不拔的生存意志和赞美了一种面对贫苦却奋发向上的抗争精神,呼唤人们对贫困偏远山区孩子教育问题的关注,透漏出来了一种人文关怀。
二、选题特点。关注民生,刻画孩子的精神品质。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细腻记录,阐述对普通人的关怀。
三、结构与线索。顺序式结构,以传播潘能高一家人为主线展开,以静观的方式记录点滴。副线:潘纪恩,通过他的活动来反映山村基地其他孩子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
四、主题人物形象。潘爷爷:山村中开明家长的代表。潘能高:勤劳 刻苦 懂事。以点带面说明贫困山区求学需要比普通人付出多倍努力。孩子们普通且平凡,但他们朴实和坚韧的品格像龙脊的山脉一样给人以坚实的力量感,透过生活状态感受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力量。
五、声音的处理。
(一)同期声的使用再现了时空的真实感。1.在开篇出现了山泉悦耳的流动之声,画面转自梯田和山林,出现了鸟鸣声,交代环境――――一个远离城市的偏远村落,开篇并没有用大气的音乐压住观众,而是自然地将观众带入了环境。2.失学女童的童谣:唱出心声,声音干净而明亮,编导有意将课堂孩子读书声与其对剪,没有刻意说明却隐约透露着算出。
(二)声音传递地域文化。潘妈的山歌:1.传递地域文化;2.起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时间的间隔符号;4.设置悬念。
六、重点镜头分析。1.开篇以及结尾镜头。2.空镜头的象征意义:山坡上的反复出现的一棵树,不同景别(远 全 大远)不同时间(清 白 黄 夜)、不同光线(顺 逆 雷电)是编导主观情感的外化。托物言志: 人像树一样倔强,一样的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拼搏,生存着。孤独,与世隔绝。3.失学女童的镜头:构图特点 意味深远。打扫卫生的孩子们为前景,倚在树旁的潘井妹为主体,形成动静强烈对比吗,动是因为快乐,快乐的原因是可以回学校读书,静是因为悲伤,悲伤的原因是因为无法回课堂上课,以乐衬托悲哀,使得悲伤更悲伤。4.镜头中的色彩传递主观意图:
绿色为主色调(绿色梯田,绿色秧苗 绿色大树)象征生命的希望。* *
第四篇:纪录片影评
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 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 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 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 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 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 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 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人物评论。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 爸上学》的 4 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 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 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 《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
》从纪录片美学特 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 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 角度给予肯定。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 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电影特性的评论。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 评论。试举例如下: 1.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津战役>的结构艺术》。法赏析》。2.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
3.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 5.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 7.电影
4.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闪光的项链》。9.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8.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 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 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 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 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
种 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 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 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 感与动情力量。《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枪杀。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 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
“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 ANGIEL 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 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
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
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
3、对和平和期 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
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
1、单一人物;
2、某类人物;
3、对比性人物;
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
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
2、东西方观念;
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 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 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 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 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
第五篇:纪录片影评
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2.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的结构艺术》。3.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法赏析》。4.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7.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8.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9.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枪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
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
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
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
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
1、单一人物;
2、某类人物;
3、对比性人物;
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
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
2、东西方观念;
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分析记录片表现现实的方法,其实和故事片影评大同小异,因为记录片也要有悬念、剧情,所以也就有讲故事的方法,分析这个讲故事的方法就行了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 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 政论性 文学性 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 环境 事件真实 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 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范例 在评价《意志的胜利》之前,我不得不先介绍这部电影的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当代艺术史上的传奇女子。莱妮·丽芬斯塔尔因为拍摄了《意志的胜利》这部宣传纳粹第三帝国的著名电影,带给她世界性的名声。作为艺术作品,《意志的胜利》无疑是成功之作,具有非凡的震撼力,但同时也带给她无穷的麻烦,为此她三次入狱。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在一次采访中,她说:“生活是美好的,要热爱生活,要投身到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永远不要放弃生活,放弃努力。”这个女人让我感动,她没有轻过这一生。她成功过、失败过、努力过、痛苦过、幸福过、精彩过,每一步都是自己的脚印。
《意志的胜利》曾获得巴黎电影展金奖,被评为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电影讲述的是1938年的纽伦堡纳粹党党员大会,主要是歌颂希特勒、纳粹党,宣传色彩很浓厚。抛开这个事件的背景来说,导演的拍摄手法很高超,电影的艺术手法也十分精湛,后人至今都在模仿。
里芬斯塔尔以神话的视野去拍摄希特勒,一开篇是有大朵大朵的云的天空,就像当时的社会背景,坎坷又充满希望,接着就是所有人欢迎希特勒的到来,希特勒犹如“神”般从天而降,向神一样来到这里拯救德意志民族。导演从希特勒的角度去拍群众,之间穿插某些群众的特写,还有从群众角度去拍希特勒,将观众强制的拉入导演的思维中,跟随群众去崇拜元首。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仰角镜头,仰角镜头的运用能使被拍摄者显得高大,所以主要用来拍摄希特勒,这让镜头下的希特勒气宇轩昂、孔武有力,被群众围绕的他亲和力十足而又颇有威严,军队面前的他慷慨激昂而又不失儒雅稳重。
这部纪录片没有采用画外解说,而是让画面自身和从现场采集来的讲话、声音和音乐来说明问题。音乐也只有纳粹党党歌和德意志的民族歌曲,但是把整个影片定在了激昂、振奋的基调,整个片子确实渲染力很强,振奋人心。影片结构上并没有采用起承转合的方法,例如在表现六大会议时,导演把散文化的事件转化成诗的电影,把会议分成几个部分,依靠对情感的推进来完成。导演用这种独特的手法来拍摄,使一场很枯燥乏味、带有浓重政治意味的会议染上了艺术的气息。
影片中大量运用隐喻手法,例如影片中出现大量孩子的镜头,军营中孩子的笑脸,游行中争先恐后观看的孩子,儿童军乐中努力表演的孩子。。丽芬斯塔尔拍摄孩子们对希特勒的喜欢比拍摄一个成年人的崇拜更有说服力,因为孩子们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对纳粹、希特勒的支持,才是希特勒永远统治下去的重要力量。影片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无处不在的纳粹旗帜和纳粹标识,配上希特勒激昂的讲演,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宣传着纳粹。
里芬斯塔尔对纪实镜头的迷恋以及她富于激情的工作方式,使得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维尔托夫意义上的电影眼睛人,里芬斯塔尔这个天才的电影眼睛非常善于捕捉历史事件中本质性的要素,哪怕是邪恶的要素。《意志的胜利》在宣传上获得了巨大成功,迷惑了许多人,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哪一部影片能够如此广泛地为对手所用,对希特勒持反对态度的国家也都把《意志的胜利》中的大部分内容借用到本国的反战宣传影片之中;也没有哪一部影片把希特勒恶魔般的本质和把人类自制力丧失殆尽的情况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对这种奇特现象的惟一解释是:里芬斯塔尔的摄影机不撒谎,它所揭示的真相永远使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