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2册文言知识复习

时间:2019-05-14 17:2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1、2册文言知识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1、2册文言知识复习》。

第一篇:必修1、2册文言知识复习

必修1、2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

必修一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失其所与,不知

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4、秦伯说,与郑人盟

5、秦王必说见臣

6、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7、秦王还柱而走

8、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9、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10、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2、距关,毋内诸侯

13、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14、张良出,要项伯

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7、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8、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二、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1、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2、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3、君安与项伯有故.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6、素善.

留侯张良

7、樊於期乃前.曰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夜.缒而出,见秦伯

10、发尽上.

指冠

1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12、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13、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14、此其志不在小.

15、沛公欲王.关中

16、项伯乃夜.

驰之沛公军

17、项伯杀人,臣活.之

18、君为我呼入,吾得兄.

事之

19、籍.吏民,封府库20、头发上.

指,目眦尽裂

2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2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3、范增数目.项王

24、刑.人如恐不胜

2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6、此亡秦之续.

27、从郦山下,道.芷阳间.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2、约为婚姻..

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4、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5、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8、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0、沛公居山东..时

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四、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的特点

1、良曰:“长于臣”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以其无礼于晋67、若属皆且为所虏89、大王来何操?1011、客何为者1213、给贡职如郡县1415、群臣侍殿上者1617、我为鱼肉,何辞为18

19、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20

必修二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4、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5、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6、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7、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8、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9、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0、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二、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侣.鱼虾而友.

麋鹿

1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夫晋,何厌之有、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沛公安在、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燕王拜送于庭、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亚父者,范增也、不然,籍何以至此

3、西.望夏口,东.

望武昌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6、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7、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8、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9、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10、盖其又深,则其至.

又加少矣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2、其下平旷,有泉侧.

三、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4、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5、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6、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四、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2、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3、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4、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5、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6、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7、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0、于是余有叹焉

1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五、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的特点

1、客有吹洞箫者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4、而今安在哉

5、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6、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7、凌万顷之茫然

8、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9、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0、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1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1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必修1、2册的重点实词、虚词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2.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天若.有情天亦老 5.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6.门庭若.

市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9.若.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1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2、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鄙

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2.越国以鄙.

远,君知其难也 3.先帝不以臣卑鄙.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辞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2.停数日,辞.

去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黑水头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5.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6.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7.不辞.劳苦8.固辞.

不受

9、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10、大礼不辞小让 顾

1.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2.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3.瞻前而顾.后兮4.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谢

1.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哙拜谢.,起,立而饮之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

曰 5.乃令张良留谢.6.张良入谢.

7、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8、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9、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微

1、微夫人之力而不及此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4、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去

1.吾其还也。”亦去.之2.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4.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5、欲呼张良与俱去

6、于是项伯复夜去

7、于是项伯复夜去

8、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使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2.使毕使.于前 3.使.使以闻大王4.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说

1.范增说.项羽曰2.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3.秦伯说,与郑人盟4.鯫生说我曰 5.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 诚 1...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4.帝感其诚 5.开诚布公 信

1.至今杳无音信.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4.忌不自信.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亲

1、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4、亲贤臣,远小人 深

1、桃花潭水深千尺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与

1.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2.失其所与,不知 3.欲呼张良与俱去4.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5.怀王与诸将约曰 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6、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7、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8、突如其来举

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3、举不胜举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5、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6、杀人如不能举

7、莫令事不举

8、愿举国为内臣

9、举世无双

10、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意

1、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5、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6、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7、醉翁之意不在酒

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9、荆卿岂无意哉

10、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1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12、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从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张良是时从沛公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樊哙从良坐

5、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7、“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8、吾以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10、从此道至吾军

11、旦日,客从外来 望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风烟望五津

3、登轼而望之

4、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5、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6、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7、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8、德高望重

9、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10、在丁卯三月之望 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余稍为修葺

3、邹忌修八尺有余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5、乃重修岳阳楼

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见

1、相见常日稀

2、若使烛之武见秦军

3、于是入朝见威王

4、项伯即入见沛公

5、远见卓识

6、渐见愁煎迫 5.夫晋,何厌之有6.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7、君既若见录

8、府吏见丁宁7.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8.顷之未发

9、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10、见渔人,乃大惊 9.太子迟之10.皆白衣冠以送之

11、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2、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1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2.项伯杀人,臣活之

13、曹刿请见

14、扁鹊见蔡桓公13.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1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5、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16、图穷而匕首见 1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6.吾得兄事之

17、风吹草低见牛羊17.举所配玉玦以示之者三18.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道 19.闻大王有意督过之2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从此道至吾军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有碑仆道

4、不足为外人道也

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任重道远

8、会天大雨,道不通 然

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4、吴广以为然

5、不以为然

6、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7、杂然相许

8、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9、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10、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为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我为鱼肉,何辞为4.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5.客何为者6.若属皆且为所虏7.今老矣,无能为也已8.乃令秦武阳为副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10.卒惶急不知所为 11.使子婴为相12.臣为韩王送沛公13.谁为.

大王为此计者14.吾属今为之虏矣1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6.约为婚姻

17.君王为人不忍18.窃为大王不取也

19.公为我献之20.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越国以鄙远4.焉用亡郑以陪邻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7.使工以.

药淬之,以试人8.皆白衣冠以送之9.不敢兴兵以拒大王10.使使以闻大王 之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是寡人之过也3.行李之往来4.君之厚,邻之薄也

1、因人之力而敝之

3、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不如因善遇之67、因循守旧89、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家祭无忘告乃翁

2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5、度我至军中,公乃入6相

1、伯乐相马

2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5、相见常日稀67、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89、、杂然相许1011、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121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1415、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1617、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18何

1、不然,籍何以至此

23、大王来何操

45、我为鱼肉,何辞为67、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9、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1011、今日之事何如1213、妇啼一何苦,吏呼一何怒1442、因人成事

4、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于今无会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良乃入,具告沛公、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吾以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夫晋,何厌之有、客何为者、徐公何能及君也、何乃太区区、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且为之奈何、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知识归纳

必修2文言知识归纳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

⑴ 若合一契(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

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4.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今义:认为。5.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赤壁赋》文言知识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⑵ 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

(5)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 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歌曰:“„„”(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5)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6)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7)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3.于

(1)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呢。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4)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5)形容词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6.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三、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四、成语

羽化飞天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横槊赋诗 逝者如斯 杯盘狼藉 如泣如诉 遗世独立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一词多义 1. 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

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心得,收获。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游褒禅山记》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一、名

“名”是个会意字,从口从夕。夕是傍晚,这时候,光线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说;事物不认识,就得给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义。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称”的意思;再引申有“名声”“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义“命名”。由“命名”还可以引申出“说明”、“说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成语“莫名其妙”,本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说出、说明”的意思。

二、盖

“盖”作虚词用,属副词类。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因为常用在句首,起提示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有人叫它作句首语气词。“盖”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译为“大约”“似乎”“大概”“原来”等。本文有三个句子用了“盖”。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原来。)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大约。)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大概。)

三、所以

“所以”是文言中一种常见的凝固格式,由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表示两种基本的意义,依介词“以”表示的不同意义而定。“以”当“用”讲时,“所以”表示“„„的方法”之义,《墨子·公输》“吾知所以拒子矣”中的“所以拒子”的意思便是“抵抗你的方法”;“以”当“因”“由”讲时多,“所以”表示“„„的缘故”之义,本文中“此所以学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所以”便是“„„的缘故”的意思。

四、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判断句式“„„者,„„也”,但用法不同,表示的语法关系也不同。两个“者”字都是助词,第一句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在这里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二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标明停顿和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之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者”用在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前后两分句有解析和被解析的关系。前一分句提示某种结果或现象,后一分句申述缘由,这实际上是用判断句式表因果关系。

五、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个主谓句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三个大的层次:第一层,主语是“余”,谓语是动词短语“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二层的动词短语是动宾结构,动词是“悔”,它的宾语是主谓短语“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三层,作宾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是“其”,谓语是由两个“动+宾”的动词短语“随之”和“不得极夫游之乐”组成的,这两个动词短语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随之”,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补充:

1、疑难句释.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 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2.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6)其孰能讥之乎(7)此余之所得也

A、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C、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第三篇:高一(必修一)文言知识小结

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

一、字音·字型

百舸争流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 怅寥廓

携 寂寥 颓圮(杞人忧天)惆怅(倜傥)

彳 亍

漫溯 斑斓(谰言)繁衍(敷衍)青荇

笙箫(萧条)涟漪 彷徨 檐头 瓦菲(菲薄)

荆棘

火钵

虱子

叱骂

门扉

忸怩

掐死

贻笑 麦糟 氾南 缒 阙(阕)

戮(戳、截)瞋(滇、嗔)忤视 拊心 药淬 变徴(微、徽)拜谒 玉玦

目眦尽裂 刀俎(诅咒、沮)飨士卒 樊哙(刽、脍)鲰生 谬论(绸缪)寥落(廖)桀骜 洗涤 不惮 和蔼(雾霭)踌躇

诧异(叱咤)殒身不恤

赁屋 浸渍 舔舐 揪斗

作揖(辑、缉)熬煎 蹒跚(栅、珊)解剖 戊戌(戍)叱咤 激亢 酣畅 蓟北 涕泗 箜篌 迥乎不同(炯炯有神)凝重 冉冉 撰写

凋谢

祷告

噩梦

窒息 婆娑 猪猡 缜密 骷髅 荤腥

瞌睡 弄堂 皮辊 水门汀 璀璨 足趾 拷绸 契约 怜悯 吮吸 耸入云天 九宵

橘子州 乾坤

翌年 酝酿 横亘

修葺 彘肩

卮酒

二、相关成语

风华正茂: 风采才华正盛

指点江山: 指点,评论;江山,国家大事 五彩斑斓: 多种颜色纷呈

满目凄凉: 充满视野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家徒四壁:尤言室内空无一物。比喻贫穷

捶手顿足:形容非常焦急,懊丧或极度悲伤的样子 因人成事: 凭借他人办成事情

长歌当哭: 愿意指用写文章代替哭泣;当,当作 切齿拊心: 咬牙捶胸,极端痛恨貌

怒发冲冠:

头发倒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 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图穷匕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毕露 不同凡响: 比喻事情不平常

殒身不恤: 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死亡 从容不迫: 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和蔼可亲: 和蔼喜悦的神色让人感到很容易亲近

胆战心惊: 形容非常害怕

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博闻强识: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屏息以待: 惊恐万状: 不假思索: 横七竖八: 生杀予夺: 耸入云天: 半死不活: 惊心动魄: 逆来顺受: 贪得无厌: 过河拆桥: 短小精悍: 秋毫无犯: 抑制呼吸来等待 十分惊恐的样子

没有经过思考,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纵横杂乱的样子

指帝王掌握生杀赏罚大权 高高的插入青天

形容没有精神,没有生气的样子

①,扣人心弦,激动人心 ②,谓令人十分惊惶恐惧

比喻对待无理的待遇或恶劣环境采取消极、顺从的态度 对财物权益孜孜以求,没有满足的时候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抛开

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能干 ②,形容文章篇幅不长而有力

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毛;原指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别人是刀和砧板,自己是放在砧板上被宰割的鱼和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里,自己处于被割宰的地位。

三、作者作品(略)

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

主要作品:《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

主要作品:《猛虎集》、《裴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等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文学家,且重在小说创作方面。

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作品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夏衍,浙江杭县人,著名著作家。主要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也是重要的散文集,经汉代刘向整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四、重点文言翻译

敢以烦执事: 怎么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越国以鄙远: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焉用亡郑以倍邻?: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指晋国)增加土地呢? 共其乏困: 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唯君图之: 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图,考虑,图谋

朝济而夕设版焉: 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以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是到不了这个地步的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他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能满足的呢?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的

旦暮渡易水: 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旦暮,早晚,形容时间极短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即使太子不说,我要要请求行动。微,假如没有;谒,请求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顾,不过,表示轻微的转折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是没用的小子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也: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而伤害了有德行的人的心意。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供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先王的宗庙。见陵之耻: 被欺侮的耻辱

函封之: 用匣子装起来

终已不顾: 始终不回头

唯大王命之: 一切听从大王的吩咐

少假借之: 稍微原谅他些

使毕使于前: 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今得而闻教: 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乃为装谴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与之同命: 与他同生共死

沛公安在: 沛公在哪里? 按剑而跽: 握着剑,跪着身子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杀人惟恐不能杀光,对人用刑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窃以为大王不取也: 私意认为大王不采取这种做法(为好)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干大事不必拘泥小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里 沛公奉为寿,约为婚姻: 沛公举起酒杯祝项伯健康,(又)跟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担任宰相,占有 全部珍宝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军营里没有用来助兴的,请让我来舞剑助兴

五、其他文学常识

新闻[消息(狭义的新闻)、通讯、特写等] 新闻“六要素”:WHEN WHERE WHAT WHO WHY HOW 新闻结构: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导语(第一段或开头第一句话)、主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结尾(结语)

(有的新闻还有背景,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新闻类语段压缩题比较好的解题流程一般如下

1.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2.准确地筛选出符合文题要求的重要信息。(陈述对象、事件、行为等)

3.整合取舍信息,注意“留用”“完整”。(“留用”意为尽可能选用原材料中筛选出来的负载着主要信息的原词。“完整”指组合后的答案必须涵盖所给材料的整体意思,完整地体现题目要求)

4.拟定答案,力求“简洁”“连贯”。

例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能超过15个字。(2005年河南)

[合众社联合国1948年12月10日电]“历史将这一宣言看成是联合国最显著的成就。”联合国大会主席赫伯物。伊瓦特博士在通过《人权宣言》时说。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苏联集团国家和沙特阿拉伯及南非弃权。尽管这一宣言详细内容不完全清楚,但它在一个国际人权法案中规定了基本的自由。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陈述对象(who)为“联合国”。而非“联合国大会主席赫伯物。伊瓦特博士”;事件(what)为“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人权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三句是对这一事件投票情况的补充介绍,四句是交代《人权宣言》的意义。因此我们可概括为“联合国投票通过《人权宣言》”或“联合国通过《人权宣言》”。

第四篇:文言句式和知识必修五教案

文言知识和句式

第一课时

必修五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 北冥有鱼

三餐而反 小知不及大知 此小大之辩也 而御六气之辩 而征一国者 旬有五日而后反 汤之问棘也是已 夙遭闵凶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二、古今异义 《归去来兮辞》

征夫:问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人事:尝从人事,(古:做官。

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幼稚: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年纪小或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情话: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之间表示爱情的话。)追: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腾王阁序》

宰: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古义:县令

今义:动词,宰杀)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古义:在今义:维护,维持)悲: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贫穷,少钱)赊: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古义:远

今义:赊欠等)

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古义:这

今义:常作判断词)再: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逢迎:千里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上路:俨骖

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路。今义:动身。)介:一介书生

(古:个。今:介绍,介于)

学士:孟学士之词宗

(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数:识盈虚之有数

(古:定数

今:数量)彩:彩彻区明

(古:日光今:彩色)

秋:序属三秋

(古:秋季的第三个月今:三个秋季)猖狂:阮籍猖狂

(古:狂放,不拘礼法;今:肆无忌惮)见机:君子见机

(古:看见细微的征兆。今:看机会看形势 《逍遥游》

果然: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众人: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虽然: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发: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大年: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海运: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动。今义:海洋运输。)虽然:虽然,犹有未树也。

生物: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天空飘浮的生物或云气、尘埃等.今:动、植物、微生物等。)之:二虫又何知

(古:泛指动物。

今:虫子。)野马:野马也,尘埃也

(古:流动的雾气。今:野生之马。)

春秋:蟪蛄不知春秋

(古:四季。今:春季和秋季,岁月;人的年岁)决:我决起而飞

(古:快速的样子

今:决定)枪:枪榆枋而止

(古:触,碰

今:枪械)适:适莽苍者

(古:往

今:刚好)

羊角:抟扶羊角而上九万里

(古:旋风

今:羊的角)比:行比一乡

(古:合 今:比较)《陈情表》

不行: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成立: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上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报答

今: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秀才: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告诉: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申诉,诉说

今: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辛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

郎中: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星火:急于星火。

(古: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指微小的光。)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受害人向法院告发。说给人听,使人知道。)寻:寻蒙国恩。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除:除宦洗马。

(古义:授予官职。

今义:去掉,不计算在内。)婴:刘夙婴疾病。

(古义:绕。今义:婴儿。)

息:晚有儿息

(古:子

今:气息;停止)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拳拳。今:少;不重要)浅:人命危浅

(古:不长。今:和深相对)薄:日薄西山

(古:迫近

今:轻微,少)废: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停止

今:没有用的)

三、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例: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却,使„„退却。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传》)

负,使„„承担。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活,使„„活下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腾、起:腾蛟起凤

(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彼于致福者

(使„„到来)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使„„满意;使„„信任)闻:谨拜表以闻

(动词使动,使„„知道)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㈡、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③“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下,使„„放下来。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

王,使„„做大王。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④“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勾践灭吴》)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温饱。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传》)

完,使„„完整无缺。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弱,使„„变弱。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审容膝之易安

(安:使„„安乐)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⑤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㈠、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⑥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师,以„„为老师。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师,以„„为老师。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

(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⑦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

美,认为„„美丽。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传》)

羞,以„„为羞耻。乐琴书以消忧

(乐:以„„为乐)悦亲戚之情话

(悦:以„„为愉快)善万物之得时

(善:以„„为善羡慕)

名词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師》)

军,驻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游泳。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

襟,连带。

带,环绕。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游褒禅山记》)

舍,盖屋。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游褒禅山记》)名,命名。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名,说出。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传》)舍,安排住宿。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传》)

刃,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焦土,成为焦土。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伶官传序》)

函,用盒子装。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前赤壁赋》)

下,攻下;

东,向东。乐琴书以消忧

(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划船)策扶老以流憩

(策:拄着)

上: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作动词,往上飞)

名词用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可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㈠、表示方位或处所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廉颇蔺相如传》)

前,上前。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上,向上;下,向下。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臾之地,北收要害之都。(《过秦论》)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传》)

廷,在朝廷上。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外:在门外。内:在家里。名词作状语。)㈡、表示工具或依据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席,用席子。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传》)

间,从小路。躬亲:躬亲抚养

(名作状,亲自)

但以刘日薄西山

(日:一天天地,名词作状语)㈢、表示比喻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像云一样。雄洲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

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翼,像翅膀一样。

形容词做动词

形容词可做谓语,但是不能带宾语。当形容词后面带宾语时,它活用为动词。方是时也,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游褒禅山记》)

明,照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

老,尊敬;幼,爱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传》)

严,尊重。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远离,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做名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师》)

乏困,缺少的东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惑,困惑。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幼:儿童、小孩子)倚南窗以寄傲

(傲:傲世的情怀)美:宾主尽东南之美

(形作名,才俊)

四美具,二难并

(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齐谐》者,志怪者也

(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在故老,犹蒙矜育

(故老:年老之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夙遭闵凶

(忧患凶丧)

猥以微贱

(卑微低贱的身份)愿陛下矜悯愚诚

(诚心)

四、文言句式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7、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8、以心为形役(为,被)

9、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10、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11、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1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1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14、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15、之二虫又何知

16、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1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9、惟兄嫂是依

第五篇: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8.《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 ⑴ 若合一契(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

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4.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今义:认为。5.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9.《赤壁赋》文言知识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⑵ 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5)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名词用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5)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6)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7)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3.于

(1)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呢。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4)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5)形容词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6.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三、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四、成语

羽化飞天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横槊赋诗 逝者如斯 杯盘狼藉 如泣如诉 遗世独立

10.《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

归纳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一词多义 1. 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心得,收获。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下载必修1、2册文言知识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1、2册文言知识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必修四文言翻译

    必修四文言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 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周任有句话说:“施展自己的才能担任职务,不能胜任就辞职。”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语文必修三 文言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

    文言句式和知识必修五学案(5篇范例)

    文言知识和句式(一) 必修五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 北冥有鱼 三餐而反 小知不及大知 此小大之辩也 而御六气之辩 而征一国者 旬有五日而后反 汤之问棘也是已 夙遭闵......

    初中文言知识归纳

    古诗分类集锦 一、诗中四季: (一)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张良出,要. 项伯具言臣下不敢倍德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令将军与臣有郤.距.关,毋内. 诸侯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不. 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二、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将......

    劝学文言知识归纳

    《劝学》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 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浅谈文言知识积累

    浅谈文言知识积累 以往,每学一篇文言文我们都让学生将文本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分项整理到积累本上。整个学期下来,学生的积累量庞大,成效却并不显著,学生再学文言......

    口技(文言知识)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