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情散文写作指导
乡情散文写作指导
类别:高中语文 编号: 【教学目标】
1、了解乡情散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2、养成观察乡土生活细节、挖掘童年美好生活的习惯。
3、从熟悉的乡村生活中选取作文素材。
4、培养热爱故土的情怀,提升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如何从熟悉的乡村生活中选取作文素材。【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意图】
农村生活天广地阔,乡村素材取之不竭。农村的学生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在写作上,他们有着城市的学生所无法模仿的姿态、生活沉淀,这就是农村学生的优势。要想在高考考场上脱颖而出,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学生最好挖掘乡土资源,表达浓浓的乡情!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从熟悉的乡村生活中选取作文素材,掌握乡情散文写作的基本方法,从而扬长避短,在高考作文中胜出。【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内容:教师设问、学生讨论
1、高考作文要过哪些“关”?
学生讨论后明确:(1)审题关;(2)立意关;(3)选材关;(4)结构关;(5)语言关。今天我们重点讲“过选材关”!
2、考场作文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明确:(1)亲情;(2)友情;(3)师生情;(4)乡情;(5)爱国情。
3、你擅长表达哪种“情感”?
要想在高考考场上脱颖而出,要讲究点技法——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最好挖掘乡土资源,表达浓浓的乡情!
二、考场作文为什么要从熟悉的乡村生活中选取作文素材?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明确:(1)名家如是说:
①苏童:我写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我十八岁以前的记忆。②莫言:写了一辈子,没写完一个乡村!
③毕飞宇:我写完了《玉米》和《平原》两部长篇,才觉得自己对得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
④刘亮程:我没有天堂,只有故土!
(2)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山区的孩子,那是山的儿女;海边的孩子,那是海的后人!大山与大海,古往今来,孕育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又包含着多少世事沧桑的真理?所谓遍地荒草年复一年荣枯了谁的心境?东荡西荡的风孕育了谁的性情?谁在一声虫鸣里醒来,一声狗吠中睡去?乡村生活中有写不尽的故事,有唱不完的歌!
(3)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在写作上,他有着城市的孩子 所无法模仿的姿态、生活沉淀。城市缺少尘土,不用常拍打衣袖,但手却不能闲着,要时时摸摸口袋里的钱在不在;城市街道固然宽阔,但属于每一个人的路却窄得可怜。
农村生活天广地阔,乡村素材取之不竭
三、夺魁之作赏析——《生活不在别处》(本文系江苏省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高中组第一名获奖作品,见学案)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本文特色。
2、评委专家点评本文:
物象——灵动的载体
文章的高下,说到底是见识的高下。生活不在别处,是一个哲学色彩很浓的命题,不是很容易把握。对于生活,我们习惯于走马观花,习惯于遗忘,要么在平淡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要么在斑斓的浮华世界里“把生活弄丢了”,这确实是很多人的生存状态。但让一个中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有点勉为其难。如何把持自己,如何确立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感?小作者以有限的生活阅历,在很短的参赛时间里,如此准确地把握命题要义,举重若轻地演绎出自己广博的见识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不禁令人感佩!
值得玩味的还有,小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形象感的追求和对物象的选择非常精当,对银杏叶书签的描写,生动、细微,有着十分特殊而重要的意义。银杏叶书签既构成了行文的线索,又是文章情感的灵动载体,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独到的生活感悟,自然清新,犹如贯穿万里长空的一道彩虹,给人以丰富的哲理思考和艺术享受。文章最终在 众多的高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等奖的第一名,既可喜可贺,也是实至名归。
3、感想: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不论你走到哪里,村庄仍然坚守着灵魂深处那安详的信仰,如一片深邃的森林一样永远带着岁月风尘的微笑。
四、欣赏《乡村的瓦》《乡村的风》《故乡的芦苇》《姥姥的端午》四篇美文(见学案),探究下面三个问题,掌握乡情散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1、从文章选材内容上来看,有哪些共同点?对你有何启发?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后明确: 都有一个具体而细微的意象作为情感的载体。
意象作为一种表意性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论中屡见不鲜。而在学生乡情散文中,“意象”作为一种造境的手段,也应该被广泛运用。所以,有的同学也写乡土作文,可是收效并不好,为什么?原因是他的切口太大,选择的意象太大,不具备代表性,写农村题材的东西,大多需要由实到虚,而800字的作文,如果选择一个村子,那不是文学的眼神。
乡土类的散文,其意象的选择十分灵活,可以是乡间的风、雨,可以是乡间的歌谣、风俗,可以是美的东西,也可以是被毁坏的东西„„大到一条河流,小到一块瓦砾、一根稻草,它们的背后,都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种深沉的情感。一砖一瓦都有爱,一枝一叶总关情。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类似的意象?
2、几篇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鲜明特色?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后明确:(1)采用记叙和抒情相结合。(2)以小见大。(3)虚实结合。
3、体会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对你写此类散文有什么样的启发?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后明确:
(1)写作时,要尽可能地让语言生动,形象,让意象丰满而动人。句式上,可以长短句结合,语言隽永而饱含真情。
(2)要注意细节描写,但也要注意详略结合,慎用对话的叙述形式。叙述与抒情要有机结合。
(3)适当加一点情境的渲染,用想象添加一点色彩、声音、气味。
五、乡情散文常见的情感(学生讨论、交流)
1、疼痛:《乡村的瓦》
2、怀念:《姥姥的端午》
3、礼赞:《故乡的芦苇》
六、阅读同班同学陶梦梦的《温暖》(见学案)一文,探讨我们今天所讲的乡情类散文的选材、结构与语言技巧,在这篇文章里,都有哪些体现?你从中获得哪些启发?
1、学生讨论:
2、教师点评:
在钢筋水泥浇铸的冰冷的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越来越少,即便住在对面,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屡见不鲜。鉴于对这一现象的观察、忧虑,陶梦梦同学不禁感怀起小时候在农村的快乐时光。在作者笔下,有“在外婆的平车上打着滚、吃着桑葚”的惬意,有“扛着大扫帚满场奔跑捉蜻蜓”的快活,有“让伙伴去偷自己家园子里的东西”的天真„„一个个场景真真切切,一个个画面仿佛就在读者面前,生活气息浓郁。讴歌了农家的温暖和数不尽的快乐时光。特别是结尾“我依然会回到这里,因为这才是我的家,给我温暖的地方”可谓画龙点睛,深化了主题。
亲情、乡情永远是我们的精神甘露和情感家园。只有她们才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田,滋养我们的生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期盼写真实生活、道由衷心声、充满探索精神的文章不断出现!
回忆和想象,是写作的一对翅膀。衷心希望同学们张开回忆和想象的翅膀,精心选材,认真构思,在高考前打磨出几篇得意的乡情类散文!
七、学以致用
城市和乡村都是我们的栖居空间,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都是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请你以“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附:学案
乡情散文写作指导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了解乡情散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2、养成观察乡土生活细节、挖掘童年美好生活的习惯。
3、从熟悉的乡村生活中选取作文素材。
4、培养热爱故土的情怀,提升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能力。
【夺魁之作】赏析
生活不在别处 曹小曼
门前有棵银杏树,矮得可笑。可到了吐叶时却从未落后过,在微风中“呼啦呼啦”地反显得更得意些,甚至更招摇些。
偶尔心血来潮,我会极热心地凑上前去听它那么浅吟低唱一番,有时也会极耐心地挑几片,笨手笨脚地一阵刷洗后,煞有介事地题上几句。但这些确实是心血来潮而已,我几乎从来都不记得在银杏低唱时自己又做了哪些美丽的构想,那些自题的书签我都写了些什么,都被我塞到哪本书里去了。
直到前几天,为了找些材料,重拾冰心老人的《繁星》,一枚小小的银杏叶书签悠然落地。我望着躺在地上的银杏叶,上面小心翼翼写上的字迹依稀可辨。不觉有些好笑,怎么,难道自己有时候真的这么幼稚吗?
我弯腰想捡起它,不想时间太久,那叶片竟脆脆地在我指尖上碎了!真的就在那一瞬间,心里的某些东西都那么无遮无拦地配发了。我像疯了一样,跑到镜子前自言自语„„
我的生活,请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你在哪里?
我从来都不能算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我习惯于遗忘,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生活,习惯于像做银杏书签一样心血来潮,现在好了,我把“生活”弄丢了。
又是一个雨天,我撑伞走出家门,准备到村子里去转转,或许会有收获,毕竟,这是我的村庄。
我的村庄老了,当我像现在这样终于记得思考我的生活之所在时,她已然在时光的沉默中为自己做了一件荒草材料的披肩,而一直 以来,我将自己对她的忽视看成是理所当然。我茫然地转着我花伞,远方的小学、近处的河、绿油油的麦田、屋檐边湿漉漉的炊烟,都在濛濛细雨中和着我那老槐树的轻歌融入我的小河,我的雨引着河,我的河载着雨,飘得太远,那么难回头„„哈!生活生活,它可不就在这里么?
还记得在河边捶衣的母亲说过:“丫儿啊,过日子不就这样吗!”
我的生活就在这生养我的村庄里呀!奶奶常穿的蓝布褂,爷爷常吸的老烟斗,爸爸钓鱼时常坐的老树根,妈妈卖豆腐时常挑的扁担,还有我常敲槐花儿的槐树,它们全在这里,无一缺席。我兴奋得想叫,想跳,想闹,我找到生活啦!它不在别处,它就在这村庄里,并将一直在我心里。
冷静下来想想,不光是我一个人生活在我脚下的土地上,在我内心里,其实所有人都拥有一个自己的生活之所在,这个所在不是在别处,正是我们那真实的心灵。
我常看到一些老人在冬天里围坐在某个墙根下或某个小土坡向阳背风的一面,说着哪家小子腊月里迎亲,哪家姑娘找了好人家,又有哪村的一个老人老去了,再接着说说自己对人生、对生死的怕或不怕。他们所有人都在享受阳光,就像臣子跪受浩荡的皇恩一样因有功而心安理得,因圣洁而虔诚。他们要离开了,这时便会夸张地拍拍屁股上的灰尘或偶尔粘上的稻草。每每看到这些我都很感动。你看他们安静而踏实的神态与言谈,那是真真切切地认定了自己的生活就在此啊!他们常谈死亡,常谈疾病,红白喜事一并拿来在这土坯上、屋檐下、阳光里齐整地排排、晒晒,晒干了揣进怀里暖心,晒香了点进烟袋像老牛一样反刍。死谁不怕呢?但历经沧桑的老人已如温厚的大地。生是生活的现在,死却是远不是生活的终结,生活不在别处,它就在门前的两亩地里。他们不是诗人,但一切在他们眼里都被诗化;他们不是哲人,但有些问题,他们懂!
我常想起银杏书签,它破碎的经脉如今如同扎人的玻璃碎片一样植入我心。痛啊!想我的村庄时会痛,想我村庄的老人时也会痛。痛彻心扉时会分明感觉到心头结起泪痂,留下伤疤,不敢去碰,于是就不再多想生活,甚至想就这样大大咧咧地傻笑下去,其实也不错。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毕竟生活不在这消极遁世里。那天我破天荒地,极细心地用纸包起那枚银杏叶书签的碎屑,心中不停地默念:注意注意,千万不能让生活这样还未及抓住便碎掉。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真庆幸自己终于明白过来,应该不迟。生活在哪里?生活不在别处,就这里,心口的疤痕,痛痛的还在。(注:本文系江苏省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高中组第一名获奖作品)【评一评】
【美文欣赏】
阅读下面四篇例文,回答文后三个问题。
例文一: 乡村的瓦 文/冯 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 9 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例文二: 乡村的风 文/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 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例文三: 故乡的芦花
文/李笙清
在滩涂上看芦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那种骑着牛背走在湖堤上看一望无垠的芦花的感觉,至今仍然令人回味无穷。柳笛声中,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芦苇迎风招展,雪一样的芦花便如旗帜般潮涌浪卷;宁静中,仿佛有涛声隐约,忍不住牧牛进入那片芦苇花海,任由苇絮芦花轻拂脸颊,然后折一根长长的芦苇顶在头上,自己就俨然成了芦苇王子。
如今滩涂上的苇林稀了,那种飘雪的壮观景象我是难以找到了,但是一蓬一蓬的芦苇依然顽强地生长在那些肥沃的滩涂上、河床边,它们惊人的生命力,来自于那深深下扎的芦根;当芦花谢了,芦苇枯萎,那些吮吸着水乡乳汁的芦根,却已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我常常将芦花看作是水乡的女人,她们是我的祖母和母亲,还有更多系着围裙下河下湖的女人。水乡的湖从来不曾干涸。每到涨潮时节,纵横交错的河床满了,水会漫过岸边的芦苇,一路流淌,直到扎 进湖里。而到了枯水季节,湖水会经过一孔孔涵闸,给这些河道注入生命之水,也滋润着河道两边丛生的芦苇。
芦苇拔节的季节,正是麦地出苗的时候,这时候的水乡是清闲的,河边往往是最热闹的地方。男人们会光着膀子修理渔具,将那些终年漂在水上的船抬到岸上,晒干后,顶着日头,一遍遍地给船体上桐油。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穿花似的巧手忽上忽下,令人眼花缭乱。一级一级的石板台阶,一个一个的水埠头,女人的嬉闹声里,常常掺杂着汉子粗粗的嗓门,泥土一样朴实。间或有水鸟扑愣愣地从岸边的芦苇丛中飞出,引起一串更响亮的笑声。当此起彼伏的棒槌声渐渐停息下来,女人们会就着河水洗发,会将清清的水面当作妆镜,欣赏一番自己的容颜,一朵红云会腾上脸来。
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芦花开始出穗,男人们开始下湖忙活。这时候的女人也忙碌起来,她们像莲花一样开放在近湖和堰塘里,一个个小小的木桶,一根根细长的竹篙,让女人们融入到一片诗意之中。草帽下,那些淌着汗水的脸,总是笑意嫣然,挥手间,沾满菱角叶。在我的水乡,采菱一般是女人的专利,说笑之间,她们的纤纤十指飞快地摘着水面上的菱角,熟练得就像在做纳鞋底一样的针线活,不一会儿。木桶就满了,女人们将木桶划到岸边,麻利地用筐篓装好,然后舀干木桶里的水,又轻盈地划进菱花丛中。一趟趟下来,岸边的菱角成了小山,女人的衣服开始湿透,会显出好看的曲线。偶尔有汉子心疼婆娘,也划着木桶采菱,他们笨拙的姿势往往引来女人的笑声,有时木桶翻了,男人和菱角一起滑落到水里,这时候,女人的笑声会更加恣意。
芦苇长得更高的时候,芦花开始在风中怒放,秋风中,那银白如絮的芦花飘逸柔情。男人们开始频繁地出湖,而女人们的扁舟会像蜜蜂一样轻灵地穿行在荷叶林中。那些莲花凋谢的荷杆上,已挂满熟透的莲蓬。每当扁舟划过,女人唇边的渔歌,夹杂着莲蓬与荷梗断裂的脆响,这时候的女人,就像迎风飘拂的芦花一样美丽动人。
和家乡众多的女人一样,母亲的那双勤劳的手,除了摘菱采莲和忙她那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外,还会用芦苇编织很多东西。夕阳下,母亲坐在院子里。用锋利的篾刀将芦苇去皮,劈成篾条,编织成苇帘、苇席、苇篮和苇篓等用品,连圈养鸭子的篱笆和菜地的栅栏都是用一 根根的芦苇夹成。有时候坐在小凳上,看着母亲那双灵巧的手上下翻飞,每每出神。
等到我上中学时,一个外地商人在当地办起苇编厂,那些取之不尽的芦苇被水乡的女人编成果篮、笔筒等精关的工艺品,竞成了一项创收的渠道。再后来,镇上办起了造纸厂,芦苇被大量收购,水乡的芦苇面积开始减少,那种芦花如海的景象不多见了。如今,祖母早已过世,母亲也已不再是当年的采莲女,但家乡的芦花仍然一年又一年地花开花谢,牵动着我的一抹乡愁,一抹遥远的记忆。让我再一次徜徉在芦苇花海,走进那种难得的宁静淡泊之中。
例文四: 姥姥的端午 文/王 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 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探究题:
1、从文章选材内容上来看,有哪些共同点?对你有何启发?
2、几篇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鲜明特色?
3、体会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对你写此类散文有什么样的启发?
【同班同学作文】
温 暖 陶梦梦
西沉的红日把缕缕落寞的桔红涂满天际,夕阳下,沧桑古老的小道上,充满着迷离的格调。便是这条小道引领我走出村庄,又指引我回到了家乡。
当别的农家孩子都已经与父母一起踏进田里,我仍然在外婆的平车上打着滚、吃着桑葚。每次采桑叶喂蚕我都跟着外婆去,忙碌的大人总会一遍又一遍地捧着满满的果子塞过来。夕阳下,古老的平车上,一个胖胖的女孩嘴里塞满紫黑紫黑的桑葚,嘴里腮边都涂的紫红,旁边的芦苇地不时传来悠扬的笛声,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吻了吻我的脸颊,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那时我的面前总会出现漫天的红蜻蜓,扑打着透明的如帆的翼,我扛着大扫帚满场奔跑。大场上时不时地跳出堆堆麦杆或地瓜的藤叶。那些久置不用的碾磙总是孤独地躲在草垛旁远远眺望。跑累了,满头大汗地躺在柔软的麦杆堆上,躲藏着,不让大人找到,直到看到烟囱里远远地起了灰色,便偷偷溜回了正要发火的大人的视线,一溜烟跑到草锅边寻找美味佳肴。
每每在锅下的烟灰里摸出一两个烤红薯或者多多少少的烧花生,便趁大人们不注意先拿出来吃,即使没有熟透也吃得津津有味。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很温暖。毕竟我们都回不去了,城市的繁华将我们套牢,平凡的琐事将我们缠绕。然后我们却忘记了最初的美好,或许只有平淡才给我们最难忘的温暖。
风日里长大的孩子,触目为青山绿水,眸子清亮如水晶,朴实而又单纯。那时的我们常常结伙跑到大家的菜园子里,就像《社戏》中写的那样,偷人家的黄瓜、小西红柿或者甜瓜,也会让伙伴去偷自己家园子里的东西,似乎偷来的东西总是要比正大光明拿来的要美味的多,吃完了还不忘把“贼赃”偷偷扔到河里或者埋到地里,窃喜着,然后满足地离开。
女孩子们还会在春天结伴到麦田边、坡地里挖荠菜。荠菜星星般点缀在家乡的土地上,柔软的土地给农家人的饭桌上添了一道美味佳肴。正如诗中写的那样“城中桃李满芬芳,春到村头荠菜香”。荠菜确实给农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和温暖。现在,我依然想挎着篮子,抓着铁铲,去一望无际的麦田寻找荠菜,寻找我那似乎丢失的温暖。
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的味道,照在身上暖暖的。我知道,农家的温暖依然深深烙在我的身上,因为那里有我数不尽的童年和快乐。
我知道,我依然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村庄的,我不过是村头那一缕吹散了的炊烟哟!当繁花落尽,繁华落尽的时候,我依然会回到这里,因为这才是我的家,给我温暖的地方。(本文发表于《语文周报》)【思考】点评这篇文章,思考其在选材、结构、表现手法上与上面四篇散文有哪些相同之处?从中获得哪些启发?
【学以致用】 作文:城市和乡村都是我们的栖居空间,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都是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请你以“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第二篇:写乡情散文
回家
一丝似有若无的草香在潮湿的雨雾里氤氲开来,我闭上眼睛,身体渐渐地缩小成六、七岁的娃娃,撒着欢儿,向梦了千百次的地方奔去……
院儿门是铁的,漆成银白色,比我高出许多。我使劲踮着脚,才够得着那锈成黑色的门插。“吱呀”一声门开了,我站在了通往屋门的石板路上。
“我回来了。”
小
院儿静悄悄的,只有偶尔路过的风吹得墙边那棵沙果树“沙沙”地响。一切都还是老样子,似乎什么都没变。
鹅们都来到圈门口,伸着脖子,用眼睛问我:回来了?我点头,转过身,面向屋门。
屋门开着,阳光把脚伸向屋里,屋地上留下了斑斑驳驳的脚印,映出了放在那里的灰白色铝锅、黑红色的碗橱,还有一口好大的炉灶,静静地、静静地飘出白色的香气。
石板路好长啊!我迈开脚,向屋里跑去。
阳光下,姥姥走出来了。我停在她面前,仰着头看她满是皱纹的脸,还是那么瘦,还是那么慈祥。她拍拍我的头,用她粗糙的、满是老茧的手轻轻地拉起我,问我:“孩子,你回来了?”
是的,我回来了。
梦了千百次的地方,今天终于回来了,梦了千百次的亲人,今天终于见到了。千言万语一开口竟都是无声,只能说:“我回来了。”
姥姥无语,只低着头宽容又慈爱地看着我,然后慢慢地领着我进屋。
屋里真亮,姥爷坐在洒满阳光的火炕边听着收音机,靠北墙的大立柜幽幽地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一切还是那么自然,那么安逸……
绕过屋子东面的小路,姥姥带我来到后园,园子不大,却种了好些样蔬菜,绿了满眼。
院墙边一排高高大大的甜秆,张着大大的叶片站在那,是姥爷特意为我们种的。它们脚下是一簇簇的甜甜秧。我松开姥姥的手,钻到秧里,拨开叶子,看到了一串串紫的发黑的“灯笼”。我用两个小小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摘了几串,放在嘴里,甜的,还是那个味儿……
姥姥重新拉着我回到院子里,暖暖的阳光照着我们,远处的小山泛着淡青色湿润着姥姥家的七月,我的幸福,泪涌如泉……
睁开眼,所有的一切都离我远去,尘世的喧嚣纷扰而来。我张开手,一颗如黑珍珠般璀璨的甜甜赫然呈现,它莹莹地泛着光。
一滴泪,顺着我的眼角慢慢地、慢慢地落下。
潮湿的雨雾中,有一丝青草香……
第三篇:叙事性散文写作指导
叙事散文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要求写出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这样做展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什么事情,如何发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散文侧重于就一件事情,一个场面或一个景物抒发某种思想感情。我把它叫作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总之,记叙文注重记事,散文注重抒情。
写散文要牢牢掌握它的四个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
散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一是结构。散文的结构应该是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也就是写散文的着笔处一定要有“见”或“闻”,然后由此产生联想和抒发感受。这一点在巴金的《灯》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都有体现,可以参考。
二是语言。一般来说,散文的语言要美,它的美应该体现在不但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而且能够给人以启发,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范文
荔枝蜜
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我有一回上树采花,不料让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蜜蜂不轻易蜇人,准是以为你要伤害它;它一蜇你,自己也就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也很可怜,便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当看见蜜蜂的时候,我心里总有些忌惮。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湖水,简直是一幅山水画。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花开时节,满山遍野嗡嗡嗡的,那些蜜蜂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呢。
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色泽美,养分高。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朋友送了我两瓶。我一开瓶盖,就闻到一股甜香。我舀了两茶匙放在杯里,加了水,搅拌好,一喝,很有点鲜荔枝味儿。我一向嘴馋,接着又喝了一大杯,不觉动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就是养蜂场。当时春色正浓,花开得正欢。我一走进养蜂场,就见到成群结队的蜜蜂进进出出,飞来飞去,一片沸沸扬扬的情景。
养蜂员老梁小心地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体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老梁赞叹地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问他:“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收多少蜜?”
老梁说:“能收几十公斤。蜜蜂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它酿的蜜多,自己吃得可有限。每回收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从来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只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常常要到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吗?”
老梁摇一摇头说:“蜜蜂是很懂事的,到时候,自己就悄悄地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我的心头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命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美的生活。蜜蜂是卑微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创造自己的生活,等于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燕 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间,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园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可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小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马上可以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1]
第四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散文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议论性散文的入格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散文中运用议论扣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这一文体在表达上比其他任何文体都要灵活的多,自由的多。可以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用形象化的手法寓道理于形象之中,还可以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饱含富有哲理的意蕴,这是议论文中难以见到的表达方式,作者加以任意挥写,再现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物象。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收放自如 “形散”主要指文章内容可以广泛选材。“神不散”则指中心主旨必须一致。太过拘谨或太过松散皆不能成为好的散文。
散文可分为:叙事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
在高考中议论性散文十分沾光,一是议论便于联系话题,二是散文形式较灵活,自由,便于广泛地选取材料。二.入格(基本格式)
(一)入题:在散文化的描写中,用议论提纲挈领,引领全文,或者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
(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乌云覆天,暴雨倾盆,当随着波涛飘摇于还浪上的水手看到明亮的灯塔时,是一种转折。怪石嶙峋,绿林莽莽,当青衫的骚客吟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又是一种转折。《转折》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二)结尾:运用名言诗句或多种修辞手法结尾,彰显文采,总结全文,达到提升文章主旨的目的。(回映开端,再次扣题)
“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捕捉理性的灵光》 “个性的张扬,犹如大海的浪花;一滴水是成就不了汹涌的,只有千千万万的浪花聚涌在一起,才能形成钱塘江潮般的汹涌。个性的张扬犹如香山的红叶,一片两片成就不了‘红云几万重’,只有成千上万的叶片才能形成万紫千红的色彩。个性的张扬,只有融入到社会中才有风采。”
《飘飞的叶片与大地拥抱》
(三),主体部分:多角度选材,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用议论的方式画龙点睛。
与议论文一样,散文要求内容充实,选取2-3个具体事例或者描写片段体现主题,并穿插议论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三.提升(在入格的基础上,要求艺术性)
(一),散文是“情”的艺术
记叙文侧重叙事,记人;议论文侧重说理;散文却重于抒情。让情感从笔尖流露,悲伤、愤怒、欢乐、振奋、沉郁、昂扬都要有所抒发。作者在写散文时,总是将个人的独特感受或亲情、友情、爱情和挚情毫无遮掩地和盘托出,这是其他一切文体所没有的,也是散文的特质所决定的。这种“情”的艺术带给读者的是独特的审美效果和艺术感受。如章含之的《谁说草木不通情——忆冠华》,象是自言自语,更象是与读者的亲切对话。学生阅读这一则材料,体会作者,通过文章传达出来的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作者将她对乔冠华的思念之情倾注在院子里的老梨树和柿子树上:“惊喜之余,我最关心的却是旁边小院子里不起眼的角落里那另外的两棵树„„(老梨树)仍是半边吐叶,半边毫无生气。我又去小跨院中,看到我们卧室外的柿子树,不觉惊呆了!这棵当年冠华最心爱的也是最茂盛的柿子树,自他离去之后逐渐枯萎,而今年,它伸展到卧室的屋檐下的全部枝干竟都枯死了!„„这柿树对冠华如此多情,他走了,它也逐渐失去了生命。但我不知道这柿树的一半枯死是对有情还是无情?每年我盼望它开花结果,又怕它开花结果。„„如今,他走后的第四个春天,柿花终于没有了,我连当年冠华抚摸过的枝叶也看不见了,它不再给我安慰,也不再给我悲哀,这是对我有请还是无情呢?” 作者觉得“似乎这梨树真通人性,它的兴衰也许显示着冠华的安危,老乔对梨树好,他病了,梨树也病了,他去世了,梨树也不开花了”!作者在谈她的写作体会时说:“我知道宇宙间是没有神明的,人并没有灵魂,草木也不能通情,然而我对冠华那千丝万缕的情思却使我在感情上把他生前抚摸过的,钟爱过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觉得是通着灵性的。”由此她以草木之枯荣写了他们之间的恋情和她对乔冠华的思念之情。
(二)散文是“美”的艺术
以语言取胜是散文的亮点之一,或朴素,或华丽,或简洁都能体现美感。与散文相比,小说的叙事让人感到纷繁,戏剧的语言太过口语化,诗歌的语言又太多跳跃性,只有散文的语言,恰如溪中的流水潺缓不段,句句相连,层层相接,却又句无余字,篇中没有剩言。
不同的句式也能体现语言美:长句私风行于水,舒展而流缓;短句如军号,急促而庄严。偶句,自然匀称而不失“凝重”;奇句,新颖奇崛而不失潇洒。正是这些错落有致的句式的巧妙搭配和排列便自然显示出语言流动般的美。
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好的散文句子段落,体会散文语言的美。并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四.品读例文 三月七日水样春愁 关灯,窗帘也合上。音乐让每一寸黑暗都有了盈动的生命,身体也蠢蠢欲动地要幻化成音符,然而音乐就是音乐,它自有它的生命,我的身体顶多是一张网,如水的音符在网眼里鱼贯穿过,抓不住时间一样的抓不住它。欢乐与忧伤原来是同样的一种东西吗?它们从身体最深处涌出来,像水漫过堤围一样,我不知道我是快乐还是忧伤,就像我不知道从指间里流走的,是沙还是疼痛。
我想写几个字,它们在我脑子里拼命地乱舞,我看不清它们是什么,然而我想写下来,看是不是音符。我摸黑寻到一个本子,拿起铅笔,好像写的是“水样的春愁”。中午看到公司楼前的树已顶出了新芽,被阳光挠得“啪——啪”地笑,它们贮存了一个冬的力量,如今开始努力探出身子。是在那一霎,我开始分不清快乐与忧伤的么?
有三十年的,厚厚一摞的东西,它好像已变成了眼角的皱纹,不要紧,除了眼角,我还有脸颊,还有嘴角,还有颈脖可以让它们安住。我还有一生,还有许许多多的那么多的生。我记得我曾经很穷,我们家都很穷。早早学会骑单车是好帮家里去十里外的镇上买肉,一星期一次,拿草绳吊着,一路灰扑扑地来回,人与肉都已看不清颜色。我妈的手艺好,能把补丁打得一米外看不清。记得十岁的时候第一次吃面包,激动得躲在床后的角落,哭了。我以为我会一直穷下去,果然,我也一直穷了下来。我以为我会一直没出息,果然,我也一直没出息。可是,我已经主动地放过了,放过自己。告诉自己,我已经有了很多很多。生活有了已有的该有的样子了。放过自己,今晚黑暗里的音乐就变成了一场奢侈盛宴,我站在黑暗里,挪不动脚,欢欣与忧伤如潮水一样席卷了我,它们如此丰饶如此汹涌,几乎就像了眼泪了。
记下音乐,记下阳光,记下这一刻的放任。如同这曲我反复播放的,《少女的祈祷》,是刻录的。刻录。明天该是明天了。五.小结
我们对散文写作从内容到形式的训练都离不开高考作文的要求,首先要审题准,并且在文章中要处处扣题,否则再美的散文也是失败之作,让人叹息。其次力求做到美,从情感到语言均能成为得分的亮点。五.布置作业
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欢乐和苦恼都渐渐远去,这是一种情愫在潜滋暗长,它就是怀念。请以“怀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限定为议论性散文,不少于800字。
第五篇:散文的写作指导
散文的写作
1、题材的来源
文学来源于生活,散文也是一样,每件小事,每个瞬间,每种感触,每样物品都能带给写散文的灵感,我们写散文,其实就是为了生活而写,文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我们欣赏散文是为了在享受中体会到生活,而反之,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也是为文学服务的,我们写散文的一切都是从生活中谋取的。
每个人的对生活的态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就不同,那写出来的散文也就不同了。
我们写散文的灵感,并不是要别人写什么,我也写什么,有的东西自己内心中没有那样的感触的时候,即使写出来也是僵硬的,没有感情的。我们不需要跟随别人的思想,而需要要服从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真实而富有生命的。
我们就比如吧,一篇命题散文《家》,不同的人就写出不同的字字,大多的人写到自己的父母,亲人,因为家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些,有的写到整个世界,写到整个世界各个国家在一起就是一个家,更有的写到人和动物的情感构筑的“家”,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想法,我们不要太刻意的去束缚自己的想象空间,而应该解开自己的思维,但解开的思维就好象风筝一样,不管风筝多高,你的主要的思想要握在你手中,这个就象我们说的:形散神不散。所以说,我们写散文的来源于生活,我们自己的生活,别人的生活,认识的,不认识的生活。
2。散文的气质
如果说按照歌唱方式来形容体裁的话,那么,诗歌是美声唱法,小说是民族唱法,散文就是通俗唱法,既然通俗,那就意味着要随意,其实,个人认为,每种体裁都有每种体裁的气质和身材,散文如果要穿衣服,那就肯定是要穿球鞋、休闲装了。
散文忌讳刻意,忌讳做作,如果太做作和刻意了,反而觉得真实诚恳,不能吸引到读者。当然,散文中也是需要词汇的,我们说的随意并不是说不需要繁华的词汇,但相对与繁华的词汇来做为主体构造一篇散文的话,我更推崇用精确而适当通俗的词汇,毕竟,这样才能让让文章更加亲切。看近代列位作家的散文,老舍的“俗”是最明显的,老舍的文章中大量的地方方言就拉近了笔者和读者的距离。再看朱自清的散文,那也是十分通俗易懂的。如果读者看一篇散文都看不懂,那散文就失去了其的实际意义,而不叫散文了。
所以说,我个人认为,只要会写字的每个人都能写散文,只不过是优劣的不同而已。
3。散文的意境
文风在眼,意境在心。
人们常常说这个人文风怎么样怎么样,文风,就是风格,有的浑厚稳重,有的轻盈调皮,风格的成就在于一个人用词的特点,在于文章结构、逻辑顺序的特点。
中国文字之深就在与一样的意思,但中国文字中有很多的表达方式,比如我要表达我很孤独,在房间里抽烟,有人会写:
“我点了一支香烟,看着烟雾在手指间缭绕。”
也有人会写:
“烟雾里,寂寞象烟雾一样弥漫。”
也有人会写:
“点烟,我就一直这样在烟雾里挂着。”
这三种表达,没有一句是用了“孤独”这两个字,但同样的心情,不同的表达和措辞就有了不同的意境,第一种表达,更加注重的是意象,把原来要表达的“孤独”的心情隐藏了,我们读这样的字句,好象看到了一个人在抽烟,心情怎么样?我们不能很肯定,而第二句就显得直白多了,因为运用了“寂寞”这个和孤独的同义词,而第三句,让读者有了更多的畅想,想想啊,挂着是什么样的滋味?那一定是挺难受的,这个就侧面的表达出了“孤独”的感受。
我们在写散文的时候,不要太小看读者了,有很多东西不必要写的太明显太直白,那样反而会让读者倒胃口了,我们写散文,不过是好象厨师,只能做菜,而品味的事情,就应该交个读者。当然,并不因为这样说,我们写散文的时候就太约束,什么时候需要直白,什么时候需要内敛,这个就要看文章的主题和笔者的功底了。
一篇好的散文,要赏心悦目,文风就是要悦目,意境就是要赏心,本人是十分追求一篇散文的文风和意境的,但如果说两者产生了冲突,那宁愿要意境。
散文的特点与章法
【训练要求】
了解现代散文的一般特点,重点理解在章法方面对散文的特殊要求,用来指导写作实践,并提高文学鉴赏的自觉性。
【知识导引】
一现代散文的一般特点
学习这项内容,应该参阅《文学读本》上册的知识短文──“现代散文常识”。其要点有:注重纪实性,崇尚表现作家的个性,内容博大而风格斑斓,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取材上注重耳闻目睹,小中见大”,“表现上注重情真意切,意在境中”,“思路和结构上注重‘自由’、‘随便’”,语言则“以本色为重”。
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散文在“思路和结构”方面的突出特点。大概有几十年了,散文教学过程中,时常提到一句名言:形散神不散。因为重复的遍数太多了,它似乎就成了认识乃至概括散文基本特点的圭臬。何谓“形散”?如果理解为思路与结构方面“不拘一格”,自然随意,也
还是言之成理的。“散”,说的是无拘无束,犹如清泉出山,任意蜿蜒流淌,行于所不能不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倘若一定规划出有多少种“散”的路径,尾随着一些范文亦步亦趋,循规蹈矩,恰恰违反了散文基本的创作精神和行文特色,往往落入作茧自缚的陷阱。
二散文的章法指要
“章法”指文章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方法。散文在章法方面是相当讲究的。撮其要义,提出三条供同学们参考。
1.注重铺设文脉。
这是侧重讲散文的“思路”。文脉主要是就整篇文章而言的,即纵贯作品的脉络(线索)。一篇当中,起“纵贯”作用的,可能同时有几种因素,像时间推移、人物的串连、情感的逐层加深、视角的变换与连接(空间转移)等等。其中,往往会有某一种印痕更深,凸显得更为明显。比如,作家冯骥才先生写的《书桌》,纵贯全文且最为鲜明的脉络是什么呢?是那张书桌上的“痕迹”。作者不惜笔墨,一次次描写留在桌子上的印痕,这是他数十年人生风雨的鲜活的见证啊!请看:
总写:“桌面上满是划痕、硬伤”;
儿时:“桌面上净是小瘪坑。„„还满是划痕哪„„痕迹斑驳的桌面,有如一块风化得相当厉害、漫漶不清的碑石。”
参加工作后:桌子“默默旁立„„桌面上出现一条长长的裂缝;我那颗初入社会纯真的心,也暗暗出现一条裂痕。它竟同我一样。”
恋爱:“而那女神与我临别时掉在桌上的泪滴,却一点痕迹也没留下。大概那不是泪,而是水滴。”
“文革”中:“桌上惟有一处大硬伤。„„”
总写:“尤其是在阴雨的日子里,„„忽然一道闪电把它整个照亮,它那桌面上反射着可怕的蓝色的电光。但在这一瞬间的强光里,它上面的一切痕迹都清晰地显现出来,留在这中间的往事一下子全都复活了„„”
这条文章脉络异常清晰,由它连缀着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小小书桌仿佛是一面镜子,浮现出人生百态,记录着生活往事。结尾,借用别人说过的话,抒发由回忆“书桌”而产生的生活感受,有忧伤,有迷恋,渐渐积淀成人生的诗意。那条脉络延伸至此,融化在这种深沉的境界里。
不同的散文,文脉铺设方面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清晰鲜明,有的隐约可见,有的又似有似无,乃至有些随笔、札记之类的作品不大看得出所谓“脉”象。例如朱自清先生写的《荷塘月色》,可归入“隐约可见”或者“似有似无”之列。仔细分辨一下,文脉似乎有:从“心时颇不宁静”,觉得“小煤屑路”在今晚淡淡的月光下不怕人,“很好”,到超然物外,“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尽情享用无边的荷香月色(引出对荷塘的描写),再到“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以至于“惦着江南”,这条心情和思绪变化的痕迹,虽然浅淡,也还“隐约可见”。当然,直接描写自然景物的段落里,情感交融在其中,亦可视作情绪的曼涌缓流,那么文脉要算得上纵贯全篇了。作者在文章中隐现的“不平静”和“惦着江南”的心迹,到底源于什么样的社会和人生背景,至今也未完全探索清楚,推测一定是与所谓“自由”相对立的“不自由”的生活状态、心理淤积有密切关系。故而关注这条心绪的脉络,或许是深入鉴赏该文的关键所在。
在集中显示文脉的地方,往往会精心安排一些语句,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2.注重过渡和照应。
散文,特别是比较长的散文,涉及的材料多,头绪也多,材料之间又不像小说那样有情节上的联系,所以,除了要铺设纵贯全篇的脉络来增强整体感,在过渡和照应方面也非常讲究。过渡是密切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直接联系,从一个内容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另外一个内容。照应是密切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前面提到的东西能够有着落,通常表现为:首尾呼应;对前面所埋伏笔的呼应;为了强调而在后面反复提及形成呼应。过渡与照应有时连在一起使用,确切区分它们既困难又没有什么必要。
《长江三峡》是一段章法严谨的记游文字。请看:
前面写船过瞿塘峡,提到一句:“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后面写船欲过巫峡:“抬头望处,已是巫山。上面阳
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婀娜。人们告诉我,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后面自然地带了一笔,就和前面的内容钩连了。这是照应,并未留下刻意为之的痕迹。
写船进了巫峡,看过美女峰,加了这么一笔:“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如果”之后,头一个分句应该是收束上文,照应了描写瞿塘峡的内容;后一个分句则提起下文,引出了巫峡十二峰联绵奇绝、变化无穷的美景。总起来看,这个复句是起过渡作用,又兼有比较和照应的意思。
3.注重舒卷自如,浓淡相宜。
“舒”与“卷”,也可以说成放(展开)与收(收束)。“舒”就是驰骋联想和想像,放开思路尽情地写出去。比如,余秋雨写的《都江堰》,开篇就是一句奇崛之语:“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接着,荡开笔去说长城,再说四川平原上比秦始皇下令修长城还早数十年就完成了的一项“工程”──“有了它,才有刘备、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最后,用独句段干脆有力地一收:“它,就是都江堰。”只放不收,只舒不卷,文字和思绪就“跑”了,舒卷自如才好,文章既开阔舒展,又不失严谨的法度。
“浓”与“淡”,这是就描写的色彩、力度而言的。“浓”是说用墨多,用力大,写得细致繁复。“淡”是说文字简约,轻描淡写。《都江堰》里,有一处绝好的浓淡相宜之例:“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着青城山。”这几行字是粗略地写,用墨不多,一带而过。可是下面描写江水,文字浓烈起来了,因为接触到文章的关键处,自然必须着力用墨──
先遥闻其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
再见其形:“急流浩荡,大地震颤”,“这里的水(与大海相比)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则,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
作者把江水与人的关系,形象地描写成生命与生命的关系:“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
这一组淡笔勾勒和浓墨重写相辅相成的例子,启示我们关注散文章法方面疏朗与绵密的关系,好像欣赏一幅虚实相间的水墨画似的,从中领略到对比之妙,变化之美。
总之,舒卷和浓淡的有机结合,体现在章法上,就是延伸思路与把握文脉、凸显细部与勾勒轮廓的巧妙搭配。
三散文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往同学们大都有过写作散文的经历,对“形散而神不散”“托物言志”等说法耳熟能详。这里提醒大家牢记现代散文的基本特点,强调写真情实感,写自己久蓄心头、不吐不快的内容。为文造情,无病呻吟或者矫揉造作,都是不对的,难以写出感人的作品。
章法方面的要义应心中有数,但真的写起来,往往还要笔随情走,“以气为主”。“气”是一个古老的文学理论概念,指的是作者心里的真实感受──一种难以遏止的激情。一旦激情涌动,势如江河行地,就容易将文章写出神采。再假以章法的适当约束,形神兼备的作品则有希望诞生于你的笔下。千万不要唯“法”为上,一味拘泥在章法的框子里,做以“形”害“神”的蠢事。
【课内练习】
自由命题,写一篇散文,注意选材、构思并学习运用有关的方法。完稿之后,同学之间相互品评鉴赏,选出优秀作品在班里展览,或汇编成册。
【课外练习】
自己选读两三篇散文,从主题、章法、语言等方面加以鉴赏和评点,写一篇鉴赏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