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冬季刘新

时间:2019-05-13 10: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之冬季刘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十四节气之冬季刘新》。

第一篇:二十四节气之冬季刘新

二十四节气之冬季

立冬

一、节气溯源

当路边的白杨落下最后一片黄叶的时候,冬天终于来了。大自然似乎拥有一块神奇的橡皮擦,一夜之间,秋色便不复存在,随着色彩消失的还有树林中曾经的喧嚣和热闹,寂静和萧瑟是这立冬时节自然界唯一的主题。

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时间是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一片沉寂冷清。徜徉在乡间的小路上,依然能感受到一年之中最后的秋意,然而温度却是很低了,只是初冬的阳光更容易让人感觉到温暖。广阔的原野也没有被冬天的冷峻所浸染,农民们依然收获着大自然的馈赠。严酷的季节已经到来,储存过冬的蔬菜水果,是他们每年这个节气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也应了那句古话:“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历书中说:“斗指西北维为立冬。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则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古时候人们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其实,我国幅员辽阔,除全年没有冬季的华南沿海地区和全年都是冬天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同一天开始。

(注:所谓历书,并不是历史书,解放前叫“黄历”,古时称为“通书”或“时宪书”,是指按照一定的历法排列年、月、日并注明节气。历书一般由政府

颁发,公布来年的年号、节日、节气,反映自然界时间更替和气象变化的客观规律。我国古代历书著名的有《授时历》和《崇祯历书》。)

如果按气候学上以下半年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划分标准,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而在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已进入冬季,北京地区于10月下旬也已是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呢。但不管怎样,立冬过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可由于此时地表下储存的热量还没有完全散尽,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晴朗无风的时候,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十分宜人。而这时北方冷空气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并经常向南移动,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从多年的平均状况看,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均有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在这个节气期间,应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尤其是老弱病残人士需及时地增加衣服。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jì sì),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是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指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自率领大臣们迎接冬天,对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直系亲属进行表彰,鼓励民众团结一致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汉族民间有祭祖、饮宴(聚在一起饮酒吃饭,指宴席)、卜岁(就是在一年的开始占卜全年的吉凶)等习俗,用时令佳品(立冬前后成熟的水果等)向祖先祭拜,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人们又一个丰收年,农民自己也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的一直沿袭至今。卜岁,霞浦(福建省的一个县)叫“问苗”(意思就是祈求神灵保佑来年获得大丰收),这天农民相约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舍人”shâ rãn是指官名,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宋元以来俗称显贵子弟为舍人;“田祖”,指农神,也就是神农氏;“舍人宫田祖”,相当于一座寺庙。),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则用演戏的方式答谢神灵,欢庆丰收。立冬那一天还要杀鸡宰羊或吃其他营养品,称“补冬”。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在寒风乍起的日子,霞浦城关轰轰烈烈开展募寒衣活动,歌唱着《流亡三部曲》《寒衣曲》,那悲壮苍凉的歌声,牵动着干万人的心,沿街民众无不涕泪纵横,纷纷捐物、捐款。寒衣节里的壮举,已时过70多年了,霞浦人民那豪情满怀的热烈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紧邻立冬节气,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老百姓称之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称为“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

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避开寒冷的意思。

(二)民俗采撷

1.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候的这一天,天子有走出郊外迎接冬天的礼仪,并且有赐给大臣冬衣、给孤寡之人发放财物的制度。《吕氏春秋·孟冬》一文中可以找到根源:“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

2.贺冬

贺冬也叫“拜冬”,在汉代就有这样的习俗了。东汉崔定《四民月令》中写到:“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qí六十岁以上的人)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好像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似的。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互相出谒(yâ,拜见)。细民(平民)男女,都必须要更换干净整洁的衣服互相拜谒,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已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3.补冬

立冬节气的到来,草木凋零,冬眠的动物虫类也开始隐藏,万物的活动逐渐停止,用冬眠的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的春天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

冬眠的说法,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在冬季应少食生冷,尤其不宜过量地补。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特别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4.冬泳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成员便会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全国冬泳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区:气温以17℃作为冬泳的起点;水温以8℃作为冬泳的冷度标志。17℃以下的水温给人以冷感,低于8℃以下则有冷、麻、强冷刺激的感觉。

5.食俗

立冬有吃水饺的风俗,吃的时候要蘸着放了蒜泥的醋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呢?因为我国以农业为主,很重视二十四节气,所谓“节”,就是草木新的生长节点。秋收冬

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也有另外一种说法,立冬和大年三十都是新旧交接的时候,俗称“交子”,所以要吃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立冬这一天煮赤豆饭吃,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在山东滕州,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羊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热量,御寒效果极佳。

6.烧香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连续十天吃素,不

吃荤腥。

7.地方习俗

在盐阜大地,人们把立冬前一天称为小冬,立冬这一天称为大冬,部分人家大冬时要做饼、蒸包子、吃圆子,小冬则吃面,有“大冬大似年,小冬不值钱”之说。立冬这一天,人们也会吃饺子,除了蘸蒜泥醋吃外,部分口味重的人还喜欢蘸着辣椒酱吃。

在这一天,人们还有祭祖的习俗,但是一般不到墓地祭拜,只是在村头的十字路口烧些纸钱,或者就在正门的门槛内烧纸,烧纸的时候要虔诚地跪着,还要念着先祖的名字,以免被“别人”冒领,烧完再磕四个头。吃饺子前也要先盛一碗放在先祖的遗像前,有的人生前喜欢喝酒,还要倒一杯酒放在案前。不管哪种方式,都表达了对亲人的一种怀念之情。

农民这时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把地里的山芋刨出来,立冬这一天就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将山芋(又叫地瓜、紫薯等)刨出来藏进地窖了。因为过了立冬,随时都可能突然降温,山芋受冻就不能再食用了。此时,菜园里的大白菜也要收藏到地窖里了,真是应了那句“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避开寒冷。”

三、文学链接

1.诗词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译文:立冬之夜,笔墨都结冰花了,诗人没有兴致写诗,坐在炉火旁与美酒相伴,此时诗人已微醉,看着眼前的笔墨一片模糊,竟将一地月光当成了雪迹。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译文:外面飘着细雨,使人顿生寒意,但清晨户外并没有结霜,庭院前的花草树木的叶子已由青变黄。如此小阳春的日子已经快结束了,不知何处一株梅花已经绽放,一阵馨香飘来,寒梅傲雪的寒冬即将到来。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译文:诗人仇远登至山顶盘腿而歇,只见四周奇峰连绵,雾气如烟,而初冬的细雨早已打湿了毯子。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冬天来得比较早,腿上穿的粗布衣服还未来得及添上温暖的棉絮。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chóu],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注释:裯[chóu],指短袖衣服。

译文:昨夜气温下降结了霜,穿着短袖衣服已经有些冷了,枝头的树叶纷纷落下,落满门前的台阶。原本绿意盎然的园林,随着一阵阵的西风吹来,绿色渐渐地被西风吹走,只有黄花依然灿烂地绽放着,没有辜负秋天。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译文:等到秋风吹尽旧庭院树叶的时候,秋天也就结束了。树叶黄了,枫叶红了,冬天来了,而我还客居他乡,夜里稀疏的灯光加上窗外半轮残月,感觉今晚比昨晚还要寒冷。2.谚语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北方)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的是应该早早地翻整土地)。(客家)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闽南)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歌谣

立冬时节日照短,正午太阳近头顶; 秋天已去冬季来,万物收藏要牢记。孟冬之月秦岁首,祭祀丰年寒衣节; 气水结冰地始冻,野雉不见成大蛤。西风响时蟹脚痒,蟹至立冬影无踪; 傻瓜立冬种豌豆,下种一斗收半斗。寒风乍起十月朔,动物开始入冬眠; 归避寒冷莫等闲,秋收冬藏皆入库。秦岭黄淮现初霜,西南江南雾成片; 高原雪山雪不化,华北雨雪霰冰粒。

立冬晴来一冬晴,立冬下雨雨一冬; 立冬南风无雨雪,立冬北风冰雪多。东北大地已封冻,作物进入越冬期; 江淮三秋近尾声,江南忙着种冬麦。闽南立冬东北风,冬季到来好天空; 立冬飘来南风雨,一冬干燥无凋土。日夜气温变化快,夜冻昼消转眼间; 抓紧时机浇冬水,防止旱助添寒威。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华南清排水,开好田间丰产沟; 防止冬季冰冻害,涝渍处置要提前。秋收冬种好时段,巧用天时莫闲田; 抓好冬种修水利,冬季积肥要及时。立冬打雷要反春,十个牛栏九个空; 如果立冬天很冷,一年冷气多往年。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立冬十月是大节,汉魏天子迎冬气; 表彰抚恤忆忠烈,鼓励民众御外敌。天子出郊迎冬礼,恩赐群臣穿冬衣; 矜恤孤寡成礼制,贵贱通戴温帽子。汉时民间行贺冬,贺谒君师拜尊长; 宋代有俗谓拜冬,更换新衣互相庆。

民间祭祖庆卜岁,家家祖前卜好运; 时令佳品告祖灵,饮宴狂欢到天明。农家登山复巡田,赶赴神庙求上天; 演戏谢神祈丰年,卜岁问苗诉心愿。立冬补冬姜母鸭,还会炖上麻油鸡; 家家户户吃饺子,食瓜之前祭先祖。如今立冬有创新,冬泳不分北与南; 进补餐厅席满座,街头还有羊肉炉。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整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美文

十一月立冬 作者 林清玄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立 冬 了 作者

张爱玲

公元2010,辛卯年十月十三日,立冬。

二十四节气第十九个节气之立冬,代表着冬天来临,从此冬季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为四立。立冬这天,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人有“贺冬”和“拜冬”的习俗,汉朝人会备好佳酿酒肴,拜谒君师耆老。宋朝人则更换新衣,庆贺往来。礼节之盛,一如新年。

立冬有包饺子的风俗,俗话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饺子”,就是交子之时。立冬和大年三十都是新旧交接的时候,(俗称交子)所以要吃饺子。以前还没搬进新家的时候,房子虽不大,堂屋里安置一个火炉,整个屋子就暖烘烘的。一家人围着圆桌吃火锅,捧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说着闲话,幸福到了骨子里。家里要是包饺子了,爸妈会派我去接奶奶过来,看到街边有卖煮玉米或烤红薯的小摊,奶奶就会小心翼翼地从她的手帕里摸出毛票,买给我们吃。奶奶温和的笑容,是这冬天最美的一抹亮色,回忆起来,最是心暖。

高中时班内人多,冬天自然也暖和。外面天寒地冻,进班顿时暖意融融。下课了同学们多半不出去,三三两两在一起说说笑笑。学校里的热水一毛钱一杯,通常是哪位同学刚提了热水进来,就被大家你一小杯我一小杯的瓜分了。要是下雪了,班内就更热闹了,雪球满教室飞,一不小心就会中弹。

立冬是拜师的时节,学子们端着方盘,盘中放四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去看望老师。此时我想起高中时教我政治的王老师,因操劳过度而病倒。我和几位同学曾去老师家中看望,我坐在他身旁,他握着我的手,支支吾吾不知说着什么。只有他的儿子听懂了,给我们解释了一番。那时临近高考,老师大概是叮嘱我们好好复习。听说王老师几位已经上了大学的学生专

程坐飞机来看他,王老师昏迷不醒时,听到一声“王老师”,才渐渐苏醒。

同学告诉我,王老师再也登不上讲台了,我心里猛地一惊。几次放假回家,都想去探望老师,可是因各种原因都未能成行。

立冬,在古时就是探望尊师的日子。而我远在洛阳,只能在心底,向您,亲爱的王老师,问声好……

冬天将来的地方,和秋天已经来过的地方,总会特别的安静。坠落是叶子的宿命,正如死亡是老人的宿命。叶子们成群结队地落下,好像迫不及待赶在冬天来之前拼尽最后的力气,换取最后的轰轰烈烈。世上最无能为力的大概就是看着身旁的亲人渐渐在岁月的风霜中老去,无法挽回。叶子一旦入了秋就注定了不断枯萎衰落的命运。奶奶去世后,爷爷剪去了头发纪念奶奶,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原来落发之声是比落叶之声更惊心动魄,落下的不仅仅是头发,更是对岁月刻骨的眷念,和生命走到深处时无法言说而极致透彻的辉煌。

细碎时光能静好,清欢一梦亦朦胧。冬天将至需心暖,夜半闲看竹炉红。我笑庸人苦匆匆,蜗角蝇头亦相争。自向文章解心事,青苔无须羡苍穹。顽石草木欠雕琢,心性未通小玲珑。身在俗尘无由醉,从今添得好从容。

冬天时,总会觉得世界特别善良。天地冷得格外干净,彻底地干净。用围巾帽子手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张口就是一团雾气。有人爱着,有爱的人,小日子舒舒坦坦的,心里暖暖的,多好。当对强大的命运无能为力时,多少人选择了淡化生活的大起大落,寻找凡世之乐,如捧着一杯白开水,亲切而淡然。

他们会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不知不觉,冬天就来了。

(四)阅读自测

1.请说说“立冬”的含义。

2.人们为什么要在立冬这一天吃饺子?

小 雪

(一)节气溯源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大,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万物失去生机;所以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节气,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

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华南“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华南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

(二)民俗采撷

1.腌腊肉

民间小雪节气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2.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有: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3.吃刨汤

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他们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

烹饪而成的美食“刨

汤”。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4.吃糍粑

小雪节气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

5.养生

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阴冷,这个节气里,室内暖气都开始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经常听说周围的人出现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也比平日里多了,这些就是内火的表现。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是,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另外,寒冷干燥的室内,大多数人感到口鼻干燥,好像要冒火了,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这个季节的白菜、萝卜都是当季食物,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而且,白萝卜能清火降气、消食,非常适合这个节气里食用.“小雪”节气,祖国各地纷纷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冬季,降温也比较的明显。同时,由于夜间时间越来越长,白天时间越来越短,人们对于黑夜的感受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这个时节,非常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伤。从而导致心情抑郁症状的发生。

此时,人们应该学会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心情,不要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受影响过多。如果实在是觉得心情不好的话。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小办法来试一试。

首先,从饮食上,可以选择一些抗抑郁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一个舒缓、放松的心理。这里向大家介绍

一些这类食品:

香蕉:香蕉的实用价值不用多说,不过,也许你不知道,香蕉是一种非常好的抗抑郁食物。经常食用,能够帮助我们舒缓神经。因此,在这个时节大家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香蕉来缓解心情。

全麦面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建议把面食、点心类食物当作可以吃的抗抑郁剂。吃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改善心情,虽然效果慢一点,但更合乎健康原则。此外,冬季适度增加全麦面包、稀粥、糕点、苏打饼干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还有助于御寒。

此外,菠菜、芦笋、猕猴桃、牡蛎、橘子、豌豆、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中也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我们抵抗抑郁。粗面粉制品、谷物颗粒、酵母、动物肝脏及水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对改善不良情绪及抑郁症也大有裨益。

巧克力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一种美食,它的抗抑郁能力也是无与伦比的,甜甜的融化在嘴里,心里一定会更加的美好。

另外,除了注意饮食上的调节以外,大家在这个时节还可以通过多做运动、听请舒缓的轻音乐、晒太阳来消愁。

6.本地风俗

小雪是个降水类节气。俗话说,节到小雪天下雪,小雪时节不耕地。在盐阜大地上,小雪期间,田里的农活也不多了,人们就修补农具,做好牲畜的御寒保暖工作,为来年开春做准备。不过,这时天气还不算太冷,早晚上了冻,中午还能耕,有的农民就继续给小麦浇水,做好小麦越冬工作。

盐城有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包括白菜、萝卜,以及鸡鸭鱼肉等,延长蔬菜肉类的存放时间,以备过冬食用。因此一到小雪节气,人们上菜场就比较关心有没有可以腌制的菜。这时,萝卜、雪里红、青菜都长得很好,勤快的主妇们把它们买回家腌,然后曝晒七八个晴日。食用时用滚开水烫,烫上两三次就可以吃了。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小雪这个节气开始腌菜、腌腊肉呢?专家解释,如果天气热,腊肉、酱货很容易变坏发臭。小雪过后,气温基本就呈直线向下的状态,不太会反弹,天气变得干燥。当年,这些东西做好后,刚好就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当做年货,慢慢地便成了风俗。

(三)文学链接

1.诗词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 ·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注释:

徒:徒劳。

推:推断,推测。

然:这样,指依旧和夏天一样开放。译文:

甲子时徒然地推断小雪节令的气候,现在看来刺梧依旧碧绿槿花依然绽放。暖意融融的天气中静心闲养无时不在歇息,原来是炎洲的雨下偏了,才让我觉得如此暖和。

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

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髀钗。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注释:

⑴北风行:乐府“时景曲”调名,内容多写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伤感之情。

⑵烛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的寒门,睁眼为昼,闭眼为夜。

⑶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兴县。这里指当时安禄山统治北方,一片黑暗。

⑷燕山:山名,在河北平原的北侧。轩辕台,纪念黄帝的建筑物,故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这两句用夸张的语气描写北方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象。

⑸双蛾:女子的双眉。双蛾摧,双眉紧锁,形容悲伤、愁闷的样子。⑹长城:古诗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线。良,实在。

⑺鞞靫(bǐng chá):当作鞴靫。虎文鞞靫,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

译文: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着她丈夫的到来。

观雪 宋

杨万里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译文:

坐看落雪一尺有余,更于黄昏时散发缕缕寒光。半空中舞到疲倦,显然已轻柔无力,可一丝风过,又翩然起舞。将琼花似的雪落尽,天浑然不惜,(雪)却封存那梅蕊、海棠,令其无香。唤谁来将雪和煮就汤饼(可能有典故),换成人世间饥肠辘辘。

雪夜小饮赠梦得 唐 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注释:

永夜:长夜,整夜。残年:岁暮,一年将尽之时。译文:

这首《雪夜小饮赠梦得》作于洛阳。这是一首记叙诗。雪夜,诗人与友人小酌慢饮,促膝叙谈,消磨了一整夜时间;谈得高兴了,就开怀大笑,以爽朗的胸怀,度过残年。老年生活情趣,生动而又活跃。

冬 南宋

陆游

2.歌谣

3.谚语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暮年自适何妨退,短景无营亦自长。况有小儿同此趣,一窗相对弄朱黄。

歌谣

节到小雪天降雪,农夫此刻不能歇。继续浇灌冬小麦,地未封牢能耕掘。大白菜要抓紧砍,菠菜小葱风障遮,大小冬棚精细管,现蕾开花把果结。冬季积肥要开展,地壮粮丰囤加茓。植树造林继续搞,果树抓紧来剪截。牛驴骡马喂养好,冬季不能把膘跌。农家副业要大搞,就地取材用不竭,油房粉房豆腐房,赚钱养猪庄稼邪,苇蒲绵槐搞条编,技术简单容易学。鱼塘藕塘看管好,江河打鱼分季节,春打黄昏冬五更,浑水白天清水夜。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利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果园清得净,来年无病虫。小雪雪满天,来岁是丰年。

小雪收葱,不收就空。

萝卜白菜,收藏窖中。

小雪无云大旱。小雪晴天,雨至年边。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4.美文

雨后玫瑰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

—— 题记

连日来,北风萧萧,落叶纷飞。太阳仿佛被乌云劫掠,总不见身影,气温也不断下降,阴冷晦暗的天气似乎也将我的心情搞得暗淡了。

望着窗外的萧瑟,随手翻看闺蜜旧时发来的短信:花开一季,有落红为证;冬天来临,有祝福见证。今日小雪节气,愿我的短信可以给你幸福,给你快乐,给你感动!看看日期,居然是去年小雪节气发出的,温暖却延续至今。

查了日历,今年的小雪竟也是转眼即到。本来,身在城市的我,对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并没有十分的关注,除了会背诵二十四节气表,便是偶尔适逢节气,听妈妈说说节气的故事,并没有其他的研究。倒是近年来,电信公司每逢各个节气到来之时,编了温暖动人的短信发来,也有朋友会借此表达问候,这些节气便在心里亲近了许多。

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天气愈来愈冷。随着冬季的到来,北方气候渐冷,不仅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了霜,而且也使天空中的雨变成了雪花,下雪后,使大地披上洁白的素装。但由于这时的天气还不算太冷,所以下的雪常常是半冰半融状态,或落到地面后立即融化了,气象学上称之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降,叫做“雨夹雪”;还有时降如同米粒一样大小的白色冰粒,称为“米雪”。

小雪节气,南方北部地区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凌霜枝”,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华南“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华南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

古时,人们常常看天生活,按照这些节气安排生活和农事。在北方,进入小雪,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用草秸编成草绳或箔包捆扎在果树的株杆,以防果树受冻。人们也开始储存冬菜,将大白菜、萝卜、洋葱、茭白、土豆等下到地窖中。买回成捆的大葱,挽成一把一把晾晒。不过,虽说节气是小雪,但此时,正是北方天干物燥的时候,未必见得到雪。因此,这节气中的小雪,与天气预报“今日小雪”中的小雪并不是一种意义。

北方小雪过后,草木凋零,山鸟飞绝。偶尔来到城郊,但见天地一色灰黄,人畜消退红尘,很是清冷。此刻,三五好友围坐在炕头,将腌制的各色小菜端上炕桌,再炖上一锅羊肉,一锅农家烩菜,便可推杯换盏,唠唠一年的收成,谈谈来年的想望。真是饮尽杯酒,暖意奔流,蓦然回首,友情依旧深厚;天寒

地冻,风烈雪稠,慨然举杯,健康快乐相

将要出门,小伙子围着心仪的女孩子用心织就的毛围巾,带着厚绒绒的毛手套,心里那个美啊,让那些没有女朋友的同伴眼馋。此时,心灵手巧的女子们不断翻新着花色和样式,她们将对爱人、亲人的关怀和体贴,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祝愿一针一线编制在毛衣中。她们想用这围巾、手套,围住夜空流星的思念,围住灿烂温馨的爱情,围住幸福美满的生活。如今,城市中很多人都去买毛衣围巾了,花色不错,却没有了那份人情温暖。

北方的雪弥足珍贵。如果小雪前后有一场大雪飘扬,人们便欢喜雀跃。这意味着冬天不会有太多的流行病,意味着土地会有很好的墒情,意味着来年春天不会有太多的沙尘暴。北方人对雪有着深深的企盼,仿佛每一片洁白雪花,都是上天对他们的赐福与祝愿。他们用双手轻轻接住那飘飞的天使,看它那美丽的身躯在手心中渐渐融化成一滴透亮的水珠,心里也清爽了许多,那一份希望直达心底,整整一冬,都会充满了感激。

写这篇文字,是应海之韵网站的约稿。忍着身体的不适和心绪的不安,默默在北风呼啸的夜里写这些文字,很多美好一一从眼前回放。一直以来,仗着年轻,不管不顾地拼命,任意透支着健康,总想获取更多心里想要的,此时此刻,才觉得,平凡的日子也很难得,健康的身体更需要珍惜。

小雪到,雪花飘,飘落忧愁和烦恼;寒流至,冷风吹,吹落疲惫和困扰;梅花开,草儿黄,送去祝福和吉祥。读着短信,不知何时,泪水顺着脸颊落下来,我分明尝到了其中的苦涩。多少次,都是在困境中如斗士般勇往直前,多少次都是在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也许,这个冬天,对我来说又是一次考验。

轻柔的小雪,吻在额头,化作滴滴清凉的水;殷殷的祝福,舞在指间,送出沁人的温暖。白天,将心里话贴在了说说,好像压力减轻许多,这已成为我的习惯。今天早晨,看到空间里朋友们的留言和鼓励,一股暖流再次涌上心头。

想问候遥远的你,是否也感受到,我对你无边的思念和悠悠的牵挂?

小 雪 ——写在“小雪”节气 老天真会开玩笑

小雪了,一点儿也没有雪 尽管总是像下雪的样子 阴郁着天,沉沉的 干坼的风,冷冷的 可是那润泽纯净的雪呢 没有,都没有,一点儿也没有 你没有我没有他们也没有 蜷缩在旮旯里的卑微的流浪猫没有 瑟瑟地抖了一地落叶的挺直的梧桐没有 倒是那些著着花衣的宠物狗们快活地很 一路撒着欢,招摇着幸福 毫无顾忌地在曲径通幽处撅臀翘腿 节令是到了,但天未晴雪未下 依旧阴郁,依旧干坼 没有润泽,也没有纯净 小雪未雪,大雪呢

(四)阅读实践

1.小雪节气有哪些风俗习惯?

2.你会腌制腊肉吗?让我们跟着家人学一学,制作这一美味吧,相信

你一定行。

大雪

(一)节气溯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时节,天气寒冷,时常会遇到下雪的场景,雪花漫天飞舞给整个世界裹上了一层银妆,让人赏心悦目,感受着天地自然之美。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每年12月7日或8日。大雪,顾名思义,雪量比较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了,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但并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盐加花椒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宰杀去毛以后的鸡、鸭、鹅等禽类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的颜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个月后取出来,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

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雨雪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季的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农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业谚语。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在气候正常年份,黄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冬小麦已停止生长。大雪以后,江南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间的真实写照。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一般人家都会及时地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niâ分蘖是指禾本科等植物在地下或近地面处所生的分枝),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这时天气

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蔬菜和薯类烂掉,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大雪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和低温的预报,注意防寒保暖。越冬作物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冻害。也要注意对牲畜的防冻保暖。

(二)民俗采撷

(一)习俗 1.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经是银装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滚雪球,是年轻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当然,在开心玩耍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加强自我防护,因天气寒冷,外出时宜穿厚羽绒服等御寒服装。

2.捕获乌鱼招待宾客

适逢落花生的采收期,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俗话说:“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从小雪时节,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沿水温线向南回流,汇集的乌鱼群也越来越多,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乌鱼常被当做上等佳肴来招待宾客。

3.地方习俗

老盐城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大雪节气天气寒冷,在不易保鲜的古代,人们发现此时腌制肉类食品不

易变质,于是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就忙着腌制咸肉,以迎接新年。受此习俗影响,大雪节气前后,肉类食品价格常会有小幅上涨。

(二)养生(美食)1.吃雪菜煮汤

大雪节气前后,不少新鲜雪菜也逐渐上市。食疗专家介绍,雪菜又叫雪里蕻,属于性温,味甘辛的蔬菜。雪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加大脑中氧含量,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此外,雪菜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膳食纤维,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相对于大家习惯食用的腌制雪菜而言,天寒时节不妨来碗雪菜汤。

2.大雪进补

“冬天羊肉劲补,可以上山打虎。”老盐城大雪进补最爱羊肉。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3.喝红薯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

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红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呢。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方的饮食习俗都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在寒冬腊月里,大家可多选用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高的食物,以补充机体所消耗的能量。

(三)文学链接

诗词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释

①讶:惊讶

②衾枕:被子和枕头

③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积雪的反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译文

雪花把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人间路途上的坎坷不平和浊水污泥早已不见了踪迹。“填平世上崎岖路,冷到人间富贵家”。雪不仅能填充坎坷不平,而且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雪简直是公正而无私的楷模。

雪诗 唐•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注释:

⑴难相觅:指鸟雀互相难以寻觅。

⑵椒:植物名,其籽实有香味,封建社会,富贵人家常以椒

末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芳香。泥:用如动词,以泥涂抹。

⑶爇(ruò):烧。

⑷幂:幂本作“巾”字解,这里与“幕”字相同,诗人可能 是为了押韵而用了“幂”字。

⑸金丝:泛指乐器。丝,丝弦。金,形容丝弦的贵重。

⑹蘸甲:古人饮宴,酒要斟满,举杯喝酒时,指甲能沾到酒,这里的“蘸甲”指斟满酒。

⑺醉唱玉尘飞:室内饮宴欲舞,室外大雪飞扬,一说:席上 歌者吟唱大雪纷飞的景象,亦通。玉尘,指雪。

⑻困融:愧倦,懒散。香汗滴:指歌者舞者滴洒香汗。

⑼岂知:哪里知道。

⑽皴(cūn):皮肤因受冻而裂开。译文:

长安城中大雪纷纷,鸟雀迷途难以互寻。

富贵人家并不怕冷,椒泥涂墙壁香又匀。

朱门处处烧着红炉,四周放下重重罗帐。

席上奏起玄妙乐曲,玉液琼浆斟满杯子。

室内饮宴室外大雪,人人困倦汗洒满身。

哪知城中饥寒的人,手脚冻裂苦苦呻吟。

雪 唐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译文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译 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

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谚语

气象谚语有: 1.大雪不冻倒春寒(桂)2.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3.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4.大雪不寒明年旱(冀)5.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6.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7.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8.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9.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10.大雪纷纷是丰年(川)农业谚语有: 1.冬天骤热下大雪。2.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3.积雪如积粮。

4.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5.今年麦子雪里睡,来年枕着馒头睡。6.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7.今冬大雪飘,来年收成好。8.下雪不冷化雪冷。

9.今冬麦盖一尺被,明年馒头如山堆。10.雪在田,麦在仓。

歌谣

大雪到来大雪飘,兆示来年年景好。麦子盖上三层被,枕着馍馍来睡觉。趁着土地未封固,抓紧冬耕至重要。晚插犁来早停犁,中午前后地融消。划锄镇压冬小麦,有的年份麦能浇。麦田盖上土杂肥,提倡麦田来浇尿。继续植树护果林,地未封牢把坑刨。施肥浇水窝砸实,穴不透风成活高。打井修渠莫怠慢,排灌路林要配套。冬季积肥不要忘,修畜禽舍把温保。农家副业要红火,村村户户掀高潮。如若坑塘冰未封,挖紧时间深挖刨。有条件的蓄满水,来年养鱼基础牢。

美文

二十四节气散文二十一——大雪

作者 赵长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从地里返回的时候,手都有些僵硬了。虽然还是一轮暖阳,但风强硬得很,对一切都冷漠,于是树瘦水薄,经常走过的田间小路,少了野草的遮掩或参照,也显得紧皱了。

麦子们倒依然故我地成长着,风来,窸窸窣窣。连续月余的晴暖天气,她们长得过于欢声笑语,真的应该有一场大雪降临,压压她们的欢实,不合时宜的旺长并不是好事。可是,朝阳依然红着脸升起,朝霞依旧灿烂地涂抹,树木,大地,电线上的鸟雀,都披挂了金色,还有我。

这个时候的鸟雀,经过一秋的猛吃海喝,肥厚得有些慵懒。它们站在电线上,如五线的谱点。我很想拍照它们飞起的感觉,可惜它们专注于风弹奏出的和鸣,或者沉醉于自己的甜蜜私语,一点儿也不在乎我的吆喝,甚至挑衅般地煽动翅膀,沿着电线走两步,再返回来,还是细小的碎步,头一点一偏——无怪乎小时候的这个季节,乡村中背着砂枪的打鸟人多,斜挎皮囊,内盛掺了铅砂的火药,一炮轰鸣,鸟儿扑扇着翅膀落下,灰喜鹊、老鸹甚至大雁——正想着,鸟儿们轰然而起,迎合着远方一群盘旋而来的同类,叫得很欣然!急忙再举相机,空留白云蓝天!群鸟高低盘旋,整齐地掠过我的头顶,很快,箭群般插进一块油菜地。

油菜也在旺长。这么多天的晴暖,农人给足了水肥,于是,油菜长势疯狂,叶面宽大厚实,与往年相比,严实地铺盖了地面,比麦地还绿得逼人,阳光下,黑亮亮的。这个季节,油菜应该与麦子一样停止生长,而在根部攒足劲儿,等到来年春上阳气动时,立马翻身醒来,赶三撵四地喷叶,抽薹,吐花,孕果……现在,委实发育过早。有棵油菜竟然尺把高了,举着果穗,开了几朵纯金,张着欢欣的嘴巴!昨晚冷风起,一夜过来,虽然很夺目,毕竟萧瑟寒风中,若是霜雪来,这未放的歌唱就完了。看着,想着,让人心疼……

大雪无雪,有些难受。所以有关“瑞雪兆丰年”“积雪如积粮”“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今冬大雪飘,来年收成好”“雪在田,麦在仓”等俗语,就失却了曾经表达的意象。“大雪”这个节气不一定要下雪,只是这些年来,大雪都比往年来得稍晚一些,甚至小雪或者无雪。小时候的粉妆玉砌、冰封雪飘,都成了回忆。

每每走进田野,我的思维才会活泛一点,但也是忧天之思,甚至有些傻傻的感觉。扶扶几棵麦子,看看几只蚂蚁,呆呆地说上一会儿话。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走进田野,走进大地,我也成了一棵草,成了一棵树,成了一棵庄稼,成了一个精灵……我也是大地的孩子!

想着走着,又来到了那个小菜园。大葱已经被起走,茶豆角完全干枯,辣椒被霜打塌了架,菠菜紧贴地皮,芫荽星星点点。这就是冬天。看到几只悬垂在寒风中的辣椒,心中有些不忍,就做了一下“贼”,匆匆摘下,带它们回家。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还是盼望一场雪下来,这样梅花就会开得更美更艳,让我踩出一串脚印,执著,深沉,爱……

雪(散文)作者 石山豆

今天大雪,是入冬后的第三个节气;此节令后,天气会渐趋严寒,只到半月后的冬至,达到酷寒。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却无雪,甚而秦岭以北的西安地区,还没有迎来入冬的第一场雪。风云霜雪,是大自然最不经意、又最平淡无奇地呈现在人类面前的常客。对于雪,甚至大雪,我是有很

深的、难忘的记忆的。

1975年农历冬月初,陕南的山野间降了最大的一场雪。初五那天的深夜,堂哥和姐夫从50里外的汉中把我的父亲的尸首用架子车拉回来。当我和哥哥打着火把去村外的泥泞路上接他们的时候,那雪片铺天盖地,彻骨的冷风穿透我们单薄的衣衫,钻刺进骨子里,“呜儿呜儿”的怪叫声弥散在空旷寒冷的冬夜。远远的看见几个黑影在泥地里缓缓匍匐,走近了,正是他们:姐夫掌着车把,堂哥背负拉绳,已经衰弱至极的母亲从后边车帮处帮衬一点力••••••大哥哇哇地哭喊着爸爸,不及擦掉冰冻凝霜的泪水,换下已年长体弱的堂哥;我到车后,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搀着东倒西歪的母亲。

受政治运动迫害、致病而死的苦命的父亲,走完了他的52岁的人生经历,留下了极度悲苦的母子四人。这就是我,一个九岁的苦命娃儿记忆里最悲切的一场雪。

1982年腊月十五,也是一个大雪弥漫的天气。我所在的师范学校放寒假了,由于头天的班车没有赶上,我便打早整理了一下简单的行囊,归心似箭地赶往我的乡村的家里。到了武乡古镇,下了班车,看见还在麻鸭一般飞旋的雪花,考虑到还要步行20里泥路,就到街口露天的小吃摊点,见到摊主熬煮好的一锅热气腾腾的猪血杂烩,全身即刻热火了起来。摊主扫了一下简易的饭桌上的积雪,端来一大碗黑紫的猪血块、白花花豆腐块、鲜艳的红萝卜,点缀着碧绿的葱叶蒜苗的杂烩汤。我先用双手满满地捧住海碗,使十个手指有了热气,能自如活动了,然后才慢慢品尝。一碗杂烩很快被我吃光了,按说可以再让加点汤,吃几块我的包里从学校带着的面包,可是我没有;因为那面包是我节省下饭菜票专门买下带回去给我家

里、村里还没有吃过面包的母亲和四婆婆、五婆婆们尝新的,我一块也不能吃它们。

30年前古镇街口的那顿饭、那场雪,是我最温暖的记忆。1987年腊月二十五,已经工作两年的我,陪着我的刚参加工作的同事,相约着到湖北的十堰、襄樊去卖竹蛇(汉中城北一带,闲时专做竹筒、竹节制作的手工玩具蛇)。我们先到十堰,已是腊月二十七,短暂停留后,和同事的父亲商定好,我两人的目的地是襄樊。到了襄樊,江汉大地间却下起了大雪,一出火车站,只见高楼、街树、街道上积了厚厚的白雪,眼前一片雪亮。由于我们第一次做这买卖,毫无经验,连续两天都几无收获;第三天,就是腊月三十,看见雪地里、满大街的人都采买到满当当的年货,急匆匆顶风冒雪回家团聚的情景,我们的心理麻麻地,几乎无着无落;正好街边有一个开往襄阳古隆中的公交站牌,就在旅社里寄存下物品,结伴去了古隆中。公交车跨过汉江,进入江南边的襄阳城,不一会儿就到了襄阳城西南山中的古隆中。那时已是年节,景区的游客不多,正好我们就可以细细地、悠闲地游赏极具传奇的古隆中。眼前起起伏伏的皑皑浅坡,雪地里高俊的古柏,低矮却整齐的草庐,铺着厚雪的石基步道,一下子就把我们回溯到17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记忆起了《三国演义》里“三顾草庐”的情境里,故事中的天气与我们眼前何其暗合啊!

离开古隆中时,天已大晴,暖阳再一次把古隆中的雪中之美炙烤在我们的心灵底片上。刚到旅社,接到同事住在十堰的舅舅打来的电话(此前我们告知了他我们旅社的名称和电话),说是大团年的,我们两个娃娃在襄樊孤单,叫我们返回十堰和他们团年。放下电话,我们两个那压抑下去的思乡念亲的情愫一下子汩汩地泛涌起来,箭一样乘车返回了十堰。到十堰同事的舅舅家,已是万家灯火,团年席上热气腾腾的年糕、香味扑鼻的饺子、妙手炒制的菜肴,顿时把我拉进家的怀抱……尝着喝了点白酒,迷醉在我的人生中第一次离开家人的团圆年里。

这一次,尽管我们卖竹蛇的效果不佳,但在异乡他方,收获到的是奔波的劳苦、奋斗的艰辛,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惬意。这也是我记忆里印象最深的瑞雪丰年!

(四)阅读自测

1.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2.你还知道关于盐阜地区大雪节气的哪些风俗习惯?

冬至

(一)节气溯源

哼着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那古老的歌谣,不觉中,深冬的脚步已迈进了冬至的门槛,感慨白昼之短暂,黄昏来得太早,仿佛午时刚过,天就渐渐地暗了下来。冬至是家的节日,也是异乡回归的节日。在这个白昼最短的日子里,享受漫漫长夜中团圆的烛火,亲情的寒暄,啃上一块酥嫩的骨头,吃上一碗香甜的饺子,肉香中有亲情的温润,饺子里有撕骨的牵挂。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guī]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yì]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二)民俗采撷

1.习俗 ①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②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③地方习俗 “烧 经”

冬至,是盐城民间“八节”之一,盐城百姓甚为重视。在这一天不少人家都要“烧经”。“烧经”,主要用于对祖先或是逝去亲人的祭奠中午,一般会在祖先神位前供上红福橘、点上蜡烛,将备好的菜品放在方桌上,再摆上筷子,供上小酒、米饭,同时将纸钱烧尽,待全家人叩拜结束,还会把先前供奉的几样小菜摆回厨房灶公前过夜,这样,冬至的礼俗才算基本结束。冬至祭祖上供的食材也是有讲究的。“鱼、肉、鸡蛋、豆腐”这传统四式菜肴中,对于“鱼”的品种,一定要是“鲫鱼”。

吃南瓜

现盐城西乡仍有早晨日出之前,喝南瓜汤、吃南瓜饼的风俗习惯,还有人家会用赤豆和南瓜煮粥吃,或者食用以蔬菜为馅料的“菜茧子”。2.养生美食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汶[wân ]上、曲阜、邹城,冬至习

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的意思。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吃汤圆

在冬至这一天,温州人都有吃汤圆或麻糍的习惯。长辈会趁着“碎息儿”(温州方言,意为“孩子”)吃汤圆时进行家教,比如“吃了汤圆就要大一岁了”,劝孩子要更听话,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晒汤圆粉

“冬节”前,不少人家会提前几天将糯米碾成粉,加水拌成糊状,然后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摆在竹笪(dá,一种用粗竹篾[miâ]编成的像席子的东西,晾晒粮食用。)上晒成汤圆粉。汤圆粉晒干后放入洋油箱,要吃时拿几块出来用水浸开后使用。有的人家也会一下子晒很多,“冬至”前夕分送给邻居亲戚。卖麻糍

每 当“冬至”前后,温州老城的街巷里就会出现一些挑着担卖麻糍的人。这些人一般来自郊区农村,他们事先在家将汤圆粉煮熟捏成团,再带点白糖、豆沙粉,一路叫卖,边卖边做。他们技术高超,一个麻糍经他双手一转动,就变成里面空心、外面光滑、像乒乓球那

样的麻糍团,然后馅上白糖和豆沙,味道香甜。

④冬至吃馄饨饺子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带着一种仇恨的心情吃掉,并祈求能平息战乱,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渐渐地,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就沿袭了吃馄饨的习俗。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为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食用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所以形成了“捏冻耳朵”的这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人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会觉得冷。

⑤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

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当然,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现代的人又怎么能忍心吃狗肉呢。)

⑥ 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⑦冬至吃南瓜

冬至宣告寒冬的真正来临。冬至吃南瓜,家家户户忙着打造“温暖”的南瓜粑粑,已经成为合肥沿袭多年的民俗。南瓜是夏秋季节的主要蔬菜。由于耐贮存,冬天照样可食。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从这以后白天渐长,黑夜渐短,冬至吃南瓜大概有些寓意吧。

(三)文学链接

1.诗词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注释:

⑴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说指冬至日的第二天。⑵五纹:指五色彩线。

⑶葭:初生的芦苇。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浮灰:一作“飞灰”。

⑷腊:腊月。

⑸云物:景物。乡国:家乡。⑹覆:倾,倒。译文: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译文: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夜已深了,秋露打湿庭中桂花。那幽幽的芳香仿佛是思念的一只手把我牵引。明月当空,难道只有我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又有谁不在对月感怀,神驰意远呢?只是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至后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注释: ① 日初长: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渐由短变长。②剑南:这里指蜀地。因在剑门关以南,故称。③青袍白马:幕府生活。

⑤非故乡:金谷铜驼,洛阳皆遭乱矣,物是人非。

⑥棣萼:《诗》:“棠棣之华,萼不韡韡。”棣萼,以比喻兄弟。⑦愁极:意为愁苦极时本欲借诗遣怀,但诗成而吟咏反觉更添凄凉。译文:

冬至之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我在远远的成都思念洛阳。我在严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虽也有如金谷、铜驼一类的胜地但毕竟不是故乡金谷铜驼。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觉地想起我洛阳的兄弟朋友。愁闷极了,本想写

诗来排愁,没想到越写越凄凉了。

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 :

⑴邯郸(Hán 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

⑵驿:驿站,古代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⑶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与其相伴。⑷夜深:犹深夜。

⑸远行人: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译文: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2.谚语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冬节乌,年夜苏(晴暖);冬节红,年夜耽(淋湿阴雨)。

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冬至节令天。稼接桃李奈。

冬至稻无刈,一夜脱一箩

第二篇:二十四节气农谚之冬季部分

二十四节气农谚之冬季部分

云南

陈华

冬季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很多耕地处于休耕时期。果树落叶,昆虫冬眠,候鸟迁往南方栖息。在严寒的侵袭下,人们不得不穿上厚厚的冬装,以保持身体的暖和。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属于冬季节气,先民们曾留下了关于冬季的诸多谚语,下面就以这些节气先后为序,对各时节的谚语作简要介绍。

立冬(11月7—8日)

立冬为“冬天开始”之意,由于此时节地表下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立冬时节一般不会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我国古代,立冬有“补冬”的习俗,人们往往会烹制一些美味可口的菜肴,以犒劳一家人一年来的辛勤,所以谚语云“立冬补冬,补嘴空。”

在立冬节气,也是播种晚茬小麦的最佳时期。故谚语说,“种麦过立冬,来年少收成。”因此,抓紧节气适时播种,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立冬也是深耕土地,增强土地肥力的重要时期。所以,谚语这样说到,“立了冬,把地耕,能使土里养分增”“冬耕深,出黄金”,说的就是立冬深耕的益处。

小雪(11月22—23日)

小雪是指“气温下降,开始飘落少量雪花”之意。在小雪时

节,天气灰暗,大地阴沉,说明气温在逐渐降低了。农谚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之说,意思是:在小雪节气,土地全冻得像冰块一样硬,而到了大雪节气,气温更低,连河水也全部冻结了。由于气温低下,所以农谚这样说道,“小雪不种地,大雪不行船。”就是说,在小雪时节,低温可以把害虫的卵冻死。这样,来年的虫灾就减少了。而在大雪节气,因为河水封冻,所以渔民们休渔在家,不再捕鱼。

从气象方面来说,小雪节气下雪则意味着来年是丰收年,故谚语云:“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由此看来,小雪降雪,预示来年的庄稼收成不错。

大雪(12月6—8日)

大雪为“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之意。到了大雪节气,降雪已成为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指的就是大雪节气的自然景观。由于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五倍,所以雪水还有肥田的作用。故谚语形象地描述道,“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可见雪水的肥效非同一般。

冬至(12月21—23日)

冬至是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从冬至开始,天气就正式寒冷了,进入了人们常说的“数九天”。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民间编出了朗朗上口的数九歌谣,具体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寒冷天气,是从冬至开始的。

在我国民间,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因此,很多地方都盛行“冬至进补”的风俗,羊肉、鸡肉、狗肉、猪肉、牛肉等,成了许多家庭桌上的美味佳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寒冷的天气里多食肉,有利于增加身体热量,抵御风寒。

冬至过后,白天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故谚语云,“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说的就是这个理。

在民间,还有冬至忌无雪的说法,谚语云:“立冬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雪一冬晴。”意思强调,冬至降温或降雪,对来年的作物生长和庄稼收成,都是极为有利的。

小寒(1月5—7日)

小寒即“寒冷”之意,但较之大寒而言,小寒的寒冷程度稍微逊之。但不管怎么说,小寒还是很冷的,谚语云,“小寒大寒,冷成一团”。毋庸置疑,小寒的“寒”也是不可小觑的。

因为寒冷的缘故,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强调了严寒天气多吃肉食和滋补品是很有必要的。当然,饮食荤素搭配应当恰当,不宜片面追求高脂肪和高蛋白,因为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大寒(1月20—21日)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最冷的一个节气。如果大寒不冷的话,那么来年的庄稼收成肯定不好。故谚语云,“大寒不寒,人马不安。”意思很明显,若大寒冷的话,来年必定会

丰收;若大寒不冷的话,则来年将会欠收。

由于大寒在农历腊月中旬到来,故谚语有“小寒大寒,杀猪过年”的说法。因为大寒节气已到了农历的年末,过了十五天左右的时间,新的一年又将开始了,而我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也在此时到来。所以,“杀猪过年”,正是人们辞旧迎新、欢庆佳节的积极体现。

第三篇: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秋分的时间:秋分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月22日、23日或者是24日,今年的秋分日9月23日星期六。

秋分的物候:秋分时节的物候有三个。一个是雷始收声,就是说到了秋分时节,天空就不打雷了。一个是蛰虫坯户,就是说很多动物们开始在地下打洞,用细土堵住洞口,准备冬眠了。三是水始涸,就是说河水开始干涸,水位到了最低的时候了。

秋分的农事:我国大部分地区忙三秋,指的是秋收、秋耕、秋种。我们华北地区忙着收玉米、种小麦。农谚有“三秋大忙 全家上场”“秋分四忙 割打晒藏”的说法,秋收重在“忙”,重在“抢”收。

秋分的节俗:祭月。我国从古代就有祭月的习俗,祭月一般是在都城的西方,有帝皇主祭。现在北京就有月坛,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祭社、秋报的习俗。每到秋分,人们就祭祀社神。社神,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地神”,人们认为社神掌管着土地的生长、五谷的丰收,所以每当这个时候人们就准备一些食品,比如刚丰收的谷物做成的饭食,新鲜的瓜果蔬菜等来祭献社神,那么这种报答“社神”的行为也就是“秋报”了。

奉祀“南极老人星”。秋分开始,在我过南方地平线附近就会出现一颗大星,这就是南极星,也叫“寿星”,人们一般认为“南极星”的出现象征着人间太平、生命长寿,后来人们又把“寿星”看成一位神仙,且健康长寿,也就是说“南极星”就演变成了星名、神仙、长寿三者合一的化身了。

秋分养生:秋分时节“昼夜均而寒暑平”,人们养生也要顺应时节讲究阴阳平衡,来调养身体。从秋分开始,多风干燥,寒凉渐重,人体易患秋燥症,如:咽喉肿痛、咽炎等,所以人们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注意多喝水,多吃湿润的食物,如各种粥类、蜂蜜、乳品、梨子等,多吃一些蔬菜,如白萝卜和胡萝卜等。秋天到来,落叶纷飞,萧条的景象会影响人的心情和情绪,有忧愁、抑郁之感,故应保持情绪稳定,心如秋月,清静安宁。

秋分节气谚语: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

秋分秋分,雨水纷纷。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第四篇: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二十四节气——冬至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的节气[1],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

重要日,冬二千圭观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2016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冬至过节始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最有名的要数“九九歌”。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另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第五篇:二十四节气 之春分

二十四节气 之春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立春有关的习俗,感受立春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2、学习“民间圣果”做法从中体验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立春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立春习俗。有关立春习俗的图片,各种与立春节庆祝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立春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

立春简介:(课件、春天的图片)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二、教师介绍立春节的由来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三 介绍立春的习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

四、拓展:

四、拓展:

在春季精神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下载二十四节气之冬季刘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十四节气之冬季刘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养生篇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养生篇 冬季的饮食调养要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传统,冬令进补,是国人数千年的习俗,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每逢这天,南北方人......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介绍(五篇模版)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介绍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

    二十四节气农谚之夏季部分

    第 1 页 共 3 页 二十四节气农谚之夏季部分 云南 陈华 夏季是各种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此时气温升高,天气炎热,打雷下雨是经常的事,大自然呈现给人们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所......

    二十四节气农谚之秋季部分

    二十四节气农谚之秋季部分 云南陈华 立秋(8月7—9日) 立秋为“秋天开始”之意。谚语有“立秋之日凉风至”“七月(农历)秋风渐渐凉”的说法,这些说明了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是......

    二十四节气农谚之春季部分

    第 1 页 共 4 页 二十四节气农谚之春季部分 云南陈华 农谚,是指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这些言简意赅的话,对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描述了春季六个节气的基本谚语......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升旗仪式发言稿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升旗仪式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八(8)班的王淑娟。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二十四节气之霜降》。明天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祝福语(5篇范例)

    1、落叶纷飞到立秋,烦恼随风心无忧,天高云淡人从容,山重水复逍遥游。凉意渐生多保重,冷暖自知记心头,好运永伴你左右,愿你幸福开笑口。2、立秋到,收获时节真美妙,愿你:铲掉烦恼,把快乐......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的祝福寄语(范文大全)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的祝福寄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用到过寄语吧,寄语是表达美好愿望和期许的话语。什么样的寄语才是好的寄语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节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