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学习笔记——系辞篇 上传

时间:2019-05-13 10:4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易经学习笔记——系辞篇 上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易经学习笔记——系辞篇 上传》。

第一篇:易经学习笔记——系辞篇 上传

易经学习笔记——系辞篇 上传

作者:石家庄聚仟射箭杨涛

时间:2016-5-10 周易·系辞 上

系辞 第一章

天在上地在下,万物在其中受到天地阴阳的变化影响。人应该在天地间找到自己位置。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天在上地在下,乾坤的含义就明白了。明白了这个含义,天地万物的规律就自然的显现。什么东西摆在哪里,什么身份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动,什么时候静,什么时候刚,什么时候柔。世间的万事万物,怎么样分类,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都可以从这个天在上地在下的样子里学会。

在周易当中天地生万物,乾坤是最初的两卦,其它的卦都是由这两个卦演化而生的。这第一句乾坤定矣,就确定了,周易以乾坤两卦来开始。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这里说的是每一卦中的六个爻。由上到下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地位。初爻一般是基层群众。二爻是基层就干部村长,三爻看层干部市长,四爻省长,五爻天子,六爻太上皇了。

所以过去的天子也叫九五之尊。九五是阳爻,这个尊在天位(后面会有介绍)。在第五爻。六爻的含义,参考一下之前学习笔记3。

动静有常

原文: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动静有常,指的是爻的变化,后面的占法当中,咱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爻并不是非六就是九,也可能是七和八。六是阴之极,将会生阳,九是阳之极,马上就变阴,所以这样的爻会发生变化。(这里的数字有关于取卦的方法,后面的章节再说。)

而从这些外界的情况,你可以了解到吉凶的情况。这个时候你看的这些卦是可以代表一

部分事物的。你要学会归类,才可以理解卦的含义,这个就是解卦的思路了。

在天成象

原文:天成的像,是由天之演变而来。天是乾卦。这里讲的是八卦。乾卦上爻动,显示在水泽之中,所以是兑卦。表示泽

乾卦中爻动,显示在天空正中,所以是离卦。表示太阳和火 乾卦下爻动,显示在地面之上,所以是巽卦。表示风

在地成形

原文:在地成形,是由地之演变而来。天是坤卦。这里讲的是八卦。坤卦上爻动,显示在地表,所以是艮卦。表示山

坤卦中爻动,显示在地中,所以是坎卦。表示水和低处 坤卦下爻动,显示在地面之下,所以是震卦。表示雷

八卦相荡

原文: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山脉河流从哪来,谁造成的?是气象造成的。这里多雨,那就沼泽,这里干旱,那就沙漠。

所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这个变化,是一个总的原因,就是天地的运行规律。

那么天尊地卑,并没有一个高贵,一个低贱的意思。因为天地本就是一体的。只是工作是需要两个方面配合。所以有所分工。

所以这个过程,就会出现,刚柔相互作用制约,八卦相互影响。(这句应该是六十四卦的成卦原因,相互影响,就有了八八六十四种相互作用的样子。)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原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成的意思是成为了象征,乾坤象征了男性女性。

成还是成就的意思,乾道,以乾的方式,成就了男人。坤道,以坤的方式成就了女人。那男人就要像乾一样。女人就要像坤一样。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原文: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知,是明白的意思,也有掌握的意思。过去的知县,知府,就是掌管一县府的人。大始是创造,创新。所以乾掌握着创造的力量。作是负责,执行,成物,就是把乾所创造的一切,发展起来。

乾掌管着创造,坤负责着建设。

或者可以说是乾给了万物起源,坤给了万物发展的空间。乾是精神(能量),坤是物质。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原文: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以易知,是用易来掌握。以简能,是简来发挥作用。

这个易可以理解成时间,而这个简可以理解成空间。用时间控制了事物起源的过程。同空间给予了事物发展的容器。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2

原文: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天地之道,无为而始,不劳而得。所以说简易。乾道是无为,坤道是为无为。以易知,所以容易了解掌握。以简从,所以容易执行。

因为容易了解所以比较亲和。因为善于执行所以有功劳。因为亲和,所以可以长久的在一起。

因为容易得到功劳,所以才愿意做,不停的做下去,功劳就越来越大。

比如有一粒种子,天下雨,滋润了它,于是它生根发芽了。需要养料,大地提供。所以这里的天,以易知,下了场雨而已。

那么地的简能,就是种子需要什么,随便拿,我没有任何的不舍得,什么都给你,只要

你长的壮。所以要得到地的能,很简单。

种子接着长,需要阳光。所以亲近阳光,它会向阳生长。这就是亲。植物长在地上,所有的养料都从地上来。所以它的长大的功在地。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原文: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这句也可以理解为时空的运转包含了所有的道理。

可以大可以久,所以可以成就贤人的德业。所以易和简就是天下的道理,或者说越是至理,越是简单。越是让你做起事情来容易的,才是真正的至理。

前面讲了道理,后面就要成位乎其中,明白了还要做到。

这个成位就是立人之本。在天地间,人的位置就应该是顶天立地。

但是知易行难啊,早知道我们二十年前不投资股票全都买房子!一句早知道虽然容易,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系辞 第二章

原文: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这一段是树立易经的使用方式。可以研究学习,可以占卜,但是要看什么时候。你看的懂卦,可以解的明白,也应该了解到易经的意义。

占卜可以,这里讲的是自占自解。谁真的明白?谁能完全懂?算卦的有这个本事,早去买彩票了。还在街上摆摊?

能算的准吗?能!你解的对就准了。信的过谁啊?还是自己占自己解吧。求人不如求己。

明吉凶

原文: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这里的系辞不是这一本,而是指的卦辞。看卦的时候,要了解卦的变化,去参悟相关的卦辞和爻辞。

而吉凶,已经不是天地之尊卑的问题了。因为天地没有吉凶,是人在天地间的吉凶。这种判断,要依照卦的变化来了解。

吉凶悔吝

原文: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这句定义了什么是吉凶。吉就是得到,凶就是失去。悔吝是人的两种状态。有没有在意。

表面上只是一种定义,而实际上这里包含了一个循环。

吉,得到了,然后就会吝,吝,是一种放松的状态。或是遇到了问题,推卸责任的情况。

因为吉,所以会吝。

因为放松,不在乎,不负责,所以会悔,这是迟早的问题。

后悔了,又认真起来,负责了,就会回到吉。

进退刚柔 —易经学习笔记59 原文: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进退是内部产生变化,刚柔是外界环境。

一个主观,一个客观。在卦像的变化中,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部分。外界环境和内部的情况也是相互作用的。白天要出来工作,晚上要回家睡觉。这就是一种外界环境对自身的推动任用。

三极之道 —易经学习笔记60 原文: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六个爻之间的运作变化,也会相互影响。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三极就是天地人。上面两爻是天,下面两爻是地。中间两爻是人。

以乾卦为例子,第五爻叫天龙在天,那是天位。第二爻见龙在田,那是地之位。中间两爻说的是人的状态。

三极之道2

原文: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全句的含义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一句话。人在天地间,要知进退,明得失。在天地间就是顶天立地。

知进退,是要懂得了解所处环境。才能决定是进是退。明得失,是要学会平常心对待得到与失去。

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原文: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怎么能安呢?按易经的秩序,居而能安。

玩的意思是玩味,研究。在家有啥高兴的?研究一下卦辞和爻辞,学习里面的道理。思考其代表的意义。因为易经的爻辞是一种归类,你可以分析哪一类属于哪一句。

可以用另一句来理解,学问之美在于让人一头雾水。你学的有意思是因为不明白。这是学霸的世界了,不爱学习的估计不容易理解,怎么可以玩。

那么占卦怎么玩呢?在行动的时候可以占,你做事情之前,先占一下,回来再验证一下是不是对。因为易经解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你得自己学会去理解。解卦也需要一些想像力,不是有对照的,你看哪本解卦的书说你哪一卦,怎么解的?都只有一种方向。

你百度一下,也不会有相同的结果,因为卦虽然一样,但是变化不一样,变化就算一样,你问的事情不一样,问的事情也一样,所处的环境不一样。

那么玩其占,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怎么去解卦,自己来占卜,对照。

这样相应的也可以帮助你来记忆一些卦,那你懂了易经讲的道理,又能掌握占卜,当然是天佑之。自然是吉无不利。

系辞 第三章 易经学习笔记

原文: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吉凶 悔吝 无咎

原文: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再次谈到吉凶与上面所说的含义有所不同了。主要是讲卦辞和爻辞的理解方式。

这里的彖的意思是卦辞,和彖传的彖不是一个意思。卦辞,是指整个卦像的。爻辞,是说事情发展的变化的。

而在爻辞中,多次出现了吉凶 悔吝 无咎这样字眼。

这里就给出了相应的理解方式。吉凶者得与失。当然不是固定的,比如有的地方是小人吉君子凶,有的就是娶女吉,等等。要看情况和针对谁。

悔吝讲的是小毛病,区别在于你的处理方式。无咎就比较有内涵了,很多时候不是非要吉或是非要凶的。有点小问题,也能处理,处理的方式就是悔吝,无咎是结果。而且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善补过,有点失误也不要紧。关键的好处,在于没有后遗症。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

原文: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

列贵贱者存乎位,卦的第几爻,决定了所处的地位。并不是本质上有什么不同,而是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的贵贱。

比如说农夫山泉。在山里的时候就是随便喝啊。一分钱都不值。

装进了瓶子里,卖到了商店,那就值一块钱。

有顾客来商店里买,那就值两块钱。

带进沙漠里,走了三四天迷路了。拿出这瓶水来。你猜它值多少?

齐小大者存乎卦:小就是阴,大就是阳,是阴是阳,还是要看在哪个卦里面。离卦两阳一阴,但是属是阴卦。所以要看阴阳,需要结合整个卦象。

辩吉凶者存乎辞,卦辞爻辞本身没有什么吉凶,那么判断吉凶的应该是人。而同一种情况对于不同的人吉凶就不同,要看你所处的位置和心情。

你也买股票,我也买,股票在涨的时候,是卖掉的人吉,还是买进的人吉?

这种得失就要根据你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来决定了。

忧悔吝者存乎介

原文: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介,是很小很小的东西比如说(一介草民)。

问题都是从小的地方发生的,只是太小的时候,我们察觉不到。就像常说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能够见机行事,已经很了不起了。而在易经当中,比机会还要早的叫几。更厉害的人可以做到见几行事。

就像大家一看到乌云就知道收衣服,而有经验的人,一看到晚上月亮周围是一圈光晕。第二天就不洗衣服。

诸葛怎么借的东风呢?也是比别人能够更早的察觉外界的变化特点。

无咎是善于补过,前是是善于发现问题,后面就要善于解决问题。就是补过。

震是动,是行动,因为有悔过的心,所以才会行动去补过。这里的悔是无咎的根本。

这句话的核心应该是细节决定成败。

各指其所之

原文: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这句比较有内涵,实际上在说你看了卦就知道了吉凶了,了解了这个卦不好,那个卦好。但是不要着急。

易经的意义不在于知道而已,比如你得到了一个困卦,那不是让你困着,而是学会在困境中找出路。

你得了一个蹇卦,这是天灾啊,大灾难,光看这个易经会让你死了算了吗? 不会的,总会给你一条出路的,告诉你在这个环境下如何生存。

所以卦像有所区分,易经的意义在于给你不同的指导和启发。就是各指其所之。

系辞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经以天地为准则,所以能包括天地之间的道理。

从科学上来说,之前说过易是时间,简是空间,那这个宇宙也就是时间与空间而已。确实就是包括了所有的道理。

宇宙,四方上下是宇,指空间,古往今来是宙,指时间。

天地之道,就是乾坤,就是易简。所以包含了天地之间的所有道理。

知幽明之故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又懂天文,又懂地理,然后理解了天亮天黑的这些变化。

这里指的是伏羲氏,系辞里提到的圣人,或是伏羲氏,或是周文王。孔圣人,在这儿里都是说子怎么样。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从开始到结束不是真的结束了,所以这里用的是死生之说,而没有用生死之说。生死是个结果,不是易经的思想。有死还有生,总留一线生机。才是易的本质。所以死生之说,重点就在于死了不是结束。草木枯荣,冬去春来,都是在讲这一件事情,总是要怀有希望的。

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个不容易证明了。但是从教育角度来讲,意义重大。

死了就什么都结束了,那么对人来说,没有了希望,就会变的疯狂,没有约束。而有了转世投胎之类的思想之后,即使是就要死去的人,也会有所寄托。而不会妄为。

所以说圣人以神道设教,也是为了教化大众。论语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但是在《礼记·中庸》里,孔子也曾对鬼神的形态、功能等做过较详细的解说。

鬼神之说,或许有或许无,但是对老百姓来说,有总比没有好。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精气就是咱们说的魂魄,精是魄,身体是实实在在的,气是魂,没有这一口气在,身体也不是活的。鬼神之情状就是指这一口气在,就是人,没了这口气,人就分成两部分了,气是神,向上归了天,到处飞,精是鬼,向下回归大地了。这也是系辞中,对于鬼神,与死生的定义。

《礼记·祭义》原文: 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

孔子的一个学生问孔子什么是鬼神。

孔子的解释就比较直接的表达了,鬼神的存在与意义。

气就是咱们一呼一吸的气,气就是神的表现。魄就是体魄,身体。所以会说某人有气魄,那当然敢做为了,有神鬼相助啊。

而这种鬼神的定义,是为了后面这句教之至也。还是为了教化大众,让大家学好。

朱熹在此基础上则给予了魂魄的内涵与性质更加清晰合理的说明。“清者是气,浊者是形”。而“气是魂,谓之精;血是魄,谓之质。所谓‘精气为物’,须是此两个相交感,便能成物”

他在《答吕子约》的书信中阐述道:“精,魄也(耳目之精明为魄),气,魂也(口鼻之嘘吸为魂),二者合而成物。精虚魄降,则气散魂游而无不之矣。魄为鬼,魂为神。”在他看来,魂魄相合构成人物之生命,气散则魂游于空中,四处飘荡,而魄则沉降于地下,生命随之也 就结束,这便是整个生死的基本过程。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天地代表的是环境,你的行为如果和外界环境相配合,就不会觉得事情难做。天黑了,你非要出去。天亮了,你要在家睡觉,就是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体才会健康。这个不违,就是顺应外界环境。

你非要在秋天种地也可以,有可能也会发芽,但是一定来不及收获。所以自然的法则,决定了你的行为方式。

知就是智慧。包含了万物所有的智慧,帮助天下,所以不会犯错误。这里定义了学习易经的用途。

好多人认为学了易经没什么用,又不能赚钱,又不能娶到老婆。那么学习易经的目的何在?

就是这一句故不过。不会犯错误啊。

人这一生会遇到许多事许多人,有的错可以改正,有的错,犯一次,就是永远了。你连改正的机会都没有。

而易经就可以让你懂得如何不犯错误。后悔药没有的卖,让人不会后悔的药,就是这本易经了。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旁行不流就是常在河边走,还能不湿鞋,游走于边缘,也不会走错路,因为前面说了可以无过,不犯错误,所以这里就可以不走寻常路了。

乐天知命是个成语,都在说,乐天讲了一种乐观的态度。知命表达了一种自信。这是一种乐观自信的状态。

为什么乐天呢,天行健,仁行天下,所以乐天,怎么样知命呢?学易经啊,孔子说,五十知天命,怎么知道的?就是五十学易。

后面安土应该是与乐天相应的,天是乾,土是坤。

乐天能创造。安土就可以落实。敦乎仁,就是落实天的创造。服从天的安排,所以安土也可以说是随遇而安。

天可以无忧,那么地就是博爱的。所以说故能爱。

神无方 易无体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遵守天地运转的规律,成就万物而且无一例外,昼夜之道,是古人所感受到最直接,最强大的天地变化。所以神奇的事情是没有固定的方式的,而易的道理,也没有固定的形态。

神无方,的方,可以说是方式,也可以是方向,没有方向,那就是说神不在哪一个方向,不在任何地方,就是在所有地方,无所不在。结合前面说的气是神,那大家就可以把这句,理解成空气无所不在,所以神就无所不在,因为气就是神。当然以现在的科学角度来看,应该说这个气就是能量。

系辞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的概念在中国是意义深远。

而易经又是群经之首,影响了后面的很多思想家。

比如道家,道家的道和易经的道不同。道家的道是万物起源。道生一,这个一是太极,太极生两仪,才是阴阳。这个道要早于阴阳。

道的本意是通道,道路,也可以理解为运行的轨迹。而在易经中的道是一阴一阳的组合,可以一分为二变成阴阳,也可以合二为一回到道的概念。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是效法,自然,自是自己,然,是就那样。自然就是说事物本身就那样。原本的啥样就是啥样。就是道。

所以在系辞中的这句一阴一阳之谓道。定义道的概念,是阴阳的结合体,反过来讲,就是任何事务都分为阴阳两面,所以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看问题从来都不会只从一个角度看。那么为什么不说乾坤之谓道?虽然乾坤是纯阴纯阳卦,但是那是组合发展出来的事物,而不是事物的本质。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继之者,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内容,阴阳发展了四象,四象发展了八卦。

再往下发展一直到六十四卦。这种继承,发展,就叫做善。这个善,就是创造发展,而这种方式在于阴阳相互之前的互补,因为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所以两仪才向四象发展。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善,指的也是阴阳之间,趋向于平衡的发展方式。而成之者性也,这个成是成就,也是塑造的结果。前面的阴阳有向着平衡的方向来发展的善,后面就会形成新的卦象。这个性可以认为是特性。因为运动中产生了不同的物质,而这些物质能够区分,是因为有了不同的性质。

科学的来说,就是能量的守恒,消耗能量,可以产生物质。消耗物质,可以产生能量。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谁都看着自己家的孩子好,你觉得是宝贝的,别人不一定觉得。

角度不同,大家理解就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前面一阴一阳两个角度的再一次明确。

仁慈与理智也是相对的,给你一个按钮,按了就能救你老婆,但是会炸了地球。不按你老婆就被外星人带走了。你会怎么选?这就见仁见智了。

而且易经给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只两个,有很多角度,考虑到方方面面。

错卦,综卦,交卦,互卦。大象,小象等等,各各方面都看一看,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深刻。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是什么?就是后面这句里的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就是前面所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全句的意思就是说老百姓天天都在应用,但是不能理解和领悟其中的道理。所以道虽然在身边,但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天天要吃饭,怎么到了点就饿呢?

困了就得睡觉,为什么呢?这些都属于日用而不知。

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就是日用而不知,举高了怎么就远了?箭为什么用掉下来?它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风对箭有啥影响?

后羿估计不懂这些吧,但是一样能射箭。所以说日用而不知。

显诸仁,藏诸用

这里有个主体,联系上下文,应该是道,道表现了诸仁,隐藏了诸用。

这个诸仁,就是各种仁了,仁的概念,在儒家,是一个核心。后面的章节再细说。诸用是道所付诸仁的承载,最容易理解到的就是父母,你得到了他们所给予的一切,他们也只是对你各种给予,但是从来没有告诉你,这背后,他们有多少付出。

这包括你本身,这个仁本身就是创造,你也是父母所创造。诸用,就是让你成长,让你发展所付出的。所以这也是儒家以孝为本,百善孝当头的原因。

你全部都是父母给的,不孝,就等于不认同自己的存在。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道不与圣人同忧,因为道是道,不是人。

圣人是人才会忧。大道无情。没有偏心眼的时候。不是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吗? 没有偏心才可以鼓万物,如果偏心就鼓千物了,其它九千都不管。盛德大业,是指高尚的大事业,成功了。

老子的道德经也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道家与儒家的看法有所区别了。

儒家认为圣人是仁的,道家认为圣人不是仁的。相同点是天地不仁。

刍狗就是祭祀时用的草扎的狗。用完就扔掉了。或是带走当柴烧。

当然这个观点是老子的无为,没有仁,就没有不仁,都是相对的,你有仁的,才会体现不仁的。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贫穷的不断在索取,富有的从来都是在付出。

最富有的,就是天地,一直在付出没有求过任何回报,所以叫大业。日新,每天都不重样的,天天都是新的。从来没有断过。所以前面所说的盛德大业,是指天地。

生生之谓易

生生之谓易,生生两个字表达了多种含义。

生出生命就叫生生。盛德大业就是天地生万物这项事业。生了又生,也叫生生,不停的生不停的创造繁衍。

道的根源在于,一阴一阳,那么我们看到了六十四卦,就是从道一直衍生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这也是生生,在生的基础上再生。这一点也可以深入的理解为,生命体自身的繁殖、延续。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生生,是阴阳之间的相生。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相互的这种相生使用,也是生生。

这生生之谓易,定义了易经的思想,也平白的解说了易经的内容。整本易经386句爻词,有天文,有地理,有飞禽有走兽,更有不同行业的人在做不同的工作。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大千世界。

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乾是开始,生生这项工作,就是由乾卦开始,成的是生生之象,始于乾卦刚健而动。坤卦就开始按照乾学习。乾在前面跑,坤在后面追。这个是圈,就像阴阳鱼,来回转动。也可以参照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来理解这两句,对于生生之道的不同贡献。

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

占卜实际上是两件事,一是占筮二是龟卜。占筮与龟卜有不同的特点,《左传》中韩简说:“龟,象也;筮,数也” 周易用占,多用筮草来占。

所以极数,用的数字变化来占,这是相对于龟卜的一种进步。极数是阴阳两极的数字,单数是阳双数是阴。用阴阳之数明白将来的变化。

另一种解释是极致的数字变化,阳极生阴的变化规律。

通变,通是往来,前面已经是来了,所以后面应该是往。知道了来龙,再了解了去脉,就真正的掌握了事情的全部变化。

通变还可以理解成通晓变化,通晓了其中变化,才可以做事,事业,业是成果,事是行动。通变之谓事,在后面学卦的时候是需要实际应用的,每一个卦,都有很多种变化。要了解之其中的变化。

阴阳不测之谓神

阴阳不测,说的特别有意思。

因为前面说了半天,都是在说易经讲的是一阴一阳。解释来解释去。说了各种阴阳变化的规律与作用。

但是结尾一句竟然说不测。

不测就是无法预知,永远有不确定性。这才是天地变化的本质。阴阳之道。看着简单,但是永远有不确定的变化方式和方向,所以才可以称为神奇。

这种神奇,才更让人明白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本质在于不确定的变化。

系辞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易经的学问广大,远到你够不着。御,前人一些说法是抵御,有停止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掌控,不御就是不能掌控,就是够不着。远到你够不着,这里的远应该不是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向远方发展到你够不着,不御应该还有跟不上的意思。

近的,安安静静。这个静就是相对于远来说,远是动,近就是静,停在那儿不动。从其它的文献来看(马王堆帛书《系辞传》),静是精的意思。

近的就不是安安静静,而近到特别精细的时候,仍然是正确的,没有问题。远则不御,是远则不过。意思是再远也不超过,伸展到什么地方都没有过错。所以整句应该可以理解成:

易的智慧真是广大啊,说到无限的远,也没有说错的,说到无限近,精细到极致,也是正确的,用来解释天地之间的所有的万物,也是完备的。也就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验正了它的正确。

乾以大生焉,坤以广生焉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乾的性质,安静的时候,一动不动,就专,一动起来就直直的奔向远方。

大家可以相像一下子弹打出去,如果是在太空中,就是直的。这个直是运动的方向。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坤的性质,安静的时候,就收在一起,一动起来,就张开,向四处分散。

这个例子特别多,也特别容易理解,就两口子吵架就能看出来,乾道男,坤道女。

男的吵架就是事情本身的问题,女人不一样,能把你所有的事都说一遍。这就是动也直和动也辟的区别。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易,用它的广大配合天地的运行,用它的变通配合四时的运转,用它的阴阳之道,配合日月轮换。易简之善,就是前面所说的创造与发展,时间与空间,来配合至德,至德就是生生之。

这里的内容,就是乾坤为天地,四时为四象,日月为两仪。万物由阴阳转换而生。

你说它是儒家的仁义经典,那就是,你说它是算卦的,那也是,这种包容才显广大。

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包容性格。

系辞第七章—易经学习笔记88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知崇礼卑—易经学习笔记88 初看认为是:知道什么是崇高的,礼待卑下的。好像不要瞧不起不如你的人的意思。再看不只这么简单。

礼是履卦,就是履行,崇高的目标,你得也从最低点一点点的实现。一点点的进步。这也顺应了乾卦的潜龙勿用,更是整本易经最开始动的地方。前面说乾坤由乾动,由坤跟从。乾从初爻开始动。这是易经六十四卦的最开始的地方,一切都要老老实实的一步步实现。

崇效天,卑法地。

目标象天一样高远,做事像地一样有承担。

成性存存

成性因为前一句说,运行在天地之间,那成的就是人性。但是存存就不好理解了。

道义之门还好理解,这就是对于成生存存的用途定义,看了好多存存的解释,都觉得不靠谱。

硬解释的话就是本来就存在,天生就那样。但是又不止如此。

南怀瑾先生说,就像如如不动的说法,动不动说不清,那就是佛家的如来。那这个成性存存,就是这样一句话。懂了这个,应该就得道成仙了。

系辞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yí,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yí,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象就是象征性的图案,八卦是圣观察这么繁杂的天地万物所总结出来的内容。有很强的概括性。

赜是奥秘,繁杂,静态的时候,你可以详细的观察它的细节。“象其物宜”不是某个东西,象某一类东西,所以可以做为这一类别的象征。这就是对万物的分类。所以可以把象和像做为类别与实体对象的理解。

也是对于客观世界的抽象理解。抽象的层次越高,那么理解就越深刻。哲学也是对世界的最高级抽象理解。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爻yáo者交也;爻字是上下两个××,也就是彼此相交。

前面圣人看的是静态,所以画了卦象,后面圣人看了动态。所以写了卦辞(系辞)。用来断吉凶。

一说到吉凶就是说的人,天地没有吉凶。道也没有吉凶,只有人才会趋利避害。

圣人看到了天地之间的变化之道。所以用了卦辞和爻辞来断(警告大家)变化的吉凶。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至赜最复杂,最细节,最奥秘的内容,说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就不再有好恶了。

恶就相对于美来说,美与丑,善与恶,这些对立的东西,是人的主观看法,而天地之间本源的东西,不存在这种趋向性,好恶性。一切都是平等的、自然的。你说生的时候开心,说死的时候难过。但是天道不会,易经不会。生就是生死就是死,这是很自然的规律。没有任何的感情在里面。

至动变化最大的地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也不会乱。拟之,计划一下,组织组织语言再发言,商量好了再行动。而用这种方式来了解天地间的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这一句是中孚九二爻的爻辞。画面很美,仙鹤在看不着的地方叫了一声,它的孩子就回应了一下。我这儿有好酒,和你一起分享了。

孔子从这一句得到了一些启示。他认为,这句的意思是说,一个君子,说一句话,千里外都有人迎和或是反对,更别说身边的事了。所以一言一行,就君子做人做事的根本。

先号啕而后笑

这一句是同人九五爻的爻辞。

出、处、语、默表达了孔子对于同人的认识,当你艰难的时候,伸出来了援手的人是谁? 处相对于出,就是坐视不管了。能不能站出来帮你,决定了是不是你的同人。语默也是两种对立的表现。说话的,和保持沉默的。

能和你站在一起,能帮你说话的人,就是同人。也就是现在的同仁。

有共同的爱好,目标,事业,才是其利断金,对方说的话,你才爱听,才会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这是大过卦初爻的爻辞,大过卦是由兑、巽两卦而成,即泽风大过。

白茅是一种草,藉用就是垫底用。

古人祭祀时在祭器下铺垫上清洁的白茅草,以示祭祀的郑重慎重。

孔子说祭器直接放在地上也没什么关系,那么铺垫上清洁的白茅草,又怎么会有错? 慎之至也。就是非常谨慎!小心再小心。

草没有什么要紧的。但是铺在地上保护礼器,所以有了很高的价值。谨慎也是一种手段,而且非常有效,可以保证你不出错误。

劳谦,君子有终,吉

这是谦卦九三爻的爻辞。谦卦是地山谦,山最高了,但它却处在平地的下面,而这块平地呢,却又在山顶上。谦卦的道理就是这样。

孔子说:干活不觉得累,帮了别人都觉得应该的,还一直夸别人的功劳大,有功不自居。这样的君子,有能力,又谦虚,任劳任怨做好事不留名。

亢龙有悔

这是乾卦上九爻,已经飞的太高了,高过了如日中天的时候,再远都快看不到了。其实容易理解,层次高到别人理解不了的时候,就没有人可以欣赏了。

对手差不多的比赛,打败了对方,大家都很兴奋。而你的对手太差,或者都没有对手了,大家看你赢了还觉得你是作弊呢。

就是中国的乒乓球,赢的都已经不会输了。国际比赛不如国内比赛显得激烈,反而还没有足球看的人多。

郑板桥 有一首诗里两句说:由来百代明天子,不肯将身作上皇 那为什么就不愿意当太上皇呢,太高了啊,贵而无民。权力一交,多没有意思。

不出户庭,无咎。

节卦初九爻的爻辞。孔子的解释是保密。

不出门,是密秘不出门,机密,秘密,分级的管理。君不保密,你就失去臣子,臣不保密,你就没了命。

就比如商业机密,这边刚出成果,那边要生产了,泄密了,前面的投资就全完蛋了。所以保密非常重要,必须谨慎。

负且乘,致寇至

出自解卦,六三爻。

盗,是好的坏的?成王败寇,只是个说法,其实大家都一样。这个大盗说的是圣人,圣人盗的是什么? 道家说道者盗也。

都在偷盗,圣人盗的是民心,万物盗的是天地元气。

这样的环境下,你背着金子,开着跑车,招摇过市,所以才被盗。炫富然后被盗,那不是活该吗?

系辞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像两,挂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五是一个哲学的数字,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双手一合,叫合十。五官,五行。等等,都合这种哲学思想有关系。

由一到十的十个数字,在十进制里是所有的数字都全了,单数是阳,双数是阴,所以天一地二的排下去。

天数二十五,所有构成24个节气。地数三十,所以一个月有三十天。

我们又把阳的叫君子,阴的叫小人,那大家也就看到了,小人比君子多。再联系人这一辈子,好的多坏的多?

当然是顺的时候少于逆的时候,逆境才好成长。河图是天地之数的一个具体形象的说明。

从一到五是五行之生,从六到十是五行之成。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大:音太,衍:展开。大衍之数就是太极的展开(推演)。

无数人问天地之数五十五,为啥就少了五个?变成大衍之数五十了? 答案太多,不知道哪个对。

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之和(10十12十28二50);

太极、两仪、日月、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之和(1十2十2十4十5十12十24二50);

南怀瑾先生说是天数有五个不动的星星,太阳啊月亮之类的。当然还有比较有意思的说法,说是少说了个有五,也是五十有五。

那就更奇怪了,如果是抄错了,少了五个,那么后面其用四十九怎么来的? 个人比较喜欢朱熹的说法,河图中天五地十相乘而得。

用四十有九这个确实是真理。留一个一,当太极。

有啥用呢?当你做个生意谈个恋爱的时候,五十用尽,和留一个一的结果绝对不会一样。这个需要个人体会。

占筮的方法

这一段就是具体的占筮的方式。

从两仪到三才再到四时还有闰月。可以说是相当复杂。而且占之前还要斋戒沐浴。

取筮草五十根,留一根不用,这是上次说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像两,双手把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而为二,把右手的一份放在一边,这就是“分而为二以象两”。就是太极生两仪的意思,这是第一营。“挂一以象三”,然后再从原来右手的那一份中取出一根,挂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三就是天、地、人三才的意思,这是第二营。“揲 [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揲就是数,把左手的蓍草每四根一组,分到最后,所剩的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以象春、夏、秋、冬四时,即所谓的“揲之以四以象四时”,这是第三营的半营。

“归奇于扐以象闰”,扐音勒,左手的蓍草,分到最后(每组四根),把剩余的蓍草或一根、或两根、或三根,不论多少,扐于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这是第四营的一半。

然后再把原来右手所分的一半,用同样的方法四揲(第三营的又一半),归扐于左手的中指之间,这是第四营的又一半,“归奇于扐以象闰”。“奇”就是四揲以后所剩余的策。“五岁而再闰,故再扐而后卦”,五年有两个闰月,这样两扐以象征“五岁再闰”。

这时右手把揲过的蓍草放在一起,再把左手一挂(最初挂的一根)与二扐和小指、无名指间的蓍草合在一起,这样便完全成了第一变。

“再扐而后卦”,然后把左右四揲的蓍草合在一起,再经过前边分二挂

一、左右四揲与归扐的程序,三变之后才能成为一爻。这就是再扐而后卦,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才能成为一卦。

三变之后将每一变的总数加在一起,然后用四十九减去这个数,再除以四,就是一个爻的数字。

结果一共六种。

(1)5、4、4

49-(5+4+4)=36÷4=9(2)9、8、8

49-(9+8+8)=24÷4=6(3)5、8、8

49-(5+8+8)=28÷4=7(4)9、4、8

49-(9+4+8)=28÷4=7(5)9、4、4

49-(9+4+4)=32÷4=8(6)5、4、8

49-(5+4+8)=32÷4=8

“大衍筮法”每一“爻”所得之数只能是6、7、8、9中的一个。

六是老阴,八是少阴,七是少阳,九是老阳。这是前面开始的时候说动静有常所提到的数字。

万物之

这一段纯粹的数字运算,数学老师不亲的孩子,请回避。+ 4 + 4 = 149 – 13 = 36

÷ 4得9(36即乾之策数,每卦六爻,36×6 = 216)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即由此来。+ 8 + 8 = 249 – 25 = 224÷4得6(24即坤之策数,每卦六爻,24×6 = 144)坤之策百四十有四由此来。

坤就代表地,阴数,乾卦就代表天,阳数,阴阳合起来一共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事实上一年不止三百六十天,是三百六十天多一点点。所以五年把那个剩下的数加上去,就多一个闰月。不然太阳、月亮的轨道,我们就算不准了。五年两头都有闰月。

我们中国人所谓“天地万物”这个观念,综合起来,都是从《易经》来的。六十四卦中阴阳卦各三十二,以三十二乘乾之二百一十有六则为六千九百一十二;乘坤之百四十有四,为四千六百零八,两者相加即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以当“万物之数”。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阳数到极点为九。所以我们中国人看到人家女孩子长大了,说你的女孩子好漂亮呀,真是女

大“十八变”,前面已经说过,18变成一卦,三变是一爻。十八变就是从这里来的。十八变也是《易经》的数字,阳数到九,二九一十八,所以大变十八。《西游记》说三十六天变,七十二地变,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孙悟空学了七十二地变,猪八戒学的是三十六天变!

在清代徐道编撰的《历代神仙演义》第六节中描写的七十二变分别为:

幽通、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风、煮石、吐焰、吞刀、壶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隐形、续头、定身、斩妖、请仙、追魂、摄魄、招云、取月、搬运、嫁梦、支离、寄杖、断流、禳灾、解厄、黄白、剑术、射覆、土行、星数、布阵、假形、喷化、指化、尸解、移景、招来、迩去、聚兽、调禽、气禁、大力、透石、生光、障服、导引、服食、开壁、跃岩、萌头、登抄、喝水、卧雪、暴日、弄丸、符水、医药、知时、识地、辟谷、魇祷。

系辞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圣人之道四焉

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尚就是注重,言者,就是说话写字的人,这样的人研究的是思想。所以注意卦辞爻辞。动者,是行动的人,注重易的变化。

制器者,注重卦象,有些卦很直观的就是器的样子。比如观和鼎卦。观就像个门头,鼎下面有腿,上面有盖。卜筮者注重易的吉凶祸福。

问焉而以言

要做什么之前,问以言,而没有说问以占,说明君子已经不用再占了。你做什么,掌握了道,以这种道的法则思考,一下子就明白了。

音速!手一拍,音就出来了,反应就那么快。一有声音,楼道的灯就亮了,这是最直接的表现。

而且是什么都明白了,远的近的表面的隐藏的。

占卜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你达到了不需要借用占卜的精微。所谓的占卜,也不过就是感应,对未来,对未知有所感应,你掌握易经如果达到了精的程度,直接就可以感应。这就是遂知来物。

就像以前用的水龙头是拧的,现在是电子的,占卜就是拧开,而你换了水龙头,一伸手就有水出来了。这个就是来物。

错综其数

“参伍以变”我觉得应该是念三,不过也可以把它当成参谋的参,这个都行。一种说法是三才和五行之变,所以叫三伍以变。

另一种说法是第三爻和第五爻。第三爻是人位的开始,变化由你来掌握。而第五爻再不变就来不及了,第六爻已经是最后了,你五还不变,六变不变的,都影响不大了。错是阴阳相错,综是上下相综。

都是让人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综卦的根本含义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一下问题。错卦是让人学会站在事件的背后来看问题。

通其变,是让人学会一卦不只是固定的一卦。与另外的六十三卦都是有联系的,只是变多变少的问题,受到什么影响向哪个方向发展,就要了解这一卦相关的变化。

无思我觉得是没有感情,没有偏心,无为,什么都没有做。没有主观作用,完全客观感应,寂然不动,就是不受任何影响。

极深而研几

深是深入,几是精细。

深入的研究就能了解天下万物。几的精细程度是相当高的。

常常说的见机行事,已经观察的很细微了,但还是几已经靠近木了才发现。

就像开车的有个半联动的状态。见机行事,是看到车动再行事,而见几行事,就是要看到车子半联动就行事。

圣人之道四焉2 刚开始读的时候,认为这四种道是:辞,变,象,占。但是读完了上面全段的时候,你会发现,说的是另一回事。可能是说的:知来物,通其变,极其数,无思无为也。

再读一遍,感觉道应该是轨迹,行动方式,而不是结果。参考了几本书,现在的感觉,这四道应该是:无思,无为,极深,研几。

这是圣人的致学之道。而前面的辞,变,象,占应该是致用之道。学以致用,才算真的掌握。

系辞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开物是开发万物,为自己所用。成务是成就自己的事务。

冒用现在的理解是钻出来了,还可以理解成帽子,戴在天下之道之上。整句的意思就是易经有啥用呢?

开发万物成就自己,掌握天下之道,还要高于天下之道。但是一个冒字,表示你得很从天下之道做起。

以易通、定、断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中间省略了易,圣人以易通天下之志。天下之志,就是万物之志。

电视里常常有特异功能,能听到别人心声,知道别人想的啥。听说佛家有一种神通,叫他心通,也是一个意思。学了易经就明白了,不用听都知道。

定天下之业的业是事业,事业有具体的定义,后面一章再说。断字一出现就应该明白是在用占的说法。

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筮者用五十根蓍(shī)草依据大衍筮法来进行占卜,占卜后得卦。这里用了一圆一方,让我想起过去的钱币都是外圆内方,表示天地。第一感觉就是和天圆地方有关系。

蓍草用来感知天意,但是天意无体,以其中空,才能容天意。

卦象一成,已经是有了固定的形状。也符合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说法。圆而神,就是圆满而神奇,方以知,方是方向,也是方形,表示大,宽广。因为大地是方的。所以说方,方了大了,才能知,就是掌控。之有到达的意思,通向义的捷径。贡是表达。

连着看,就是说蓍草圆满而神奇,占得卦象方正而掌控万物。六爻表达了通向义的捷径。

学易经一定要记得一句话,天地是一体两面,不要分开成两种东西,记着这句话,才能把上面的话理解的更完整。

吉凶与民同患

圣人并没有因为掌握了易经而脱离群众,而是用易经来锻炼自己的,达到洗心。

这个洗心,就有意思了,有修炼的意思,中国人喜欢说修行。其实没必要妖魔化修行、修炼的说法。修炼就是修行锻炼,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改错,就是修行。

《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之前叫正心。应该就是洗心的意思。

退藏于密,就是不出来显摆。一瓶不满半瓶晃,出来乱叫的都不是真圣人。老子的道德经也说和光同尘。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不出来是不出来显摆,真正有难的时候,又不会自己躲起来。所以才叫与民同患。一般来说,都是讲的君,做为王,不要没事出来祸害老百姓,你一出门,老百姓折腾好几天。有事了再出来。救个灾啊之类的,你再出现。就是这么个意思。总出来视察的,老百姓过不了安省日子。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这一来一往,就是古往今来,时事变迁。神妙能知未来,智慧能容纳,包藏过往。就是咱们一形容哪个神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这个连五百年的限制都没有。古往今来,没有不知道的。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聪明睿知,神武,这样的人都不只是文武双全了,那应该是无敌的。一个无敌的人,还可以做到不杀。那就是真正的圣人了。

有点像佛家的如来了。慈悲,还无敌,猴子犯了事,也就压在五行山五百年,还没弄死它。

兴神物以前民用。

懂了天道,了解了民情,才能做到兴神物,给百姓带来好处。比如伏羲氏兴的神物,就是八卦。

黄帝兴的神物是弓箭,也有传说是轩辕剑的。大禹兴的神物是治水。

以前民用,是说把人民放在前面,有好事先让想着老百姓。造福于民。

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一说到斋戒,就会有人想到念佛。

这是个误会,有系辞的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这个斋不要误会成吃素。这个斋是无思的状态。前面说过退藏于密,还说到寂然不动。这两个状态,都需要无思无为。那么斋戒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保持无思无为的寂然不动的心理状态。

相信放在一些宗教的斋戒概念里,应该也说的过去。或者说吃斋的说法应该说成是持斋。

阖户辟户

阖hé就是关上,关上门就是坤,辟就是打开,打开门就是乾。门一开一关,就是乾坤之变。有进的有出的,就做通。

这个进出就是生死,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创造了新的,就有旧的灭亡。有了生死循环,才叫通。

见,这里是现,现象这个词就这里来的。出现了,一个象。叫现象。

这些象里面,固定的一些形态的可以使用的,叫做器。

我们看懂了现象,明白了器的作用和原理,能制作了,就叫做法。法就是规则,法则,比如物理法则、化学法则。

利用出来进入这种变化的法则,民,百姓,咸就是感,百姓感到用法很神奇。

部分原文: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

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

道家的太极的词应该也是出自这里。太就是比大还大。

易把一切的开始叫做太极,太极一动就生了阴阳两仪。再动生四象。

这个地方,大家如果能把一阴一阳分开来看,当做太极,那四象就分别是阴太极的两仪和阳太极的两仪。

所以说太极是相对太极,不用较真非得说只有一个太极。单独了解一个事物,它就是太极,自然也会有它本身的两仪。这也是咱们可以简化了解世间万物方式。学会从两个方向看问题,其实就是学会把问题当做太极。

至于细节,看你要把问题看多深了,好比一个西瓜,切多少块,看你怎么用刀了。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

这段可以倒着看,天地是最大的法象,四时是最大的变通。县就是悬,挂在天上最亮的就是日月,富贵是最大的崇高。

这个富就是富有,贵是受到尊重。这应该不是说的自己,而是说的做为君,要让你的民,富贵。让你的百姓富有,让你的百姓受到尊重。才是最崇高的事业。

当然你可以先富起来,这个也是应该的。发财不丢人。丢人的是发不义之财。

这样看当官就不如做生意。富了都会慢慢贵,但是你贵了,再富,可能就有问题了。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zé看不见的地方)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wěi,不知道累的意思)者,莫大乎蓍龟。完备的万物能够使用,并且可以制作成各种器,那就圣人研究的深入细致了。蓍龟就蓍占龟卜。就是占卜的意思。占卜来定吉凶。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里天生的神物是讲前面所说的蓍草龟甲。天垂象,现在也很常见,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

电视里一有好人死了就下雨,坏人死了就会阳光明媚。都属于天垂象。

这是很科学的经验总结。比如惊蛰打雷。雷一响,冬眠的动物都要起床了,春天就来了。圣人看见就给画出来了,就是雷天大壮卦。

伏羲时候,河里边出来一匹龙马,背上驮了一个黑白点的图,大家就叫它《河图》。

禹的父亲因为治水不成被杀了,儿子大禹又出来治水。洛河(在河南洛阳)里边出现了 一只大乌龟,背上驮了一个图案。大禹看了以后,便悟道了。因此他有了神通,终于把全国的水患治平了。这个就是洛书。

先天八卦是伏羲所创,以乾在上,后天八卦是文王所创,以离为上,这个图的上是南方。顺序有所不同。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这里的四象,和阴阳生的四象不一样,当然有认为一样的,我也不反对。我的看法这四象应该联系上下文。

前面刚说过:天生神物,天地变化,天垂象,河图洛书这四项,所以可以启示我们,然后有了系辞,(这个说过,应该是卦辞)可以告诉我们吉凶。定义了吉凶的结果。让我们可以判断。

系辞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一到初一、十五的,庙里的香火特别好,现在好多庙钱都用不完,还是有人不停的捐。为啥啊?

这个比买彩票便宜啊。

有好多人买彩票一个月花几百块钱,但是到庙里求佛保佑的,一年有的才去一次,而且也就是几百一千的。

彩票才中五百万。这个一求就是大富大贵,还有钱买不来的,比如要生个儿子之类的。你要啥神仙就给你啥?神仙都爱做这赔本的买卖吗?

应该不是,所以孔子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你顺着天,天就帮你。人之所助,有信用的人,你讲信用才有人帮你。帮你半天,你说了不算,谁还再帮你?

所以想得天佑,你得尚贤,讲信用,做好事。因为天道仁,你仁而且信,就能得到帮助。说到底,还是得靠自己,你想中彩票,怎么也得先买一注吧。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没有什么书可以说的清作者真正想说的,哪怕作者自己来说,也讲不清自己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有时候你和别人讲一件事,对方就是听不明白。就是这个情况。

因为人与人不同,大家想法不同,所以表达的和接受的,不会同步,这也是现在有一点事就传的神乎其神。

那这本易经,还有人真能看懂吗? 孔子说能,因为还有卦象呢。

图文并茂,有卦象,有卦名,还有卦辞,爻辞。

还有其中变化。错综交互。等等多种变化的另一卦作为参考。

形而上者谓之道

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这句感觉就是感叹一下没有天地没有易,没有易天地也像不存在一样的。如果有不对的,或是有懂内涵的请指教。

形而上,应该是所有哲学的追求。

形而上就是抽象,抽象到极致,那就是道。

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抽象的能力,能够抽象到道的层次,理论上就已经解释了所有问题。所以形而上,能上升到道。是极致。最高标准的抽象。

与之相应的是器,掌握了道,依照的道的法则,才能成器。后面又提到了变通事业。对照一下上一章里: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之前的那个业就可以理解了。

推而行之,推行就怕推了不行,推出来一个政策不执行,有什么用,那也不能叫通。天天喊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结果连疫苗都出事了。那就是推了没有行。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不是你赚钱吃饭的就叫事业。真正的事业是:举错是安置。让天下万民安居乐业,才叫事业。

象其物宜

一个卦象,就它的形象、容貌,把它绘成一个图案,“象其物宜”。每个象的意思,只是个大概差不多,因为万物抽象到六十四卦,已经精炼到很高的程度了。所以只能是象,象往。有点象,而不能是。是了就成了具体的事物。

比如火地晋,太阳照大地,那就是白天,太阳到大地下面了,就是地火明夷了。就像有张嘴在咬东西似的。

原文: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爻就是阴阳相交,阴阳在运动,必然会相交,而这种相交而变化,就是爻。

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极尽天下繁杂的物象的,在于“六十四卦”; 鼓动天下的动作营为的,在乎“爻辞”; 变化而裁制之,在乎“变”; 发挥而推行之,在于“通”;

明其神奇奥妙之道,在乎其人的运用; 默默的而成就其事业,不形之以言,而天下皆能相信,则在于德行的深厚。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所有的道是天地的,但是也是人的,因为人才有了道的理解,没有人谁来理解道?

只是理解了道的人,不再是个平凡普通的人。已经是神明了。悄悄的事情就做成了。不言而信,就像无为而治。你不说话,就有人信任你。

“存乎德行”是这一切的基础而且是始终要保持的。这个叫做阳谋。比阴谋还要强大。

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就是阳谋,因为存乎德行。

第二篇:易经 系辞 解释

《易经。系辞》 二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易经的基本知识

2、理解文章的内涵

3、受到一定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文言意义

文言文的内涵、启示 突破措施:重点讲解 教学工具:多媒体 过程:

一、易经简介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1、关于《周易》的“周”字,历来有很多种说法:

1、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所以卦爻的含义,自然是周延普遍的。

2、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周易》的“周”字就是朝代的名称。

2、“经”字在《易经》中所蕴含的意义应该包括:

⑴、通“径”字,路径、途径、门径。即辨别、反映、揭示、掌握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方法。

⑵、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规律。

⑶、对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认识、心得体会、心经。

⑷、论述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主要、重要的思想理论、经典。

3、《易经》的起源:

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4、《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2、《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

二、朗读短文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寒往则署来,署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三、解释译文

孔子说:“文字不能写尽言语(所能表达的意思),言语不能表达尽心意(所想到的意境)。”那么,圣人的心意就不可见了吗?孔子说:“圣人创立卦象以穷尽所要表达的心意,设置卦爻以穷尽所要表达的真伪,用文辞以穷尽所要表达的言语,变动(阴阳爻)使之通达,以穷尽天下之利,鼓动起舞(而行蓍)以穷尽其神妙。”乾坤,大概是《易》的渊源吧!乾坤(阴阳)分布排列,而《易》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毁灭,则无以显现《易》,《易》不可现则乾坤也许几乎止息了,所以,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器,(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所以这卦象,是圣人看见天下事物繁杂,因而比拟其外部形状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这就是卦象。圣人看到天下事物的变动,因而观察其会合变通,以推行其典章礼仪,附上爻辞以推断吉凶,这就是爻。极尽天下繁杂事物的,依存于卦象;鼓动天下变化的,依存于爻辞;(阴阳)转化裁成万物的,依赖于卦变;(阴阳)推移运动的,依存于变通;(蓍占)神妙而能示(吉凶)的,依存于人;在默然中成就一切,不用言语而致诚信,依存于德行(的感召)。

日月往来因而有光明的出现,寒暑往来交替,因而有春夏秋冬的岁序。以往的事情已经屈缩,将来的事情即将伸展,屈缩饿伸展相互感应二产生作用。

四、感悟内涵,受到启示

1、很多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白的,很多时候简单的一个意向,一个符号一个动作,都能突破语言的障碍 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2、大自然以周而复始的方式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同时也教给我们一条生存之道,有屈有伸,张弛有度。

五、拓展:

1、谈谈自己从某个自然现象中悟出的道理

六、作业:

抄写易经的名言

第三篇:易经学习笔记1

易经学习笔记

1.本次主要学习了易经的《序卦传》、《说卦传》以及蓍草占筮术!并拜祭了周公庙!

2、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4、养天心,居仁心,正义心!

5、居上位而谦下,处下位而积极向上,上下相交,相交而相感,相感而情,情而生,生而恒。

6、五福:富、寿、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7、六极:贫、病、弱、凶、短(短命)、折(夭折)。

8、仇从恩里来。恩仇源于利。利--恩---利---仇。

9、一个君王(领导)要能立得住势,关键靠赏罚。赏罚得当则得势,赏罚不得当则失势。

10、为领导者,罚要罚上位的人,赏要赏下位的人。

11、人能成功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

12、人犯错误的三心:虚荣心,懦弱心,无知心。

13、人会在这个条件上成功,也会在这个条件下失败。

14、先立而后达,己不立而不立人,己不达而不达人。

15、读书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书哪里有读不会的,只有不读而已。

16、任何错误都可以消解成功的东西。

17、学君子,学让、学宽。

18、神经不会有病,心态可能有病。

19、控制情绪和欲望,以免留下祸患。

20、君子之道:“克己而已”。

21、求学学求生,避祸求福,学“消”“息”之道,学防患未然之道。

22、阳进阴退,阴进阳退,进退之道。

23、日进月退,月进日退,日月之道。

24、全身之道:名成、业就、身退。生之道:全生、亏生、死、迫生。

25、学会简单,就是养生。

26、喜好计较,情意迷乱,思虑过多,这三种人易得病,难长寿。

27、好心还要好方法,这就是理。

28、从拒绝不仁开始追求仁。什么是不仁,就是别人对待我的时候,我感到不舒服,这就是别人不仁,因而,我不这样对待别人,不让别人感到不舒服,这就是仁。

29、你是不是仁,请看你的朋友,你朋友的缺点,就是你的缺点;你朋友的优点也正是你的优点。人很难自知,这是自知的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值4万美金。

30、何为朋,同门谓之朋;何为友,同志(向)谓之友。

31、今天的人为什么混乱,因为从没入过哪个门,没入过门,所以没有根深蒂固的东西,没有可以坚持的东西,所以迷茫。

32、机,变异之始,无---微---有---大---变(机),知机才能掌握先机,能掌握先机,就是机会来了,累积出先机。

33、知微、知机、知渐、知往、知来。知古方知今!

34、《周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

35、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36、太阳、月、金、木、水、火、土为“七政”。天、地、人为“三才”。

37、虹,古人认为,是天地之间的不正之气所形成。

38、权势易于衰落,就像容易消融的冰山,事情相差悬殊,就像相距遥远的天和地。

39、使人憎恨的是人情冷暖,使人厌恶的是世俗炎凉。

40、凭借德行施行仁政的是王道,依靠武力假借仁义的是霸道。

41、求才不必要求十全十美,不要因为两个鸡蛋,就丢掉了真正能捍卫国家的将才;用人就像用木,不要因为有一寸朽木,就废弃了两抱合围的大材。

42、有远大志向的人,一定要做到能屈能伸。

43、五伦就是指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九族就是指自己和本身以上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曾祖父及以下的子、孙、曾孙、玄孙,共九辈。

44、用行事应当遵守的规矩作为典式,这是父亲教育儿子的严格准则。

45、长久之道要靠一个人的谦让来维持。

46、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是成功之道。

47、信任,成功来源于信任。

48、看得见的伤害不要命,看得见的伤害才要命。

49、财多、位高、命久,皆危,这些都是危险的事。

50、人生归零是很正常的重新开始,所有的“有”都来自于“无”。

51、自我否定的能力可以使人日日新,渐进而成,新陈代谢。

52、无处不通达为“神”,对自己的了解清清楚楚为“明”,这就是神明。

53、修身养性,以福己,以善终。

54、穷理,懂得生存的道理;尽性,探究本性到尽处;终命,对天命的认知。此谓穷理、尽性、终命。

55、上天的好命只给有德的人。

56、每一个人有一个命,就是性,即人性。天命之谓性,顺着谓之道,.修道之谓教!

57、天道远而人道不远,要了解天道,从人道做起。

58、以道而行,即有德。行道而有德。道在每个人的良心本性中。

59、过能改,无咎。无咎就是没有伤害的意思。

60、易经让人明了自己目前的状况,并确定今后的行动方向。

61、有凶才有吉,历险而知安。

62、心静方能,心安方能身安,身安方能神安,神安才能立命。心安是福,心不安是祸。

63、如何心静,唯有读书。读书可以使人入静。

64、修人道以受天命。

第四篇:易经笔记

易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

易经是天人合一的学问,促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大家追求趋吉避凶的学问,使我们明白事非,做好正确的选择。也是一门以德为本的学问,道德修养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也是一门永续经营的学问,宇宙人生都应该生生不息,继旧开新。

人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万物之灵,一是万物之贼,前者能够研究天道,探索宇宙自然的道理,把它应用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换句话说,具有天地万物合一的天人合一观念,使人尊敬如神。后者仍存有“人同兽争”的旧观念,只知道以科技代替人力,来战胜其他动物,导致环境破坏特种大量消失,当然是万物之贼。

易传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由于某种超然的或外在的动因所造成,它的变化,是由于宇宙的原动力,也就是阴和阳的互动,交感,可以说是天人互动,交感的结果。我们在“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的合一中,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合理定位。在敬天,顺天,事天的大原则下,发挥人类的潜力,谋求天下太平。

天,西周以前,天就是上帝。孔子以后,天代表自然界。天的功能,在运行与生长。自然的道理,称之为天道。人最好要知天命。

人,万物这灵,中人以上。万物之一,中人。万物之贼,中人以下。

易经的“易”字,一方面有“变易”的意思,而另一方面,也有“不易”的需求。凡是盲目求新,一味地求变,便是只看到了“变易”,却严重的忽略了“不易” 不易是常则,这种变中之常,是超越时空的,无所谓新旧。易经的“经”字,便是不变的道理,必段经常当做遵守的法则。我们最好明白:生活方式可以变,而生活的法则不能变。这种持经达变的精神,有所变有所不变,才是值得长期保持的“应变”(意思是应该变,才变。不应该变的不能变。)以找出精确的定位。

定位之后,又会产生很多的变数,造成很大的干扰。必需再度定位,才能合理。易经提示很多有关反复、往来、周流、进退、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观念,告诉我们未来的第一特性,是不断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中的事物,本来就拥有前面所说的阴阳两种原动力,持续互动、交感,所以变化无穷。易传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电脑问世后,0和1的变化无穷,构成浩瀚无边的互联网。两种说法是一样的,都在描述阴0阳1 的不断变化。未来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便是我们常说的“道”。易经最基本的信念,即在整个宇宙都井然有序。有如中国人的交通,看起来杂乱无意章,实际上却乱中有序。

未来会变化,因此需要预测。但是预测得再准确,测定之后仍然会产生变化,所以测不准。既然测不准,何必要测?易经的观念是虽然测不准,也还是要测,至少可以明白当前的处境和未来可能的变化,经便加以合理的调整。对于未来的变化掌握度增高,使得风险性大副度降低。占卜的功能,在这方面显得很重要,它不是迷信,而是透过占卜的过程,引发我们的第六感,然后据以做出判断,以求合理地选择,目的仍然在于趋吉避凶,别无他意。

易经的基本概念:易经原名叫变经,大概是担心大家望文生义,知变而不知常,所以改名叫易经。希望大家变易和不易兼顾并重,以求持经达变。坚持原则(经)却能够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通权达变,寻找出合理的平衡点。

《易》中有经也有传,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古人说易经,常把“易传”也涵括在内。卦 是县挂的意思,反宇宙间一切自然现象,用八种符号,也就是八卦来标示,每一种符号可以代表几十种事物。八卦两两相重,形成六十四卦,代表更多的变化。

依天道寻找人事的化解之道,实在十分方便。反过来说,我们把人事可能发生的现象,归纳成六十四种类型,把它和六十四卦,适当地配合起来。凡是遭遇到某一类型的人事问题,便寻找相对应的那一个卦,从卦辞和爻辞的提示,找出自已应当采取的因应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占卜,发现自已的处境,寻找趋吉避凶的方法,或者透过占卜,来施行教化,使大家明白在哪一种人事壮态,必须依循哪一种自然规律,以求天人合一。

系辞上传说:天地产生各种变化,圣人就仿效它,天上垂示各种天象,显示吉凶的征兆,圣人就模仿它。凡是顺应天道的人,上天必然加以佑助。但是天助已助者,一切仍然要靠自已的努力。诚心诚意和天地感应,自然比较容易获得上天的指点。通过反省,逐渐改善自已,最有效。

为什么需要合理定位:

位指空间,身份,地位 由下而上,一阶段一阶段向上提升。

每一阶段都有合适的身份和地位,做好自我定位,便是我们常说的守分。

万事万物,若是分为六大阶段,分别以动、入、深、显、静、代来考察。

配合每一段的实际状况,采取合理的必要措施,自然顺利发展。

时、位和事物的性质,这三种要件,我们可以利用两个数字,来加以标示。

不但明确定位,一目了然,而且开启“把二看成三”的智慧。

时间和空间,我们通常合起来称为“宇宙”。四方上下叫宇。古今往来便是宙。易经不这样说,却用“时”和“位”来描述。时和时间的差别比较小,位和空间则有相当大的不同。易经的“位”和“物”合在一起,没有物的存在,我们认为空间是没有必要加以讨论的。物离不时位,然而同时未必同位。我们说是立场不一样。同样一件事情,只要立场不一样,看法就不相同。

第五篇:易经笔记

1.第一课

易经

仰视;

俯视;

广角;不能把眼光局限于一处;

一阴一阳不能理解为一个一个阴一个阳;

目标和方向远远比速度更重要

方向定位行动

看任何事情都要用阴阳的观点,以自然为标准,做合理的判断;

内方外圆:方的是做人的原则,圆的的处世的方式。

人可以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这才是圆通。

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

权不离经;所有的变不能离开规矩;

权不损人;所有的应变你不能损坏人家的权益;

权不多用;人不能经常变,偶尔变可以,但是常常变的话就不行了。常常变的话,说明原则有问题,要改原则。

“新的一定要比旧的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求新求变是好的,但是如果认为新的一定比旧的好,那就错了。

孔子说:不知常,乱作,凶。

一个人不知道常规,所以常常乱变,结果就一个字,凶。

尽人事,听天命;

五十以前尽人事;

五十一后听天命。

乐以忘忧,把所有的忧愁都当做乐趣来看。

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只管去做好了,不用看别人的眼光,也许别人会觉得你和辛苦,但是那是别人的事,而不管我的事,对过程当做的其他的事情都不所谓,这才叫做乐以忘忧!

无咎:就是你走得正,行得正,就算有一点小过错,也不要紧,人家也会原谅你。

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是要尽力!

很多事情都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很多事情时一变,那么就什么都变了。

读易经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时字!

人生要做出不同阶段的调整,见群龙无首吉

解释:人生要做出不同阶段的调整,(能屈能伸),警惕就是再充实,再准备,准备下次再跳。而不是整天紧张兮兮

跃,或跃在渊,无咎。

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做事要有大人的风范,而且要和底下的人心连心)

飞的阶段也就是九五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要衡量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为公而不为私。

底下要有得力的助手,他们所作的只有一个,就是巩固领导中心。(应该是指处于九三的人。)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九五不能太霸道,不能太神气。要适可而止。

人生的最高期望是九五的阶段,就是飞龙在天。

人生进不了九五没关系,我还可以进入九二;

九一就是潜龙勿用(勿用,不是不用的意思,而是要用的意思,潜,就是要准备充足的意思。),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就好好表现一下,那么我就进入九二了。

君子不器,就是说自己就是这样的,不能改变的了。而是要有的时候这样,有的时候那样,就是要有弹性,这样子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

易经中时是重要的,现在的话就是与时俱进,就是要随时改变自己的方法,随时调整自己。

下载易经学习笔记——系辞篇 上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易经学习笔记——系辞篇 上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易经笔记

    1.什么是易经 易经,单从名字来看,变动不居为易,圣哲彝训为经。依据传统的说法,易字有三层含义,即变易、不易、简易。世间一切现象都在变化中,是为变易;变动中存在永恒的真理,是为不......

    《易经的奥秘》学习笔记

    《易经的奥秘》学习笔记 (心茗)易:群经之始。 人更三圣,世立三古。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阴阳是相对的;阴阳会变动;阴阳合一。 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太极就是宇宙一切一切共......

    傅佩荣版易经 系辞传

    傅佩荣版易经 系辞传 正文·系辞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

    易经学习笔记--序卦传

    序卦传 上 作者:石家庄聚仟射箭馆杨涛 时间:2016年3月 卦的顺序,也是经过了多次演变的。连山易,以艮为第一卦。归藏易,以坤为第一卦。 当然也有人主张以谦为第一卦。但是多番演......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 最近几日听了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很有兴趣。又上网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颇有心得,在此发表与大家分享。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最深奥的经典,它历经了远古、......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张奋09电子信息工程0908068038 以前,我以为《易经》是一部打卦算命、占卜未来吉凶祸福的“邪书”。但当我初步学习《易经》时,才发现,它不单单是一部占卜之书,......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汇编)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 最近几日听了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很有兴趣。又上网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颇有心得,在此发表与大家分享。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最深奥的经典,它历经了远古、......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

    学习《易经》心得体会 通过对《易经里的中医智慧》这门课程的的学习,我对《易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前,我以为《易经》只是一部用来算命、看风水、占卜未来吉凶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