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微笑留给学生
请把微笑留给学生
通山县南林中学吴泰和
当我们初为人师时,总是带着微笑走进课堂面对学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收敛了笑容,刻意地伪装起来,变得严肃起来。总觉得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就必须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认为学生考试成绩不好、课堂纪律松懈等是因为自己的微笑多了,甚至,把曾经的微笑看作幼稚,视为对学生的放任、不负责任,而烙守‚严是爱‛,‚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 ‛的古训才是‚正道‛。于是,很自然地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面对学生时常常板起面孔,说一不二。
记得小时候,都不知道1、2、3、4、5,A、B、C、D时,我妈就‚狠心‛地将我‚推出家门‛,我‚无依无靠‛、‚垂头丧气‛、‚孤苦伶仃‛地走进校园。我刚进门,老师便帮我暖了暖小手,用赞许的微笑与我通了话:‚小朋友,你真勇敢,一个人来学校。‛又举起了大拇指,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我当时喜滋滋的。心想:这也会表扬,我以后一定天天一个人来上学。老师那赞许的微笑不知给了我多大的勇气,我真的很开心!可以说我们就是在老师的微笑中走进校园,慢慢成长起来的。为什么我们今天只能板起面孔,故作威严地面对我们的学生呢?难道真的只能这样才能树立老师的威信吗?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知道,世界处处需要微笑,教育更需要微笑。学生需要微笑的教师:教师与学生在一起交谈时,温柔的微笑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理解和信任,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快乐;课堂上,教师甘甜的微笑,将给这节课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教师给学生解惑时春风润雨般的微笑,将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在化解学生矛盾时从容的微笑,将为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
从教育理论上讲,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民主、平等、和谐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须知,‚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要摒弃‚长幼有序、师道尊严‛的传统宗法观念,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
有一次语文课上,上课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的课桌凳乱七八糟,地上废纸很多,我当时气愤极了,每天都再三强调学生把教室整理得干净整洁,今天教室里怎么乱成了这个样,我怒容满面,双眼严厉地扫视全班的学生,正准备大发雷霆,这时,学生们一个个睁大了惊恐的眼睛望着我,面面相觑,他们感觉到暴风雨就要来了。我忽而转念一想,何不用另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呢?我转而面带笑容地说:‚呀,今天是谁做值日呢?怎么给忘了呢?‛紧张的气氛现时暖和了下来,这时管卫生的徐倩怯怯地站起来,低着头说:‚是我,由于上节课数学老师留下了点课堂作业,下课后大家都在认真地做作业,所以课间还没来得及整理,希望您原谅我们这一次‛。微笑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微笑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从容的微笑,将为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
有一次单元测验,发现一位同学正在作弊,我悄悄地走到她的身边,一声不吭。她也没有发现我,还在继续,过了一会儿,她猛然一惊,发现老师早已站在她的身边,惊惶失措,不安地等待老师的训斥。我既没有让她当场出丑,也没有训斥她,而是微微一笑,作了一个手势,示意她把书收起来。从此以后,这位同学学习很努力,一直以来都非常感激老师对她的宽容和理解。温柔的微笑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理
解和信任,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快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给学生微笑呢?
有一次,我从教学楼一楼刚出来,没想到二楼的几个女生正在走廊上聊天,其中的一位女生以为楼下没人顺手就把茶水倒了我一身,随着‚呀‛的一声,几个女生一齐躲进了教室。其实,我从那‚呀‛的一声中就听出来她是谁了,既然不是故意的,我也就没有追究,一笑了之。第二天,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迎面碰到了这位同学,她红着脸,连忙低下头,欲言又止,我也没说什么,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第三天,在我回宿舍的路上,她堵住了我,一脸歉意,‚老师,真的对不起,那天我不是故意的,请您原谅我吧!‛我微微笑了笑,‚老师知道你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老师早已原谅你了!‛‚怎么,你早就知道了!‛‚是的。‛我微笑着点点头。几年后,再次重逢,她说最难忘的是老师的那次微笑,没想到老师对待犯错的学生竟会这样宽容。时间可以冲淡很多东西,但留给学生的微笑却这么珍贵。
我们面对学生微笑,学生就会面对生活微笑。在医院的一个病房中,一个小女孩儿即将被推入手术室,小女孩儿的亲人,泪流满面。这时,小女孩儿露出一个真诚的微笑,小小的酒窝挂在两颊,很可爱,很快乐,‚妈妈!‛ 小女孩儿开心地喊,‚您应该开心才对,做完手术,我的病就好了,就不会痛了。您笑笑吧!妈妈,我一定不会哭,因为我长大了,老师说过:‘用微笑去面对困难,就会成长。’‛刹时,一股暖流带着酸酸甜甜的味道,深入人心。是的,是老师的微笑教会了她如何去面对困难。
有一位学生在作文里这样赞美老师的笑容:老师,您的笑容包含了对我的鼓励,您的笑容蕴含着对我的赞赏,我愿您的笑容像一朵盛开的花,永远绽放在我们身边。可见,学生是多么渴望看见老师的笑容啊!试想一想,老师的笑容没了,学生的笑脸还会经常有吗?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哪才怪呢?难道我们没有发现,我们不是缺少了笑容,而是关爱学生的热情正在从我们身上悄悄地流逝吗?
请把我们的微笑留给学生,因为我们的‚微笑‛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心与希望,我们的‚微笑‛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我们的‚微笑‛创造出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们的‚微笑‛能以柔克刚,起到 ‚滴水穿石‛ 的功效。‚请把你的歌带回我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这首歌唱得好,也许,学生明天的成绩就蕴藏在我们今天的微笑中……
第二篇:把微笑留给自己
把微笑留给自己
世间有许多微笑,有蒙娜丽莎那动人的微笑;有父母那亲切的微笑;有同学那纯真的微笑。在我心灵的深处,亦留有着一个难忘的微笑,这个微笑,时时的鼓舞,鼓励着我。
记得那是小学时,因为天生胆小,我从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每天,总是默默的坐在座位上。有一次,市级领导突然来访我们学校,并且选在我们班听一节课。在课堂上,有不少同学都积极的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的气氛很活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突然有一道题没人能回答。虽然老师一再的提示,可是同学还是八窍只通了一窍——一窍不通,个个都束手无策,这道题我懂,可是我似乎缺少自信,再加上胆小,我没有勇气站起来回答。但是,当我看到老师那焦急的神情,便鼓起了勇气,可是手刚一举起,便又像触电似的立刻缩了回来。老师看到了,便微笑着探问我,我站了起来,心里真的特别紧张,可老师那微笑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温馨,那样的充满渴盼。正是那个微笑,增添了我的勇气,我勇敢的把答案说了出来,并且正确了。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从这件事后,我的自信心大增,每当我遇到什么困难想退缩时,一想起老师那个亲切的微笑,我便满怀信心的去克服。
微笑,时不分四季,地不论南北,只要有人的地方,微笑之花都回绽放。失望时,一个微笑可以让你重新树立起自信;悲伤时,一个微笑可以温暖你的冰冷的心;挫折时,一个微笑可以让你再次扬起生活的风帆……
啊!微笑是多么的可贵。它既温暖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为了明天更美好,让我们给自己一些微笑吧,也多送出一些微笑吧!
把微笑留给自己
一个微笑只是一瞬间,但它包含着很多;一个微笑心微微一颤,它让我心动;一个微笑谁都会,但他不分男女老少;一个微笑谁会嫌它多呢?但谁又会闲它呢?
一个微笑只是嘴角微微一颤,但得到它的人心理却很满足。微笑可以是一个人开心但又可以使一个人绝望,微笑是一把双刃剑有好也有坏。当一个人开心时嘴角的一笑;当一个人绝望时淡淡的一笑,仿佛所有的事情都不重要了。一个微笑区区几秒,但却能感受到很多。微笑就像是魔术师使魔术以样。
我喜欢微笑,因为它可以使人放轻松。我喜欢微笑,因为它给我快乐,所以我每天都绽放笑容。
把微笑留给自己
微笑,让我告诉你,自从爸爸走了之后,你也渐渐的离我远去了,有时我真的很开怀大笑,但是在我的心里已没有了你的位置,甚至连你的影子也找不到了。
时间像一只不倦的鸟,总在追寻它善意的巢。昨天的一切都已成为泛黄的日历,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成了日记本上的被泪水打湿的一页页,失去父爱的痛苦又在日记本上增添了最沉重的一页。它几乎让我失去了的一切,再看不到爸爸那张严肃却布满爱意的脸,再听不到爸爸爽朗的笑声,再也感觉不到爸爸温暖的怀抱。从此我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家中没有了快乐、自由和笑容。它让一向开朗、大方的母亲,一下子变的沉寂下来,失去了以往的笑容和幸福,忧虑和烦恼占据了她的整个面孔。妈妈那消沉,没有希望的影子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放假回家时妈妈也只是勉强地笑笑,真正的笑容早已离她远去了。每次看到妈妈忧伤的脸,我总是一阵心酸,眼泪便不觉滑落,但我不敢让妈妈看见,我不想让她再为我强装笑脸。
微笑,请你回来吧,让昨天的阴影离我们远去,再没有忧愁、烦恼和孤寂。昨天已成为历史,我爱爸爸,但我不想让妈妈一直活在这种阴影里,我想让妈妈能快乐起来,她是我现在的精神支柱。
微笑,让我告诉你,我们需要你。
第三篇:把课堂留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语文
加入时间:2012-11-12 ywlg 点击:315 评论数: 我要评论(0)
2012年10月8日-9日,我校与青岛二中合作开展了一次“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聆听李晓轮(青岛二中教务处主任)主任的讲座,并且有幸参加了和青岛二中于卓琳老师(语文特级教师)的同课异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8课《咬文嚼字》)活动,特别是课后的研讨活动,来自新疆师大附中、新疆农大附中、新大附中、实验中学的老师,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岳学贤老师等人的发言,更是给了我众多的启发和思考,让我不得不去考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和模式。
在这里我想主要谈几点自己关于备课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
从层次上来讲,教学目标应当包括单元教学目标、文本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三大板块,从内容上来讲,教学目标应当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等。
走进教室,打开课本,我们的老师总是本能性的满堂灌,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不够,总是觉得学生的积累太少,一切的一切都要老师口传手授,恨不能把老师所知道的全部知识灌入学生的大脑里。所以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老师一个人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没了,板书写了一板又一板,学生只顾埋头苦“记”笔记,根本无暇思考,结果是笔记本记了好几本,遇到问题却是一问三不知,让老师倍感失落和失望。其实不是学生没记住,而是学生没时间记,老师上课讲的那些知识就像浮云一样从眼前和耳畔飘然划过,没有留下一丝一号的痕迹。学生实际上只是做了一台会说话的复印机,或者是一座有思维的储藏室。
一篇课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些什么,一堂课下来到底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多少,这些看似寻常的问题,如果深究起来,恐怕没有几位老师能够予以清晰的回答。大家总是习惯性的全面开花,什么都讲,面面俱到,唯恐落下一些知识点。如果每篇课文都是这样的话,大量的时间就被浪费了,就要做很多无用的重复工作,而且容易给学生造成厌倦感,老师也有疲惫感。所以,备课之前务必要阅读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明确了之后,再把单元教学目标分散到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中间去,之后再把文本教学目标分散到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再具体落实到段落,这样一环套一环,不但层次清楚,而且化繁为简,大大减轻了课堂教学承受的重荷,课堂内容清楚,目标明确,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举例说明一下,比方说小说单元教学,小说教学目标不外乎就是环境描写、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和作品主题,如果把这四部分内容在每一篇课文中都要讲得面面俱到的话,一篇课文恐怕两个星期都讲不完,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四部分内容分解开来,将教学内容与课文的特点结合起来(比方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侧重环境描写,而《装在套子里的人》则侧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每篇课文承担一个重点部分,同事穿插其他的内容,这样不但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每篇课文都显得有主次之分,让学生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一节课到底讲了些什么。老师轻松,学生轻松,收获丰富,何乐而不为呢。
再比如,我们在讲授文言文的时候,老师总是拿着语文书一行行,一个字一个字给学生翻译,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得口干舌燥嘴角发麻,学生累得头昏脑胀手腕发麻,课文的行间,天头,地脚,侧页记得满满当当,可是学生能够记住多少呢?我们的老师有办法,让学生像背诗词一样背诵注解,然后出卷考试。不错,这样确实可以让学生记住大量的实词和虚词,为了应付我们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当然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迎接最后的高考,高考考查的是知识点的积累、迁移和应用,这个时候如果仅仅是把课文的注解背得滚瓜烂熟恐怕也是无济于事的。关键性问题在于我们把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个段落每个字都这样讲下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学到的全部是死知识,只记住了这一篇课文这一段里这句话这个字的意思,而无法掌握这个字在什么情况下有怎样的意思,也就是没有掌握规律。这样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不假思索地背,大家都会觉得疲惫不堪而收获寥寥无几。与其这样,我们何不将知识点散落开来呢,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贯穿语文必修教材的始终。比如说文言特殊句式,不外乎就是倒装句(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判断句和被动句这四大类8小类,如果我们把这8个小类分摊到每一篇课文中去讲的话,既做到了避免重复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了每一篇课文里的蜻蜓点水,似乎是讲了,但是根本没有讲透彻,学生仍然只是知道这一句的类型,而不知道特殊句式的规律和语法。再比如文言文里的实词和虚词和讲解,完全没必要每一篇课文都要逐字讲解,告诉学生这个字有几个义项,在哪种情况作何解释,后面遇到这个字是的时候慢慢的引导让学生说出这个字的意义,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了将熟记的东西转化为运用。比方说“为”,总共有2个读音“wéi”和“wèi”,我们没有必要遇到“为”这个字就要讲一遍,我们可以把这个字的规律告诉给学生,当读“wèi”的时候有2层意思:①为了、替、给;②因为。当读“wéi”的时候有4层意思:①表被动;②如果,假如;③表示反问或感叹的句末语气词;④成为、作为、认为、以为、是、做、当作等。
(二)学生情况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活动,所以教师不能“一厢情愿”的备课,而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即学情。特尖班、实验班、重点班之间是有差别的,理科班、文科班之间是有差别的,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达到有的放矢。
教学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活动,再能的教师也无法单方面完成教学活动,既然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活动,那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学生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我是深受感触,在自己班上课的时候,无形之中就知道问题应该如何设置,问题应该如何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何时需要老师适当的控制气氛,何时需要老师适当的调节气氛……很明显,这一点得益于班主任对班级学生情况的了解,而在另外一个班上课的时候,虽然也尽量做到“因地制宜”,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班,对学生了解的程度远不如自己的班,所以在一些环节上的效果明显有缺憾,至少是和自己班的教学效果比起来有缺憾。如此一来,可见了解学情对于备课是何等的至关重要。班主任尚且如此,对于那些只代课的任课老师来说了解学情的重要性恐怕就要更上一层了。
特尖班的学生思维敏捷,知识储备丰富,好钻研,甚至有些时候好钻牛角尖,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课前准备工作首先就要保证容量大,有深度,有广度,有难度,并且注意知识之间的勾连综合。
实验班的学生勤奋刻苦,认真用功,但是不太爱发言,而且思辨性相对来说显得弱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在保证容量充足的同事,还要有一定的拓展,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并且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来调动课堂氛围,避免课堂死气沉沉。
重点班的学生相对来说,整体基础比较弱,学生比较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难易度的把握,注意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注意把控课堂气氛,保证教学秩序不会出现混乱。
理科班的学生思维都十分活跃,爱提问,喜爱探其究竟,所以教师备课的时候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文科班的学生视野宽泛,广泛接触文史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历史功底和新闻视野。
(三)教学方法
文章的体裁不同,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差异,诗歌、小说、喜剧、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种文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应该适时作出调整,即使是读书这样一个环节也有很多变化,诸如略读、详读、速读、朗读、朗诵、默读等,这都要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堂氛围的需要而决定。
新课程改革已经很多年,起初的时候人人纷纷批判旧有教学模式,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所谓的“新风气”——读一读,说一说,评一评,动不动就四人小组活动,彻底颠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似乎老师说的话多了就是陈旧,似乎老师讲得太多了就是退步,致使教了几十年的老教师竟然不知道应该如何上课了。这种教学方式确实使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是文本根本挖掘不进去,学生就在闹哄哄的氛围中结束一堂课。多年过去了,人们突然发现,那些所谓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过于理想化,与实际教学相距甚远,而那些当年被课改专家批判的一文不值的“旧方法、旧模式”再次回到课堂,回归到应有的地位。
什么是科学的教学模式?什么是优秀的教学方法?答案是肯定的,适合教学需求的的模式就是科学的教学模式,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就是优秀的教学方法,任何事物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给学生讲授作家和创作背景,就必须由教师代言,直接告诉给学生,并且让学生熟记,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难道非要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资料,然后再转述出来就一定会有特别好的效果吗?在讲授古诗词的时候,学生连最基本的术语都不知道,怎么样让学生讨论啊?这个时候就必须由教师告诉学生最基本的诗词常识和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等到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在慢慢放开让学生自己讨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将外化转为内化的目的。阅读课文一味的求高声朗读,这是非常错误的,美文可以吼出来吗?那是需要用心读。诗歌可以喊出来吗?那是需要读者身临其境去体悟作者的情感。小说可以喊出来吗?人物形象和细节描写需要读者去慢慢品味,才会有豁然开朗的体验。凡此种种,告诉我们,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在讲授《说“木叶”》(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9课)这一课的时候,我彻底打破常规教学方法,没有导语,没有提问,没有研讨,没有朗读,完全是由我带着学生一起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讲解。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吗,是因为这一课是一篇文艺理论文章,文章内容晦涩难懂,而且所说的很多内容需要靠读者自己去领悟,而不可用文字直接表述出来,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我在一个班是按照常规的教学进行的,结果是学生上完之后依旧是一窍不通。在另外一个班采取的这种方式,学生竟然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虽说不上完全领会,但是最起码知道了其中的缘由,领略到了一点作者所描述的意境。
备课,是一个系列化工程,不是讲问题简单的罗列子啊备课本上就算大功告成,他需要一名教师真正的用心去准备,需要一名教师把自己置换到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需要一名教师深入到文本又要跳出文本,需要一名教师智慧的将知识分解之后再总结。
第四篇:把微笑留给伤害你最深的人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最深的人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0-21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最深的人。这是我无意中看到的一句话,看过就深深的记下了。这是多么坚强而洒脱的人生。这其中要经历多少爱与恨的情感交织。
男女之间从见面心跳到两情相悦再到彼此间出神入化的心灵呼唤,也许要走很长一段路程,而从一切不设防,连心带身都本真的呈现给对方再到万般柔情都化为一声千肠百结的叹息,也许只需短暂的一瞬。
当昔日的真爱已不存在,当情感的繁花已被冬雨打的残红飘零时,人们总是习惯于久久的停息在爱情的树枝上低吟浅唱,不是心里仍眷恋那份柔情,企求伤害自己的人回心转意,就是也下决心以同样的方式实行报复。但这都是不明智不潇洒不可爱的,最恰当的方式就是微笑着向她道声珍重。
把微笑留给负于我们的人,把泪水留给自己,把祝福给有负于我们的人,把痛苦留给自己,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没有对情感细微的洞察,没有对所爱之人发自内心的挚爱,谁能作到微笑告别?
把微笑留给一般朋友已不易,给有负我们的人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最伤害我们的人可能是我们最深爱的人,付出的越多,被伤害时心里越疼,然而我们不得不微笑,感情是个很复杂的事,我们不能勉强他人,相爱是理由有千条,不爱是这千条理由可能一条也站不住脚,这其中的奥秘谁能说的清?爱情无解,爱情无常,我们可以牺牲爱情,却不能牺牲人格和自尊,那是人活着的首要意义。
以伤害来对付伤害固然是一种解恨的办*,但伤害的结果只能更加坚定你爱的人离去的决心,爱是把双刃剑,一头对着对方时,一头已直指自己,一时的宣泄虽淋漓,一世的悲怆更难耐,暂时的内心平衡只能更加重自身的遍体鳞伤,何苦扰了别人,又伤了自己?还是那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吧!
本篇文章来源于 FF95文章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rensheng/rensheng/20071021/4369.html
第五篇:把微笑留给伤害你最深的人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最深的人。”这是我无意中看到的一句话,读后就深深的记住了。这是多么坚强而洒脱的人生,这其中要经历多少爱与恨的交织。
男女之间从见面心跳到两情相悦,再到彼此间出神入化的心灵呼唤,也许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程,而从一切不设防,连心带身都纯真地呈现给对方,再到万般柔情都化为一声震撼心灵的叹息,也只需短暂的一瞬。
当昔日的真爱已不存在,当感情的繁花已被秋雨打得残红飘零时,人们总是习惯于久久地停息在爱情的树枝上低吟浅唱,不是心里仍眷恋那份早已随风而逝的柔情,企求伤害自己的人回心转意,就是下定决心以同样的方式实行报复,但这都是不明智不潇洒不可爱.最恰当的方法就是微笑着向他道珍重。
把微笑留给负于我们的人,把泪水留给自己;把祝福给有负于我们的人,把痛苦留给自己。没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没有对感情细微的洞察,没有对所爱的人发自内心的挚爱,谁能做到微笑告别?
把微笑留给一般朋友已不易,给有负我们的人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最伤害我们的人往往就是我们最深爱的人,付出的越多,被伤害时心里越疼。然而我们不得不微笑,感情本身是个很玄很复杂的事。我们不能勉强他人,相爱的理由有千百条,不爱的千百条理由可能一条也站不住脚,这其中的奥秘又有谁能说得清?
爱情无解,爱情无常。我们可以牺牲爱情,却不能牺牲人格和自尊,那是人活着的首要意义。
以伤害来对付伤害固然是一种解恨的办法,但伤害的结果只能更加坚定你爱的人离去的决心。爱情是把双刃剑,一头对着对方,另一头直指自己。一时的宣泄虽淋漓,一世的悲怆更难耐。
暂时的内心平衡只能加重自身的遍体鳞伤,何苦扰了别人,又伤了自己呢?
还是把那微笑留给伤害你最深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