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征文方案
《肇庆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 教育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现将肇庆市教育局下发的《肇庆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 教育活动的通知》(肇教德〔2015〕8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落实,并注意做好以下要求:
1、各学校(完全小学以上学校)要按通知要求制定全学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计划,并于3月20日前上交学校全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计划到端州区教育局德育股。
2、要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教育契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力争形式多样,收到实效。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经典同行”征文活动。各学校根据《肇庆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 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自行组织学生开展初赛和初评,每所学校评选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报送到端州区教育局。报送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下午5:00前;报送邮箱:guangwuhun@163.com。
联系人:张洪森,电话:2240164 附件:
1、肇庆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 教育活动的通知
2、端州区中小学校“与经典同行”主题征文作品信息表
端州区教育局 2015年3月9日
参与“与经典同行”征文活动的通知
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我校根据《肇庆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 教育活动的通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经典同行”征文活动,要求每个班语文老师认真落实和组织。
征文要求如下:
1、主题要求:各班语文老师认真传达此通知,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讲解此次征文的主题和方向,结合“知行合一”的理解和分析。
2、内容要求:在征文写作之前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文学经典重温复习,并在学习的经典中写出自己的感想和见解。例如:《寿康宝鉴》、《孟子》、《弟子规》、《孝经》等中华传统经典。
3、创作要求:各班语文老师在征文收集时要要求学生做到征文“真实、可信、自然、有感情和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务必牢记“不可网上抄袭”。
4、字数要求:每个班都必须有学生的文章参与,且不可以少于三份,每篇参赛文章字数不得少于八百字。
5、征文时间:每班参与的征文最迟于4月3号交到各班语文老师手中,各班语文老师于4月4号前收齐交送于各年级备课组长处。
6、评选方式:各年级备课组在收齐本年级征文后,由本年级语文老师统一评选,选择优秀的10篇文章于4月10前送到高一年级备课组长处。高一年级再组织老师评选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评选出的优秀文章将送与端州区教育局代表我校加端州区评比。
2015年3月16日
第二篇:传统文化征文
广东金融学院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建广金美好校园
大学是培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承担重任的国家栋梁的阵地。传统文化是文化积淀的历史成果,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是推动大学校园文化繁荣的不竭动力。当今,加强大学传统文化建设对学校、对个人都大有裨益。广金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金融类高校,是培养华南地区金融领军人才的摇篮,加强其传统文化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广金,百年名校,金融摇篮,始终保持了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足够的重视。无论是书法、笛箫、灯谜等一系列发扬民族文化的协会的快速崛起,还是茧衣、燎原文学社的蓬勃发展,抑或是《弟子规》等课程的饱受追捧,都在昭示广金传统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业绩只能代表过去,接下来的传承中,还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需要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大学》一文在开篇就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时期正是我们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的关键时期,那么怎样才可以实现这一理想,到达至善境界呢?两千多年前儒家学者曾子解决了这个问题,他通过逻辑论证得出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结论。今天我们的传统文化建设也应该通过自身修养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做到“静、忍、让、淡、俭”。古代智者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接着他又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点。的确,如果没有超然的人生态度,谁又能做到一个精神上的富足者?没有静思的反省、俭朴的生活又怎能培养出高尚的品
广东金融学院
德?“海容百川,有容乃大”,不正是这种超常的容忍造就了林则徐豁达大度、胸怀宽阔的超脱情怀吗?
接下来需要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范仲淹更是提出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些无不在激励着我们树立崇高宏大的志向,勇于担当历史赋予的重任。作为当代最年轻、最具朝气的知识分子--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勇于担当历史留给我们的重任,力求进步,发奋图强,在追求中寻得进步,在执着中实现理想。
最后需要我们知耻慎行,维持社会公德。知耻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春秋时管子就曾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他把“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有羞耻之心。羞耻心就是要有符合社会道德的是非善恶标准,以不道德的言行为耻。孔子曰:“有耻且格。”孟子也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人不可以无耻”来进一步强调羞耻心的重要性。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望金子们谨遵“勤奋、求是、廉洁、开拓”的校训教诲,笃志成才!
第三篇:传统文化征文
年轻人,你的“礼”哪里去了?!
——谈当代年轻人基本礼貌的缺失
在驾校学车时,教练不住的叮嘱的一句话,由此引起我关乎“礼”的现实探讨。学车的人都知道,最后一项是大路考,考官坐在副驾驶位上,负责考试的全程指挥。教练在我今天上午考试前一直不断的叮嘱我,上车前要向考官打招呼,叫一声:“考官好”,这是最基本的礼貌,一定要谨记。
教练的多次嘱咐让我感触颇深。且不说向考官问好会给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让你容易一点通过。就最基本的行为礼仪方面来说,见到一个有人生阅历的长辈时,问声好,是最起码的礼仪规范,我想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年轻人无视长辈,见到长辈头都不抬,甚至顶撞长辈的现实比比皆是,不要拿个性、独立、非主流作为挡箭牌,这是作为人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如果做不到,那就不配称为人了。晏子曾在《晏子春秋》中说过: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人之所以比动物高贵,就在于人有动物所没有的“礼”。就算是在极为自由民主的西方,我想一个人见到长辈总会有点礼貌的表示,即使他们表达的方式与我们不同。
孔子有云:不学礼,无以立。
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关乎“礼”各家见解,那“礼”究竟有哪几种意思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各种“礼”的内涵。
礼,体也,得事体也。
礼,即行为,在交际、活动过程中个人行为。比如:行为得体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富也
礼,方式或者途径。通过祭拜鬼神以求保佑、赐福;获取财富。比如:礼金
文言文中的“礼”字,现在被简化为“礼”。履者,可行、可作也,说明礼原本是一种可以被人重复践行的巫术活动。礼可能起源于原始部落的神鬼祭祀与崇拜行为,后来由纯粹的事鬼、事神逐步扩展到事天、事人、事政的方面。所以,王国维说,“又推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
然而,人类社会进化到今天,古书中的“礼”已经渐渐留存在古书中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已经抛弃了它,而是它正在逐渐被现代社会所同化,从而展现出另外一种内涵。虽然如此,但是作为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不应该,也不能把我们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丢弃,上文中所说的问好,只是我所说的现代“礼”的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但却是最基本的一部分,尤其对于接受西方外来文化影响的年轻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种“礼在现在”
《史记》中有一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承认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而不是一个法治社会,让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的我来说,觉得既无奈又尴尬。即使是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法制也在30年中不断完善,但是却仍然未完全消弭中国社会浓重的人情味儿。在某些方面反而有着向极端化发展的趋势,这不是国家领导所能控制的,这是中国这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所独家酿制的结果,它需要国家的政策导向,体制改革,更需要中国每个
人的努力。而一个国家最大的希望莫过于年轻人,一个国家青年的素质决定着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空间。基本的礼仪规范是作为一个人最为基本的要素。
礼者,敬人也。
人无礼,则无以立。
人无礼则不生,事不成则不成。
作为一个正处于高度发展的并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基本礼仪素养是一个人发展的根基与灵魂,一个国家的年轻人连最基本的礼仪规范都不懂,那么这个国家民族是不会有希望的,文化健全与完善的同时会促进经济、政治的进步,所以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年轻人,请收起你的所谓的“个性”、宣扬的“绝对自由”吧!当你具备了作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时,我们再来谈个性与自由。
第四篇:传承传统文化征文
溯游寻根 道阻且长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泱泱大国。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美德——礼仪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从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到雷锋的感人事迹,再到今天的21世纪,礼仪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在家里给父母长辈夹菜、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礼仪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盛开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弘扬中华美德——礼仪。
今天我们作为一个中学生,也应该注重礼仪,见到长辈老师要问好;碰到同学、朋友要点头微笑;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声谢谢学会感恩;不小心伤害到别人时要说声对不起,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礼仪。可是就仅仅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和新世纪的小主人,我们不仅仅应该做到懂礼仪,行礼仪,还应该向社会呼吁,弘扬中华美德——礼仪。
古人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说的是什么呢?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尊老爱幼。既要尊重,关爱老人,又要爱护幼小儿童。在家里要多关心帮助弟弟妹妹,尊重关爱爷爷奶奶多帮他们做一些家务。在社会上,多帮助那些空巢老人,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关爱。在路上看到小朋友摔跤主动扶他们一把,这些微小不值一提的举动的举动却体现出中华传统美德——礼仪。
说到尊老爱幼,我们不得不提到“孝”,我们先看看这个“孝”字怎么写,“老”在上,“子”在下,从这个字形上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古人造这个字的意图就是要孝敬长辈《最美孝心少年》最能体现“孝”这个字,他们的父母或是残疾或是有病,但他们对父母不离不弃,用小小的肩膀担起了一家的重任,他们用行动传承了中华美德——孝。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担任着传承中华美德的重任,发扬中华传统,让中华美德源远流长!
教师评语:
是自己的真切感受,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写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倡议。感情真挚,言语恳切。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征文
习中华传统文化,铸高尚品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习中华传统文化,铸高尚品德》。
人,因传承传统文化而变得更美丽。国家,因弘扬传统文化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传统文化而变得更缤纷。
中华传统文化,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传统文化,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一直以来父母、老师、长辈总是教导我们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那么,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呢?
语文老师说:“中华传统文化”是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待友诚信、为人正直、处事循义;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抚贫怜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数学老师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条长长的线段,它连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过去,艰苦奋斗地创造灿烂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地理老师说:“中华传统文化”位于地球的东半球,它是中国山川秀丽、晴空万里与第一轮阳光所组成的。它是东方不败。
历史老师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气节。
美术老师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它的颜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
音乐老师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动人,它激励着所有中华儿女努力拼搏。我说:泱泱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绵延不息就如那川流不息的江河。而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文明进步”成为了最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不在于它有多么壮观、伟大,而事实上,它在我们不经意的动作中已经产生。
雷锋叔叔,你永远值得我们崇敬,你身上拥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传统文化;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传统文化;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古今圣贤,是你们教会了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要学习你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你们的精神将继续鼓励着中华儿女要奋发图强,我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传统文化,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我相信中华传统文化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传统文化会在这个多姿人间流芳百世;中华传统文化都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传统文化永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