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学不好仁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主备人:王立鋆 主审:高二备课组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教学重点】
1.主要是讲授第4则、第6则、第7则、第11则选文。2.引导学生鉴赏第11则选文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一、预习学案 1、给加点字注音:
邑()吾语()女 绞()笃()畏葸()出则弟()孔鲤()
2、找出通假字,并进行解释。
女闻六言六蔽乎?()好知不好学()今也则亡()出则弟()
3、解释下列常见实词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民不偷()贤贤易色()()()居!吾语女()()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信而不好学,其蔽也贼()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慎而无礼则葸()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事君能致其身()()不贰过()(就有道而正焉()()()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弟子孰为好学()鲤趋而过庭()()无以言(4、古今异义))古之学者为己 古义: 今义: 尝独立,鲤趋鲤而过庭 古义: 今义: 弟子入则孝 古义: 今义:
5、特殊句式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敏于事而慎于言()
6、整体感知课文选段。
(1)为什么要学(第 章)
(2)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第 章)(3)什么是好学(第 章)(4)学什么(第 章)
二、课堂学案
1、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要求:
①每个小组必须从4、6、7、11四则中选取一则,再从5、8、9、10中任选一则进行品读鉴赏; ②每个小组发言时,须先朗读、释义,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谈认识,最后由一名成员进行小组自我评价,或总结,或补充,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问,可以提出来由其他组的同学解决; ③对于其他小组的发言内容,自己可以提出异议。
2、探究问题
(1)概括孔子所说“学”的基本内涵。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2)孔子所说的“学”与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学”的含义是否一样?
(3)孔子把人分为四个等级,根据全文来看,他把自己归为哪一个等级?
三、拓展阅读——孔子的好学)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四、检测反馈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B.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C.学而知之者,次也 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民斯为下矣 古之学者为已 B.不如丘之好学也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 C.勇而无礼则乱 鲤趋而过庭 D.君子笃于亲 敏于事而慎于言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窘迫,受窘 B.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笃:笃厚 C.贤贤易色 贤:尊重,崇尚 D.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迅速,敏捷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恭而无礼则劳 B.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C.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D.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5、《孔子家语·致思篇》阅读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①,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著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
颜渊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薰莸②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注释:①聝(guó):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②熏:香草。莸:臭草。③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当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 B.必也攘地千里 攘:夺取
C.挺刃交兵 兵:兵器 D.夫子曰:“辩哉!” 辩:通“辨”,区别(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类异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元不在也?
B.则由无所施其勇 吾其还也 C.子路抗手而对曰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夫子何选焉 盘盘焉, 囷囷焉(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只有我能做这件事,让他们两个人跟随我吧。B.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分析论说利害,阐释战争会给国家带来灾难。C.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 D.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
——我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辅佐他,施行五教,用礼乐教化人民。(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C.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待坐”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第二篇:童谣《象棋好学不好下》
象棋好学不好下
□ 施竞航 解放路小学三(11)班 小小棋盘一片天,无穷奥妙藏其间。对弈规则并不难,要想取胜不简单。棋子之间无硝烟,其实敌我战正酣。大王小兵不一般,尊卑贵贱地位悬。后车马象各一边,为了胜利抱成团。人人毕生如棋盘,步步为营天地宽。
第三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
《中庸》: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知此三件事的人,便可以了解为何人人都需要修身的目的了。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中庸》)
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仁’,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明白了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修身的方法;知道修身的方法,也就知道了治人的方法;知道了治人的方法,也就知道了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了。”
此文记叙了孔子论述修身的方法,指出了人生修养的方法和途径。首先从好学、力行、知耻这些浅近的事情入手,第二再进入智、仁、勇这一社会共同的道德境界,第三论述了修身,第四由“修身”扩展到“治人”,直至“治理天下国家”。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伟大教育家,其教育目的是为统治者培养人才,教育的中心为“修身”,也就是品德修养,主张一个人提高了品德修养,就能成为有用之才。
孔子提出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修身方法和途径,对于当代人来说,仍然值得借鉴。
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具备智慧、知识和才能;只有踊跃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接触生活,了解民众,才能懂得人与人应该互相关爱;只有明辨荣辱、是非、善恶、美丑,才能坚持正义,勇于向邪恶斗争。具备了丰富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才能,懂得了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明确了坚持正义,反对邪恶,就会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注釋:
(1)“好學近乎知(智)”,愛好學習就接近“智”。“知”同“智”,智慧學識才能,是儒家品德標準之一。
(2)“力行近乎仁”,努力實行就接近“仁”。仁,一般指人與人互相親愛,是儒家品德標準之二。
(3)“知恥近乎勇”,知道羞恥就接近“勇”。恥,羞恥之心,羞恥。勇,勇敢,儒家品德標準之三。
(4)“之所以修身”,知道品德修養的方法。
第四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关于“学”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及思考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教学重点: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本章节的字词,疏通了文段内容。我们了解到,孔老夫子,是多么地重视学习,乐于学习。首先,作为“万世师表”,他本人就是一个博学之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如此教导我们,不仅要好学、博学,而且要活学。那么,孔老夫子,又重视学习什么呢?现在让我们用心去聆听这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先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二、理解孔子关于“学”的基本内涵。
1、大声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2、明确何为“好学”?
师引:孔子好学,更爱好学之人。孔子三千弟子,独一个弟子受孔子的倍加称赞。更称好学之人,独此一个!那就是颜回!那么,孔子认为,怎样才能称是好学之人呢?(结合文中的语段)明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也就是说,好学之人,就应该不受限于外界环境,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勤做事慎言语,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不足。做到这些,才能像颜回一样,不随便迁怒于他人,做事不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补充资料:“不迁怒,不贰过” 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迁怒”常人十分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甲者,移于乙。“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这类人生活中比比皆是,凡怒而欲发,思颜子“不迁怒”,三字,真可谓一剂良药。
“不贰过”,需经过三个阶段:①自知其过,“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程子语)。②自改其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③自讼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
3、理解学习的基本内涵(学什么)师引:有了好学的精神,我们该学什么呢?孔圣人又是怎样教导我们的?请同学们根据文段,思考,孔圣人所说的学习,学的是什么? 明确:
(1)道德修养(修身)
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分析:贤贤易色——尊重有才德的人而看轻女色(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而克制自己的私欲)侍奉父母——竭尽全力 侍奉君上——不惜性命 对待朋友——诚实信用
小结:由此说明,学习,并不是读死书,讲学贵在实行。(知行合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分析:此句提到的,年轻人首先要学会孝悌之义、谨慎诚实、爱众亲仁!而后还有力量,才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重要性)
小结:也就是说,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学习,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这些修养,将体现在你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躬身实践,方为检验的标准!以修养养性为根本,而后有余力来学习礼乐规范和文化知识。(2)学礼,以礼规范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学六言,去六蔽)六言(即仁、知、信、直、勇、刚),也就是六种德行。请选择其中你认为最有感触的一两种说明。明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分辨是非,不滥用仁爱之心。“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区分道义,不固守愚信。„„
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 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病。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施行德行,适时适度,方为真君子!而它的衡量标准就是礼。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
换句话说,我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还要注重以礼来规范,这样,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所以说,“修身”和“学礼”,两者是不可分的。“修身”应有“礼”的规范,而“学礼”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修身”。
三、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师引:从学习中,我们总结出,孔子所侧重的学习,在于“修身”与“学礼”。这个跟我们现代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区别。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单纯的修身养性,学礼治国,显然不够合适。于是,我们越来越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技生活。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已经不受用了呢?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孰轻孰重? 明确:
结合实例:山西高考“高科技”作弊案内幕 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 消除管理漏洞成关键 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 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
苏州破网络犯罪大案 黑客盗虚产50亿 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
我们忽视的,正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贤们所追崇的修身养性。
现今的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美好的德行。从小学,就忽视思想品德课,重点学习主科目,这正是高科技生活下的矛盾。古谚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邪雅俗,大多是以小时候一念之差分开的。
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父母说:“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而老师又说:“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问题是,知识长了,道德反而缺了。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固然能够使我们成才,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过上安逸的生活。但是,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你拥有多少知识和财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你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总结:孔老夫子告诉我们的,恰恰就是怎样寻找我们遗失的道德修养。所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今天读论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拥有崇高道德的孔圣人形象。尽管不能达到孔圣人的品行境界,但是我们内心向往,并以之共勉,不也就无憾了吗!
四、板书:
道德修养 现代启示 好学之人 修身养性
以礼规范 立身处事,立足社会 文化知识
第五篇:《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教案 南昌市湾里一中 黄莉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先秦诸子选读》 册别:下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选文,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2、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目的、重要性、内容。掌握孔子的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掌握孔子的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难点: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思路:此文选自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所选的“语录”共有11则,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疏通了字面意思,可把全文切分成四块来讲。学生根据提示,能很快地理顺本篇章的内容。利用问答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层层深入,讨论法让学生主动思考,学习探究,自主合作。第一课时
一、导入:上课之前,让同学解释成语“韦编三绝”。(孔子读《易》的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后就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孔子不但好学,对“学”也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例如什么才叫好学?到底要学那些东西?学习又要注意些什么?现在就来看课文《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
二、朗读。初读课文,捋顺文章主要内容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1则,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疏通了字面意思,可把全文切分成四块: 谁好学,好学的标准 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的内容 学习的目标
学生根据提示,看看这四块分别包括那几则。谁好学,好学的标准(1、2、3、8)(7)学习的重要性(4)
学习的内容(5、6、11、10)学习的目标(9、11)
三、朗读。精读课文。一)谁好学,好学的标准 第一则
1、提问:成为大师的孔子,将人分为四等,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学与不学
2、提问:对第四等“困而不学”的人,孔子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篇章里有过评论,孔子怎么说这种人的?
提示:“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遇到问题不开动脑筋,不想办法,是连孔子也拿他们没有办法的的人。这种人“斯为下矣”。第二则、第三则
1、提问:你认为世上有“生而知之者”吗?为什么?(学生发言)
2、孔子把自己归为第几类?(学而知之者次也)
3、谁能举例说明孔子的“好学、敏以求之”“不如丘之好学”? 提示:韦编三绝 学无常师 多能鄙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 十五志于学 学而不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第八则
提问:孔子对自己的好学程度是相当自信的,活到老学到老。所以他说很多人都不如他好学。而“好学”这个词,除了用来表扬他自己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谁? 提示:颜回 第七则
1、提问:孔子认为颜回好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阅读、翻译第七则
2、颜回满足孔子订立的这个好学的标准吗?
提示:《当仁不让于师》篇第9则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二)学习的目的(第九则、十一则)
1、孔子生活的年代,没有高考,也没有科举。那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
提示:为人为己。
2、如何理解“为人”“为己”(学生讨论)。
提示:在提高自己,增加学识、道德修养的同时,也利于别人,服务社会。
3、让学生在本篇章中找学习为己的例证。
提示:第11则 学《诗》以言,学《礼》以立。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人,学会立身处世。
四、背诵第1、2、3、7、8、9、11则。
五、布置作业。
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前一节课,我们讲到孔子好学、博学,明确了学习的目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看看《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孔子为什么重视学习,到底都要学哪些东西呢?
二、诵读课文。分析课文。一)学习的重要性
第四则,这是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路说的。为什么对子路说呢?我们说过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弟子中最莽撞的一个,曾经当面羞辱过孔子。可是孔子还是设法诱导,使他拜倒在门下,改变了操守,成为最亲密的弟子之一。子路追随孔子德尔时间最长,挨骂的次数也做多,倒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而是子路脾气太坏,需要被教育。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孔子对他进行了哪方面的教育。阅读第四则,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六德与六弊 2疏通文意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些情况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情况就存在于我们的在生活中,我们的身边。现在同学们就试着举例证明这些情况。我们看到了,听到的,读到的,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都可以拿来说说。提示: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农夫和蛇 东坡先生和狼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方仲永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警察为抓毒贩子,跟他们做“买卖”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说话出口伤人 非礼勿言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公孙狃 何进等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孙悟空
“学”的不够,就容易出现六种弊病,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勇、直、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出现大的过失。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够弥补人的不足。也验证了前面说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人为己。
二)学习的内容(5、6、10)
1、前面说,“学”的不够,就容易出现六种弊病,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那么,到底,人要学些什么呢? 明确:第五则 学礼 礼是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怯懦、**。
第六则 贤贤易色学的是贤,事父母能竭其力学的是孝,事君能致其身学的是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的是信。
第十则 弟子入则孝,要求要孝;出则弟,要求要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要求信、仁。
4、让学生总结下要学习的内容: 礼、贤、孝、衷、信、悌、仁
提示:注意,孔子要求大学学的礼、贤、孝、衷、信、悌、仁都是品德方面的东西。也就是说,学习的内容和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而是做人做事。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子说孔子说,能做到这些(贤、孝、衷、信)的人,即使没有读过书,我也要说他学习了;也就不难理解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这些话,也很好地印证了刚说的学习的目的是做人、为人为己。
三、思考探究:
1、孔子所谓的“好学”的内涵:学礼、修身,借“好学”来完善个人品德修养。孔子的“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试把本课中出现的加以具体概括:
对贤人——敬、对父母——孝、对君主——忠、对朋友——信、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事慎言、就有道、正己过、不迁怒、不贰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人、学《诗》以言、学《礼》以立、„„
2、我们知道,孔子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是这样要求学生,更是这样要求他的儿子。那么,作为一个当代求学的青年,你是怎么看待这样的“好学”呢?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说说你的理解或感受。对照一下,你觉得自己是个好学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