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时间:2019-05-13 11:0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2)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2)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第一篇:(教案2)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积累优美语句,认真地抄录在摘抄本上。2.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3.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教学重、难点:

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同学们都积累到了哪些好句子呢?指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师大屏幕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3.指名生读这两个句子,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4.生在小组内交流。5.师指生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6.师小结:阅读就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良方,而我们读到的好词好句就是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良药。精彩的描写、深刻的道理、巧妙的用词……都可以是我们积累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书中的精妙之处哟。

二、词句段运用

1.大屏幕出示: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生自由读词语。指名生读词语,师相机正音。生开火车读词语。

2.观察划横线的字,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加横线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 3.指生回答。

4.师小结:这八个词语中,每个词中划横线的两个字都是一组近义词。前面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后面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

5.你还能说出和这些词语特点一样的词语吗? 6.请你在这八个词语中选一两个各说一句话。

三、朗读有方

1.师:同学们,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确字音,还要读得有感情。可是,怎样朗读才是有感情呢?怎样的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呢?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谁读得更好。

出示相关句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学生自由读句子,想一想这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意思? 3.指生读句子,并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4.师指导学生找出每一句话中突出句子意思的词语。“真的”“一点儿”“就是”……

这些词语都需要读得重一些,句子的意思也很快的就明白了。5.师小结:

我们把在表达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读得重一些,这样的朗读方法叫重(zhòng)读.重音一般是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有时为了突出某些词语还要一字一顿地读.但在表达幸福、温暖、欣慰、体贴的情怀时,往往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反而比其他语句轻柔。

6.出示另一组句子,生练习。

第二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给兴趣小组起名字

一、自主探究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那个名字里有家人的希望,浓缩着家人对我 们的爱。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名字,能让人赏心悦目,能让人激情澎湃,能让人回味悠长。今天我们要来为我班的兴趣小组取一个名字,你准备好了么?

2.生自学书上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3.师根据学生提问整理成如下自探提示:

同学们,看书上示例,给我们的兴趣小组也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注意:1)抓住你所选 小组的活动特点;2)可加入一些富有个性的词语,体现出小组的特别来。

二、小组合作

1.师出示已有的小组名称:

篮球侠 巧手剪纸组 鲲鹏航模队 探索者小队 弈秋棋社 2.生在小组内讨论以上小组名称的特点。3.指名生说自己的体会,师小结。4.出示常见的小组名称,启迪生的思考。

5.学生自己设计名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选出一个最好的,再在班级中展示,让设计者说说自己的创意思路。

6.师择优给小组命名。

三、拓展延伸

1.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作业:请你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吧!

第三课时

日积月累:古诗《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牧”、“振”、“樾”等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教学重点:

背诵并理解古诗含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像刚洗刷过似的。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

2.出示挂图,看图了解诗意:

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B.师总结:夏季的一天,诗人在房间里闷热难当,昏昏欲睡:于是他走出房间,来到树林里。看见整个树林枝叶繁茂,林间的小道上满是树荫,行走在这样的林间小道上,阵阵凉风迎面吹拂而来,好惬意。作者很高兴的将自己看见的情境,用诗句记录了下来。诗名就叫《所见》,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袁枚)

3.介绍作者

这位清代的诗人将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用笔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古诗 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

释题:

见是什么意思?(看见)

所见就是?——所看见的东西。是谁看见呢?前面要加上诗人的名字,就是对题目完整的解释了。请一个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说一遍。师配乐范读全诗。

二、初读古诗

1.指名读生字。出示:牧、骑、振、蝉、樾

2.记忆字形,“牧”字:左边是马意为牲口的代表,右边是音。是左形右声的字。蝉:形声。从虫,单声。虫+单,它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别称:“知了”。

开火车读生字,组词。让我们听听读古诗读得如何呢? 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4.学生自读诗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1.读第一、二句。

(1)观察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图?(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2)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跃。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刻的心情呢?

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同学们想不想也欣赏一番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随着老师描述,想象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咦!路的那头走来一头黄牛,牛儿吃得饱饱的,正晃悠悠地走着,背上还骑着一个十分可爱的小牧童,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口里唱着响亮的山歌,那清脆、愉快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着。)

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真不少,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A.美美的读一读。

B.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2.读第三、四句。

(1)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A.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B.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C.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个人读、小组读。3.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A.配乐诵读,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B.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

C.美美的吟诵整首诗。(齐背、个别背、)

(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板书设计:

所 见

(迷人的田园风光图)

牧童——黄牛 林樾——鸣蝉

教学反思:

学习本组教材的同时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广泛积累好词好名,养成随处有积累、巧记活用的好习惯。在本单元学习园地的知识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积累:1.词句段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类型的观察与发现,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它们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2.给小组取名字则是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我告诉学生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只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既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建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日积月累是要求积累古诗,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读古诗、懂古诗含义、悟古诗意境、根据古诗编故事,让学生在积累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但课堂容量有些大,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确定重要有知识点。

第二篇:六下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备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备课 第一组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围绕“人生感悟”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

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回顾·拓展”包括“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三个栏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2—3课时。

一、设置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二、达成目标: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12.3岁的少年,从你们呱呱坠地到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得奖„„这许许多多个“第一次”, 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今天,我们来一起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好吗?

2.学生朗读要求。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师及时板书,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1.提出问题:在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一个呢?为什么这个“第一次”你忘不了呢?

2.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进行口语交际。

⑴明确说话要求①交流时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②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③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⑵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三、课内交流,取长补短

1.小组交流:组内的同学依次讲述自己的“第一次”,每个组员讲完后,其他组员及时评价,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组选派一两个同学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个,师生及时评议、质疑。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以是同学、伙伴说的)讲给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2.师生评议⑴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⑵表述是否具体、流畅。⑶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第三课时写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2.提出评议重点:

⑴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⑵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回顾•拓展一

一、设置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二、达成目标:

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体会范例。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练习。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日积月累

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

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

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

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成语故事

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

二、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

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

第三篇:语文园地四教案2

语文学科人教版教材第二册《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四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

指导老师

李葆春

设计理念:这是第二册的《语文园地四》的第一课时,要求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留心街道两旁的招牌字,主动识字,注意积累。

1、培养学生的发现精神是贯穿整堂课的教学目的。在整个识字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创设学习情景引入游戏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创设情景识字,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学时数:

共2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教学目标:

1、领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运用其规律自主识字。

2、认识“擦、拦”等7个生字以及会读“长、乐、着”这三个多音字。

3、培养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领悟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并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识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点击出现发现乐园、采蜜乐园、巧嘴乐园、展示乐园] 孩子们,今天美丽的语文园地又开园了,我们一起到发现乐园和展示乐园去玩好吗?

二、进入发现乐园

(一)复习19个熟字,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1、[出示课件]过渡: 瞧,一路上白云对我们笑,小树向我们问好,清清的小河唱着歌儿向前跑。看,在小河边有一个大蘑菇挡住了小桥,怎么办?

2、[出示课件:点击小蘑菇出现题目] 膀 腰 肚 背 趴 蹲 跑 跳 路 睁 眼 睛 眠 睡 眨 捕 摇 挤 搬 1)齐读熟字。

这些字宝宝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来,大家一起跟它们打个招呼。2)同桌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

你们的读音真准确,字宝宝非常高兴!再睁大你的眼睛仔细看看字宝宝,你发现了什么?赶快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吧!3)比比哪一组的发现多。

发现目字旁的字与眼睛有关,提手旁的字与手有关,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月字旁的字与身体有关„„ 4)小结。

孩子们,你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些字宝宝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系。老师这儿还有几个有趣的汉字,考考你们,你又能发现什么呢?

3、拓展发现:

1)[出示课件:图文对应的蜻蜓、蜜蜂、蚊子、蝴蝶] 学生发现虫字旁的字与昆虫有关。

2)其它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的呢,你发现了吗?

4、小结:孩子们,你们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发现了许多汉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都有关系呢,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现在问问小蘑菇,我们可以过河了吗?

(二)运用形声字的规律学新字

1、小蘑菇飞走了,孩子们继续出发,可不久发现小路上几块有字的石头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原来认识了石头上的字,就可以把石头搬开了。[出示课件:擦 抄 拾 摔 拨 拦 摸]

2、学认新字

1)这些字我们可没学过啊?它们好认吗?仔细看看,猜一猜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

2)看来,要认识它们不会太难喔!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76页,伸出小手指着带拼音的生字拼读三遍,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3)把字分成三组,认记新字。A、自己想办法学“抄”和“拦”字

(在黑板上贴出“抄”和“拦”字)这两个字笔画少,最好记,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B、借助图片组词学“拾”和“拨”字

(在黑板上贴出“拾”和“拨”字)这两个字笔画也少,但最难记,谁有办法记住它们? [出示课件:拾贝壳、拨电话、拨水的图片]你还能给“拾”和“拨”找哪些朋友呢?

C、在句子中学“擦”“摔”和“摸”字

(在黑板上贴出“擦”“摔”和“摸”字)这三个字笔画多,最难记,老师把它们藏到句子里去了呢。每句话里藏了一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还能把句子读出来吗? [出示课件]

1、老师老师辛苦了,我来给你擦擦汗。

师:(理解“擦”字)谁来帮我擦擦汗?好多小朋友都想给老师擦汗是吧,那我们齐读句子。

(生读句子)孩子们,你们把世界上最美的语言送给了我,我感到特别的温暖,谢谢你们!老师也送给你们一句话,好吗?

2、小心小心别摔跤,摔伤小手眼泪掉。

师:喜欢老师送给你们的话吗?谁来读读这句话?这句话里藏着哪一个字宝宝?你发现字宝宝的哪些笔画就像小朋友的眼泪?(形象记忆“摔”字)

3、妈妈摸着我的脸,夸我是个好孩子。

师:当你戴上红领巾的时候,当你能扶着奶奶过马路的时候,当你„„你的妈妈夸你了吗?夸了谁谁就站起来读。(指名个别读)你的妈妈有个最温柔的动作藏在了这句话里,找到了吗?大家都被妈妈夸过吗?大家一起读。

3、大家很快就记住了这些字,真棒!现在能把拦路的石头搬走了吗?

4、课间休息

音乐起:天空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电话铃声唤醒:老师给星宝宝们打电话了,你们醒了吗?

(三)学习多音字

1、[出示课件]听,小鸟儿在歌唱,泉水丁冬响,那是什么地方?想去吗? 出现百果园的大门,点击钥匙。

2、[出示课件] 小松鼠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听音乐是一件快乐的事。

望着窗外的大雨,奶奶心里很着急。

1)学生自由读、分小队读句子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2)小结: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有的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的秘密,这就是多音字。

3、拓展发现

1)[出示课件](进入百果园)

瞧,百果园里鲜花盛开;听,鸟儿在歌唱,泉水丁冬响;看,还有礼物送给我们呢,这些大苹果谁来摘?

2)摘智慧果:才干 ── 干净 少先队 ── 多少

4、孩子们,今天我们在发现乐园里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来到了百果园,看到美丽的景色,摘到了甜甜的大苹果,发现了汉字这么多有趣的现象,高兴吗?希望你们在下一个乐园地里有更多的收获。

三、进入展示乐园

1、[出示课件]一阵鼓声引导到展示乐园里的展示大舞台。学习小伙伴介绍课外认识的学校的校牌、商店的店牌,路牌以及广告牌上的字。

2、咱们也认识和收集了很多招牌字,下面4个人一组,向小伙伴介绍自己认识的招牌字。认识得最多的被评为“识字小明星”。

3、用投影仪展示招牌字。

讨论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有什么办法去认识它?

四、总结

孩子们,在生活中你们想办法认识了这么多字,真了不起。今后,只要你们坚持多观察多积累,就会有更多的收获,下一节课我们接着到另外两个乐园去玩,好吗?孩子们,再见!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拦 抄 擦 摸 摔 拾 拨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这一部分是改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的范例。在备课之前,我学习语文“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有关论述,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接受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传统教学中人们只重视接受性学习,并积累极丰富的经验;而对探索性学习却知之甚少,必须加强研究。在操作中,我以学生学习状态的开放度为标志,以课堂中宽容、友善、真挚的氛围为前提,以顺应儿童探索规律为原则组织教学。在备课过程中,我注意到像“我的发现”这种栏目的教学过程,如果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省时、省事;如果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就需要许多时间。但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舍得花这个时间让学生去发现。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儿童探索活动大体上要经历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比较概括、比较抽象的发展过程,但是随着探索能力的提高,这个过程会逐步缩短。这似乎是一条很基本的规律。但是,因为多年来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少让学生完整经历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因此对于这个很普通的规律也似乎陌生了,这次上课,才使我们再次感受到尊重儿童、顺应儿童探索规律,儿童在学习过程就能有长足的发展。“展示台”则是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范例。“大街上识字”为儿童提供了面向生活,主动学习的范例,成为儿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某一特定项目的一次展示,并让儿童从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中获得动力、增进自信。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大量实践,不断扩大识字量,不断提高识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好习惯。为了确实发挥“展示台”的加油、鼓劲,促进自主发展的功能,我注意事先就对学生、家长进行广泛的发动,特别让家长懂得,本册教材的几种识字方法,不仅是为了学生多识几个字,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家长的配合下,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认识到那种把课堂看作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把书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是更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实践中的学习,是开放式自主识字的观念。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场所不仅仅是课堂,语文教学的形式不仅仅是读书、答问,在课堂上应当充盈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开辟教室以外的语文教学、教育的渠道。

在操作模式研究时,我们突出“展示台”栏目不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点”“技能点”,而应该成为地地道道的“加油站”。应该 “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也是本次“课例”研究的重点课目。在备课之前,我们学习语文“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有关论述,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共同认识:接受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传统教学中人们只重视接受性学习,并积累极丰富的经验;而对探索性学习却知之甚少,必须加强研究。而教材中提供这个范例,正是我们走进新课程,学会组织探索性学习的重要尝试,从而增进研究的积极性。在操作模式中,我们提出“以学生学习状态的开放度为标志,以课堂中宽容、友善、真挚的氛围为前提,以顺应儿童探索规律为原则”组织教学工作。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就注意到像“我的发现”这种栏目的教学过程,如果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省时、省事;如果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就需要许多时间。但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舍得花这个时间让学生去发现。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儿童探索活动大体上要经历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比较概括、比较抽象的发展过程,但是随着探索能力的提高,这个过程会逐步缩短。这似乎是一条很基本的规律,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是熟知了的。但是,因为多年来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少让学生完整经历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因此对于这个很普通的规律也似乎陌生了,这次“课例”研究过程,才使我们再次感受到儿童探索过程这项重要的规律。尊重儿童、顺应儿童探索规律,儿童在学习过程就能有长足的发展。

例如:“我的发现”一课的备课过程,教师本来提出要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发现“规律”。我们考虑教材中这些“规律”在成年人看来可能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却有相当大的难度。建议教师先做一点调查再做决定。老师在调查以后,接受了我们的建议,采取全班性讨论的方法,全班一起“发现”规律,并把“合作学习”移到之后的拓展性练习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初步体验了“探索性学习”与“合作学习”。语文教学的场所不仅仅是课堂,语文教学的形式不仅仅是读书、答问,在课堂上应当充盈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开辟教室以外的语文教学、教育的渠道。

“我的发现”的学习内容却是相对封闭的,教材提供几组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从这些材料的比较分析中,发现事物内外简单的联系。“找规律”的学习内容是集中安排的,让学生一鼓作气,尝试发现的欢乐;“我的发现”的学习内容分散安排在八个“语文园地”之中,让学生慢慢品尝探究的情趣,逐步提高探究的能力。通过对两个学习内容的比较研究,我们确定以培养探究意识为重点,从各个学科的特点出发,注意学科间内部深刻的联系,组织教学工作。对语文科的“我的发现”的教学工作,采取三项措施:根据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的特点出发,采取由全班性合作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前期大部分学习活动在全班性合作中完成,当学生有了初步探究能力以后,逐步增加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分散安排的特点,注意不急于求成,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建构经验。让学生把数学的“找规律”学习尝试到的“发现的欢乐”,迁移到语文的探究学习中来。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主动发现汉字的各种规律。一年来,我们及时与教师一道,心怀课程改革的全局目标,从一个个“课例”的局部研究人手,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进新课程。

。语文教学的场所不仅仅是课堂,语文教学的形式不仅仅是读书、答问,在课堂上应当充盈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开辟教室以外的语文教学、教育的渠道。实验教科书中重视了对丰富的教学形式,拓宽教学途径的引导。重视对综合性学习的课题开发和实施的指导。如“展示台”的“识字加油站”和“识字擂台”里有:“我认识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你呢?”“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读给大家听。”“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食品商标呢!”“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识很多字呢!”“我很喜欢读课外书,在书上认了许多字,咱们交流一下,好吗?”等等。

第四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课型】复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事物的相似特点,用“„„像„„”的句式说清楚自己的发现。培养观察表达能力。

2.能自主识字,读读认认,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读背诗句;用词填空,学会积累语言。

3.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处理、展示与本组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与同学共享快乐。

【教学方法】

讲授发、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画面:春姑娘撒花变成图上事物。配音:嗨,欢迎同学们来到“语文园地”——“小小观察台”,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比较,发现朋友。

导语:请赶快认识画上的事物,哪些能成为朋友。你是怎样发现的?

3.观察联想,练说句子。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找到了一对对朋友,再想想,怎样把你的发现说得更明白、具体。(请看课件)春姑娘是怎么说的?(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2)想试试吗?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争取说给全班同学听。

(3)同学交流时,比比谁听得好,敢大胆说自己的意见。

4.联系经验,拓展交流。

谁还能发现,我们学过的课文和日常生活中什么像什么,请在小组交流。

(如:小狗的脚印像梅花,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弯弯的小河像飘带„„)

[点评:这样的设计能通过具体的事物,引导学生观察联想,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有趣的活动中,在联系已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游戏激趣。

导语:走出“小小观察台”,春姑娘又带我们来到“字词游戏宫”(点击课件)。配音:欢迎同学们参加“合作闯关”字词游戏。请看游戏提示:

①组成“读读认认”自学小组,选组长,分任务。

②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比谁认得准,互相检查。③小组商量怎样抢答汇报学习结果。

④快乐传递读生字。

⑤生字搬家,考考你。

(2)当众汇报小组学习结果,鼓励每个组用不同的方式汇报。教师随机指导。材:与木相关。(材料、钢材、教材)

渡:与水有关。(渡口,横渡,渡船)

粮:与米有关。(粮食、干粮、细粮)

帽:“冒”加上围巾的巾,组成“帽”。草帽、衣帽、帽子

达与走路有关,到达、达到、雷达、直达车。

按:安全的“安”加提手旁,读“按”。按时、按期。

笨:“本”字加上竹字头,组成笨。笨重。

烈:“列”字加上四点水,组成烈。烈士、烈火、激烈。

(3)做快乐传达游戏。去掉拼音,还会认这些生字吗?分小组听音乐传生字卡片,音乐停,拿卡片同学依次教读生字。

(4)生字搬家。

出示课件制作的儿歌,配图。生字搬了家,跳进儿歌里,你们还会读吗?(笨笨熊)或乖乖笨,摇渡船,运粮食,运木材。

烈日当头不用帽,按时到达心欢笑。

2.读读背背。

过渡:(点击课件,春姑娘话白)祝贺同学们识字闯关成功,让我们到语文天地“精美语句园”去采集最美的诗句吧。比谁采得多。

(1)轻声读诗句,不认识的字,看音节多读几遍。

(2)将诗句大声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有味道。(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验眼前仿佛看见什么景色,入情入境地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等等。)

(4)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展示交流,课外收集描写春光的诗句,或即兴写诗。

3.我会填。

过渡:同学们积累了那么多描写春天的诗句,会用学过的词赞美春天的景物吗?

(1)读词:春光、天空、枝条、绿叶、阳光、小溪。

(2)请同学们讨论填空。

(3)交流欣赏,画图,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填写。齐读词语。附件: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课后反思】

1.本课教学注意多增加练习。

2、引导学生多说,为写话打下基础。

第五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园地的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本设计力求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积极参加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

2、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

3、通过诵读诗句懂得大概的意思。在初步感知后,可复诵读,直至背诵。4、可通过抄写,帮助记忆。

5、能独立进行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资料。2、学生准备:

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

一、反复品读,自主发现

课件出示句子并提出要求: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

二、集体讨论,各抒己见 预设答案:

⑴ 用三个相同的句式描写了漓江的水的“清、静、绿”的特点。⑵ 三个相同的句式是: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⑶ 三个句子相同的地方是:“漓江的水真„„啊”。⑷ 我觉得这样写,有许多好处。比如:能够强烈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乐感和节奏感。

这样的句子用在文章里,语言很美,很生动、很形象。⑸ 我发现课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呢。如《桂林山水》中小山的那一段: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骡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在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再如《七月的天山》里面的一段: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课文表达方式继续深入思考,并进一步体会这种句式的特点。

三、介绍句式,辨别练习

1、介绍排比句式:

排比,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因此,排比一定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词组和句子,而且一定有一部分字词相同。

比如:上面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意思相连,都是描写桂林的水的特点;句式相似,用了三个“漓江的水真„„啊”。

2、辨别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排比句(1)课件出示例句:

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师总结:以上三个句子描写相关的事物,并且用上了三个相同的句式符合排比的条件,所以是排比句。

(2)课件出示例句: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路线;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通过交流认识到:第一个句子只有两个“他”怎样,不符合排比的条件,所以不是排比句。第二个句子只有两个“不管„„”和两个“那么„„”,所以,这句话也不是排比句。

师总结:如果只有两个词组或句子排列的句子,即使结构相同,语气相关,也不是排比句。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此设计重在指导学生发现排比句子的特点,体会排比句子的妙用。由课内到课外,设计视野比较开阔,内容比较灵活,训练比较到位。

四、合作学习,尝试仿写:

1、教师示范引路: 课件出示例句: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为了打开学生思路,师可提出问题:

花海是多么的美丽,想一想在花海上还有哪些景色呢?

师示范引路:花海上有蝴蝶在飞,蝴蝶飞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美丽!以下预设答案可供教师引导: 小鸟飞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美丽!柳树倒映在花海里,显得格外嫩绿。云飘在花海上,显得格外洁白。鱼游在花海里,显得格外活泼。

2、合作学习,把句子补充为排比句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预设答案: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观看过波涛汹涌的钱塘江大潮,)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欣赏过奇松怪石的黄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例句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初步掌握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后,强化练习,达到能够熟练运用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学习,勤于积累

1、课外搜集有关描写祖国优美山水的资料。2、走进大自然,仿照上面的句子记录大自然的美。

3、进行汇报展示,把看到或搜集到的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佳句名篇,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比一比谁积累的丰富。

设计意图: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宽带网)

日积月累

一、亲情导入,启发谈话:

这里选编了5句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看看谁能读懂诗句的大概的意思。

学生反复诵读,尝试自主理解句意。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二、讨论交流,合作理解。

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出自《使至塞上》一诗。开元二十五年春,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前往边地,并任职节度判官。本篇即作于出塞途中。诗句的意思是: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可以说把广袤的塞上风光写绝了。

⑵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出自《将至桐城》。

⑶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出自《登快阁》一诗。诗句写出了季节和周围的环境: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之下,江水犹如一道白练。这是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江暮景图。

“快阁”──在江西省泰和县东赣江畔,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而得名。⑷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出自《鹧鸪天》。原词为: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⑸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出自《春江花月夜》。这两句的意思是: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4、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5、比一比谁写的棒。抄写诗句,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引导发现,交流发现,指导发现,如此天长日久地进行日积月累的指导,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必然会水到渠成。

宽带网

一、提示谈话,激发兴趣

本次宽带网是一项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大家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此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友情建议,积极实践

1、明确收集信息的范围。

2、提供收集的途径,如网上查找,报刊杂志图书中摘录。

3、指导收集后的整理,可用自编手抄报、列表格等形式,然后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和评奖活动。

4、有困难的学生可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有条件的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力图对祖国名山大川有更为广泛的了解。

三、动手搜集,进行整理

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并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围绕本组专题进行的相应延伸拓展学习。学生可以借助画面,了解与五岳相关的知识。在教学当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四、集体展示评选最佳。

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设计意图:在本设计的教学中,注重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思想碰撞思想。指导学生把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动心、动情,极大地凝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料链接: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下载(教案2)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2)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2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故事的体会和认识。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结构相同的词语。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2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认识“程、魔”等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会选择词语说句子。2.能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能发现同一个词......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教案2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积累关于“仁爱”的名言,理解它们的意思。 2.学会用默读的方法读课文,区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一个细心......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习作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

    语文 第一单元 教案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2(范文模版)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佚名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解东一小 卢梅 教具准备: 把“我会认”这个环节的字,制成课件“花朵”。 布置教室,张贴各种小型标牌、广告,配以适当的图片。......

    好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2.读好带有轻声的词语并积累。3.学写“主、门、书、我”4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2《匆匆》备课教案(精选)

    六年级下册语文备课 第一组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围绕“人生感悟”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