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鄂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一
习作
我喜欢的季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这个季节独特的美。2 能从看到 听到 闻到 摸到······等方面来写,让大家从你的描绘中感受季节的美。
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4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师巡视辅导:交流习作,修改提升。
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给你什么感受? 2 生用简洁的词语慨括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那个季节?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喜欢的季节。
二 知道具体描述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2 学生具体描述 在这个季节里,你获得过哪些快乐? 4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三、指导书写。
1、把内容写具体,将你感受到的美写下来。
2、可以从听到 闻到 摸到多种方式去感受。3 学生独立作文。
第2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喜欢的季节”。-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第二篇: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将语文教学实现“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转变,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以之为指导,开展以课题研究为重点的教育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认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它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地位、作用,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的改革,积极地进行思考和研究,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话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科书内容,共设计了八个话题。这八个主题单元分别是“自然之景”、“读书生活”、“爱国情怀”、“神奇的宇宙”、“童年往事”、“人与动物”、“戏剧电影”、“和平友爱”。每个话题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诗词诵读、语文乐园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要求
(一)识字写字教学
1、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培养探究识字能力。
2、努力拓宽识字渠道,真正做到“识用并举”。
3、临摹与讲评相结合,尝试体悟汉字之美。
(二)阅读教学
1、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 ⑴活用各种读法,强化朗读训练。
⑵利用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① 结合课后的“理解·运用”,引导学生领会表达方法。②
②结合精彩句段,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特点。③
③依托“语文乐园”,引导学生总结表达规律。④
⑶结合教材特点,继续培养概括能力。⑷充分利用资源,适时开展探究性阅读
2、关于教法和学法
⑴深入钻研教材,选择教学方法。⑵简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⑶变革学习方式,强化阅读体验。①在“品读词句”中感悟。②在“移情体验”中感悟。③在“拓展资源”中感悟。
3、需要主要的几个问题
⑴正确处理课前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关系。
⑵正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和学生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⑶正确把握挖掘人文内涵与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
(三)“探究与实践”的教学
1、重视活动前的渗透和组织。
2、重视学生间的互助与交流。
3、重视活动后的总结与评价。
(四)“诗词诵读”教学
1、准确把握所选诗词的写作特点。
2、选准切入点,正确理解诗词意。
3、捕捉动情点,深入体验诗词情。
(五)“语文乐园”教学
主要关注习作教学,注意一下几点:
1、更新观念,正确认识高年级习作的性质。
2、广泛渗透,切实加强练笔的指导。
3、张扬个性,积极鼓励自主表达。
4、多发并举,着力提高评改能力。
5、重视交流,尽情分享写作乐趣。
四、教学措施
1、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加强“积累——领悟——运用”,加强学法指导,培养 学生自学能力。
2、作业的布置注意目的性、科学性、伸缩性、计划性。加强对作业的检查、批改,让学生及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3、注意阅读教学的方法:重要的是“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多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想象。既致力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注意向课文外延伸。
4、教师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的表率,首先是民主、平等的态度;其次是爱学习、会学习。
5、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向40分钟要质量,突出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余时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多写读书笔记,多练笔。
7、开展好小组合作和竞争。
五、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现状分析:本班有学生23人。男生21人,女生20人。多数学生在班内遵守纪律,能够自觉学习,在记忆生字、组词等基础知识方面掌握较为牢固,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大部分学生爱读书,有学好的愿望,能够随时记录读书笔记。本学期在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学生上课发言不大胆,思维放不开,答案没有自己的个性;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在作业方面,书写不认真、审题不认真;另外,个别同学自制力比较差,完不成作业,本学期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阅读和作文也是学生的一个很大的弱项。在本学期,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准备在继续实行小组竞争机制的基础上,加强阅读和作文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课时安排: 第一、二周
1、海上日出
2、暴风雨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诗词诵读、语文乐园
(一)第三、四周
4、背课文
5、钟楼读书
6、意外
诗词诵读、语文乐园
(二)第五、六周
7、“我终于回来了”
8、丰碑
9、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诗词诵读、语文乐园
(三)第七、八周
10、盘古开天辟地
11、嫦娥奔月
12、月球之旅
诗词诵读、语文乐园
(四)第九、十周(第十一周期中考 试)
13、我的老师
14、傻二哥
15、童年的小花狗
诗词诵读、语文乐园
(五)第十一、十二、十三周
(第十二周“五一”劳动节)
16、游天然动物园
17、隔窗看雀
18、刺猬
诗词诵读、语文乐园
(六)第十四、十五周
19、皇帝的新装
20、智斗
21、小兵张嘎
诗词诵读、语文乐园
(七)第十六、十七、十八周
(第十六周端午节,第十七周“六一”儿
22、歌词两首
23、写给异国弟弟的信
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诗词诵读、语文乐园
(八)童节)
第十九、二十周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第三篇: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析
五年级下册教材延续了前面几册的体例,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现就本册教科书作以下说明及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教材简介
一、教材的编写理念
“整体构建,注重体验,强化探究,主动发展”。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话题是单元的灵魂。八个话题依次是——“自然奇观”、“书的故事”、“爱国情怀”、“神话传说”、“难忘童年”、“动物情结”、“戏剧人物”、“爱与和平”。
阅读课文是单元的主体。诗词诵读是单元的拓展。
语文乐园是单元的综合实践。其中“口语交际”安排四次;“探究与实践”共两次,分别安排在语文乐园
(四)之中和第21课之后。
教材的附录部分有“生字表”和“查字表”,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三、教材的主要特色
(一)教材拓宽了文体。思想内涵更丰富深刻。表达方式更灵活。
1、教材拓宽了文体。将歌词、剧本、研究性报告等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如:本册选编了青年歌手郭峰创作的流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歌词,剧本《皇帝的新装》《智斗》。在第七单元的习作中安排了《我的研究报告》这一内容。
2、思想内涵更丰富深刻。如:第一单元“自然奇观”,《暴风雨》中谈到的全面看待事物,认识事物的变化、和谐之美;
3、表达方式更灵活。如:第五单元“难忘童年”虽然仍是写人记事的散文,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我的老师》侧重通过记事来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边叙事,边抒情,情感色彩浓郁;《傻二哥》侧重通过叙述从外貌、动作等几方面来突出人物的多方面的特点,叙述简洁,语言平实;《童年的小花狗》则以玩具小花狗这一物件为线索,回忆童年记忆中难忘的手艺人王大爷,侧重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来衬托主要人物王大爷的形象。
又如:第六单元“人与自然”,虽然仍是状物之作,但描写细腻,借物喻理,其中的《隔窗看雀》借描写麻雀的生活图景,抒发了“热爱生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感悟;
(二)教材的实用性得到鲜明体现。.........导学和练习系统更加完善,导学、导练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语文学习的重点更加突出,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个单元的始终。----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内容的选择与编排,跳出了听说读写的常规范围,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能力进行人文关照和合理指导。如口语交际《请帮帮我》,指导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应怎样求助;如语文乐园五教学生“做读书卡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知识的学习习惯。语文乐园
(八)的“读一读”,“钢笔楷书”通过钢笔的自述,教授相关的书法知识及要求:如笔画,字体架构,帮助学习树立正确的书写观,进而改进书写习惯。
第二部分 教学教法分析
一、关于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材内容分析
阅读课文是单元的主体。以叙事性作品为主:包括写人、记事、状物、写景四类。叙事性作品教学的个性要求。
1.引导学生具体感受人或事物的形象
2.通过人物刻画、事件叙述、景物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3.让学生了解叙事性作品表达的方式,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描写 4.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一单元 话题 自然奇观
训练重点: 欣赏课文展现的自然美景,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观察和描写方法。关键词:
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
——揣摩时间顺序 如《海上日出》:课文描写了哪几种景象?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如《暴风雨》: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暴风雨的?分别写了那些景色? ——揣摩抓住事物几方面特点来写的顺序
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2领悟观察和描写方法 观察方法
①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的状态下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首在把握一段真实。如《暴风雨》描述的是某次令人惊悸的暴风雨之夜。
② 长期观察法。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个事物进行观察。如《海上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旨在提炼最为典型的特点。
——体会描写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如《海上日出》: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冲,说明很有力量力。破,是跨越了阻力,势不可挡。跳,有生命的张力。将看似没有生命的太阳写得生机勃勃。)
如《暴风雨》: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如同”“宛如”“犹如”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请你也试着用这些词语写几句话。
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恶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悸恐。(1)这些词语的运用,是比拟句的标志,使所表达的事物生动可感。(2)“如同”、“宛如”、“犹如”,比以往所学的比喻词“像”、“好像”、“是”更为丰富,也更有层次,表达效果更具有文采,朗读效果更为悦耳。——领悟描写中对比手法运用的。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课文写的是青海湖,为什么要写道这些著名的湖泊。
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撼,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推翻了。
第二单元 话题 书的故事
训练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感受。关键词: 1典型的写作特点: 如:《钟楼读书》中“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一句在课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从全文角度来看,是反复;从具体的语段来看,是叙述加抒情的表达方式。
——有领悟有特色的构段方式并尝试仿写的 如:《钟楼读书》中“先概括写事实,再具体写想象或感受”的典型段落。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我好像......关键词:
2领悟谋篇布局特点的
如《钟楼读书》中体会用中心句、关键线索串联全文内容(“一线串珠法”)如《意外》中体会“设置悬念、卒章显底”的方法:
读完课文后,才知道“我”遇到的是高尔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安排独具匠心,既符合事情发展顺序,使事情真实可信,又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文章可读性,使文章耐人寻味。
第三单元 话题 爱国情怀
训练重点: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关键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 如《丰碑》:课文多次描写“狂风”“大雪”,这有什么作用?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没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狂风”“大雪”不仅描述了当时的环境,也起到了渲染故事发生的悲壮气氛。如:《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课后练习以“我是中国人”开头,写几句话。在课堂体会反复的修辞手法及其串联全文内容的作用,即强化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为自己祖国骄傲、自豪的情感,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并将之运用到语言实践中来。
第四单元 话题 神奇的宇宙
训练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关键词: 想象,自己的看法
教学措施: 引导学生熟读,美读,充分利用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教给一些联想,想象的知识;引导学生课外扩展阅读经典童话,神话故事。
第五单元 话题 童年往事
训练重点: 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人物写人叙事,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关键词:——领悟人物外貌、动作和场景描写的方法
如《傻二哥》: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一两段话。他出去卖药糖,总是穿着白布上衣,黑色裤子,挽着袖子,留着偏分头,自额背着一个很讲究的大玻璃瓶子。
如《童年的小花狗》:联系课文,发挥想象,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其中省略的内容就是要求学生联系语境写人物外貌或事件发生的场景。)
——领悟直接抒情的方式 如《我的老师》:课文中有不少语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老师的怀念之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人物写人叙事 《我的老师》叙述了7件小事: 1.佯装发怒。2.教授跳舞。
3.带领我们观察蜜蜂。4.教我们读诗。
5.我们对老师的依恋。
6.正确处理“我”与同学的纠纷。7.睡梦中去找老师。
7件小事前面5件略写,后2件详写。
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人物,作为刻画人物形像主体,字里行间充溢着学生对老师的一往情深。
第六单元 话题 人与动物
训练重点: 了解观察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内涵。
《隔窗看雀》
关键词: 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
例如:“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楼檐,与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黑点,连逗号还是句号都看不清楚。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
作者隔窗看远处的麻雀,对观察物作由远及近、由广阔到集中的视野调节,对于获取大背景中某一细部的独特之处很有用处,这些独到之处的发现,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确定观察的重点;
难点:1 你怎样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两个层次来理解
1麻雀是忙碌,平庸的。文中相关语句很多,声音,外貌,能力,很普通。不停的跳跃,飞翔,也非常忙碌。“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麻雀飞得不好看,但是不羞愧,经常在飞;麻雀的叫声,很一般,但是它并不感到羞愧,还是在用它的唧唧喳喳来表达它的欢快。它也是可以不羞愧不自卑的。虽然卑微,但还记得自己的责任:孵蛋,育雏„„虽然卑微,但是坚忍,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在冬天里,麻雀要忍受大自然和人类或者其他动物对它的伤害,其它鸟类早已不见踪影。而麻雀“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
难点:2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下面这段话的精妙之处。
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一对儿追逐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就是分号。
妙处;1麻雀比成了标点,形象,生动,精准。
2标点用在句子里的作用是隔开句段,停顿,休息。麻雀也像标点,在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闲趣。
3本段共有三个分号,四个分句,很整齐,为我们描述了麻雀停落时候的四组画面,写得富有节奏,充满诗情画意。
第七单元 话题 戏剧电影
训练重点: 在读一读,演一演中了解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体验自己的学习乐趣。
戏剧(剧本)的特征
-------凝练地反映生活。
------个性化的剧本语言。------有集中的矛盾冲突。------结构布局安排巧妙。
《小兵张嘎》、《智斗》、《皇帝的新装》 教学策略:
1必要的戏剧知识简介,帮助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或其他手段,了解完整的戏剧情节和准确的时代背景.2.整体把握人物形象,寻求分析人物形象时不同的切入点和方法。(1)了解文本的形式特点,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可通过默读、浏览,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形式特点;
教学设计应将“某某是怎样一个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身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等认识人物特点的问题的探究作为教学的起点、终点和中心问题。从初读感悟、精读分析到读后评价,要引导学生形成对人物的立体化认识。
(2)着重指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揣摩台词和潜台词,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智斗》的教学:
一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整体把握全文,理清剧情。
二理解阿庆嫂是怎样和敌人斗智,体会剧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建议在学生了解剧本基本剧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运用比较发现的方法,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发现语言的表达效果,体会人物对话中的潜台词。朗读训练时要把握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
戏剧可从剧情的矛盾冲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变化处入手,如《皇帝的新装》中,“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1)这句话是剧情的焦点,是剧情得以展开的立足点,也是课文的文眼,2)这句话是骗子行骗的幌子,它切中了皇帝和老大臣、官员爱慕虚荣的要害,使骗子能行骗成功。
3)它增强了剧本的戏剧效果和讽刺效果。
3.灵活运用表演尝试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领悟文学的魅力。
---学习剧本必须把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学习表演。教师的示范指导必不可少,让学生产生兴趣,声情并茂的表现。表演能否达到预定要求,关键还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问题、对人物性格的把握问题。
第八单元 话题 和平友爱
训练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
各类文章教学要点小结:
(一)关于写景类课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整体感悟画面。
----要引导学生落实全文的初读工作,整体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做好重点段的阅读工作,整体感悟画面的意境美。
----要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味词句运用之妙、领悟描写之功、揣摩表达之序。
2.重视课堂内外的沟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课堂教学应注意调动和激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充分读书,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下工夫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后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领悟到的方法去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表现生活,多提供练笔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二)关于写人类课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初步感悟人物形象。2.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逐步丰满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人物所处的环境细细体会;-----引导学生紧扣词句,设身处地、切己体察,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3.交流、表达阅读感受,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通过朗读、说话、写话等方式表达感受,把“人物”的形象“立起来”。
(三)关于状物类散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读书的学习兴趣。2.将学生的初读变为“熟读”,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要点。3.领悟作者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人与动物的深情。
----阅读之时,不忘作者身处何时何地;读懂之后,不忘品味描写之精妙;----学完一篇,不忘将前后课文进行比较,领悟不同的观察方法和描写特色。
如:《游天然动物园》的重点观察和拟人描写,《隔窗看雀》的定点观察和借物抒情就很不相同。
4.落实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目标,实现读写的积极迁移。
-----可开展文体形式和语言转换练习,如《游天然动物园》的导游词、《麻雀的自述》等。
二、关于古诗诵读和现当代诗歌、歌词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教材内容分析
从诗歌内容上看,本册所选的古诗词大多属于侧重绘景的山水田园诗,但各自的表现手法却不尽相同。有的采用拟人手法,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将景物人格化,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形象;有的长于对偶,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以民歌清圆的调子写句,极有吸引力;有的运用对比和衬托,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动静结合,使诗句平添了许多生趣;有的善用夸张,如“千里莺啼绿映红,酒村山郭酒旗风”,“千里”一词,活画出江南春色的辽远,景象繁荣,而意境全出。2.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把握诗歌的特征,了解其特殊的教学规律。------诗歌的形式技巧。
诗歌的外在形式。“诗歌打破日常语言运用的散体文形式,视觉上分行排列,句式整齐,听觉上则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合于音律。”
诗歌的内在形式。“与诗的外形是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即诗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等。”------诗歌的情感韵味。
对诗歌的解读,最重要的不是“诗歌写了什么景、说了什么事”,而应感受、领悟作者透过景与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把握诗歌的情感特征和情感变化,是阅读诗歌的重点。(2)发挥诵读的优势,保护“诗言诗语”和“诗情画意” 要重感悟,轻分析。
(3)破解关键意象,感悟内在诗情。
——在诗歌解读上求深寻美,力图使学生对文本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产生探究的兴趣,如《寒食》的解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
------破解关键意向。古诗词中有一些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景象,应指导学生深入感悟,必要时应作讲解。如“柳色”“长亭”含送别留恋之情,“断鸿”“寒鸦”有寂寞冷落之感,又如“西风”与悲哀,“大漠”与豪壮,“明月”与思念都是诗歌的特殊语言。若几种景物几种一处,往往是诗人别有用心的“因情设景”“因情造文”。
——设计整体性的、有启发性的、有弹性的问题,检测学生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和诗境的把握,教师相机予以点拨提升。
如《渔歌子》:熟读之余,问:下雨了,诗人还在哪里在干什么?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于是,可引导学生描述景物,体验诗境,感悟诗情,深入学习全诗。
——指导学生将画面描述得越清晰,越动人,学生的画面感就越强,情感体验就越深刻、越丰富。
三、关于作文教学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习作”,主题分别是:《我喜欢的季节》、《我开的小店》、《饭桌上的故事》、《看图作文》、《给老师“画像”》、《难忘的礼物》、《我的研究报告》和《我成功了》。
与上学期不同的是,在习作类型上,重点安排了写纪事作文,共5次,安排了2次想象作文,还安排了1次写研究性报告这种应用文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本阶段的课堂作文训练重点: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抓住重点,运用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感受写真实。
(3)修改自己的习作。
2.本册教材对作文训练的具体要求:
(1)能抓住重点,运用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感受写真实。
如,第2单元《我开的小店》:“把你觉得重要的方面说清楚,说具体,其它次要的内容可少写或一笔带过。”
如,第3单元《饭桌上的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生动具体地记叙饭桌上发生的事或听来的故事。”
如,第4单元《看图作文》:“除了描写对话之外,还可以写一写它们的神情、动作以及 心理活动。”
如,第5单元《给老师“画像”》:“注意描写老师的外貌、语言、动作等,也可以写你当时的心理活动。”
如第6单元《难忘的礼物》:“对礼物进行细致地描写。” 如第8单元《我成功了》:“详写克服困难的过程,突出自己的具体做法及心理活动。”(2)能有条理地叙述、介绍。
如,第3单元《饭桌上的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生动具体地记叙饭桌上发生的事或听来的故事。”
如第8单元《我成功了》:“有条理地叙述这次令你难忘的经历。”(3)学写研究报告。
见第7单元。
(三)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用好用足本册教材,组织读写训练。1.“教读”时时不忘“教写”,落实阅读教学的重点。2.师生共读“单元习作提示”,落实习作教学的流程。第二,抓好关键步骤的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1.明确作文教学的任务:
在小学高年段,内容与形式应并重。“写什么”与“怎么写”同样重要,越往后,“怎么写”显得越重要。
2.明确课堂作文教学的要素
(1)获取写作素材,提前解决写作源泉的问题。
-------经常性开展口头、书面形式的交流活动,交流生活见闻,交流奇思妙想,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提前考虑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提前观察生活,提前开展活动,提前搜集资料。(2)随机心理诱导,着重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3)精心组织评改,着重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评改策略:
①
教师示范评改,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评互改有机结合。
②
评改要求,应从字词的对错,语句的通顺,好评佳句的引用,上升到习作的结构,段落的衔接等范畴。
如第七单元《学写研究报告》的作文教学设计: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范例《京剧脸谱研究》,认清研究报告的结构,打消学生对写研究报告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写研究报告的热情。
2让学生自由地读范例后交流:研究报告该写些什么? 3请学生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列举出来,越多越好。
想想这些题目中哪个题目是自己最想研究,有最有条件研究的,开展研究。选材应有实践操作性,是他们关注的乐于去做的,且具有积极意义,如:班上有多少近视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避免近视的措施有哪些?再比如:孩子们生日想要什么?喜欢的物品种类 压岁钱 学习用品 图书 服装 装饰品,各有多少人,占多少比重,现在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4学生写完研究报告后,在班上开展交流活动,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请别人提点意见。
四、语文乐园 教学目标(基础部分)
1.加强字、词、句的单项训练,感受词语的丰富多彩,接触成语王国,辨析一字多义的现象。
2.认识了解各种关系的复句,体会双重否定、反向句和感叹句的表达效果。教学内容及要求 :四部分
第一部分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字词类,感受词语的丰富多彩,接触成语王国,辨析一词多意现象。
第二部分 读一读,用加点词语写句子。认识各种关系的复句,体会双重否定,反问句和感叹句的表达要求
第三部分 读一读 记一记 古诗文名句,要求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积累,为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第四部分 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学策略:
第一题 常规要求:读一读(字词类),你发现了什么?
难点:发现规律,奥妙以后,点到为止吗?举例:语文乐园4
1.读一读。找出词语的内在规律。
高瞻远瞩 深谋远虑 神机妙算 精益求精 好高鹜远 老奸巨滑 诡计多端 吹毛求疵
2积累。
①
比赛背读。
②
提问式解答帮助记忆和梳理。3运用。举例:(语文乐园六P/106)你知道这些词语可以比喻什么吗? 领头雁 和平鸽 金凤凰 报春燕 吉祥鸟 百灵鸟 千里马 孺子牛 变色龙
读一读。理解这些词语可以比喻什么后,创造语言氛围,帮助学生运用。
第二题 读一读,用加点词语写句子。例句分析:(语文乐园二 P/33)
因为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他学习效率很高。.... 知识的海洋是辽阔无边的,所以学习是无止境的。安徒生老爷爷坐在马车上,脸上好像..有一种宽慰的微笑,因为,他已经知道国王和臣仆们赶到城里去了„„ ..①
均是带有明显关联词的复句。
②
同一单元的复句都进行了归纳,如第一单元,均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语文乐园二,均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③
关联词,由固定的一对词,转化到可以一个,可以一对词的灵活模式。练习常见问题:
: 转折句:虽然他考了一百分,但是他从不骄傲。
△
会写,但是写得不深入,没有层次,或是背相关的例句,没有创造力。△
没有运用到写作等更为深入的范畴,无法扩展实践。解决途径:
1多多开展口头训练,在常态中有意识的使用关联词,是语言更有条理,更具逻辑性,使之具备一定的语感。
2仿造例句的句型,提出具体语言要求,例如,好词佳句。修辞手法的的运用。
五、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继续培养表达的能力:------练习“讲故事”,要讲得生动有趣;
------练习演讲,表达真情实感,并能配合表情和动作。第二,培养倾听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作好交际准备,多方搜集资料。
1.从内容上作好准备。如《我喜欢的书中人物》;
2.从要求和方法上作好准备。如《感动我们的人和事》《请帮帮我》; 第二,创设交际情境,引发互动欲望。第三,摸清学习起点,体现训练层次。
1.教师要心中有标。区别于日常会话和对外汉语教学。2.教师要目中有人。多倾听,多援助。3.教师要手中有法。多示范,多鼓励。第四,拓宽实践途径,提高交际能力
六、关于探究与实践的教学
(一)引导学生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
(二)遵循探究实践程序,落实活动过程。
第一,过程和方法比结果重要。
第二,整合其它活动课程资源。(课程、时间、内容、方法、学科教师)
第四篇:鄂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是针对.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鄂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辨析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2、引导学生感受顶针句表达效果。
3、积累名言警句,让学生懂得人际交往中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4、理解成语故事,积累成语。
5、习作:写“寒假活动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养成积累的习惯,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自由读,同座合作读,指明读,教师及时正音。要求:读正确、流利
2、借助工具书,四人小组合作,了解成语的大概意思。
3、思考:从这些成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4、全班齐读成语,分男女生读成语,对答成语。
5、指导学生用其中的成语说话,尝试运用。
6、交流拓展:还有哪些意思相近或相对的成语。
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顶针的句式特点。
2、再读句子,小组内讨论这些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特点。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全班齐读,进行反馈。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4、教师点拨引导。内容上的表达效果,句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揭示朴素的感情最美;句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苗儿的变化;句三:环环相扣,环递式的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连锁。
5、齐读,感受语言紧凑琅琅上口的节奏美。
6、拓展延伸:说说还有哪些顶针的句子,让大家一起欣赏。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自由读句子,借助解释理解句子。
2、简要介绍《论语、学而》《礼记.曲礼上》。
3、学生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点拨。
4、自己再读一读,默背。
5、同桌背诵,齐背。
6、启发学生议一议:这几句名言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7、师生共同小结。
四、指导阅读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通读短文。
2、学生简单描述:这则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3、认真思考: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4、全班相互交流评议。(双方在争执中两败俱伤,让第三方获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5、学生尝试独立讲这个故事。
教后反思: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学会10字,认识10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读写并理解“真情、诚恳、风筝、吹拂、陶醉、形影不离、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眉习色舞、情不自禁、开虚作假”等词语。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写句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瞒真情是诚信的重要表现。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会认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解释课题。
“真情”有两个意思:(1)真实的`情况;(2)真实的感情。本文中“真情”指的是什么呢?
二、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开火车读课文,生字互查。
3.讲讲课文大意。“真情”是什么?
4.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
2.反馈:读后你了解到了什么?
3.理解词语:“诚恳”、“形影不离”。
四、学习生字。
五、教学小结。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把上学期同学们有关理想的文章引入课堂,引发对梦想的谈话。
二、学习《我的写作梦》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我们班级墙报上的《理想》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抒发童年梦想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自学儿童诗,读通、读顺、把体会和不懂得地方作上记号。
回忆学习方法,用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含义的批注。
(三)同学们在下面自由交流。
1、老师巡回,参与讨论。
2、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
3、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
(四)全班交流。
可以代表讨论小组,也可以代表个人。
(五)老师检测生字词学习情况。
注意区别形近字,重点解释“铅字”的意思。
(六)认真朗读课文。
三、小结课文,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全班一起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
(一)指名上台,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和解释。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沉甸甸的信,就像是放飞的翅膀?
(2)“我”为什么决的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存进去的又是梦想?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梦想?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三、总结的写作方法。
1、选择真实朴素的写作材料。
2、展开想象,用心理活动表达对梦想的追求。
3、充满童趣,充满生活气息。
四、你也写一首儿童诗?
板书设计:
1、我的写作梦
作品——放飞()
邮筒——秘密大吃一惊
一天天等待
储蓄罐——一个梦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背课文 鄂教版(推荐)
背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1.同学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文吗?谁来背一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课文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
(三)重点品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对背课文一直是充满热情和兴趣。第一部分中,因为所背内容简单有趣,在作者看来背书就像唱歌一样。可随着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背书的难度不断加大,又是什么使作者对背书仍然充满热情呢?请自由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这个问题。2.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自主思考。
3.全班交流。(以下为预设的教学板块,不分先后顺序。)(1)所背课文隽永有趣。品读义小引用的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厂,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结合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匆匆》的喜爱。指导学生把感受带进朗读。
(2)教师的示范激发了“我”背书的兴趣。
扣住“一字不差”体会作者当时的惊奇、佩服。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匆匆》,让学生认识到一字不差地背下《匆匆》并不容易。指导朗读,突出“一字不差”。(3)妈妈的激励。“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念起来就像说话,不难背啊!”引导学生关注妈妈的语气,体会到“平静”的语气说明妈妈的分析理智客观,还要体会到妈妈的责备之情。
“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还不懂啊,就让背。’说完,她就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可以以结合作者引用的妈妈背的孔子名言展开教学:指名读读孔子的这句名言;教师给出这句话的译文;比较古文和译文,体会背古文的难度较大。“我听着很新鲜,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背得那样起劲。”理解“容光焕发”,说说为什么妈妈背得容光焕发,那样起劲。
再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感受。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读第三部分,想想这部分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2.全班交流,重点指导理解两个重点句子。“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1)文中哪些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请把它们画下来。
(2)交流,教师相机介绍《桃花源记》,帮助学生理解“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画出那个捕负人有趣的经历……”(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4)指导朗读第17自然段,注意感情的变化。
“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1)指名读该句,说说“反刍”的意思。(2)这卫把温习背过的课文比成牛儿反刍好在哪里?从两个“慢慢”你读懂了什么?(3)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背课文”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五)拓展延伸
你原来对“背课文”持什么态度?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课后小结
作者通过回忆,生动的记叙了我小时候上学背诵课文时遇到了困难,通过听老师和母亲背课文,明白了背诵课文的好处,决心背好课文的经历。启迪我们在学习语文时,有意识地多背一些好文章,提高理解能力,积累语言。课后习题
1.选择正确的读音。
日(yuē rì)缘(yuán rán)疏(shū sū)不亦说(shuō yuè)乎 2.查字典。
(1)缘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_____,再查 _____ 画,缘可组成词语 ________、________。
(2)曰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_____,再查音节 _____。它和另一个汉字 ______ 很像,它们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板书 背课文
记忆文字(初始阶段)欣赏语句(第二阶段)理解内容(第三阶段)慢慢吸收(第四阶段)
掌握方法,帮助理解,积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