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

时间:2019-05-13 12:0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

第一篇: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

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

摘要:在郭沫若早期的诗歌创作中,描写和歌咏自然的诗歌数量很多,特别是《女神》和《星空》两本诗集中,自然诗所占比重更大。这些诗,构思精巧,精彩迭出,既有生动的画意,又有浓郁的诗情,而且灌注着生活的哲理,闪耀着时代的精神火花,具有郭沫若式的独创性和浪漫主义色彩。

关键词:抒情 感情真挚热烈 奇特想象 对自由的热爱和渴望

郭沫若曾经说过,他青年时代“对于自然的感念,是以纯粹东方情调为基音的”这种“东方情调”无疑也构成了他早期自然诗的“基音”。所谓“东方情调”是指什么呢?这里主要指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庄子思想和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李白等人的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包含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所以,谈到郭沫若自然诗的色彩即艺术特点,我认为第一点就是它注重抒情。“诗的本职专在抒情”,郭沫若所揭示和强调的诗歌艺术的这一基本特点在他的自然诗中表现十分突出。他的自然诗,不只是对自然的客观描摹,也不是对风花雪月的静止的观赏,而是处处表现了诗人的纯真的情感和真实的人格。浓郁的抒情色彩给郭沫若的自然诗穿上了一件最动人的外衣,使得这个窈窕的美人更美,更有风韵。

一:自然地抒情,真挚热烈

郭沫若对自然的爱是深沉的,浓厚的,也是多方面的。他爱自然的壮美,也爱自然的幽远;爱自然的欢乐、奔腾,也爱自然的恬适、清宁,而且都含有深远的寄托和真挚的情感。他的自然诗着力表现的就是这个。如《海舟中望日出》,在这首诗里,诗人绝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赏日出,而是把自己的整个身心和全部热情都倾注进去,“我的心儿,好像醉了一般模样”;他同即将升起的太阳融为一体,共同为光明和新生而进行拼搏。当太阳终于跃出海面,他感到这也是自己的胜利,向太阳欢呼:“你请替我唱着凯旋歌哟!我今朝可算是战胜了海洋!”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感情是多么强烈,他是在用整个生命唱赞歌,他的全部热血和爱都凝聚在这里,因而不能不使人从内心发生震颤和共鸣。又如《晨兴》和《夜步十里松原》,两首诗都是写诗人在十里松原漫步,不同的是一个在清晨,一个在夜晚;一个是朝夕初上,“远远的海中岛影昏昏,好像是,还在恋着他昨宵的梦境”,一个是海已安眠,“远望去,只看见白茫茫一片幽光,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一个是“耳琴中交响着鸡声、鸟声”,诗人的“心琴也微微地起了共鸣”,一个是眼见得“无数的古松,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而诗人的心灵也同“他们”融汇在一起。两种情景,截然不同,但却同样的令人陶醉;其中,动人心弦的同样与其说是自然地景色,毋宁说是诗人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对大自然的深切的爱恋和真情。

二:奇特的想象,精彩的诗意

郭沫若的自然诗不仅感情真挚,情景交融,而且色彩绚丽,富有奇想——郭沫若式的奇特想象。郭沫若借助这种奇想,在创作中生发出缤纷的色彩,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给他的诗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在他的自然诗中表现尤为突出。且看《女神》中两首描写日落的诗:《新阳关三叠》和《日暮的婚筳》。这两首诗所写的景色大体是一样的(只是季节有所不同,前者是在初夏,后者是在初春),但由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分别创造了不同的形象和意境,因而给人的印象却完全不同。《阳关三叠》本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送别友人西行的诗,已为家喻户晓;郭沫若借用原作诗意,送别即将入海的太阳,同时也寄托了他思友怀人的情思①。诗人把将要入海的太阳比作一位光明的巨人,“披着件金光灿烂的云衣”到西方去远游。在太阳入海之前,诗人眼前展现出这样一幅壮美的景色:

远远的海天之交涌起蔷薇色的紫霞,中有黑雾如烟,仿佛是战争的图画。太阳哟!你便是颗热烈的榴弹哟!

我要看你“自我”的爆裂,开出血红的花朵。太阳入海之后,又是另一种景象: 我回过头来,四下地观望天宇,西北南东到处都张挂着鲜红的云旗。汪洋的海水全盘都染红了!Bacchus②之群在我面前舞蹈!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图画!这里诗人是把太阳的入海描绘成一个勇士的出征,一个巨人远行,所以格外苍凉悲壮。

再看《日暮的婚筳》。诗中把将要入海的夕阳写成就要出嫁的新娘,把大海比作她的情郎,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画面:

夕阳,笼在蔷薇花色的纱罗中,如象满月一轮,寂然有所思索。

恋着她的海水也故意装出平静的样儿,可他嫩绿的绢衣却掩不过他心中的激动。

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笑语娟娟地,在枯草原中替他们准备着结欢的婚筳。

新嫁娘最后涨红了她丰满的庞儿,被她最心爱的情郎拥抱着去了。

这又是一幅多么欢乐迷人的图画!同样是写太阳入海,但诗人又把它描绘成一个姑娘的出嫁,一个新婚的欢筳,所以显得旎旖多彩。但这两首诗又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同样处于一种奇特的想象,同样是把太阳写成有生命、有灵魂、有性格的形象,一个是豪迈勇武的巨人,一个却是羞怯情深的新娘,而且都是出自诗人笔下。显然,诗人在这里也同样是把自己的感情融汇进去,从而塑造出精彩的诗意。

三: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由的渴望

在《论诗三扎》一文中,郭沫若借宗白华的话说:“诗人底宇宙观以泛神论为最适宜”。③在郭沫若看来,“诗人虽是感情的宠儿,他也有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同他的强烈的反抗精神相结合,在重新认识了宇宙和人生的基础上,郭沫若的诗中有了“自我”。这在《梅花树下醉歌》、《霁月》里都能看到。

郭沫若热热爱自然,倾慕自然,效法自然,在他看来,自然虽不能言语,但于“沉默之中”却有“雷鸣的说教”,时时给人以启示;它是最和谐、最快乐、最自由、也最富有生机的。在郭沫若的自然诗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这样奇异的诗句:从“潮里的声音”和“草里的声音”,他听到了生命的呼唤:“一声声道:快向光明伸长”;从空中飞放的纸鸢,他看到了奔腾不息的生活的洪流;从头上展翅飞翔的山鹰,他更想到“心地里翱翔着的凤凰”④——那光明和自由的象征。这表明,郭沫若歌颂自然实际上并不限于自然本身,同时也蕴含着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理想。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认识和愿望,所以在郭沫若笔下,自然总是写的那么明媚,那么自由,那么欢畅。请看:无限的大自然,/成了一个光海了。/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海也在笑,/山也在笑,/太阳也在笑,/ 这是《光海》中的一节,这样生机勃勃,自由奔放,充满了健康的情调,洋溢着生活的喜悦和渴望。在自然之中,诗人感到无比快活,他纵情歌唱自然,同时也歌唱自己内心的欢愉。

“五四”之后,在诗人的自然诗中一面歌颂美妙的自然,一面结合丑恶的现实,表达了自身的爱憎,同时更加的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丑恶现实的憎恶。但依然没有放弃对美和爱,自由和生活的希望。

《女神》出版前夕,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说“文学是反抗精神的象征,是生命穷促时叫出来的一种革命。”正是在这种创作理念的指导下,郭沫若的自然诗也透露着积极向上的生活哲理。那就是对生活抱有最热情的希望,对未来充满饱满的激情,对丑恶的现实报以深深地憎恶和解救心理。这种憎恶,是出于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而生发出来的自然而然的情感。郭沫若大量地写作自然诗,通过歌咏自然抒发自己的热烈情感和进取精神,主要是在五四时期,在《女神》诞生的时代;到了创作《星空》的时候,自然诗虽然写的很多,但由于受退潮时期环境的影响,意气已经消沉,格调大大降低。这里不再探究。

结语:在近代整个自然诗领域中,郭沫若的自然诗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早在五四时期,就有人称郭沫若是“自然歌颂者”,很推崇他那些歌颂自然的诗篇;今天读来,这些诗仍给人以新颖绮丽、长青不凋之感,同时也成为了上世纪初诗歌研究的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更添近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风景。

注:①这首诗发表时,副标题为“宗白华兄砚右”,并有小序。收入《女神》时删去小序,副题改为“此诗呈宗白华兄”

②罗马及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与欢乐之神。

③《沫若文集》第10卷。

④《心灯》,《沫若文集》第1卷。

参考书目:《20世纪新诗综论》 骆寒超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

孙玉石 漓江出

版社

《凤凰、女神及其他——郭沫若论》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鲁迅、胡适、郭沫若连环比较评传》 上海文艺

出版社

第二篇: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

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

伍世昭

作者简介:伍世昭,1962年生,湖南东安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惠州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20世纪文艺理论批评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广东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课题、惠州社科规划课题等6项。出版专著1部,编撰十一五规划全国文科重点教材1部,参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6篇学术论文为国家权威期刊全文或摘要转载。先后荣获惠州学院“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日益关注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问题,发表了大量学术成果,在资料的挖掘与整理、观念方法的出新与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等方面,将郭沫若早期诗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其贡献显而易见。但遗憾的是,将研究对象孤立起来就事论事式的研究还相当普遍,整体的、系统的研究却不多见;研究视野不开阔;研究方法还未能切合对象的特点和实际;在有些问题上仍存在着人云亦云的现象。因此研究对象所属性质及历史定位问题,还需要重新或从头研究;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真相还有必要进一步逼近;研究对象所蕴涵的理论价值还有待发掘。

本书借鉴上世纪2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中外研究成果,着力从整体上探讨郭沫若早期诗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艺思潮、创作实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力求还郭沫若早期诗学以本来面目;实事求是而不是套用西方现成的理论框架给予对象以真实的定性和历史定位;同时将郭沫若早期诗学作为个案,从其产生与形成中去探讨诗学话语产生与建构的一些规律性现象,为“五四”新文学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为我国当代文论建设提供仍有启示的东西。在人们普遍奢谈文学理论话语权,而扎实的个案研究还相当缺乏的今天,在受到知识分子人格问题讨论的影响,以郭沫若(包括郭沫若诗学)为研究对象的选题日趋减少之际,本文选取历史转折的“五四”时期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作为研究主题,其意义不言而喻。

本书用现代心灵诗学来指称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以区分原有的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唯美--印象主义、生命美学、情绪写实主义等命名。这样做绝非仅仅出于标新立异,它符合郭沫若早期诗学的实际,足以概括郭沫若早期以诗人特有的方式提出的各种理论命题,同时可以避免上述所有命名方式对西方理论框架或所谓强势话语的认同与臣服。本书在文学理论的意义上使用“诗学”一词,与一般专就诗歌而言的诗学不同的是,它还涉及小说与戏剧。尽管郭沫若在多数情况下将文学当诗或把诗当成文学来谈而不加分疏,而专论小说、戏剧的文字也不多见。本书基于郭沫若前后诗学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将研究对象框限在1914年至1925年之间,这个时间范围之外的材料,如果有助于对问题的探讨,也不惮采用。

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是西方文艺思潮、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诗学建构主体所处文化境遇、文学运动(主要是创作实践)诸因素互动的结果。根据对象的这一特点,本书运用比较诗学、文化互释的方法,力求从郭沫若早期诗学与上述四个因素关系的探讨中逼近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真相。比较诗学作为一门学科或方法论,已为文艺理论界所熟知,本书在这两个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在学科的意义上取其影响研究,某些情况下也涉及平行比较。与一般意义上通用的中西比较不同的是,本书既涉及中西比较,也涉及传统与现代的内部比较和理论与创作不同活动的比较;而作为方法,将贯穿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三、四章):第二章是郭沫若早期诗学与传统文化(诗学)的比较,第三章是与西方文艺思潮的比较(此二章同时亦涉及传统与西方的比较),第四章是与创作实践的比较。“文化互释”方法的运用,乃基于“五四”时期中西两种文化在郭沫若那里遇合激荡、消解化合的事实。在讨论传统或西方影响时,引入相对的一方以为互释,更能确切读解对象。

本书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用浪漫主义、唯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生命美学、情绪写实主义均无力概括郭沫若早期诗学。本书实事求是而不是套用西方现成的理论框架给予对象以现代心灵诗学的合理定性;

2、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是时代需要、中西文化(诗学)和创作实践诸因素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决定了它区别于西方和中国传统同类诗学观念的独特形貌。本文借助比较诗学、文化互释的方法尝试走近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之真相,为未来的郭沫若早期诗学乃至整个“五四”新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视角。

3、任何文学理论话语的产生与获得,如果背离了时代需要,离开了文化传统的承传和异域文化(诗学)的借鉴,脱离了创作实践,都是难以想象的。本文将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作为个案,从其产生与形成中探讨诗学话语产生与建构的一些规律性现象,为中国当代诗学建设提供仍有启示的东西。

全书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根据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实际,提出了“现代心灵诗学”的新看法。所谓“心”,我在中国古代哲学“心”的概念上使用这个词。在陆九渊、王阳明哲学那里,“心”均指人的意识,如“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理”等。王阳明有时又将“心”说成“灵明”,《传习录》卷下:“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郭沫若在《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一文中亦使用了“灵明”这个词:“文学是赤裸裸的人性的表现。是我们人性中一点灵明的精髓所吐放的光辉”。所谓“灵”,即灵魂或内心,指人的精神、思想、感情等。“心”、“灵”两字合起来指人的主观意识等精神领域的内容。所谓“心灵诗学”,是指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探讨文艺本源问题而形成的诗学观念。这种观念将文艺作品归结为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内心世界的外化,或内面精神寻求表现的冲动。我以为用“心灵”二字可以概括郭沫若早期诗学所受到西方诗学的广泛影响,西方诗学所强调的感情(浪漫主义)、“自我表现”(表现主义)、“生命力冲动”(柏格森生命美学)、“本能”(弗洛伊德升华论美学)、“苦闷懊恼”(厨川白村文艺理论)、“强力意志”(尼采学说)均可归结为主观“心灵”事实。用“心灵诗学”还可以概括郭沫若早期提出的文学是“Energy的发散”、“诗的主要成分总要算是'自我表现'了”、“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文艺本是苦闷的象征”、“文艺是反抗精神的象征”、“文学是人性中一点灵明的精髓所吐放的光辉”、“艺术是从内部的自然的发生”等理论命题,切合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实际,同时又能将对象与西方表现论诗学区分开来,避免套用西方现成的理论模式或框架。而我在“心灵诗学”前冠以“现代”二字,则基于将郭沫若早期诗学与中国古代“言志”、“缘性”的诗学传统区分开来的考虑。因为在这个传统中也有类似的说法,《隋书·经籍志》:“诗者所以导达心灵,歌咏性情者也。”本书在上述基础上抓住情感论这一核心对郭沫若早期具代表性的诗学话语及其内在关系进行必要的探讨,同时又对郭沫若早期诗学中一些遭到忽视可引起歧见的复杂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辨析分疏。

第二章运用中西文化互释的方法讨论郭沫若早期诗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如果仅就传统文化本身这一视角切入,还难以接近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真相。因此本书认为在坚持这一视角的同时,有必要引入另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那就是自康德以来的西方近现代文化(郭对康德之前的西方文化未予足够重视,卢俊除外)。坚持中西方文化互释的立场,乃基于以下两个事实:

1、郭沫若所处的时代是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郭沫若一方面从少年时期起就经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另一方面又肩负建设中国新文化的使命“别求新声于异邦”,与中西文化的最深刻、最复杂的关系就发生于“五四”时期;

2、中西两种文化在“五四”启蒙救亡的时代需要的制约下,在郭沫若那里相互激荡、冲突、消解、化合或交融不可避免。事实上,传统文化在郭沫若的主观世界中,已不是原来的传统文化的整体了,它业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改变。

具体说来,中西文化的复杂关系及其给予郭沫若文化观念和诗学话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中国文化的“前结构”为出发点,去寻找与此相通或接近的西方文化模子,同时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理解所形成的当下结构反过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发现”。典型的例子是“泛神论”对郭沫若的影响。郭沫若是带着对庄子、王明阳哲学认识的“先见”走向斯宾诺沙、泰戈尔诸人的“泛神论”的。而对斯氏诸人的理解和把握又使郭沫若对庄子的“体相一如”,王明阳的“心即理”的哲学思想有了新的认识。郭沫若等同自我于神的自我观,就是在中西哲学思想比照参证中形成并对其“自我表现”说构成影响的。二是中西文化相同或近似的部分在郭沫若那里取得共识,然后综合影响其诗学观念。郭沫若注重文艺的“无目的”审美特性而又不忽视其社会作用的文艺思想,就是在老庄“无为而无不为”哲学思想、康德“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叔本华“纯碎的客观性”美学思想以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内圣外王”道德学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三是郭沫若将时代认同的西方文化观念投射到传统文化当中,然后将经过投射的传统文化当成传统文化本身,或以“通而同之”的思想方法,以传统文化比附认同西方文化。如郭沫若曾将作为“五四”时代精神之一的个性主义思想投射到儒家道家原创者身上,认为老子、孔子均是以个性为中心而追求自我的积极发展的;又将孔子与康德、歌德比附,认为他们都是“球形发展的天才”、灵肉两方面均完满的“人中的至人”。在我们的理解中,儒家虽有先后儒之分,但它们的联系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郭沫若在西方文化的观照下,彰显先儒而否定后儒,对它们之间的联系或承传关系一直未予深究。同样地,郭沫若早期在阐释孔子思想时,强调的重点是“仁”,而对孔子的“礼”以及“仁”与“礼”之间的相互转化却视而不见,因而武断地认定孔子的学说是以个性为中心的。郭沫若这样做,当然是为礼赞先秦儒家文化寻找理论依据,但结果同样曲解了对象。

第三章运用比较诗学的方法探讨郭沫若早期诗学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关系。“五四”新文学之接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论题,但文学观念层次的影响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从而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郭沫若早期诗学与西方文艺思潮关系的研究就是如此。当然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对影响与接受的各种复杂情形给予充分注意的却还少见。影响研究涉及的问题相当复杂,要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决定影响发生的时代因素,影响发源的特点,影响过程的传统制约,影响的途径、媒介、结果等等。本文在讨论西方文艺思潮对郭沫若早期诗学影响的同时,引入传统和时代因素,把对象看成上述三种因素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以期从中发现真正属于郭沫若自己的东西。

本章的结论是:

一、郭沫若早期诗学不仅仅是西方浪漫主义影响的产物,它是西方浪漫主义以及归属于现代主义名下的表现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厨川白村文艺理论、尼采学说和柏格森生命哲学交错综合影响的结果。具体地说,浪漫主义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主义的“自我表现”、弗洛伊德的“本能升华”、尼采的“强力意志”、柏格森的“生命力的冲动”,均为郭沫若心灵诗学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寻找文艺本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丰富了创作主体内面心灵的内涵。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郭沫若心灵诗学所强调的“由内而外”之“内”除了情感,它还包含了“自我”、“本能”、“生命力”、“强力意志”等因素。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也不至于简单地把郭沫若心灵诗学等同于西方浪漫主义了。同时郭沫若心灵诗学所强调创作的非理性、直觉性,除了浪漫主义,还离不开克罗齐直觉理论、叔本华意志美学的影响。

二、郭沫若心灵诗学形成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但同时还离不开时代的需要和传统文化、诗学“前结构”的制约。正是传统文化、诗学的潜入和时代因素的规定,使郭沫若对西方文艺思潮的“误读”成为可能,其结果是西方文艺思潮在接受者这里的变形、偏转与重组。换句话说,郭沫若心灵诗学实际上是上述三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这种合力作用最终决定了它区别于西方和中国传统同类诗学观念的独特性质:

1、郭沫若心灵诗学那里的创作主体内面心灵的杂多性、丰富性,是中国传统表现论诗学所不具备的。中国诗学中有一个“言志”、“缘情”的传统,但除了明末清初“公安三袁”、李贽、金圣叹外,一般不重视激情在创作中的决定性作用。但郭沫若心灵诗学不论怎样强调激情,主体心灵不论怎样复杂多样,它都离不开外界(显示或自然)的刺激。这与西方表现论诗学视主体心灵为最高实在形成了鲜明对照。

2、郭沫若心灵诗学崇奉“自我表现”,强调情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主张“无目的”论,都使它看起来更接近西方表现论观念,而远离中国传统诗学理论。但另一方面,这些理论主张又都是有限度的:“自我”离不开“社会”,“个性”之外还有一个“普遍性”,“无目的”隐含着有目的。郭沫若心灵诗学将“自我”与“社会”、“个性”与“普遍性”连接起来,要求对读者的“人格不能不发生影响”,实际上是对所谓表现个人情感的东西也必然表现一群人或整个社会的人的情感这一传统诗学观念非自觉的承传;而改造社会与人生、呼唤人的解放的时代要求,则决定性地框定了郭沫若所谓“无目的”论的限度。

第四章考察郭沫若早期诗学与创作实践的关系。探讨郭沫若早期诗学的形成,从中西文化或诗学影响的角度立论,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一个普遍的盲视是,至今少人问津郭沫若早期诗学与创作实践之间的深层联系。本章选取这一话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得出关于郭沫若早期诗学形成的有说服力的结论,而且是为了从郭沫若这一案中探讨有关诗学话语产生的一些规律性现象。因为要建构起有生命力的诗学话语,倘若离开了创作实践,仅从理论到理论,高唱所谓“中西融合”,显然是不可能的。但要真正弄清这一问题却并非易事,研究的困难是可以想见的。尽管创作实践是郭沫若早期诗学话语形成的一个直接因素,但如果孤立地谈问题,就必然会陷入片面性,因为很明显,如果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或西方诗学的影响,郭沫若甚至无法就创作实践说话,此其一;其二,一般来说,创作总要走到理论的前面,但在“五四”新文学的初创时期,谁试图分清理论与创作谁先谁后的问题,就必然是徒劳的;其三,尽管郭沫若早期诗学建基于创作实践之上是事实,但对照其早期文论与创作,二者之间并非总是一致的,相互悖离与相互发明同样明显;其四,郭沫若早期诗学不单是针对诗歌创作发言的,除此而外,还有小说和戏剧创作,而郭沫若在看到诗歌与小说、戏剧本质上的共通性的同时,还看到了它们在方法论上的差异。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的对策是:

1、在论述郭沫若早期创作对诗学的影响时,不忽略中西文化或诗学起的作用;

2、在郭沫若早期创作与诗学的交叉互动中探讨其诗学话语的产生,回避其理论与创作谁先谁后的问题;

3、辩证分析其早期诗学与创作相互发明或悖离的情况及其原因,以期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4、既看到诗歌、小说、戏剧在郭沫若那里本质上的共通性,又不忽视它们在郭沫若那里方法论上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思考除诗歌外,小说、戏剧创作对郭沫若早期诗学整体建构给予的影响。

第五章在前述四章的基础上,将对象置放于中国近现代诗学发展中探讨其理论贡献及对中国当代诗学话语建设的启示,同时客观指陈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的局限。

(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

第三篇: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寓言两则》 二.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揭示的道理。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3.初步了解神话的特点。4.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四.知识分析

《郭沫若诗两首》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乐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小学和中学时代,通读《庄子》《楚辞》《史记》等书,并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林纾的翻译小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莎士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天上的街市》

1.逐步展开想象的过程是:

→天上的街市→天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自由 2.写作特色:

(1)选取神话传说为题材。(2)运用联想和想象。

3.主题:

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静夜》

(一)诗的结构

《静夜》诗的结构和《天上的街市》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去发现两首诗在这方面的异同。

(二)写景──想象的基础

读完这两首诗就会发现,诗人的想象都是以前面的写景作为基础的,可以设想:如果只写景不想象,就不会有画龙点睛之妙;如果没有写景就直接地想象,就会显得突兀,不自然,似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成为一个艺术整体,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且,这也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只有对所见所闻有所触动,才能有所感想并进一步产生广泛深入的联想和想象,因此写作中总是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激活自己的想象,才能写出非凡的、美妙的文章。

《女娲造人》

(一)主题:

课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1.写作特色:

文章清新,质朴,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课文思路

要抓住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关键语句。“他的日子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

(二)情节发展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使他快乐,给他带来了温暖──困境中来自萤火虫的爱、影子的爱以及太阳、月亮的爱,使他得到了光明。

(三)主题概括

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概括出大家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这个主题。“影子”最后也获得生命,从中概括出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的主题。

《寓言两则》 《智子疑邻》

课文开头写故事发生的背景,只用八个字。“宋”,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富”,是被盗的原因;“天雨”导致“墙坏”,“墙坏”又为盗窃者提供了自由进出的条件。由此引出身份不同的两个人对这件事的相同看法:“不筑,必将有盗。”这是故事中的要害处,因为故事的主旨不在于说明人的先见,而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实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因此,待到预见成为事实,那富人便夸说自己的儿子聪明,而怀疑偷盗是邻父干的。

《塞翁失马》

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故事很有名,因为它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来自这个故事。

【典型例题】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2)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3)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4)定然在天街闲游:

2.《天上的街市》选自

,作者

原名

,四川乐山人。3.《静夜》中体现夜色朦胧的词是()A.淡淡

B.笼罩

C.团团

D.漏出 4.《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A.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评价

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C.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想象用象征手法 5.《静夜》中直接触发诗人想象鲛人对月流珠的事物是()A.月光

B.白云

C.天河

D.海雾 6.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B.定然/是/不甚/宽广

C.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D.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7.将“言谈”“德行”“美貌”三个词语分别填入下诗括号中。德国近代文化巨匠歌德写下这样的诗歌: 少年,我爱你的()

壮年,我爱你的()老年,我爱你的()

形象地写出了人生成长的经历:由外表到内心的成熟与完美。8.按要求补写:

一位的同学说:“我们不爱写作文,这和作文题目陈旧有很大关系。一些题目,(A),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难怪有的同学说,我们老师像祥林嫂一样,就会讲阿毛的故事。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B)。” 在A处补写一组语句:

在B处补写运用比喻和反问手法的语句: 答案: 1.(1)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2)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3)稀有而珍贵

(4)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

2.略 3.A 4.B 5.D 6.A

7.美貌;言谈;德行

8.小学写,初中写,高中写;但是,就像一种好食品,让你一日三餐去吃它,难道你能不倒胃口吗?(言之成理成文即可)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阅读分析:

(一)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你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对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改变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是为了表达自己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B.四个“定然”,以绝对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C.由“流星”想到“灯笼”是联想。

D.“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暗示了黑夜的降临。2.诗人用“朵”来修饰流星,其用意是()

A.“朵”常用“花”的量词,这里是暗把流星比作花朵,用了比喻的手法。B.“朵”作流星的量词,不同一般,引发人们思考。

C.“朵”使流星给人留下美的回味,让读者越发觉得天上的街市神奇美妙,无限向往。D.“朵”增添了流星灿烂的光芒,使人们眼前不禁一亮。3.“不信”后面的逗号如果去掉,句意会起什么变化? 4.“灯笼”换成“花篮”为什么不行?

5.“街灯明了”和“天上的明星”两句中“明”的词性依次是

。6.第二节诗中能概括天上总貌的一个词是

。7.诗中写实的作用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想象天上街市的美丽? 8.第一节中的“明”和“现”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9.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B.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C.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精神。D.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郁闷的感情。

(二)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的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要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10.选文前四节之间的关系是。

11.诗的前四节通过热切呼唤和

、、、的回音,逐渐展现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12.本诗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的不朽业绩巧妙地结合起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想想看,上面节选的几节诗中,哪些是虚写?哪些是实写?各有什么作用? 13.诗的第五节和前四节是什么关系?

14.拟人是本诗的主要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有哪些?

15.理解全诗的意境:

询问——()——寻找——()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

(三)乡愁(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6.这首诗属于

(散文诗

抒情诗

叙事诗

寓言诗),朗读这首诗时应该把握的感情基调是

(亲切爱怜

激越豪放

情深意长

缠绵悱恻)。

17.乡愁本来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但是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

、、、四个意象,借助他们把乡愁表现得深入人心。18.诗中表现时间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在内容和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19.从全诗来看,诗的前三节抒发的感情是。最后一节抒发的感情是。

20.“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是不深的意思,其深层的含义是()(多项选择)

A.说明台湾与大陆相距并不遥远。

B.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状况应及早结束。C.台湾与大陆不能密切往来,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D.诗人伫立台湾远望大陆,面对“浅浅”而无可奈何。

【试题答案】

(一)1.D 2.ABCD

3.作逗号停顿,如同作者直接同读者对话,有意提醒读者的特别注意,富有情趣。去掉之后句子容易发生歧义。

4.“花篮”不具备与流星一样闪闪发光的特征

5.动词;形容词

6.美丽

7.写实是为想象作铺垫。想象则是为了表达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8.因为明星一直是发光的,夜晚来临时才由不亮渐渐到明亮,所以用“现”,街灯则是由不亮到发亮,只能用“明”

9.A

(二)10.并列关系

11.高山、大地、森林、大海

12.“山谷回音、大地轰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这些是艺术想象,是虚写,虚写寄托了对周总理的怀念;而山谷、大地、森林、大海的回音所展示的一幅幅画面,又正是周总理生前工作的真实写照,是实写,实写歌颂了周总理一生为人民的崇高品质。

13.第五节是对前四节的总结。

14.借助拟人的方法,创造了感人的意境;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仿佛也满怀对周总理的怀念,更生动地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感情;高山等成了周总理一生革命活动的见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意近即可)15.呼唤;回答

(三)16.抒情诗;情深意长

17.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18.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内容上:诗人在不同时期对乡愁的领悟和感受;结构:使全诗井然有序。

19.思念母亲和妻子的儿女之情;思念祖国大陆的爱国之情。

第四篇: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教学目标】

德育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追求理想;热爱祖国……

知识点: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学习理解联想和想象在诗中的作用。

技能点:领悟诗情,理解诗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教学重点】

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过程】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让我们随着郭沫若先生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和《静夜》,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第一课时:《天上的街市》

【教学要点】

1、阅读并整体把握理解诗歌;理解诗情、诗意,理解联想和想象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把握本诗的韵律和节奏;理解重点词语在诗中的表达作用。

3、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教学步骤】

一、直入课题,整体把握(板书“天上的街市”)

天上有街市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是怎么回事。(听课文朗读录音,再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提问讨论。)

1.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

(让学生发言讨论,初步理解诗中描写的街市美在什么地方。可概括为: 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2.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诗中一样吗?

(让学生发言谈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主要情节,突出悲剧的结局。)

3.作者为什么把天上写得这么美?为什么要把民间的悲剧故事改成诗中的那么美好、自由、幸福?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

(意在引导学生追问诗人的内心世界,引出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即理解诗歌一定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写作的背景。)

二、立体解读,领略诗意

1、作者与作品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让学生看注释,掌握要点。)他的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写于1919年至1920年,诗集中充满了“五四”时期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充满了爱国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激情。《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当时是五四运动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的失望和悲愁情绪,但也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这两首诗都是选自《星空》。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当时中国虽然已经受过“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洗礼,但仍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掠夺、民不聊生的黑暗之中。诗人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感到失望和痛苦,他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他有自己美丽的幻想和希望,《天上的街市》就表现了这种幻想和希望。现在再请大家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为什么把天上的街市写得这么美?为什么要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那么美好、自由幸福?

(订正学生回答。板书:抒写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2、解析文思:具体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老师引导学生逐段地归纳所写的内容,在归纳时可让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逐步从地上写到天上,从物写到人的,突出其中的联想过程和情感的发展。对诗中的词语也适当地引导学生加以理解。

(板书)

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珍奇(美丽、繁华)

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自由、幸福)

3、感悟创作:进一步理解和区分联想和想象。

作者从地上写到天上主要用了联想和想像的方法。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等等。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的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结合具体例句进行说明。如从明星想到街灯,从街灯想到街市,这些是联想;可想出天上有街市,那就是一种创造,就是想象。)

4、品味语言:再齐读课文,着重体会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特别美。

(1)第一节的“闪”“点”,写出了明星和街灯各自的特点。前两句的比喻,本体是“街灯”,喻体是“明星”;后两句比喻的本体是“明星”,喻体是“街灯”。这是一种回环往复的比喻,读起来特别的美,而内容上又从地上联想到了天上。这两个比喻构成了从地上写到天上的桥梁或天梯,写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非常自然。

(2)后面三节,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表达了十分肯定的语气。明明是想象的,却说“定然”,表达了强烈的主观情绪,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追求。

(3)“来往”一词是因相隔天河两岸而言,“闲游”是对他们已然团聚,正在享受欢聚的快乐而言,二词的位置和配搭很准确,断不可互换。

(4)“朵”,用来作流星的量词,而不用“颗”,写出了流星的美,就像花儿一样。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5、玩味韵律:学习把握本诗的节奏和韵脚。

(1)读一读这首新诗,看是否押韵,是怎么押韵的?(由学生发言归纳出)

韵脚:第一节“星”──“灯” 第二节“市”──“奇” 第三节“广”──“往” 第四节“游”──“走”

本诗的韵脚都在每节的二、四句的末尾,各小节所押的韵不一样。第一节是ing与eng韵母相近,第二节是i韵母相同,第三节是uang韵母相同,第四节是ou韵母相同。

其实,新诗押韵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读来有韵律感,流畅、顺口就行。新诗也有很多不押韵的,不过押韵的读来,比不押韵的总要优美上口些。

(2)节奏:新诗一般还具有一定的节奏,就像唱歌有节奏一样。节奏感可以增加诗的美感,读出诗的节奏,可以增强对诗的理解和领悟。(可先请一个学生来读,要求分辩出节奏来,然后进行纠正。老师可就一些两可的情况略作说明。)

(3)朗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丝忧郁。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三、激发诗情,鼓励写诗

同学们正在如花的年纪,正是诗样的年华,充满了幻想和想像,正是有诗情、好写诗的岁月,大家要多读诗,学写诗。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大家大胆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段,每人写一首诗。可以写宇宙星空、太阳月亮,也可以写清晨黄昏、课内课外,可以写春花秋草、暴雨狂风,也可以写人与人的对话、心灵的独白……最好是有感而发。写得好的我们可以收集起来办个诗刊。

【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选自《星空》)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思路和内容: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珍奇(美丽、繁华)抒写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自由、幸福)

联想:从一物想到另一物

想像:创造性地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

词语:闪 点 定然 定 来往 闲游 朵

韵脚:第一节“星”──“灯” 第二节“市”──“奇” 第三节“广”──“往” 第四节“游”──“走”

第二课时:《静夜》

【教学要点】

1、整体把握诗情,理解诗意;重点讨论最后两句诗的含义。

2、学习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实写)与联想想象(虚写)的关系;做联想和改写练习。

【教学步骤】

一、导语新课

《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今天我们来学习郭沫若写的另外一首诗《静夜》,也是写于1921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个夜晚,面对朦胧的月色,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想象,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情怀。

二、解读作品

1、范读;齐读。

2、具体分析理解诗意。

(1)第一节写的是哪些景物?

——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2)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

(3)第二节写了哪些景物? ——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4)第二节的“天河何处”起什么作用?与第一节有关联吗?

——承上启下,引发联想。因月、星自然联想到天河,又因“白云团团”而不见天河,故而引出了“天河何处”的发问。上下过渡非常自然,联系也非常紧密。

(5)下面回答了“天河何处”的问题吗?

——回答了,“远远的海雾模糊”就是回答,即“天河就在那远远的、海雾模糊的地方”。这说明了“天河何处”是个设问句。

(6)作者为什么着一“海”字?用得好吗?

——用得好。因白云茫茫如海,即为云海;在月光下的云海朦胧不清,如雾一般,故为海雾。诗人再由“海”产生了联想,引出海中的神话故事。

(7)看注释,理解最后两句。先由学生讲,然后老师进一步补充。

——补充: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说中的美人鱼。张华的《博物志》中还说:“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叫“鲛绡”。《述异志》:“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指鲛人)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8)“鲛人在岸”,岸在何处?

——在南海岸边,此在“海雾模糊”之海岸,即在天上。天上有海,岸边有鲛人。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在天河岸边。(9)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呢? ——这个神话传说中,最美的、最神奇的就是眼能泣珠,故作者既想象出鲛人,自然就会联想到她的神奇本领。可这到底表达一种什么感情呢?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归纳。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联系当时的背景,和诗人的处境,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作者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也有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悲伤、思念之情。作者写鲛人,目的是写自己的情感,但通过这样的联想和想像,既含蓄,又有优美。

可概括为:一个凄美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3、再齐读此诗,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4、郭沫若这两首诗,都发挥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写眼前景的一般是实写,写不在眼前的想象的一般叫虚写。请大家分别找出两首诗中的实写和虚写。

——《天上的街市》中第一节是实写,第二、三、四节是虚写;《静夜》中第一节是实写,第二节是虚写。

5、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我们可以通过四步中间的联想,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

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你也来试一试,完成“天空”和“茶”、“钢笔”和“月亮”的联想。也可任意选两个词作联想的练习。

三、类读体味,巩固练习

1、请看课文后边的练习第三题,先读《夕暮》,对诗意略作讨论后,再把原诗改写为一段散文。如果有时间,可以课内完成,并作课内交流,如果时间不够,就留到课外去完成。

补充:《夕暮》是一首写景短诗,诗人废名在20世纪40年代说过:“像郭沫若的《夕暮》,是新诗的杰作,如果中国的新诗中准我选一首,我只好选它。”这个评价有些夸张,但也可见这首小诗的魅力。诗中用比喻的手法,编织了个童话故事般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和善良美好的童心。

2、根据学生前一节课的要求和学生写作的情况,继续鼓励学生写诗,为下一节的练习课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静夜(选自《星空》)郭沫若

月光──松林──白云──疏星(朦胧、恬静的美)

天河──海雾──鲛人──流珠(凄美故事,抒发对现实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思恋之情)

“木质”和“皮球”:木质──树林──田野──足球场──皮球(联想)

第五篇:郭沫若诗两首

可概括为:一个凄美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四、让学生再齐读此诗,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五、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我们可以通过四步中间的联想,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

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你也来试一试,完成“天空”和“茶”,“钢笔”和“月亮”的联想。也可任意选两个词作联想的练习

你也来试一试,完成“天空”和“茶”,“钢笔”和“月亮”的联想。也可任意选两个词作联想的练习

六、诵读、小结。

七、拓展阅读

比较两首诗在结构及写景上的相似之处。1.两首诗结构上的相似之处。

两首诗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世界,收尾都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穷的回味和神往。

2.两首诗写景上的相似之处。

两首诗都是以前面的写景作为基础,想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二者融为一体。

板书设计: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朦胧、恬静的美 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一个凄美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木质”和“皮球”:

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

下载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郭沫若诗两首

    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3、《静夜》全诗紧扣住一个“ ”字,对人间世界和天上世界进行了描写,以笼罩天地的“ ”营造出 的氛围,使这首诗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训练二 一......

    杜甫早期诗

    读杜甫早期诗 20104086 梁怀超 一 我这里所说的早期,是指杜甫三十五岁前的读书壮游时期,时间跨度从公元712年到处745年。就杜甫个人来说,这是他读书游历、蓄积能量的时期,对诗......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课题: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

    16郭沫若诗两首

    16郭沫若诗两首 教学设计(A) 适当介绍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在诗歌艺术中的作用。 诗人写天上美丽的街市,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写跤人泣珠的传说,目的是与现实中不自由......

    郭沫若诗两教案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

    《郭沫若诗两首》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上《郭沫若诗两首》学案 《郭沫若诗两首》学案 学习目标 ①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 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

    《郭沫若诗两首》讲学稿

    《郭沫若诗两首》讲学稿 安外校初2013级语文组 天上的街市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3.赏析语歌的语言 【重点难......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郭沫若诗两首 教学目标 一、领悟诗情,理解诗意。 二、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三、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内容,挖掘文章的主题。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