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高三作文审题复习教师版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1.如何提炼主题:
(1)摘取中心法。主要用于内容褒贬分明,中心比较明确的材料。即在认真阅读材料基础上,摘取材料中的中心句或能概括材料意义的某提示的语句作为材料立意的突破口。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1:根据你对下面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北大中文系主任谢冕在欢迎新生大会上说道,跻身北大,万里挑一,你们是同龄人的精英,来到北大,须摘去光环,从头做起。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
要求:①请从上面的材料中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自己在观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立意: 先学做人,后做学问 须摘去光环,从头做起 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
(2)内容归纳法。
例2 材料一:草地上有一只牛背鹰在捕食水牛吃草时惊飞的蝇虫,牛背鹰是南方一种常见的鸟类,因经常在家畜及水牛周围捕食而得名,南方的人经常可以看到牛背鹰与水牛和睦共处、相应成趣的景象。
材料二;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立意:和谐(和睦共处
相应成趣的景象
和谐社会
共同进步)(3)寓意联想法。
例子3:有一个过路人发现路边有一块泥土,散发出芬芳的香味,过路人就把泥土带回家,竟然满屋香气。过路人大惑不解,问道:“你是珍宝呢,还是稀有的香料?”泥土说:“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而已,至于我的香气,那是曾在玫瑰园里和玫瑰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缘故。”
立意:近朱者赤、陶冶的力量
(泥土——玫瑰园里——散发香味
事物——环境影响——产生结果)2.如何拓展思路
(1)方向(顺向、反向、横向)
例4: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①顺向立意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②反向立意
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③横向立意
(我们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2)对象(描述、评点、感想)
例5: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对象
内容
立意
乌鸦
老鹰抓羊→羡慕学习→被牧人抓
不能刻意模仿、要正确认识自己
牧羊人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
要确定好人生的位置、人贵有自己之明
小孩
“它也很可爱啊!”
要大胆地尝试,勇敢地追求
(3)要素(原因、情感、关系)
例6: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立意:①分析原因。
(鹿大批死亡
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
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 ②情感倾向
例7: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立意: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接上断臂持否定 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③辨明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6 立意:
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生态平衡不可违
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如何把握立意
(1)内容增删法
例8: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立意:(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别摔在熟悉的路上”(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要“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最狡猾的动物也斗不过有智慧的猎人)“只有把握规律,才能成功”(2)情感取舍法
例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60分)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立意:为别人着想是一种好的品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治标不如治本;交友要交鸠一样敢于指出自己的缺点、并提供建议的真诚朋友。
至于“要克服形式主义”、“嘲笑他人是可耻的”、“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保持自我)”、“不能知错不改”、“做人要讲信用”、“坚持就是胜利”、“要善于解剖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都是审题偏、离题旨,其中一部分就是情感上取舍不当所导致。
(3)语意轻重法有时我们审读一个材料,可以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着手进行立意,即前面讲到的摘取中心法,不过,有些时候中心语句是一个复句,或者是条件关系的、或者是因果关系的、或者是转折关系的,或者是假设关系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确定语意的轻与重来进行取舍。
例10: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立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分析: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语句是“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这是一个条件复句,重点应该在前半句,即在“边边角角”上,并由此可以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应该去除的一些东西,如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4、课后综合巩固训练:
练1: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冲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根据对材料的感悟,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④不少于800字。
【点拨】本题允许考生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仍然具有话题作文的特征。但因为没有 明确的话题,审题不再是从“话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作文就不再是以“话题”为范围,而是以“材料”的含意为范围,在准确把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确定写作话题。实际上这个材料至少可以转化如下三个话题:(1)面临诱惑(如何应对)(2)身处险境(如何应对)(3)优势与劣势。鲸:在水中庞大的鲸无疑是强大的,而当它无所顾忌的对沙丁鱼穷追不舍时,却没有想到危险逼近,自己原来的优势在沙滩上就成了要命因素。立意:强者仗恃优势而无所顾忌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者须看到潜在的危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懂得进退方为智者;该撒手时就撒手(学会放弃);要有忧患意识……
沙丁鱼:身体瘦小的沙丁鱼向沙滩方向游去是十分聪明的,善于利用自身条件和有利地形而引强敌于困境。立意:用智慧战胜强敌;智胜于力;善于凭借才能以弱胜强;要善于利用自身条件……
鲸与沙丁鱼的关系:在深水中前者强大而后者弱小,在浅滩上却强弱异变。立意:强与弱、优势与劣势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努力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才是智者;在有利于自己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无论从什么角度立意,作文都不能就鱼说鱼,而必须由鱼及人,联系社会生活,表现现实意义。
练2:有一位母亲,曾经问年幼的儿子,身体的哪部分最重要。当时儿子给母亲的第一个答案是“耳朵”,但母亲说:“不,很多人的耳朵是聋的,但他们依然活得很快乐,你再想想”。后来儿子一直猜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几年后,母亲再次问儿子同样的问题时,儿子回答的是“眼睛”。母亲笑着说,这个答案还是不正确,因为很多盲人依然活得很精彩。很多年过去了,儿子的回答似乎总不能令母亲满意,直到儿子走上工作岗位,又逐渐成了家庭支柱后,母亲才对儿子说:“孩子,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是肩膀。”
【文题解析】:从材料整体看,这是关于“人生”乃至“生命”范畴宏大而深邃的话题,但内容表述简单朴实。在母子关于“身体哪部分最重要”的回答中,“耳朵”“眼睛”都不是母亲想要的答案,最后母亲告诉儿子:“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是肩膀”。显然,这里的“肩膀”就是一种为自己也为他人的“承担”。“承担”就是一种踏实的举动,是一种义务的履行,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一种使命的开拓。简而言之,承担,至少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层级:一是学习、工作等任务的承担,二是生活责任的承担,三是生命意义的承担。可见,承担不只是承受和担当,还包含了创造和付出,这便是“承担”的本质和意义,也应该是材料的“中心含意”。至于“重要和次要”“引导和感悟”“自我与他人”等,只要能够围绕、扣住“承担”,也是符合题意的。但如果是“快乐”“坚强”“精彩”“成熟”等,那显然就偏离题意了。练3:
大树上住了天鹅一家,有几根细藤正沿着大树向上生长。老天鹅发现后,要孩子们赶快砍掉藤蔓,被孩子们拒绝了。几年过后,藤蔓长粗了,也长高了,一个猎人便顺着藤蔓爬到了大树上,并在天鹅的落脚处放上套子,结果天鹅一家都成了猎人的俘虏。
一、对象:老天鹅、小天鹅、猎人、藤蔓。
二、结果:小天鹅没听从老天鹅的劝告砍掉藤蔓,全家成了猎人的俘虏。
三、由果溯因立意: 1.从老天鹅角度:
老天鹅告诉小天鹅把藤蔓砍掉,但并没有说明原因,孩子太小,不明就里,拒绝了老天鹅的建议而导致悲剧发生——教育者或管理者要有长远的眼光,要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奏效。
立意参考:a.教育孩子要言传更要身教,否则难见成效。b.行动才有力量,虽有远见,若不能付之行动,也是枉然。c.劝说要晓之以理,否则,即使是真之灼见,也难以被人认同。d.育人要有道,管理要得法,监督要得力
2.从小天鹅角度: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要善于接纳别人好的建议 3.从藤蔓角度:
(藤蔓初长,不被人注意,但天长日久却成了天鹅一家的致命隐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误区提示]如果写成“细节与成功”的关系,重写“细节”的好处,但本文的“细节”(从天鹅的角度)却是坏因素,故属审题不细,导致偏题。
4.从猎人角度:立意参考:善于发现并利用有利因素。
第二篇:高三作文审题详解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作文题目】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指导】
分析材料可以抓几个关键点:“一片金黄”——“一穗泛青”,“准备收割”——“已经落地”,“一贯风格”——“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
1.农夫“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最后一粒麦穗黄了再收割,并且这是他的一贯风格。他的一贯风格是什么呢?就是要求事物尽善尽美。众所周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没有缺点就不是人了,而成了神。由此可以立意为:不要苛求完美,要能包容别人的缺点、瑕疵。
2.从“等这穗麦子黄了再割”,“等这穗麦子黄了的时候”“所有的麦子都已落地”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农夫一味的等待,没有抓住收割成熟麦子的大好时机,导致本该有的收获却化为泡影。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等到你准备好了,要靠自己去争取,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否则,后悔莫及。由此可立意为:一定要把握机遇,抓住机遇,时不我待。
3.“一穗泛青的麦子”是小,“一片金黄的麦子”是大,农夫因为一穗麦子影响了所有麦子的收割,只顾局部不顾整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由此可立意为:不要因小失大,做事要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利益出发,获得最大的利益。
三、论据推荐 1.苛求完美类 事实论据:(1)一渔夫出海捕鱼,捞到一颗晶莹圆润、光彩夺目的大珍珠。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有个小黑点。渔夫心想,要是能把珍珠上的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于是,他开始打磨珍珠,等黑点没了,珍珠也被打磨得荡然无存了。
(2)一猎人拥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可是他认为外观不出色,于是请了一位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行猎图。正当此人兴高采烈地拉近弓弦试试之时,弓却断了。2.把握机遇类(1)1985年6月份,中国歌剧舞剧院向她发出了邀请信,希望她能参加歌剧《白毛女》的重排演出、并饰演女主角喜儿。接到信后,彭丽媛的心情是又高兴,又害怕。在作曲家施光南的鼓励下,她不断刻苦练功,磨炼自己,终于在公演《白毛女》时获得空前的成功。【素材点拨】
企盼机遇是每一个渴望成才的人的共同心理,但是,并非人人都有抓住机遇的能力。彭丽媛有这个能力,所以她才向艺术的巅峰不断地攀登。彭丽媛的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做准备工作,在机遇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抓住它,从而获得人生的成功。(2)诸葛亮待机而出
诸葛亮,15岁时随家人为逃避战乱,离开山东老家辗转到湖北襄阳避难。17岁时隐居在襄阳城西的隆中。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大政治家管仲和军事家乐毅。因此,他隐居隆中边种地,边修学,静观天下,待机而出,人称“卧龙”。(3)拿破仑捕捉机遇 拿破仑法国18世纪政治家,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可他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兵军官。
1793年,他被汇报会往前线,参加进攻土伦的战役。正当革命军前线指挥官面对土伦坚固的防守犯难的时候,拿破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直接向特派员萨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在特汇报会员苦无良策时,看拿破仑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仑为攻城炮兵副指挥,并提升为少校。拿破仑抓住这个机遇,在前线精心谋划,勇敢战斗,充分显示出他的胆识和才智,最后攻克了土伦。他因此荣立战功,并被破格提升为少将旅长。终于一举成名,为他后来叱咤风云,登上权力顶峰奠定了基础。
(4)机遇属于有志者(陈胜把握机遇揭竿而起)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等900名贫苦农民一起被征发去戍守渔阳,因路上遇大雨,道路冲毁,无法按期到达,按暴秦的法律,误期处死。陈胜看到自己的处境,看到全国人民对暴秦的憎恨,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动员戍边卒杀掉押送他们的秦朝军官。揭竿为旗,以木棍、锄头为武器,率领这支900人的农民武装反抗暴秦。起义后,立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广大农民自带干粮,纷纷参加起义军,起义军迅速扩大,攻城掠地,势如破竹。终于推翻了暴秦的统治。
(5)机遇可遇不可求(儒勒·凡尔纳初涉文坛)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就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进入文坛的。凡尔纳18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上流人士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时,童心犹存的他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往下滑,结果撞在了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6)机遇来了要抓住(孟浩然错失良机)孟浩然40多岁时才到京师游历,他曾在太学作诗,满座宾客都感慨佩服,无人能及。一次,大诗人王维邀请他到内署,忽报唐玄宗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显示自己才华的时机,但孟浩然却惊慌地躲到床底下。王维实话实说,玄宗大喜道:“我听说过这个人,但从来没见过,他为什么要害怕得躲起来呢?”下令叫孟浩然出见。这原本是能让他平步青云的大好时机,但他又没好好把握。当皇帝问他的诗时,他朗诵的又是怨天尤人之诗,到了“不才明主弃”一句,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你自己不想做官,我何尝抛弃过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于是孟浩然被放还,一生未受重用。
(7)项羽坐失良机:项羽最后兵败身亡的悲剧,固然还有其他许多主客观因素,但与他当初在鸿门坐失良机不无关系。当项羽在鸿门放走刘邦时,范增就曾忿然感慨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理论论据
(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3)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
(4)如果你在时机成熟前过急行动,你将必得去擦抹悔恨的眼泪;而如果你放过一次成功的时机,你将永远抹不干懊丧的眼泪。
(5)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苏轼(6)大丈夫相时而动。/曹雪芹
(7)生活中最当良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要及时抓住它们,利用它们,这是生活的一大艺术。——约翰逊
(8)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巴斯德
(9)运气就象一个球那样圆圆的,所以很自然地,它并非总是滚落在最善良、最高贵的人的头上。——贝多芬
(10)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莎士比亚
(11)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的利用。——巴尔扎克(12)重要的事情是懂得何时抓住机会,其次便是懂得何时放弃利益。(狄斯累)(13)生命很快就要逝去,一个机会不会出现两次。(罗曼·罗兰)(14)要注意留神任何有利的瞬间,机会到了,莫失之交臂!(歌德)
3.因小失大类 事例论据:
商朝时期的商纣王为博美人一笑,把烽火台的烟火当成儿戏,致使真的敌国来袭世无一救兵!
三国时期刘备为关羽报仇丢失荆州地区从此势力大减
理论论据: 小不忍则乱大谋;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抓住芝麻,丢了西瓜
四、优秀题目
1.直接型 舍小利,获大利 ;接受瑕疵,收获美好人生;做事勿因小失大 2.对偶型 错过时机 因小失大;善抓时机 铸就成功 3.引用型 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比喻型 挣脱完美的枷锁; 擦亮机遇的火花,点燃人生的价值
五、重点突破之作文开头 好的开头的标准:
第一,要明。开宗明义,让读者了解你的论言或论述。
第二,要美。要先声夺人,指开头的形式美,技巧美,用引名句、用典故、引故事、比喻、设问、对比、类比、设悬念等技巧。
第三,要简。要简洁明朗,对于长的材料,不能全部复述原材料,引材料有两个办法:一是“一言蔽之”,二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从中心论文的角度选取即可。例如:
(一)引材料出论点 优秀开头:
1.正如材料中所叙述的那位割麦人那样,为了一穗没有黄的麦子,而舍弃了整地的麦子。这样的做法实在可笑。所以,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一定要学会顾全大局二不是只着眼于局部,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走向成功。——《要成功需顾大局》
2.割麦人为了等着一穗泛着青色的麦穗而不收麦子,结果等这一穗麦子黄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他这样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实在是得不偿失。可见,凡事都要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利益考虑,这样我们才可能成功。
——《做事要从大局出发》(二)引名言出论点 优秀开头: 1.“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是众所周知的谚语,然而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把握住机会呢?材料中农人一味等待,最终失去了收成的大好机会,以致使他失去了全部的麦子。因此,我们要懂得把握机遇,不断地越自己。
——《把握机遇,超越自我》
2.“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意思很明确,就是失去了重要的部分,只拾取了一点小利益,得不偿失。这是不好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学会顾全大局,牺牲小我,成就大事。
——《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三)用排比出论点 优秀开头:
1.泰山不拒绝细土泥石,故成其高大;江海不拒绝小溪河流,故成其深远;森林不拒绝叶野草小树,故成其广阔。由此可见,包容成就人生。《成就包容人生》 2.羚羊群面对灭种之险,因放眼大局,选择飞渡才得以种族的延续;草原狼面对凶猛强大的天地,因放眼大局,选择群居,才得以称雄草原;牧羊犬面对狼群的进攻,因放眼大局,选择誓死坚守,才得以保护羊群博得主人的赞美。由此可见,放眼大局,才能博得精彩。——《放眼大局,才能博得精彩》
3、一花凋零逊色不了整个春天;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整个星空;一麦尚青阻挡不了丰硕收成。倘若因一花凋零而哭泣,因一星陨落而叹息,因一麦尚青而停滞则必将错失一切美好,可见:为人如果至察,则必将因小失大。——《为人至察,因小失大》
3、是什么让大禹八年治水身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什么让后羿不顾自己安危,上射九日,下除猛兽;是什么让女娲不辞劳苦炼五彩石补天。是他们都有一颗顾大局,喂百姓谋幸福的心。他们不为小我,而是为大家着想,他们的精神会永远流传百世。
看清自己的利益,不要因为一点小小的利益,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要立足整体,喂为大局着想。
六、优秀例文展示
浅议因小失大
不要为了一株小苗而丢失整片森林;不要为了一朵红花而忘记整个花园;不要为了一掬溪水而忽略了整片大海。面对人生的靶子,切勿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止步,我们应做离弦的箭,直中靶心。
生活中不少人鼠目寸光,犯了不少因小失大的错误,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吗?
中国清朝,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他们为了一时的安静,阻碍中国的对外贸易。而当这个泱泱大国正做着美梦,正享受着安逸的时候,别的国家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己经落伍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也随之破灭。封建统治者的行为不就是因小失大吗?为了暂时的闲适生活,把中国完全与外界隔绝,这与把刚出生的小鸡蛋吞下有什么差别,母鸡为了小鸡能安全孵出的本意是好的,可是又怎能把它与外界交流的途径封锁呢?只有运用正确的方法,从大局出发,树立全局观念,而又统筹兼顾才能把事情办好,才能登上世界的巅峰。
不仅我国犯过这样的错误,外国也避免不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他们为了使国家的经济,政治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为图得眼前经济水平的提高,生产的发展,使被工业污染的河流不得到及时的整治。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试问即使达到了所想的经济的效益,却要付出多少代价才挽回环境的污染局面呢?
在我们的身边,因小失大的例子更是不计其数。为了玩电子游戏而荒废了学业,为了一时的懵懂而浪费了青春年华,为了暂时的舒适生活而不努力学习„„这一切难道不是我们目光短浅,没有分清利害关系而造成的吗?我们正值豆蔻年华,是初升的太阳,还拥用无限的活力与精彩,我们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奋力,朝着梦寐以求的希望冲去,也许太多太多的诱惑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但我们必须坚定立场,切勿因小失大,切勿等待事己定局而在岁月的黄昏里哀叹,痛哭!
即使一棵小苗的枯死,也要相信森林的活力,即使一朵红朵哀败,也要相信花园的美丽,即使一掬溪水的消失,也要相信大海的澎湃„„在小小的利益面前,坚守更深更远的目标,创造更大更美的奇迹。
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把持人生的信念,漠视身边的小利益,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大行不必顾细谨
整片麦田,因为一穗未熟的青麦,而枯萎落地。我们在可惜的同时,也审视着那个取舍不当的那个割麦人,只因追求事事完美,落得了颗粒无收的结果。于是,想起了鸿门宴上的那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古往今来,有多少故事或人物在诠释着此处的深意。他们中间,有的追求细枝末节而贻误全局,有的苛求圆满而最终抱憾,而有的却能放眼全局而成就伟业。五柳先生也曾在晋代吟出“读书而不求甚解”的词章,告诉后人不必细究书中的要义,吟诵抄览更能理解书文的精髓,获得非凡的感悟。在他眼中,求甚解往往一事无成,不求者,反是得其感悟。唯有全局了然于胸,才自能通晓世事,参透人生。
兵家常说:做大事,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正是拥有这样一种眼光和胆识。面对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共产党人从全局出发,在与其斗争的同时,积极谋求合作建国,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为了和平建国,不惜放弃一些小的利益,来争取最大的民主。试想,如果共产党处处保求,绝不做出任何的退让,那么就失去民心,无法建立新中国。可见,一时的牺牲,一处的放弃,并不是全盘皆输,而是赢来最终成功的可能。
因而,“大行不顾细谨”是一种思想的高度,是在纵观全局后做出的选择。的确,这需要付出一些代价,那可能会让人暂时疼痛,甚至后悔,进而中断前进。但那仅是黎明前的黑暗,舍得芝麻才能捧到西瓜,如果保守到连芝麻也紧握在手,那也许到头来只剩下手中的一粒了。于是,我们应该学会取舍,学会舍小得大。正如炒股,真正的赢家绝不是分厘不丢的人,而输者往往是贪图小利而一败涂地,没有智谋没有胆量,更是不可能玩转股市满盆钵,自由穿梭其中了。
当然,不顾细谨并不意味着忽视细节,不重小处的积累。这种思考,是在不能双赢的情况下产生的。唯有面对选择,才要慎重的前行,不要因眼前小利迷了双眼,乱了方向。
江河入海,不因一朵浪花而停止流淌;雨雪润物,不因一株嫩苗而放弃飘落。朋友,请睁大双眼,放眼全局,经营好属于你的那片麦田。
眼中能容沙
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耿直不阿,事事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我们常常称其是“眼里不容半粒沙”,可这样真的值得仿效吗?
麦田一片金黄,仅有一穗青麦,为等其成熟,落得颗粒无收;树梢硕果累累,仅有一枚青涩,为等其红透,落得果实满地腐烂;棋局一片大好,仅有一处不利,未将其扭转耗时费力,落得满盘皆输。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不必苛求完美,要接受缺憾,眼中可以容下沙子。眼中容沙,是为了保障全局利益。有些时候,细微之处的缺憾并不会损害全局利益,若是与其斤斤计较,反而会影响整个局势的发展。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对于刘备这堂堂一代豪杰来说,诸葛亮如此待己甚是有失礼节,更何况自己又位尊权重;但刘备为兴复汉室,谋得良才,便放下挑剔的架子,用一颗宽宏博大的心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潜心辅佐。而曹操虽为一代枭雄,却容不得杨修的一点卖弄,虽铲除了心中所恶,但失去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谋士,常常受困于策乏计短。所以,为了保全整体利益,我们应该“眼中容沙”。
眼中容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全局发展的要求,有时情势危急,便不允许我们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紧抓不放。战争当中战局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李云龙深谙这条战争法则,每当战机出现,从不向上级请示,受困于形式的束缚,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打击敌人,屡建奇功。如此行为,虽有悖与上级命令,但打击了敌人的力量,不拘小节,顺应了战局发展。所以在事情发展趋势下,我们也要“眼中容沙”。
眼中容沙,也要看什么是“沙”,有多少“沙”。不苛求完美、不因小失大,我们必须接受缺憾。而如果面对不应该接受的“沙”,即使半粒也不应容入眼中。为官者必讲清廉,可有些官员却贪赃枉法,为“与人方便”,他们接受了小小的恩惠,可贪欲慢慢膨胀,最终将整个人吞噬。许多贪官伏法后哭诉,是第一次极小的利益取得造成了最后悲剧的发生。所以,面对不该容忍不能接受的罪恶之“沙”,我们莫不可将其容下。
眼中容沙,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睿智的处世方法。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过分追求完美,而要寻找缺憾与目标的最佳契合点,允许缺憾存在,寻求最大利益。
眼中容沙——我们应如此面对生活。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生活好似围棋局,黑白二子定乾坤。只有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踮起脚尖,放长眼光,才可披荆斩棘,驰骋疆场。若不想损失一兵一卒,那在你踌躇之余,便失去一片河山。
割麦人眼里不容沙,为了一穗麦子,失去整片麦田;持玉人眼里不容沙,因为一丝瑕疵,不惜将玉石加工成玉珠,但珠未成,玉已碎;节俭人眼里不容沙,为了在黑夜里找到丢失的火柴,不惜损失一盒火柴。幽默的故事不禁使我深深感悟:且不可把自己夹在阴暗的一隅,要放长眼光,纵览全局。
曾有多少人试图为维纳斯接上断臂,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当他们从塑像的整体造型欣赏时,发现塑像因残缺而具有难以言喻的美,塑像损失了手臂,但我们却收获了一件艺术品。是啊,人生就是得与失的反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有心怀“会当凌绝顶”的抱负,才可以尽收山河迷人的景色。如果你因一个骨朵的飘落而放弃欣赏春天的芬芳,如果你因一场暴雨的侵袭而放弃欣赏夏日的激情,如果你因一片树叶的凋零而放弃欣赏秋日的丰收喜悦,如果你因冬日的肃杀而放弃欣赏白雪的纯净,那么,朋友,你不仅逝去纷繁的四季,更失去人生的传承与更替。
纵观全局,是一种睿智的生活态度。只有懂得这一道理者才可得民,得心,得天下。古有赵威后,放手长安君质于齐,不仅赢得了民心,更替爱子巩固帝位。一时的安逸与时代相传的地位相比,孰轻孰重?纵观全局便可心知肚明。近有毛泽东,大胆放弃延安,实现部队转移,为革命保存了胜利的火种。纵观全局,要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胸怀气概。
但他——项羽,昔时的帝王,今日的败寇,却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为了虚无的面子,为了一时的傲气,最终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纵观全局,需要遵守“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真谛,要谙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当然这不是让你面对邪恶,不管不顾,助长社会歪风邪气,而是让你在无关是非面前,舍小取大。
纵观全局,谁说眼里不容沙?你可以像蚌一样,用身体的韧将它化为明亮的珠,实现人生的梦。
第三篇:高三作文审题2
高三作文审题训练2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语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点鲜明。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有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人们不能漠视数据,数据是科学的度量。
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的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多样,数据的运用和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了种种的挑战和变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是世界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1947年,他执导的电影《开往印度的船》杀青后,出道不久的伯格曼感觉良好,认定这必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他甚至把握十足地说:“不准剪掉其中任何一尺。”并且连试映都不举行就直接进行首映。结果令他后悔莫及,拷贝出了重大事故,首映彻底失败。
第二天,他看着报纸上的影评,痛心疾首。就在此时,他的朋友笑容可掬地出现了,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明天照样会有报纸。”明天照样会有报纸,是的。此后,伯格曼在每一部电影的制作中,他只要有空,就去录音部门和冲印厂,学会了与录音、冲片、印片有关的一切,还学会了摄影机和镜头的知识。一代电影大师就这样起程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回来时端着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有的普通,有的昂贵,有的精制,老师让大家随意享用。
等每个学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师说话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所有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的都是那些朴素便宜的杯子。杯子不会让咖啡的质量变得更好,很多时候,只是让它变得更贵一些,甚至,有时候,让人忽略了到底我们在喝什么。”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②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③美国物理学家费因曼说:“我有一双神奇的手,一只不断重复,另一只不断地颠覆前人的理论。”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朋友的座右铭是“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他解释说,群居守口,就是不言是非,不传绯闻,不言人恶,见贤思齐。独居守心,就是禁嫉妒之心、轻狂之心,养宽容之心、自省之心。心是根,言是叶,根深才能叶茂。
你是否赞成这位朋友的见解和说法?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先选择切好的橙子。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来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汉字评选活动”在青岛揭晓,“微”字脱颖而出。推委会认为,“微”指的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指的是北京暴雨中152位民工奋力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我们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指的是上升乏力、集体焦虑的弱势群体的“身微力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民权运动代言人、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在《随风飘荡》中唱道:
一个人要多少次仰头,才能望见苍天;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民众呼号;
多少人死后他才知道,无数的人性命已抛。
朋友,答案在随风飘荡„„
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自拟标题,不少于7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第四篇:高三各类题型作文审题
高三各类题型作文审题(教师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作家铁流为评职称考英语计算机,12年屡战屡败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据说,2012年,铁流将近6个月什么都不干,只练习计算机考题,可他一年内4次报名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还是没考过。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引】这是一道新闻类新材料作文。在命题上具有开放性,考生可抓住材料中心内容或其中某一侧面立意行文。(1)把握材料中心内容:作家铁流12年来因未通过职称考英语计算机考试,没能评上副高职称。这主要是现行职称制度对专业人才评价惹的祸。(2)选取材料中一个侧面分析,铁流为了评职称坚持考了12年。这坚持,浪费了多少宝贵的创作时间。何不坦然放下,追求人生更有价值的东西。(3)选取材料中一另一个角度分析,“铁流将近6个月什么都不干,只练习计算机考题”,作为一名作家,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创作上,不能舍本求末。参考立意:(1)请勿苛求人才都须成全才;(2)人才管理评价体制须改革;(3)放弃,也是一种美丽;(4)别本末倒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近日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①89.9%的人认为适当的恶搞是可以的,但应坚守“恶搞”的底线。②网上流传的各种“恶搞”中,65%让他们难以接受。③他们认为道德伦理(72.1%)、红色经典(71.4%)、传统文化(65.5%)、他人人格(63.7%)不应该成为恶搞的对象。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指引】这是一道新闻类新材料作文。材料的背景是对“恶搞”的看法,考生可结合材料
(二)发表自己的看法。(1)从材料中“89.9%人认为适当的恶搞是可以的”的角度分析,一般娱乐性的能缓解人们压力的“恶搞”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须有底线。(2)从多数人认为“道德伦理、红色经典、他人人格”不该成为恶搞的对象这角度分析,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恶搞的。(3)从“65%人认为网上流传的恶搞难以接受”这一角度看,有的恶搞者的价值观、文化品质等不被常人接受。参
二、考立意:(1)颠覆与坚守;(2)坚守底线;(3)尊重历史;(4)敬畏传统文化;(5)
不容忽视的亚健康文化品质。
言论类新材料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村上春树说:“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引】这是一道言论型的多则材料作文题,在审题时要注意一个原则:逐则分析,对比解读,综合辩证。(1)村上春树的话带有一定的比喻义,墙比喻强者,鸡蛋比喻弱者,“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表达了他对弱者的同情、支持,表达个人应有的道德勇气。这样的思考放在当下,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2)罗曼·罗兰的话通俗易懂,在面对弱者、强者的选择上,固然要帮助弱者,但首先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强者,才能更好地帮助弱者。(3)综合辩证:两则材料观点看似相反,但通过逐则分析,对比解读后,其实是可以综合理解的,不管是站在弱者一方还是自强助人,都反映了对弱者的关注、理解、支持。参考立意:(1)支持弱者,关爱弱势群体;(2)弱者当自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11月17日22点多,北大“百年大讲堂昆曲演出”结束,于丹被主持人邀上舞台做总结。在她说要“代表”全体观众向演员鞠躬时,遭到台下观众喊“请下去”。面对此事件,有人说:“主办方请不懂昆曲的于丹发言,这是典型的名人崇拜。” 也有人说:“别动不动就代表观众或公众。”
还有人说:“你可以不同意于丹的观点,但请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引】这是一道言论型的多则材料作文题。围绕“于丹被轰”列举了三个观点,每个观点代表了一个写作角度。(1)“主办方请不懂昆曲的于丹发言,这是典型的名人崇拜。”主办方请于丹上台发言看中的是于丹的明星学者身份。于丹被轰,其实是对名人崇拜说不,对庸俗的拒绝。(2)“别动不动就代表观众或公众,因为‘被代表’不出声的时代已过去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公民的我们,已经不能“被代表”,而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3)“你可以不同意于丹的观点,但请尊重他人的发言权。”表面上看,被轰的人是于丹,实际上轰走的是思想的独立与自由。因此,你可以看不起于丹,但请尊重思想独立自由。参考立意:(1)向名人崇拜说不;(2)我的声音我做主;(3)尊重他人,捍卫自由。
(以上由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供稿)
诗歌类新材料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琴诗
苏 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写作指引】这是以一首古诗为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关键要读懂古诗的意思。这首诗的立意点有很多,核心点是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联系”。琴声的美妙是演奏者饱含情感,出色的技巧弹奏出来的。好琴在妙指拨动下,铮铮的琴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扉里。弹毕,余音绕梁,绵绵不断。如果想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演奏者和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1)“世间万事万物皆有联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题目,可写的东西很多,但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是写好本次作文的关键。(2)入题的最好方法是化大为小。(3)“世间万物皆有联系”的对象,万物千丝万缕联系在一起,有因有果,有悲有喜,有难有易,好事可以成了坏事,坏事可以成了好事,等等,正是相反相成。参考立意:(1)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2)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3)世间万物皆有联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罗曼·罗兰有这样一句诗: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不限,文体鲜明;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引】这是富含哲理的现代诗句为材料的作文题,诗意明确,理解诗本身并不困难。从这则材料来说,(1)认真学习和清楚自己的不知。我们不是为了完成学业,为了文凭而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洗涤自己的心灵,正视自己的不足,把书本用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既引领学生懂得读书,明白读书的目的,传承文明,又引领学生感受、思考社会和人生。它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这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2)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力。要落实新课程标准中“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绝好的方法是在写作中考查学生的思辨力。材料中“读书”与“读自己”“发现自己”是相关的。因此,“读书,发现自己”是写作中绝好的话题。参考立意:(1)在读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2)读书除了传承文明,同时要思考社会和人生;(3)树立健康向上的学习目标。
(以上由四会市华侨中学张燕梅供稿)
三、阅读下面的小诗,然后按要求作文。
你知道,你爱惜,太阳天天升起;
你不知,你厌恶,太阳天天升起。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引】在诗歌中,“太阳天天升起”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自然规律,而“你知道”,“你爱惜”“你不知”,“你厌恶”只是一种主观情感,一种自我好恶。人的主观情感是无法左右客观存在的,想让客观存在、自然规律依照人的主观意愿和自我情感而改变,更是不现实的。因此,尊重客观存在,遵循自然规律,就是这首诗的主要意思,当然也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譬如,我们决策、做事需要尊重自然,需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等等。当然,也可以作这样的引申,要“适应”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寻求规律,不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从而达到“和谐”的美好境界。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开去,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太阳不会因为我们的心情改变而改变,不论你怎样,它总是东升西沉。那么,人生在世与其痛苦地活着,不如快乐地生活。总之,本题的最佳立意是“尊重”与“适应”,沿着这个方向构思写作,必能写出美文佳作。也可以写成以“阳光”为主题的抒情散文。
(以上由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向明康供稿)
话题类新材料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媒体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
播者。在互联网上,每一个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媒体,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信息海洋。自媒体,在近5亿网民、3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境内50余家微博客网站,每天更新帖文达2亿多条。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自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指引】这是一道话题型新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关键是概括提炼话题,立意选材才不会偏题跑题。(1)从个人角度来看,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传播信息,个人的力量不容小觑,当更多的人不但关注自己也关注别人,那么我们就具备了公民意识。(2)从积极意义上看,每一个人都是媒体,能够反映社情民意,能够进行舆论监督,对许多重点热点事件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不仅是对传统媒体,也是对社会的推动。(3)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毕竟不是每个人的信息都是准确的,目的都是积极的,难免有不实传播,甚至是虚假的,恶意的,恐慌性的,所以在发布、评论、转发时,要更理性更谨慎。参考立意:(1)自媒体体现了公民意识;(2)理性对待自媒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下,“百度一下”已成为一句口号,狭义上是指到百度网站搜索一下,广义上泛指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发展迅猛,网络搜索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同时,网络搜索的弊端也日渐凸显。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指引】这是一道话题型新材料作文题,话题就是“怎样对待网络搜索”,不能抛开“搜索”二字去谈网络的利弊。(1)抓住材料中“网络搜索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从积极意义看,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极大地方便生活学习工作。(2)抓住材料中“网络搜索的弊端也日渐凸显”一句,联系生活实际,从消极意义看,盲目依靠,缺乏自我思考,不利于创新创造。(3)结合以上两方面,辩证看待“百度一下”,既要充分利用,也不盲目依靠,才能造福生活。参考立意:(1)“百度一下”又何妨?(2)拒绝“百度一下”;(3)合理利用“百度一下”。
(以上由广州市海珠区海珠中学刘超衡供稿)
故事类新材料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日,我到一朋友家作客。朋友家小孩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伯伯,遥控器就交给你啦。”突然,小朋友把遥控器送到了我面前。“我们一起看吧,这节目我们也喜欢看的。”本来不喜欢看动画片的我客气地望着他笑道。可小朋友执意要我掌握遥控器,说自己要去做作业了。我望着孩子的离去的背影,屡见不鲜的情形历历在目:孩子霸着遥控器,谁也不让;或直接从大人手里抢过遥控器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或被大人抢去了遥控器之后,拼命地大吵大闹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指引】这是一道故事型新材料作文题,几乎没有审题难度,但关键要选择好立意的角度。(1)从小朋友的角度来看:小朋友尊重他人,有礼貌懂礼节。这种谦让品德难能可贵。(2)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人之初,如玉璞”,孩子的性与情,是靠父母
来塑造的。孩子品德的形成关键在家庭教育。(3)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为何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而孩子的品行却千差万别呢?因为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庭教育决定孩子成长的方向。参考立意:(1)对孩子影响更深远的是家庭教育;(2)对孩子早教和善教是父母的职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外资大企业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这家企业聘请了20多个著名经济学家和一大群博士、博士后,耗费数百万元,通过复杂的计算和先进的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扫描探测器会检测到,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开,准确率超过95%。后来,一家小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两个农民思索片刻,花几十块钱买一台风扇放在一边吹,空皂盒被吹开了,准确率100%,一举攻破难题。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指引】这是一道故事型新材料作文题,其材料不难理解,但有一定的立意难度,故联想与辨证思考极为关键。(1)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把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2)一个人的专业知识、一个人的优势有时反而成了自己的牢笼。知识人往往跳不出因为专业和优势而形成的思维模式。这往往成了自己事业发展的瓶颈。(3)“中国制造”之所以不能成为“中国创造”,很可能就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和评价体系中,过多对这种“急智”、“小聪明”沾沾自喜,而轻视了真正的投入和研究,轻视了自主创新。我们太善于耍小聪明,太擅长从面子上解决掉问题,而常常忽略了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参考立意:(1)要善于运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不要让专业知识和思维优势成了自己的牢笼和事业发展的瓶颈;(3)简单的“急智”与“小聪明”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不利于思维创新和科技发展。
(以上由清远市清新一中邹天顺供稿)
寓言类新材料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雪豹同狐狸争论谁漂亮。狐狸对雪豹说:“你的漂亮只是有花斑点点的皮毛,而我的头脑里却充满各种灵巧的心思,我可比你漂亮多了。”
燕子同乌鸦争论谁美丽。乌鸦对燕子说:“你的美丽只有在春天才能显示出来,而我的身体即使到了冬天也照样能经受考验,我可比你美丽多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引】这是一道寓言型的材料作文题,考生在审题时要把握材料的寓意,通过分析角色的言行确定立意。(1)狐狸认为自己比雪豹漂亮,是因为头脑里充满各种灵巧的心思。灵敏的头脑胜于美丽的身体,狐狸认为漂亮,皆因内在美。(2)乌鸦认为自己比燕子美丽,是因为身体即使到了冬天也照样能经受考验。能经受考验胜过短时的美貌。(3)材料中的动物,都相互比较,但是,“比较”是一个很空泛的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题,不是最佳立意;如果因为动物自夸,而得出“美在低调”的结论,也不妥当。参考立意:对这则材料主题的把握,可采用“抓寓意法”,具体为:(1)美在心灵;(2)真正的美能经受考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农夫把收割好的粮食放入粮仓。
燕子看见了,马上告诉麻雀,麻雀飞进窗户啄食谷子。农夫发现了,便布下套索,但是麻雀却没来。农夫于是收起绳索并大声说不打算活捉鸟类了,说完悄悄地在粮仓外面布好捕雀工具。燕子就马上告诉麻雀,说不会有什么危险了。麻雀飞来啄食谷子,结果全部被关在粮仓里。
麻雀对燕子说:“你撒谎,说我们没有危险。”燕子却回答:“是农夫骗了我。看来人家说的话不能全信。”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引】2012衍生了种种世界末日谣言,还有网上留言,此起彼伏。材料暗合时下热点。对这则材料主题的把握,可采用“抓关键句法”。燕子最后的回答“看来人家说的话不能全信”就揭示了主题。(1)燕子自始至终都将所见所闻如实告诉麻雀,但是燕子对所听到的话不加分析,最终导致麻雀被俘。(2)麻雀对燕子提供的信息不加甄别就相信了,以致落入圈套。(3)农夫巧妙地设置圈套,最终解决问题。参考立意:(1)要善于甄别信息;(2)不要偏信谣言;(3)不做错误信息的传播者;(4)要善于思考问题;(5)要灵活处理问题。
第五篇:高三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师用)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一、材料类型: 1.2.3.4.具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 并列相关类(言论观点、行为事件)人物叙事类(真人真事、传说故事)寓意象征类(寓言故事、具有寓意的人物场景)
二、不同材料类型的审题方法
1、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方法)找寻关键 分析内涵 怎样找到关键词句?①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
②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③人物之间的对话
【材料】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抑或人生,都存在吸收与给予的现象。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由于立足点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同。【分析】
关键词:吸收——索取
给予——奉献 关键句:“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分析得出论点:讨论索取和奉献的关系。
2、并列相关类——(方法)求同存异 辩证分析(做到两个“同时”)①找出多则材料内涵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别。
②辩证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对立等),同时又要有侧重点。
【材料】
①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②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分析】
相同点:怎样活着才有价值?为别人?还是为自己?
差别:材料①“不为别人而活”强调不能被别人左右,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价值。材料②“为别人而活”是强调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实现价值的升华。
辩证分析: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要有奉献精神,实现价值的升华。
3、人物叙事类——(方法)概括情节 以果推因
①整体概括材料的主要情节。②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物事件的结果分析其原因。【材料】
古时候有个很有才能的人在朝里做官。一天,他接到皇帝旨意,安排他去放牛。这个人并不觉得委屈,而是一心一意地放养牛群。他早起晚睡,把牛喂得个个体格健硕,毛色顺亮。皇帝见他不计得失,不图名利,把养牛这样的小事都做得如此好,于是便委以大任,让他担任宰相。一下子从一个放牛的变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重臣,这个人依然全心为公,为人谦逊,一点架子也没有。他还常常深入民众中,了解民间疾苦,深得百姓爱戴,政绩非凡。【分析】
主要情节:皇帝安排官员去放牛,官员认真放养牛群,做得很好,后来皇帝就任命官员担任了宰相。结果:皇帝任命官员为宰相。原因:官员放牛做得很好。
放牛和作宰相分别对应小事和大事。联系生活实际,很多人都想成就一番大事,但是却对一些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于去做。由此得出材料的立意:①先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②以成就大事的心态去做每一件小事。③不管事情大小,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④不管处于什么岗位,都要爱岗敬业,做好自己我分内的事。
4、寓意象征类——(方法)透过表象 联想到人
透过材料的表象,理解寓意。进行“由物及人”、“由事及人”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由材料中的行为事件联想到人的生活实际,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材料1】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分析】
1、各个意象的寓意①买:选择。②买的原因:喜欢。③(果汁、咖啡、矿泉水)饮料:兴趣爱好、人生道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等。④(甜的、又苦又甜的、淡淡的)口味:特点、风格各不相同。
2、分析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材料的立意: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不要跟随别人的脚步。②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材料2】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他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他又想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生命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分析】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首先概括主要情节: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分析材料,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最后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①蜗牛选定的目标太遥远了,以他的能力根本无法完成。②蜗牛放弃了大的目标后,什么也不肯做了,最终一事无成,死在草丛中。
从蜗牛联系到人,明白故事的寓意:①立志、选定目标时要符合自身实际,不能好高骛远。②做事要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三、随堂总结:
①整体理解材料,不能局限于只言片语 ②深入理解材料,不能停留于表面现象 ③综合运用方法,不要孤立于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