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心中的师德观
我心中的师德观
如果把师德比做一棵大树,那么对学生的关爱就是他的枝干。这关爱蕴含着母爱的温和,父爱的严厉,春风般的亲切,太阳一样的宽容。
记得先生在和我们谈到“名“的意义时,“名”字“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名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夕有夕暮时分之意,有口就会发音,此时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幅画面——父母站在村头,叫自己孩子的名子,呼唤他们回家,一遍又是一遍着急地叫着,直等到孩子们的回应,而调皮不懂事的我们根本不理解这其中的爱与关怀,有时根本就是假装着没有听到,再玩一会儿无所谓,直到父母边喊着名子边找到自己时,才答应一下,有时甚至觉得厌烦,不情愿的被父母拖回家,还和他们顶嘴„„这些现在想起来都有点辛酸和后悔,谁当时又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着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体会父母至高而伟大的爱。而先生您花费宝贵的时间点名认识我们时,让我们也能认真的听着答应,这是彼此之间一种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
其实在父母给我们起名之前,首先是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就涉及到“育”这个字,母亲必须忍受疼痛,怀胎十月,生育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在我们小的时候把我们置于背上,正像甲骨文中的“保”字,对我们无比的爱惜,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而作为一名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孔子谦虚,懂得珍惜,他对学生的爱甚至胜过对自己的孩子,对于自己儿子的死,孔子并没有记载,而弟子颜回死时,孔子却大痛“老天爷,损我的命”,孔子对学生的“忠”,这种温柔敦厚,情本谓的思想也正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那种美的价值感精深而文名,历时之悠久。先生跟我们说到,学校中最重要最稀缺的就是共命运感,而我认为爱是建立共命运感的桥梁,是师生之间能够拥有共命运感的关键。
一位好的教师,对自己学生真正的关爱,不仅会有母爱的温柔,而且也会蕴含着父爱般的严厉。但这种严厉不是如今学校的体罚,不是所谓的棍棒下出人才,学生也不是被关在笼子中的鸟,学校教育在于使学生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不是斯巴达时的军事教育,不是军营封闭式的管理。我觉得教育的严厉应该是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终极关怀,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能够释放出让别人感到你的光亮之处,这样点点的聚集才能汇合成生命的光海。正如《维摩诘经》中说过“以一灯燃百千灯,使明者德明,明终不尽”。而不是功利化,格式化的教育,教育应该是一种美学教育,让学生释放出生命中美的意义。
先生在给我们上原美教育论时,首先给我们提到的是“揽美” ,他用了一个“揽”字来修饰美,用手去拥抱美,就给人一种亲和感,就如春风般吹动着杨柳,抚摸着脸颊,让你觉得自然,觉得亲切,有种无比的愉悦。这就是美,美在自然与欣然,在亲情与友情之间,在人间与人性之间。记得当先生第一次走进课堂时,他让我们把他当作邻居家的大叔,每次上课就是和他说话式的一种交流,而后每节课他都让学生把讲台桌搬下来,他走下讲台和我们交谈,时不时的眼神中流露出希望和微笑,这就使我们体会到教师的亲切,教育的亲和力,更能够让教室成为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成为我们学习时的朋友和伴侣。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孩子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一个善于宽容他人的教师,其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材。在工作中,教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如果一味地批评和冷嘲热讽,势必造成师生的对立,致使学生自暴自弃,脱离集体,疏远同学,助长他们的狭隘心理。因此教师应有深厚的涵养,对于问题学生要真诚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多一些善意的点拨和鼓励,使学生在宽容中自省自悟,改正错误,学会自尊。
先生前段时间好像是身体不好,寒冷的冬天,他早上还饿着肚子赶到新校区给我们上课,喝着冰冷的矿泉水,他仍然和以往一样勉强着自己,保持着充沛的精力,耐心地和我们讲课,先生忠于他的职业,更忠于他的学生,作为学生我们就应该认真的听课,即使是听不下去,我们也应该出于尊重,体会、体谅老师,不要讲话,但是先生对于此时讲话的学生他并没有点名直接批评,而只是委婉地从侧面说了一下,这就是一种宽容,一种高尚的育人原则。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位好的老师就应该向孔子一样宽容以教,要能够恕人,因为宽容不仅是体现一种修养和气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善待他人的短处能够让彼此和睦相处,宽容对待他人的长处,能够使我们不断进步,使自己的心胸更加开阔,更能留出一片美的天地给别人,正如太阳般宽容,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光芒全部地献给大地,使大地更加光彩夺目,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关爱就是这样无所不包的博大与精深,春风化雨的深刻而从容,脱离世俗的平等和宽厚,毫无功利的清纯与洁净。
如果把师德比做一棵大树,那么对业务的精通就是它的果实。教师们履行着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开启着无数青年学子们崭新的人生。但这不是单向知识的传播,自来水管式的教育,而是螺旋式的回旋和前进,教与学是彼此相连的,教学相长,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师生共同进步,使得文化不断得到发扬与延伸。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师德是最美的乐章!天高云淡,日暖风和,相信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为将亲手栽种师德这株常青之树埋下种子,这棵树会更加跟深、叶茂、果实甜美、溢满芳香,我们的教育也将会永垂不朽!
第二篇:我心中的师德
我的师德故事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教师自我良好的修养。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去做的:
我认为,爱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师爱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哲人说:“使人进步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我们班的马明亮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年人的溺爱,再加上隔代教育,使他养成了贪玩,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当然,学习成绩也较差。不过,他很聪明,也酷爱书法,他的钢笔字写的很好,于是,在每次地理考试后发试卷时我总是夸他的字体工整,卷面干净,并把他的试卷展示给同学们看,特别还让他成为那些字体不好的同学学习的榜样,让他们要向他学习。每当此时,他都会迎来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借此机会,我又引导他在学习上也需要下功夫,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在我的循循善诱下,他的地理成绩逐渐提高了,渐渐的他的脸上也充满了自信,每天都洋溢着笑容。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敬业、爱岗、爱生,争取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
第三篇:我的师德观
我的师德观
一个选择教师职业的人,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
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如果只具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我在工作中,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合格的教师,还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在我的工作中,注意训练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课时,尽量做到语法正确、合乎逻辑,语言生动、有趣,言简意赅。
热爱学生不仅是人民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而且是人类道德的一个标志。教师热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形成学生的良好情感,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热爱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做为班主任,更应该更好的了解、爱护学生。只要我知道的,我力所能及的,我都管。学生闹矛盾,我给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说服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并改正错误。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和科任教师不定期家访,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争取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材施教,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运用生动的现实例子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懂得法制的重要性,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我觉得,一个教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做一个人民教师的乐趣。
第四篇:我的师德观
我的师德观
通城县大坪乡下畈完小 吴炳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报告中诠释了要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锤炼新时代教师的高尚师德。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但当下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尤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的真实体现。作为从教多年的我,多次在思想上进行了洗礼,再次回到从教的初心,我为教师这一使命而感到自豪。
一、教师要坚定信念、忠于职守、品德做人。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新时代教师的内涵和外延更深、更广、更高。教师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血。不为名利所惑,以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系颗颗童心。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的发展是民族进步的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要植根爱国主义思想,让他们感受“国”的伟大。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做人的一些基本礼节。
二、教师要开放、共享宽容,互信互尊。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十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三、教师要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是呀!正是由于教师的良言善行才会深深的打动学生。我班有一位调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差的学生。好几次,上课时我提问他,他都回答不上我提的问题,为此我没少发火,但着急教训是没有效果的。有一次,我把他叫到跟前,顺手拿过一个凳子让他坐下,亲切地和他说起了家常话,随即说道你将来最想做什么?他轻声的说了声,不知道,我就继续问他:那你想想你以后能做什么吧,根据他现在的学习成绩所能达到的学历,我和他一起思考,我们说了七个工作,针对这七个工作我分别从好坏两个方面给他做分析,当然,更多的是坏的方面,慢慢地,我发现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坚定,最后我对他说:你是一个有希望的孩子,这也是我今天对你说这些话的原因,我希望你继续努力别再消沉。临走时,他把凳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下面,还说了一声“谢谢老师。”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发现他的学习、纪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觉得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満缺点的学生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慷慨地去赞赏他们,就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我记得一位优秀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查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
四、教师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教师要做到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要公道正派,富有进取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对一切文化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鉴别,批判性继承,使学生学到真知实学。还应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不强词夺理,不文过饰非,不误人子弟,做到知错即改,还真理的本来面目。
五、教师要牢记师与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师要走近学生的身边,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丰富纯洁的情感世界。上课了,面对学生的问候:“老师好,”应充满真诚的感激之情再热情回以“大家好”,这是一种礼节,一种修养;为学生正确的回答了一个问题,号召全体学生为他鼓掌祝贺;原谅学生的一、两个错误;适时而真诚的指出学生的一个缺点;与学生共同评论他们关心的国内外大事等等,这些做法能够使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更加信任。
六、教师要学会换个说法和做法。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以师者良好的心境来体谅学生,努力做到把爱撒向学生心田。因为每个学生在师者的眼里,无论他们的个子有多高,年龄有多大,年级有多高,都是孩子,什么样的学生都需要爱、需要掌声。我们告诉老师要把目光放眼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在老师的记忆中,不应该存在你没有提问过、没有与他谈过心的学生。要用精心设计的语言,与学生谈话,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教育性。“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我想:一位好的老师,会时时刻刻都会带上这颗教师初心,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用自己微弱的火光,点燃人类最神圣的职业。我愿为之奋斗终身!
第五篇:我的师德观
浅谈我的师德观
教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之前,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又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才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才能塑造好学生的灵魂。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言行,点点滴滴,随时都注入到学生的心头,起到影响和感化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是学生的模范,事事是学生的榜样。每一个教师都应把提高思想素养放在重要位置,从“树形像、铸师魂、做表率”出发,要求自己事事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所以教师必须从师德修养方面做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看问题善恶清楚、是非分明,不因个人好恶而偏袒学生、嫌弃学生。对学生不分贫富,不论成绩好坏,要平等对待,倾注一样的心,付出同样的爱,一视同仁、公正无私,这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前提条件。
其次,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作为教师,是否勤奋学习,勤于钻研,有没有进取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业精者堪称师。作为教师,更要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要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且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在教学中,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融入教学当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才能立足于讲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
第三,教师还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师要严于律已,对学生严格管理,一丝不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纪律上严格管理。同时,要时时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以身立教。
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处的。教师应该虚心向同行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总之,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师德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而且影响他们的一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师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