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答案)大综合古诗题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2)。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1)。(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3)。(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1)《游园不值》(2)《春望》(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1)汉青(2)汗青(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1)因为(2)坐下(3)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1)的词句。(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2)花(3)树叶
1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1)天地(2)天下(3)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1)李延年(2)李龟年(3)崔九 2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2)柳永、李清照(3)李煜、李商隐
1、诗中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诗中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3、诗中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诗中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诗中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诗中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7、诗中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8、诗中花: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9、诗中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0、诗中雪: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1、诗中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2、诗中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秋夜洛城闻笛》)
13、诗中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14、诗中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诗中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6、诗中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7、诗中亲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8、诗中乡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诗歌知识小考:
1、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
2、王维的诗画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水调歌头”、“清平乐”、“西江月”、“菩萨蛮”是词牌名。
4、“直把杭州作汴州“中”汴州“是指河南开封。
5、宋代著名女词人,写过许多婉约诗词,她是李清照。
6、宋代文学史上的“三苏“分别指的是:苏轼、苏洵、苏辙。
7、“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
8、《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是艾青。9.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按要求把古诗填写完整。
一、在古诗中填写山名。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
山 只隔数重山。(2)不识 庐
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相看两不厌,只有 敬
亭
山。(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
山。2.
在古诗中填写河流名。
(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长
江 天际流。(2)黄
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3)天门中断 楚
江 开,碧水东流至此回。(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
江 滚滚来。
二、在古诗中填花名。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荷
花 别样红。(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杏
花 村。(3)杨
花 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4)桃
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填颜色词语: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才花无处寻。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四、填表示方位的词语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五、填鸟兽或植物名
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里立。
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六、给下列诗句填写反义词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近)看山(有)色,(远)听水(无)声。
七、运用诗句填空:
1、每当独自一人远离家乡,看到人们欢度节日时,我会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思乡之情。
2、每当自己学习取得进步时,我会吟诵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勉励自己不断进步。
3、当秋风飒飒,枫叶火红时,我会吟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来赞美深秋的景色。
4、每当春暖花开,柳树抽出新枝时,我会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来赞美春天。
八、对下列作家与作品的搭配进行判断
1、《早发白帝城》——杜牧(李白)
2、《梅花》———杜甫(王安石)
3、《回乡偶书》——贺知章()
4、《暮江吟》——白居易()
5、《少年行》——王安石(王维)
九、按要求分类,填写序号 下列诗句中(3)(5)是田园诗;下列诗句中(2)(6)是送别诗;下列诗句中(1)(4)是边塞诗。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十、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象。
(×)
2、《春夜喜雨》这首诗中表达出作者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
(√)
3、《天净沙·秋》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
(×)
4、《白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经·采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5.《诗经·采薇》描写对一位姑娘思念的情感。(×)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句中的“潜”透露出风很微,“细”说明雨极小。(√)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8、“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一句写出了夏天色彩明丽的美景。(×)
9、“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春夜喜雨》中的句子。(×)
十一、选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比喻 夸张 排比 设问 反问 拟人 双关 对比 对偶(对仗)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拟人)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夸张、对比)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骡。(比喻)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双关)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问、比喻)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夸张、比喻)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夸张、对偶)
十二、请把”黑,白,绿,红,碧,黄,青,紫”这几个字分别填入在下面诗句空白处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月(黑)雁飞高 [卢纶] 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接天连叶无穷(碧)[杨万里] 一骑(红)尘妃子笑[杜牧]
十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B)
方框中加入两个字,既能准确写出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能写出风与柳亲昵和互相依偎的姿态,还能反映月,梅融成一体的情景。A.舞
隐
B.扶
失
C.摇
映
2.《子夜吴歌.秋歌》的作者是
(A)A.李白
B.甫
C.刘禹锡
3.“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和“马上相封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都表达了诗人。(B)A.与朋友分别的离情别绪。B.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C.浓重的历史沧桑之感。
十四、诗句接龙
1、接()()()()()()→()()()()()()()→()()()()()→()()()()未 2、雄()()()()()()→()()()()()()()→()()()()()→()()()()()()()→()()()()()()翼
3、近()()()()()()→()()()()()→()()()()()()()→()()()()()→()()()()()→()()()()()→()()()()眉
4、离()()()()→()()()()()()()→()()()()()→()()()()()()()→()()()()()()()→()()()()()()州 答案:1.接天连叶无穷碧/碧玉妆成一树高/高处不胜寒/寒梅著花未
2.雄鸡一叫天下白/白云深处有人家/家书抵万金/金粟如来是后身/身无彩凤双飞翼
3.近水楼台先得月/月是故乡明/明月何时照我还/还来就菊花/花重锦官城/城春草木深/深坐蹙蛾眉
4.离离原上草/草色遥看近却无/无意苦争春/春来江水绿如蓝/蓝田日暖玉生烟/烟花三月下扬州
十五、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其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节诗运用了(A)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2、“流苏”在文中指(B)A.花穗样装饰的物品.B.披着白雪的树枝.C.流动的物体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①)写的《别董大》。
①高适
②岑参
③王昌龄
4、明月别枝(③),清风半夜鸣蝉。①惊却
②惊雀
③惊鹊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③)。
①林升《题临安邸》②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③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今我来思 A.思念故乡
B.思考
C.语气助词
(C)
7、晓看红湿处 A.天亮时
B.晓得
C.使人清楚的知道
(A)
8、花重锦官城 A.花儿重重叠叠
C.花因沾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B)
9、一点飞鸿影下 A.下面
B.掠过
C.落下来
(B)
10、明月别枝惊鹊 A.路边的树枝
B.挂在树枝上
C.飞离树枝
(C)
十六、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潮声澎湃”加上句号是个完整的句子。
(√)
2.诗歌虽然语言高度概括,具有音乐美,但是也一定要打标点。
(×)3.《我们去看海》这首诗是以我们去看海的呼唤贯穿始终的。
(√)
4.《致老鼠》这首诗中的老鼠爱做坏事,又不爱清洁,不讨人喜欢。
(×)5.“就像山上的小火车”这是作者用来比喻爸爸的鼾声的句子。
(√)
第二篇:古诗题带答案
三、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呀!
(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8)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9)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10)“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绿得碧澄澄的,此情此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12)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15)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6)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18)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四、古诗文知识测试。(一)、读诗句,猜猜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石灰)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公鸡)
(二)、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三)、按诗意填空:
1、《商山早行》这首诗,作者是(唐)朝诗人(温庭筠)。此诗描写诗人在山村旅店起早赶路的情景,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虽然没出现一个“早”字,但却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了。
2、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八)、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
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赞美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认真品读《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诗后练习: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此诗人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西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引得多少人吟诗赞美。请再默写一首赞美西湖的诗词。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三篇:精品 古诗《黄鹤楼》赏析题及答案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理解选择: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
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
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3.对《黄鹤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颢的诗风历来雄浑奔放,风骨凛然。
B、诗中最后一句运用倒装的句式,使之读起来更显气势。
C、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
4.下列关于诗歌《黄鹤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诗歌,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之情。
B、据说李白为此诗折服,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C、诗中“萋”与“凄”意思相近,说的是凋零的草木叫人伤心。
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出了诗人对岁月不再的遗憾和世事茫茫的感慨。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
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
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出了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之情。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流露出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之感,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悠悠乡情。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江上美景:阳光、树木、芳草、汉水、沙洲,借景抒情,使诗的意境更为高远。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词语“乡关”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念故乡之情。
二.名句赏析:
1.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三.理解作答:
1.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2.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突”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5.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四.内容解析:
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是虚写。
2.颔联这里也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也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写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致,却反衬出清冷的思乡之情,是以荣景显伤情。传达出诗人深刻的漂泊感和对归宿的向往。这一联的景物描写不但烘托出登楼远眺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波澜起伏。是实写。
4.尾联既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淼烟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烟波与愁绪交融在一起,使这首诗又回到开头渺茫的境界。
答案:
一.1.C 2.B 3.二.1.末句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使这首诗又回到开头渺茫的境界。2.内容:天气晴好,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
三.1.“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2.不重复。由于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
3.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2分),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分)。
4.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5.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第四篇:2017古诗鉴赏真题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
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参考答案 14.BE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答案】 14.BD
15.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
九、李二十
②
①
白居易
③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④【注】①元
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四、【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答案】 15.C 16.B
17、《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试题分析: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把情感寄寓于叙述、议论、细节描写或景物描写之中,间接地抒写出作者内心的情感),间接抒情一般有借(触)景抒情、寓(融)情于景、以景结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借典抒情等。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试题分析: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答案】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
(1)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诗词内容。该题考核诗词内容。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就是把握景、情、意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六、【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答案】
10.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11.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解答本题之前,应先审题,明确考查的方向,“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赏析”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尾联”又暗示了思考的方向。作为诗歌的尾联和尾句,一般有如下特点:直抒胸臆和以景结情,运用典故和想象(虚写)。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七、【浙江卷】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插:也同“锸”。铁锹。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注】 19.本诗前八句叙写,后六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
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
【答案】 19.(2分)采地黄
卖地黄 20.(6分)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
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八、【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
(1)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2)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第五篇:2009综合真题+答案[定稿]
2009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工商管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组织成员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进行的信息沟通称作:()A.决策沟通 B.人际沟通 C.向上沟通 D.上行沟通 2.管理科学流派是:()A.各派管理学科的统称 B.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张 C.与运筹学方法有关的管理流派 D.泰罗以来的管理流派 3.企业战略要素不包括的是:()A.经营范围 B.资源配置 C.成本 D.协同作用
4.以下不属于公司战略特点的是:()A.公司战略是有关企业发展全局的、整体的、长期的战略行为 B.参与制定与推行的人员主要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C.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看,公司战略与企业的组织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D.公司战略着眼于企业中有关事业部或子公司的战略问题 5.企业文化再造的内部动因不包括:()A.资产重组 B.危机事件 C.推出新产品 D.股票上市
6.根据整体产品概念,“免费送货”属于:()A.核心产品 B.附加产品 C.理想产品 D.形式产品
7.企业通过在新地区或国外增设新的商业网点或利用新的分销渠道,加大广告促销 力度等措施,在新市场上扩大现有产品销售,称为:()A.市场渗透 B.市场开发 C.产品开发 D.顾客开发 8.某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 1.8,无风险报酬率为 4%,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 率为 8%,则该公司股票的投资报酬率应为:()A.7.2% B.11.2% C.12% D.15.2%
9.已知企业的营业利润为 1000 万元,税后利润为 300 万元,所得税为 100 万元,利息费用为 80 万元,则该企业的利息周转倍数为:()A.3.75 B.5 C.6 D.12.5 10.已知某公司销售净利率为 8%,总资产周转率为 1.5,资产负债率为 60%,则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为:()A.7.2% B.12% C.20% D.3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11.孔茨提出的五大管理职能包括:()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协调职能 E.控制职能
12.战略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A.领导与战略相适应 B.组织与战略相适应 C.企业要有战略控制的预警系统 D.战略具有可行性 E.战略具有先进性 13.服务营销组合包括:()A.定价 B.人员 C.有形展示 D.权力E.过程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联合杠杆系数是财务杠杆系数与经营杠杆系数的乘积 B.联合杠杆系数越大,企业风险越大 C.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增加,会加大联合杠杆系数 D.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增加,会加大联合杠杆系数 E.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售单价增加,会加大联合杠杆系数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领导 2.标杆学习3.市场营销战略 4.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1.简述正式组织的含义。2.简述重点集中战略的弱点。
3.生产者可以借助哪些力量来赢得中间商的合作? 4.简述国际财务管理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 11 分,共 22 分)1.论需要的基本特征。
2.论投资控股并购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lO 分,共 20 分)案例一:
一次难忘的购买经历 我记忆很深的一次购买是一个秋冬时节,独自在 Jack Jones 男装店购买衣服。当时确实有些情绪化,想通过购物改变一下心情。当路过 Jack Jones 商店的时候,我稍稍停留了一下,被强烈的色彩和动感的音乐所吸引。之前,也了解 JJ 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北欧品牌,也曾有 朋友送过一件我很欣赏的 JJ 牌衣服。
正当我打算往里迈步的时候,店内的导购带着阳光般的笑容迎了上来,‘‘我叫晓菲(化 名),想看些什么?很高兴为你服务”。我立刻就有了好感,因为很少有商店的服务员会主动 报姓名。在我试服装的时候,她主动帮我提包,让我觉得很温暖(因为之前曾要求罗宾逊的 导购帮忙拿一下,但是她以担心我的物品会遗失拒绝了)。选择了一件英伦双色条纹衬衫后,她又向我推荐了一条紫色的围巾和乳白色的牛皮带,后两者其实完全不在我的购物初衷里。然而她详细向我介绍了围巾的多种不同系法以及分别适用的场合,甚至皮带与衣康搭配中的 一些小技巧。在此过程中:她总是主动地帮我整理衣服,就像一位默契的朋友;她也总是强 化她推荐衣服的优点,而不是让我自己去选择„„她甚至拉来其他的一些导购来共同赞美这 样的着装,然后一次次帮我设计如何购买能够实现最大的折扣。
随着我东西购买的越来越多,她帮我提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看着她抱着那么多衣服,我居然忘记了自己是消费者,当时就想赶紧付账,别让她抱这么重的东西了。问题
(1)整个购买过程中,购买者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2)零售企业从这一案例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案例二:
海特公司是一个体育用品制造商。2007 年海特公司对家庭健身器材市场进行调查。市 场调查结果显示,健身设备 A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预测分析,生产和销售设备 A 的有关 资料如下:
生产设备 A,需要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63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无建设期。预计设备 A 的产品生命周期为 6 年,6 年后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为 30 万元。6 年中,生产销售设备 A,每年可为公司新增销售收入 500 万元,新增付现成本 300 万元:海特公司的资本成本为 1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一 6 晓。卣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计算有关酌系数如下表: 年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和年金现值系数表 利率 10%
14%
15%
16%
17% 系数
复 利 现 值 0.564 系
数
年 金 现 值 4.355 系 数
0.456 0.432 0.410 0.390
3.889 3.784 3.685 3.589 要求:计算生产设备 A 的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并确定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009 年同等学力工商综合考试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DBCD C 6-10 BBBCD
二、多项选择
11、ABCE
12、ABCD
13、ABCE
14、ABCD
三、名词解释
1、领导:
领导是一种职能活动,也是指一定地位的集团,是拥有权利的个人或集团向他人施加影响,使之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标杆学习: 是指针对企业以行业的领先企业或主要竞争对手的某项具有优势的活动作为基准,寻找差距,指定出赶超策略,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活动。
3、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根据可能机会,选择一个目标市场,并试图为目标市场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营销组合。
4、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是指财务管理理论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排列关系,是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财务管理假设为前提、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由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结构。
四、简答题
1、简述正式组织的含义?
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正式组织具有三要素:(1)协作意愿(2)共同目标(3)信息沟通。(适当展开)
2、简述重点集中战略的弱点。
重点集中战略是指企业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目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地区或特 定的购买者集团(提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的战略。实施重点集中战略存在的所点竞争对手在企业目标市场中找到了可以细分的市场实施了此战略,优势了去失小于技由2术)进步等原因目标小市场与总体市场之间在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差 别 点集重3中)战略的企业之间在成本差别上日益扩大,势导致重点集中战略失败。
3、生产者可借助某些势力来赢得中间商的合作。这些势力包括: 1)强制力。强制力是指 生产者对不合作者的中间商威胁撤回某种资源或中止关系而形成奖的势力赏;力奖2。)赏 力是指生产者给执行了某种职能的中间商额外付酬而形定成力法的是势力定;力法3。)指 生产者要求中间商履行双方达成的合同而执行某种职长能力专的是势指力长;力专4。)生产者因拥有某种专业知识而对中间商构成召的力感控是制指力中召;间力感5商。)对生 产者深怀敬意并希望与之长期合作而形成的势力。
五、论述题
1、论需要的基本特征。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事物的渴求或欲望,为满足需要而采取行动张。当时只有就了会解产了生人需的要需要的基本特性,在供外部诱因,满足职工需要管理中运用正确的激励方法的积极性行为。
人的需要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1)多样性。由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极其广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外,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2)结构性。认得多种需要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由此构成复杂的结构体系。在需求 各种需要处于不结同构的体层系次中地,位,从而对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的需要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性支配作用,次要地位,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需要是人的(主3)观感受社与会客制观约环性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处归根结底,人的需要是由特定环境条件的社会制约。历史条件下的生产水平、性质及个人的社会角色地位决定的。
(4)一定社会历发史展条性件。制约着人的需要。也会引起需要的内容范围以及满足方式的相应变化。
2、论投资控股并购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投资控股并购指企业向目标公司投投资,将目标公司改组为自己的控股子公司的并购行为。并购控股并购的特点包括:(1)目标公司的所有者以目标公司的净资产作为并购后公司的产权持股;(2)企业向目标公司追加投资,以此作为持股的基础;(3)并购后,目标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绝对或相对控股子公司。
这是一种优点高效率的低成本并购;有许多的制约因素。其适用条件是:
1、企业为了减少竞争对手,迅速占领市场;企业对目标 公司所在的行业并不熟悉,需要借助目标公司的资源开拓该行业。
六、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1、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
2、购买者决策过程 引起需要 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购后行为(结合案例展开)案例二
每年折旧=(630-30)/6=100(万元)NPV=-630+[(500-300-100)*(1-40%)+100]*4.355+30*0.564=83.72(万元)>0 方案可行 来源:htt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