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一) 解析版答案
2011年河南中招考试说明解密预测试卷
语文
(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1.B(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项读音依次为zǎi zài zǎi zài;B项读音为háng;C项读音依次为qiâ qiē qiâ qiâ; D项读音依次为zhēng zhâng zhâng zhēng。故答案为B 2.C(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形。C项“一泄千里”的 “泄”应为“泻”,故选C项。
3.B(2分)
解析:本题考查重要的文学常识,四个选项分别涉及了作品、作者、体裁及文体知识。B项中《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故选B 项。
4.(1)似曾相识燕归来(2)素湍绿潭
(3)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所出第二题为古文,其它三题为古诗,有识 记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均出自课标推荐篇目。
5.③①④②(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求排出正确语序。注意横线前的句子和四个选项的内在联系,不难排出正确顺序。
6.《水浒传》;施耐庵;鲁达(鲁提辖);郑屠横行乡里,霸占民女金翠莲并索要其并未支付的典身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每空1分,共5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外名著的阅读情况。试题内容出自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他为什么要怒打郑屠?”一问涉及情节的考查,只要阅读过这一精彩片段,便可准确作答。
7.(1)第十六届亚运会圆满闭幕。(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及书写的能力。(2)把“进行”改为“举办”(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句中动词“进行”与宾语“运动会”搭配不当,把“进行”改为“举办”即可。
(3)(2分)
例1:从你们身上,我明白了什么叫顽强,我知道了什么叫坚韧,我懂得了什么叫拼搏!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例2:真正的精彩属于勇者,真正的勇者敢于拼搏,真正的拼搏者才会拥有最完美的人生!你们用汗水铸就辉煌、书写传奇!
例3:你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顽强,你们的精神证明了什么叫拼搏,你们用顽强、拼搏书写了中国体育的辉煌篇章。
解析:本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语言简洁流畅,能表达出对运动 员顽强拼搏精神的赞颂及自己的敬意即可。
二、8. 他不甘心自己的家乡被沙漠吞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现状。(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全文,提炼主要信息加以概括。
9.他召集志愿者用微不足道的一杯杯水种活一株株梭梭,齐心协力为绿化荒漠努力,他们用一杯水浇灌美好的希望,营造美丽的绿色天堂。(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实则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解答时要结合全文,理解“他”的心愿,对“一杯水”的利用、取得的效果。
10.①“奢侈的幸福” 传神地写出民勤极度缺水的严重状况,以及他对拥有一杯水的淋浴的满足,表现了他的乐观、坚强。②“吞噬”形象地写出民勤自然环境的恶化,沙漠化的迅猛。(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品味,理解其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富 有表现力的词语往往表达丰富的内涵,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体味词语蕴含的深层含义,体悟词语传递出来的情感。
11.表达上:文章开头细致描写他用一杯水洗脸的细节,写出他与水亲近时的满足,设置了悬念。结尾的描写强调了他对一杯水的珍惜,深化了文章主题。结构上:形成首尾呼应,结构严谨。(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重要段落的表达作用,体悟文章的表达技巧。题干已明确从表达 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所以要仔细阅读、比较开头和结尾对同一事情的叙述有何不同,明确各自的侧重点,结合文章主旨,体味它们不同的表达作用和构成的结构上的特点。
12.我们应该像他那样,在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种下坚定的信念,精心地照顾它,最终实现我们的愿望。(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对作品内涵的感悟,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解答时,不要仅看字面意思,要紧扣文章主题,深入思考语句的内涵,从文中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联系生活体验归纳概括。
(二)13.不能。因为标题过于绝对,不是所有的弯路都比捷径好走。作者认为弯路经过选择,以百倍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去转变它,才能变为捷径。(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明确中心论点,及题目与论点的关系。解答时要结合全文考虑论点表述的严谨性,并且注意论点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14.文章先通过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出论题,依次列举“泡泡网”CEO李想、曾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记者等人的事例进行论述,最后明确论点。(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作者思路的把握。解答时应明确文章各部分内容,然后采用“先通过„„引出论题(论点、分论点),再用„„事例(名言)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格式概括作者的思路即可。
15.事例论据 24岁的格林斯潘用过人的智慧绕大弯进行调查、计算,获得了美国政府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受人瞩目。这个事例具体地论述了不盲从,用独特的思维可以将弯路转变为捷径,取得成功,使论述具有说服力。(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事例论据的概括,分析事例论据的作用,理解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概括事例时必须包含人物、事件两个要素,其他如时间、地点、影响等如果有特定含义,也应包括在内。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事例论据为论点服务,可以使论述真实可靠,更有说服力,因此要明确论点,并且从上下文捕捉信息,确定论据从哪个角度进行论述,加以概括即可。
16.B 因为这个事例中小仲马不依赖父亲,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成功,表现出他的勤奋和真诚,与选文的论点不符,不能用来证明论点。(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的理解,阅读比较,为论点补充论据。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事例表述的关键词语,提炼主要信息,分析事例是否与论点一致,理由阐述要充分,不能泛泛而谈,要辨析出事例表现了什么,与论点怎样不符。
三、17.(1)大约(2)说出(2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重点词语的理解。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第1题考查的词语是课文注释,第2题考查的词语则要求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只要平时加强积累,理解文意,解释就比较容易。
18.(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分)(2)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2分)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现代汉语翻译能力。两句都是比较短小的句子,而且均出自课内语段,大大降低了试题难度。但对于重点词语“澈”“布”“斗”“蛇”几个词语必须正确理解。
19.衬托潭水清澈透明的特点;侧面(间接)描写(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课内语段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学生要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并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述。
20.幽深,静美(苍凉,凄清);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忧郁,愤懑)的感情。(2分)解析:此题考查对两个语段的对比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读懂选文,结合写作背景,就写景描绘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感情进行比较鉴别,找出其中的共同点。
21.停、投、拔、顾; 内心悲苦(抑郁苦闷)(2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品味。解答时要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设身处地地合理想象,在真实感受中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这就需要平时学习中留心积累,勤于思考。
22.两句诗一问一答,第一句运用反复手法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痛苦与追求交织的情感;第二句作者在沉郁中坚信、奋起,表达了“长风破浪”的信心和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作者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坚信希望的情感变化展现给读者。(答对一句1分)
解析:此题考查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以及诗人的感情变化。两句诗在整体运用设问修辞方法中插入反复,揭示出诗人痛苦无奈抑郁的复杂心理,但作为浪漫主义诗人,他在失意中没有消沉和绝望,而是在心酸阵痛后对未来充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和豪迈。
四、作文(50分)23.(1)解析:半命题作文关键是补题,补题过程就是审题和选材能力的综合考查。
审题角度:题目的圆心是“我”,题目的半径是“告别”,以“我”为圆心,以“告别”为半径,画出一个2010年生活的圆。题目关键词---告别,一是回顾过去,二是开始新生。
选材角度:前提条件:发生在2010年的时间里。“告别”人物对象:老师,同学,亲朋好友;“告别”自己过去:幼稚,懦弱,自卑;“告别”社会众生:环境,陋习,贫穷,愚昧,落后„„学生写人,写事,写现象考查的能力从上面三个角度都可以得到训练。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选择自己熟悉的人、事、现象来写,从而给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写作空间和个性的写作自由。
(2)解析: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一个生活圈子,因为习惯,这个圈子无论怎样阻碍我们的成长,我们都不愿轻易跳出去。这习惯,其实是人生最大的障碍。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路还很漫长,他们的人生还有很多种可能,但是,如果一直囿于自己习惯的熟悉的生活圈子,他们很可能没有办法取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像那只勇敢的青蛙一样毅然决然地打破现有的安逸,才可能走出人生的困境,向更高远的人生迈进。
习惯的温床,可能正是埋葬我们的坟墓,让中学生现在就认识到这一点,这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会有帮助。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当他们读完这则材料,或许就是他们崭新人生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勇于拼搏、激情飞扬的年青一代一定可以在这篇文章中绽放他们的光华。在这里,飞扬的不止是他们的青春梦想,更有他们对人生的全新体会和理解。
第二篇:浦东新区语文一模答案解析
浦东新区语文一模答案解析
一、文言文(40分)
(一)(15分)
1、此日中流自在行
2、关河梦断何处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屠乃奔倚其下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4分)
6、白(2分)
7、B(2分)
(三)(9分)
8、北宋 范仲淹(2分)
9、阴风怒号、虎啸猿啼渔歌互答(3分)
10、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与迁客骚人欣赏景物的心情因景而异、或喜或悲不同。(4分)
(四)(12分)
11、(1)会合,聚集(2)担任(4分)、A(4分)
13、明帝把当下比作尧舜时期,但周伯仁觉得如今比不上尧舜那样的太平盛世,厉声回应让明帝感到难堪,从而生气(4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0分)
14、D(2分)
15、D(3分)
16、我们应当感谢对手
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提高我们素质的磨刀石 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检验我们实力的试金石(7分)
17、微软用这句话让自己永远置于风险中,置于对手的包围中,这样才能清醒地分析形势,让自身不断进步,否则会真正面临破产的风险。(3分)
18、这段文字证明了八旗兵在连年征战时时时检验自己的实力,但当经历多年懈怠后实力则大为减弱,承接了第⑤段中的内容:检验自身实力的过程也是超越对手的过程,缺乏这种检验就会固步自封。该段文字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式,和第⑤段共同论证了文章的分论点: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检验我们实力的试金石。(5分)
(二)(20分)
19、肆虐(2分)
20、他调转车头,表示愿意送我们去珠海
他在得知前路危险后,依旧安慰我们并把我们送了过去
他帮我们找到了当地司机,并且拒绝了我多付的车费(6分)
21、C(3分)
22、环境生动地描绘出了台风过境后的萧条景象,渲染了萧瑟、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我哀伤痛苦、忧虑不安的心情,表现了出司机送我们去珠海的路程的艰难,衬托出他无私奉献、与人为善的精神的伟大。(4分)
23、运用比喻,将司机和他的车比作温暖的灯,突出了司机的帮助给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表达了我对这位热心的司机的赞美之情,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旅途中的陌生人”,即是司机,给我带来了温暖。(5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24、A(3分)
25、仿写题,注意格式与例句保持一致(3分)
26、开放题,选择古文并写出推荐理由,注意要突出该文学作品对“心灵”的影响(4分)
第三篇:语文(答案一)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密卷(新课标)
(一)语文 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B,解析:学校教育失败是因,不是结果。
2C,解析:A,将可能性说成必然性;B,教人提问,不是向人提问;D,博物馆是非正规学习环境。3 D,解析:绝对化,如:非正规学习环境比学校更能容忍失败,可证学校教育也能容忍失败。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4答案: B,这里的“资”应是“资助” “供给”之意。
5.C(能够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应为①②③⑥,故选C。④项是吴隐之诗中古人对贪泉看法的陈述,后两句才表达了吴隐之的心声。⑤项是时人对吴隐之的看法,认为他“矫”,可他始终不改其“矫”。①从“班”字入手可较容易理解。“班”字从造字法上看,形旁为“刀”,义为“分给”,将俸禄和赏赐分给亲族,自己只能过俭朴的生活了。②在封建官吏家中,一个官员自己洗衣,用棉絮代被,生活自然是俭朴的了。③是吴隐之为广州刺史去革除岭南刺史黩货之弊途中遇到贪泉后对亲人所说的一番话。这番话是将贪泉与越岭(岭南)的贪污腐败官吏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他明白了“越岭”官员丧失了清廉的原因,言外之意,是他要“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他用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如何保持清廉的操守。)
6.B(B项中的喝贪泉,“试试能否改变自己”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作诗表示不改变节操的决心。)7.①不看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就能使心境保持不乱,越过五岭就丧失清白的原因,我现在知道了。②经常有困难缺乏的情况,有时两天吃一天的粮食。身上总是穿布制的衣服,而且破旧不堪,妻子儿女一点也不能分享他的俸禄。(二)、古代诗歌阅读
8.凭栏远望、触景情伤在深秋回想往日的思念者形象。(2分)想象中的远在汴京同样因分离而苦被思念煎熬的孤独者形象。(3分)
9.“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内心无限伤感之情。将内心活动全部贯注到凝眸之中伤感所望的景物之中,情景交融。(3分)“阻追游”三字,包括了许多难以言说的辛酸,对聚散难料命运无常的无奈和怨恨之情。(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1)一弦一柱思华年。望帝春心托杜鹃。(2)延伫乎吾将反。及行迷之未远。(3)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4)飞湍瀑流争喧豗,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答案:选A,3分;E,2分,旧时代教师缺乏劳动和活动锻炼,是不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方面,小说中文吸烟是否成瘾,还看不出来;D,1分,文朴具有新知识,谈不上新思想;B,0分,文朴对伤痛的麻木,不能说是坚强;C,0分,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
(2)答案:病痛和贫困已成家常便饭,刺痛不了文朴;但母亲在别人的歧视之下,仍坚守着对自己的关切和希望,使得文朴在亲情面前无法自安,所以流下了自责的眼泪。
(3)答案:疾病造成的生理上的伤痛;贫困造成的生活上的伤痛;邻里瞧不起造成的屈辱的伤痛,觉得对不起母亲的自责的伤痛。(答对三点就得满分)
(4)答案:(要点)长期脑力工作,注意劳逸结合,比如长时间玩电脑就不利建康;加强活动、劳动,增强体质;戒除不良嗜好,年轻人尤其不要吸烟;心态要开放,自闭自锁不利健康。(每点两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于文有据,亦可赋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BC(B项,概括不全面。林清玄之所以不认同周作人的作品,原因里还有周的文字没有伸缩性;C项,原文是说“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2)一是林清玄是如何进行文学创作的,二是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国学热的问题的,三是林清玄是如何理解生活的,四是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商业炒作的。(答出四点给6分,答出三点给4分,答出两点给3分)(3)①林清玄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认识到快乐是比成功重要的东西,他的作品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②苏东坡、泰戈尔等古今中外作家对他的创作理念产生了较大影响,注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③十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他的写作帮助很大,使其文字浅显易懂。④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林清玄能够保持内心的从容、淡定,使他的作品有清新淡雅的风格。(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4)认同。(1分)这句话是说,人生不需要准备太丰富的物质条件,而需要准备从容的心态。(2分)林清玄早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不能一味追求物质与现实的享受,而应该追求内心的丰盈和快乐。(或:尽管都市生活节奏是很快的,但并不妨碍一个人追求内心的从容,也即做事时要有定力、有定见,也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2分)
联系生活能谈出对从容心态的理解,或对快乐与成功的关系的理解,或对传统与内心的关系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3分)
五、语言文字应用 13.D
14.A(B 句式杂糅,删去“推动其发展”。C 语序不当,把“不仅”移至“有利于”前面。D去掉“对于”,恢复“那些„„人 ”的主语资格,或删掉“受到”,成为无主句。)15.D(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
16.① 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效果高于不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②获悉个人的成绩,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刺激。
17.参考答案:没有蓝天的深邃博大,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悠然;没有牡丹的富丽典雅,可以有小草的清秀刚毅。(仅为示例,本题共4分,语句格式2分,语句文采2分)
六、作文(略)
第四篇:天天向上题目及答案解析一
例题1:那一年,牛顿用两个多棱镜消解了人们对彩虹的色彩幻想。正如诗人济慈所 的,从那一刻开始,科学“ 了所有关于彩虹的美妙诗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愤怒
颠覆
B.解释
抛弃 C.批判
破灭
D.抱怨
粉碎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D。第一空应该填一个动词,而“愤怒”是形容词,根据原则一,可首先排除A。“解释”一词没有体现出作者不满意的感情色彩,故排除B。“破灭”是一个被动性词汇,用在这里不合适,而且“批判”一词程度太重,不如“抱怨”合适。例题2:某市公开选拔了一批党政领导干部,从年龄结构上看,的这批干部普遍年轻;从 上看,他们的教育背景普遍较好;至于他们是否具有 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履职
履新
履历 B.履职
履历
履新
C.履新
履职
履历 D.履新
履历
履职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D。运用存异组词法。(1)相异语素组词。选项三个词语的相同语素是“履”,相异语素是“新”、“历”、“职”。“新”,新任,“履新”侧重新任就职;“历”,经历,由此推知“履历”意为个人经历的说明。“职”,职责,“履职”侧重“履行职责”。(2)代入语境。由前句可知,这批领导干部是才就职的,故第一空应填“履新”,教育背景当然只能从“履历”上看出来,能力和水平就要进一步通过“履职”表现出来。
例题3: 2,3,0,-7,-18,()A.10
B.20 C.-33 D.-45
第1个乘数2,1,0,-1,-2,-3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第2个乘数1,3,5,7,9,11是奇数列。本题选择C。例题4:某校学生会借用甲、乙两个教室放映电影。两个教室均有7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5人,乙教室每排可坐4人。两教室当
月共放映15次,每次放映均座无虚席,当月共有469人次观影。问甲教室当月共放映多少次? A.4 B.6 C.7 D.8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由“两个教室均有7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5人,乙教室每排可坐4人”得到甲教室有35个座位,乙教室有28个座位。
问甲教室放映次数,则设为x,乙设为(15-x)次。〔设未知量〕 放映次数×单个教室座位数=该教室总观影人次 〔找出等量关系〕 依题意列方程35x+28(15-x)=469 〔列出方程〕 35x-28x+28×15=469
7x+28×15=469
〔化简方程〕 可以直接求出7x=49,x=7。
〔解出方程〕
例题5:有一食品店某天购进了6箱食品,分别装着饼干和面包,重量分别为8、9、16、20、22、27公斤。该店当天只卖出一箱面包,在剩下的5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则当天食品店购进了()公斤面包。
A.44 B.45 C.50 D.52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由“剩下的5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说明剩下的饼干和面包的重量和应该是3的倍数,而6箱食品的总重量8+9+16+20+22+27=102为3的倍数,根据整除性质2,卖出的一箱面包重量也为3的倍数,则重量只能是9或27公斤。
若卖出面包重量为9公斤,则剩下的面包重量为(102-9)÷3=31公斤,题干数据不能凑出31,排除。
若卖出面包重量为27公斤,则剩下的面包重量为(102-27)÷3=25公斤,正好有25=9+16满足条件,则面包总重量为27+25=52公斤。例题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中公解析:题干图形的部分数依次是1、2、3、4、5,选项中只有D中的图形的部分数为6。例题7: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观察第一行第二个图形,除了具有一个封闭区域外,不具有其他可以利用的特征。所以,这道题的规律只能从封闭区域数的角度考虑,第一行分别为0、1、2;第二行分别为3、4、5;第三行分别为6、7、(8),结合选项,选择D。
例题8:某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被发现有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次在近10年来明显增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差。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会明显削弱上述结论? A.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学术不端行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B.高校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方面的相关教育 C.近10年来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加
D.仍有三十名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的结论是“说明”后面的内容,前面的为论据。两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即“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差”(M)是“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次的增多”(N)的原因。
A项说明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确实不好,加强了结论;B项与题干论证无关;C项说明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数的增多是由于本科毕
业生的数量增加,是“另有他因”,从而削弱了结论;D项是无关项,“有些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的事实”不能说明“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好”。
例题9: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增设军机处 B.采用三省六部制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C。中公解析:明朝:废丞相制度,设六部尚书;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隋唐:采用三省六部制。元朝:废除尚书、门下两省,以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清朝:增设军机处。
例题10:国家能源局表示,2011年,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将全面实施,七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5年,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15%左右
B.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C.我国的水能资源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
D.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高原、贵州高原具有丰富的太阳辐射能
【答案】B。中公解析:《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七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故A项错误。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和美国。故C项错误。贵州高原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是我国辐射能低值中心。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1~15题。
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标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例题11:.2009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约多少亿元? A.5960亿元
B.5880亿元 C.5800亿元
D.5780亿元 【答案】C。(5800亿元)
解析:2009年共投入R&D经费为7062.6÷(1+21.7%)≈5803亿元。
例题12:.分执行部门有,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约是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的:
A.2.9倍
B.2.6倍
C.2.5倍
D.2.2倍 【答案】A。(2.9倍)
解析: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为5185.5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为1186.4+597.3=1783.7亿元,前者是后者的5185.5÷1783.7≈2.9倍。
例题13:2010年全国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约占全国R&D经费的: A.85.4% B.84.7% C.83.5% D.82.7% 【答案】D。(82.7%)
解析:2010年全国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占全国R&D经费比重为5844.3÷7062.6≈82.7%。
例题14:分地区看,2010年R&D经费超过300亿且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省(市)有: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答案】B。(5个)
解析:2010年R&D经费超过300亿元且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5个省(市)。例题15:根据资料,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9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超过265亿元 B.2010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第二高的行业是医药制造业 C.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投入R&D经费超过480亿元
D.2010年R&D经费未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投入经费之和不足全国总量的45% 【答案】C。(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投入R&D经费超过480亿元)解析: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投入R&D经费为597.3÷(1+27.6%)≈468.1亿元,不足480亿元,C项错误。
第五篇:语文(浙江卷)2008答案解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
一、作文(本大题 共 1 题, 共计 60 分)
1、(60分)【提示写作重点:无论选择触摸都巿还是感受乡村,都需要揭示各自的环境的特点,各自生活的特色,立足于自身所获得的“触摸感”和“感受”,倡导真心真情真感作文,要善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争取小中见大立意。注意是命题作文,不再是话题作文,两选一,写作时可将都市或乡村作为主要角度,而将另一点作为对应或对比。审题是零难度,考生得分的高下全在选材、组材和立意及语言等功夫上。】
【名家示范1】感受乡村
爷爷留下来的家谱厚厚地四大本,摆在桌子上有半尺厚,沉甸甸的。拥挤不堪的家谱中,代表我的那三个字所占的地方还没有一片槐树叶大。但这就足够了,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走到最后,所能撑起天地也不过如此。
多年后的某天,如果后辈中的某人有幸目及这三个字,他们也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过,就像我看到家谱中的诸位先人一样,没有具体形象,没有音容笑貌,只有在我身体中流动着的一脉相承的血液。我不敢妄想后辈们对我知道许多,一个过往的人相对于一个后来者来说,就像是深不可测的宇宙,无边无际,即使毕其一生来琢磨也只能晓得皮毛。
但我知道,在我生存过的这个土地上,一定有些什么会记得我,就像小鸟记着自己当年风雨之夜曾栖息过的一棵树,蜜蜂曾记得自己初次酿出来的一点蜂蜜一样。
有什么能记住我这个曾在这块土地上走过活过的人呢?同辈的人都已和我一样消逝于无形,后辈们在他们的时代急不可耐地体验着自己的生活。谁也不会关心一个平凡的如田野中的土块一样的人。
村口的那棵大椿树也许还会记得一些我的童年。对于当时等待长大的我来说,童年漫长得就像失眠的夜晚躺在床上等待天亮。而现在当我回首童年时,却短暂的如同一天。童年的一年和成年后的一年如此不同,以致我常困惑于时间的公平和可靠性。
大椿树从我生命初始前的漫长岁月一直站到我无法预知的未来,从我生命的此岸看着我到达彼岸,它一定会在某一刻忽然想起,在一个迟来的夏天的午后,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在蝉声中怯怯地从坐在树阴下打盹的老人们中间穿过,他双手紧紧地拉住自己的裤子,小心翼翼,神情惶惑。这群把生活的担子交给了后辈的老人再也没有了对未来的期盼,他们最大的兴趣就是每年夏天聚在大椿树的树阴下,像当年耕种自己的田地一样,不厌其烦地翻动自己的记忆,把远或近的往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唠叨。他们的另一个兴趣就是对路过他们身边的每一个男性后辈进行嘲弄和戏谑。
他们不止一次地在这棵树下捉弄这个孩子。有时趁他从他们身边经过时把他的裤子扯落,而后哄堂大笑地看他慌乱不堪地一边往上提裤子一边落荒而逃。有时他们以一个游戏的方式来引起他的好奇。“我捏住你的鼻子,你能把嘴张开吗?”
当孩子在被捏住的鼻子的当儿仰起脸张开嘴时,老人掌心里握着的东西也会掉进他的嘴里,是一块风干了的鸡屎。
一次,这个孩子端了满满一碗酱油从街头的供销社里出来,走的缓慢而谨慎。当他们远远地看到他专注认真的样子时,都大笑起来。孩子丝毫不受他们笑声的影响,平稳地一步步朝前走。忽然,他们中的一个高喊:“碗下面有个洞,正在漏呢!”孩子不假思索地把碗翻转过来看了一眼。
当孩子哭丧着脸拎着碗走向他爷爷奶奶居住的院子时,他们看着他渐渐走远的稚嫩的背影和懊恼的脚步,笑得前仰后合。
我六岁那一年就是这样学会了从人们脸上的笑容中分辨什么是善意和恶意的玩笑,这项早熟的本领得益于这群坐在大椿树下无所事事的老人。
村外牲畜棚角落里那窝蚂蚁应该记得我,少年的我就是在抓小虫喂它们时,那匹调皮的小骡驹也来旁边探头张望,我挥手驱赶它,它却调转身用刚会走路的蹄子在我的额头狠狠地来了一蹶子。它那一蹄子给我的人生历史留下了初次的刻骨疼痛,也留下了永久的伤疤,当我捂着鲜血直流的额头像受惊的兔子穿过田野一样跑回院子时,不知道它是否会后悔自己那一蹄子的重量。我真该感谢这次教训的恰到好处,如果再往下一点,我也许会成为一个海盗王似的独眼,从此的世界在我的脑海中一定是另外一番模样。尽管我对独眼所看到的世界同样感到好奇,但如果让我用终生的时间来体验它,我觉得还是有点单调。
我的青少年给了校园,菁菁校园中铃声是时间之王,它左右着上课和下课,睡觉和起床。校园如果留意过一个在宿舍、食堂和图书馆频繁作三点一线运动的人的话,我应该留给它深刻的印象。它给了我一个精神世界,给了我一个初恋的开始和终结,也给了我一个跨越千里的轮回。从乡村到城镇,从平原到高原,从芳草萋萋的故乡到漠野千里的戈壁。一个人到底要体验多少离别和惆怅才能真正长大?
我以后的人生注定要献给岁月,就像把爱情献给爱人,把孝心献给父母一样无怨无悔。它可能会把我珍藏,也可能会弃之如敝履般抛入时间的角落。但如同一棵树种选择了土壤,一条鱼儿选择了河流,我既然选择了人生,就得生根发芽,就得从过去中吸取教训,从希望中汲取自信,就得做更多能留下证明我此生的印记,以待我此身化作尘土之时,还能在飘浮的空气中顺着这些印记看一眼我无奈别离的故土和家园,看一眼我的亲人们在辛勤劳作后留下的痕迹和标志。
【名家示范2】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
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
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名家示范3】城市与乡村
时光流转得真快,转眼春天来了,虽然北方的三月依然是枯树轻摇,冷风拂面,但湖面的冰已全部化开,柳树的枝条也变得柔软,北方真正的春天,草长莺飞的季节应该是在五月,生活在城市里,不似生活在乡村,能看到早春的薄雾,山间的野花或是春播的繁忙景象,而让我们感受春天的也许就是巷陌街头的几棵垂柳,或是小区一角的几株桃花,但就是这样,也足已让我们欣喜一阵子。
有一位英国诗人曾写道“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的诗句。是啊,在城市里,我们永远在忙碌,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忙着应酬,时间被分割成无数块,钢筋水泥包裹住我们温柔的心。不知谁说过一句至理名言,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喜欢乡村,因为它保持着原始的纯朴,山野乡村的生活仿佛让人感觉不到岁月的痕迹。而我也喜欢城市,尽管都市的生活,有着它的缺撼,却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怀有一颗温柔闲适的心,你会发现其多彩的美。
城市,是美的。这里虽没有金灿灿的庄稼,茅屋竹篱,青翠安静的青纱帐,但这里有舒缓的池塘,映日的荷叶,还有流光溢彩的霓彩。不同的季节,同样带给我们别样的美丽,春天的杨柳,夏天的槐花,秋天的红枫叶,冬天的雪舞。
城市,是美的,它楼宇高耸,车水马龙,繁华的都市,见证着人类的进步,站在这里,能感受到前进中历史的滚滚车轮,这里有展示我们人生的舞台,这里有我们需要的数字和快捷的信息。
清晨,不妨到公园里走走,会带给你另一种美丽。晨练的人真多啊!你看那些老人的健美操跳得多精神,还有练太功剑的人们,一招一式刚柔并济,飒爽英姿。还有的在踢毽子,跳得真高,一个弹跳,把毽子舞得风生水起,更有趣的是大家围在一起踢,你来我往,配合默契,乐在其中。那边树林幽静的角落里,有学生在画速描,若隐若现的小桥,波光粼粼的水面,引得晨练的人们驻足观看。在这里锻炼的有各种各样的人,两鬓斑白的老人、活泼的孩子或是健朗的年青人,这里不分职位高低,不管谁更富有,共同拥有的就是快乐。
夜晚,暮色笼罩,城市里亮起万家灯火,与满天星斗相辉映,那一间亮灯的小屋里有我们温暖的梦境。
【名家示范4】感受乡村
偶尔,与一颗劳顿的心,循着一片枯黄的落叶,走近乡村,投影于一条尚未锄芟的田埂上,逸兴悠然而沉默,遥望远处苍郁的青山与天空洗过雨水的云朵,凝神谛听山野的润湿与幽静。
时而,响睛的天空有鹰迹翔过,恰和此时的心情,一样恬淡而素洁。
静静地远望。一头水牛迈来,一抹清香扑来,一声鸟鸣啼过,让人试着怀想最初和最后的情感,走向曾经的童年。
其实,整日匆忙的我们确实有必要时常回来,小隐于安谧的乡村,忘却远方城市的喧嚣与诱或,让欲望和浮躁栉风沐雨。
而后,跳过一群人,去接纳另一种生活。
夕阳如橘,炊烟如一条回乡的路,时常隐约在我回望故土的瞬间。
远离了炊烟,漂泊在无家可归的城市,没有了依托,如风中一片坠落的叶了。
有人说:上帝创造了乡村。
而如今,城市却远离了乡村,让人失去童年的记忆,枯涸了生存源泉的澄澈。
夕阳中的炊烟,总是让人忆起年迈的双亲伫立村口,一双望穿暮霭氤氲的眼眸,痴痴地守候着儿女们匆匆的归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亲近炊烟,生命才会被阳光恩泽。
炊烟让人纯粹、羞涩,让人变得如早春枯枝上的第一片新叶一样鲜嫩。
二、选择题(本大题 共 6 题, 共计 18 分)
1、(3分)B【解析:A.删、膻、潸都读“shān”,籼读“xiān”;B.笺、歼、缄、间、都读“jiān”;
C.飙、彪念“biāo”,鳔念“biào”,剽念“piāo”;D.血、谑读“xuè”,噱、穴读 “xué”。】
2、(3分)A【解析:B颂—诵,C涨—胀,D堰—偃。】
3、(3分)D【解析:A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B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B清规戒律:清规—佛教为僧尼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多含贬义。C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庆—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多用于贬义。D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与“捉襟见肘”意思颇为相近;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①形容衣服破烂;②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3分)A【解析:B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C表述不周,据语境意义应当删除“能否”;D重复累赘,删除“毫无例外地”。】
5、(3分)C【解析:A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反衬手法表现的是乡村深夜的清幽宁静景色,故不适用于“热闹”的西湖夏夜;B原诗句出自宋朝诗人林和靖的七律《山园小梅》,是写梅花的疏朗与幽香,不能用来描写桂花;D词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适用于“爱情”而非“亲情”。】
6、(3分)B【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是明代传奇的代表作,而非清代。】
三、阅读题(本大题 共 2 题, 共计 24 分)
1、(12分)7.A【解析:答非所问,问的是“特征”,答的是“原因”,据第一段文意可知特征有“三”,文中分别用“首先”“ 其次”“再次”提领。】
8.D【D讲的是“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造成的结果,而非“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
9.B【纵观全文可知:B是本文说明的核心与重心】
10.C【解析:文章只谈文化辐合趋同的“弊”而没有涉及“利”,故“它对人类弊大于利”一说在文中事出无据。】
2、(12分)A【解析:致仕:退休或辞职回家。】
D【解析:与:介词,跟,同。A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个;B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却;C介词,给/介词,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动】
C【解析:正确的省略成分补全应是:(公)问(妪)解(公)则录,意思白居易每次向老婆婆请教,凡是老婆婆能理解的,他才抄录下来。】
D【解析:“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一说有误,应是先“儒”后“释”。】
四、其它(本大题 共 1 题, 共计 8 分)
1、(8分)①(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②(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
五、阅读题(本大题 共 1 题, 共计 6 分)
1、(6分)⑴屈原白居易
⑵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六、其它(本大题 共 1 题, 共计 4 分)
1、(4分)⑴楼船夜雪瓜洲渡⑵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⑷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⑸也无风雨也无晴
七、阅读题(本大题 共 1 题, 共计 18 分)
1、(18分)18.⑴坚忍(执着)⑵乐观
19.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20.⑴忧怨中充满希望⑵①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②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③渲染气氛,使全篇笼罩在明亮与灰暗交织的基调中,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1.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八、其它(本大题 共 3 题, 共计 12 分)
1、(3分)②①③⑤④
2、(4分)示例:流水:你永远处在黑暗中,瞧你丑陋的样子,只知道喝我的汁液,你一无是处。树根:是啊,我匍匐地下,默默地汲取,是为了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3、(5分)示例:论点:信心能创造奇迹。论据:四川大地震中,乐刘会被埋在废墟中72个小时。她坚信会有人来救援,并一直坚持到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