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知识归纳

时间:2019-05-13 11:5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知识归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知识归纳》。

第一篇: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知识归纳

必修2文言知识归纳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

⑴ 若合一契(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

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4.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今义:认为。5.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赤壁赋》文言知识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⑵ 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

(5)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 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歌曰:“„„”(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5)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6)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7)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3.于

(1)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呢。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4)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5)形容词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6.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三、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四、成语

羽化飞天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横槊赋诗 逝者如斯 杯盘狼藉 如泣如诉 遗世独立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一词多义 1. 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

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心得,收获。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游褒禅山记》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一、名

“名”是个会意字,从口从夕。夕是傍晚,这时候,光线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说;事物不认识,就得给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义。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称”的意思;再引申有“名声”“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义“命名”。由“命名”还可以引申出“说明”、“说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成语“莫名其妙”,本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说出、说明”的意思。

二、盖

“盖”作虚词用,属副词类。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因为常用在句首,起提示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有人叫它作句首语气词。“盖”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译为“大约”“似乎”“大概”“原来”等。本文有三个句子用了“盖”。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原来。)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大约。)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大概。)

三、所以

“所以”是文言中一种常见的凝固格式,由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表示两种基本的意义,依介词“以”表示的不同意义而定。“以”当“用”讲时,“所以”表示“„„的方法”之义,《墨子·公输》“吾知所以拒子矣”中的“所以拒子”的意思便是“抵抗你的方法”;“以”当“因”“由”讲时多,“所以”表示“„„的缘故”之义,本文中“此所以学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所以”便是“„„的缘故”的意思。

四、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判断句式“„„者,„„也”,但用法不同,表示的语法关系也不同。两个“者”字都是助词,第一句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在这里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二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标明停顿和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之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者”用在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前后两分句有解析和被解析的关系。前一分句提示某种结果或现象,后一分句申述缘由,这实际上是用判断句式表因果关系。

五、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个主谓句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三个大的层次:第一层,主语是“余”,谓语是动词短语“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二层的动词短语是动宾结构,动词是“悔”,它的宾语是主谓短语“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三层,作宾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是“其”,谓语是由两个“动+宾”的动词短语“随之”和“不得极夫游之乐”组成的,这两个动词短语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随之”,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补充:

1、疑难句释.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 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2.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6)其孰能讥之乎(7)此余之所得也

A、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C、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8.《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 ⑴ 若合一契(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

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4.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今义:认为。5.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9.《赤壁赋》文言知识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⑵ 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5)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名词用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5)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6)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7)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3.于

(1)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呢。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4)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5)形容词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6.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三、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四、成语

羽化飞天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横槊赋诗 逝者如斯 杯盘狼藉 如泣如诉 遗世独立

10.《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

归纳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一词多义 1. 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心得,收获。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第三篇: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知识点整理《离骚》

《离骚》知识整理

《离骚》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错: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2.邑:忳郁邑余侘傺兮(通“悒”,忧愁苦闷).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二)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名作动,约束)..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三)古今异义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 ..(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善于投机取巧|今义:技艺巧妙)3.改错: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5.流亡: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流水而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四)一词多义

1.长:

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2.善: 《离骚》知识整理

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3.以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4.修: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5.虽: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惟,只是).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五)特殊句式

①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②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③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④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⑤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第四篇:高中语文必修2(DOC)

高中语文必修2(学生版)

一.文学常识

1. 在相关联的各项间连线

《荷塘月色》

清、静、悲凉

朱自清 《故都的秋》

追求光明,不屈不挠

陆 蠡 《囚绿记》

淡淡的忧愁

郁达夫 2.作家作品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是其代表佳作。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郁达夫(19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轻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的苏门答腊。

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的面貌焕然一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恩格斯(1820—189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

马丁·路德·金(1929—1968),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1963年8月28日,为争取民权,25万黑人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举行盛大集会,马丁·路德·金在会上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著名的演说。

巴金和《家》

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其中,第一部《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小说写了觉慧、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他们的爱情或者刚刚萌芽就被旧礼教所扼杀,或者屈服于包办婚姻而酿成悲剧,或者反抗家长的干涉争取自由结合,这种种不同遭遇,在当时有各自不同的代表性,表现了当时青年人的不同生活道路。《家》的爱情描写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主要是表现青春和美好的感情如何受到封建家族统治的迫害。以及青年一代的叛逆和反抗。

雨果和《巴黎圣母院》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也是诗歌的革新者、浪漫派戏剧的创建者,法国人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雨果一生著作甚多,整个作品充满人道主义激情。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duó步()niǎo娜()chàn动()wǎn然()tuí废()qí韵()jīng叶()婆suō()圆hú()

尘gòu()

mí望()shà时()房lǐn()敛jū()yǒu黑()

yuàn女()miǎo茫()xùn鸽()移xǐ()zhà栏()

wěngwěng郁郁()落ruǐ()pì如()hé辙之鲋()俯kàn()

水wō()jiá袄()细nì()2 虚zhì()cháng徉()miù斯()

yī澜()xiān腰()jīn不住()厚báo()lào枕()chā别()zhāo数()

chéng清()曲zhé()黑xū xū()qiàn夫()安níng()刻bó()

niǎo娜()混dùn()葱lóng()xiāo皮()jùn秀()lù水()剥xūe()幽jìn()lòu相()

mò mò含情()一chuán破屋()nìng愿()bò荷()

chuāng伤()cēn差()人shēn()疏luò()zhé叠()shé耗()zháo急()走zhe()

là在后面()大大luōluō()参cī()独chǔ()

chà劲()妙chù()pì静()

出chāi()pǐ好()bì让()点zhuì()chuò学()chuò泣()拾duō()

pì如()diàn记()diān量()diǎn脚()huái树()kúi伟()guī宝()鬼mèi()péi衬()bèi蕾()qí路()qí岖()煤xiè()敛jū()平zè()piē见()囚xì()

xī沥()颤lì()

婆sūo()

péi偿()lǎ叭()穿zhuó()

kuì疚()

chuàng建()hè枪实弹()hé包()

yī郁()尺dù()

咳sòu()揣duó()

潭zhè寺()cān与()

zhē腾()短zàn()

juàn永()四.分辨字形,掌握词义:

流泻

一泻千里

泄洪

发泄

水泄不通

笼罩

葱茏

幽僻

癖好

譬如

神采

无精打采

挂彩

流光溢彩

分辨

分辩

和谐

偕同

嬉闹

嘻嘻哈哈

惦记

掂量

凋零

调剂

秋蝉

禅宗

自己

不能自已

啼唱

真谛

嘶叫

撕扯

草茎

荒径

装饰

妆饰

弭谤

修葺

书籍

籍贯

慰藉

蕴藉

枕藉

狼藉

贻误

懈怠

签署

部署

酷暑

戳子

戮力同心

救赎

亵渎

洋溢

狭隘

镣铐

缭绕

瞭望

坚忍

坚韧

五、解释下面的词语 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翁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要来临了。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近义词辨析

(1)嬉:游戏玩耍。如“嬉笑怒骂”。嘻:笑的样子或声音。如“嘻嘻哈哈”。

4(2)采:有“摘取”“选取”“神色”“精神”等义项。

彩:有“各种颜色”“赢得的东西”“称赞、夸赞时的欢呼声”等义项。(3)霎时:极短时间;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4)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如:萧索的晚秋景象。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如:景象萧条。经济衰败。如:经济萧条。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如:秋风萧瑟。形容冷落;凄凉。如:门庭萧瑟。萧疏:萧条荒凉,是书面语。如:万户萧疏。稀疏;稀稀落落。如:白发萧疏。(5)颓败:衰落、腐败。如:荒凉颓败的景象。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如:颓废的生活。颓靡:颓丧,不振作。如:士气颓靡。

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如:他颓丧地低着头,半天不说话。颓唐:精神委靡;衰颓败落。如:老境颓唐。

(6)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可以做动词用。如:固执己见;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顽固:指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如:顽固守旧,顽固不化;指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如:顽固分子;不易制伏或改变,如:这种病很顽固,要根治不容易。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示例:氓之蚩蚩 “蚩”通“嗤”,笑嘻嘻。

1.匪我愆期 2.于嗟鸠兮 3.犹可说也 4.隰则有泮 5.岁亦莫止 6.玁狁孔棘

7.偭(miǎn)规矩而改错 8.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 9.何方圜之能周兮 10.进不入以离尤兮 11.芳菲菲其弥章 12.延伫乎吾将反

终老不复取 14.箱帘六七十 15.蒲苇纫如丝 16.府吏见丁宁 17.摧藏马悲哀 18.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至于顿丘 古义: 今义: ..2.秋以为..期 古义: 3.泣涕.涟涟 古义: 4.子.无良媒 古义: 5.总角之宴. 古义: 6.氓.之蚩蚩 古义: 7.三岁..食贫 古义: 8.怨灵修之浩荡.. 古义: 9.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 10.偭(miǎn)规矩而改错.. 古义:11.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12.宁溘(kè)死以流亡..兮 古义:13.可怜..体无比 古义: 14.守节..情不移 古义: 15.汝岂得自由.. 古义: 16.本自无教训.. 古义: 17.妾不堪驱使.. 古义: 18.感君区区..怀 古义: 19.处分..适兄意 古义: 20.便利..此月内 古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6

21.蹑履相逢迎 古义: 今义: ..22.叶叶相交通 古义: 今义: ..23.多谢后世人 古义: 今义: ..24.承籍有宦官 古义: 今义: ..25.千万不复全 古义: 今义: ..26.同心..而离居 古义: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长.余佩之陆离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

衣兮 ②余独好修以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5.取:①终老不复取.

②还必相迎取.

6.为:①为.仲卿母所遣 ②十七为.君妇 ③为.诗云尔

④阿母为.汝求 ⑤始尔未为.久 7.相:①相.见常日稀 ②儿已薄禄相.

今义: ③誓不相隔向 .④及时相遣归 . ⑤好自相扶将

8.遣:①为仲卿母所遣 .②县令遣媒来 .③十七遣汝嫁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1.夙兴夜寐 ..2.士贰其行 .3.二三其德 ..4.三岁食贫 .5.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 ......6.鸷鸟之不群兮 .7.伏清白以死直兮 .8.屈心而抑志兮 .9.步余马于兰皋兮 .10.高余冠之岌岌兮 .11.长余佩之陆离 .12.孔雀东南飞 ..13.卿当日胜贵 .14.槌床便大怒 .15.自名秦罗敷 .16.谢家事夫婿 .17.千万不复全 . 8 18.足以荣汝身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文言句式

1.秋以为期 2.匪我愆期 3.不吾知其亦已兮 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5.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6.虽体解吾犹未变亏 7.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8.为仲卿母所遣 9.君既若见录 10.亦自缢于庭树 11.出置南窗下

六、要点选析

1.《氓》是怎样在对比中描写女主人公和氓的性格的? 《氓》通篇运用对比手法。女主人公用情的专一与氓的背情变心,氓婚前与婚后的态度,都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对比中刻画了人物鲜明的个性。全诗六章,其中前两章着重写氓婚前对女主人公的态度,后四章写氓婚后态度行为的变化。第一、二两章。第三、四两章中,诗人先用 来比喻女主人公婚后相貌的变化,使之形成对比;又把女主人公(“女之耽兮”)与氓的“ ”相对比。两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氓背情变心的根本原因,刻画了—个喜新厌旧的无情男人的形象。末章中,诗人把女主人公 相对比(“及尔偕 9 老,老使我怨”),表现了她对自己钟情被辜负的悔恨;又用河水有岸与氓心无法捉摸相对比,反衬了氓的卑鄙无耻;再用婚前女主人公与氓两小无猜的欢乐和婚后氓的背盟弃誓相对比,表现了她对负心汉氓的怨愤。女主人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接受了教训,认清了氓的本质,所以全诗最后两句,表达了她快刀断麻、坚决与氓分手之决心。全诗通过女主人公对氓、对爱情前后态度的变化,塑造了一个 的女子形象。

2.简析《孔雀东南飞》是如何在矛盾冲突中用语言行动刻画人物形象的。

全诗多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诗人用大量的人物对话,真实而又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如兰芝夫妇的誓言表现二人,用仲卿母子的对话,表现焦母对儿子的爱和对新妇的恨等等。同时诗人还在对话中兼顾人物的行动,如兰芝自请归家辞姥别姑,中道返家拒婚应婚,以至生人死别、誓约、殉情等情节都做到对话和行动相得益彰,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诗人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如在兰芝和焦母的矛盾中表现兰芝的及焦母的,在仲卿与母亲的矛盾中表现仲卿的 和焦母的,让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地层示,刘兰芝、焦仲卿都成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六、要点选析

1.简述《兰亭集序》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

以平易清隽的文字,描绘了兰亭四周暮春之初的自然景色和“

”的聚会盛况,并从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

,驳斥了“一死生”“

”的谬说,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的思想倾向,抒发了作者盛年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之情。

2.说说《赤壁赋》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提示:《赤壁赋》是一篇游记散文,但作者绝不是为了记游,而是重在 和

。10 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

,因景而生情,借物而喻理,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

文中描绘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文中抒情的部分始终不离开这几处景物描写,这就是因景而生情。作者正是看到江上的清风明月之后,产生了“遗世独立”之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文中说理部分也紧紧扣住这几处景物描写,用

来隐喻哲理,阐发哲理。这就是借物喻理。如第二段中“客”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都离不开自然景物,“羡长江之无穷”一句扣住江水,“抱明月而长终”一句扣住明月,“托遗响于悲风”一句扣住清风。这几句表明了

3.简述《游褒禅山记》是如何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叙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后面,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为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 ;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4.简述《游褒禅山记》是如何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

”“

”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

第五篇:高中语文赤壁之战文言知识总结

高中语文赤壁之战文言知识总结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将军禽操(禽——擒)

2.五万兵难卒合(卒——猝)

3.顷之,烟炎张天(炎——焰;张,同涨,布满)

4.雷鼓大震(雷——擂)5.进住夏口(住——驻)

6.卿能办之者诚绝(诚——请)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荆州与国临接(孙权所统治的地区)

2.备南走(逃跑)3.致殷勤之意(恳切慰问)

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原地区)

5.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末,尽头;势,力量.)6.鼎足之形成矣(形,形势;成,形成)

7.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他实际上)8.地方数千里(土地方圆)

9.当横行天下(纵横驰骋)10.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妻子和儿女)

11.邂逅不如意(一旦)12.初一交战(初,刚刚;一,开始)

13.北面而事之(面北称臣)14.北军大坏(溃败)

15.莫不响震失色(改变面色)三.指出并解释活用词.1.名——动:a.敬贤礼士(以礼相待,礼遇)

b.犹且守义不辱(被动,受侮辱)

c.水路具下(向下,来)2.使动:

a.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使……立)

b.乘犊车,从吏卒(使……跟从)

c.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使……失望)

d.可烧而走也(使……走)

e.必蹶上将军(本义跌倒,引申为挫折,作动词,使……受挫)

f.操悉浮以沿江(使……浮,此时该句为“悉浮(之)以沿江”,以,连词,而)

3.形——名:a.瑜等率轻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b.敬贤礼士(贤德的人)

c.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旧交)

d.除残去秽(残暴、丑恶的坏人,互文)

4.名——状:a.备[南]走

b.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c.狐疑之众(像狐狸那样)

d..[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表面上;内心实际上)5.意动

:a.英雄乐业(以……为乐)6.形容—动:a.恐为操所先(抢先)四.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一)一般实词

1.此帝王之资也(凭借)

2.二子不协(和睦)3.与操有隙(嫌怨)

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厌恶,嫉妒)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打算)

6.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慰问)7.如其克谐(能够)(圆满顺利)

肃宣权旨(传达)9.近者奉辞伐罪(皇帝的命令)

10.权以示群下(给……看)11.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完全)

12.不复料其虚实(估计)13.今以实校之(核对)

1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及)15.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辅助)

16.上建旌旗(插)17.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率领)

18.兼仗父兄之烈(功业)19.卿能办之者诚绝(处置)

20.将兵与备并力逆操(对抗)21.愚谓大计不如迎之。(投降)(二))多义实词

1、卒:a.鲁肃闻刘表卒。(死亡,动词)

b.乘犊车,从吏卒,(兵、士卒,名词)

c.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猝,副词)

2、士:a.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读书人)

b.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士兵)

3、将:a.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打算,v.)

b.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率领)

c.行将为人所并(将要)

4、抚:a.及说备使抚表众。(抚慰、安抚)

b.权抚其背。(抚摩)

5、治:a.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

b.今治水军八十万众(部署,率领)

6、足:a.岂足托乎(值得)

b.兵精足用(充足,动词)

7、次:a.引次江北(驻扎,停驻,)

b.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8、数:a.统兵数万(数词,几)

b.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动词)

9、烈:a.兼仗父兄之烈(功业)

b.火烈风猛(大,形容词)10.事:a.北面而事之(侍奉)

b.不足与图大事(事业)

c.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形势)11.计:a.今为君计(考虑、打算,v.)

b.备用肃计(计策、谋略,n.)12.难:a.今操芟夷大难(灾难)

b.五万兵难卒合(困难)13.略:a.略已平矣(大致)

b.助画方略(策略)14.方:a.操军方连船舰(正在)

b.地方百里(方圆,面积)

c.助画方略(办法,谋略)

d.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正)

e.挟天子以征四方(方向)

15.济:a.宜别图之,以济大事(成就,完成)

c.朝济而夕设版焉(过河,渡)16.今:a.今为君计(现在)

17.引:a.引次江北(退却)

18.若:a.若水之归海(好像,如同)

19.众:a.众士仰慕(众多的)

(三)一般虚词

1.比至南郡(等到)

3.向察众人之议(刚才)

5.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只是)

(四)多义虚词

1、而:a.若据而有之(承接,占据并拥有)

c.备必喜而从命(修饰)

2、以:a.权以示群下(介词,把)

c.挟天子以征四方(表示目的)

来)

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成功)b.今不速往(如果)

b.引军北还(率领)

b.若事之不济(如果)

b.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士兵)2.江表英豪咸归附之(都)4.累官故不失州郡(仍然)6.顷之,烟炎张天(音节助词)

b.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因果)

d.事急而不断(转折,却)

b.蒙冲斗舰以千数(介词,用)

d.宜别图之,以济大事(目的, e.余船以次俱进(介词,按照)

f.动以朝廷为辞(拿,介词)

3、为:a.今为君计(替,介词)

b.为操后患(是,动词)

c.安能复为之下(处于,做)

d.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被)

4、其: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代前所说之事,代词)

b.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那里,代荆州之地)

c.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代刘邦)

d.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代刘表)

e.其实汉贼也(代曹操)

f.失其所与,不知(代自己)

g.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表揣测)

h.其可怪也欤(加强语气)

i.吾其还也(表婉商,还是)

5、乃: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只是,动词)b.蒙冲斗舰乃以千数(甚至、竟, 副词)

c.骑乃得过(才,副词)

d.乃罢会(于是 连词)

6、于:a.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在,介词)

b.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和,介词)

c.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介词)

d.言于孙权曰(对,介词)

e.寄寓于表(在,介词,本句非状后)

f.肃追于宇下(到,介词)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a.刘备天下枭雄

b.我,子瑜友也

c.子瑜者,亮兄瑾也

d.田横,齐之壮士耳

e.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f.曹公,豺虎也

g.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h.且将军大事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2.被动句:a.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b.行将为人所并

c.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d.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e.操军破,必北还

f.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3.省略句:a.将军起兵(于)江东,刘豫州收众(于)汉南

b.交游(于)士林

c.避乱(于)江东

d.裹(之)以帷幕

e.权以(之)示群下

f.操当以(吾)还付乡党

4.宾语前置:a.豫州今欲何至

b.卿欲何言

c.何以言之(介词的宾语前置)

5.状语后置: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豫州虽败于长坂

c.裹以帷幕

6.定语后置:a.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荆州之民附操者 七.翻译下列句子.1.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2.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4.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5.挟天子以令四方,动以朝廷为辞.6.操当以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7.地方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8.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下载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知识归纳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知识归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点[5篇材料]

    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的帮助,先天的才能是无力的。直观能解决很多事,但不是一切。天才和科学结合后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知识归纳(五篇范文)

    语文可以说是高中众多学科中最容易学的,高中语文有一些我们必须记住的知识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必修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修知识11、戴望舒,......

    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大全]

    师刘人云高2册教案高中第2册 第一单元体验情感教案 深圳市学科带头人 刘人云 ※本单元目标与要求: 1、在语文第一模块第一单元“认识自己”中,我们学会了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译文全套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译文全套 必修一·文言文译文全集 劝学(节选)/荀子 师说/韩愈 赤壁赋/苏轼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必修二·文言文译文全集 六国论/苏洵 阿房宫......

    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文言知识点5篇

    因为有知识,我们在近一百年的时间内所创造出来的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文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重点文言翻译

    第 1 页 共 2 页 必修四文言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 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文:史官周任有句话说:“施展自己的才能担任职务,如果不能胜任就辞职。” 2、危而不......

    必修1、2册文言知识复习

    必修1、2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必修一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失其所与,不知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4、秦伯说,与郑人盟5、秦王必说见臣6、......

    高一(必修一)文言知识小结

    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 一、字音·字型 百舸争流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 怅寥廓 携 寂寥 颓圮(杞人忧天) 惆怅(倜傥)彳 亍漫溯 斑斓(谰言) 繁衍(敷衍) 青荇笙箫(萧条) 涟漪 彷徨 檐头 瓦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