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一)(
《易经》是我国古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念的发源地,其辩证思想重视未成年人开蒙教育的优良传统,蒙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继承这一笔可贵的遗产,对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养成教育大有裨益。《易经》中的蒙卦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古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观念。
【易经】中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卦(愚味无知):有亨通之德(大智若愚)。不是我求教蒙味之童,而是童蒙求教于我。第一次占卦时能得到神灵的告示,再三地占卜就亵渎了神灵,也得不到神的喻示了。(所以求教于人的道理也是一样,要诚心诚意。)启蒙就是要培养人的品德纯正,是一种神圣的功业。
天地初开的蒙昧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有那么多的失败?是国为素质不够高,思路不够开阔,心胸不够豁达。要想改变一个人,只有改变他的知识结构,启迪他的心智。使他山一样的头颅,流出泉水一样的智慧。这就是蒙卦的卦象。山下有水,水就代表了聪明和灵气。水没有自己的形状。水依物随形,以附着的形状为自己的形状。水进河成带,进坑成湖,升天成云,落地成雨,无论是杯壶盆碗,照样装得满满。好比人,无论高低美丑,都可能有智慧。某处风景秀丽,必定山水相依;天下仁人志士,必定头脑聪慧。怎样才能启发蒙昧,方法多种多样,办学校是一种,私塾是不是也是一种?社会教育,比如办报纸出书刊听音乐看电视是一种,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方法不一,目的都是为了人的进步。
主张当婴幼儿智慧蒙开之际就施加正面影响,开发其智慧,促使孩子更好地成材。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胎教‚正本‛。古人认为,胎教是‚慎始‛的教育,是‚立教之本原‛,故而十分重视。据刘向《烈女传》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周王室就十分重视胎教。此后,汉代贾谊《新书》、戴德《大戴礼记》、王充《论衡》等著作中的一些篇目,以及许多家训都发展了周初的胎教思想。其中不仅包含优生优育的观念,而且着眼点仍是注重伦理道德的熏陶。例如家训名篇《许云邨贻谋》,对胎教提出的‚五宜‛要求就是‚宜听古诗,宜闻鼓琴,宜道嘉言善行,宜阅贤孝节义图画,宜劳逸以节,动止以礼,则生子形容端雅,气质中和。‛二是注重儿童少年期的早期教育。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文人学者都强调教育贵早,‚以豫为先‛。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教育家或家长还制订了从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各阶段的道德教育规程,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司马光曾经针对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认为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
卦辞上才说: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童蒙来求,早已心有灵犀,只待师辈轻轻一点,那欲开之窍,就会豁然开朗。就说明,学习必须心诚。一个人的心灵处在诚恳状态,那肯定平静如水,呈开放型,虚怀若谷。明静方能照物,心虚才能装东西。君不见静湖中的水,天上的一片白云,一只飞鸟,无不在湖心镜现。
利贞――《文言》上是这样概括的:利是美好事物生成的果实;贞纯正而执着,是干事情离不开的骨干。就象我们教育,用的是前人所研究总结积累的果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人也像水一样,没有堤坝阻碍,就形不成江河湖海,没有江河湖海,地球上还有什么风景可看?人的成长也有他自己的河床。
古人认为,蒙养教育最根本的是‚养正‛教育或曰品德教育。《论语》记载孔子为学生开设有‚文、行、忠、信‛四门课程,其中三门都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司马光《居家杂仪》中设计的家教程序,将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从‚始生‛开始,对婴幼儿期、少年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施行不同的养成教育内容,指导子孙读书严格选择,以免‚惑乱其志‛,力求‚养正‛。
所讲的‘童蒙养正’,教学生知道人与人的关系。什么关系?恩德的关系。人与动植物、大自然的关系,也是恩德的关系。我们每天吃的,土地里头长出来的-植物;我们穿的、生活所需离不开大地,大地于我们有恩。动植物来供养我们生活所需,怎么会没有恩德!……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不了知恩报恩,离不开作师、作范,所以这十二个字,把世、出世间的学术都包括尽了。这一种教育都要从小来培养,童蒙养正。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在思想和身体不够成熟的时候,还处在“勿用”阶段,所以见了女色不要动心,更不要娶过来。并且在蒙童阶段不要贪恋钱财。一个人如果早早地被色财所迷惑,那还能有什么大出息。故“无攸利”。
古人的不被色财所迷惑的道德教育观念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德育很有现实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致力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针对这些社会现象,大力倡导家庭道德教育,强调对蒙童以学业为重,甚为必要。**:困蒙,吝
古代教育,小学是从七岁到十二岁,它的教学宗旨、目标,就是培养正知正见,所谓的„童蒙养正‟,这一句话确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谚语里面常常说到:„少成若天性‟-童子时候养成,就如同天性一样,„习惯成自然‟。小学的教育,在生活教育当中,是要培养他的勤劳,洒扫应对,奉事长上,知道怎样奉事父母,怎样友爱兄弟,都是从这时候培养的。在德行、学问根本上,是培养他的根本智,孔子在总结他自己世界观形成的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他认为自己世界观的形成是由有志于学,即从接受教育的影响而开始的。
汉代的王充也说:所谓圣者,须学以圣(《论衡》),也就是说,只有教育和学习,才能使人达到道德上的高标准、高水平,成为圣人。有些唯心主义的教育家,尽管把人的道德意识看作是先验的、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但他们同样也不否认教育在培养先验的善性方面的作用。有的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保持人固有的善性,使其免于外界的引诱而放逸,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篇》)。还有的则认为天生的素质是可以为善的,但必须有待于教化。汉代董仲舒说: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前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没有教化,素质也不可能为善。宋代的朱烹也认为,人人都有生来十分完善的道德品质,只是由于气质的偏蔽,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必须接受道德的灌输与教化。然而这个期间的童蒙因种种困境而得不到教育,只能是‚吝‛――错误之极了。六五:童蒙,吉
什么是童蒙?是未被启蒙的纯真的孩童,也泛指一切未泯童贞的纯真之心,这样的心灵象湖水一样明净,竹节一样虚空,美玉一样可爱,正可谓是一尘不染。这样的心灵,天真无邪,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所以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这一思想与实践被荀子概括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中国传统处世箴言、家训教诲中几乎每篇都有要子弟谨慎交友的训诫。此外,古人也已经注意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的相互配合、凝成合力的问题。认为“父兄教之于家,师长教之于塾,内外夹持,循循规矩,非僻之心何自入哉!”(陈宏谋《养正遗规》)
童蒙之吉,才是真正的吉祥。所以就对其进行根本智的培养。什么叫根本智呢?根本智这个意思,就是真实的智慧,是从这个本生出来的。这是用植物来作比喻,植物有根有本,然后才能生出枝叶花果。由此可知,根本重要。根本智的培养,实在讲就是真心、真诚。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根本智。培养的方法,就是如何防止他的妄念。诸位要晓得,小孩子也有妄念,如何把他的妄念给打断,保持他的正念,这是教育的功能。正念是什么呢?正念是无念,无念才是正念,现代很少人懂得,古时候人知道。换句话说,无念就是心地的真诚、清净。所以在小学童蒙教学,老师只教句读,把这些中国的古籍,古圣先贤这些经典,经典就是教科书。教科书为什么称之为经典呢?教科书里头字字句句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超越时空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称它作经,古时候教科书是经典。譬如宋朝以后,朱熹新编一套教科书,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四书》,就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应就其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和“眼前事”进行教育训导。所教之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等,只教他依此规矩去做。”在我国传统家训和蒙学读物中更是对那些未“冠”子弟、学童的行为习惯规定得具体详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如《弟子规》,在学童刚开蒙识字时,就以生活起居、侍奉长辈、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这些最为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要求他们,从人人皆知、人人可行的日常习惯养成做起,逐渐凝成品质,收到积土成山、积善成德之效。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教育孩子,如用锐物,目的是开发蒙昧。一顿棒喝之后,孩子若是若有所悟,那也不失为一个开蒙的方法。这就叫“击蒙”。可是,这种击蒙的方法要有针对性,决不可滥用。更要掌握分寸,要使学生在严厉中感到爱意。不可让学生心冷。有灵气的学生,你根本用不着费多大的心神。对于一个头脑发懵的学生,有分寸地敲敲重锤,对于开发他内心深处的智慧,确有好处。《四书》就是有这个模式,《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是举出孔夫子跟孟夫子来表演,就是把理论、方法落实到生活上。童子的时候就教他读,不讲解只教他读,利用他天赋的记忆力,童年的记忆力最好,让他熟记。而过去教学的方法,的确合乎现在科学的理念。
古时候的书,你不能说它不合科学。你看我们看古书,古时候木刻的刻版书,每一页十行,每一行二十个字,换句话说,五行就是一百个字。根据记忆力的差别,老师每天教你念五行,五行要念到能背诵,念多久能背诵才算数呢?不能超过十遍,超过十遍以上就太吃力了,就是十遍能够背得下来。如果十遍背不下来的,字数减少,减少到他十遍能够背得下来,以这个为标准。背下来之后,老师再督促他,要背一百遍、背二百遍。记忆力不错的孩子督促他背一百遍;记忆力弱些的孩子,教他念二百遍。到第二天,先把前面教的背一遍之后,然后再教新的经文。这是童蒙教学用这个方法,天天教他朗诵、教他熟记,目的在那里呢?目的是把他的妄想打掉,这个方法妙绝了,使他心地纯正,把古圣先贤这些教训统统记在心里。因为这个时候,他智慧没有开,不需要讲解,讲他也未必能理解,只是教他背,教他背诵。到十三、四岁,智慧开了,懂事了,再开讲。所以中国古时候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太学,太学就仿佛现在讲的大学。太学里面就是讲解,小时候所背的这些经论,要在太学里面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讲解辩论,所以读书乐!上太学有许多老师,当然每一个老师指导的学生并不很多,十个、八个,用现在话讲都是小班制。老师带着学生去旅游,游山玩水,走到那个地方讲到那个地方,一面走着一面就是研究探讨,不需要带书,参考书都不要。老师背过的,说到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大家都知道,都背得滚瓜烂熟,那里还要带书,还要带什么参考书,都不必要。一面旅游就一面讲解,因为典籍里面有很多关于历史、地理,所以在旅游当中,真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就是考察,成就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这是真实的学问。所以他那里会有时间去打妄想呢?这叫真正的学问,真实的智慧,这才叫用无限宽阔温暖的一颗爱心,去爱学生。
智慧映照山的巍峨。山水相依,山重水复,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先生,既是先生更是学生。心之蒙昧如山下的荒草,也许没有没有穷尽的时候,所以开启蒙昧是我们人类永久性的任务。
剔除其中某些糟粕,对于我们今天的未成年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仍有一定的启迪意义。首先,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在未成年人德育中应注重早教固本。蒙养教育是人生的最初教育,是培养公民品德的‚雏形‛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否受到家庭(当然也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的正确道德观的教育、熏陶,对奠定我们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道德素质基础极为必要。例如陶行知先生就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重视品德教育从母亲开始、从人生的最初开始,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如果抓住这一阶段的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养正‛的教育,就能为以后优良道德品质的‚成型‛打下扎实的根基。其次,注重养成的思想启迪我们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始终坚持教化与践行的统一。儿童天真纯朴,求知欲旺,可塑性强,但思维能力较弱,知识较少,因而品德蒙养教育决不宜简单地向孩子灌输大道理,而要将‚大道理‛化为‚小道理‛并与‚生活‛相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从行为的养成着眼,从生活常规、日常小事入手,进行指导,逐渐反复强化,形成习惯,进而促成孩子良好品德‚雏形‛的建构。此外,在对未成年子女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家长更要言传身教并施,注重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训导、激励孩子。再次,重视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儿童品德形成影响的思想启示我们,应充分注意环境对未成年人道德形成的作用,极力营造有利于他们品德塑造的社会环境。当今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比古人复杂得多,社会风尚、现代传媒、法制环境,以及接受成年人示范、熏染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对儿童品德培养的影响作用日渐增大,因而更应该在少年儿童的教育中增强德育环境意识,加大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亦即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力度,注意将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倡导成年公民增强责任意识,自觉以身立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此外,古人提倡的‚易子而教‛,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克服孩子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性,培养独立性;二是可以培养孩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三是还可以克服由于长期在一个家庭中生活,难以完全避免的家庭生活习惯和家庭教育上的局限性,以扬别的家庭之‚长‛,补自己家庭之‚短‛。
第二篇:教育理念(一)
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塑造品质
教育理念培训记录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讲“教不好学生等于偷钱和抢钱”、“讲课不好就是人品不好”,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是强调“我们怎么样”,我们老师讲课一定要讲得好,服务要好,环境要好……但是学生学没学到知识、掌握没掌握知识我们并没有做全面的评估,反正我的老师不错,服务不错。大家注意到没有,直到今天我们教学都有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说明学而思只致力于解决“教好”的问题:就是我们专注于把课讲好,要用最好的老师来上课,做到这样,就算没有偷钱和抢钱了。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另一件事,就是“学好”的问题。我们老师讲得好,但是这个学生可能走神了,或者家庭环境不好,或者学校校风问题……他最后就是没学好,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不是我们的责任。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回避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学生到底学明白了没有。所以老师教得好不等于学生学得好,我们需要真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最起码也要找到他学习效果不好的症结所在。
在去年上半年,季老师带领的团队就一起投入的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真正有效学习的解决方案。其实这些理念和方法我们从03年开始,在教学中也或多或少有使用,但是可能不够具体,不够系统,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价值观那样公开讲过,但是这些理念确实能够帮助到学生。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教育理念。
这些理念后面会指导我们的研发,指导我们的师资选聘,指导我们的师训,指导我们的日常服务,指导我们跟家长的沟通,也包括对我们学科的宣讲。
一个学生的学习为什么会没有效果? 大家想一个学生一周有多少个小时?
——对,一个学生一周有7*24=168个小时。但是我们给他上课一周只有几个小时? ——对,只有3个小时。
所以说一个学生在我们这上课,他最后考上清华北大了,我们也会认为其中有我们的贡献,但这里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他一周的168个小时中,在我们这学了3个小时,我们是如何能够帮助到他的?——我们要真正的帮助到他,就必须要借助这3个小时以外的力量。
我们通过这3个小时上课时间,不仅需要教会他知识和学习的方法,还需要用来改变他对学习的兴趣,改变他的一些行为习惯,改变他思考问题的方式。
一个学生因为上了你3个小时的课,每天回家学会了先复习后作业,每天回家玩游戏时间能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这就是成功;一个学生因为上了你3个小时的课,所以养成爱阅读的习惯了,爱上了学习,周一到周五课内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这就是我们3个小时能够创造的价值。
这是我们这次探讨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事实上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学而思来,是因为他们看到很多学生在这里“成绩提升”很快,但是他花了钱、花了时间,还是有可能解决不了他孩子的问题,为什么呢?
因为他花钱、花时间上课,甚至报了1对1只能解决一个问题:找个好老师教学的问题。他的孩子要想真的吸收到知识,至少还面临3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这3个因素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个叫学习动力问题。就是孩子自己爱不爱学,想不想学的问题。有的家长只知道请好老师给孩子灌输知识,但孩子对学习既没有兴趣,也没有信心,更没有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没有积极的人生理想,能够学好才怪。
第二个是学习环境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有好的老师,也想学,但是他的圈子不支持他学,家里没有自习室,父母打牌每次三缺一都叫他,周围的好朋友上课都不认真地听讲,大家都觉得学好学不好无所谓,那么他也很难学好。
第三个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对,比如不会复习,每次都是对着课堂笔记做作业,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听歌,又不能抓住课堂时间,那么也很难学习好。
这三个问题我下面给大家一一具体展开阐述。
一、学习动力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的家庭条件比较好。他告诉我他的孩子很聪明,但是怎么报辅导班、请家教进步也不明显,他想请我就跟他孩子交流一下。我一聊就知道,他孩子一直疑惑“为什么要学习好”的问题——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学习好。学习好和学习不好有什么区别呢?在他的价值观里面,他觉得那些学习好的学生都是虚伪的或者喜欢拍老师马屁的学生,所以他完全没有学习的动力。而且因为他爸爸有能力,他将来不管上什么样的学校都可以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他学习好了也没有成就感,所以他没有学习的动力。
那什么叫学习动力呢?学习动力主要由这几部分内容组成:第一叫兴趣,第二叫信心,第三叫成就感。
一、学习兴趣。
一个学生如果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或者说他觉得学习是很枯燥的事情,那他就不会很喜欢学习。其实这不能怪学生,大部分时候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是因为老师讲课枯燥所致。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我以前跟大家分享过我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我原来小学的时候特别的讨厌语文,为什么讨厌语文呢?因为我的语文老师是这样布置家庭作业的:今天回去之后把课文抄写五遍,课文后面的词抄写二十遍,然后他会在文章中在划几十个词,然后我们要把他划的词再抄写二十遍。
所以呢对于我来说就比较崩溃了。怎么办呢?你知道的,铅笔可以绑成一排,两三只笔绑在一起写的,但是这样子写也还是抄不过来,你知道抄二十遍是很崩溃的,所以后来就干脆不写。就是这样一种布置作业的方式让我们觉得学习语文很枯燥很无聊,整天抄写和背诵,所以语文一直学不好,成绩也很一般。
后来有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语文成绩。我们农村学校经常组织大扫除,要到操场上拔草,农村的操场草特别多。有一次我跟我们班语文成绩最好的同学在拔草的时候蹲在一块儿,我就问他语文是怎么学好的,他就告诉我“可能是因为看武侠小说看得多了”。我心想还有这么好的事情,我家里穷,不好张口向父母要钱买,我就向他借了很多武侠小说看,结果我就发现我的语文水平果然就慢慢往上走了,到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时候他语文成绩全班第一,我全班第二,比他少2分。其实我语文学好还有一个原因,后面再讲。
学生的兴趣很多时候也会被家长扼杀。
你比如说我们看到很多家长反对孩子看故事书、看动画片、玩扑克、玩游戏,他们觉得这都是在浪费时间,这些也都是当年我父母反对的事情。
我自己也一直在做跟踪研究,包括我带队参加华杯赛全国总决赛,我看到那些学习最好的学生和能拿金牌满分的那样一批孩子,他们也是一样的在甚至没有节制的在玩游戏,包括那些得CMO金牌和IMO金牌的学生。
事实上我看玩游戏也没有把他们毁掉,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自制力的问题,但是反过来看,一个学生离开了这些会变成什么样呢?你让他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他只会讨厌,抵触,然后趁你不在的时候偷偷的去做这些事情。
培养孩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其实是非常难的,你比如说在座的各位如果有孩子的,你可能非常希望你的孩子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很多顶尖优秀的人每天都有阅读的习惯。那么你跟孩子讲,阅读是一个对人一辈子很有用很重要的习惯,但是你的孩子还是不容易有好的阅读的习惯。
为什么?因为你随便拿一本名著或者散文给他看,他是不容易看进去的。你让他自己挑一本,更可能挑的是动画片或者故事书;你让他选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很可能选择玩游戏。你可能会说看故事书对他有什么帮助?其实这样的书对他来说很有帮助。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有趣的故事情节他才会感兴趣,如果你不让他看,那么他只能背着你偷偷看,你不让他玩,他只能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偷偷玩。
故事书、动画片对于孩子大脑的发育,就相当于鸡鸭鱼肉那些蛋白质对于他身体营养的补充。我们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身体健壮,就给孩子买很多好吃的;其实一个孩子小时候多积累故事书、动画片这些素材对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思维模式的健全是非常有帮助的,它们是信息量的载体,孩子更容易通过动画片、故事书这些载体去理解世界。
我们家长不用担心孩子去看这些故事书、动画片。孩子没有丰富的社会圈子,也不太了解这个社会,动画片很多时候塑造了他们最初的价值观。像我们小时候,我看的那些动画片到现在还影响着我。《雪孩子》让我们看到人世间的爱,《葫芦娃》和《黑猫警长》让我们知道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机器猫》让我们拥有梦想,《圣斗士星矢》时常给我们内心力量……我们大量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模式就是从动画片中提取来的。小孩子就容易接受这些东西,他是通过动画片了解这个世界的。
现在也是如此:很多学生地理知识都是从《赛尔号》学来的,很多学生对三国时代的了解是从玩《三国群英传》游戏了解的。你叫他真的去看书吧,他不愿意去看。因为这才是他喜闻乐见的形式。他只接受他能够理解的形式。
你放心,只要他看的是健康的,当一个孩子他的信息量,通过看漫画故事书、趣味故事书,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他自然会转向那些健康高雅的读物。也就是说,当他看了几十本、上百本《安徒生童话》之类的书之后,他自己就会突然有一天找一本《读者》出来看看的。
反之,我们用极限分析法,一个孩子从小被关在一个屋子里面,天天给他吃各种好吃的东西,那么到二十岁长大了就是片白纸,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所以如果把一个孩子的社会交往、故事、动画片、游戏这些他用来了解世界的渠道断了,他就很难有所成长,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你给学生保留社会交往,那么他就只能从别人身上学习,在这个信息时代他的获得信息的渠道就会比别人少很多。
所以你得想象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这样一些东西,他只能按照你的意愿学习,他不容易有他的形象思维,他不容易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他没有大量的信息素材的输入,那么他长大了,就容易变成一个我们熟悉的人——“孔已己”。
孔乙己他很博学,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孔乙己是个秀才,要是在今天,应该也有机会进重点大学。孔乙己也很儒雅,认为读书人偷书为“窃”不为“偷”——你就知道中国的应试教育绝不是当代的事情,而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保护好孩子的信息源输入,你就要保护好孩子的兴趣。
二,信心:中国几乎所有人的信心都在学习中被打击。
信心,对学生是非常的重要。
前面提到我小学时候学好语文的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说来很有意思,是因为有一年,大概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县有一个民办教师,他把他们班的好学生的作文全都搜集在一起出了一本书,我现在都记得那本书的名字叫《幸福的小芽》。
市面上大多作文选的文章都是千挑万选的,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很差劲,不敢下笔。这本书的编者朱立新老师很nice,不是因为那本书文章编写得特别好,而是因为那本书的文章是一个学生平常的习作,我看那本书就恍然大悟,仿佛看到的是我同桌写的文章,很真实,让我知道这样的写作也是可以出成书的。从那之后,我从原来不敢写文章变成敢写了。以往我写的东西老师总是打分不高,从那之后呢我就不管老师打多少分了,我知道只要坚持写就会出成果。后来果然如此,虽然老师给我作文打的分从来没有高过,但是我参加作文竞赛得了市里的奖。
每个人都有优势,也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教师要能够发现学生的独特优势,并且表扬出来,这会给学生信心。
我们期望每个班的老师花精力,研究发现学生的独特优势,并且公开表扬出来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是对学生自己和同班同学一举两得的事情。遥远的榜样对学生价值是比较少的,因为接触不到。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因为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感受会比较深刻。这样会给学生巨大的信心。
我们研究发现我们的课堂教育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几乎所有人的信心都在学习中被打击。而且这个事情已经延续了两千年。
我举一个例子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怎么扼杀学生信心的。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被扼杀了信心长大的,我长这么大没有看到太多的老师是重视保护学生信心的。
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真理。这句话对老师的要求是极其的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很多老师讲课,他很激动,很有激情,是因为他自己有成就感,就是他自己讲课的时候他自己很爽,他觉得自己无限的强大,他觉得他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他在帮助学生,他不知道那其实也在打击学生。其实任何一个只顾自己感受的老师都在反复向学生证明他就是一个傻瓜。
我发现很多老师给学生讲一个定理或者新知识经常是这样的:给一个学生5-10分钟时间思考一个题目,然后学生半天也没有思考出来,老师就觉得自己很牛、很强大,就接着给孩子讲解这个题目的知识点和思路了。
我们学习的任何一个数理化的定理和知识点在历史上大概都是无数人想了一辈子也没想明白的,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祖冲之,他研究圆周率很多年也就只搞清楚了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六七位。
其实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这样的,无数数学家、科学家,一辈子就是研究了那么一两个东西,但是老师们课堂上会给学生多长时间思考呢,10分钟。
大家想想,老师讲的很多数学知识、定律,都是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数学家想了好几辈子才想清楚的,学生想课堂上10分钟就自己研究出来是极其困难的,但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跟孩子讲清楚,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会一次次打击学生的信心,反复向他证明他果然就是一个笨蛋。因为学生每次学新知识都会感受到方法的巧妙和自己在这10分钟思考过程中的无能为力。
我们要告诉学生:很多人一辈子只研究出一个公式,但是你有更加重要的使命,一辈子要学习很多个公式,所以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研究这些公式,他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学习到,这样你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去探索,超过这些科学家。
我们要把这个道理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要告诉他,学习就是浓缩前人研究精华的过程。
这样,学生上完你这节课后他才会有自信,他会想:这东西不会做不是因为我笨,也不是因为它难,而是因为人生的时间有限,我不要花一辈子去重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而只需学习他们总结的精华,我一节课就要学好几个数学家一辈子要研究的东西呢。
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不断积累他的成就感。
如果学生想爬上桌子,又很难。做老师的最好的方法不是把他抱上桌子,而是悄悄递给他一把椅子,然后默默的看着他第一步跨到椅子上;当学生爬到椅子上的时候,他又突然发现自己再跨一步可以爬到桌子上,他爬上去了,这个时候他充满欣喜地说:看,我可以自己爬到桌子上了!
老师的成就感来自于这种甘为人梯、默默无私、没有自我炫耀的付出。
让学生超过老师。
教育的意义、老师的伟大也在于此。
中国的两千年封建统治带来的思想奴役导致了国人在学术上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过度崇尚古圣先贤,忽视了质疑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老祖宗作的叫经,后人不断的给经做注,再后来的人再去给注做疏,但是老祖宗的经永远是最高的山峰;而西方文化崇尚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前人的研究结果为基础,突破和超越前人。这导致了中国文明的创新性不足。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自嘲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区别微博这么说的:“犹太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然后第二犹太人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犹太人就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就很繁华了。中国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中国人肯定开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虽然是一个自嘲的微博,代表中国人比以前有自信,但是国人创新不足也是个事实,我们需要从培养孩子自信开始。
另外,我们还要关注另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孩子会因为学习不好,映射到自己的方方面面都不行。
中国传统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文化,所以读书出仕成了主要的途径,导致不只是教育界,而是社会形成了读书好就能力强,读书不好就能力弱的主流意识,我们也很少讲学习不好的学生进入社会有很好的发展,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招聘,也通常更看重名牌大学的、高学历的学生。
这是全社会对人才认识的问题。
三,成就感。
我重点讲讲成就感。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谁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吧!
所以我们培训老师时就跟老师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上课要让学生成为主人,知识是通过你的引导让他自己探索出来的,不是你教的。所以做老师要记住,不能只顾着自己讲课爽,而要通过互动,让你的学生爽。
家长也是,有的家长也会去跟孩子抢成就感。我们课堂允许家长听课,老师说:这个题目谁会做?一看下面学生都还在思考,突然一个家长举手了,他一定要表现一下自己会做,深怕被轻视了。
有的家长特别在意自己的成就感,还和孩子坐在一起,所以这种情况老师要制止,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有的家长坐在孩子边上吧,一看到孩子不会做,家长他自己着急了。你总要给孩子时间思考吧,有的家长没耐心,所以一会儿指点一下,一会儿拿起孩子的笔替孩子写两笔提示一下,孩子还不会,家长就着急了,啪!扇一耳光,“笨蛋!连这都不会!”——这叫什么呢?这就是家长他不给孩子成就感,只要自己感觉好。
很多家长喜欢上课记笔记,回去孩子如果不懂呢,他可以给孩子再讲一遍。
这里我要说,我们家长正好搞反了:家长不仅不要给孩子讲题,而且应该让孩子给家长讲题。
这样两个好处:第一,孩子要有不会的,你要让他去请教别人,他可以向同学请教,向老师请教,绝对不要请教家长,好处是从小学会与别人沟通,终身受益的;第二,孩子能给家长讲清楚一定是深刻理解了,并且他给家长讲题的过程锻炼了自己的口才。
我们展开说说。
第一,他不会,要让他学会请教别人。
请教别人就是培养孩子从小向一切人学习的能力。很多人从小就不会请教人,长大后遇到困难他不会向同事请教,也不敢找领导沟通,与别人沟通有障碍,甚至他到陌生地方不敢找人问路。
孩子请教别人有时候也觉得不好意思,尤其是被拒绝的时候。我小时候很愿意给别人讲题目,以为跟别人分享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我请教别人也从不含糊。有个成绩好的同学不愿意与同学分享,我还厚着脸皮请教他。有同学问我是怎么想的,我说反正难受的又不是我。你知道与人沟通就是这样子的,不管别人怎么样,但是你对别人热情一点。这就是向一切人学习,学而思提出来要向一切人学习,也不是偶然的。
第二,要他要学会跟别人讲。你知道一个人会讲很重要,他要能给父母讲题,他讲着讲着会有成就感,而且他能讲出来说明他真的学懂了,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表扬他。孩子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就是来自他跟别人分享知识以及由此带来的荣誉感。
我们上课的时候,课间也可以请同学来讲。有一道题或者这道题老师就不讲,让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学习,要确保每个人都会。那么我们给会的人一个责任,你必须把别的同学教会;给不会的同学一个向别人请教的机会。任务完成了,我们给每个人发一张积分卡。每两节课或者三节课我们有这么一个任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样会增加同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增加学生的课堂的参与度,这是蛮重要的。
所以我觉得自己特别的幸运,我爸爸是高小毕业,我开始还以为是高中毕业,最后才知道,高小毕业是小学高年级毕业,那个时候是五四制,也就是小学五年级毕业,我妈妈是小学二年级学历,很朴实的两个农民。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说:我们教不了你什么,你有不会的别问我,去问老师去。因此我只能,要么是自学,要么是请教别人,否则就没办法获得知识。我小时候特别的羡慕我的一个同学,他家庭条件不错,父母给他买了很多参考书,他自己又很努力,然后有不会知识爸爸妈妈还能教他,一直到高中学习成绩都比我好。但是后来真正长大了,进入社会了,我才意识到,其实父母不给孩子讲知识,真的什么也不会耽误孩子。父母一定要放弃对孩子的控制。
你不要想什么事情你都要帮助他,学习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你在哪方面要帮助他呢?就是你要给他做表率,为人处事的表率,这点特别重要。
所以在学习的问题上我要说清楚,家长一定不要与孩子抢成就感,一定要建立孩子的成就感,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成就感凌驾于孩子之上。
再比如说定目标吧。一个班假如50人,一个孩子如果说在班上是15名的水平,家长通常喜欢这样给孩子定目标:你要是考到前10名,我奖励你小汽车,前5名带你去三亚玩,前3名带你去美国玩„„第1名简直就要带孩子上月球了。
(且不说排名这件事情对不对啊,我们不唱高调,因为客观上最后考试名次决定了孩子能否上好学校。)
本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自己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的,结果呢变成了父母给定的目标。
这个事情就搞反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种激励的方法会怎么破坏孩子的成就感。这是最有效的扼杀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的方法之一,物质奖励和绩效考核来管理孩子,会极其有效地破坏孩子的成就感,把一个无价的东西变成一个有价的东西。
我给大家讲一个有寓意的故事:
说有一位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了下来,想在那儿安静些写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三个男孩放学后来这里玩,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很是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来和他们进行谈判。他说:“我很喜欢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每天给你们每个人一块钱。”三个男孩很高兴,更加卖劲地施展着他们的脚下功夫。
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明天起我只给你们5毛钱。”孩子们很是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每天放学后,继续去进行他们的表演。
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两毛钱?”一个男孩说,“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的两毛钱而浪费宝贵的时间为你进行表演呢,不干了!”
孩子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本来是一个他乐意去做的事情,用金钱、目标、绩效来导向和考核就会破坏他内在的成就感,让他误以为内在的成就就只是和这些外在的指标一样。而这些外在的指标是他可以失去的,所以他反而因此丢掉这些时没有任何负担了。
一个学生是15名的水平,你给他定前10名来奖励他,把他的一个无形的目标就变成了有形的可衡量的东西,无价的成就感变成有形的父母的目标。
这里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家长把自己的目标强加于孩子,把孩子的内在动力(为了追求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变成了外在动力(为了追求家长的奖励)。
假如家长不定这个绩效目标,大家认为孩子会努力成为最后一名吗?这个概率是比较低的吧,如果这样想也一定出现了另外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也不是这种绩效考核能够解决的。
现在麻烦了,本来是孩子自己的目标变成了父母的目标,本来是为自己好好学习的现在变成了为爸爸妈妈去学习了。那么当爸爸妈妈不能给我奖励时,我为什么还要为他们的目标努力学习呢。
第二个问题是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我跟很多家长探讨过这个问题,我发现大多数父母给孩子定的目标都会略高于孩子的实际水平。
假如说一个孩子上次考试是15名的水平,大部分家长会给他定目标定什么目标呢,会定大概10-15名,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期望孩子下次考试比上次要高。
那么我们知道有一半左右的家长该失望了,因为有人进步就有人退步。如果这样定目标,家长们无形中又一次拿走了孩子们最宝贵的几样东西:兴趣、信心、成就感。
最好是不设定目标,如果实在要定目标呢,那么定低一些会更好,比如20名,这样孩子不会有太大压力,也就是你要让他即使发挥失常了仍然在家长面前很有面子。
给孩子尊严、面子,对孩子非常重要,这样他即便考到18名他依然超出你的期望,他依然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家长放心好了,他才不想考18名呢。他心里想的一样和你一样是高于上一次的成绩。但那是他心里的目标,而不是你强加给他的,对吗?我们家长总是不放心,总希望孩子告诉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这样一种做法破坏了孩子的成就感。
所以你要给孩子尊严,你可以多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多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扬他。让他不只在你面前,而且在其他同学、亲戚、朋友面前依然很有面子,很有尊严。你给他这个尊严,他会努力去维护这个尊严。
很多家长会毁掉孩子的尊严。什么叫毁掉孩子的尊严呢,比如有的家长说:你怎么这样,你看隔壁家的小明怎么样,王叔叔家的孩子怎么样。让孩子觉得,我没有希望了,我在爸爸妈妈的心目中很没有地位。这就是你有效地扼杀了孩子的尊严、兴趣、信心、成就感,什么都没了,扼杀了小孩子内心的那种学习动力。
为什么我说不定数字目标是最好的呢,因为一个孩子如果还算比较努力,考多少都是正常的结果。我学习的时候我父母从来不跟我谈学习的目标,更多跟我谈人生目标和理想,我知道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必须要自己管理好。
父母允许孩子犯错误会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有的家长过于追求完美,不希望孩子走弯路,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什么叫过于追求完美?有的家长追求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从小学就是第一名,如果第二名回来就跪地板,然后小升初,然后华杯赛一等奖,进入重点中学超常班,然后进入北大、清华,然后出国,必是哈佛耶鲁。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一辈子会受到无数的挫折,假如说你的孩子,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是这么优秀,是一件非常值得担心的事情,因为这样的长期以来的优秀,会产生无数的悲剧。大家知道,跳楼不是富士康的专利,北大清华还有一些名牌学校也有一些学生跳楼。因为他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很优秀,都是全班第一,到了北大清华,他就不能总是第一了,他就觉得压力非常大,压力大了怎么办,痛快点解决吧。你说这是一个多么悲剧的事情。当然也有学生进了北大清华都很优秀,最后他考上了哈佛,跑到哈佛去跳楼。你说跳楼为什么要出国了,跳楼哪都可以跳嘛!
我再告诉大家,跳楼也不是北大、清华的专利,也是有些高中生的事情,像北京高考前几天据说也有人跳楼。一个高中生学习压力这么大,很显然父母对他的期望非常高,他自己不能承受压力。那就是我们目前培养的孩子,过度的优秀,优秀然后产生失落,从来没有失败过,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孩子是很可怕的,因为他一直一帆风顺,当他面对打击的时候,他就无法正常面对,精神上就崩溃了。所以那些小时候一路挫折走过来的孩子,内心会比较坚强。
不知大家是否同意,一个人的成绩和他的成就不一定是完全相关的。2009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统计机构对高考状元做了个调查,最后出了一篇文章,叫《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全军覆没”》,全军覆没的意思是什么呢?当然,不是说真的全军覆没,而是说这些人取得的成就不够匹配当初的高考取得的光环。
事实上这个也不奇怪。打个比方,小升初、中考、高考,相当于是短跑,50米、100米谁跑得快,谁就是赢家,而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50米的冠军去跑马拉松不一定能拿冠军。大家理解这意思吧,高考最多也就考两天,我们称之为是50米的短跑,刘翔跑马拉松,不一定跑得过跑长跑的人,比不过一万米的冠军、亚军或者第十名。所以高考的选拔方式和人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就不是完全相关的。
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如果从来都没遇到沟沟坎坎,一直都一帆风顺,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反过来,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些挫折,并且学会越挫越勇,对他人生日后的发展反而是件好事。
大家听说过有个人叫马加爵吧,就是在宿舍里拿锤子砸同学的那个,马加爵同学也是个学习不错的学生,他曾经得过县里的物理竞赛二等奖。只不过家庭条件比较差,当然还有他个人的原因,当时可能是受到欺负什么的,那也不一定要拿着锤子去砸同学吧。很多时候,我们会重视孩子一个方面的培养,但是一个孩子进入社会后,他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注重一个方面,长期来看就可能酿成悲剧。这个事情,我们大家一定要重视!
学习动力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习动力、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这三个因素非得要排个序,我认为学习动力是第一位的。一个孩子他要是不爱学、不想学,他学习得不到成就感,或不相信自己能学好,或从来没见过学得好的学生是怎么样的,那个学生长什么样,他有什么结果,他是不容易有动力的。这讲的是学习动力,是一个人的内因。
(待续)
第三篇: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与当代大学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与当代大学教育
胥梅
(西北大学 法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它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强化说明的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坚定地信奉这种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的共识,分享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一、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精华
(一)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尊师重教的风气
孔子说:“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或说为十五岁以上能够自己“束发修饰”的、或说为自己送上十条干肉作学费的,孔子都愿意给予教诲。
孔子的教育对象不分种类、贵贱、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学习的都收为子弟。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及《孔子家语》《论语》的记载,有姓名可查的,有80人。颜回是平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路、子张、原宪、曾子、樊迟均为平民。公冶长,坐过
牢。颜涿聚是“梁父之在盗”。这些有罪之人,孔子也收了。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意为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为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疾学在于尊师。” 意为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这些均体现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尊重,尊敬师长的良好教学风气。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道:“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还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朱熹认为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而时习集中体现了二者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含有转化的意思。“时习”能使其所学融会贯
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温故知新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规律: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才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由已知探求未知。这种既重视时习温故,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四书集注》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也有一句名言:“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说,教师如同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在处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教育家多主张学思结合、学思并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主张学思并重,但应以学习为基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也强调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荀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也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并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思索以通之”,即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学相长、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礼记·学记》还明确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里深刻地阐述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立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对教师而言,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也要学,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才能提高教的水平。对学生而言,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
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重视启发诱导,去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潜能。孔子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
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
二、当代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主要问题还是教育机制落后与官本位思想严重。到底大学主要任务是什么,每年投入的钱到底有什么社会效益,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学放在第几位,如何合理评价教授工作,和教学管理与服务,这些基本问题都搞不实,很难搞好高等教育。
首先是教育体制僵化,忽略了文化学术氛围的培养;在大学校园里人人皆忙,缺乏交流沟通,缺乏活力。大家都怀着一种功利的心态去做事情,看重的是结果,而非事情本身。这种心态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初始阶段,成功的捷径和方法可以总结和效仿,再想获取进一步的成就就相当困难了,很多人都会感到茫然,看不清方向。在这个层面上,没有什么成功捷径可以复制,支持你走下去是依赖于在初始阶段依靠兴趣发掘出来的方法途径。在这种缺乏自我兴趣能力培养的状态下必然无法进步,以至于只能安于现状,临渊羡鱼。由于没有浓兴趣、文化学术氛围和交流平台,使学生丧失了本该在大学培养积极主动和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导致了人人皆为现实谋生计,最终所培养的学生是统一化、标准化的。
其次是官本位思想严重;丘成桐曾对中国大学教育现状进行评价:中国的教育凝固
了学生的灵性,禁绝了创造性的天才。目前高校大行其道的实用主义、与钱权攀亲戚则让人们担心这方净土有变成学店、黑店的危险。由此出来的学生会把非官即商作为人生前途。“中国的学生,做学问达到一个地步,动技能的机器。我们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已不再是各式各样的人才,是类似于标准化的产品。如何实现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创造精神的大学教育的灵魂值得我们去反思。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有不少合理的、有价值足够令他们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便会停下来,他们追求的东西只此而已,对学问根本没有热诚”。由于受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理念的影响,纯洁的象牙塔里受到社会上官本位化的冲击。每一个人读书的目的似乎都是为了做官,小的时候大多数家长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会有人在意我们的意愿,甚至是我们自己。再次是大学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现象严重;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的课堂上并没有对学生的发展前途做过规划。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疏离民众,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形成了高人一等的意识。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毕业意味着失业,很无奈的一种表达。这里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教育与社会的生产相脱离,那么在这个前提上,我们的国家的引导呢?学校培养的责任呢?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当然所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找到工作啊!其实,尤其是大学,更应该顺应市场规律,紧密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
三、我们的举措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行为的人,而不是培养一批具有劳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今天重视和吸取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大学传统和现代精神融会起来,既不失大学神圣的使命,又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壮大。
(一)正确把握大学教育的功利性追求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其所产生的史无前例的巨大影响,及国家民族的积贫积弱,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断裂与迷茫之中失却了传统教育理念之根,无可奈何地滑人了极端功利主义的泥潭。从此,功利主义就不断困扰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整个教育理念又被简化为为经济建设服务,甚至主张向产业一样来管理。
无可否认,教育是具有功利性的,不论是经济功利性还是政治功利性,都属于教育的基本功能或任务内容。因而,大学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这种观点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我们还应认识到,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虽不能完全排斥功利性但也不能简单追求功利性。正确的把握和理解功利性追求,使当代教育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的利益。
(二)致力于大学教育目标,造就健全国民
人类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教育理念,特
定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特定的教育活动及其本质特征。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它决定着教育理念的本质,因而也就决
定着教育活动的本质。所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从而实现其服务社会、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办学目标。
1.建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偏重于记忆和积累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而忽视和淡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旧的办学体制不是让素质教育应鼓励和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发展个人潜能,找到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竞争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们往往学习的功利性较强,把掌握知识技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每天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纷繁复杂的证书证件考试的奔波上,而忽视对个人人格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趣爱好的培养。最终的结果就是毕业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竞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损失。
大学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但要能掌握生存本领的责任,还要承担传承民族传统和文化的重任;不但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是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思想开放,行为合理;独立思考能力强,能评估他人,且对自己有正确估价,又能掌握明了现实情况。拥有独立果断的判断力,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责。有强烈的求索、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心理承受力强,能正确的对待挫折。培养这样的同学公民,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向。这样的人才,才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2.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钱学森:“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学生有创造性,只培养模仿力、接受力,没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学教育要改变对知识的复制和模仿,重视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应当成为当今教育思想的变革之一。
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教育更应培养一批有创造性而不是有模仿性的人才。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创新的教育思想。这一方面需要学校的指引、老师的教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思想与想法。只有我们学生自己看懂了,再加之学校的引导,才能使创新的思想在大学的校园里传播发展。
3.顺应市场化需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各类大学迎来了一个加速膨胀发展阶段。在现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市场。大学要靠自身的条件吸引学生,两个关键点:一是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二是做到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需。通过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学生能够通过几年的学习适应社会的竞争,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服务于社会。
众所周知,名师出高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主要是培养优秀的学生;另外注重课程安排的完整性,与实际相结合;课程内容和体系,也要从实际出发,使课程体系
更完整、内容更符合实际。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增强实践能力。
古今中外大学精神有着相通之处。当现代大学教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传统大学精神却开始走向失落,大学似乎越来越
远离其本来的面目。在这种情况下,回顾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结合古代教育理念的优秀传承,加快实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培植社会资本的教育目标。
(责任编辑:郭霞)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二.试述《离骚》的艺术特点。(5分)答:(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在艺术表现上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固有逻辑,而进入奇幻神异的想象境界。《离骚》后半部分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诗人把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真挚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抒情主人公的光辉人格,更多的体现在他追求理想坚贞不屈的思想行为之中。他一心报国,却不断的被馋害、被疏远流放,但他非但没有放弃理想,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美好品质的修养。他屡遭迫害打击,却九死不悔;忠贞爱国反受其难,却初衷不改;理想终于破灭,便以死殉国。
(3)比兴手法的拓展。《离骚》运用了较《诗经》更丰富的比喻,他把《诗经》片段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他还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之具有象征的意义。《离骚》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影响极为深远。
(4)结构和语言上的创新。《离骚》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乡情结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这个中心谋篇布局。诗作前半部分主要是写实,后半部分大体是虚写。前后两个部分,一虚一实,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半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艺术境界层进层新,使思想情感得到了尽情挥洒。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即采用了民歌的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表现了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同时,他开始构造长篇巨制。这样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容纳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便于奔腾澎湃之激情的尽情抒发。《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情思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这个型制特点对后来汉赋的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离骚》的语言丰富多姿,草木鸟兽纷至沓来,双生叠韵比比皆是,它们既丰富了诗歌的境界,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人还吸收方言如诗,“若‘些’、‘只’、‘羌’、‘纷’”。这类用语,增强了楚辞的地域特色。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2012年7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汉乐府诗中完全采用了五言体的是()。
A.《孔雀东南飞》、《上邪》
B.《十五从军征》、《陌上桑》
C.《东门行》、《上山采蘼芜》
D.《妇病行》、《饮马长城窟行》
2.标志着汉大赋形成的作品是枚乘的()。
A.《七发》
B.《吊屈原赋》
C.《子虚赋》
D.《上林赋》 3.《饮马长城窟行》的作者是()。
A.曹植
B.陈琳
C.王粲
D.曹操
4.我国现存第一首文人七言诗是()。
A.曹操的《蒿里行》
B.曹植的《白马篇》
C.鲍照的《拟行路难》
D.曹丕的《燕歌行》
5.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的作者是()。
A.刘义庆
B.吴均
C.干宝
D.颜之推 6.《湘夫人》选自()。
A.《九辩》
B.《九章》
C.《九歌》
D.《招魂》
7.现存最早的我国古代文人五言诗是()。
A.东汉班固的《咏史》
B.西汉刘邦的《大风歌》
C.东汉张衡的《同声歌》
D.东汉蔡邕的《翠鸟》
8.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描写山水的佳作是()。
A.《诗经·关雎》
B.《楚辞·湘夫人》
C.汉乐府《平陵东》
D.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9.下列古代保存神话较多的典籍中,最具有神话学价值的书是()。
A.《老子》
B.《论语》
C.《山海经》
D.《孟子》 10.《战国策》属()。
A.编年体
B.纪传体
C.本末体
D.国别体
11.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类别之中。
A.相和歌辞
B.鼓吹曲辞
C.清商曲辞
D.梁鼓角横吹曲 12.《登楼赋》是建安作家()写的名篇。
A.诸葛亮
B.王粲
C.曹植
D.曹操
13.下列各组汉乐府诗中全部采用了杂言体的是()。
A.《枯鱼过河泣》、《战城南》
B.《东门行》、《上邪》
C.《陌上桑》、《饮马长城窟行》
D.《孔雀东南飞》、《孤儿行》
14.占据东晋诗坛的一种被批评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诗歌叫做()。
A.乐府诗
B.宫体诗
C.玄言诗
D.山水诗 15.我们所能见到的我国古代神话数量不多,并且大多支离破碎,不成系统,其原因是()。
A.我国先民的想象力不够丰富
B.时代久远,散失严重
C.我国过早进入了理性社会
D.我国文字产生得太晚
附: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C 7.A 8.D 9.C 10.D 11.D 12.B 13.B 14.C 15.B
二、名词解释题 1.北朝三书 2.司马迁 3.《论语》
附:参考答案
1.北朝三书 解答:
北朝时期三部著名的散文著作的合称。它们是郦道元的《水经注》、杨衒之的《洛阳伽 1 蓝记》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描写山水见长,文笔简洁、疏朗、优美,刻画逼真,对后世的游记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以佛寺的兴废为经,交织着描写了政局变化、人事变迁、市场商贾、风土民情、中外交通以及历史传说等等。作者文笔非常流畅,用语以散句为主,适度穿插骈句,形成了“秾丽秀逸”的风格。《颜氏家训》是作者训诫子孙的著作,很多思想内容是庸俗的,但其中多述亲身见闻,因而写得很真切,南朝北国的世态人情往往跃然纸上。作者文风相当质朴,不求文饰,句多单行,这在形式主义文风盛行的时代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2.司马迁 解答: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早年博览群书,且曾游历南北,以考察风俗民情,收集遗闻轶事。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曾参加历法的修订,不久着手写作《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更加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书中的许多人物传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成为不朽的文学杰作,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有《悲士不遇赋》和《报任安书》存世。
3.《论语》 解答:
《论语》所记是孔子与门生弟子讲学论道的言论,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记。多三言两语,有段而无篇,属于语录体散文。语言简洁含蓄,有些段落注意到对人物口吻的描摹,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三、简答题 1.《诗经》中被称为“周族史诗”的是哪几篇?请简略说明它们的内容。
2.简要说明枚乘《七发》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以及在辞赋发展史上的意义。3.陶渊明为什么能够开创出田园诗? 4.简要评论郦道元的《水经注》。
5.简述《西洲曲》的内容和写作特点。6.《诗经》作品是如何分类的?各产生于什么时代?
附:参考答案
1.《诗经》中被称为“周族史诗”的是哪几篇?请简略说明它们的内容。解答:
《诗经》中被称为“周族史诗”的一共五篇,均见于大雅,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生民》写周族始祖后稷的事迹,从其神异的诞生写到长大后对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诗中充满传奇色彩。《公刘》写周族另一位祖先公刘率领族人由邰迁徙到豳,在那里建立家园的经历,诗中刻画了这位杰出的部族首领的优秀品质。《绵》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族人从豳迁移到岐山之下周原的一段历史,这是周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又一次大移民。《皇矣》先写太王、王季的德业,接写文王伐崇伐密战争的胜利。《大明》从文王出生写起,一直写到武王领导牧野之战,一举灭商,取得天下。这五首诗本来是散见于大雅之中的,我们按照其所反映史实的次序重新排列,连贯起来,则正是一部周族发祥、发展,建立周朝的历史。
2.简要说明枚乘《七发》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以及在辞赋发展史上的意义。解答:
枚乘的《七发》写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视,“说七事以起发太子”,因以名篇。吴客认为楚太子患病的根由在于“久耽安乐,日夜无极”,要想治愈,必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是以夸张的言辞铺陈音乐、饮食、车马、宫苑、田猎、观涛,一步步启发太子。讲到前四件事情时,因为与太子原来的生活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以不能引起太子的兴趣。当讲到田猎和观涛,情况开始变化,因为其生活已经超出宫廷的范围,太子有了兴趣,病也有了起色。但尚未触及思想深处,于是吴客又进一步讲述“天下要言妙道”以警醒太子,太子终于“据几而起”,“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七发》辞藻丰富,善于铺排描写。七件事中,以观涛的描写最为精彩。文中将广陵潮比作千军万马、喊杀震天、“遇者死,当者坏”的军阵,从状貌、声势、力量等等方面作多角度比较,把潮水排山倒海的壮观景象刻画得让人魂悸魄动。《七发》是标志新体赋或称散体大赋确立的第一篇作品,影响了以后赋的发展,在赋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还引起后来文人的模仿,以七段成篇,形成所谓“七体”,如傅毅作有《七激》,刘广世作有《七兴》,张衡作有《七辩》,等等。
3.陶渊明为什么能够开创出田园诗?
解答: 陶渊明之所以能够开创出田园诗,是因为他既有生活实践基础,又有思想基础。从生活实践上说,他长期生活在农村,亲身参加农业劳动,与之交往之人多是农夫野老,谈论的也往往是农桑稼穑之事。封建士大夫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如此熟悉,如此亲切。
从思想上说,他不像以往的儒家那样鄙薄农业劳动,而是恰恰相反,认为农业劳动是人生之根本,人人都应该参加:“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有了这样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他能够开创出田园诗也就不奇怪了。
4.简要评论郦道元的《水经注》。解答:
郦道元是地道的北方学者,好览奇书。其《水经注》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他对当时的南北方志广采博收,完成了这部“集六朝地志之大成”的伟大的地理学著作。
这虽然是一部学术著作,但行文之际,多写到山水之美,写到作者从山水之美中所得到的畅快、愉悦的体验,反映出作者将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的自觉意识。其中有些山水描写源自所征引的地志,有些出自作者本人手笔。文笔简洁、疏朗、优美,刻画山水逼真如画,对后世的游记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5.简述《西洲曲》的内容和写作特点。解答:
《西洲曲》在东晋南朝民歌中,篇幅最长,艺术成就最高。它大约经过文人的加工,文辞清丽,但仍然保持了清新活泼的民歌风味。诗中写一位年轻女子对情人一年到头绵绵不绝的思念,中间穿插了从春到秋不同季节的景物描写,如早春开放的梅花,春末夏初啼鸣的伯劳,初秋绽放的红莲,暮秋飞来的鸿雁,等等,随着景物的变换,展示女子不同的活动,其感情也自然地流露出来,营造了浓重的抒情气氛。诗中运用各种手法刻画女子心理,或直接抒情:“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或借形体动作反映内心:“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或使用双关隐语:“开门郎不至,出 3 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真是婉转细腻。在需要转折处,诗中使用了“顶真”手法,将全诗蝉联成一个整体,意脉贯通,连绵不断。
6.《诗经》作品是如何分类的?各产生于什么时代?
解答:
《诗经》所收305篇诗,分为风、雅、颂三类,后世学者多认为分类的依据是音乐的不同。
风即音乐曲调之意。风有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风。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因此所谓国风,就是地方土乐的意思。国风共160篇,除少数是西周作品外,多数产生于东周。
雅训为“正”,指朝廷正乐。雅分为大、小雅,共105篇。大雅31篇都是西周作品,小雅74篇主要出现在西周晚期。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乐调典重舒缓。分周、鲁、商三颂,共40篇。周颂31篇是西周早期作品;鲁颂4篇都是歌颂春秋时代鲁僖公之作;至于商颂5篇,产生的时间学界有争议,未有定论。
四、论述题
1.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举例说明司马迁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 3.《古诗十九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看待《古诗十九首》的思想情调?请结合作品加以说明。4.《左传》表现了哪些进步思想? 5.如何评价谢灵运的山水诗? 6.论述屈原《离骚》的思想内容。
附:参考答案
1.论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点。解答: 阮籍的代表作是82首《咏怀诗》。它们非一时一地之作,其内容也是复杂的。总的说来,它们是诗人那颗充满矛盾与痛苦心灵的袒露,是诗人愤懑而凄厉的呐喊。
《咏怀诗》第一首可以看作全组诗的总纲: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诗中刻画了一位深夜不寐,充满了孤独、彷徨、绝望情绪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其内心难以排解的悲哀、忧思笼罩全组诗,成为全组诗的基调。
这组诗中有的以追求美女失败喻指理想的不能实现,如“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珮双璜……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其十九)有的以凤凰羽翼摧伤为喻,写自己满怀才华与壮志,却横遭打击压抑的不幸:“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其七十九)有些直接吐露他在恐怖的政局中如履薄冰的惶惧不安:“天网弥四野,六翮掩不舒。随波纷纶客,汎汎若凫鹥。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其四十一)有些又以草木由繁华转为憔悴曲写世事的反复:“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4 堂上生荆杞。”(其三)此外,还有些诗慨叹生死之无常(其三
十二、其五十三),有些诗表达了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无奈(其
四、其二十四)等等,等等。这些写心之作,尽管所咏之情非止一端,所写之事非止一件,可是它们的情调却很一致。它们把诗人那颗交织着重重矛盾与忧伤的心呈现在我们面前。
诗人不仅解剖自己的内心,也写了一些反映政局之作,只是手法相当隐曲罢了。如《咏怀诗》其三十一: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诗中表面上是咏战国时期的魏国,实则指曹魏政权,批评曹魏当权者的醉生梦死、荒淫腐朽,影射了其必然灭亡的下场。
再如其六十七,诗中揭露了礼法之士满口道义实则内心卑污的虚伪本质,这是对司马氏假礼法、假名教的辛辣讽刺。
阮籍对黑暗现实强烈不满,可是又忧谗畏祸,不敢直接发泄,这种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一方面“使气以命诗”,诗中多牢骚,多感慨;另一方面又多用比兴,多用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隐晦曲折。正如钟嵘《诗品》所云:“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以致有许多诗今天已经难以确知其所指了。
2.举例说明司马迁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 解答:
为了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司马迁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法。
把人物放在矛盾集中的场景中加以刻画是司马迁常用的手法之一,《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鸿门宴表面看是一次寻常的宴会,其实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重大的政治斗争,觥筹交错之中处处潜伏着杀机,宴席之上,有明争,有暗斗,有欲置人于死地的进逼,有急中生智的斡旋。在这种紧张得令人屏气凝神的戏剧化场景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得到了比平时更为充分的表现,刘邦胆怯而有机智,项羽粗豪而少城府,张良随机应变,富于智谋,樊哙胆力过人,无所畏惧,还有范增、项伯等人的性格都得到生动而饱满的表现,历历如在目前。
通过具有典型性的事件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是司马迁又一常用手法。《李将军列传》描写汉代名将李广,着重写了三件事,一是李广率领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在射杀二人、生俘一人之后,突然遭遇匈奴几千人大军,李广佯装诱兵,使敌人不敢击,终于脱险而归。二是李广受伤被俘,在被胡人押解途中,突然夺弓取马,射杀追兵,引剩余部下返回塞内。三是李广率四千骑兵追击匈奴单于,猝遇十倍于己的匈奴兵,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之下,李广排兵布阵,镇静应对,终于坚持到援兵到来。传记中说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六十余战,而作者著力描写的只是如上三次战斗。正是通过这三次非常特殊的战斗,李广的惊人箭法、过人胆量、不凡的治军才能都被刻画得让人过目不忘。
充分利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也是司马迁喜爱使用的手法之一。《万石君列传》描写石奋和他的儿子们谨小慎微、唯命是从的性格用了两个细节描写,正是通过这样两个典型细节,石奋这个官僚家庭官运亨通的秘诀昭然若揭。此外在《高祖本纪》、《项羽本纪》、《陈涉世家》、《酷吏列传》等篇章中也都用了一些内涵非常丰富的细节,对塑造人物性格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运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同样是司马迁喜用的手法,正是在对比当中,不同人物的性格,或者是统一类型人物的不同性格,刻画得愈加鲜明,这种对比有时是表现在各篇之间的,有时是表现在一篇之内的,例如《项羽本纪》中,他用宋义的畏敌如虎来与项羽的勇武无敌对比,用刘邦的长于心计来与项羽的豪放粗疏对比;在《李将军列传》中,他用匈奴射雕手的 5 箭法来与李广的箭法对比,用程不识的治军才能与李广的治军才能对比,用李蔡的命运与李广的命运对比;都是明显的例子。
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是司马迁的又一手法。例如刘邦和项羽都在未发迹时见过秦始皇,项羽见到后说:“彼可取而代也!”口无遮拦,冲口而出,表现了他强悍爽直的个性;刘邦见到后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得委婉含蓄,写出他贪婪多欲而又谨小慎微的性格。再如《魏其武安侯列传》写灌夫使酒骂座一节更是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显例。
3.《古诗十九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看待《古诗十九首》的思想情调?请结合作品加以说明。解答:
《古诗十九首》题材不够宽广,大多数为游子怀乡或思妇闺愁之作,少数为失志者不平之鸣。十九首中没有一首是明朗、轻松、欢乐的歌唱,无不浸透着忧郁、沉重、悲哀的情调。《古诗十九首》的这些特点同其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
游宦风气盛行是东汉中、后期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当时的选举制度和养士政策造成的。一般士子都要走州郡,上京师,谒权门,以谋求进身之阶。因此,当时的“游子”“荡子”非常之多。
游子离乡背井,漂流异地,常常久客于外,滞留难归。于是,浓浓的思乡之愁便时时纠结于心头,挥之不去,凝结成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样幽怨的诗句。
与游子诗相对应的是思妇诗,独守空闺的妇人的愁苦更难以释怀,她们每因相思而憔悴:“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常常夜不成寐:“愁多知夜长,仰望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有时思念痴了,会恍惚间生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的不祥感觉,或者干脆发出“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叹息。这些思妇诗恐怕多数是出于游子的虚拟,但却写得情态逼真,它们曲折地表达了游子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对家室的苦苦思恋。
游子思妇的感情,在古代具有普遍性,因而这类诗篇很容易撩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
游子抛家别舍、奔波远方是为了谋求一官半职,他们常常坦诚无隐、直截了当地倾诉内心的欲求:“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可是,封建机构的容纳是有限的,多数士子都会白忙一场。东汉后期卖官鬻爵、贿赂公行的黑暗局面更让士子们感到前途渺茫,一种被压抑、没有出头之日的绝望攫住他们的心,事事物物都会触发其痛苦,吐露内心的不平。
游子们有时联想到人生的短促,会怀疑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是否真有意义,转而产生干脆放浪形骸、纵情享乐的念头:“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这些表面放达的诗句,骨子里却是无奈的绝望。
久客在外而又落拓失意的游子和独守空闺的思妇对时序的变换格外敏感:“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自然时间长度是一样的,可是心理时间却因人而异,在游子思妇眼里,时光变得格外迅速,因此他们加倍感到生命之短促和人生之无常:“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这种对人生短促的思考与感喟,古往今来的人都会自然而生,可是,在《古诗十九首》里却表现得格外集中与强烈,显得格外深沉与凄怨。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情调给人的感觉是消沉、悲观、颓唐的,可是,放置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去考察,却能作出别样的解读。
汉末的危机与动荡使得几百年来的统治思想--经学的弊端被放大了,越发显出了它的空 6 疏、繁琐与无用。对经学顶礼膜拜、不敢有丝毫不敬的状况不复存在,读罢《古诗十九首》,几乎感受不到经学的气味,看不到经学所阐发的那套关于道德节操和人生意义的价值标准。相反,你见到的是和传统理念相悖的诉求:获取功名富贵,夫妻相守相伴,两情相悦相知,甚至是想抓住短促的一生及时行乐,满足感官的需要:“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说得坦率、干脆,不加掩饰。这是在打破经学思想禁锢后对人生欲望的坦诚直言,是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索,实质上标志着生命意识的自觉和人的觉醒,标志着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萌发。只有在敢于对传统观念和外在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之后,才会出现这种人性的大胆释放与表白。这正是《古诗十九首》在那个时代产生的意义之所在,也正是它不同于后世公开宣扬享乐至上的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因。
4.《左传》表现了哪些进步思想? 解答:
《左传》内容宏富,思想也是相当复杂的。
就其进步的思想倾向来说,有如下几点,第一,鲜明的民本思想。表现在人与神的关系上,更重视人,贯穿着“重人事,轻天命”的观念。书中多处讲过“天道远,人道迩”、“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一类的话。表现在民与君的关系上,比较重视民的作用。襄公十四年记载,卫献公暴虐不仁,卫国人把他驱逐出国境。晋国师旷对这件事评论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第二,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批判。例如宣公二年,记载了晋灵公“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这样三件事,斥责他“不君”。再如文公六年,秦穆公卒,用活人殉葬,书中借君子之口指斥他:“死而弃民,难以在上”。等等。
第三,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变革,特别是阶级关系的调整。例如,昭公时,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季氏掌握了政权,而旧贵族利益的代表昭公由于失掉民心而被季氏驱逐出境,最后死在境外。《左传》如实地记录了这件史实,并没有指责季氏,还用史墨的话评论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昭公三十二年)。过去有些维护正统的道学家曾批评《左传》作者“习乎时世之所趋,而不明乎大义之所在。”“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尝谓左氏是个滑头熟子、趋炎附势的人。”这些话恰恰从反面说明了《左传》作者历史观的进步性。
5如何评价谢灵运的山水诗?
解答: 谢灵运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成为开一代风气的重要诗人。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作于出任永嘉太守之后。他善于捕捉自然山水的特征及其变化,用精工绮丽的文辞,给予细腻入微的刻画,故名言佳句,络绎奔会。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等等,无不写得精警多姿,穷态极妍。
但是,谢灵运诗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大多未能构成浑融的意境。他喜欢玄学与佛学,像山水一样,玄理与佛理也是他抚慰心灵的药石。他在诗中往往由对自然的观照导向对玄理、佛理的发挥,结构上给人分成两截的感觉。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在诗中,自然山水成了纯客观描写的对象,主观感情未能融入自然山水,主客观处于游离、对峙的状态。虽然某些诗句写得很出色,可是通篇却欠完整。
二是过于繁缛。无论刻画什么,他都力求写细,写尽,写透,所谓“内无乏思,外无遗 7 物”,因而“颇以繁复为累”(钟嵘《诗品》)。
但是,谢灵运毕竟是第一个大量把自然山水引入诗歌创作的诗人,为山水诗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6.论述屈原《离骚》的思想内容。解答:
《离骚》是诗人在遭受政治打击后写下的,他的愤慨、哀怨都和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所以,这是一首政治色彩浓厚的抒情诗。实现“美政”理想,是屈原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离骚》一诗形象而又扼要地陈明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其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选贤任能,二是修明法度,即诗中所云:“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诗人有意列举了傅说、吕望、宁戚、伊尹等等出身卑贱却得遇明君从而施展抱负的事例,以说明应该不分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来选拔任用人才;同时反复申明“绳墨”、“规矩”,并列举出历史上那些“纵欲而不忍”的昏君无不导致身灭国亡的事例,以说明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法度。联系战国末期楚国的现实,屈原的“美政”理想显然具有进步性,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向。
但是,屈原的“美政”理想却和楚国势力强大的“党人”的利益发生尖锐冲突,由此,无耻佞臣的离间和楚王的疏远就无可避免了。这是关系楚国命运之争,故诗人毫不妥协。《离骚》对损害楚国根本利益的小人进行了全面的揭露与批判,把他们贪得无厌、颠倒黑白、嫉害正人、投机钻营、苟合取容的嘴脸一一勾画出来。对楚王,诗人尽管表达了忠贞之心,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仍然不苟且,严厉批评了楚王的昏聩糊涂、反复无常。《离骚》所表现出来的不屈斗志和严正的批判精神是很值得珍视的。
《离骚》一诗抒发了屈原不渝的爱国之情,这正是他为实现“美政”理想汲汲奔竞的原动力,也是他大无畏地同“党人”集团斗争的原动力。为了楚国,诗人可以舍弃个人的一切。屈原的爱国感情,表现在对楚国现实的关切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屈原的爱国之情,也表现在对祖国的眷恋上,当他神思飞越,翱翔天际之时,看到祖国后便流连不行:“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当然,屈原的爱国之情,又是同忠君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当时国君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国家的象征,只有通过国君才能实现振兴国家之梦,所以这无可厚非。屈原赤诚不二的爱国感情感人至深,已经化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
屈原其他方面的美好人格也在《离骚》中得到了展示。例如他对于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还有他苦心探索真理和随时准备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有他独立耿介、不随从流俗的操守:“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在楚国那样黑暗污浊的环境中,屈原出污泥而不染,始终保持了高洁刚正的情操,诚如司马迁所说:“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离骚》中抒情主人公形象于是成为了历代文人不朽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