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师生都较为关注作文的复习方略。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语言:“作文,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
综观近几年我们这套高考试卷的作文,有如下特点:
1、在命题形式上:主要是新材料作文。
2、在命题内容上:关注热点,贴近生活,注重思辨,凸显底蕴。
3、在情感表达的要求方面:注重真情实感,要有思想,摒弃华而不实。
鉴于此,在备考时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地来提高写作能力。
在此期间,我们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们每月有细致周密严肃认真的月考,这样,学生每月便有一次非常正规的写作机会。成绩出来后,请批阅作文的教师交流批阅体会,总结优点与不足。针对批阅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任课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例如,从以下几方面:
1、审题:必须审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读明白材料的表层意思,然后思考材料隐含的深层意思。有的材料会在最后一段直接透露命题者的意图,所以要关注最后一句总结性的话语;但更多时候是命题人的意图隐含在材料的对话中或是叙述中,这就必须要抓取关键词,进而提炼最佳角度。比如十月份统考的作文,如何提取出“适应与改变”就得和同学们讨论讨论了。
2、拟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想使之动人,就要精心营造一 1
靓丽题目。个人以为,标题中有动词不失为一好办法。若是议论文,不如就让你的题目显出你的立意。切忌题目含混晦涩云里雾里大费琢磨,高考评卷那么紧张的氛围,谁能一直在那儿琢磨你的标题呢?
3、文体:最忌“四不像”。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议论文来写的。议论文容易把握些,能扣住主题。议论文重“理”,重思辨,以说理为主,忌讳“以叙代议”。若写记叙文,就要注意重“情”,重形象,以描写为主,再加之以点睛的议论句或抒情句。
4、结构:要严谨,即做到首尾照应。开头提倡“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这里必须强调:开头至关重要。尤其在现在这种批卷形式下,微机录入,快速赋分。开头是不是决定着阅卷者往后读的兴趣呢?当然好的开头方式有好多,这可以在专题复习时细化。在讲评结构时还要重点提出“过渡句”,尤其在议论文的说理过程中要用过渡句把素材和自己的观点联系起来。
5、文面:卷面清晰,书写清楚,这是基本功。字不一定非写成“司马体庞中华体”,当然,蝇头小楷、潇洒行书固然好,前提是必须好认啊,就这一点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还做不到。哪怕你写的是幼儿体,横平竖直的也好啊。字数必须够,而且还不能到800处戛然而止,怎么也得超出一点。
这是教师在讲评时必然要说到的。
对那些被赋予高分的文章,我们将其挑出,再筛选,然后印发给整个高三年级,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高分之道。这样,经过教师指导,再读同龄人的文章,好多同学都觉得颇有收益。这是年级组的做法。
科任教师又将本班同学的文章分发下去,让同学们仔细修改,极尽所能地清楚抄写,对本班少部分作文有严重问题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最后,再请同学把自己历次作文装订成册。
其次,在两次月考之间,可以根据本班同学情况适当地进行写作训练。比如,班里同学文面不清,就挑选审题立意较为简单的作文题来做,在课上当堂完成或者课上至少完成600字;若是大部分同学审题立意欠佳,就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审题立意的专门训练。我尝试这样做过:每次印发三道给材料作文题,在课上选择而作,审题,确定最佳角度,然后再写作,最后挑出优秀作文讲评。
这时的训练教师还要在内容、选材、语言上要求同学。
1、内容: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即有思想。不要在作文中单纯地发牢骚,要表达出“关怀之情”,对你说不清楚的政治事件就不要去评论了或者说不触及了。要体现真善美,积极健康,昂扬向上。
2、选材:有详有略,有正有反。古今中外,适当典型。例证方面别出现“我们的邻居的一个亲戚”怎么怎么,这太不具有典型性了。善于说理的可以只就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善于旁征博引的可以多则材料排比运用,一句话一个事例。
3、语言:在应试作文里比较忌讳写长句,因为长句有时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语言要简洁明快,多用比喻、排比。最好是不要中英文混用、文白夹杂。语言有文采固然很好,但是没有思想、内容空虚,仅为华丽辞藻的堆积只能招来反感。所以若通篇飘渺华丽却不知所云只能说让人审美疲劳。
第三,日常作文素材积累。
1、在进行课本复习的同时,重新在教材中挖掘收集作文素材。如《游褒禅山记》中的议论段落,“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如选修教材中的《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如《先秦诸子》中诸子之言论与思想。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挖掘,联系材料,写作文章。在今年五月份学习先秦诸子的篇章时,我曾让同学们就所选《论语》语句写作文章,行文中至少要用上两句选文。还有的老师在批阅了系列关于《论语》的随笔后,专门开展了命名为“沐浴圣贤的光辉”的随笔讲评活动。今年九月份在赤峰听天津李老师谈作文复习时也说到,把选修课本当做作文材料。
2,定期选取课外素材,主要是与时俱进的信息,贴近民生的时政要闻,引导同学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与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主要矛盾,将辩证思维渗透下去,文章必须要有看法有思想,因为写作最终还是要看你是否有思想。在课外素材上,老师精心选择印发给同学,比如励志类的就有《一米远的天堂》,这方面,我们在基
础年级印发的较多一些,如《谁动了我的奶酪》、《白莲浦》这类的经典之文。
3、在专题复习时,好的文段文句及时积累。例如复习传记类文本时,就有大量实例可以收集,在这篇《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中,于漪所说“做人要具备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短处”,对此,师生都颇有感触,诸如此类的很多,当你认真去阅读那一篇篇的好文章时,你会除了做题之外还有好多收获。
以上是自进入高三一直在做的。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还会有专题复习,针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细化工作,在这些细致的工作中,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方法,这方面的材料也颇多,总之,在复习中尽量做到:标题抢眼,构思巧妙,文面清晰,素材精选,立意深远,制造亮点。争取让同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尽量使作文水平略高的同学去拿发展等级的分数,这一点,也有人总结出:作文较好的保持作文特色,中等偏上的营造亮点,中等偏下营造模式。有的老师曾经喜欢说“成型”一词,所谓成型,即是会套用模式了。成型之说,我虽不敢苟同,但此词对写作困难的同学还是比较适用的,即规范化、套路化,虽然这有悖于新课标标准中关于表达与交流的精神。
以上是现在做的和将要做的,用这句话来鼓励我们的学生吧:用文面和思想去征服评卷者!
附:其实更多的工作是在基础年级做的。同学刚上高一时,我留的第一篇作文是书信,请同学们给初中的老师、朋友或者是同学写一封信。因为乍到高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信手拈来,在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方面很容易做到,所以重点检查文面,接下来陆续再写几篇,很有效果。当然这项工作在以后也常抓不懈。
在思想方面的训练:老师都特别注重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有思想,哪怕是很浅显的,必须是自己的思考所得。我个人具体的做法是,在同学刚上高一,我要求他们必备两本贯穿三年的作业:“积累”、“随笔”,积累——基础知识与写作材料的积累,包括读书笔记。随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积累。这两个作业我从2003年开始尝试做,逐步完善,效果还可以。我认为随笔就是“思想的积累”,因为写作训练中思维训练是根本。随笔,貌似放开了对学生作文内容的限制,但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而是强调感情真挚,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情要发自内心真实自然,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无病呻吟。主要目的是让同学睁开慧眼,观察生活,唤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由现象到本质去思考生活的真谛,最终达到思维提升的目的。每两周交一次,对老师而言批阅也是个考验,我们通常都是两个班级,100多学生,所以要保质保量快速批阅完,也很累的。但每次都有惊喜,看到同学的优秀作品非常开心。
我写了这样两句话与同学共享:多读多看多思考,会写会说会做人。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复习方面的一点总结,有的是我自己做的,更多的是我观察学习得来,与各位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师生都较为关注作文的复习方略。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语言:“作文,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
综观近几年我们这套高考试卷的作文,有如下特点:
1、在命题形式上:主要是新材料作文。
2、在命题内容上:关注热点,贴近生活,注重思辨,凸显底蕴。
3、在情感表达的要求方面:注重真情实感,要有思想,摒弃华而不实。
鉴于此,在备考时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地来提高写作能力。
在此期间,我们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们每月有细致周密严肃认真的月考,这样,学生每月便有一次非常正规的写作机会。成绩出来后,请批阅作文的教师交流批阅体会,总结优点与不足。针对批阅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任课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例如,从以下几方面:
1、审题:必须审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读明白材料的表层意思,然后思考材料隐含的深层意思。有的材料会在最后一段直接透露命题者的意图,所以要关注最后一句总结性的话语;但更多时候是命题人的意图隐含在材料的对话中或是叙述中,这就必须要抓取关键词,进而提炼最佳角度。比如十月份统考的作文,如何提取出“适应与改变”就得和同学们讨论讨论了。
2、拟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想使之动人,就要精心营造一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靓丽题目。个人以为,标题中有动词不失为一好办法。若是议论文,不如就让你的题目显出你的立意。切忌题目含混晦涩云里雾里大费琢磨,高考评卷那么紧张的氛围,谁能一直在那儿琢磨你的标题呢?
3、文体:最忌“四不像”。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议论文来写的。议论文容易把握些,能扣住主题。议论文重“理”,重思辨,以说理为主,忌讳“以叙代议”。若写记叙文,就要注意重“情”,重形象,以描写为主,再加之以点睛的议论句或抒情句。
4、结构:要严谨,即做到首尾照应。开头提倡“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这里必须强调:开头至关重要。尤其在现在这种批卷形式下,微机录入,快速赋分。开头是不是决定着阅卷者往后读的兴趣呢?当然好的开头方式有好多,这可以在专题复习时细化。在讲评结构时还要重点提出“过渡句”,尤其在议论文的说理过程中要用过渡句把素材和自己的观点联系起来。
5、文面:卷面清晰,书写清楚,这是基本功。字不一定非写成“司马体庞中华体”,当然,蝇头小楷、潇洒行书固然好,前提是必须好认啊,就这一点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还做不到。哪怕你写的是幼儿体,横平竖直的也好啊。字数必须够,而且还不能到800处戛然而止,怎么也得超出一点。
这是教师在讲评时必然要说到的。
对那些被赋予高分的文章,我们将其挑出,再筛选,然后印发给整个高三年级,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高分之道。这样,经过教师指导,再读同龄人的文章,好多同学都觉得颇有收益。这是年级组的做法。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科任教师又将本班同学的文章分发下去,让同学们仔细修改,极尽所能地清楚抄写,对本班少部分作文有严重问题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最后,再请同学把自己历次作文装订成册。
其次,在两次月考之间,可以根据本班同学情况适当地进行写作训练。比如,班里同学文面不清,就挑选审题立意较为简单的作文题来做,在课上当堂完成或者课上至少完成600字;若是大部分同学审题立意欠佳,就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审题立意的专门训练。我尝试这样做过:每次印发三道给材料作文题,在课上选择而作,审题,确定最佳角度,然后再写作,最后挑出优秀作文讲评。
这时的训练教师还要在内容、选材、语言上要求同学。
1、内容: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即有思想。不要在作文中单纯地发牢骚,要表达出“关怀之情”,对你说不清楚的政治事件就不要去评论了或者说不触及了。要体现真善美,积极健康,昂扬向上。
2、选材:有详有略,有正有反。古今中外,适当典型。例证方面别出现“我们的邻居的一个亲戚”怎么怎么,这太不具有典型性了。善于说理的可以只就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善于旁征博引的可以多则材料排比运用,一句话一个事例。
3、语言:在应试作文里比较忌讳写长句,因为长句有时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语言要简洁明快,多用比喻、排比。最好是不要中英文混用、文白夹杂。语言有文采固然很好,但是没有思想、内容空虚,仅为华丽辞藻的堆积只能招来反感。所以若通篇飘渺华丽却不知所云只能说让人审美疲劳。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第三,日常作文素材积累。
1、在进行课本复习的同时,重新在教材中挖掘收集作文素材。如《游褒禅山记》中的议论段落,“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如选修教材中的《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如《先秦诸子》中诸子之言论与思想。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挖掘,联系材料,写作文章。在今年五月份学习先秦诸子的篇章时,我曾让同学们就所选《论语》语句写作文章,行文中至少要用上两句选文。还有的老师在批阅了系列关于《论语》的随笔后,专门开展了命名为“沐浴圣贤的光辉”的随笔讲评活动。今年九月份在赤峰听天津李老师谈作文复习时也说到,把选修课本当做作文材料。
2,定期选取课外素材,主要是与时俱进的信息,贴近民生的时政要闻,引导同学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与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主要矛盾,将辩证思维渗透下去,文章必须要有看法有思想,因为写作最终还是要看你是否有思想。在课外素材上,老师精心选择印发给同学,比如励志类的就有《一米远的天堂》,这方面,我们在基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础年级印发的较多一些,如《谁动了我的奶酪》、《白莲浦》这类的经典之文。
3、在专题复习时,好的文段文句及时积累。例如复习传记类文本时,就有大量实例可以收集,在这篇《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中,于漪所说“做人要具备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短处”,对此,师生都颇有感触,诸如此类的很多,当你认真去阅读那一篇篇的好文章时,你会除了做题之外还有好多收获。
以上是自进入高三一直在做的。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还会有专题复习,针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细化工作,在这些细致的工作中,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方法,这方面的材料也颇多,总之,在复习中尽量做到:标题抢眼,构思巧妙,文面清晰,素材精选,立意深远,制造亮点。争取让同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尽量使作文水平略高的同学去拿发展等级的分数,这一点,也有人总结出:作文较好的保持作文特色,中等偏上的营造亮点,中等偏下营造模式。有的老师曾经喜欢说“成型”一词,所谓成型,即是会套用模式了。成型之说,我虽不敢苟同,但此词对写作困难的同学还是比较适用的,即规范化、套路化,虽然这有悖于新课标标准中关于表达与交流的精神。
以上是现在做的和将要做的,用这句话来鼓励我们的学生吧:用文面和思想去征服评卷者!
附:其实更多的工作是在基础年级做的。同学刚上高一时,我留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的第一篇作文是书信,请同学们给初中的老师、朋友或者是同学写一封信。因为乍到高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信手拈来,在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方面很容易做到,所以重点检查文面,接下来陆续再写几篇,很有效果。当然这项工作在以后也常抓不懈。
在思想方面的训练:老师都特别注重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有思想,哪怕是很浅显的,必须是自己的思考所得。我个人具体的做法是,在同学刚上高一,我要求他们必备两本贯穿三年的作业:“积累”、“随笔”,积累——基础知识与写作材料的积累,包括读书笔记。随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积累。这两个作业我从2003年开始尝试做,逐步完善,效果还可以。我认为随笔就是“思想的积累”,因为写作训练中思维训练是根本。随笔,貌似放开了对学生作文内容的限制,但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而是强调感情真挚,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情要发自内心真实自然,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无病呻吟。主要目的是让同学睁开慧眼,观察生活,唤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由现象到本质去思考生活的真谛,最终达到思维提升的目的。每两周交一次,对老师而言批阅也是个考验,我们通常都是两个班级,100多学生,所以要保质保量快速批阅完,也很累的。但每次都有惊喜,看到同学的优秀作品非常开心。
我写了这样两句话与同学共享:多读多看多思考,会写会说会做人。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复习方面的一点总结,有的是我自己做的,更多的是我观察学习得来,与各位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高三复习
复习计划掌握高三学习的特点制定计划 帮助自己复习每天坚持学习特别是英语 一天都不能间断
高三一年是持久战的,必须学会坚持,学会残酷的压抑自己。你没有选择,只有努力地拼吧,辛苦一时幸福一身
高三一年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抓课本,大约半年的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你们以课本为主强攻基础知识,费时啊一定能够要准备好了充分的准备是必需的 把心里的障碍清楚了啊高三时机会的把握 与以前一点联系也没有 大可不必担心 无需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 这阶段需要准备的有没课、、每科的错题本 建议啊 好一点的 至少自己看着顺眼的 还要留着很长时间复习用的 每科必须啊 笔记要的是英语 其他一切统统不要哦其他全记在书上,记得啊 一定要不断地补充在想一个的部分补充相应的知识对与好的题目也可以补充上当结论记哦我希望半年的时间你会看到自己的课本上一定面目全非哦记下之后不断地看背记因为记在书上你每天早逝看书的时候就看到了 这样 通过你对知识的不断扩充你会在解题的技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的 有助于知识的联系 很好的 英语则是一定要做笔记 如果参考书好的可以直接在参考书上巩固不断地补充 记住了每天早上一定要读啊 不断地巩固昨天讲的知识 错题本的使用是这样的 你需要在讲过的错题后先巩固 认真记过之后再把你认为有价值的你错了的认为该整理的整理下来供自己掌握 结合基础知识哦一定要题目与知识不断地互动不断地掌握达到学以致用 真正把知识掌握了 这阶段的特点是以书本配合一本参考书使用的另外全是巩固基础的试卷及资料题目 对于试卷的处理有 你做完看了答案后先看一遍 争取记过所有题目接着整理错题好题 最后直接扔掉 永远不看了 一定要及时整理啊最迟是一个星期 一个月后又次放假 有兴趣接着整理啊以定不要停止了 这样才可以是自己的负担不断减少 看到希望。
人一旦变成狼就很难再 听人吩咐 任人宰割
第四篇:高三作文复习指导
高三作文复习指导
农村中学条件相对简陋,课外读物较少,学生受学习环境的影响,知识面窄,不善表达,导致作文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话说不清,句子不通顺,无法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让人顺畅地读完全篇的,是少之又少,要想找到一两篇句通意顺,情感丰富、表达生动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教师看了之后更是没有信心再教他们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一、未能创设情境、精心“命题”,学生失去了写作冲动
我们知道,人只有在激动了、痛苦了、愤怒了、快乐了之后,才会有情感表达的冲动.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认为:“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情感,它影响乃至决定人的思想言行。胸中写作热情似火烧,就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感。”
激发写作热情,启发情感体验,其途径不一而论。作文训练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一定的作文情境。可以结合学校生活、班集体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展开,也可以结合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众人关注的热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感受,从而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激发写作激情。老师因势利导,精心命题,让作文要求与学生生活经验、思想感受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事情的进行中作文,在思想、灵魂的撞击下作文。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和热情,为学生作文提供了鲜活的“生活源”,将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又能与作文训练要求相结合,使作文教学各个环节“活”起来,二、未能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作文教学光从文本上指导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捕捉事物的特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中学生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其对生活的关注较少,认识容易片面肤浅,对生活中的“美”缺少体验,更缺少“发现”,作文时往往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思想,老师要指导学生善于积累素材,提炼主题,养成表情达意的习惯。这样,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思想感情可表达。
三、未能训练学生遣词造句,使学生缺乏表达能力
农村学生受生活环境和语言习惯影响,书面表达能力一般较差。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加强遣词造句、表达成文的训练尤其重要。
1.引导学生做好词汇积累
每一位老师都知道: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反之,没有积累,则胸无点墨,是写不出文章来的。因此,要想写出好作文,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年少记忆强的优势,指导学生一方面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大量吸收优美语句:另一方面自行摘录生活中有价值的语言内容,如成语谚语俗语等,帮助他们积累起终生受用不尽的语言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勤记忆勤动笔,将有用的东西记在本子上,要长期坚持。一口吃不成胖子,要点点滴滴地积累。
2.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思考
学生背了大量的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还未必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因为这种积累是静态的罗列、堆积,要真正让这些材料在学生头脑中活化,还得让学生对作品语言以及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反复地去品、去思。要引导学生学会去圈点、批注、点评。虽然,学生开始做的圈点批注还比较浅薄,比较零碎,但我们要珍视学生的这些一鳞半爪,要多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让他们由此渐进,在感悟中深化思想,在感悟中升华人格,在感悟中萌发初步的写作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文体训练
近年来话题作文都是文体不限,但我们也知道“文体不限”绝不是不作体裁要求,因此“不限文体”虽然给了我们体式选择的自由,但不同的话题还是要有较为适宜的体例来承载。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将各种常用文体的写法都训练到位,学生文体知识全面了,写作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从中选取自己最拿手且最适合表现此话题的体式,求得最佳发挥。在这一方面,可采用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寻物启示”。当学生面临困境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写“感谢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作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好的建议时,教给他们写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给他们写意见信。作文也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也可以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逢组织活动,布置学生为少先队、共青团组织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总之,学生惟有在通晓各种文体的基础上,方能择善扬长,展现自己最亮丽的一面。
四、未能及时组织评改,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在作文评改问题上不少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作文评改的主体是教师,精批细改每一篇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殊不知这样做既加重了中学语文教师的批改负担,限制了学生作文数量,同时学生从中收效甚微,常常是作文本发下去学生只看一眼总批和分数就扔到一旁,不能从中领悟并改进。这样做另一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直接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享受,沟通见解。因而我们切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而是要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评改作文。常用的方法是组织学生互评、互改或自评、自改作文,老师总结点评。这样再三训练,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很快就会提高。
总之,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目前还是一个弱项,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教师要求学生写出好作文,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练笔,写好下水作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平时要利用各种机会,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比如举行各种作文竞赛,组织学生投稿等。
第五篇:高三语文作文复习学案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学案
(七)议论文的结构
编写:柏彩霞审阅:徐德川
班级姓名学号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结构安排得好,文章才能完整、有序。写好一篇议论文,必须要有合理的结构。而合理的安排文章结构,也就是要对议论文的全文进行总体设计,做到有条有理,以便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正确地论证观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
(一)“总——分——总”式。
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实用举例】
(07年湖南卷)请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经历,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
【例文】
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 1
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点评:这篇佳作成功之处有三:一是结构严谨,论点新颖。文章采用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中间三段文论述观点的议论文结构模式,巧妙地将“诗意地生活”与王国维“人生三境界”联系起来,精练地概括出“种下理想,不懈奋斗”“收获诗意人生”的新颖观点。二是文采斐然,诗意盎然。作者对“诗意地生活”的理解,用语精练、形象而新颖,如“点燃”“洗去”“擎起”等动词,用得精练准确;“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等比喻句用得新颖贴切。三是材料新鲜,积累丰厚。文章用到的材料,古今中外不下10处。有的直接引用,有的间接引用;有的描述较详,有的一笔带过;有的出自课内所学,有的来自课外阅读;有事例,有诗句,但无不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彰显出作者平时阅读涉猎之广、积累之丰。
(二)并列式
1.分论点并列式
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具体要求:①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②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③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④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实用举例】
(06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例文】
谈意气
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
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看惯了凡人的庸庸碌碌,听厌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使我们心中重燃建功立业的激情;听厌了对命运的感伤,想破了身世的无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使我们重生改变命运的豪气。舍我其谁,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起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舍我其谁的意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使我们为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勇猛作战。――舍我其谁的意气,是人们腾飞的起点。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凡人欲成大事者,皆需受尽千磨万砺。也许上天就是喜欢捉弄那矢志于成功的人们,他总是要为孜孜于辉煌的人们设置障碍。那障碍,可能是罗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伦布远航新大陆中连天风雷,可能是红军长征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幸运的人们呵,他们还有理想,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布鲁诺一般投身于火海,为捍卫真理而与烈火永生;他们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如哥伦布一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为探寻未知世界而披肝沥胆;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红军战士一般豪气顿生征服千山万水为拯救民族而抗争,献身理想的意气,是成功的精神动力。
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科学,充满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类站在自然与社会圣殿的门口,不时的规探其中的奥妙,而只有勇于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设置的禁区,徜佯于科学的无尽美妙。于是我们看见杨振宁李政道勇于质疑前人,看见吴剑雄勤于实验破解谜云,看见一代大师王淦昌在极其恶劣的科研条件下为物理学发展献计献策。――勇于探索的意气,是成功之眼。……
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意气风发,慷慨激越之人。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为帆,以献身理想的意气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意气为浆,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远航!
点评:
这篇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有两大与众不同的亮点:一是文体准确入格。文体要求看视平常,然而是否入格是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阅卷的一项重要标准,文章由伟人的诗词引出“意气”的美丽,接着从意气让人拥有“豁达的胸襟”、“挺身而出的壮举”、“坚韧不摧的意志”三个角度铺开,事例横贯古今,观点震人发聩。二是语言文采激扬,开篇由三位伟人的诗句导入,“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等几句诗词,文章顿时变得气势充沛,尤其是第三、四段将人物的命运与诗词巧妙相连,句句带典,字字含情,展示出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累与扎实的写作功底。
2.分论据并列式
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实用举例】
(07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点评:
这是一篇颇为难得的考场满分作文。文章的过人之处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既富有诗意,而且又能统领全文。二是通过列举李白、纳兰容若、萧红等人的典型事例,阐发了“人,活在世上”“是为了灵魂的永存”的观点,立意显然高人一筹。三是语言铿锵有力。“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等语言掷地有声。
(三)对照式
基本结构是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实用举例】
(07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
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点评:
这篇文章中心突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题好一半文。”本文以“幸福花,开在感恩枝头”作为题目和写作角度,明确了自己的看法。开篇引用诗句,构成排比,富有文采,又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照应题目.全文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孔子、李密和马加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文章十分注意过渡和照应的安排,标题和内容照应,开头和结尾照应,议论抒情的句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也十分紧密。文章还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这样的句子来纽织全文,显得完整、缜密而从容。感情真挚、健康而饱满,也是文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