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_2012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2011——2012年期中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5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2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 3.关于山顶洞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B.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
C.他们已懂得钻孔和磨制技术
D.妇女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 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尊 6.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A.桀
B.汤
C.纣
D.厉王 7.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 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
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9.西周“烽火戏诸候”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10.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商、西周 C.夏朝 D.西周 11.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A.燕、赵、魏
B.韩、赵、魏 C.楚、赵、魏
D.韩、赵、卫 12.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A.葵丘会盟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13.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 14.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A.开明的奴隶主
B.新兴的地主阶级 C.新兴的奴隶主
D.广大的农民 15.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
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它出现于商朝
16.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17.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18.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创办私学
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C.因材施教
D.提出“仁”的学说 1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A.孔子
B.董仲舒 C.老子
D.韩非子 20.秦始皇在全国实行郡县制采纳了谁的建议()A.李斯
B.吕不韦 C.韩非
D.赵高 21.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A.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
B.修筑万里长城 C.焚书坑儒
D.把全国划分为36郡 2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C.秦统治者的暴政
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23.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C.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2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
B.法家和道家
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2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武帝的治国措施()A.建立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B.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C.出兵直接铲除了各诸侯国 D.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6、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7、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27、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28、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2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30、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31、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32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
33、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34.我国最早的全国规范文字是()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甲骨文 35.佛教起源于 A.西域
B.欧洲
C.古印度
D.大秦()36.《史记》记述了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37.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38.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A.长安 →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39、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A.王羲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
40.听说海湾战争时,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们常把一部中国古代兵书摆在桌上,进行学习,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它是
A.《论语》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孙膑兵法》
41.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42.秦统一六国是在()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
43.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44.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汉初有个皇帝对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只能用陶瓦,穿的衣服质地比较粗糙,这个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45.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46.匈奴的首领称为
A.皇帝
B.大王 C.单于 D.国君 47.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秦 B.三国
C.西汉 D.西晋 48.曹操生活在()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东汉时期
49.下列成语中,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A.草木皆兵
B.风声鹤唳 C.投鞭断水 D.三顾茅庐
50.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 龙门石窟佛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__________,半坡遗址和__________遗址都是氏族村落遗址。
2、_________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____________。
3、公元前_______年,秦孝公起用_________变法。
4、战国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5、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著名的画家是东晋的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和______。
6、被尊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其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7、北魏的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______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8、贾思勰的《______________》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著。
9、北朝的___________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三、材料解析题(35分)
1、材料:“飘若浮云,矫若惊龙”(5分)阅读后请回答:
(1)此材料评价哪一位历史人物?评价的是他的什么成就?
(2)被评价的人物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代表作品?后人怎样尊称他?
2、材料解析题(4分)阅读下列材料:(4分)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我国 时期的大 家、大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说的,他提出的“仁”的学说包。②说说他的教育成就。(2分)
3.读右图,请回答:(3分)
(1)图中所示仪器的名称是什么?(1分)
(2)它是东汉时期的哪位科学家发明的?(1分)
(3)它的功能是什么?(1分)4.阅读下列材料:(3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读后请回答:
(1)这段话是谁的名言?(1分)
(2他的主要文献是什么?如何评价他的文献(2分)
5.阅读下列材料:(4分)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读后请回答:
(1)上文中“皇帝”指谁?(1分)
(2)他有哪些改革措施?(3分)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
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 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1分)“孝公”指哪国国君?(1分)((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3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起义军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他派一支起义军继续西进,到达成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 请回答:(1)这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起义?是谁发动的?(1分)
(2)这次起义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口号分别是什么?(1分)
(3)这次起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或者意义?(3分)
8、阅读材料:(6分)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请回答:
(1)两汉时期的“西域”指今天的什么地方?(1分)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哪一年?目的是什么?(2分)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哪一年?(1分)
(4)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设立于哪一年?(2分)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和答案
期中复习(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2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 3.关于山顶洞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B.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 C.他们已懂得钻孔和磨制技术
D.妇女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
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尊 6.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A.桀
B.汤
C.纣
D.厉王 7.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 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9.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10.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商、西周C.夏朝
D.西周
11.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A.燕、赵、魏
B.韩、赵、魏 C.楚、赵、魏
D.韩、赵、卫 12.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A.葵丘会盟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13.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 14.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A.开明的奴隶主
B.新兴的地主阶级 C.新兴的奴隶主
D.广大的农民 15.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 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它出现于商朝
16.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17.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18.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创办私学
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C.因材施教
D.提出“仁”的学说
1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A.孔子 B.董仲舒 C.老子 D.韩非子 20.秦始皇在全国实行郡县制采纳了谁的建议()A.李斯 B.吕不韦 C.韩非 D.赵高 21.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A.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
B.修筑万里长城 C.焚书坑儒
D.把全国划分为36郡 2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C.秦统治者的暴政 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23.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C.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2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
B.法家和道家 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三、指点江山
28.历史上常常是“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你能根据提示说出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1)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秦始皇
汉武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方面,秦始皇 2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武帝的治国措施()A.建立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B.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C.出兵直接铲除了各诸侯国 D.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论从史出 2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
(2)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7.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1)商
齐桓公
周 晋文公
齐
李冰
晋
汤
秦
武王
(2)公元前2070年
秦孝公
公元前1046年
项羽
公元前356年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21年
武王
公元前209年
禹
公元前207年
嬴政
牧野之战
尊王攘夷
城濮大捷
都江堰 秦统一六国
夏朝建立
大泽乡
巨鹿之战
商鞅变法
西周建立 汉武帝在政治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经济方面
(3)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秦始皇实行汉武帝实行(4)在军事方面,秦始皇汉武帝 29.(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有何意义?
(3)它为什么能够成功?
(4)你从商鞅身上学习到什么?
30.强大一时的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有功于民”
参考答案
一、1.C 2.C 3.A 4.C 5.B 6.C 7.B 8.D 9.C 10.B 11.B 12.A 13.B 14.B 15.A 16.C 17.B 18.B 19.D 20.A 21.C 22.C 23.D 24.D 25.C
二、26.(1)孔子。
(2)教师应“因材施教”;学生学习态度应谦虚、老实,学习还应经常复习。27.(1)反映了东汉末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死亡流徙。(2)军阀混战。
三、28.(1)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让地方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
(2)实行郡县制 打击地方豪富,颁布“推恩令” 把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3)“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北击匈奴,南征越族,扩展疆域 征匈奴,解除对汉朝的威胁 29.(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2)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改革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措施得当;商鞅坚持改革的精神。(4)富于改革、创新的精神。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
4.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
5.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6.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炎帝B.黄帝C.舜D.禹
7.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8.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A.黄帝时B.夏朝时C.商末周初D.春秋战国
9.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0.《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的描述()。
A.尧舜时禅让制B.夏朝的世袭制C.西周的分封制D.商朝的盘庚迁都
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D.巩固统治
12.《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
13.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燕B.韩、赵、魏C.赵、魏、秦D.燕、韩、赵
14.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布帛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6.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
17.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
18.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BCD
19.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的急剧变革D.士人的解放
20.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21.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或来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韩非B.孔子C.孟子D.老子
22.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都江堰
23.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
24.某一法令于公元前15年2月1日颁布并开始执行,到公元30年1月31日废止,这一制度一共实施了多少年?()
A、43年B.44年C.45年D.46年
2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
二、连线搭配(每个一分,共10分)
26、儒家无为而治27.问鼎中原春秋首霸
法家兼爱非攻卧薪尝胆晋楚争霸
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尊王攘夷春秋战国
墨家用“刑罚”统治百家争鸣孔子
兵家以礼治国因材施教吴越争霸
三、材料阅读
28、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分)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4分)
29.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2分)
(2)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2分)
(3)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2分)
(4)除了治水,大禹还有哪些重要事迹。(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10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10分)
(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2分)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6分)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
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1分)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他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1分)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
3答案CDAADDBCBCDBB
题号14***0212223242
5答案CDDAACDADABC
二、连线搭配(每个一分,共10分)
26.儒家无为而治27.问鼎中原春秋首霸
法家兼爱非攻卧薪尝胆晋楚争霸
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尊王攘夷春秋战国
墨家用“刑罚”统治百家争鸣孔子
兵家以礼治国因材施教吴越争霸
三、材料阅读
28.(1)群居生活。(2分)
(2)北京人已知道用火,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4分)
(3)从使用自然到人工取火。山顶洞人。(4分)
29.(1)大禹(2分)
(2)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2分)
(3)三过家门而不入。(2分)
(4)大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在涂山接受其它部落的朝贡,划九州,筑九鼎。(2分)
30.(1)齐国。(2分)
(2)任用管仲为相。(2分)发展经济,改革内政。(2分)提出“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2分)
(3)葵丘会盟。(2分)
31.(1)商鞅。(1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主张变法)。(1分)
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1分)
(2)秦孝公;(1分)
措施: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5分)
(3)影响: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改革,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3分)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 B、京杭运河 C、隋朝大运河
D、苏伊士运河
()
3、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A、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B、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
C、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
4、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
A、武则天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隋炀帝时期 D、唐玄宗时期
()
5、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的朝代是
A、西周 B、唐朝 C、西汉 D、元朝
()
6、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7、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
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D、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
()
8、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作者是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
10、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
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
()
11、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12、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A、龙门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云冈石窟 D、乐山大佛
()
13、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北宋与西夏
()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需交纳“岁币” 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
15、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A、北宋、辽、夏、金
B、辽、金、北宋、夏
C、北宋、辽、金、夏
D、辽、北宋、夏、金
()
16、下列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宋朝的造纸业发达
B、纸币的制造比铁钱制造方便
C、由于商业发展很快,携带铁钱不方便
D、对外贸易中,对方不使用铁钱
()
17、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
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18、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景德镇兴起于
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
1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农民的需要()20、成吉思汗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
()
21、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C、蒙古草原的统一
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
22、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B、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C、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
23、与北宋和南宋关系类似的政权是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唐朝与后唐 D、西魏与东魏
()
24、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
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
25、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
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保机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共15分)
26、从公元581年 朝建立,到 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 时期。
27、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殿试开始于 时期。
28、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29、隋朝书法融合 的秀美和 的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30、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成为重要粮仓。
31、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
32、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在元世祖来华,居住十几年。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本题1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
请回答:
(1)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
(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为什么?
(3)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材料1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
(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
四、活学活用,解答疑难(10分)
35、简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A B A D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C D C A B C D 21 22 23 24 25
D A B B C
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26、隋 907 繁荣
27、隋炀帝 武则天
28、唐玄宗
29、南朝 北朝
30、苏州 湖州
31、广州 泉州 市舶司
32、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行纪
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第33题:12分;第34题:13分,本大题共25分。)
33、(1)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经过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口增长迅速。(4分)
(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安史之乱,生产受到破坏。再加上之后的长期战乱,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于中央对地方的失控,使注册的人数也日益减少。(4分)
(3)从唐朝人口上升与下降趋势的变化中,我们认识到只要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口的增长就快。反之,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减少的趋势。(4分)
34、(1)从材料看,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5分)
(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3分)(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农业发展。(5分)
四、活学活用,解答疑难
35、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0分)
①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②善于用人,重视纳谏,聚集了不少人才;③沿用、完善隋朝的官制,对国家机构做了改革和整顿;④沿用隋朝的科举制,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⑤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⑥重视文化教育,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⑦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⑧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总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总结其中五点以上者给满分,其余可酌情给分)
第五篇: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导语:是啊!亲情,像一壶茶,温暖每个人的心灵;亲情,像一把扇子,为每个人解除夏天的炎热。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
A.西周B.商朝C.夏朝D.春秋
2.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时姜尚等待的一位贤明君主是()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3.周武王联合其它部落打败商朝xx,是在()
A.阳城 B.殷 C.牧野 D.镐京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确立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
5.《墨子》一书中写道:“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这说明()
①社会等级界限森严②天子、将军和大夫等组成社会的统治阶层
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处境十分悲惨④奴隶成为祭祀的供品和贵族殉葬品
A.①② 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史书《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表明在夏商西周时,国家的大事主要是()
A.祭祀与发展农业B.农业与打仗
C.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D.祭祀与打仗
7.下列阶层中,属于夏商西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有()
①天子②诸侯③卿大夫④士⑤平民⑥奴隶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
8.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9.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B.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C.奴隶消极殆工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0.孔子的一个学生司马耕,字子牛。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牛耕出现大约是在()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11.战国时各国的改革变法中,影响最大的是()
A.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B.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C.邹忌在齐国的变法 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2、“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A.奖励耕战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D.建立县制
1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A.秦国“连横”策略的实施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实行商鞅变法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4.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A.金文B.甲骨文C.隶书D.楷书
15.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
16.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17.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是()
A.都江堰 B.长城C.大运河 D.赵州桥
18.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
A.大禹治水B.烽火戏诸侯C.卧薪尝胆D.立木为信
19.战国时期,形成了许多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都想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B.乱世出英雄
C.各国竞相变法,社会急剧变化
D.这些人出身卑贱,想借此出人头地
20.人们常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你知道我们习惯上用“燕赵之地”来借指我们今天的哪个省吗?()
A.山东省 B.山西省 C.河北省 D.河南省
二、非选择题:第21题8分,第22题7分,第23题15分,共30分。
21、列举题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请列举五个这样的成语。
22、阅读材料
材料一:魏国首开变法之风。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李悝注重改革内政,选贤任能,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小农经济。魏国很快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在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吴起重点打击旧贵族的势力,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抗。楚悼王去世以后不久,贵族们就发动政变,吴起死难。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去世以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惨遭车裂而死。
――——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②从材料二中商鞅的话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讲给大家听听。
③由材料一得知,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吴起和商鞅为此都付出了生命。因此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对此,你如何看待?并说出理由。
④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3.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C2、D3、C4、C5、D6、D7、B8、A9、D10、C11、D12、A13、C14、B15、D16、B17、A18、D19、C20、C
二、非选择题
21、仁义之师、卧薪尝胆、朝秦暮楚、合纵连横、退避三舍
22、①在诸侯争霸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②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对国家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地方进行改革。而且,只要是对社会和生产力在有推动作用的政策和措施都要实行。
③商鞅虽然死了,但他的改革为秦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他人死了,但规格是成功的,毕竟,在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成为七个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为以后消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④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23.(1)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2)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对人要团结友爱;不要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又比如:喜欢道家思想,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2分)。还比如:喜欢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