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11:3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最终版)》。

第一篇: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最终版)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2、复述课文,培养表达、概括能力。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的父子之情、同学的友情,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

【学习重点】

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父子之间、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习难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字音

幽默yōu mò 凄惨qī cǎn 奥秘ào mì 卜bǔ 马鬃mǎ zōng 磨蹭mó cenɡ 掺和chān huo 酷似kù sì 脊背jǐ bâi 愣lâng 枉读wǎng dú 知书识礼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知书识礼: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 5

2、形似字辨析

密mì 秘密 熟shú 熟悉 潮cháo 潮湿 蜜mì 蜜饯 塾shú 私塾 嘲cháo 嘲笑

薯shǔ 红薯 凉liáng 乘凉 裁cái 裁剪 暑shǔ 暑假 谅liàng 原谅 载zài 载重 署shǔ 署名 晾liàng 晾晒 栽zāi 栽树

3、多音字辨析

一、课堂导入 激发互动

回望历史,中国总不乏苦难的岁月: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人民生活的极其艰辛,每到皇朝更替更是饿殍遍野载满百姓的血泪,明朝末年更是出现了百姓“易子而食”的悲惨景象,将五千年古国文明羞得无地自容;近代,国家积贫积弱,百姓依旧是艰难维持。即使到了解放初期依旧出现过饿死人的现象,因几毛钱,几分钱都有人不得不放弃学业、放弃自己的梦想。苦难的岁月固然令人酸辛,但在这苦难的岁月里也从来不乏默默的温情,这温情如冬日的熊熊炉火更加的弥足珍惜,令人难忘。这苦难的岁月更像一本历史教科书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如何正确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二、发现探究 合作交流

(一)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现当代著名诗人,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5分钟)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我的第一本书

2、以“这是一本 的书!”形式说一句话。凝聚着父爱

/ 5

凝聚着温情 寄托着真挚友谊 充满着童真童趣 包含着生活的艰辛

3、本文如何围绕这一线索组织安排材料? 开篇点题引出我的第一本书 主体部分具体写我的第一本书 结尾回应开头珍惜我的第一本书

三、互疑互问 思维创新

学生跳读课文2至13语段,思考:

1、本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人,那些事?并简要分析这些内容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父亲的书。(人们对书的新奇,我对书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求。)(2)父亲考我背书。(父亲对我的关心,父亲的。)

(3)我把书借一半给乔元贞。(真挚的友谊,艰辛生活中的温情。)(4)父亲给我改名子。(细节处体现父亲对我细腻而又无微不至的关怀。)(5)乔元真的父亲。(生活的贫苦,生活的辛酸。)

(6)父亲替我制作新书。(父亲对我的深情,对乔元贞的同情,人间温情,父亲的善良。)

(7)父亲为我买学习用具并带我到外边上学。(父亲对我的深情。)(8)训练小狗陪我背书,遭责罚。(童真童趣,善良淳朴。)(9)乔元贞的遭遇。(生活的艰辛,时事的艰难。)(10)二黄毛的故事。(生活的艰辛。)

同学们,经历过艰难的岁月会使我们学会珍惜;经历过爱与关怀会懂得去爱别人;经历过磨难会变得坚强;感受到温情会变得善良。同学们这都是这本书教给我的道理。那么同学们认为这本书对于作者仅仅是指那半本课本吗?有没有深层的含义呢?

四、回顾概括 反思延伸

(一)小组讨论:

/ 5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第一本书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1)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是指人生的第一课。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父子之情,父亲温和、善良、负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乐于助人;同学、朋友之情,送书给乔元贞;老师不责罚“我”;人与狗的情趣。

(2)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3)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二)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 5

(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这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乔元贞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这部分先抽一学生回答,然后视情况适当点拨。

(三)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歌颂了深沉的父子之情和真挚的同学、朋友之谊,以及那段苦难生活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

作业:

1、当我去送书给乔元贞的时候,乔元贞会说什么,请你写一段话? 2、把生字词抄两遍,再解释下词语的意思。

/ 5

第二篇: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精选文档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基础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磨蹭(cèng)塾师(shú)翻来覆去(fù)马鬃(zōng)掺和(chān)调教(tiáo)凄惨(qī)挎着(kuà)2.多音字 hōng 哄哄声

磨 mó 磨刀 横 héng横行 弄 nòng 捉弄 哄 hǒng 哄骗

mò 磨面 hèng蛮横 lòng 里弄 hòng 起哄

二、字形

晾 晾晒 揍 挨揍 挎 挎篮子 鬃 鬃毛 薯 红薯 谅 谅解 凑 凑巧 垮 垮台 鬓 两鬓 署 署名 曙 曙光

三、词义 1.重点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温厚:温和宽厚。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奥秘:奥妙神秘。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

第 1 页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调教:一是指调理教导(多指幼童);二是指照料训练(牲畜等)忘本:境遇变好后忘掉自己原来的情况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2.近义词

哄堂大笑•哄然大笑:形容词,两词都形容众多的人同时发出笑声。“哄堂大笑”主要形容在某一室内场所里的人同时发出笑声,如“我们班在庆元旦文艺汇演时,班里的调皮大王的单口相声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而“哄然大笑”没有在某一室内场所这个限制,如“在小巷里一条小狗的精彩表演让行人们哄然大笑”。3.相关成语

翻来覆去 :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或变化无常。磨磨蹭蹭:缓慢地向前行进,比喻做事动作迟缓。哄堂大笑: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四、文学常识

1.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又名牛汀,山西定襄县人。在20 世纪四十年代即开始发表诗作,出版了诗集《彩色生活》《在祖国面前》和《爱与歌》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集《温泉》曾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新诗将。出版了《海上蝴蝶》《牛

第 2 页 汉抒情诗选》等多种诗集。他虽年事渐高,却老而益壮,至今仍笔耕不辍,还写了大量的散文。

2.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随笔也就是作者对人生、自然、社会、世情、艺术等具有独特的心灵感悟所作的美妙而艺术的文字倾诉,篇幅短小而思想艺术高,如题深而行文笔法妙。【内容感知】

本文通过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反映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这些都是作者在那个特定年代真切地感受和体验,有着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这也是这篇文章能打动人的地方。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通过“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前呼后应,感情真挚。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更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者在叙述自己的考试名次,以及“弄不成”一些事件时,语言充满风趣和幽默,寓有情趣,让人忍俊不禁。【结构简析】

本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中心素材,展示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第 3 页 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从一位诗人的来访谈起,引出话题——我一生难忘的第一本书。

第二部分(第3——13段):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其中蕴含浓浓的父子、同学之情。

第三部分(第14段):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老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剖析:这句话强调阐述了两层意思:一是第一本书是难以忘记的,给作者极深的印象,具有特殊的意义;二是说“看了很难笑起来”,表明其中充满苦涩,它承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回忆起苦难童年中特殊的读书经历。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剖析:作者首先说明“我的童年没有幽默”,生活中充满孤独、寂寞、单调,毫无生机与活力。但“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课文内容来看,这“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指“我”把课本撕开一分为二送给乔元贞,两人共同上学,突出表现苦难

第 4 页 生活中人间难有的一点温情。两只狗和我友好相处,陪我上学,在教室外叫唤,这充满童真童趣的事,给“我”苦涩的童年增加了难得的欢乐。

3.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书,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剖析:“他们家买不起书”说明乔元贞家生活贫困,上学连书都买不起,这反映出旧中国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他一半我一半”的独特的读书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旧中国农村孩子的早熟,那种童年小伙伴患难与共的温情,让人非常感动。

4.下课后,“弄不成”把我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他罚我立在院当中背书,我大声地从头到尾地背了出来。两只狗蹲在我身边,陪我背书,汪汪地叫着。后来老师“弄不成”还夸我的狗聪明,说比二黄毛会念书。剖析:每天伴“我”上学的两条狗,“我”听课,它们在外面规规矩矩地等“我”。当“弄不成”老师读课文时,“我”调教它们大叫,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弄不成”老师狠狠训斥我一顿,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就罚我在院中背书。老师说这话虽有失教师身份,但透露出乡间村邻的友好纯朴的情义。学习环境恶劣,生活贫困,这却是一种难得的乐趣,那一份童趣

第 5 页 令读者忍俊不禁,深深感动。

5.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剖析:“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还有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体察。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这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有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理历程。如果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来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一个人不能忘记历史,忘记过去,忘记苦难。所以要把握住生命的航船,找到生命的价值。

二、重点语段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了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了他。

剖析: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段落,这里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被“我”拦腰截断的书,没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父亲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当他得知

第 6 页 真正原因后,他让“我”从乔元贞那要回那半本书。然后他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纸重新缝补那本书,补写文字,包上牛皮纸封面并写上各自的名字。这段叙述平淡质朴,没有父亲的抱怨和自我炫耀,他默默地做好这一切。作为小学教师的父亲,他看到如此艰难的读书处境,如此懂事明理的儿子,他百感交集。他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两半本书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课本,并补上所缺的文字。父亲温厚和善的性格毕现,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并乐于助人。他爱书爱儿子的深沉感情,都体现在修补课本上了。作者这一段叙事简洁,语言质朴,但感染力强,给人深刻的印象。【主旨探讨】

关于本文的主题有如下几种表述:

1.作者回忆关于自己第一本书的故事,抒写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的父子情、同学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表现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及难得的生命乐趣。

2.作者通过自己的第一本书,回顾了儿时难忘的苦难生活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让我们感悟到读书对人生的意义。我的观点: 【审美鉴赏】

第 7 页 享受三美——悲剧美、情感美、情趣美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我们在阅读作者为我们将清如水、明如镜的客观事实呈现出的同时,可从以下几方面感受它的美感:

(1)感受文章悲剧美

父亲从城里带回来的书在故乡是“稀奇的东西”,但却被“我”拦腰截为两半,于是引出了一段父亲要“我”拿回书并为我们俩修补完整成两本书的故事。乔元贞没有课本,考了第一名,应该说很聪明,正常发展下去比“我”有出息,但“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作者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们看,启发我们品味那个时代的苦难,同情苦难生活的小伙伴,思考生活和人生的意义。(2)感受文章情感美

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是与书有关的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朋友间真挚的情意,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乡村荒寒、苍凉生活的独特感受。深深的父子之情从父亲关心鼓励儿子学习,默许儿子助人为乐的做法,亲自在灯下将课本修补完整,新学期又把“我”转到条件相对好的学校去上学等事件体现出来。

浓浓的友情从“我”与乔元贞分书而读,“我”和狗弄得课堂上哄堂大笑后,“弄不成”老师只训斥“我”不打手板等

第 8 页 事件中流露出来,也透露出乡间村邻的友好情谊。(3)感受文章情趣美

文章中人与狗的默契与情趣的描写令人忍俊不禁。有关“上书房”的描写特有情趣。每天伴“我”上学的两条狗,一大一小,被“我”调教得格外机灵。它们在教室外等“我”,读书时,听我指挥。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这出人狗合演得双簧,是最好的情景教学。“弄不成”老师读书时,“我”提醒狗叫起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让我们深深被儿童时代那一份童趣所感动,何况这是在学习条件极其恶劣、生活处境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啊!【问题探究】

问题: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震撼的是由这本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状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请大家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具体深入地进行探究。

【导思】本文中刻画了三组感人至深的画面,探究本题时请重点阅读这些片断,感知这些事件,从而把握作者真挚的感情,还要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抒发的一片深情。【探究】

第 9 页 第一步,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文中精彩动情的句子、段落,可以直接摘录,并结合当时的背景,品评人物形象。第二步,本文读来简单易懂,但要紧扣“第一本书”,体会“第一本书”蕴含的意义,认真品味其中的情节,体会作者笔下流露出来的真实的情致。

第三步,重点阅读展现父子深情、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的段落,抓住经典词句,体会浓浓深情。

第四步,交流体会、感受。大家经过自己的品味之后,可以有不同的体会、看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小组交流。第五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第 10 页

第三篇: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沐抚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张功海

3.我的第一本书

牛 汉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似 掺()脊()背 枉()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二、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四、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沐抚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张功海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一种感激之情。)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五、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训练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七、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教学反思:

第四篇: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5号

3、我的第一本书

课型:新授课时安排:1课时主备:朱敏艳审核:杨渝兵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教学重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

简介作者: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一、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至少一遍,要求:给生字注音,读到通顺流畅,有节奏、有感情为止。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迢迢()红shǔ()

chān huo()马zōng()

shú师()cí器()

liàng晒()磨磨cèngcèng()

3、下列词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改正。①优默凄惨红暑梦幻磨磨曾曾 ②奥密马鬃赖皮熟师翻来复去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_____________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_____________上麻雀粪。

(2)父亲是一个十分_____________的人,我以为可以_____________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_____________,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3)父亲的手真巧,他_____________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_____________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具体含义。

①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指我的课本被拦腰断开,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②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指父亲为儿子担心苦闷。)③人不能忘本。(即指课本,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这里运用来双关的修辞,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6、文中提到了鲁迅、周作人、朱自清,请选择其中两位写出他的两篇重要的文章。(鲁迅:《野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是作品集,而文章比如《祝福》、《狂人日记》、《祥林嫂》等;朱自清的文章有《荷塘月色》《春》《绿》等)

7、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一株绿树有它最早的(),一条河流有它最早的(),我生命的绿树已经旋转了60圈()。在短促而又_____________的岁月里,一介书生的我当然是与书相近相亲。朝晖夕阴,不知沉迷于多少古今中外的传世典籍,也不知翻阅过多少转瞬即逝的过眼烟云。(1)、从下面的词语中,分别选择最恰当的四个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只填序号)①萌芽②萌发③源头④水源⑤年轮⑥年岁(2)、根据上下文,横线上可以填上最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③⑤

2.漫长)

二、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人常说:母爱无边。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崇高的感情。孰不知,父爱的深沉隽永也会令我们深深地为之动容。作者牛汉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就是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承载了那沉甸甸的父爱。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财富。

(二)整体感知: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三)深入探究:自主阅读,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具体答案见教参第33页)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指那半本书,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涵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还可指我的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追忆的心情是沉重的,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同时也是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四)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童年的好奇、天真、淘气和小伙伴们,和小动物们在一起是快乐的,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 的诗。人不能忘本。

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作者的第一本书,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所以,既是人求知的一本书,又是人生的一本书;如果这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来写的诗都失去了意义,因为是忘记了人生的源头和起点,忘记了过去,即忘本;忘本,一语双关修辞。本,这里指课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主要指后者。

(五)拓展训练:读了本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

三、课后深化

(一)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们那里管“上学”叫“上书房”。每天上书房,我家的两条狗(一大一小)跟着我。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弄不成”在教室里朗读课文时,我的狗却不叫,它们听不惯“弄不成”的声调,拖得很长,而且沙哑。我提醒我的狗,轻轻喊一声“大狗”,它就在窗外叫了起来。我们是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引得哄堂大笑。课没法上了。下课后,“弄不成”把我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他罚我立在院当中背书,我大声地从头到尾地背了出来。两只狗蹲在我的身边,陪我背书,汪汪地叫着。后来老师“弄不成”还夸我的狗聪明,说比二黄毛会念书。

抗日战争期间,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真傻,只是心眼有点死,前几年去世了。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听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1、就是那么普普通通的半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2、带狗上学这一细节写出了什么?这与前文中的“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有什么关系?

3、作者补叙乔元贞的“出息”说明了什么?“我”考第二名成了诗人,乔元贞考第一名只成了小商贩。两个人的命运如何理解?(参考答案:

1、“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的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它对作者一生影响非常大,因此“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2、这一细节写出了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课本上第一个字是“狗”,“我”有意将狗带上,人令狗叫,大狗叫小狗叫,这出人狗合演的“双簧戏”是最好的情境教学,在学习条件那么恶劣、生活处境那样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照应了“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3、说明了“知识改变命运”。乔元贞考第一,说明他聪明,但因生活所迫,他不能上学,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而“我”到了条件好的学校上学,又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表现了作者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同情,启示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二)书的征服(节选)蒋子龙

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无法忍受„„

书有说不尽的好处。正因为如此,书才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我怕搬家就是怕搬书,所谓搬家主要就是搬书。每次搬家在家人和帮忙者的一再怂恿下都不得不扔掉一些书。逢年过节,把屋子收拾利索,长了能维持几个月,短了不消几天,屋子里又乱了,主要是书在捣乱,到处是书堆。外出总忍不住要逛书店,逛书店就不可能不买书。新书、准备要看的书、看了一半的书、写作正用得着的书、有保存价值的书,占据了我的房子的绝大部分空间;而且还不断扩展,每时每刻都在蚕食供我存身的那块空间。这不是侵略是什么?我舒舒服服、自得其乐地接受这种侵略和征服。书不仅征服时间和空间,更征服人的大脑。但是,倘若一个人只是被书征服,而没有征服书,充其量也只能算个书虫子。正如培根所说,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那样的话,再好的书也将失去其魅力和价值。会读书的人都懂得征服书。

学生们有这样的体会:一册很厚的新书,会愈读愈薄,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剩下那么几道题了。这叫吃透了,掌握了,征服了知识。

读其他的书也一样。即便先被书征服,最后还是要反过来把书征服。书能够给人提供多种选择:生命的选择,思想的选择,生活的选择。书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使我们生活在自己选择的时代里。在自己的生命之外,还可以再补充别的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可以拥有多种人生经历。每看一本书就是进入那个作家的头脑之中,了解他的思想、感情、经验和智慧。

读书需要选择。如果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我的办法是,翻遍所有能接触到的书,因为不亲自翻一翻就不知好坏,难以取舍;然后把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扔掉——这种价值的评定是没有什么统一的惟一的标准的,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本书就像一根绳子,只有当它跟系着或捆着的东西发生关系时,它才有意义。同是一本书,对有的人毫无价值,对另外一个人说不定就有点用处。

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还有一些是供你消遣、娱乐的书,可在沉闷的旅途上,在紧张疲劳之后,在工作之余,以及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去读,而不必用正规的时间。我现在真感到时间宝贵,浪费不起,好像一天不再有24小时,只剩下20小时或18小时,其余的时间被电视和其他一些不用动脑子的活动占去了。我的窗台上和写字台周围书刊堆得过高了,就反省自己是不是读书的时间减少了,于是拼上几个晚上,把功课补齐。

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同样,读印刷的书也不能代替读它。

1、简答下面题目。(1)作者说书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书的“征服性”和“侵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作者主张要“征服书”,请结合本文内容,概括出两种“征服书”的方法。

2、第11段中写道:“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这样的书”有哪些作用?

3、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2)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4、语言运用。

书,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在人类生活中据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名人用生动的比喻,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书的作用。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舟。”请你也用一句生动的比喻,描述书的作用。(参考答案:

1、(1)时间被书占用,空间被书占有,头脑被书左右。(2)抓住精髓,掌握规律,把厚书读薄;有选择地读书,不被书所累;认真品读有益的书;不让消遣娱乐类的书占据正规时间;终生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只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激发人们的才智,帮助人们完善自己。

3、(1)比喻盲目读书,被书征服。(2)比喻多好的书也不能迷信。

4、可把书比作“生命、源泉、阳光、翅膀、阶梯”等等。)

第五篇: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一.导入

·····由牛汉的《华南虎》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般的斑纹

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由牛汉的《华南虎》导入课题 二.正文 1.作者简介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写诗,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比较著名的诗歌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树》《半棵树》等,诗集有《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2.交代文章时代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3.预习检查

幽默(yōu mò):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qī cǎn):凄凉悲愤.奥秘(ào mì):奥妙神秘.翻来覆去(fān f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温厚(wēn hòu):温和宽厚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掺合 裁成 马鬃

磨蹭

脊背

枉读

4.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5.默读课文

思考:文章写了几个人?他们的性格特征?

父亲:

温和、善良、乐于助人

我:

善良、勤奋、调皮

弄不成:

忠厚、没本事

乔元贞:

聪明好学

二黄毛:

勇敢、带点傻气 6.读课文划分层次

开头:

(1-2)从一位诗人来访,引出话题第一本书(难忘)。

主体:

(3-9)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

(10)进一步交代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11-13)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

结尾:

(14)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不能忘本)。

7.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它有何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心情沉重,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由属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分独特的感受。首先是父子之情,其次是同学朋友之情,第三是人与狗的默契与情趣。8.再读课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因为童年的生活是窘迫的,是艰苦而沉重的,哪有幽默可言?然而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使他们一和小动物在一起、一回到大自然中、一玩起来,就会充满幻想,就会什么困苦都忘却。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想。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我”的父亲是一位知书达理,并且非常疼爱儿子的父亲。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枉,白白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作者的第一本书,不仅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本”,双关,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指后者。

4、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因为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9.再读课文

体会: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大器的,可是他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他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我并不比乔元贞聪明,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知识改变命运” 10.小练习

1、对题目“我的第一本书”所包含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指我拥有的那半本国语课本。

B、我出版的第一部诗集。C、指我上的人生第一课,里面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

D、与书有关的童年生活、同学友

谊,是作者生命最初的快乐与梦幻。

2.课内语段阅读:第四段

1、“我”以为父亲会揍我,可是父亲并没揍我,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因为父亲有同情心,很善良。

2、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同学、朋友之情可以通过哪两个细节体现出来?

我因元贞家买不起书,把我的书一分两半,一人一半;父亲了解元贞家的苦楚,深深叹着气。

3、父亲为什么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父亲认为元贞家那么贫困,元贞还坚持学习,他有顽强的毅力。三.读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后,你能从中感受到哪些感情?

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第一本书

父子之情

同学朋友之情

人与狗的情趣

甜:父亲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人与狗之间的默契、情趣);生活的苦难。

酸:艰辛的生活,贫穷的生活环境,学习的艰难,人生际遇的差别.四.本文线索:

第一本书

父亲

乔元贞

友情

亲情

第一本书

我 弄不成师生之情 五.总结

同学情 我的第一本书

生命中最初的快乐与梦幻

父子情

童年乐趣 六.作业

1.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什么能够看出来?设想父亲夜晚为“我”修补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它扩写成一段完整的文字,要写出父亲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

2.完成课后练习三

下载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我的第一本书

    3、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教学设计】本文的作者是一位诗人,在严酷而荒诞的年代里,他清醒地感觉到、认识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神圣的历史职责。他的诗更多地带有反抗现实而义无返......

    3、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诗意感悟。 2.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

    3、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 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3.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4.培养学生对生活......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教案——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 上课前,请组长检查预习题完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我们都有......

    3《我的第一本书》刘昕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 刘昕 齐常山 任志刚 任念国 2007.03.12 一、教材分析: 《我的第一本书》是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六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2.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情感态......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励志名言:虽然过去不能改变,未来可以。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知识链接】 牛汉,原......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知道了作者第一本书的故事。同时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我们对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