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指导:以事明理
写作指导:以事明理
一、综述
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的话反映了人们从他人他事上认识事理的心理感悟过程。揣摩他人他事,吸取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然后用此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促进自己的人格健全发展。如果把从他人他事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概括成蕴涵事理的一两句话。而以事明理就指的就是如此。即要求学生遇到任何一件事都不要轻易放过,都要深入思考它的实质,联系社会、人生或自身,挖掘它符合事理的因素。可见有意识地观察分析一件事情,做到勤思善思,持之以恒,才能提高自己,才能一针见血地提出对事情最恰当的感悟点。学生周围的事或事物,均可成为思考的对象,这就需要人去发现生活,去观察生活,从而来发现一个生活中的道理。
二、例文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王生想借邻居家的斧头来用。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他的斧头借给我吗?那个斧头可是他新买的,他舍得吗?他本来就不是个大方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就说犁坏了。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借给我,一把斧头都不愿意借,这个邻居也当得太无情无义了,以后我要是出点别的事,让他帮忙,他更不会帮了,这算什么邻居!”
王生边走边想,越想越气,他怒气冲冲地敲开邻居的门,对邻居说:“留着你的斧头自己用吧广然后扭头就走了。邻居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
王生的问题出在和他人非常严重地缺少沟通,沟通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要。
写作要求:
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80O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遗忘的角落
早上一走进教室,便觉察到了一股不太对劲的气氛。平时安静的屋里充斥着细小的议论声。每个人头都埋得低低的,不安分的眼睛却并未盯着课本,而是不时地互相交换着什么意见。谷老师面色凝重地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两三页纸沉吟。我悄悄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胳膊肘撞了撞同桌:“What’s wrong?”同桌头也不抬地指了指后面。我回头,瞧见后面的位子是空的。沈嘉没来吗?病了?我猜测着,同时也想,她太沉默了,每天说的话几乎不超过五句,这不利于健康。
谷老师忽然清了清喉咙,这是她要讲话的前奏。“同学们,我现在先不解释什么,我只想把沈嘉同学留下的这封信念一下,然后听听大家的想法。”
我好奇地抬起头。
“谷老师,同学们,我知道我是个很让人讨厌的人,大家都不愿意理我,可我没有别的办法好想,我只有离开……”
我吃了一惊,不明白她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安静但又胆怯的女孩的。没人理她?噢,也许,但大家都以为是她不喜欢和别人玩呀!
“是的,我在班里扮演了一个很差劲的角色。在每次课堂提问我答错了问题时,班里总是一阵让人难以忍受的沉默。大家不知在心底嘲笑过我多少次了,是吗?而我孤零零地站在位子前,看着一个个低下去拼命忍住笑的头,甚至没人肯抬头给我一个鼓励的目光,那种心情呀,我实在难以忘记……”
“老天!”同桌惊呼,“大家是怕她难堪才不看她的,谁会嘲笑她呢?”我点点头,原来每次答错问题后都平静地坐下的沈嘉,竟会有如此强烈的心里反应。
“还记得那次英语演讲吗?没人知道我鼓了多大勇气,花了多少心血,没人知道我在台上的忐忑与焦虑。也许我真的很差,可我只祈求有一点掌声,然而没有,什么也没有。我就那么没用吗?
我的心开始由惊讶转为不安。只是掌声而已,为什么会如此吝啬给予?谁都知道沈嘉那次的演讲出人意料的精彩,而这一切难道可以只归结为,我们这个沉闷的班级并没有鼓掌的习惯吗?我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信已到了尾声。
“今天,是我的十六岁生日,在这个孤独的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告别,应该不会给大家添麻烦,或许我会转学,或许不会再上学了,总之,这个讨厌的身影会从大家眼前消失。”
信读完了,教室里充斥着可怕的寂静,在这寂静下又分明有一股激荡的暗流,那是每一颗不安的心灵的震撼。
班长站了起来:“老师,我们会找她回来,我们知道该怎样做。”是呀,谁都知道该怎样做,可似乎谁都忘记了去做,敏感的沈嘉用她的伤口提醒了我们。忘记的也许很多,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在粗糙的日子里,我们忘记了周围太多的感觉。
【评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同学们的冷漠伤害了一位内心极其敏感的同学,她给大家留下一封信,离开了这个群体。文章没有提及“沟通”二字,但却使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沟通的重要,缺乏沟通的社会就缺乏温暖。文章用一封信贯穿全文,提示主题,构思非常巧妙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不久,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突然飞进了赛场,被劲飞的网球击毙,击中小鸟的运动员立即停止了赛事,跑到小鸟前双膝跪下……
75岁的黑龙江老汉用一辆自己改装的三轮车,把101岁的母亲从老家载了出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为的是让母亲、让自己在有身之年能多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在生命的面前人们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和行为。
写作要求:
请你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80O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精彩生命
造物主创造了生命,使得世间有了活力。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绽放了绚丽夺目的光彩。生命自产生起就是为了精彩而存在。
塞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生命只有焕发光彩,方不辱没生命的意义。
历史长河中,无数英烈为了使生命变得精彩而做出了生与死的抉择。屈原为了使自己的生命变得精彩投入了泪罗江中;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血洒咸阳殿;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千古绝唱而流芳百世的文天祥,为了生命的精彩躺倒在蒙古人的大刀之下;“一腔碧血勤珍重”的鉴湖女使秋瑾为了生命的精彩,命丧清狗之刀下。无数的英雄儿女,不甘平凡,舍生取义,使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生命需要精彩,精彩燃烧出生命的辉煌。
巴斯德说:“生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小草生长在瓦砾之中,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苍松矗立于绝壁之上,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骆驼奔走于沙漠之中,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只有精彩的生命才能在宇宙之中永生不灭。
生命有意义才会精彩,精彩的生命才会有意义。
凡高的一生融入了向日葵,把艺术的精华留给了人类,他的生命是精彩的;贝多芬的一生奉献给了音乐,用生命之曲唤醒人类,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马克思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孔繁森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阿里人民,他的生命同样是精彩的……巴金说过?寒冷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生命如果没有意义,那么尽早就结束它。
小草把绿色献给春天,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清泉,把它的甘醇流淌入干渴者的心田,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红日,把它的温暖传递到严寒的隆冬,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
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也不是为了终结,而是为了更生。生命亦是如此!让生命精彩起来
【评语】:作者在文章中列述了中外历史上众多的名人轶事,但毫无拖沓繁琐之嫌。在语言的表述上,做到了酣畅淋漓,令人顿生豪迈之感。可见作者扎实的基本功。而且文章态度鲜明,对生命的看法让人一目了然。
三、作业
请在下面四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中学生物老师在课堂上用兔子作脊椎断裂实验,把兔子的头割断,让学生看它的神经怎样跳动,学生们对兔子痛苦万状颤抖着死去无动于衷,反而兴致勃勃地做着他们的“生物”观察。
有人说:“在中学阶段,就用小动物活体来做所谓实验,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一种伤害,而不是健康的养料。”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请以“是伤害,还是学知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⑴首先,要明确这个话题的范围。这个话题的范围非常明确具体,只能就中学阶段做小动物活体实验来谈,如果没有进一步的限制,对于这个现象可谈的角度不少,但是,题目规定只能就这种实验对中学生“是伤害,还是学知识?”这个角度来谈,超出这个范围,就算跑题。
⑵要读懂所给材料的含意。材料包括两部分,一是事情,二是有人对此事的看法。在记叙这一事情的时候,从用语的色彩来看,是有明显的倾向性的,这个倾向,在引用有人的看法时就更明显了,即:认为这种实验,是对学生的心灵的一种伤害。
⑶明确了材料的含义以后,就可以确立自己的文章的中心。这个中心应当是从教育学生的角度,去看这种以小动物活体作实验的学习知识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灵有没有伤害,有怎样的伤害,应当如何去避免这种伤害。如果写成了要保护动物,以维持生态平衡;或者将批评的矛头指向老师,都算是跑题。在表述时,如果过分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也是不妥当的。
⑷在阐述自己的中心时,要注意和现实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才能有较强的说服力。至于用什么文体,写什么具体的内容,就要看自己的情况了:擅长写什么文章,平时的生活积累哪方面较多,也就是在哪些方面自己有话可说。
⑸也可以不同意所给材料的观点,但要注意一定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2、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循环图。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闯了祸的小学生的作品。当年,小学生麦克劳德出于好奇心,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就杀了一只狗,谁知这只狗恰巧是校长的宠物。校长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完成上述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了著名的解剖学家。
请以“闯祸与创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审题指导】:
根据话题提示,此文应以“闯祸与创新”的关系为写作中心。显然,我们要对“闯祸”这一在人们观念中属贬义的行为作出重新认识和评价。也许有些“闯祸”确实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会给人们带来不幸和灾难,但也有些“闯祸”恰恰是对旧事物的破坏,对旧传统的反叛,因此,就带有一种革命性的色彩,具有创新的内涵。你可以写写生活中的这类事件,也可以虚构故事来表现这一道理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90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开始对人类基因进行解码工作。在中、英、日、德、法等国科学家的合作下,1999年12月,国际人类基因小组宣布,他们完整地译出了人类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在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在总结成功经验时,他们都将之归功于不带偏见的科学合作。是的,合作,不仅仅科研领域需要,在其他领域也需要;国家间需要合作,个人与个人之间同样需要合作,团体间更需要合作。关于“合作”,你有什么感受、经历或见闻?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
这个材料和话题的含义都比较明确,而且“合作”同“诚信”一样,是个不能随便否定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肯定的前提下去联系实际进行深入的思考。从作文的立意来看,可以谈合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可以谈合作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也可以谈合作的效果和意义;也可以从生存、发展、进步、和谐等角度去谈合作的必要性。
在作文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跑题,从同学们的写作情况来看,这个话题最容易和“团结”混在一起,落入“团结力量大”的老套。实际上,“团结”侧重于联合、结合为一体,目的是为了集中力量以完成共同的任务实现共同的理想,“合作”则侧重于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分工协调、互相配合;有团结必能合作,但合作不一定要团结;团结的层次要高一些,合作还可以是在技术层面上;另外,有利则合,无利则分,这也是“合作”的一个特点。在构思中要尽量地联系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来谈,谈出较具体的新鲜的感受,否则,这个话题不容易谈出新意,弄不好是空话、套话连篇。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番盛开怒放之后,一片片洁白的苹果花瓣随风飘洒,坠落在地上。
蹁跹飞舞的蝴蝶看着这种情景黯然伤神,对苹果树说:“唉,你为什么不留住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呢?你真的不知道,没有了花你就一点也不可爱了吗?”
“这个我完全知道。”苹果树平静地回答,“不过,为了秋天的满枝硕果,我宁可放弃现在的美丽可爱。”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请以“苹果树的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则材料是一篇寓言,因此,把握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无疑是做好这篇作文的关键,这就要求同学们熟读这则寓言从而来深刻理解它的寓意。通读以后发觉苹果树的回答是本文的关键句。即“为了秋天的满枝硕果,我宁可放弃现在的美丽可爱。”仿照它我们可以这样子来看待本则寓言的寓意,即“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宁可放弃现在的„„(自己的某种优点。)做到这一步,那么审题的工作就完成了,同学们就可以选取自己的擅长的体裁进行写作。
第二篇:校园生活两三事-写作指导
校园生活两三事》写作指导
=============================
发布时间:2009-05-21 21:02
《校园生活两三事》写作指导
哈60中 陈蕊
【知识要点】
要学会写写事记叙文,得弄清它的写法,认识什么是写事记叙文,它在写作上有什么要求。因为写文章不仅要掌握各类文章的共同规律(如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等),还要掌握各类文章特有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好。
写事记叙文是一种把事件作为主要记叙对象的记叙文。这类文章,事是重点,虽然少不了写到人和环境景物,但人物和环境景物的描写只能围绕着事,服从于事或依附于事。它的明显特点是:注重把事件、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文章的着眼点在事情的过程上;不着力去刻画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教学目标】
1、学会具体地写人记事,有较明确的中心思想。
2、会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
3、能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要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教学过程】
一.确定对象,合理选材
1.有关老师的事
老师,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人之一。老师做的事,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如果能把老师做的某一两件事描述得很具体,写出详细的经过,就是一篇好作文。从哪些方面写老师做的事呢?一是写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事。例如,有位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脚,老师马上把他背到医院里治疗;又有一位同学在家庭生活上比较困那,老师伸出援助之手,并号召全班同学献爱心。二是写老师辅导学生学习的事。例如,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成绩较差的同学义务补课。
2.记叙同学之间的事
同学们到学校读书已有几个学期了,大家每天在一起学习、活动、玩耍,同学们在一起经历了很多事,只要选好一个事例,就不愁写不出好作文。写些什么呢?一是写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如,班上有位同学有病住院,同学们集体到医院去探望他,还主动帮助同学补习落下的功课。又如有位同学忘了带钱买午饭,一位同学把自己的饭送给他吃。又如,班上有位同学成绩很差,成绩好的同学能主动帮助他,他的成绩提高很快。二是写同学在校学习的事。例如,课间十分钟在做些什么呀,做广播体操情况,考试经过,做智力游戏等。三是写同学之间的友情。例如:两位同学因为某人的斤斤计较而产生矛盾,冷战了几天,事情一直陷在僵局之中。后来在同学的劝说下,决定互相道歉,„„他们两人的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他们把原来的矛盾忘得一干二净。
3.记叙校园内的各种活动。
校园,是同学们的乐园。大家在校园里读书,写字,绘画,跳绳,拔河,踢毽子„„校园里的事可多着呢,既有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又有同学们自己开展的文娱活动,有的活动是自己参加的,有的活动是亲眼看到的。写些什么呢?一是要回忆校园里一些活动场面,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活动场面写,例如,学校组织文艺演出、乒乓球比赛、运动会、艺术节等。二是要写清楚校园活动的经过,例如,写一次校园义务劳动,要先写劳动前的准备,再写劳动过程,最后写劳动后的感受。又如,要写拔河比赛,应该写出这次比赛的具体过程。
二.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既然是校园生活两三事,就要注意中心的确定和材料的选取。所写几件事表达的中心要集中,不能几件事写几个中心,使文章显得松散;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几件事来写,与中心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材料要坚决舍弃。
在写法上,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所写几件事,内容典型(能表达中心)、情节生动(能引人入胜)的一件详写,或一件详写一件较详写,其余则略写甚至一笔带过。不必件件详写,否则文章冗长,内容重复,也显不出中心。
这篇记叙文如何才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呢?
1.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一篇作文,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安排得很恰当,就叫详略得当。作文详略得当,才能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如果作文平均使用笔墨,眉毛胡子一把抓,把需要详写的内容淹没在一般内容之中,文章就没有主次,中心思想也就被淡化了。
【例文】
校园生活二三事
我们不也正是一团星云吗?有光,有热,和火一般的热情„„
我们的校园生活,如万花筒,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题记
一
听!哨声响了,拔河比赛开始了。我们女生拼命地为本班男生加油,可这些男生竟这样不争气,首战告败。女生都气坏了,喉咙都喊哑了可男生还是败下阵来,真没劲!再瞧那边,垂头丧气的男生竟又摆出一副高傲的样子:第三名也不错嘛!你们瞧着不顺眼,明天不给你们喊加油,让人们静静地欣赏你们气急败坏的“英姿”!听听,用的是气急败坏,而且是英姿,多可恶!哼!输了还有理!自欺欺人,亏你们说得出口!好一阵唇枪舌剑!第二天,女生上阵了。出乎我们意料,所有男生包括昨天口舌大战的主将,一齐放开了山风般奔放的嗓子:加油!加油!他们粗粗的噪音和我们几个未参战的女同胞尖尖的嗓音混在一起,此刻,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雄壮的音乐。它像面前的绳拧成了一股,成为一支催人奋进的歌。女生受到鼓舞,一鼓作气,打了个漂亮的快速仗,首战告捷!噢,噢!我们赢了,我们胜利了!昨天的懊丧、埋怨顷刻间无影无踪,代之而来的是欢呼、雀跃!我们毕竟同在一个集体,为集体争光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今天,我们又一次达到了这目标,怎能不高兴、不激动呢?
二
瞧!我们班课堂的气氛怎么这样热烈?原来是在上妙趣横生的数学课。提问的时间到了,同学们照例活跃地思索着:这一步证明似乎多此一举吧,噢,不,问题不会这样简单„„咦,这样证明太繁琐了,能否另辟捷径„„一双双手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有平常大大乎乎的小伙,也有文文静静的姑娘,此时全都像换了一个人,胆大心细,提出一个个新颖而巧妙的问题。铃„„唉,怎么下课了!时间过得真快!当然,下课后,老师的身旁又少不了围上一群爱思考的学生„„我特别愿意到六班上课,因为同学们爱思考,肯动脑筋,敢于提出异议„„听!这就是老师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引以自豪的评价!
三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是谁在这样充满激情地朗颂《青春万岁》?也许你没留意,也许你不相信,有多少人羡慕你年轻„„是谁这样深情地唱着《趁你还年轻》?是谁伴着《青春曲》的旋律迈开了轻盈的脚步?是我们,这是我们的周末晚会。请来吧,来到这里,紧张、疲劳便会云消雾散。您知道吗?我们既会学习,也会生活!
时间飞快地流逝,我们的校园生活也不断变换着色彩,欢乐、苦恼也随之而来。但,我们爱校园生活,因为它是火与诗一般的生活,这是真正的生活!噢,我们的校园生活,像月亮,有阴晴圆缺,有欢乐与苦恼;又如万花筒,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点评】
文章剪材详略得当。第一部分的拔河场面,没有写拔河的全过程,也没写拔河同学的具体动作,而是突出记叙了男女生如何为对方加油,记叙了拔河的败与胜的结果及同学们对胜败的反映,有力地突出了同学们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精神。第二部分的上课场面,只记叙了同学们的思索另辟捷径;记叙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特点新颖而巧妙,反映了同学们学习主动,课堂活跃。第三部分周末晚会,则只写了两个同学唱歌及跳舞的脚步,反映了同学们轻松愉快的周末生活。这种根据中心的需要,突出重点的写法是值得学习的。
2.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第一.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
第二.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罗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
第三.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例文】
校园生活二三事
歌声飘荡着,它就这么安静地丰富着生活,流淌与心间。为最美的校园生活,奏出最美的旋律,就像一条线,把我们的生活串起来。一首首歌象征着精彩的校园生活,一天天的校园生活唱着绝伦的歌。
题记
刚开始,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接踵磨肩,直到我静下来,真正地用心体会,听到了充满了校园的歌声,看窗外夜色朦胧,但学校的上空已飞扬着美妙的歌声。是口中的歌,是脑海中的歌,是心中最真最纯最美的歌。这歌声就像是我们最真的校园生活的事。
在歌声的陪衬下,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重新将唱片放在唱片机上,昏黄的唱片机吱吱地动着。回首,原来这一路,我们已经收集了这么多的歌,发生了那么多的事,都令人记忆犹新。
秋天。凉风刮起来了,树叶飘下来了,思念涌出来了。但在我们的运动会上,我体会到了坚持不懈的真正的诠释,它是一首拼搏的歌。
我喜欢看跳远。他们忘情了,竭尽全力地助跑,竭尽全力地踏板,竭尽全力地飞跃,竭尽全力地向前飞扬而去,竭尽全力落在自己渴望的最远的那一点。这一切的竭尽全力,都源于他们心中对梦想的渴望,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跳远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震撼,一种坚持与拼搏。
在那次萧瑟却又火红的运动会中,有一位运动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因他的不服输的那股劲。他前几跳的成绩都不错,在倒数第二跳中,他的脚在踩踏板的时候扭了以下,但却还是那么奋力,竭尽全力地向前飞跃,真的,竭尽全力。我和萍为他捏了把汗。但他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忍着痛,回过头,失望地凝视着自己尚未满意的成绩,徐徐的风吹乱了他轻舞的刘海,然后紧咬牙关,开始最后一跳。全力,全力;坚持,坚持;努力,努力;成功了!因为他努力过,拼搏过。脑海中荡过《崇拜》。其实,只要你坚持并拼搏过,你也能受人崇拜
冬天。雪又下了,雪下得那么深沉,那么认真,落在心中最纯洁的地方,想起那些被雪冰封的事。回眸往事,拾掇友谊,体味成长,原来这一切很纯洁,像雪一样纯白无暇。
因而,为了自己的舒心,伊人的笑,纯洁地相信,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
朋友,听见了么?这就是校园的歌,校园的事,事点缀了歌,歌刻录着事。这么多个匆匆的日子,原来不是那么匆匆。所以假若用心细细品味,就一定会听到花开的声音,阳光洒下的声音,我们美丽的歌声;看见我们的拼搏,坚持我们的纯真无暇,我们为了友谊的奋斗,我们的校园事„„
【点评】
本文详写秋天的运动会,略写冬天的感悟。
运动会激烈的比赛场面,运动员拼搏向前的精神令人拍手叫好。作者通过运动员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使读者不知不觉中激动起来。
略写部分,作者并没有一带而过,而是通过一系列描写,使这一般分与详写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校园生活画面。
3.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确定哪些地方应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简括地说: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学生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这些都应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表现。
【例文】
中学生的一天
叮铃,叮铃、、、、、、小懒虫,快起来,没有出息的东西,第一天就这样,还想考省重点!
闹钟发出的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夹杂着妈妈絮絮叨叨的话语,打断了我那均匀、酣畅的鼾声。张开沉重的眼睑,望望墙上昨天父亲为我制订的、也许墨迹未干的晨读计划,在连打几个哈欠之后,我赶紧穿衣下地,飞快地抄起英语书,窜出房门,趁妈妈不注意,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
李娜娜,76分,张秋梅,89分„„数学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在静寂的教室里回荡着,撞击着一颗颗颤抖的心。我慢慢抬起头,望了望王锋我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数学科代表,哟,他这是怎么了:腿轻轻地抖动着,两只手不自觉地用力捏着钢笔,眼睛紧盯着老师的嘴巴,嘴唇颤动着,而且,每当老师念到名字的读音与王锋差不多的同学时,他脸上的肌肉就重重地抽动一下。再看看他的坐姿,简直像一支绷紧的弹簧。忽然,数学老师提高声调,宣布道:王锋同学,91分,最高分!只见王锋猛地一晃,身子顿时萎缩下去,像大病未愈的人,无力地靠在椅背上。我心中不禁一惊,做一名好学生真难啊。
午后的阳光,火一样炽热,烧烤着夏日的大地。蒸笼般的教室,刚才还吵吵嚷嚷,现在趋于安静,因为历史老师又利用体育活动课来加班加点。讲台上,她不厌其烦地讲着,喊着,试图感化那些矢志学理的学生。我同情地看了看历史老师那颇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悄悄打开了手中的《化学指南》„„
自习课,有的同学孜孜不倦,有人甚至挥汗如雨,然而,对于我们这些酷爱自由的人来说,后面有人在唠嗑,只有当班主任来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语响起的时候,这些自由爱好者才正襟危坐,装模作样地学起来。
夜幕降临,千家万户灯火通明。在灯光下,你会找到一个苦读的身影。其中,有我,有你,有他„„
【点评】
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中学生的一天。以中学生活的紧张忙碌为中心,精心选取了最能体现这一中心的典型材料(如早晨那急骤的闹钟声,听成绩时的紧张,一面听课,一面复习化学等),真实地反映了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生的某些扭曲的心理。本文语言生动,擅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理。如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这个动作,表现了我在不情愿中的一种反抗心理;对王锋的动作、神态的刻画表现了这个优等生的可笑而又可怜,让人们不由得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例文1
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
在初中校园中,我已度过两年的时光。热情的同学,和蔼的老师和严肃的课堂,一个个炫丽的镜头构成了我丰富多采的初中生活。
镜头一:
快,快拿水粉来!我们板报制作小组的组长志强喊着。
哦,来了,来啦,水粉到!我拿着水粉匆匆忙忙赶到,用水粉笔沾点水交给组长。
大汗淋漓的组长如长虹贯日一般在原本已经描好轮廓的纸面上挥舞着。我们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就这样,一幅美丽的板报就在组长绝妙的手艺下结束了它的尾声。
终于,我们的佳作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我们小组一致欢呼歌颂。
镜头二:
谁,是谁拿了我的橡皮?王哥焦急地喊了起来。
不知道啊!刚才不还在桌上吗?志强说。
没有啊,快呀,我急用,谁帮我找找看!
我„„我„„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于是,教室里所有人员一齐动身找橡皮,场面别说有多热闹了。
最终,王哥的橡皮找到了,大家都快乐地笑着。
镜头三:
教室里弥漫着严肃的气氛,大家正在与试卷作着猛烈的斗争。即使老师在那里巡逻着,也无法镇住大家。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嘛!有本事的同学有高招,没本事的或认真学习的同学就在那儿埋头地苦思着。老师见了,只是摇摇头,也没说什么,其实无声胜有声,这招一出,同学们的偷胆也变小了,就算本事再大,也不是戒尺的对手。
„„
初中生活真是丰富多采,在里面我结识了许多朋友,认识了许多老师,也让我体会到了友情,师情的力量„„
例文2:
难忘的校园生活
„„铃„„铃„„远方传来了一阵阵熟悉的铃声。在秋天落叶的伴随下,不禁勾起了我心里一连串美好又难忘的小学校园记忆。时光匆匆,岁月无情,时间流逝得真快。就好像昨夜的月亮转化成了今天的太阳,转眼就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成长了许多。从以往的无知变成了现在懂事又乖巧的女孩。
上了中学的我,还是惦记着那苍老的教室,那飞沙的篮球场和那片绿油油的草场。走在小时候上学的小路上,感觉就好像回到了那幼小的我。一切的一切都还那么地清晰,那么地深刻。现在摆在我眼前的,是一所伴着我成长了六年的学校。踏在这条小路上,我伴随着耳边吹过的阵阵微风,尽情地享受着那朗朗的读书声。啊,多么震奋人心的声音啊!好熟悉„好亲切„我用力地呼吸着校园里散播着的空气, 每一棵生气勃勃的花草树木都让每一个细节显得那么地新鲜。这就是我那美丽又和谐的母校,不是吗?
还不曾在意,在这秋天的天空下,竟下起了绵绵细雨。一个个幼小的学生在雨中玩乐,身旁站着的是正在苦口婆心劝导他们的老师。老师终于忍不住发起怒来了,看着那些小学生被老师教训得头低低的,不禁让我想起了曾经在这学校留下的岁月。当时,只念四年级的我,把读书看成是一种苦差。毫不在意读书的重要性,更不懂得珍惜有书读的福气,成天只顾着玩。就在那时候,我的老师杨老师,就是他一直地在我身边教导我,开导我,我才会有今天的成绩,才会稳稳地站在这里。说到杨老师,我心里就好像打破了五味瓶似的,眼泪夺眶而流。跟老师所留下的记忆,可说是说也说不完啊!他可以说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好像是我生活中的空气一样,少了他,我还真不敢想象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杨老师在学校时,对我是呵护备至,循循善诱。在课余时,他就像是我的一位知心朋友,所有的喜怒哀乐,我通通都开门见山地告诉他。向来幽默的他,总会说几个笑话来逗我开心,来安抚我的心情。这使我感到无比的安心和快乐。我就是喜欢这种被保护的感觉,好窝心哦!
校园的风又再次地吹起,深藏在我脑海里的记忆就像刚刚摇晃过的香槟一样,一被开启,水就撒落在地面上。那味道至今还遗留在我的记忆库里。还记得,那是个鸟语花香的早晨,由于那天,多数的老师都到外地开会去了,所以校园里冷清清的,调皮的我开始想放肆了。我一直跟朋友聊天谈话,没有专心上课,胆大包天的我简直忘了老师的存在。小芬老师开始发怒了,她气冲冲地走了过来,对我说了这样的一句话:都什么时候了?还在那里叽叽喳喳的,怎么都不学乖啊?那长大后还可以干什么呀?没错!这就是小芬老师的座佑铭。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悄地撒落在大地,降临在校园时,我们这一班都披着那温暖的阳光,舒心地大声朗读每一句优美的诗句,多么美好的一个情景啊!我们班的同学个个更是热情的小动物,天真活泼是他们的本性。虽然有时他们是顽皮了点儿,但,我们这一班可说是人才济济哦!有演讲高手,运动健将,小画家,小博士等等。这些小小的人才都为我们学校提高了名声。未来的他们可说是国家的栋梁呢!
在学校里,常走在我身旁的是一个叫小琳的女孩。小琳在学校里的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她在我心里总是那么地乖巧,那么地出色。我们在学校里,可说是一组最好的搭档。我们总喜欢一唱一随的,做什么事都要紧紧地黏在一块儿。说得上是一组形影不离的姐妹花吧!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俩曾留下的欢乐痕迹。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小学生涯还真是乐融融啊!
再望望那片绿油油的草地上,那年追逐嬉戏的笑声,大家的激情加油,亲切的笑声,一切都消失了。现在,映入我眼帘的只是片空荡荡,毫无生气的草地。在那条小路上,我再也看不见我亲爱的同学。一切开始变得陌生。这些景物都像是一幅幅的画卷一样,全都收藏在我的日记簿里了。
我爱我的母校,我爱那苍老的教室,飞沙的篮球场,绿油油的草场,更爱那像母亲般的老师和亲如兄弟姐妹的朋友。在这校园里,撒满了我们那年的欢乐笑语,也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脚步。我会将我的母校永驻在我心里的最深处,把这难忘的校园生活,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直到永远„„
第三篇:“以心传递”写作指导
九年级作文“以心传递”写作指导
要求:①以“以心传递”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试题解析】“以心传递”有意思,这是一个状中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传递”。既然要“传递”,我们首先要清楚“传递”的是啥东西,在何种情况下传递,由谁“传递”给谁,因为是考场作文,最好要点明“传递”后的收获,或“传递”的影响等等,文以载道嘛。“以心”是介宾结构的限制语,不是用其他方式“传递”,是“以心”。这样一来,“传递”的事物自然是“精神”方面的了,“传递”了一种认识、态度、思想、精神和信念……注意,尽量小处落笔,大处立意,巧妙点题。还有,认真书写,5分哦!一张试卷中,超过5分的题有几道?不信你点点看。
(一)以 心 传 递
“心”在左,“传递”在右,走在成长的路上,哪里有懦弱和退缩,哪里就有爱和力量。
花草传递坚韧的品质
心烦,焦躁。我带着一丝沮丧甩开了笔,一个人独自去沭河散心。刚刚离开严冬的束缚,此时的沭河还残留着冰雪的气息。
“妈妈,快看,有花在开!”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女孩指着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欢呼雀跃。我被那个女孩的样子吸引了,不自觉地望着女孩指向的那方,哦,那里真的有一抹春色——在一片晦暗的枯草木中间,竟然有一株绿色正托起一点娇红。
当那个女孩走远时,我轻轻地蹲在那朵花前,俯身嗅了又嗅,心中溢满了疼爱。花呀,你到底用了多少勇气才冲破严冬绽放你此时的美丽的?你又是怎样收敛自己的风华,缄默地渡过凛冽的冬的?在周遭的灰色中我仿佛看到了花儿曾经的叶落与枯萎,看到了漫漫长冬中花儿在瑟缩着枯枝积聚力量。现在,春天来了,一个全新的生命之旅又开始了。花儿用她的坚韧展现了自己的美丽,把叶落当作一个新的轮回,我又为何不能把这次的失败当作是一个新的起点呢?
离开时,我已带着花的坚韧,扬起自信,准备重新起航。
诗歌传递豁达的心态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语文老师那磁性的声音又一次响起,萦绕于耳畔。
“同学们,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丰子恺先生面对苦难生活的态度是如此豁达,这种胸怀,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是的,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享受的应该是奋斗的过程,有成功的喜悦固然很好,如果没有,那些磕磕绊绊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我们不必因为生活中的苦难和失败而愁眉不展。
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想起三毛的“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想起顾城的“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
每一次读诗,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都会收获精神的振奋。诗歌传递给我的豁达心态,将伴随着我走向一次次的成长蜕变。
游戏传递醉心的温暖
初夏的天,氤氲着热,心里涌动着窃窃的喜。
因为学习《社戏》,因为《社戏》里双喜、阿发他们的有趣生活,老师决定带我们去操场玩跳大绳的游戏。
到了现场一切都变了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玩了起来,个个“身轻如燕”,都跳得不亦乐乎,我羡慕极了。可是从小就没有节奏感的我,怎么也不敢参与到跳大绳的行列里。“快,快跳进去!”不知什么时候,老师站在我的身后,鼓励我跳进那快乐的“海洋”。终于,在老师同学的呼喊和等待中,我不得不跳了进去,且随着大绳的摇摆有节奏地跳着,跳着。我一个人享受着老师和同学给予我的爱。
心中蓦地一暖,我如此幸运,才相遇今天的你们。
我知道,无论时光的船走多远,只要我回头,就能看到默默给予我爱和力量的你们,你们是我人生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爱”在左,“力量”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我必将以心传递,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看点赏析】
学生在写作这个作文题时,大都会选择写记叙文,且文章一气呵成,但本文的小作者别具一格,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 “传递”主题的生活经历,且每个小标题字数相等,形式对称,很有美感,写法比较新颖,读来耳目为之一新。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均化用冰心的诗歌“爱在左,情在右”的诗句,开头用“心在左,传递在右”,直接进入主题,结尾是“爱在左,力量在右”首尾点题。这“爱和力量”,正是通过“花、诗、老师和同学”传递给“我”的,也是“我”承诺着要传递下去的,使文章首尾呼应,主题鲜明。
篇二:以心传递
天完全黑了,阴沉沉的像要下雨。
“怎么那么倒霉,网吧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被巡查的干警抓到这了。”我愤愤的想着,抬头看看门外走廊里正在低头商量什么的警察。这是我第七次进这里,算是这的常客。他们大概是商量找谁将我领回去。还有谁会来呢?自从我迷上了网络游戏,迟到是常事,早退不奇怪,旷课很正常,身上能有的钱都投到了让我如痴如醉,乐不思蜀的星际争霸上了。曾经那个让老师骄傲,使同学敬佩,奖学金总是拿一等的那个我再也不存在了。最近一次,也就是在这里,找了我三天三夜的爸爸也气急败坏的红着脸扯着嗓子喊出断绝父子关系。想到这,我暗自叹了口气,肚子咕咕的开始闹起了革命。
“张翔,你老师接你来了!”一声断喊把我从思绪里猛的拉了回来。门开了,“马老师!”我惊讶得在心里嘀咕“马老师不是住院了吗?”可马老师照例的什么也没说,只是在领取簿上签了名,拉起我的手,回头对那两位警察诚恳的道了谢。临出门,两位警察在背后小声的嘀咕:“这老师每次都陪着他爸来领人就算了,现在老爸都绝望放弃撒手不管了,他还管,是不是欠了这小子的?”
天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街上行人寥寥,路灯也昏暗得很。马老师紧紧的拽着我的手尽量往屋檐下靠。我知道,不管是被他从网吧直接揪出还是被他从派出所领出都是先回他家。奇怪的是,每次马老师都不多言,给我煮碗香喷喷的鸡蛋面后就说一句:“好好学习啊,吃了面就回学校吧!”刚开始,我还以为这是暴风骤雨前的宁静,提心吊胆的等了好几天,除了感觉到马老师课堂上有意无意关切震慑的目光外什么也没发生。我很奇怪为什么在我一次又一次犯错后马老师都没有责骂我。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很怕他,似乎怕辜负了什么。
“张翔,饿了吧?”马老师打破了快把我窒息的沉默,“我听你的新班任韦老师说你有一段时间表现挺好的,上课状态也不错。”我羞愧的把头埋得更低了,同时用余光偷偷的看了他一眼,马老师没有看我,但我能感觉到他话语里的真诚,只是我无言以对。
拐个弯,进了我熟悉的教师宿舍,远远的看见师母站在楼道口,看到我们后满脸的释然,她小跑着走上前来:“你血压刚降下来,学校好不容易动员你撤了班主任的职务,这才刚出院,你„„”“这不没事吗,”老师打断了师母的话柄,“张翔饿了,快去给他煮碗面吧。”我鼓起了所有的勇气,决心今天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老师,我有什么特别的吗,为什么当所有人都对我绝望甚至放弃我的时候,你仍然对我好?”马老师静静的看着我;“因为你就是我的过去,那时 的我厌世,逃学,打架,胡作非为,所有人都对我失去信心甚至对我绝望的时候,是我的老师一次又一次的信任我,给予我爱,我才有机会做你的老师。现在我把我老师传递给我的爱和信任传递给你,因为我也一样相信没有爱和信任冲破不了的坚冰,没有爱和信任挽救不了的人,我相信以前的张翔一定会回来的。”“马老师,”我哽咽着,泪水不争气的掉下:“我改,这次我一定改„„” 泪水婆娑中我看见老师上扬的嘴角和同样晶莹的泪珠„„
篇三:以心传递
在美国,感恩节是个快乐的日子。可在许多年以前,有对年轻的夫妇却在以绝望的心情迎接节日的到来,因为他们太穷了。他们的心情糟透了,夫妇俩没讲几句话便吵了起来,孩子只能无奈且无助地站在旁边。正在这时,响起了重重的敲门声,男孩前去打开门,看到面前站着的是一个高大的男人,他满脸的笑容,手里提着一个大篮子,里头装满了各式各样过节用的东西。这家人一时都愣住了。那人开口说道:“这份东西是你们的一位朋友要我送来的,我希望你们知道还是有人在关怀和爱着你们的。”看着这份陌生人送来的礼物,这家人推辞着。可那人把篮子搁在男孩的臂弯里就转身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温暖的话语:“感恩节快乐!”这件事情,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心灵。一种感恩之情在他的心底油然而生,他暗暗发誓:日后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到了18岁那年,男孩终于可以勉强养活自己了。他的收人很少,可在这年的感恩节,男孩还是花钱买了不少的食物,假装成一个送货员,把这些食物送给一个很穷的家庭。当他走进那个破落的房子时,前来开门的妇女替惕地盯着他。她独自拉扯着6个孩子,正面临着断炊之苦。他对妇女说:“我是受人之托来送货的,请你收下这些东西吧。”孩子们高兴地欢呼了起来。“你是上帝派来的使者!”那妇女语无伦次地说。男孩忙说:“不,不,是一个朋友托我送的,祝你们快乐!”说完他把一张纸条交给了这位妇女,纸条上是这样写的:“我是你们的一位朋友,愿你一家能过个快乐的节日,也希望你们知道有人在默默地爱着你们。今后如果你们有能力,就请同样把这样的礼物送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个年轻人怀着一颗美好的心生活、奋斗若,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成为影响了许多美国人心灵的成功学大师,他的名字叫罗宾。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流程中,也多多少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接受过他人的恩惠,可我们是不是都用心记住了这些,并因此多了一份感恩之情呢?感恩之心还是一颗美好的种子,假如我们不光懂得收藏,还懂得适时播种,那么我们就能给他人带来爱和希望,因此挽救了他们,或是改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做并不难,只要我们有这份心。你终会发现,如果你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生活,生活便会在你的眼里变得越来越美好。
以心传递
舟舟是在愚人节这天出生的,他一出生就被确诊患有21对染色体综合症。也就是说,他永远都只能有三岁孩子的智力。他的弱智是写在脸上的,他不能理解生活中任何超过幼儿理解力的问题。
对于这种状况,最痛苦的人自然是舟舟的母亲,张惠琴。她不放弃,一直用心地培养舟舟。张惠琴也明白啊,舟舟这样的孩子是受大多数人厌恶的,因此她每天都替舟舟换洗干净的衣服,教他要讲卫生,目的就是希望将来有一天别人能够尽可能地接纳他。等舟舟长到了少年的年龄,她就给舟舟1元钱让他到外面自己吃早饭。明明可以自己做早饭给舟舟吃的,张惠琴这样做是希望儿子可以多多接触社会。
第一次让舟舟去外面吃早饭,她自然是不放心的。将那沉甸甸的1元钱交到儿子手里,她又多叮嘱了儿子几句。舟舟只天真得如孩童一般点了点头,走了。她一直目送着儿子。望着那个高大却又幼稚的背影,她的心中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如果老天没有和自己开这么一个并不好笑的愚人节玩笑,她张惠琴也可以每天都幸福地生活着。她又想,天下可不止自己这一个不幸的母亲啊,也不止舟舟这一个不幸的孩子啊。那些天生就失明、聋哑或是残疾的孩子,他们也同样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啊。他们的母亲所承受的痛苦,与自己是一样的。
舟舟终于走到了早餐店。她依然远远地躲着,悄悄看着。虽然之前她已经叮嘱了舟舟千万遍,但她还是担心呀。万一儿子忘记了怎么办?万一儿子做出奇怪的举动怎么办?万一有人故意想嘲弄她怎么办?她越想越急,最后差点冲上去把舟舟拉回来,让他回来吃自己做的饭。
事实证明,是张惠琴想多了。她看见,那早餐店的老板微笑着与舟舟说着话,那笑容毫不虚假,连自己都没有对舟舟这么笑过。舟舟大概也有点不好意思,竟腼腆地傻笑起来。那老板将饭递给他,还领他到座位上坐好,他“忽略”了舟舟呆滞的目光,待舟舟如个正常的青少年。
张惠琴后来专门去向那个店老板道谢,那老板也道出了自己的秘密:他的儿子先天失明,后因受不了孤独与黑暗,自杀了。他只是想给这些孩子本就应该得到的关爱。她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社会中有善心的人还是很多的。春末夏初的一个下午,张惠琴因病骤然辞世,去世前,她已经签订了眼角膜捐献志愿书,上面写道:舟舟是在社会的关爱中成长的,我也要回报社会,帮助那些失明的人。
最爱舟舟的人走了,但我想,一定还会有人继续关心着这样的孩子们,继续将张惠琴对舟舟的爱传递。
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他人----题记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一些人总感动着我们,有时候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他们无价的爱心给予我们永存的光明。有的人自己收入不高,但是他能在30 年以来抚养8位孤寡老人;有的人,在受到别人帮助后,尽管不便行走,但他却让他父亲用三轮车带他到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家去,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有的人在得 知自己的病无法治疗,做了一个让世人感动的决定,将别人捐赠给他的医疗费拿去帮助更多的人,自己却欣然面对死亡。
还有许多的人是这样的,他们像微尘一样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温暖世界。
禅宗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有爱所以世界更加美好,接受一份帮助,投成一份笑容,然后让这种爱心传递。温暖世界每一个角落。
行走在生命的道路上,我们正拥有着最美好的年华。如何让生命之帆高扬?如何让生命之路坦荡?如何让生命之辉永放?
也许我们只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坦诚的爱心。用自己的生命去感谢曾经帮助过你的人;用坦诚的爱心去帮助需要你帮助的人。奉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用真爱回报社会,用真心帮助他人。
丛飞没有得到受助者的回报,只能说明那个受助者太过于自私,并不能抹去丛飞内心的坦然。当丛飞住院治疗不是有很多好心人来帮助丛飞吗?丛飞的义举不是也感动社会唤醒更多的人去帮助别人吗?
因此,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记住别人的帮助,就是学会帮助别人。
人生是一趟苦旅,用爱的大伞撑起,装着我们共同的感动,盛着我们和、共同的欢笑。爱需要复制,爱心需要粘贴。
我相信,滴水之恩也能得到涌泉相报。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要求:①以“以心传递”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试题解析】“以心传递”有意思,这是一个状中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传递”。既然要“传递”,我们首先要清楚“传递”的是啥东西,在何种情况下传递,由谁“传递”给谁,因为是考场作文,最好要点明“传递”后的收获,或“传递”的影响等等,文以载道嘛。“以心”是介宾结构的限制语,不是用其他方式“传递”,是“以心”。这样一来,“传递”的事物自然是“精神”方面的了,“传递”了一种认识、态度、思想、精神和信念……注意,尽量小处落笔,大处立意,巧妙点题。还有,认真书写,5分哦!一张试卷中,超过5分的题有几道?不信你点点看。
第四篇:就事论事 析事明理——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导引
就事论事 析事明理——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导引
就事论事 析事明理——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导引
“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2016年高考作文备考的一个热门话题,不管是已经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还是即将使用全国卷的省份,都毫不例外地将之作为研讨和复习的重点。但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地方、有些专家对这种作文题型的理解过于狭隘,比如将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和写法贬得一无是处,认为要完全摒弃;又比如认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行文过程中一定要厘定概念,在分析说理时不能引用论据等。
笔者认为,这样的解读有剑走偏锋之嫌,是一种误读,至少是过度解读,只能将一线教师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高考作文该怎么训练和复习。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新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本来是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法,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在解读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特点时率先提出的概念。他认为“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体现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而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崭露头角”,又认为“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至此,“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个新概念便正式强势进入中国人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话语体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作文题型呢?其主要原因是前几年盛行的新材料作文虽然突破了话题作文的“束缚和限制”,具有“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优势”,“但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余闻先生对此也有过精到的论述,他说:甲卷作文题“命制中特别增加了‘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句话,增加了包含着具体问题的任务型指令。像本题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这一具体问题、‘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些任务,都是需要考生在作文的同时予以解答、完成的,这样,作文试题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就在更有力地规避套作、更好地解决考场作文‘假、大、空’问题等方面作出了探索”。由以上权威论述可以知道,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限定写作的范围,明确写作的角度,增强写作的针对性,避免套作与宿构。因为这种作文题型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新材料作文题相比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实际上昭示着一种新的作文题型的诞生,所以有必要采用新的概念加以界定,以便于与传统的新材料作文区别开来。
其实这是非常符合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规律的。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时隔若干年,便每有新的作文题型出现,当年的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都是如此,可谓各领风骚没几年。现如今或在以后的若干年内的新材料作文被任务驱动型作文所取代或这两种作文命题形式并驾齐驱都在情理之中。不过,任务驱动型作文孕育并脱胎于新材料作文,它固然有对新材料作文的突破与发展,但更有传承与守正,必然与新材料作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将之与新材料作文截然割裂的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近年流行的一统天下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根据命题材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寓言故事类、社会生活类(时事类)、名言警句类和漫画图表类等多种形式。其中社会生活类新材料作文曾于2013年一度成为高考命题的宠儿。当年全国高考的18套作文试题中,就有全国课标n卷的“同学关系调查”,广西卷的“归还手机”,山东卷的“莫言被咬”,广东卷的“富翁捐助”,北京卷的“爱迪生与手机”,浙江卷的“童心”等多套作文题的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现象,是典型的社会生活类新材料作文。而这种作文题型与2015年新出现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关系极为密切。我们不妨通过改造2015年全国乙卷的作文题的要求来说明这个问题。改题一:将原题的要求作如下改造,其余不变。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中任选一方,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改题二:将原题的要求作如下改造,其余不变。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从比较可以看出,就写作的内容而言,“高考题”和“改题一’夕这两种命题方式其实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第一种在格式和行文上都要符合书信的规范,但文章的内核(内在的行文逻辑)还是与“改题一”相同,都属于社会生活类新材料作文,而且都只能写成社会生活评论(时评),而不能写成可以在主体部分撇开材料的论证型议论文,尽管这往往是新材料作文的典型写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作文确实写的是时评,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评,而是由命题者限定了具体针对性的特定的时评。比如考生只能选定“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的任何一方来就事论理,而不能双方或三方兼顾。
而改题二,则是典型的社会生活类新材料作文题,考生既可以就某一方谈看法,也可以兼论多方,属于一般意文上的时评。所以从改题二到高考原题,虽然作文材料保持不变,但作文的要求却是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明确了。但尽管如此,高考原题还是属于新材料作文,这就像我们称李白是中国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因而自然是中国诗人一样。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新材料作文,只是增加了非常具体明确的任务指令,即写作要求。由于这种作文题的材料基本属于社会生活类,所以我们又可以称之为任务驱动型社会生活类新材料作文,其实也就是按要求写作针对特定对象的评论,属于时评的范畴,是时评的一种。其说理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就事论事,析事明理。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它能让我们一线教师将这种新题型科学纳入固有的写作指导体系,有效盘活写作指导的知识和积淀,否则,难免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新在“任务驱动” 尽管任务驱动型作文脱胎于新材料作文,并与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新材料作文的一种,但它毕竟不同于新材料作文。后者从作文试题写作要求的设计来看,常见的有两种。一种如2014年全国课标乙卷,其写作要求是这样表述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同时,题干上还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的要求。另一种如2014年湖北卷则是这样表述: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当然,各省市在具体要求上有所不同,比如福建省就要求只能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我们在这里想强调的是,这两道题的要求虽然表述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谓“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其实是不允许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不管是“选好角度”还是“自选一个角度”也都只能在材料的含意范围之内,而这种范围往往是有限的,一旦脱离这种范围,就是偏离题意。
在构思行文方面,新材料作文一般通过分析材料,在材料的含意范围之内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的任务就是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正确。主体部分在行文过程中,可以在字面上完全不理睬材料(当然,在内容上还是要受材料的笼罩),结尾最好能回扣材料。这是典型的论证型议论文的写法,其说理的目的就是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如果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社会生活类的,那就既可以写成论证型的议论文,也可以写成社会生活评论,即所谓时评。寓言故事类和名言警句类的新材料作文一般只能写成论证型的议论文,漫画图表类的则视所供材料而定。
而任务驱动型作文从试题写作要求的设计来看,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非常具体明确的任务指令,即写作要求。正如张开先生所言:“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2015年全国课标乙卷中的“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xi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等即是任务驱动型指令。这些“指令”一般在文体、对象、内容和思维等方面进行“驱动”,对考生的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这道题中的“写一封信”为文体要求,“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为对象要求,“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和“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则为内容要求。至于思维方面的要求,一般没有直接标明,要因题因材而定,鉴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大多存在争议性,故质疑思辨的理性思维尤为重要。
至于构思行文方面,因为要求不同,更是呈现出与新材料作文不同的面貌。笔者以为,“就事论事,一以贯之”和“析事明理,文明交流”应该是这一类作文题最重要的特点。因下文有详细解说,此不赘述。由以上分析可知,作为新材料作文大家庭中一员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所以成为一种新的作文题型,新就新在“任务驱动”。它有效解决传统新材料作文泛角度的弊病是通过具体明确的任务驱动型指令来完成的,它的防套作和防宿构功能也是通过具体明确的任务驱动型指令来完成的。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成为它区别于传统的新材料作文的标志,也决定了它在具体行文思路上的独特面貌。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思路拓展模式举隅
以上所述,是对任务驱动型作文最粗浅最基本的认识,而唯有认识到位,才能开展科学有效的训练。这也是一向关注教学操作性的一线教师最为看好的。可遗憾的是,现阶段可供训练的新题和可资模仿的范本都寥寥无几。重点中学的部分教师可能有一些,但也大多视为至宝,秘不示人。下面笔者不揣浅陋,列举几种此类作文思路拓展的模式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通用模式
开头部分(约占25%):1.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2.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或提出观点,或提出下文要探讨的问题(论题)。常见的写法:
①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②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后再提出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
③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的深入分析作了分析说理范围上的界定,以便下文的分析说理更有针对性。④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提出要探讨的问题。主体部分(约占65%):
紧扣上文所提出的观点或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就事论事,一以贯之,体现纵深思维,追求透彻说理。要求具有一到两次拓展,两到三个层次,层次之间的关系不限。1.分析说理的目的:①明析原因(根源、本质),②辨是非,③直指利害。2.分析说理的方式:
①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类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选定的事件或人物的行为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
②有时,为了使分析更深入透彻,或者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厚重,也可以适当联系现实或历史,引述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经典论述)。
3.分析说理的原则:注重文明交流,包容并尊重他人权利,反对打压不同意见;要通过自己的自由思想和独立判断来支撑文章的看法和观点,还要避免自说自话。4.层次拓展的方法:
正反对比、横向展开、逐层深入„„ 结尾部分(约占10%): 再次回到试题材料与自己的观点,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或寻找对策(措施、办法)、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正面材料”模式 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略写)
③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可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的合理性,阐明其意义。(主体部分,详写)
④倡议劝勉、呼吁号召,总结全文。(略写)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反面材料”模式 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略写)
③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可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之错误、危害,并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原因)。(主体部分,详写)④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总结全文。(较详)(先破后立:前三步为“破”,最后一步为“立”)
(四)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争议性材料”模式 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作为过渡。(略写)
③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解读,表达自己的看法,可赞成,可反对,也可辩证看待。(较详)④(赞成)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的合理性,阐明其意义。(主体部分,详写)
⑤(赞成)倡议劝勉、呼吁号召,总结全文。(略写)
⑥反对)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之错误(危害),挖掘产生的根源(原因)。(主体部分,详写)
⑦反对)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总结全文。(较详)
⑧辩证)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对某种做法作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辨明是非,阐述利害。
⑨辩证)就不足不当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改善意见,并适当展望其良好效果,总结全文。(详写)
文无定法,但有章可循。为了让学生更快入格,复习应考时给他们提供容易操作的思路拓展的框架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中等程度及其以下的学生。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的思路拓展方式往往受制于试题的材料和作者的习惯,所以要因材而异,因人而异,不能胶柱鼓瑟,墨守成规。就任务驱动型作文而言,不管采用何种思路拓展模式,都要深入分析选定的具体问题,入情入理地阐述所持看法的理由。可以举例,也可以引用名言警句(即所谓论据),但对论据的概述或引用要尽可能简洁,而且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或事件时自然带出的,一切为分析既定的具体问题或事件即析事明理服务。当然也可以不引用任何事实和道理论据,直接分析相关问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虽然不是2016届高考作文训练的唯一题型,但确实是本届高三作文训练的最重要的题型。全国卷向来具备无与伦比的导向功能,对于这种新题型,我们怎么研究、探讨甚至争鸣都不为过,因为这样才可能真正认识这种题型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与传统的新材料作文的关系,从而组织高效和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目前教学资源相对匾乏的情况下,我们既要善于继承近年新材料作文写作教学的成果,又要善于借鉴《中国青年报》等相关媒介优秀时事评论的创作经验,同时还要勇于写作下水文,自行选编优秀时事评论类文章供学生阅读,科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
为使写作指导能够做到高屋建瓴,扎实高效,我们不妨借他山之石以攻玉,阅读曹林先生的《时评写作十讲》《不与流行为伍》和徐贲先生的《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等相关著作,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如此,我们方能举重若轻从容应对任务驱动型作文。
第五篇:以爱为话题写作指导
以爱为话题写作指导
以爱为话题写作指导
写作目标:学会关爱,学会爱的表达。
写作设想: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没有了亲情与友情,缺少了真诚与倾心。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通过本次训练学习,呼唤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是一种幸福,给他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写作过程:
一、课前准备
1、积累以“爱”为话题的名言警句、歌词、诗句等。
2、访问、收集给亲人、给他人、给社会送温暖、关爱的感人事迹。
3、教师与学生同时积累,并准备好歌碟与有关光碟。
二、倾诉爱心
1、激情导入:课前放《爱的奉献》歌曲,渲染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
然后教师用激情的过渡语导入新课。
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共创一个美好人间。
2、交流积累
交流以关爱为话题的名言警句、歌曲、诗句等讲述自己或他人给亲人、给他人、给社会以关爱的感人事迹。
师生同说听了这些事迹后的感受
3、列举反面现象,说感受、说策略。
丢弃亲子、虐待老人、家庭暴力、多个惨案还时有发生,你目睹、亲听过这些事吗?当你看到或听到这些事时,你想说点什么呢?你认为应该如何制止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关爱广泛
1、播放或讲述人们在优美环境中愉快晨练、散步、谈心、工作等场面,“留下一片绿荫”“保洁一汪潭水”“纯净一片蓝天”??这也是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的一片关爱,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你有怎样的感受?
2、讲述被污染、被破坏的镜头:河水在变黑、垃圾在乱扔、树木在砍伐、动物在被猎??你做过哪些?你看见别人做过哪些?你认为这样会为别人带来些什么?
四、爱的永恒
1、听《爱的奉献》,让学生再次感受充满爱的世界是多么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爱的情感。
2、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 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光??请你以“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面对这道开放性的题目,首先要放飞联想,搜寻自己生活、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然后根据占有的材料和自己的特长选择文体。
写 记叙文,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当你从亲身经历中选取某一事件展开叙述时,可以就近联想相类似的其他事件,用其他事件的细节丰富完善作文的内容;或者用相反事件进行反衬,强化文章的表现力。其次要讲究结构的安排。可以只写一件事,按情节发展推进故事;也可撷取若干事件,以片段组合的形式,表现“爱”的主旨。写议论类的文章,除了论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的思路清晰之外,最好能写出一定的文采。
话题作文虽然范围极大,但仍是有
规律可循的,一般说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围绕话题,选取材料。
话题作文对同学们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已经连续的出现在好几年的中考作文之中。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也可以这样理解:话题好比一个圆的圆心,从圆心到圆周上的任何一点连起来的线都可视为一个话题作文的写作角度。
话题“爱”的选材非常的广泛。选材的依据就是你自己认为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有话可写,较新颖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话题作文一定要紧扣话题选材,虽然话题作文的范围广,可并不是广而无边。其限制就是话题范围,所以在写作时万万不可偏离话题,另起炉灶,随便写一篇文章来。如话题作文“呼唤”,有的同学写了爷爷与他是好朋友的故事,全篇中没有一个词或没有一件事
与呼唤这个话题有关,实在有偏题的嫌疑。
学生思考、交流选材
2、围绕材料,明确中心。
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创新性,在三大特征中,立意的开放性、多样性、创新性是关键所在,发散思维是话题作文最显著的特质。
请学生围绕“爱”谈立意
3、取一个吸引人的标题。
作文题目其实好比人的衣裳,就象报纸的标题一样,往往起到抢眼的作用,有很多同学不重视,相当一部分同学是作文写完了之后才草草地拟一个标题,有时候甚至忘记了,没有标题,这是一个误区,要吃很大的亏。有人说好的标题等于一篇文章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构思文章的时候,把精力多用一点在题目上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就爱话题作文而言,可以考虑拟如下题目,大家一起来比较筛选。一种方法是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修饰语,把大题变小;另一
种方法是标题中不出现话题,而是作文内容或中心的体现。
请同学发散思维拟标题话题作文的要求往往是文体不限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日记、书信等都可以。这就给了同学们自由选择的机会。一般来说我们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
布置作业:
完成“爱”这篇话题作文。
提示:根据刚才对选材、审题、立意、命题的学习,请同学们通过比
较、筛选,确定自己熟悉的一个角度,确立恰当的立意,完成整篇文章,当然成文时还要注意布局某篇等问题。
精彩范文:试问父爱今何在
人们常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也有人说,父亲是家中的精神支柱,是全家的避风港。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抽烟
在他人心中,父亲如风雨中昂立的
军人,父亲是悬崖边挺拔的青松,总之父亲是一个能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然而,在我心中,父亲只是一个烟鬼,正宗的烟鬼。他那早已被烟熏得焦黄的手指如今还一刻不停地夹着一支卷烟。
父亲爱抽烟,一直就是这样,我不知道为什么。无论在家还是外出,在他的身上都有一股浓浓的烟味,让我无法承受的一股烟味。尤其在临近我上学的时候,那股烟味变得更浓更令人难以承受了。此时的我,因担心学费未凑足而焦虑不安,而老爸他却还在悠闲地抽他的烟,似乎对我的事漠不关心。见他整天在深深地吸烟,然后又轻轻地吐出来,我恨不得把他赶出家门。此情此景,真让我欲哭无泪,欲恨不忍。难道这就是我的父亲?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顶
天立地”?他如此的“伟大”,我还有何话可说呢?
尽管如此,我还是被按时送到了学校,这让我迷惑了。我似乎正在慢慢察觉:在他深深地吸烟的同时,他也正在
深思熟虑,在默默地担忧。再次回味那股烟味,发现了它有了一点淡淡的清香;再看到那缕烟影,我感觉到了其中笼罩了父亲的许多愁思。
回头
又一次父亲送我来校,临走时,他照旧没说什么,连一点笑容也没留下,转身便走了。面对如此冷淡的父亲,我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突然产了一个念头:去偷偷地监视他。正当他走到转弯处时,他停了下来,回过了头,只见他那充满深情的目光似乎在寻找什么,哦,是想再看一眼他的儿子,然而却没看见。他又转过头来,我终于被他发现。从他脸上终于隐隐呈现了一丝从未有过的笑容,那笑容如早晨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一样短暂,一样难得。从他的那双眼中,我终于发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无私的爱。
从此,这一精美的动作便深入了我的记忆宝库。多感人的一次回头!
终于,我彻底领悟了:我不是缺少
父爱,而是缺少发现,那烟味充满浓香,那回头充满深情。同时我也理解了父爱:父爱如山,父爱似海,父亲冷淡的外表里装的是颗赤热的责任心,是颗真诚的爱子之心。
试问父爱今何在?尽在一缕浓烟中,尽在回头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