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典 诗 词 中 空 镜 头 的 运 用 例 析(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1:4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 典 诗 词 中 空 镜 头 的 运 用 例 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 典 诗 词 中 空 镜 头 的 运 用 例 析》。

第一篇:古 典 诗 词 中 空 镜 头 的 运 用 例 析

古典诗词中空镜头的运用例析

在电影拍摄手法中,有一种镜头表现叫“空镜头”。是指画面上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它在提供银幕视觉形象信息上与有人物的实镜相互补充,成为导演叙述故事、抒发感情、创造意境、体现虚实相生的美学观念的重要手段。彭吉象在《影视鉴赏》一书中说“空镜头在电影中有着独特的诗的意蕴,令人神往”。

古典诗词最擅长的便是通过人物生活环境的景和物来抒发情感,故我们不妨将那些写景状物的字句看作“空镜头”。景物意象组合所留下的空白、虚空,为欣赏者留下广阔深远的想象空间。虽然千余年前的古人并不懂得现代影视技术中“空镜头”,但笔者发现,中国古典诗词也大量存在着“空镜头”现象,与影视空镜头相类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影视和古典诗词中景物意象组合成的“空镜头”,蕴含着无穷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形成读者心驰神往的“空白”世界。从深层次看,这些看不见的、不能直接感受的“空白”部分,恰恰是精髓,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意蕴。以下从三方面对古诗词中“空镜头”运用进行分析: 一.“空镜头”的内容

电影的空镜头从主客观讲还可细分为客观空镜头和主观空镜头两大类。客观空镜头是客观表现的环境景物以及过场性景物等,它要求景物表现的真实实在性;主观空镜头是人物眼中的、心理的和被刻意渲染的景物和感觉。古诗词中文人们选择的景物也是有主客观之分的。1.客观“空镜头”

王安石著名的《题西太一宫壁》: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前三句十足一个景物描摹的空镜头—绿柳红荷,铺陈出色彩绚烂的江南,这真实存在的景致在王安石的笔下的传达也是客观的,情绪也十分明快,然而末了一句却思乡之愁尽出,感人肺腑,无怪乎后人称此诗为“绝代销魂”之作。又如元代马致远[越调]《天净沙》开头部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蒙太奇的快速转接中,无论是枯藤还是昏鸦、夕阳,无不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情绪,无不反映诗人“断肠人”苍凉凄苦的心境。唐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看似漫不经心六种景物的铺排,只写实象,未写虚象,却诱发读者想象,使人想到远离家乡的游子的艰难和心情的凄苦。2.主观“空镜头”

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则属典型的主观“空镜头”。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在诗人的镜头里便花也溅泪,鸟亦惊心,是典型的移情于物,让读者未读至下阕已然被感染。古人说:“愁苦之词易工,欢愉之词难好。”在古典诗词中,描写欢愉的的确较少,美好的景色与欢愉的情感交互融合,意境也是别开生面的,常建的五律《题破山寺后禅院》中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以及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 人心”,写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带着一种禅意的愉悦。二.“空镜头”的作用

空镜头在影视作品中有着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在古诗词中,无论是四言五言还是七言,无论律诗、绝句还是长诗,“空镜头”式的景物描写在诗词中都起到了相似的作用。下面列举一二: 1.推进情绪的“空镜头”

《城南旧事》中疯女人带着小妞子出走之后,银幕上出现了一个近一分钟的空镜头。空寂的四合院落,没有人声也没有灯光,只有绵绵的阴雨下个不停,一种凄婉苍凉的情绪无声地从屏幕上传递出来。不禁令人联想到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意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虚与实、情与景的交融何其相似。事实上,诗词这种文体,本身便是十分便于寄托和抒发作者内心深处复杂细致的感情的。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之,读者能于山川湖海、风花雪月、草木虫鱼等实物中玩味到词人丰富细腻的感情心态。如写草木:“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梧桐树,三更雨,不到离情正苦。”作者在这些“空镜头”中化虚为实,将自身的思想感情注入到艺术形象中,从而使欣赏者能于气韵生动的“空白”中,感受诗人本体生命的律动。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先交代事情,后两句却来了一个大远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种不舍与对朋友比大江更为宽广的真情就在这样一个空镜头的描绘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白居易《琵琶行》中,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则是一个唯美的空镜头,目的是为了衬托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套用诗中的一句原话来形容这个“空镜头”的效果,那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很多诗词更是开篇就触景生情,利用一系列空镜头抒发所要表达的情绪。如被称为“古今第一律诗”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镜头中景致是具体的,又是宏观概括的,苍凉萧索、压抑悲怆的感受油然而生。“空镜头”的描绘为诗人下文书写自己的境况渲染了极佳的情境。2.介绍环境的“空镜头”

介绍环境,无论在影视还是诗词中,都占了“空镜头”运用的一大半。在古诗词中,交代环境的空镜头一般出现在起始句,如柳永的《雨霖铃》开篇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12字的空镜头既介绍了环境,也为全词奠定了冷漠凄清的主调。柳宗元《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大广角的空镜头,和后面的蓑笠翁独钓形成强烈对比,成为“意境说”的典范。3.比兴式“空镜头”

如最早的情歌之一《关雎》采用的就是比兴手法。先以“关关雎鸠,在河 之洲”这样一个写物空镜头来作比兴,然后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关雎鸟的相向和鸣兴起男女情悦。“古今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也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为比兴,展开一幅空镜头的画面,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从而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虚实相生在这里达到了老子所说“有无相生”的极高境界。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很赞赏唐代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一诗中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并且与唐代韦应物的“窗里人将老,门前树亦秋”,白居易的“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作了比较,认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我们看三诗的“空镜头”—即写景句,都起到了起兴之用,目的是为了引发后句,语断意连,象显意隐,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4.调节文章节奏的“空镜头”

在影视艺术中,空镜头的播放往往起到控制叙事节奏的作用,古诗词中亦是如此。《诗经》中《氓》一篇,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开头部分分别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形容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以及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既起到比喻诗歌本意的作用,更使诗歌具有了节奏美与音乐美。三.“空镜头”的手法

1.与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相近或相似的意象组成的空镜头元素。

这样的意象组合,仿佛是同义或相似的旋律,反复鸣奏,撞击着读者的心灵,造成强烈的印象。如范仲淹的名篇《苏幕遮》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的上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以宏阔的笔势扩展了长天、大地、连波构架清秋的高远背景,将碧云、黄叶、翠烟三个细节意象填充其间,点染、交融成一幅色彩绚丽、江波奔涌的澄明、空灵的秋色图。在这样的空镜头中,一句一景,自天而地,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文艺创作要以有尽之言表现无尽之意,就必须通过虚实相生,达到有尽与无穷的统一。中国古典艺术包括诗词、绘画等历来都讲究隐显、虚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清代蒋和言:“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美学宗师宗白华说:“化景物为情思,自波而烟,层层推进,意象缠绵。尤其尾句因芳草连接远处的家乡而道出思乡之情,实为隽语。上阙空镜头中景象所传达出来的乡魂与下阙中愁思是完全的一致的。同样的例子还有柳永的《八声甘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等,不胜枚举。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才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古典诗词中,“空镜头”的运用正是“以实写虚”。即便有些诗词通篇都写实景,也是显景隐情,而并非没有“情”的存在。这样的虚实相生以有尽之言表现无尽之意,达到了有尽与无穷的统一。

2.与主题相反相成的意象组合成空镜头的元素,传达更强烈的感情。在古典诗词中,绝大部分传情达意利用的都是相近相似的意象,但也有一些相反相违的意象组合,常常用景与情的差异,来渲染人事蹉跎、情感变化的感叹。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是广角和近景结合的空镜头,犹如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漂泊的感伤跃然而出。此诗的艺术特点便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影视是西方的舶来艺术,与中国古典诗词原本是没有关系的,但真正的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才有了现今流行的电视诗歌散文,才有了我对“空镜头”与中国古典诗词的感悟。

第二篇:巧妙运用古典诗词写作文

巧妙运用古典诗词写作文

推荐语: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简练精悍,意想流动,谋篇布局,匠心独运,这一切正是我们现代散文精短、意深、情透所需求的。下面所选的美文都披上了古诗词的彩衣,用现代散文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典而唯美的画面……

神奇的自然在诗中

一个人孤单的时候,总是偷偷地伤感,总是幻想着在一个宁静的地方,慢慢地老去,是诗给了我们生活的希望,就让我们跟着诗走吧!

跟着诗走吧,去那荒凉的边塞,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感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苍凉,体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慨。与古诗同行,神奇的自然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礼物。

跟着诗游吧,游到那春江的边上,看三两枝竹外桃花,知春江水暖;观日出江花,江水如蓝;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绪;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之境。与古诗同行,神奇的自然是心灵的遨游。

跟着诗飞吧,飞到那山巅,和柳宗元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跟陶渊明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农耕生活;伴李白品“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留恋;同张志和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优美;与杜甫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深远。与古诗同行,神奇的自然是灵魂的舒放。

跟着诗跑吧,跑到大草原感《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是多么让人神往!而白居易却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道出了生命循环的真理。与古诗同行,神奇的自然是心仪已久的旅程目标。

跟着诗飘吧,飘到那花的王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给你带来荷花的清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为你展现梅花的坚毅。与古诗同行,神奇的自然是天然的治疗心病的良药。

神奇的自然,无穷无尽,并不一定要身临其境。神奇的自然在诗中,虽隔千山万水,犹如近在咫尺。指尖弹拨:

对古诗词的记忆,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增加的是生命的质量。作者写大自然的神奇,不是具体地描绘大自然的种种现象,而是引用古诗对大自然进行形象的描摹,不仅神奇动人,而且跳动着诗人的脉搏,深深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诗意地散步是心灵的享受

匆匆赶路的人,总欣赏不到人生旅途的美景。所以,一路缓行,诗意地散步,是心灵的享受。——题记

散步,就是慢慢走路。人生苦短,光阴似箭。在短暂的人生里,你为何不让心灵有一段美丽的记忆?在诗意的散步中,你体会到的每一个美好的意境,都有会成为记忆中的沙滩上美丽的贝壳。

选取一条悠然自得、诗意飘洒的幽径,放飞心灵,细细品味人生的美好,细细地享受美丽的人生。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有黄花景,冬吟白雪诗。”如此美妙的境界,你不觉得“诗韵遗千秋”吗?

散步至“曲径通幽处”,林阴夹道,好鸟相鸣。清脆的鸟鸣坠入耳中,尤如小石子坠入平静的湖面,荡起圈圈涟漪。浓郁的绿色,也染绿了鸣鸟的羽翼,染绿了清洁的空气,也染绿了心情。

散步在“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雨后春天,望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致,感受着“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的氛围,体会着“芳草有情牵戏蝶,飞花无主寄骚人”的景致,你不觉得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夏天,散步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荷塘边,望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吮吸着“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你是否会“沉醉不知归路”而“误入藕花深处”呢? 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秋夜,散步在“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霏清静香”的庭院里,“栏外青山排闼绕,楼前积水当湖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再加上远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境界定会让你心旷神怡、惬意满怀。

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日,散步在”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衰”的夜晚,欣赏”旋扑珠帘过粉墙,轻子柳絮重于霜”的飞雪,体味着”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的浪漫飘逸,你是否会有”不知庭 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之感呢?

就这样诗意地散步着。

诗意地散步会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回望散步留下的足印,那浅浅的脚印便在心里烙下了印迹。

诗意地散步让人生更加精彩!放慢你匆匆赶路的脚步吧!多一些诗意的散步,记忆的沙滩上就会多一些美丽的贝壳。眉间轻语:

文章化用大量古典诗词名句,让“散步”更加充满诗意,让文章散发出新鲜而浓郁的文化芬芳。用诗的意蕴丰美着散步的意想,用诗的景致缤纷着读者的想像。古诗词的化用,增加了语言的浓度,加大了思想的纯度,提升了文章的厚度。

给我一个牵手的机会

历史的天空风云起伏,悠悠变幻五千年。五千年的岁月中,多少平庸的人被匆匆淹没了足迹,成为无名的过客。而你们的名字,却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永远闪耀出才华的光芒。

曾经无数次独自漫步在古诗的长河中,好想牵你们的手,吟读你们的诗句,沉醉于你们华丽精湛的词藻和妙不可言的意境……

我愿与你共饮

如果我有一杯酒,可否与李清照共饮?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这是你对前途命运的一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面对丈夫的死,你柔肠寸断、痛彻心脾。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妇人,一次又一次寻找精神上的依靠。可周围只有寂寞冷清,你身上承载着国破之凄、丧夫之痛。历经漂泊,“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已成过去,“人比黄花瘦”才是真实,“一个愁字”的确了不得这难平的哀怨。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你苦苦寻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仍旧迷失归路,双溪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你,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奇女子。你的人生际遇,教我怎能不感动?

如果我有一杯酒,我愿与你共饮!

我愿与你同醉

如果我有一杯酒,能否与李白同醉?

你豪放,不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你精神的写照,金殿之上你佯装喝醉,力士脱鞋,国舅磨墨,但是他们都容不得你,于是你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你狂放不羁最好的诠释;挫折面前,你毫不畏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想握住你的手,跟你一同去品尝“玉碗盛来琥珀光”的美酒,同去拜访“赵客漫胡缨,吴钩霜雪明”的侠客,一同去钓鳌鱼海上,放逐白鹿青崖间。

浩瀚夜空中,你是那一颗永不陨落的星。

如果我有一杯酒,我愿与你同醉!

我愿与你共舞

如果我有一把剑,可否与苏轼共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你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你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挣扎。被贬的郁闷,“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高处不胜寒”是你难鸣的悲怨。你知道,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你这样一个生性放达之人。于是,你将功名利禄换成了“竹杖芒鞋”,你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在怅惘之余,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你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你看透了“似花还是非花”的杨花,道出了“点点是离人泪”的真谛。我想握住你的手,与你一道“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你,红尘俗世中一个不朽的传奇。我为你那“天涯回首一笑间”的绝世风姿所倾倒;为你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古豪情所感叹。

如果我有一把剑,我愿与你共舞!

时刻为你们感动,因为诗句字字浸透着深沉的情感,字字肺腑,字字精妙

逆境中你们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用笔谱写下了古代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细细品味你们的诗句,谁能不被感动?!

我想握住你们的手!心迹微澜:

初读这篇佳作,你首先为作者的语言吸引,为他的才气折服。作者以“我想握住你们的手”为线索,恰如其分地化用古典诗词,为行文注入诗韵,倍增文化含量。文章的小标题比较清新,我愿与你共饮、同醉、共舞,拉近了作者跟他们的距离,结构上显得一目了然,而且每一个段落的结构都基本构成排比,作者从李清照写到李白、苏轼,用自己独到的见解诠释他们的人生,纵横捭阖,大气磅礴,堪称佳作。

第三篇: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精简)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即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有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合理统一。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作者对乌衣巷的描写有一种怎样的情境氛围,请简要分析。

答:东晋时乌衣巷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于达官贵族的房基,偏斜的夕阳在巷口拉长了影子,夕阳残照中,燕子在百姓的屋舍上翻飞(步骤一)。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萧索悲凉的画面(步骤二)。在这个画面中,涂抹出了诗人感慨沧海桑田,繁华不再、人生多变的深意(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1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问:谈谈本诗颔联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答: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步骤二)。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

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步骤二)。

第六种模式 体会情感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式:这首诗展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诗歌的主旨大致可以概括为:抒情、言志、阐理。古诗表达感情大致可分为志士之情,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壮志难酬、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才子之情,即抒发冷遇时的孤寂之情、欲归隐山林的隐逸思想。另外有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思乡之情(其中思乡之情居多)、闺怨女子的思夫之情。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如柳永的《雨霖铃》抒写了与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附: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表达的是面对越宫遗址的凄凉景象所产生的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2002年高考所选的李白的《春城洛城闻笛》,作者由笛声勾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曹植的《白马篇》前半部分写少年英雄飒爽英姿,表现他的“勇”,后半部分写他为国征战,表现他的“忠”。

闲时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对田园景象和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弃官归隐的决心;

1998年高考卷所选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通过描写夜访李凝幽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借景抒情类: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如杜甫的《登高》,借对登高所见的秋江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老病多愁而志不得伸的复杂感情。

托物言志类: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以梅花自喻,表达孤高自赏的高尚节操。

爱情类;在古代诗词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其中不少精品以其丰富的内容、美好的情感、多样的手法,被人们世代传诵。

答题步骤:(1)先点出作者的情感,(2)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3)表达感情的特点(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问:作者在诗中出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本文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步骤一)。这首诗通过“劳歌一曲”,“解舟行”,“西楼”等带有离别特征的词写离别;(步骤二)。本诗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

第七种模式 分析形象型

提问方式:作品的形象有何特点?

提问变式:分析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或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种类,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物象、作者的形象。答这类题要求把形象的特点概括出来,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用凝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题步骤:抓住重点词语解释原诗内容

(一)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点

(二)通过这个艺术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咏 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词中描写了什么主人公形象

答: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在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下片写梅花一任百花嫉妒,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依旧保持着清香。作者塑造了梅花虽遭磨难,仍保持自己高洁品行的艺术形象,写出他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作者高洁品行的化身。

第四篇:古典诗词

黍离 子衿

彼黍离离,彼黍之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 知我者谓我心忧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不知我这谓我何求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黍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这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黍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这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才敢与君绝!

陌上桑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为人洁白皙,髯髯颇有须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者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者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者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生中数千人,皆言夫婿姝。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为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蹟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木兰辞 可汗问所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闻机杼声,但闻女叹息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之水鸣渐渐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旧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古风 秋叶

轻烟拢蝶舞,薄暮锁清秋。夕阳随逝水,北雁携云收。漂泊亦如是,来去总关愁。素笺无痕冷,诗心枉凝眸。风叠风有迹,叶落叶幽幽。

秋叶知人意,人意却休休。

一树成三季,别恨再无期。

欲遣何以遣,醉语梦红楼!

第五篇:古典诗词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古典诗词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景立华

我们国家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更以其深邃的意境之美深入读者的灵魂。新闻标题利用仿拟,巧妙融入诗词名句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目光,撼动读者的心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中国老一代著名报人邵飘萍曾说:“新闻的灵魂应冷静活跃于理智之世界,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他们所说的感动人心的宣传效果,不正是报纸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所孜孜以求的吗?而把古典诗歌的意境融入标题更可达到语言简洁,画龙点睛,扣人心弦的效果。

请看195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标题:

车辚辚马萧萧凯歌贯云霄(引题)

最可爱的人回来了(主题)

读罢此题,一种豪情从心底油然而生!让人不得不佩服,人民日报编辑为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凯旋归国的新闻,制作了一个多么出色的标题!她引用了杜甫的名篇《兵车行》里的首句:“车辚辚,马萧萧„„”短短的6个字就把中国人民志愿军威风凛凛胜利归来的情景烘托出来了,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感染力强,让人读后击节赞叹!

比如:

知否,知否,绿消红瘦(主题)

连阴绵雨使杭州名花展上部分花卉受损(副题)

(1999年3月11日《钱江晓报》)

该报道主标题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仿用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仿写既切合新闻的内容,又将娇花淋雨后的可怜之态现于笔端。这样一来,使得标题显得更加灵动,既契合文意,又颇具新意。这就是将仿拟这种修辞方法巧妙运用,仿写古诗词名句佳句,利用古典文学中的情景交融之法,为标题营造意境之美。

比如: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浊浪令人心忧

(2002年2月4日《楚天都市报》)

很明显,这是一则关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环保新闻。作者引用诗词,使读者眼前慢慢地拉出一幅有关长江的画面,壮阔、雄伟、无边无际,遗憾的是长江之水却已浊浪一片,浑黄无比,这就给读者造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滚滚长江”,意境壮美 ;浊浪阵阵,心忧万千!再一个“东逝”,不免感慨古今变化之大,对比何其强烈,由此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心理共鸣。

比如:

垃圾山,垃圾山,害得居民苦不堪,不知几时搬?

臭水流,臭水流,流到大街小巷头,行人个个愁!

(2001年2月21日《长江日报》)

该标题是仿照白居易《长相思》的诗句“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仿拟的运用让读者形象地感知当地居民受垃圾无人治理危害之重,使得这则标题更加形象生动。同时,反复与押韵的使用,使人读来琅琅上口,也为标题增添了活泼的气氛。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钱塘活水来(主题)

今日西湖一天可得活水十万吨(副题)

(1981年5月9日《光明日报》)

这则主标题是仿用宋代朱嘉《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则标题贴切而又形象地展现出西湖被注入活水后的情形,那波光粼粼,天水一色的美妙情景仿佛浮现于读者的眼前。该标题化用前人诗句贴切而又自然,在形式和意境上都带给人美好的感受。

比如:

兰佩紫 菊簪黄 千金觅红装 谁为新人做嫁裳

(1995年6月2日《中国青年报》)

这则标题反映的新闻是如今的新嫁娘赶上了好日子,色彩优美的红装玉服不再是自己穿针引线、熬更守夜去做,而是千金买来。诗词的活用使标题百味俱生,含蓄写意,色感对比强烈,富于音韵美。其讴歌社会进步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昂扬情绪不表自露,其间设问一句,令人浮想联翩,诗情美、诗化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回味无穷。

又如:

即将来临的广州花市情况如何(引题)

为君报道春消息 今年花胜去年红

(主题)

(1982年1月22日《羊城晚报》)

标题中引诗一句,让人感觉春意盎然、浓情蜜意,可以说因为这一笔,绣出了精彩,也使标题显得丰腴。

比如:

春风熏得远客醉 直把店家当自家(主题)

镇江饮食店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副题)

(1982年12月10日《文汇报》)

此例中的主题,是从宋代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一诗中“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两句演化而来的,语调抑扬顿挫,读来琅琅上口。消息配上这条标题,新意顿出,兴味陡增。

由此看来,利用仿拟句式,将古典诗歌巧妙融入新闻标题,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新闻事实,突出了新闻的主题思想,那些融合诗情画意,借鉴绘画的艺术技巧和诗词的情景意蕴的新闻标题,都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审美感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新闻标题增加了吸引力。

(作者单位:唐山劳动日报社)

下载古 典 诗 词 中 空 镜 头 的 运 用 例 析(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 典 诗 词 中 空 镜 头 的 运 用 例 析(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典诗词名句精选

    古典诗词名句精选——人才篇 《论诗·其二》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

    古典诗词诵读(范文)

    古典诗词诵读: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水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

    古典诗词欣赏

    古典诗词欣赏·学习总结 诗是什么? 诗是春天里漫山遍野的鲜花朵朵;诗是夏日里甘甜解渴的一枚青果; 诗是秋风里声声冷落的蝉鸣单薄;诗是冬夜里点亮寂寞的不眠灯火。 诗是什么,......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 一、古典诗词的基本概念 所谓中国古典诗词,是指汉语言所独有的、有韵的、最为凝练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 体。 这个定义包括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两个......

    立秋古典诗词大全

    立秋古典诗词诗词是诗歌和词的统称。 所谓诗词,是指主要以唐诗和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以下就是......

    2018古典诗词鉴赏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时代的作品。(战国) 【判断题】从中国古代文化区域来说,《诗经》属于荆楚文化。 我的答案:× 【判断题】汉代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是既有赞美的......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网上形成性考核(3) 唐五代部分(二) 一、选择题 1、七律在哪位诗人的手中达到顶峰? A、杜甫 B、李白 C、王维 D、王昌龄 2、诗作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陆......

    初中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的语境运用

    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精练、想象丰富、情感真挚,千百年来为人们传唱不衰。古典诗词贯穿于整个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每个学期,数目超过100首,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