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语用情境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语用情境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找出本门学科包含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可能性。而语文由于其学科特点,承担起这一任务有其独特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道德教育和世界观及其他思想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授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现结合我在语用情境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于篇章教学中渗透
《学记》中说:“善教育使人续其志。”语文教材都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在体验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文章艺术感染力的同时,心灵深处往往会被文章中的人物、情节或哲理所震撼,给予我们积极的人生体验。我精心设计每一篇语文课文的教学环节是每一课前必做的事,我要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语文课堂的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提前精心设计难易适中、具有拓展性的讨论问题,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学生就自然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之中,这个时候也是渗透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机。如在教学《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我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探究实践题:
师:禾苗都枯死了,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我和儿子一同赶到田头,眼前的情景使我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泪如雨下。谁知道我为什么如此伤心?
生:好心干坏事,竹篮打水一场空!
生:今年全家人得喝西北风,挨饿了。
师:可我不明白,禾苗明明是长高了一大截,怎么都枯死了呢?
生:老爸。禾苗的根都被你拔起来了,它脱离了泥土,无法再吸收到水分和养分了,怎能存活呢?
生:禾苗的根都断了,再说还有烈日的曝晒……
师:过去我守株待兔,庄稼全完了,你们说我想不劳而获,只能是一事无成。而今我不辞辛劳地干活,可还是劳而无获,这老天存心跟我过不去啊!
生:老爸,您又错了。老天是公平的。您辛勤劳动是对的,但您太性急,您是在蛮干啊!常言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啊!”
生:您没有尊重禾苗的生长规律,您是在强迫禾苗快速生长啊!
通过探究,让学生初步懂得了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能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理,学习也是这样。
二、于作文教学中渗透
学习写作文,主要以生活为基础。写作文的过程既是培养、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又是陶冶、丰富学生情感的教育过程。小学生的作文源于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人或事,小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无需太多加工润色,更无需这样或那样地删改,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来面目。从他们的作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具体看法。由此我想到把作文教学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可以起到教与育两不误的作用。
在六年级下册习作5《成长的烦恼》这篇作文中,可以说,我看到了一个个“透明”的学生,现在的孩子,说起快乐不多,而说起烦恼,小小年纪的他们似乎成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了,有来自学习压力的,有来自家长教育过分严厉的,有来自对自己体型及身体状况的,有来自班干部烦恼的……有学生这样写道:“妈妈的爱简直让我窒息,让我喘不过气来……”我在评语中写道:“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了,天下没有一个母亲会害自己的孩子的……”另外一个孩子说:“作为一名班干部,既要保持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又要对工作尽职尽责。但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可有的同学却会抓住你的‘小辫子’冷嘲热讽。这种委屈有谁能理解呢?”她是这样写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这篇作文也使我找到了她为什么一直对班里的事情漠不关心的原因。于是我在评语中写道:你说得非常不错,其实,我觉得你不仅要认真学习,更应投入到集体当中,这样你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有更多的快乐!批阅完班上46名孩子的习作后,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心理医生,为46个病人开了46剂精神药方。
《期中考试后》、《我学会了坚强》……这样的习作训练,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有效地发现、纠正了一些学生的观点,帮助他??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健康、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主、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
三、于口语交际中渗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公众场合大胆表达,这对其排除心理障碍,形成开朗的性格,调节人际关系,培养集体合作心理都有促进作用。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的很多练习中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题,内容也丰富多彩,如:被人误解后;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挑食害处多;失败后;读书的乐趣;我的烦恼……可以说,口语交际题囊括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课发言是最基本的形式,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内容相对较少,而理解性内容相对较多,这就给学生发言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懂得了生活中要学会宽容;面对失败永不言弃;有了烦恼学会倾诉;多为他人着想……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心理品质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除此之外,语文课还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演讲比赛及讲故事比赛等,给学生既提供一个与集体融合的舞台,又让他们获得一定的荣誉感,这是一举多得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口语交际为学生提供了轻松的说话机会,利于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以上三方面就是我在语用情境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些尝试,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如果把儿童的心理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么我们的语文老师就应是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孩子们情感的水平面自然会泛起圈圈涟漪。语文之树常青,德育之花常艳!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能共舞的!
第二篇:信息技术中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杨 梅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应该始终奉行“成人才能成才”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一)在信息技术课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共同学习,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
1、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从基础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学方法主要使用演示与实践、任务驱动;
2、懂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采用交流、互动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3、熟练操作计算机:给他们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让他们自己去获取信息、完成任务,重点培养这类学生求异、求新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带动一、二类同学共同学习,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互助合作精神。
(二)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分组。在上信息技术课时,采用兴趣分组,让每位同学在各自兴趣小组中进行学习、合作与交流,提高创新学习的能力,发挥了他们的个性。
这样,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了交流与学习,在合作中进行了探讨与提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同时理解了资源共享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要求人们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PowerPoint时,我做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远离网吧,珍惜前程”的幻灯片,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1.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更应该倍加珍惜;对时间负责,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过去的时间就不再属于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良好的言行造就良好的德育,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性格,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对自己的前途负责。2.对别人负责。因为现代社会最讲求的就是团结协作的精神,所以同学们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努力处理好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这样社会才变得更加融洽、和谐。
3.对家庭负责。家庭是养育自己的摇篮,每个人都有义务对家庭负责。作为学生,以最好的成绩和表现向家长汇报就是最好的负责。
4.对集体、社会、国家负责。作为学生,首先要遵守班规、校规、校纪,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更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有修养的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总之,学科德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的、生硬的教育,只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
第三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外语授课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形成健康的人生观。”笔者从来自课本上的道德教育、利用老师的人格魅力、仔细开展授业解惑和进行多种多样的课下游戏这几个角度分析了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陶行知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界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在教育方面贡献很大。在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他十分重视德育的教育和研究,其德育教育理念广泛吸收了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又沐浴了西方实用主义的阳光,始终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加以教育,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道德的思想。陶行知先生的德育观有着丰富的含义,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用价值突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自从我国建国开始,中国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当今时代,关于道德教育的说法层出不穷,陶行知先生的德育理念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当今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是他们修身养性、开拓眼界、拓展想象力、养成互帮互助的习惯、培养独立人格和增加内在修养的过程。所以当授课时,老师不能只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需注意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将德育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培养起健全的人格,进一步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品格。我认为要在教授外语的同时坚持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英语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老师必须要在授课的同时坚持道德观念的传授,这对授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找到宣传道德理念的地方,融合贯通,在完成外语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对学生道德观的塑造。
在上第一节英语课时,我就对学生说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我国若想在世界各国中存活下去,除了发展自己国家的文化外,还需要吸收其它国家科技、文化的精华,这就必须要掌握一门外语。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这一点,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在进行Unit 3 A Day Out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先去查找资料,然后由他们来介绍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名胜。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名胜古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世界共享,让学生把爱自己民族的感情升华到对整个世界民族的热爱。在进行Unit 5 Films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奥黛丽·赫本的生活背景和她以后的成功,让学生从中认识到只有勤勤恳恳的学习,不断的努力,知道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国的发展出一份力。类似的事件在英语授课中并不少见,只要老师对授课内容了解的足够充分,总能够找到传授道德观念的地方。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分析教材,深挖教材,敏锐捕捉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教学的规律。这样,英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且成为富含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行德育教育
传授道德观念就是在课上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其实,外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单词和语法,更可称作是走心的对话,潜移默化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同样的地位,使学生在没有压迫感和敬畏感的环境中学习,塑造道德观念,人格得以形成。同时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教学中体现的激情和精神面貌等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美育,进一步就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例如,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的课堂亲切礼貌,每当上课铃声响,我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亲切地和学生打招呼:Good morning/afternoon!Glad to meet you!在叫学生回答时或坐下时,常用“Please”;请学生帮忙时“Excuse me”;学生帮了我或回答时,不忘对他说“Thank you”;学生回答正确时别忘了“Good”、“Great”或“Super”;学生不会回答时用“Don’t worry”来鼓励;叫错了学生名字,说声“Sorry”;有时教师不小心碰掉了学生的东西,主动对学生说Sorry,并帮学生捡起;做练习时会主动问学生:What can I do for you? 在教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主动将这些语言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平时见到老师或同学主动说: Good morning/afternoon!Glad to meet you!放学回家时,他们主动与老师或同学打招呼:Goodbye!See you tomorrow!同学有困难时,会主动说:Can I help you? 事实证明,教师这种温文尔雅、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们运用这些语言亲切自然,不仅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懂得了文明礼貌,共同取得智育与德育的进步,真可谓“育德”细无声。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不仅是教授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导师,还充当着重要的道德教育的角色,所以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在热身活动、新内容的呈现、教读、操练以及复习巩固等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创设恰当的德育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学生渗透德育。1.精心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和练习形式,同时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如在教学“Go shopping”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型“CanI help you?I'd like...”,让学生设计“给最爱的人买一份礼物”。在学到Dream Home时,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设计“Our Dream School”,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关爱他人、热爱集体的美德。
2.组织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进行课后德育的延伸拓展。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及教材内容,每周布置一到两篇的阅读作业,通过对这些语言材料的讲解,师生共同来发掘德育渗透点。例如,阅读材料Waitingfor the rabbits(守株待兔),告诉我们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阅读材料The rabbit and the tortoise(龟兔赛跑),告诉我们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傲必败);阅读材料The story of the old man and the mountain(愚公移山),告诉我们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事实证明,当教授小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传授道德观念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这并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相反这能够让学生学得更有意思,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当今教育理念之中,英语教师要主动探讨道德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会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学会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传授道德观念关键是要把道德理念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要不断挖掘与教学相关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受正确道德观的熏陶。通过“随风潜入夜”般的渗透,“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染,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在学习语言知识地时候树立正确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品德。我认为:坚持在传授知识时考虑学生的道德行为,将二者结合,就能够同时实现德育和智育这两方面的教育目的。
第四篇:英语课堂中德育的渗透
东都镇中心小学16-17下教育叙事 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德育的渗透
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小学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的任务。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在教学中实施育人的目的。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流露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不同的环境会造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环境决定着人们情感的主流。情境教育有着强烈的感化作用,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显著的效果。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情境,以满足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气和一系列民主价值。教师是朋友,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是施爱者。给予学生的是关心、接纳和尊重。教师是朋友,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是施爱者,给予学生的是关心、接纳和尊重。我们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
例如我的课堂亲切礼貌,每当上课铃声响,我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亲切的和学生打招呼:Good morning/afternoon!Glad to meet you!在叫学生回答时或坐下时,常用“Please ”;请学生帮忙时“Excuse me”;学生帮了我或回答时,不忘对他说“Thank you”;学生回答正确时别忘了“Good”、“Great”或“Super”;学生不会回答时用“Don’t worry”来鼓励;叫错了学生名字,说声“Sorry”等,有时教师不小心碰掉了学生的东西,主动对学生说Sorry,并帮学生捡起。做练习时会主动问学生:What can I do for you? 在教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主动的将这些语言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平时见到老师或同学主动说: Good morning/afternoon!Glad to meet you!放学回家时,他们主动与老师或同学打招呼:Good bye!See you tomorrow!同学有困难时,会主动说:Can I help you? 事实证明,教师这种温文尔雅,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们运用这些语言亲切自然,不仅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懂得了文明礼貌,共同取得智育与德育的进步,真可谓“育德”细无声。
二、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新版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很多学习内容如:家庭、旅游、购物、饮食、环保、人际交往等都渗透了很浓的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环保意识、文明礼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在品德上也得到良好熏陶。
例如,在三年级阶段“Good morning!”“How are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Sorry.”等是学生学习最初接触的内容。这些礼貌用语,都含有德育因素,因此应把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友爱,友好礼貌的思想感情纳入该课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在教授国家时,将“PRC”大大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感受“PRC”冉冉升起在世界之巅,是件多么自豪的事情呀,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中国国旗,说道:“This is our national flag,we love our motherland。”短短几句话和几个具体形象演示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分析教材,深挖教材,敏锐捕捉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教学的规律。这样,英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且成为富含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多种活动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在热身活动、新内容的呈现、教读、操练以及复习巩固等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创设恰当的德育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学生渗透德育。
1、组织学生合作。
在课堂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group work、pair work、discussion等活动形式,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指正,既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学会与别人合作。这是一种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
如我在教学PEP2 Recycle 1的Let’s act部分,巩固对话环节时,采用4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会话表演。三生分饰对话中的3个角色,其余一生担任导演,全权督导“演员”的表演。最后进行全班大汇演,评出最佳小组,获得最佳的,可为本大组赢得10分。(平时每节课小组都有加减分记录)。以此激发每位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了共同的目标,学生们个个认真、投入。谁说错了及时指正,不会说了虚心请教,他们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排练着。在这种有竞争、有合作的形式中,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在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努力地完善着自己,强烈的集体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2、创设情境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富有趣味性的道德情景,在模拟的真实自然的情境中渗透德育。
例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功能结构时,就可以设计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来了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时,可以设计“天气预报发布会”。在学习“How much is it?”时,可以布置“小商店”。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个交际用语时,可以设计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情景。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不断的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原望的驱使下,学生会忘却羞涩,积极向上,努力合作,去争取更高层次的成功。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德育融汇其中。四、找准机会,适时适当渗透德育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歌曲Father and Mother时,发现学生唱得感情丰富,唱得非常投入,便即时让学生说说句子
love
。学生对此反应积极,争先恐后地说“I love my mother.I love my teacher.Grandpa and grandma love me.I love China·····”,一个个充满爱意的句子,使全班都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为了把这种爱的基调推向高潮,我最后让学生选择刚才的句型,按照歌曲“Father and Mother”的旋律进行哼唱。
课堂中真正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是由教师“说”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巧妙地引导和启发下“悟”出来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然地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两者同等重要。实践表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效果很好,它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会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根据德育工作的特点,重视德育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有始有终地坚持教育渗透,在教学的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的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溶于一体,要善于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点到为止,切忌牵强附会。通过 “随风潜入夜”般的渗透,“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染,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地同时树立正确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品德。
岳光霞 2017、2
第五篇:“小事”中的德育渗透
“小事”中的德育渗透
谭林安 湖北省巴东县茶店民族初级中学 444300
用什么办法让“问题学生”留得住,学得好呢?这是许多德育工作者可能思考的问题。借用两个小故事,也许能回答一些点滴。担当“门神”
我所在的班里,云是插班生,是“下乡锻炼”来的。孤傲的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他有部分同龄人的心理生理特质:对身心快速发育变化比较敏感,连嘴上有根胡须就要对着镜子“斩草除根”。“害羞”伴随着云的课堂内外。
云的同床向我打了个“小报告”: 云好几个晚上都没有洗澡了,身上“香气扑鼻”,让人眩晕。这样下去,他是不愿再和云“同床共枕”了。我不得不和云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才晃然大悟:云不好意思和大家一起洗浴,怕出丑。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有些无措,想批评教育他吧,肯定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甚至会因为这点事情让他产生更浓心理阴影。那晚我把云带到我家洗了“第一澡”。
最终我琢磨出了一个法子。熄灯铃响后,我趁其他学生都就寝了把云叫出来,让云进集体浴室去洗浴,我在外面给他“望风把门”。云似乎也明白我的良苦用心,磨磨蹭蹭地走了进去,很久以后终于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连续几晚的把门后,我叫云的最要好的子东陪云洗浴,刚刚开始还不好意思,随后云主动给我讲,他可以跟同学们一起进去洗浴了。
我想云不敢和大家一起洗浴,一是心理上的障碍,二是对这个洗浴环境不熟悉而产生了惧怕情绪,通过我担当“门神”,心结慢慢打开了,自然而然就接受了以前觉得很害羞的事情。在学生遇到这些生活障碍的时候,与其给他严肃的批评教育,还不如用行动暖心陪伴。
细心“垫背”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所带衣服不充裕。一小时的晨跑后,很多学生的衣服都汗湿了,不换衣服,容易感冒。于是,我班一直有个“传统”,就是每天早锻炼后,坚持给学生们几分钟用干毛巾“垫背”。这个工作由学生们自觉相互完成。我们班的鑫同学从不愿意别人帮他垫。因此,鑫经常感冒。他常备的不是干毛巾,而是感冒药。通过数星期的细心观察,还是没找到答案。鑫又一次感冒后,我走进病房进行了一次“深度探访”。原来鑫同学背上有一条很难看的足有一尺来长的伤疤,他不自信,更怕其他同学看见了笑话他。所以,不肯接受他人帮忙。后来每次晨跑完,我就会亲自带鑫到教室旁的小办公室里给他垫上干毛巾,同时给他念叨一些身残志坚、战胜自我的故事。渐渐地,鑫同学放下了心里的芥蒂,不再拒绝同学“美意”。鑫同学以前调皮捣乱的性子也慢慢收起来了,少了城区学生的娇气,成绩也越来越好,班级组织活动也积极报名参加,性格也越来越开朗,变成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
这些小事,构成了我对班级德育及教师这个职业的严肃思考。一个不经意的细心举动,一句不期然的暖心话语或许就构成一个学生一生的底色。
细心、耐心、童心、爱心是一线教师工作中责任心的常态,把这种常态真真切切的咀嚼、消化、付出,一定会产生无限的温暖,一定会生发无法估量的魔力催促“问题学生”的新转变。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