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定稿)

时间:2019-05-13 10:0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定稿)》。

第一篇: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定稿)

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仪器及材料

土样:18号土样 试剂及培养基

培养基: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几丁质酶真菌筛选培养基;果胶酶划线分

离培养基;几丁质酶划线培养基;细菌半固体培养基;淀粉培养基;葡萄糖酵解培养基;乳糖酵解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

a)试剂:草酸铵结晶紫染液、番红复染液等各种染料以及卢戈氏碘液、95%

乙醇、5%孔雀绿水溶液、无菌水等

仪器

锥形瓶(500mL×2;300mL×2;100mL×3)、培养皿(20套)、试管(20支)、移液管(3支)、烧杯、玻璃棒、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涂布棒、U型管、德汉氏小管、酒精灯、漏斗、接种环、滤纸、棉塞、牛皮纸、无菌操作台、灭菌锅、纱布等

细菌的筛选,分离纯化及鉴定 细菌的筛选

土样处理

配制生理盐水:在烧杯中配置200ml0.85%的生理盐水,用移液管各移取9ml于五支洁净试管,再移取90ml配置好的生理盐水于三角烧瓶,并放入少许玻璃珠,包好灭菌;

加土样:冷却后准确称取10g土样放入盛有90ml无菌生理盐水并带有少许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充分震荡摇匀,然后放在30℃恒温培养箱中静置15min。

果胶酶菌种筛选

梯度稀释:用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到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此为10-1稀释液,以此类推制成10-

2、10-3两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如下图);

涂布:配制果胶酶筛选培养基,110度灭菌20-30分钟,冷却后倒平板在培养皿盖周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分别写上10-

1、10-3两种稀释度字样,每稀释度标记三皿,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由10-

3、10-1两管土壤稀释液中吸取适量对好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央位置,每皿准确放入0.2ml,用无菌玻璃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其方法是将菌液先沿一条直线轻轻地来回推动,使之均匀分布,然后改变方向90度沿另一垂直线来回推动,平板内边缘处改变方向用涂布棒再涂布几次;

培养:将平板倒置于30℃恒温箱中培养1-2天;

果胶酶透明圈平板检测:取10-1涂布平皿,用0.5%的刚果红染色15-20min后,倒掉刚果红,用1mol/L的NaCl脱色几分钟至观察到透明圈,则说明水解圈内的菌有水解果胶的能力;

菌落描述:取此菌进行菌落形态描述,就菌落的大小(大、中,小),颜色(白,黄,粉红等),干湿(干、湿),边缘(整齐,不整齐),表面(光滑,粗糙,有无突起等)分别进行阐述并详细记录; 细菌的分离纯化

划线分离:制备果胶酶划线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挑取具有水解圈的菌种,第一次划线分离培养1-2天后取分离所得单菌落再进行第二次划线分离,划线分离的具体方法是:先在平皿上划定区域,然后将接种针在火焰上进行灭菌操作,取含菌种的培养皿,在火焰上方(注意:不

图 细菌的划线分离示意图

能离火焰太近)打开培养皿盖,先拿接种针在上盖处划线以降温,然后用接种针轻挑所选菌落一到两下,将平皿盖上放好,再取刚刚冷却了的干净平皿在1区进行划线接种操作。操作完毕后对接种针进行灭菌操作,完成后在火焰上方打开平皿盖,将接种针冷却后从1区引线到2区,再如图所示划线,划完后引线到3区,同上进行划线,划线完毕后盖盖平放;

纯种保藏:再配制一份普通细菌培养基,分装试管后灭菌,制得斜面,将纯种划线接种在斜面上培养保存并进行下一步的鉴定。

a)纯种果胶酶水解能力的测定

配制果胶酶筛选培养基,110度灭菌20-30分钟,冷却后倒平板在培养皿盖周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将分离纯化的细菌点种于平板上(注意:点种的量不宜过多,以3~4个为宜),在30℃培养箱中培养1~2天,取培养后的平皿用0.5%的刚果红染色15-20min后,倒掉刚果红,用1mol/L的NaCl脱色几分钟至观察到透明圈,测量并记录透明圈的大小

b)简单染色步骤 i.涂片 取一块载玻片,在上边用胶头滴管加半滴无菌水,用接种环无菌操作将沾有菌的接种环置于载玻片上的无菌水种涂抹,待看到微弱的浑浊即可;(注意取菌不要太多)

ii.干燥与固定

涂菌面朝上,通过火焰以干燥并固定菌物,固定过程应使载玻片通过火焰2-3次,注意温度的控制,过热的温度会将细菌杀死,温度以手背感觉微微发烫为标准;

iii.染色

将载玻片平放于载波片支架上,滴加结晶紫染液覆盖涂菌部位即可,染色1.5min iv.水洗

倾去染液,将载玻片的涂菌面朝下,自来水冲洗,水流不宜太急、太大,至洗出水无色为止;

v.干燥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自然干燥; vi.镜检

将制备好的样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

c)革兰氏染色步骤 i.涂片

先在载玻片一侧用记号笔标记间隔的四个区域,在另一侧四个区域的位置分别滴加半滴无菌水。分别取四种活跃生长期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一种自选菌)按常规方法涂片(不宜过厚),用酒精灯按照简单染色中所述干燥和固定的方法对四种菌进行干燥和固定。

ii.初染

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使之覆盖涂菌部位,染色1.5min后水洗; iii.媒染

先用卢戈氏碘液冲去残留水迹,再用碘液覆盖1min后水洗; iv.脱色

先用乙醇冲去水迹,然后用95%乙醇覆盖脱去色素,脱色约30s,立即用水冲洗;

v.复染

先用番红洗去水迹,然后滴加番红复染1.5min后水洗; vi.镜检

将制备好的样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用油镜观察细菌。分别以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染颜色作为对照,来判断枯草杆菌以及另一种自选菌的染色结果。

d)芽孢染色步骤 i.涂片,加热干燥及固定

在洁净盖玻片接近中部两处分别滴一滴无菌水,分别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及梭状芽孢杆菌。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加热干燥及固定;

ii.孔雀绿加热染色

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向载玻片上滴加5%孔雀绿水溶液使之完全覆盖涂菌部位,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孔雀绿着色能力强,加热可使较难染色的芽孢染成绿色,且再难洗脱)至染液冒蒸汽开始计时并维持5min,注意加热时应以有蒸汽微微冒出为宜,过热或加热不足均会影响观察效果,且加热时在载玻片上随时补加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iii.水洗

水洗一定要等载玻片冷却后进行,否则可能导致载玻片的破裂。具体水洗按常规方法进行; iv.复染

用0.5%番红水溶液复染2min; v.水洗并干燥

按常规方法水洗后自然干燥; vi.镜检

先在低倍镜下寻找视野范围,然后换用高倍镜调焦,最后加香柏油在油镜下仔细寻找两种细菌以及其周围或内部染成绿色的芽孢。

e)半固体穿刺法观察细菌运动性 i.配制培养基

配制半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装于4支试管内,110度灭菌20-30分钟,正立于烧杯中冷却至室温;

ii.在无菌操作台上右手握接种针,以针挑取菌苔.垂直刺入半固体琼脂培养的中心直至接近(但勿触及)试管底,然后循原路退出。如图所示:

iii.接种完成后在30℃条件下培养两天观察并判断其运动性。

第二篇: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研究生专业实验教学

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指导教师: 学

院: 专业及类别: 学

号: 姓

名: 实验日期: 成绩: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了解倒平板配制土豆培养基的方法与平板划线分离的基本操作技术;;

3、学习习近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其基本技能;

4、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几类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并能判断菌的类型。

二、实验原理

1、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别、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一般的培养基应包含适合微生物生长的6大营养素即水分、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根据培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与半合成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的不同又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记数等方面的研究常常使用的就是固体培养基。本实验就是使用的固体培养基。

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以防止其中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酸碱度所带来不利影响。

培养基的原材料来源十分广泛,本实验采用的原材料为土豆。

2、接种方法与无菌接种

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划线接种、三点接种、穿刺接种、混浇接种与涂布接种是几种常用的接种方法。

划线接种是最常用的接种方法,即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作来回直线形的移动,就可以达到接种的目的。常用的接种工具为接种环、针等。在斜面接种和平板划线中就常用此法。三点接种是把少量的微生物接种在平板表面,成等边三角形的三点,让它各自独立形成菌落后,来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研究霉菌形态时就常用此法。

穿刺接种是用针蘸取少量的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线穿刺。该法常用于厌氧菌种的保藏或微生物的动力研究。

混浇接种是先将待接的微生物放入培养皿中再倒入冷却至4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迅速轻轻摇匀,这样菌液就被稀释了。待平板凝固后,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就可以长出单个菌落的微生物。

涂布接种是将菌液倒入平板上,再用涂布棒在表面迅速的作来回左右的涂布,让菌液均匀分布,就可以长出单个菌落的微生物。

本实验采用的是划线接种。为了防止接种时引入其它微生物,整个操作过程均需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还需对操作员的双手进行酒精消毒,每次划线前都需灼烧接种环,接种时才打开培养皿且不能全部打开,接种完马上关上。

三、实验器材

1、仪器

培养皿、量筒、滴管、吸水纸、烧杯、三角瓶、酒精灯、玻璃棒、接种环、15ml离心管、试管架、镊子、电磁炉、锅、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无菌操作台、酒精灯、天平、滤纸等。

2、材料

土豆、琼脂、蒸馏水、酒精、土壤样品

四、实验步骤

1、土壤稀释液的配制

① 在菜地用九点取样法取适量土壤样品,具体操作为:在菜地选取九个取样点,在每个取样点取相同量的表层土壤(10cm左右),然后将其混合均匀;

② 称取1g土壤样品与99ml蒸馏水,将其配制成100ml的土壤溶液; ③ 用移液管取9ml蒸馏水于15ml离心管中,再用移液枪取1ml前一步已配制的土壤溶液于离心管中,摇匀,即为10-3的土壤溶液;

④ 重复前一步,将土壤溶液稀释为10-

4、10-

5、10-

6、10-

7、10-8一系列稀释液。

2、土豆培养基的制备

① 用天平称取200g土豆,清洗干净后去皮切丁;

② 用量筒量取1000ml蒸馏水与电磁炉锅中,再加入已准备好的土豆,将其煮烂;

③ 从锅中取出已煮烂的土豆,用纱布过滤,滤液待用; ④ 称取20g琼脂与滤液中,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⑤ 在制备好的滤液中加入0.1ml菌液,然后放入高温灭菌锅中,在121℃下灭菌20min;

⑥ 取出已灭菌的土豆培养基,待其熔化后冷却至60℃,倒入每付平板约15-20ml,待其凝固后便可使用。

3、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

① 将接种需要的所有器材均放置于无菌操作台上;

② 用浸泡在酒精里棉花给双手灭菌,点燃酒精灯,右手拿接种环,左手拿培养基;

③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烧灼,待其冷却后在10-6土壤稀释液中蘸取少量液体,打开培养基的一部分,采用划线接种,使之形成单菌落,一共划线3-4次,每划线一次就需在火焰上烧灼一次;

④ 重复上步,接种10-

7、10-8的土壤稀释液的微生物;

⑤ 接种完的培养基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48h,取出观察。

五、结果与思考

1、实验结果

图1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采用划线接种土壤微生物的培养皿里有单菌落出现,这说明划线接种能达到分离培养的目的。

学习过微生物这门课程的同学都知道,真菌的菌落较大且疏松,菌丝细长,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孢子会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细菌的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由此可知土壤里既含有真菌又含有细菌。

2、思考题

⑴在平板划线法中,为什么每次都需要将接种环上的剩余物烧掉?

答: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以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自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菌种数目减少,从而达到分离菌株的目的。

⑵为什么要把培养皿倒置培养?

答:①操作时培养皿盖上可能粘有水珠或者细菌,倒着培养可以避免培养皿盖上的水珠或者微生物落在培养皿上;

②培养过程中,细菌在代谢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于细菌生长繁殖的代谢物,释放热量及有水排出,如果不倒着培养会有水珠滴落到培养基中,影响菌落的生长;③如果培养目标是收集细菌代谢物,而且代谢物易溶于水,倒着培养可能会方便收集。

六、实验总结 我本科所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本次实验是我高中后第一次接触微生物方面的知识。在本次实验课里,段老师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微生物分离培养方面的许多理论知识,然后才进入了理论环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段老师一直在我们旁边观察我们的实验操作过程,一旦出现错误,会立即指出并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应该怎么做,我担心自己从来没做过微生物培养方面的实验会做不好,段老师还一直在旁边鼓励我,并给我讲解了许多微生物分离培养方面的知识,最后我独立完成了本次实验。此次实验课,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微生物分离培养方面的知识,十分感谢段老师。

图2 如图2所示,本次微生物分离培养实验中,有些培养皿里菌落很少,只有一个,有的甚至没有。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划线接种时,未等接种环冷却就开始接种,微生物可能被高温杀死;在接种时,酒精灯火焰太大,进行接种操作的全过程又离酒精灯火焰很近,这也可能将微生物杀死。

第三篇:微生物实验报告

微生物实验报告

姓名:阿曼古丽

学号:09070401042

班级:生物科学08-班

微生物实验课程已经接近尾声,同时训练我们实际动手能力的实验课程也已经全部结束,通过自己切身动手设计,操作实验,感到收获颇多。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实验过程中操作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操作可以说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部分,可是马虎不得。对于需要团队合作的实验,个人认为要有强势的人员搭档,不说是精通实验操作规程,最少也得知道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要做实验的基本放法,这对于后续的实验无疑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对于个人的实验能力,关键还是要看平时的实验积累,有些实验操作繁琐复杂,需要极大的耐心,这些都应该是逐渐培养起来的。

在这里我以学过的几个实验为例,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微生物学报的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稳定性、酶的活性、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完整性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过高温度会导致蛋白质(酶)及核酸变性失活,细胞膜破坏等,而过低温度会使酶活性受抑制,细胞新陈代谢活动减弱

pH值过高或过低会使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所带电荷发生变化,影响其生物活性,甚至导致变性失活,还可以引起细胞膜电荷变化,影响学报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还会改变环境中物质的可给性及有害物质的毒性。紫外线诱导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和DNA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复制。此外,细菌具有光复合效应。紫外线穿透力弱,加一张蜡光纸即可阻止其穿过。

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微生物间的拮抗现象,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抗生素,能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

常用化学消毒剂包括有机溶剂(酚、醇、醛等)、重金属、卤素元素及其化合物、染料和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使蛋白质(酶)和核酸变性失活,破坏细胞膜;重金属盐也可使使蛋白质(酶)和核酸变性失活,或与细胞代谢产物螯合使之变成无效化合物;碘与蛋白质酪氨酸残基不可逆结合而使蛋白质失活;低浓度染料可抑制细菌生长,革兰氏阳性菌比革兰氏阴性菌对染料更加敏感。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很多,其一是前面讨论过的营养物质,其二是许多物理、化学因素。当环境条件的改变,在一定限度内,可引起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繁殖等特征的改变;当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一定极限时,则导致微生物的死亡。研究环境条件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作用,也可指导人们在食品加工中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二)革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代表。大肠杆菌为兼气性菌种,一般生存於肠道中及厌氧的还境中。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徵为有一层out member 与阳性菌种不同。目前对大肠杆菌的研究很多,除了它是一般食物中是否有被污染的指标外,很多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皆需要使用到大肠杆菌当作实验宿主。

临床应用:用于革兰氏细菌分类形态观察前的染色。主要应用于细菌分类和鉴定,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

适用范围:适宜石蜡切片、涂片等染色。

(三)活菌计数

菌计数法

此法又称活菌计数法,其原理是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 10 倍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 0.2ml 放入无菌平皿,再倒入适量的已熔化并冷至 45 ℃ 左右的培养基,与菌液混匀,冷却、待凝固后,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或温室培养,长出菌落后,计数,按下面公式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数:

每毫升原菌液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平皿

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 5

此法还可以将稀释的菌液取 0.2m 1 加到已制备好的平板上,然后用无菌涂棒将菌液涂布整个平板表面,放入适宜温度下培养,计算菌落数,再按上公式计算出每毫升原菌液的所含活菌总数。此法可因操作不熟练造成污染,或因培养基温度过高损伤细胞等原因造成结果不稳定。尽管如此,由于该方法能测出样品中微量的菌数,仍是教学、科研和生产上常用的一种测定细菌数的有效方法。土壤、水、牛奶、食品和其他材料中所含细菌、酵母、芽抱与抱子等的数量均可用此法测定。但不适于测定样品中丝状体微生物,例如放线菌或丝状真菌或丝状蓝细菌等的营养体等。

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微生态疗法通过调整肠道菌群作为部分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应用于临床。粪便标本肠道菌群的定量检测方法——平板活菌计数法能够较好地判定其疗效以及肠道菌群是否存在失调和失调的程度。此种方法计数的线性范围大,能较好的反映菌落的疏密程度。重复性、平行性好,但操作较繁琐,且测定值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操作者有熟练的技术。

在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和老师的耐心指导下,这门实验课也接近了尾声,在这一学的这门实验课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的实验室知识。为了保证实验过程高质高量完成,除了实验准备及实验过程外,还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实验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及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同时一定要和老师积极沟通,不懂得地方及时向他请教,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这种态度,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四篇: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

一. 实验原理

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很多有价值的菌株。

微生物常用的分离方法是平板分离法,根据某种微生物对生长条件的不同要求供给它适宜的培养环境,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到得到纯菌株。

2.平板菌落计数法

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含的菌落数。

二. 实验材料与试剂

1.土壤稀释溶液

2.取液器(1000ml 1支),培养箱,培养皿(12个),无菌有帽试管,三角瓶,无菌涂棒,接种环,1000ml无菌吸头若干,记号笔,酒精灯,火柴,试管架。

三. 实验步骤

(一).无菌平板制备

1.采用叠皿法把牛肉冻蛋白膏培养基倒入灭好菌的培养皿中,制作无菌平板

(二).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2.取一平板,分成6个区,做好标记。同一个人同一根手指头按如下要求用力一致进行操作:分别用未洗过的手指头,自来水打湿的手指头,自来水认真洗过的手指头,洗手液洗过一遍的手指头,洗过两遍的,洗手液洗过又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的手指头 在六个区上涂抹。(平板1)

3.取一平板,分区,分别用使用过的纸巾,硬币,旧纸币,餐卡在不同区拖动。(平板2)

4.在培养基上方抖动头发数次。(平板3)

5.取一平板,分区,用无菌接种环分别蘸一滴自来水,河水,豆浆在不同区划线。(平板4)

6.用无菌牙签取一点牙垢在培养基上划线。(平板5)

7.取两个平板,一个打开在实验台上放置30分钟,另一个在酒精灯火焰边打开皿盖1分钟。(平板6)

8.取一平板,打开盖,咳几下。(平板7)

(三).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1.采土样

2.制备土壤稀溶液

3.涂布

吸取100ml稀释好的土壤稀溶液,较均匀地滴在平板上,再用无菌涂棒涂布均匀,涂1—2分钟

4.培养

将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下培养24小时

5.菌落计数

四.实验结果

1.平板1:从未洗到用酒精消毒总体趋势是菌落数越来越少,用自来水洗过和用洗手液洗过一遍的菌落数差不多;

平板2:旧纸币和硬币的菌落数要多;

平板3:抖头发的地方附近长出许多菌落;

平板4:自来水菌落最多,其次是河水,河水的菌落分布成“牛”字形,和当时划线的形状一样,再其次是豆浆;

平板5:划线的地方长出许多菌落;

平板6:放在试验台上的平板长出各种形状的菌斑菌块,在酒精灯旁的基本没有菌落;平板7:咳几下的基本没有菌落。

2.三张平板均被大片菌苔完全覆盖,无法计数。

五. 实验讨论

1.有关洗手液我了解到大部分洗手液都只有杀菌而没有除垢作用,因为其中含有60%到

70%的酒精,酒精含量低于60%,杀菌效果会很差,我们用的洗手液可能是酒精含量偏低,所以只用洗手液洗手是不够的。最好的洗手方法是,先用肥皂洗手去除污垢,再使用洗手液杀菌润肤。钱上有很多细菌,少接触,勤洗手。经查阅有关资料我了解到,牙垢中的细菌主要是正常口腔内存在的链球菌、厌氧菌等。牙垢堆积到一定厚度之后,其内部紧挨牙齿表面的细菌因为与空气隔绝开始转入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在此处产生的酸不能及时被唾液冲走,因此会腐蚀珐琅质中的矿物成分,并进一步促进龋齿的形成。在牙根处堆积的牙垢也会刺激牙龈,导致牙周炎等牙周疾病。所以要饭后刷牙。空气中有多种多样的细菌。咳几下没有细菌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口腔中喷出的气流或飞沫落到培养基上。

2.第二个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滴加的溶液过多,或是取液位置不对细菌浓度很大

第五篇:微生物观察实验报告

广西大学环境工程基础实验

实验题目: 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观察

姓名:学号:

班级:组别:

指导教师:

实验(1)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观察和计数

1.实验概述

1.1实验目的及要求

水体和沉积物是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基本场所。本实验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观察实验,对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观察和定性,初步了解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了解其对水体净化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2实验原理

(1)显微镜的原理

(2)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比较厚的特制玻片。玻片中央刻有4条槽,中央两条槽之间的平面比其他平面略低,中央有一个小槽,槽两边的平面上刻有9个大方格,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其长和宽均为1mm,深度0.1mm,体积0.1m3。计数室的规格是把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每一个中方格有分成25个小方格,总共有400个小格。

血球计数板的计算方法是:先求得每个中方格中微生物的平均值,乘以中格数,即为一个大格中的总微生物数,再乘以10000,即为稀释后的溶液中的总微生物数。如要换成原液中的微生物总数,乘以稀释倍数即可。

为简化计,通常取4个角上的4个中格进行计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每个中格中微生物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微生物数(mL)=(100个小格内的微生物数/100)*400*10000*稀释倍数

2.实验内容

2.1实验方案设计

选择一个池塘,对湖塘和水体和沉积物采样,观察其中微生物并计数。要求手绘观察图像,计算微生物数量。

2.1.1实验设备和材料

(1)实验设备

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移液管

(2)实验材料

校园池塘的水体和沉积物

2.2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用压滴法制作表本片

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置于实验平台上,用滴管吸取湖水或含有沉积物的混合液,滴加在载玻片中央,用干净的盖玻片覆盖在滴液上,不要有气泡,即制成标本片。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片上的微生物。

(3)加被测样品到血球计数板

取干净的血球计数板,用盖玻片盖住计数室,用细口滴管吸取少量已经充分摇匀的湖水和沉积物的混合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微生物自行深入计数室,静止5-10min,待微生物自然沉降稳定后计数。

(4)计数

先用低倍镜寻找大方格网的位置(视野不要太亮),找到计数格后,换用40倍物镜观察计数。

2.3结论

手绘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形状,相对大小(见附图)

计算样品微生物数量

2.4 建议(如果有)

实验(2)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和定性

1.实验概述

1.1实验目的及要求

水体和沉积物是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基本场所。本实验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观察实验,对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观察和定性,初步了解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了解其对水体净化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2实验原理

微生物细胞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及其它成分组成,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细菌的等电点pI在2-5之间,所以当pH>5时,细菌带负电荷,容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而被染色。微生物体内的不同结构和染料的结合能力不同,故可用不同染料对微生物的不同结构分别染色。

2.实验内容

2.1实验方案设计

对池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得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定性,进行微生物形态图的绘制。

2.1.1实验设备和材料

(1)实验设备

显微镜、接种环、载玻片、酒精灯。

(2)试剂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革兰氏碘液、95%乙醇、番红

(3)实验材料

校园池塘的水体和沉积物

2.2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涂片

取干净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在正面边角作记号,滴一滴无菌蒸馏水在玻片中央,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取样品,与玻片上水滴混匀,在玻片上涂布成一层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固定

即干燥,干燥过程最好在空气中晾干。为加速干燥,可在微小火焰上烘干,烘干后在火焰上方快速通过3-4次,使菌体完全固定在载玻片上。不宜长时间高温烘烤,易致急速失水使菌体变形。

(3)初染

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2min,水洗。

(4)媒染

滴加革兰氏碘液,染1-2min,水洗。

(5)脱色

滴加95%乙醇,洗约45s,接着水洗。或滴加95%乙醇,将玻片摇晃几次即倾倒乙醇,如此重复2-3次后水洗。

(6)复染

滴加番红,染2-3min,水洗并干燥。

(7)镜检

显微镜观察。

2.3结论

观察颜色,并判断是G(紫色)还是G(红色)。手绘观察到的微生物图像,标明颜色。

2.3.1注意事项:

(1)涂片所用载玻片要洁净无油渍。

(2)细菌不宜多,涂片不宜厚,宜薄而均匀。

(3)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洗后,应该甩去玻片上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释而影响染色效果。

(4)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脱色时间是否合适。如脱色过度,G易被误认为G。而脱色时间过短,G易被误认为G。脱色时间长短还受涂片厚薄,脱色时玻片晃动程度影响。

2.4 建议(如果有)

2.思考题

(1)涂片为何要固定?固定时要注意什么?

答:原因有三

1、固定细菌,防止冲掉

2、变形蛋白易染色

3、杀死细菌,防止感染。实验中固定是用酒精灯烘干水样,应注意控制温度,控制时间,防止将菌体烧成灰烬,无法染色。固定时用载玻片背面靠近火源,而不是直接烘载玻片正面。

(2)革兰氏染色如果只做1-4步,不用番红复染,能否分辨革兰氏染色结果?为什么?

答:能。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3)革兰氏染色在微生物学中有何实践意义?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下载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病原物的分离与培养 病原物的分离与培养在植物病害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分离、培养病原菌的方法是植物病理学研究工作中最常应用的实验技术。一方面,在一个新的病害研究中,通......

    食品微生物综合实验报告

    食品微生物综合实验报告 项目一: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1 项目二: 革兰氏染色技术………………………………5 项目三: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测定………………......

    西南科技大学微生物实验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环境与资源学院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学习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最基本的操作,从实验基础准备、污水中细菌分纯培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教案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作为课题1的应用和课题2的深入,分离某种特定的微生物,难度较大、探索性更强,在高考中考查的可能性也很大。教材在课题背景中利用......

    食品微生物讲稿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和使用及微生物检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重点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2.了解和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对细菌、放线......

    药物分离分析实验报告封面5篇

    药物分离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11 制药 X 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廖金英 成绩:......

    血清γ-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血清γ-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2、熟悉盐析、离心、层析、电泳等生化基本技术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综合应用。3、学会......

    水及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实验报告)

    水及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 ××××××××××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为食品监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