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师生都较为关注作文的复习方略。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语言:“作文,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
综观近几年我们这套高考试卷的作文,有如下特点:
1、在命题形式上:主要是新材料作文。
2、在命题内容上:关注热点,贴近生活,注重思辨,凸显底蕴。
3、在情感表达的要求方面:注重真情实感,要有思想,摒弃华而不实。
鉴于此,在备考时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地来提高写作能力。
在此期间,我们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们每月有细致周密严肃认真的月考,这样,学生每月便有一次非常正规的写作机会。成绩出来后,请批阅作文的教师交流批阅体会,总结优点与不足。针对批阅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任课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例如,从以下几方面:
1、审题:必须审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读明白材料的表层意思,然后思考材料隐含的深层意思。有的材料会在最后一段直接透露命题者的意图,所以要关注最后一句总结性的话语;但更多时候是命题人的意图隐含在材料的对话中或是叙述中,这就必须要抓取关键词,进而提炼最佳角度。比如十月份统考的作文,如何提取出“适应与改变”就得和同学们讨论讨论了。
2、拟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想使之动人,就要精心营造一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靓丽题目。个人以为,标题中有动词不失为一好办法。若是议论文,不如就让你的题目显出你的立意。切忌题目含混晦涩云里雾里大费琢磨,高考评卷那么紧张的氛围,谁能一直在那儿琢磨你的标题呢?
3、文体:最忌“四不像”。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议论文来写的。议论文容易把握些,能扣住主题。议论文重“理”,重思辨,以说理为主,忌讳“以叙代议”。若写记叙文,就要注意重“情”,重形象,以描写为主,再加之以点睛的议论句或抒情句。
4、结构:要严谨,即做到首尾照应。开头提倡“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这里必须强调:开头至关重要。尤其在现在这种批卷形式下,微机录入,快速赋分。开头是不是决定着阅卷者往后读的兴趣呢?当然好的开头方式有好多,这可以在专题复习时细化。在讲评结构时还要重点提出“过渡句”,尤其在议论文的说理过程中要用过渡句把素材和自己的观点联系起来。
5、文面:卷面清晰,书写清楚,这是基本功。字不一定非写成“司马体庞中华体”,当然,蝇头小楷、潇洒行书固然好,前提是必须好认啊,就这一点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还做不到。哪怕你写的是幼儿体,横平竖直的也好啊。字数必须够,而且还不能到800处戛然而止,怎么也得超出一点。
这是教师在讲评时必然要说到的。
对那些被赋予高分的文章,我们将其挑出,再筛选,然后印发给整个高三年级,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高分之道。这样,经过教师指导,再读同龄人的文章,好多同学都觉得颇有收益。这是年级组的做法。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科任教师又将本班同学的文章分发下去,让同学们仔细修改,极尽所能地清楚抄写,对本班少部分作文有严重问题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最后,再请同学把自己历次作文装订成册。
其次,在两次月考之间,可以根据本班同学情况适当地进行写作训练。比如,班里同学文面不清,就挑选审题立意较为简单的作文题来做,在课上当堂完成或者课上至少完成600字;若是大部分同学审题立意欠佳,就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审题立意的专门训练。我尝试这样做过:每次印发三道给材料作文题,在课上选择而作,审题,确定最佳角度,然后再写作,最后挑出优秀作文讲评。
这时的训练教师还要在内容、选材、语言上要求同学。
1、内容: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即有思想。不要在作文中单纯地发牢骚,要表达出“关怀之情”,对你说不清楚的政治事件就不要去评论了或者说不触及了。要体现真善美,积极健康,昂扬向上。
2、选材:有详有略,有正有反。古今中外,适当典型。例证方面别出现“我们的邻居的一个亲戚”怎么怎么,这太不具有典型性了。善于说理的可以只就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善于旁征博引的可以多则材料排比运用,一句话一个事例。
3、语言:在应试作文里比较忌讳写长句,因为长句有时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语言要简洁明快,多用比喻、排比。最好是不要中英文混用、文白夹杂。语言有文采固然很好,但是没有思想、内容空虚,仅为华丽辞藻的堆积只能招来反感。所以若通篇飘渺华丽却不知所云只能说让人审美疲劳。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第三,日常作文素材积累。
1、在进行课本复习的同时,重新在教材中挖掘收集作文素材。如《游褒禅山记》中的议论段落,“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如选修教材中的《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如《先秦诸子》中诸子之言论与思想。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挖掘,联系材料,写作文章。在今年五月份学习先秦诸子的篇章时,我曾让同学们就所选《论语》语句写作文章,行文中至少要用上两句选文。还有的老师在批阅了系列关于《论语》的随笔后,专门开展了命名为“沐浴圣贤的光辉”的随笔讲评活动。今年九月份在赤峰听天津李老师谈作文复习时也说到,把选修课本当做作文材料。
2,定期选取课外素材,主要是与时俱进的信息,贴近民生的时政要闻,引导同学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与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主要矛盾,将辩证思维渗透下去,文章必须要有看法有思想,因为写作最终还是要看你是否有思想。在课外素材上,老师精心选择印发给同学,比如励志类的就有《一米远的天堂》,这方面,我们在基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础年级印发的较多一些,如《谁动了我的奶酪》、《白莲浦》这类的经典之文。
3、在专题复习时,好的文段文句及时积累。例如复习传记类文本时,就有大量实例可以收集,在这篇《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中,于漪所说“做人要具备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短处”,对此,师生都颇有感触,诸如此类的很多,当你认真去阅读那一篇篇的好文章时,你会除了做题之外还有好多收获。
以上是自进入高三一直在做的。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还会有专题复习,针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细化工作,在这些细致的工作中,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方法,这方面的材料也颇多,总之,在复习中尽量做到:标题抢眼,构思巧妙,文面清晰,素材精选,立意深远,制造亮点。争取让同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尽量使作文水平略高的同学去拿发展等级的分数,这一点,也有人总结出:作文较好的保持作文特色,中等偏上的营造亮点,中等偏下营造模式。有的老师曾经喜欢说“成型”一词,所谓成型,即是会套用模式了。成型之说,我虽不敢苟同,但此词对写作困难的同学还是比较适用的,即规范化、套路化,虽然这有悖于新课标标准中关于表达与交流的精神。
以上是现在做的和将要做的,用这句话来鼓励我们的学生吧:用文面和思想去征服评卷者!
附:其实更多的工作是在基础年级做的。同学刚上高一时,我留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的第一篇作文是书信,请同学们给初中的老师、朋友或者是同学写一封信。因为乍到高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信手拈来,在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方面很容易做到,所以重点检查文面,接下来陆续再写几篇,很有效果。当然这项工作在以后也常抓不懈。
在思想方面的训练:老师都特别注重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有思想,哪怕是很浅显的,必须是自己的思考所得。我个人具体的做法是,在同学刚上高一,我要求他们必备两本贯穿三年的作业:“积累”、“随笔”,积累——基础知识与写作材料的积累,包括读书笔记。随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积累。这两个作业我从2003年开始尝试做,逐步完善,效果还可以。我认为随笔就是“思想的积累”,因为写作训练中思维训练是根本。随笔,貌似放开了对学生作文内容的限制,但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而是强调感情真挚,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情要发自内心真实自然,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无病呻吟。主要目的是让同学睁开慧眼,观察生活,唤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由现象到本质去思考生活的真谛,最终达到思维提升的目的。每两周交一次,对老师而言批阅也是个考验,我们通常都是两个班级,100多学生,所以要保质保量快速批阅完,也很累的。但每次都有惊喜,看到同学的优秀作品非常开心。
我写了这样两句话与同学共享:多读多看多思考,会写会说会做人。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复习方面的一点总结,有的是我自己做的,更多的是我观察学习得来,与各位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高三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意见
浅谈高三作文复习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师生都较为关注作文的复习方略。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语言:“作文,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
综观近几年我们这套高考试卷的作文,有如下特点:
1、在命题形式上:主要是新材料作文。
2、在命题内容上:关注热点,贴近生活,注重思辨,凸显底蕴。
3、在情感表达的要求方面:注重真情实感,要有思想,摒弃华而不实。
鉴于此,在备考时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地来提高写作能力。
在此期间,我们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们每月有细致周密严肃认真的月考,这样,学生每月便有一次非常正规的写作机会。成绩出来后,请批阅作文的教师交流批阅体会,总结优点与不足。针对批阅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任课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例如,从以下几方面:
1、审题:必须审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读明白材料的表层意思,然后思考材料隐含的深层意思。有的材料会在最后一段直接透露命题者的意图,所以要关注最后一句总结性的话语;但更多时候是命题人的意图隐含在材料的对话中或是叙述中,这就必须要抓取关键词,进而提炼最佳角度。比如十月份统考的作文,如何提取出“适应与改变”就得和同学们讨论讨论了。
2、拟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想使之动人,就要精心营造一 1
靓丽题目。个人以为,标题中有动词不失为一好办法。若是议论文,不如就让你的题目显出你的立意。切忌题目含混晦涩云里雾里大费琢磨,高考评卷那么紧张的氛围,谁能一直在那儿琢磨你的标题呢?
3、文体:最忌“四不像”。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议论文来写的。议论文容易把握些,能扣住主题。议论文重“理”,重思辨,以说理为主,忌讳“以叙代议”。若写记叙文,就要注意重“情”,重形象,以描写为主,再加之以点睛的议论句或抒情句。
4、结构:要严谨,即做到首尾照应。开头提倡“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这里必须强调:开头至关重要。尤其在现在这种批卷形式下,微机录入,快速赋分。开头是不是决定着阅卷者往后读的兴趣呢?当然好的开头方式有好多,这可以在专题复习时细化。在讲评结构时还要重点提出“过渡句”,尤其在议论文的说理过程中要用过渡句把素材和自己的观点联系起来。
5、文面:卷面清晰,书写清楚,这是基本功。字不一定非写成“司马体庞中华体”,当然,蝇头小楷、潇洒行书固然好,前提是必须好认啊,就这一点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还做不到。哪怕你写的是幼儿体,横平竖直的也好啊。字数必须够,而且还不能到800处戛然而止,怎么也得超出一点。
这是教师在讲评时必然要说到的。
对那些被赋予高分的文章,我们将其挑出,再筛选,然后印发给整个高三年级,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高分之道。这样,经过教师指导,再读同龄人的文章,好多同学都觉得颇有收益。这是年级组的做法。
科任教师又将本班同学的文章分发下去,让同学们仔细修改,极尽所能地清楚抄写,对本班少部分作文有严重问题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最后,再请同学把自己历次作文装订成册。
其次,在两次月考之间,可以根据本班同学情况适当地进行写作训练。比如,班里同学文面不清,就挑选审题立意较为简单的作文题来做,在课上当堂完成或者课上至少完成600字;若是大部分同学审题立意欠佳,就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审题立意的专门训练。我尝试这样做过:每次印发三道给材料作文题,在课上选择而作,审题,确定最佳角度,然后再写作,最后挑出优秀作文讲评。
这时的训练教师还要在内容、选材、语言上要求同学。
1、内容: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即有思想。不要在作文中单纯地发牢骚,要表达出“关怀之情”,对你说不清楚的政治事件就不要去评论了或者说不触及了。要体现真善美,积极健康,昂扬向上。
2、选材:有详有略,有正有反。古今中外,适当典型。例证方面别出现“我们的邻居的一个亲戚”怎么怎么,这太不具有典型性了。善于说理的可以只就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善于旁征博引的可以多则材料排比运用,一句话一个事例。
3、语言:在应试作文里比较忌讳写长句,因为长句有时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语言要简洁明快,多用比喻、排比。最好是不要中英文混用、文白夹杂。语言有文采固然很好,但是没有思想、内容空虚,仅为华丽辞藻的堆积只能招来反感。所以若通篇飘渺华丽却不知所云只能说让人审美疲劳。
第三,日常作文素材积累。
1、在进行课本复习的同时,重新在教材中挖掘收集作文素材。如《游褒禅山记》中的议论段落,“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如选修教材中的《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如《先秦诸子》中诸子之言论与思想。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挖掘,联系材料,写作文章。在今年五月份学习先秦诸子的篇章时,我曾让同学们就所选《论语》语句写作文章,行文中至少要用上两句选文。还有的老师在批阅了系列关于《论语》的随笔后,专门开展了命名为“沐浴圣贤的光辉”的随笔讲评活动。今年九月份在赤峰听天津李老师谈作文复习时也说到,把选修课本当做作文材料。
2,定期选取课外素材,主要是与时俱进的信息,贴近民生的时政要闻,引导同学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与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主要矛盾,将辩证思维渗透下去,文章必须要有看法有思想,因为写作最终还是要看你是否有思想。在课外素材上,老师精心选择印发给同学,比如励志类的就有《一米远的天堂》,这方面,我们在基
础年级印发的较多一些,如《谁动了我的奶酪》、《白莲浦》这类的经典之文。
3、在专题复习时,好的文段文句及时积累。例如复习传记类文本时,就有大量实例可以收集,在这篇《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中,于漪所说“做人要具备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短处”,对此,师生都颇有感触,诸如此类的很多,当你认真去阅读那一篇篇的好文章时,你会除了做题之外还有好多收获。
以上是自进入高三一直在做的。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还会有专题复习,针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细化工作,在这些细致的工作中,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方法,这方面的材料也颇多,总之,在复习中尽量做到:标题抢眼,构思巧妙,文面清晰,素材精选,立意深远,制造亮点。争取让同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尽量使作文水平略高的同学去拿发展等级的分数,这一点,也有人总结出:作文较好的保持作文特色,中等偏上的营造亮点,中等偏下营造模式。有的老师曾经喜欢说“成型”一词,所谓成型,即是会套用模式了。成型之说,我虽不敢苟同,但此词对写作困难的同学还是比较适用的,即规范化、套路化,虽然这有悖于新课标标准中关于表达与交流的精神。
以上是现在做的和将要做的,用这句话来鼓励我们的学生吧:用文面和思想去征服评卷者!
附:其实更多的工作是在基础年级做的。同学刚上高一时,我留的第一篇作文是书信,请同学们给初中的老师、朋友或者是同学写一封信。因为乍到高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信手拈来,在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方面很容易做到,所以重点检查文面,接下来陆续再写几篇,很有效果。当然这项工作在以后也常抓不懈。
在思想方面的训练:老师都特别注重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有思想,哪怕是很浅显的,必须是自己的思考所得。我个人具体的做法是,在同学刚上高一,我要求他们必备两本贯穿三年的作业:“积累”、“随笔”,积累——基础知识与写作材料的积累,包括读书笔记。随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积累。这两个作业我从2003年开始尝试做,逐步完善,效果还可以。我认为随笔就是“思想的积累”,因为写作训练中思维训练是根本。随笔,貌似放开了对学生作文内容的限制,但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而是强调感情真挚,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情要发自内心真实自然,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无病呻吟。主要目的是让同学睁开慧眼,观察生活,唤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由现象到本质去思考生活的真谛,最终达到思维提升的目的。每两周交一次,对老师而言批阅也是个考验,我们通常都是两个班级,100多学生,所以要保质保量快速批阅完,也很累的。但每次都有惊喜,看到同学的优秀作品非常开心。
我写了这样两句话与同学共享:多读多看多思考,会写会说会做人。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复习方面的一点总结,有的是我自己做的,更多的是我观察学习得来,与各位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高三作文复习指导
高三作文复习指导
农村中学条件相对简陋,课外读物较少,学生受学习环境的影响,知识面窄,不善表达,导致作文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话说不清,句子不通顺,无法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让人顺畅地读完全篇的,是少之又少,要想找到一两篇句通意顺,情感丰富、表达生动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教师看了之后更是没有信心再教他们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一、未能创设情境、精心“命题”,学生失去了写作冲动
我们知道,人只有在激动了、痛苦了、愤怒了、快乐了之后,才会有情感表达的冲动.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认为:“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情感,它影响乃至决定人的思想言行。胸中写作热情似火烧,就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感。”
激发写作热情,启发情感体验,其途径不一而论。作文训练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一定的作文情境。可以结合学校生活、班集体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展开,也可以结合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众人关注的热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感受,从而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激发写作激情。老师因势利导,精心命题,让作文要求与学生生活经验、思想感受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事情的进行中作文,在思想、灵魂的撞击下作文。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和热情,为学生作文提供了鲜活的“生活源”,将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又能与作文训练要求相结合,使作文教学各个环节“活”起来,二、未能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作文教学光从文本上指导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捕捉事物的特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中学生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其对生活的关注较少,认识容易片面肤浅,对生活中的“美”缺少体验,更缺少“发现”,作文时往往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思想,老师要指导学生善于积累素材,提炼主题,养成表情达意的习惯。这样,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思想感情可表达。
三、未能训练学生遣词造句,使学生缺乏表达能力
农村学生受生活环境和语言习惯影响,书面表达能力一般较差。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加强遣词造句、表达成文的训练尤其重要。
1.引导学生做好词汇积累
每一位老师都知道: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反之,没有积累,则胸无点墨,是写不出文章来的。因此,要想写出好作文,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年少记忆强的优势,指导学生一方面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大量吸收优美语句:另一方面自行摘录生活中有价值的语言内容,如成语谚语俗语等,帮助他们积累起终生受用不尽的语言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勤记忆勤动笔,将有用的东西记在本子上,要长期坚持。一口吃不成胖子,要点点滴滴地积累。
2.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思考
学生背了大量的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还未必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因为这种积累是静态的罗列、堆积,要真正让这些材料在学生头脑中活化,还得让学生对作品语言以及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反复地去品、去思。要引导学生学会去圈点、批注、点评。虽然,学生开始做的圈点批注还比较浅薄,比较零碎,但我们要珍视学生的这些一鳞半爪,要多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让他们由此渐进,在感悟中深化思想,在感悟中升华人格,在感悟中萌发初步的写作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文体训练
近年来话题作文都是文体不限,但我们也知道“文体不限”绝不是不作体裁要求,因此“不限文体”虽然给了我们体式选择的自由,但不同的话题还是要有较为适宜的体例来承载。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将各种常用文体的写法都训练到位,学生文体知识全面了,写作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从中选取自己最拿手且最适合表现此话题的体式,求得最佳发挥。在这一方面,可采用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寻物启示”。当学生面临困境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写“感谢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作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好的建议时,教给他们写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给他们写意见信。作文也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也可以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逢组织活动,布置学生为少先队、共青团组织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总之,学生惟有在通晓各种文体的基础上,方能择善扬长,展现自己最亮丽的一面。
四、未能及时组织评改,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在作文评改问题上不少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作文评改的主体是教师,精批细改每一篇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殊不知这样做既加重了中学语文教师的批改负担,限制了学生作文数量,同时学生从中收效甚微,常常是作文本发下去学生只看一眼总批和分数就扔到一旁,不能从中领悟并改进。这样做另一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直接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享受,沟通见解。因而我们切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而是要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评改作文。常用的方法是组织学生互评、互改或自评、自改作文,老师总结点评。这样再三训练,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很快就会提高。
总之,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目前还是一个弱项,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教师要求学生写出好作文,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练笔,写好下水作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平时要利用各种机会,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比如举行各种作文竞赛,组织学生投稿等。
第四篇:高三复习
复习计划掌握高三学习的特点制定计划 帮助自己复习每天坚持学习特别是英语 一天都不能间断
高三一年是持久战的,必须学会坚持,学会残酷的压抑自己。你没有选择,只有努力地拼吧,辛苦一时幸福一身
高三一年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抓课本,大约半年的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你们以课本为主强攻基础知识,费时啊一定能够要准备好了充分的准备是必需的 把心里的障碍清楚了啊高三时机会的把握 与以前一点联系也没有 大可不必担心 无需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 这阶段需要准备的有没课、、每科的错题本 建议啊 好一点的 至少自己看着顺眼的 还要留着很长时间复习用的 每科必须啊 笔记要的是英语 其他一切统统不要哦其他全记在书上,记得啊 一定要不断地补充在想一个的部分补充相应的知识对与好的题目也可以补充上当结论记哦我希望半年的时间你会看到自己的课本上一定面目全非哦记下之后不断地看背记因为记在书上你每天早逝看书的时候就看到了 这样 通过你对知识的不断扩充你会在解题的技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的 有助于知识的联系 很好的 英语则是一定要做笔记 如果参考书好的可以直接在参考书上巩固不断地补充 记住了每天早上一定要读啊 不断地巩固昨天讲的知识 错题本的使用是这样的 你需要在讲过的错题后先巩固 认真记过之后再把你认为有价值的你错了的认为该整理的整理下来供自己掌握 结合基础知识哦一定要题目与知识不断地互动不断地掌握达到学以致用 真正把知识掌握了 这阶段的特点是以书本配合一本参考书使用的另外全是巩固基础的试卷及资料题目 对于试卷的处理有 你做完看了答案后先看一遍 争取记过所有题目接着整理错题好题 最后直接扔掉 永远不看了 一定要及时整理啊最迟是一个星期 一个月后又次放假 有兴趣接着整理啊以定不要停止了 这样才可以是自己的负担不断减少 看到希望。
人一旦变成狼就很难再 听人吩咐 任人宰割
第五篇:高三作文复习--立意深刻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如何立意深刻
上面[满分作文]关于“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立意比较深刻。其实,“仰望星空”的高瞻远瞩来源于“脚踏实地”的实践经验;“脚踏实地”的实践经验提升“仰望星空”的高瞻远瞩。这样来写文章,立意会同样深刻。但是写作之前一定要确定好文章的立意。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也有言“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立意是决定考场作文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要立意准确而又有深度,需先审题。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和材料做细致周密的审查、分析,从而正确地判断出文题所要求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表现手法及文章格调等的过程。审清题意是作文的关键一步,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审题出现了偏差,文章就可能“跑偏”,甚至与出题人的初衷背道而驰。对审题,我们将在后面根据高考命题题型分类介绍。本讲重点讲解高考作文立意。
一、高考作文创新立意“五法”(一)高屋建瓴法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那么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立意深远而又有才识呢? 1.不断超越,抛弃“小我”为“大家”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自我”无缘的,所以,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立意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地球→宇宙。
如2010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找回童年”的立意就可以运用此法。我们不写自己的“童年”,而是写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童年”。2.运用发散思维,古今中外纵横
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多角度思维。“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二)多角立体法
角度是指作者站在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视角,以及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审视、认识客观事物,从而描写景物、叙述事件、说明事物、评论问题等。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不同。尽管高考作文的主题是唯一的,但是只要巧妙转换立意角度来表现,会令人眼前一亮。如变一般性的歌颂为思考,寄以远虑;或从人文角度来批判,表达忧思;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纵论价值;或从生物科学的角度表述,推因析果。总之,转换立意角度、进行立体思维的方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法很多,只要将其中一两种运用熟练,便能在考场上出奇制胜。
常用立意法有以下三种: 1.顺向立意法
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就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为话题,如果单去批评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而骗人,不可能得高分,但从以下几方面去立意就大不一样了:①批评齐宣王管理制度不严和“大锅饭”制度;②评说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是因为没有考核制度;③批评乐队里老好人多,怕得罪人;④赞赏齐泯王善于改革,措施有力。
2.逆向立意法
也称“反弹琵琶法”。即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
3.辩证立意法
即换一种眼光,变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这是一种辩证思维。它提醒我们多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如论述学习“苦与乐”,一般同学会说学习是苦的,只有先吃苦然后才会快乐。“换一种眼光”呢?对“苦与乐”的认识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认为苦的事,有人却乐此不疲;有人认为乐的事,有人却认为苦不堪言。吃不着苦的苦比吃着苦的苦还苦,是心灵之苦。这样认识立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意就会比前一种观点更高一筹。
(三)大小互化法 1.大题小作法
“大题小作”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大题小作,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的扩写,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在这里,这些“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神髓。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联想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
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小”为角度写其“大”。大题小作的要领如下:
(1)首先应判定哪种题目是大题。所谓大题多为统率的内容,头绪多,不便归类,或概念抽象,题目是一个词,或不好驾驭,难以将众多而庞杂的内容统一在一篇文章之中。
如2010年江苏卷“绿色生活”是一个充满形象感的词,它不是一个概念、一种说法的简单诠释,写作时应张开想象的翅膀,以具体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的形象的小事物引领深入地思考。
(2)限制定向,宽题窄作。一般限制的方法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也可在后面加中心词,还可前后都加。
如“父辈”可写成艰难的父辈、父辈的辉煌、父辈的遗憾、父辈——执著的一代、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
2.小题大作法
有的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小题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着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必然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那么,小题怎样大作呢?
首先要判定哪些题目是小题。一般而言,小题的取材多局限在狭小的天地,依题撰文,难以写出分量和厚度。如2010年高考江西卷《找回童年》便是。
其次,要善于扩大。遇到这类题目,要尽可能开发“材源”,串起那些相关内容,丰富文章的容量。例如: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大而严肃的主题。2010年高考广东卷《与你为邻》的文意是够小的,但却可以切入“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人类与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自然的关系”等这一类的大问题。
还可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同时,还可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使文章握住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当然,小题大作应有个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扩大,这也应注意。
(四)虚实相生法 1.由实入虚
所谓“实”,指提供的题目、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和情理。实写,重在刻画事物的形象,或正面描写,或直接记叙,它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虚”指抽象地写。虚写,重在调动读者的想象,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多为抽象的表现,它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例如: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的开放,由山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有节联想到人的节操,由叶落归根的景象联想到思乡的情怀,由登高望远联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这种由眼前的实在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的手法,就叫由实入虚法。
虚写与实写,是相反相成、相辅相生的。在这种辩证关系中,虚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读者用想象的驰骋而获得更高的艺术美的感受;同时,实因虚更见其具体,能使直接的描写更显得气氛浓烈、背景开阔、包孕丰富。
如 2009 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踮起脚尖”既是角度小的文题,又是一个很实在具体的题目。“踮起脚尖”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这个动作有很强的指向性。也许踮脚的人是想看得更高、更远,或者是想够到更高处的东西;也许是在跳舞等等。这些都是其具体的意义。但写作时应该从这些具体的意义中引申出更抽象的内涵来。如“踮起脚尖”表现出一种对现状不满的抗争,一种永不言败的拼搏,一种对成 功与卓越的追求„„总之,“踮起脚尖”包含着一种奋发向上的愿望,一种努力前行的勇气,一种不懈探索的精神。这便是把具体的动作与抽象的生活哲理结合起来进而化实为虚的立意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自然容易把文章导向深刻。如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与你为邻”就允许这个“邻居”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由于题目又给出了 “无形”的条件,这就从“无形”的层面上给考生提供了想象的巨大空间,你可以局限在具体的生活中去作文,也可以脱离具体的生活去想象。最好采用由实入虚法。可以写“与诚信为邻”“与梦想为邻”“与亲情为邻”“与爱为邻”等等内容。
2.由虚入实法
高考作文时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一些题目看起来 颇为抽象甚或“空洞”,如2009年宁夏高考作文“诚信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和善良”。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硬着头皮直接从正面 去写“诚信和善良”的问题,其效果恐怕不会好,这就 需要用由虚入实法。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人、具体的故事来反映“诚信和善良”,这样就丰富形象多了。
运用这种技法应注意:
先发散,后聚合。在准确审清原意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展开丰富的联想。化抽象为具体,由物想到人,由自然现象想到社会现象,由虚拟事物想到现实事物,由个别想到一般等。在联想中应特别注意两者的相似点或相通点。
(五)借象传意法
借象传意,就是作者把文章主旨和浓厚的感情寓于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描写叙述之中,而不是明显地、生硬地直接说出。这种方法在写作动机上,是作者从客观事物或事件中悟出了某种道理,产生了某种情感,从而形诸文字。它往往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联 想与想象的作用,通过熟悉的、具体的、自然的东西的状摹,表现生疏的、抽象的、社会的东西,从而形成象征性的手法,展示出象征性的某种哲理意义,使主旨深远,寄意深刻,给人深省、深味,接受启迪,得到教益。这便是所谓“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性表现手法,常常采用委婉、曲折、含蓄的写法,去体现深刻的哲理,寄寓长远的旨意。它可以用于构思全篇文章,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漫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画作文就可以把猫当做人的象征,把猫的行为当做人类社会的现象,以拟人化的手法,“以猫写人”。这样的话,吃鱼的猫,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坐享其成”派,只顾享受,不去尽自己的职责,如果长期依赖人工饲养,一旦没有了鱼,就只能饿死。而捉老鼠的猫是“自食其力”派,只有自己有真本领,才不怕变化。运用象征手法,必须紧扣这种联系,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等寓于象征体的具体描写中。同时,要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接近处,展开对形象的深层次联想,对所状写的事物进行创造性想象。最后,要选好象征物,充分显示象征物的本质审美属性,处理好点睛之笔。这样,就可以构成一种诗的意境,使形象生动、思想蕴藉、感情真挚,整个作品富于哲理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感染力,显示出一种含蓄美,从而有力地启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因此,这种文章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起来感到含蓄、生动,富于哲理、意味深远。
二、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
另外,多则材料的作文,由于它具有容量大、条件多、组合关系复杂等特点,所以在审题上,较之单则材料难度要大得多;而在方法上,和单则材料也有较大的不同。对于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运用单则材料审题的方法,认真地分析每一则材料,切忌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论事。
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不可能互不相干,总是在某一点上,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就是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作文的立意所在。因此,多则材料的审题,就是要运用多种方法(求同、求异、综合、辩证),去分析材料,找出几则材料组合的“内在联系”点,作为作文的立论点。
(一)求同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点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再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找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例1]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何者?水土异也。
③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 庄岳(齐地名)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也。
[解析] 我们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第一则材料比喻说明客观环境会使人发生变化;第二则材料指出水土等客观条件可以使植物生长发生变化,比喻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第三则材料是说环境对学语言的影响。共同点可归纳为:客观环境对人有巨大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便是这组材料的立论点。
(二)求异分析法
此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则材料。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
[例2] 为下列一组材料,提炼出作文的观点或主旨。
①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个人都节省一根火柴的价值给我,那么我就是拥有几十万元的富翁了。
②有人想,如果我能给全国每个人都做出一根火柴的 价值的贡献,那么我的一生就是最有价值的了。
[分析] 第一则材料的内涵是揭露一些人只想向别人索取的贪欲,第二则材料则是赞扬那种把奉献当做人生的最大价值的精神境界。一则是索取,一则是奉献,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我们可将它作对比立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三)综合分析法
有的多则材料中各则材料的内涵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却都有片面的一面,如果偏执于一点立论,文章势必片面而缺乏说服力。对这类材料,就应该用综合法,将各则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或主旨来作文。
[例3] 甲说:“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所以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仍应发扬光大。”
乙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靠勤劳仅仅能温饱,要致富,必须依靠科技,高科技=高效益,这是致富的公式。” [分析] 以此材料作文,许多作文说理偏颇,难以令人信服。究其原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因,是由于审题立意时未能摸清命题意图,只偏执一方,而不顾及另一方。甲的观点是不错的,离开了勤劳何谈致富?乙的观点也是正确的,仅仅勤奋而无高科技,事实证明是不能致富的。但细加分析不难发现,甲乙双方的观点都不够全面,只有将两者综合起来才全面:致富必须靠勤劳和高科技的有机结合。(四)辩证分析法
此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互对立,且各则材料的观点都有道理,却又都不全正确。对这类材料,不能简单地肯定某则材料的观点,或否定某则材料的观点,而应作辩证分析,归纳出一个辩证的观点或主旨作为作文的论点或中心。当然论述时应突出一个方面,不能平均使用笔墨。
[例4]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分析] 这两则材料的观点显然是对立的。第一则材料说明客观环境的作用,第二则材料说明人有主观能动性。这两种观点各自强调了一个侧面,虽然都有道理,但从哲学高度看,两者都有些片面。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可以归纳为: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但人也有主观能动性。作文可据此立论。
以上所述的几种方法,有时往往要综合起来运用,因为材料的组合关系,有时往往几种关系兼有。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一、技法专练
1.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对作文进行立意分析。
(1)姚明率领中国男篮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个,慈 善捐献。成龙表示将带领更多好朋友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会的基金,并表示
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方式增加基金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要求全面理解上述三则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文体限记叙文或议论文,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立意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名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关键词是“慈善”,据此,可以形成下述主旨:①慈善时尚化会是一种进步;②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相信爱;③奉献点滴爱,社会更和谐;④奉献爱心,社会更和谐;⑤要有感恩和回馈之心;⑥用慈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⑦让更多的人拥有对社会的爱和责任;⑧做个慈善的人,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让世界更美好;⑨拥有一颗慈善之心,生活将更丰盈;⑩慈善源于对生命的爱。
2.阅读下面的材料,对作文进行立意分析。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小村子,他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感悟,请自主确定立意,自主命题,文体限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立意要抓住“世上没有真正的绝境”,可从“绝境与积极心态”“绝境与生命精彩”等方面展开思考:人处于绝境时,只要凭借坚韧的精神力量,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就能创造条件开辟新的天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地,走出原有的困境,生命也因此而焕发出耀人的光彩。绝境之所以为绝境,是它足以置凡夫庸子于死地,但对那些怀有坚定信念和远大抱负的人而言,只不过是前进途中必须跨越的险障,所以经常上演绝处逢生的好戏。
3.阅读下面的材料,对作文进行立意分析。
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
请以“我与空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空间,这个概念比较宽泛,可加以限制,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比如:“学习的空间”“生活的空间”“娱乐的空间”“实践的空间”“虚拟的空间”“开放的空间”“天宫”“地球村”“花果山”“渔乡”“阁楼”“网吧”“书房”“箱子”等等。因此可以写空间的保持、打破、拓展、开创,也可以写我与“空间”的情结,我在“空间”的游览、奇遇、生存、斗争、成长。只要围绕“我与空间”这个话题来写都可以。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二、模拟考场
阅读下面的“物语”,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①柳树:就是把我倒着插,我也能成材。
②昙花:人们都说我美丽,是因为我的生命短暂吗? ③荆棘:人们都讨厌我,可是玫瑰不也有刺吗? ④菊花:就是枯萎了,我的花瓣也不会凋零。⑤爆米花:如果没有了压力,我才懒得开花呢!⑥窗户:我的原则是——该开的时候开,该关的时候关。
[试题价值] 这是一道新颖的作文题目,可以从材料中选取多个角度作文。材料类似于一则寓言故事,每种事物都有了自己的思想性格,都代表了一类人的品质特色,学生可以生发开去,展开自己的想象,根据生活体验,写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文来。这类型的题目无疑会成为高考作文的一大热点。
思路点拨] 本题要求“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具体选什么样的角度要看自己的驾驭能力。题目给出的六种“物语”,每种都包含着 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丰富的含义,写作之前要进行梳理、提炼,然后进行比较,看哪些适合对比着来写;亦可概括出一个主题,能够涵盖这六种“物语”的含义。
本题无非是考查同学们的客观分析能力,因而在具体写作中应该用到这种方法:分析问题有理有据,不以偏赅全。
寻找切入点:
柳树:生命力旺盛、顽强。
昙花:美丽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你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荆棘:能够看到自身的缺点,但对自己缺乏自信。
菊花:坚贞不屈,面对困难,临危不惧,宁可枯萎枝头,也不愿凋零于地。
爆米花:压力不会让人消沉,压力面前,人会越挫越勇。
窗户: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
[参考例文]
物 语 呢 喃
大自然,包罗万象,孕育生机,人类生活在它的恩赐中,尽情地感受着它的魔幻魅力。
大自然,万籁空灵,奥妙无穷,人类无法将它诠释穷尽,需要和它做心灵的沟通。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也许,自然之美在于它的幻化,在于它的真实,在于它的广博;而对它有何种感悟,在乎人。铿锵玫瑰
踏寻着心路花语,我开始了我的自然之旅。首先探访的是荆棘。
荆棘见到我,把心底最哀最怨的话告诉了我:“人们都很讨厌我,可是玫瑰不也有刺吗?”它边说边斜视着自己身上的刺。
看着它痛苦的神情,我思索着,并对它说:“万物有缘,同生一世,它的美丑善恶都是人们加以诠释的。我们可以说,可爱的虎耳草可以滋生翠嫩的爱情,迷人的玫瑰可以幻化甜蜜的爱情。我们也可以说,肥厚的虎耳草会迷惑少女的心灵,醇香的玫瑰也能成为谎言的遮蔽。”荆棘又说:“听着倒也是,可我只是平凡的植物,又凭什么能得到人类的赏识。你刚才说的,它们可都是值得称赞的地方啊!” 听到这儿,我劝慰道:“不,荆棘,你有!向日葵迎着太阳升,对着太阳落,你有它的一份执著;白杨树屏住一口气,扎根戈壁滩,你有它的一份坚韧;骆驼刺能生在荒漠上,汲取沙中露,你同样有它的一份勃勃生机。还有,你也是位功臣,想那廉颇为了表达对蔺相如的歉意,不也是千挑万选,最终决定携你同行,才使两人化干戈为玉帛?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荆棘,拿出你的自信,相信自己,做一株永不言败的铿锵玫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价值。”荆棘笑了。
风雨彩虹
寻访大自然的脚步永无止境,抚慰了荆棘,又碰见了一位稀客——昙花。北京学维思教育湘潭分校
同样,在闲聊之中,我们成了好朋友。在一阵嬉笑过后,它开始问我:“人们都说我很美丽,就是因为我的生命短暂吗?”
看着它严肃的表情,我知道它是鼓起很大勇气才说出来的。于是我说:“我知道你对生命的感悟,也能理解你的心情。你的美艳曾打动过许多人,那是你的特质。人们赞美你,就是因为你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美。”
昙花听后喟然长叹:“可是我毕竟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 我笑着说:“人类尚且‘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你又何必多虑。只要自己短暂的生命能绽放出美的光华,那也就化作了永恒。你的美,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泯灭;而且,正是因为你有这种瞬间之美,人们才觉得你弥足珍贵。你看过风雨过后的彩虹吗?短暂的一瞬,给人类留下多少美丽的传说和遐想,你就是那条风雨彩虹。”
说到这儿,昙花心中的忧虑消失了,它带着笑靥凋谢了。在这自然之旅中,有物共语,我已心静如水。
[点评] 本文立意新颖,构思精巧,不仅有对物性的深层感受,而且有蕴涵哲理的精妙物语,从而使文章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妙境。此外,历史故事、诗文名句、睿智心语的巧妙切入,更使文章染上了一缕浓郁的文化气韵和哲理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