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作文:夹缝中的生命
高一作文:夹缝中的生命
高一作文:夹缝中的生命
高一(9)班包航
五·一已至,大家兴奋地商量着要到哪里去放松一下。对于在城市的灰蓝水泥里待得厌倦的我们来说,选择亲近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于是,我们打点行囊,开始了艰难的登山之旅。
虽然只是在西北随处可见的最普通的山,可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辛苦的。这里没有江南的灵秀,没有漫山的野花绿草,有的只是满目的苍凉。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大自然吗?这就是我要的吗?我没了兴趣,不再向前,而是气愤地蹲了下来,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是的,眼前的确没有一丝新绿,我看着远方,顿觉所谓的自然也不过如此。我转而低头观察坐着的这块大石头。忽地,我惊讶地发现了在它下面,有什么东西。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株小草!它小得几乎不能被看到。我怜惜它为什么这么倒霉,长在了这里。没有阳光,也没有雨水。可它似乎并不介意这些,依旧散发着浓浓翠绿,任由山上大风的洗礼。只在一寸夹缝中舒展着全部的生命。我开始有些感动,因为我想到了那些置身在温室中的花草,也许他们是美丽的,可他们失去了在自然中生存的能力,也失去了曾经的真率。
面对这样一株弱小,但生命异常顽强的小草,我竟然无言以对。想到自己先前对一切的不屑和不满,我深感到大自然的力量在不经意间给人的震撼。它不需要你去马上得到,而是让你在它的每一事每一物中都能慢慢地咀嚼到甘甜,并永远不会忘记。亦或是在你读懂它的时候,让你明白很多自己已然忘却的东西,就比如,我脚下的这株毫不起眼的小草,使我记起了我应该继续完成未登完的山路,应该不要抱怨环境的糟糕。于是,我又背起行囊,继续向前。
在后面的攀爬中,我总可以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在体内翻涌。最终,我微笑着站在了山顶,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我俯看山下,竟没有了苍凉的感觉;我抬起头,看到了云的孤闲。也许那株小草会在某一天死去,但它已将曾经的完美展示给了我,那是一种大自然赋予的坚强之美,是夹缝中的生命之美。
第二篇:夹缝中的人
观《寒夜》有感
——活在夹缝中的人
在寒夜这部长篇小说中,塑造的主要形象有三个,汪母、汪文宣、曾树生。讲述了,一个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汪文宣,一个书局的小职员,性格懦弱。
汪母,一个带有封建思想的旧社会的女人。
曾树生,汪文宣的妻子,银行职员,带有现代女性的特征。
汪文宣曾经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向往着改造社会,向往着救国救民。那时的他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礼教。从他和树生的同居生活就可以看出来,他并不在意传统礼教。但是,现实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他对周围世界充满惊惧,反应高度敏感,总是没有根据地胡思乱想和猜测。
而造成这种变化的就是我所说的“夹缝”,这个“夹缝”不单单指社会阶层的夹缝,同时也指他身边的两个女人之间的夹缝。
原本在抗战前,他和曾树生的生活很美好,他们幻想着能在家乡办一所小学堂,能让他们所学的有用武之地,通过教育救过,完成他们的梦想。而抗战爆发后,他们逃到了重庆,他在一家书局做校对,她在一间银行做“花瓶”。生活变得拮据,于是矛盾开始了。汪母从乡下赶来操持家务,本来就不宽裕的生活,因为汪母的到来,变得更加紧张了,汪母并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因为她的思想中娶妻要“八抬大轿”,明媒正娶。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儿子会喜欢这么个天天在外面抛投露脸的女人,这也体现了她古板的封建思想。
曾树生也不喜欢这个婆婆,在她的眼里她不论做什么都是错的,自己在外面工作,回到家还要受婆婆的冷嘲热讽,于是她回家也越来越晚,离家出走也越来越频繁。而她的这种行为更加让汪母不待见。于是婆媳关系就越来越差,而夹在两人之间的汪文宣也是越来越难过,一边要受母亲的埋怨和说教,另一边还要哄着自己的妻子,听她对母亲的不满。他的生活也就越活越紧。
我个人觉得,作者有可能是将汪母象征成封建思想,曾树生象征成变革的思想,而夹在两者之间的汪文宣则象征成那时候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在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压制中,寻求个性解放,向往变革,却又被封建思想所束缚。于是造就了小知识分子悲苦的命运,在生活的夹缝中徘徊、停滞、堕落、灭亡。
对于汪文宣来说,他的生命被这两个女人所操控着,退不得,也进不得。受封建思想的他不能反抗自己的母亲,而他和自己妻子又有着美好的未来向往,却无法给自己妻子梦想中的生活,于是他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多疑,无对象的多疑和猜测。例如,他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满了担心,时常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气与妻子交流。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个年轻男子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迎着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难堪,也使自己难堪,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于是压迫再压迫,抑郁再抑郁。终于,他病了,病得不轻。
汪文宣是被汪母的封建杀死的,汪母对媳妇的不待见让汪文宣饱受精神折磨,而他生病卧床,汪母却坚持不送医院,坚信中药和休养,于是病越拖越久,也病得越来越重,身体也饱受折磨。终于将汪文宣推入死亡的深渊。
造成母子二人性格的原因是母子二人脑中的毒瘤封建礼教的思想和在战争下的变态社会。汪文宣的悲剧就是作者对封建礼教、社会以及战争的控诉,是全中国在那种社会中的下层社会的真实写照,汪文宣在胜利日那天完结了,再受尽所有折磨后死去了,那所谓的“胜利”对他们和她们来说是没有丝毫意义的“胜利是他们的胜利,不是我们的胜利,没有发困难财的人却倒霉”,最后断气时,眼睛半睁着,眼珠上翻,口张开,好像还在香谁要求“公平”,黑暗的社会会给人以公平吗?接下来的路,还能像那样走吗?
夹缝中的他死了,可是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又何止汪文宣一个,他们生活在夹缝中,可好似夹缝越来越小,还有的人没有堕落进夹缝,可是夹缝也越来越多。梦想和现实越来越远,汪母曾对着卧病在床的汪文宣说“都怪我,不该教你读书,不该读书!”那时的汪母泣不成声,也许汪文宣不读书,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理想,就不会有这样不守礼教的妻子,不会有那么多的追求,与其在现实中一点一点被磨光,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曾有过。可是没有知识,没有理想,那么又会沦入平庸、无知、愚昧、被操纵、被利用的更悲惨的境地。于是只能慢慢地“享受”着崩溃,追求着那一点点希望的光。
这就是寒夜里那微乎其微的光,不见得能照遍所有人的光,活在夹缝中的人,和那样的光,总是会失之交臂,看似来临了,越当自己努力去拥抱的时候,发现,那不是自己的。于是失望,怜悯,愤恨,急切,但不管是哪一种都便显出对于变革的渴望,社会要变革也必须变革。不断地追逐,已经不管前方是不是有自己的光,因为不想在堕落中死去,只剩下追逐光明这一条路了。
追吧,追了就别停下。既然还活着,就追下去,夹缝中活着的人,终归不能长久,只有不停的追逐,才有希望,才能有寒夜里照进的第一缕光辉。
语文教育二班 李雪
第三篇:在夹缝中教育孩子
在夹缝中教育孩子
――观于丹教授讲座的一点思考
期中考试家长会后,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于丹教授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之《勇敢承担爱与责任》的视频讲座,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的演讲旁征博引,寓言故事、名人事例、名家名句信手拈来,在气闲神定的娓娓道来中为我们阐述了三个问题:(1)什么是孝;(2)怎样成为一个负责人的人向父母尽孝并完成个人与整个社会的融合;(3)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并成就别样的人生;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诠释得有理有据,真的让人受益匪浅。感慨许久,静心细思个中的道理与方法,再凝视眼前教育现实,有一点点自己的小小想法和些许的悲凉自心底升起:
于丹教授谈道:什么是孝?孝就是一个伦理的起点,一个人幸福感的安顿,因为对自己长辈有所承诺,他自己才真正有了一种成长中人能负责任的那种快乐。
怎样成为一个负责人的人向父母尽孝并完成个人与整个社会的融合?我们的孩子多一点人际的快乐,多一点沟通,破除一点自我为中心,也许比占满他们所有的时间去上辅导班更重要;
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并成就别样的人生?成长就是把孩子放在人群中,放在山水中,放进孩子身体力行的劳动与发现之中,让他们更信任自己的发现;其说法道理全对。
一个孩子的学生生涯一般经历氛围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小升初入门考、中考、高考这三大考试―――中国教育中的“严进宽出”的考核、选拔、评价的制度不从根本上改变,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会勇敢的把孩子放在山水中行走,放在人群中交际沟通,回来后走进小升初、中考、高考的考场,再进一步升入理想高校去深造呢?我想,即使有家长敢,现实的中考高考的“分数线”也会把其拦在门外。
不仅仅如此。各中小学乃至高校的选拔考核考评的教育制度不从根本上改变,那么孩子、家长、学校老师“三力合一”去争取考卷上高分数则成必然,更多的家长、老师包办孩子的学习及生活其他事情也成了必然,孩子们也就在这“被包办”中,做事、学习的主动性渐渐消失以至全无,主动性没有了,“责任感”、“孝道”“感恩”再去对他们谈起则是难上加难,自我为中心心中无他人的自私自利在孩子们身上生根也成了必然。现实更甚:因为教育制度的不健全,有不考核测评内容,多少小学课堂上的思品课成为虚设,多少中学的地理生物音乐美术劳技统统砍掉,多少高中里的社会实践也遁于无形。――或许问题也正因此而愈演愈烈:“高智商、低情商”的“残次品”“危险品”从学校走出不也正制造出愈来愈多的社会问题吗?
至此,于丹教授讲述的关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的理论给家长、老师画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与现行的“宽进严出的”考核选拔评价的教育制度,形成了残酷的矛盾与对立。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们,不得不在明白于丹教授传递的道理的同时,艰难的行走在现实的土壤上,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人格教育。
第四篇:文档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司马迁之残与苏格拉底之死》之感
汉帝国对匈奴作战,战事不利,汉武帝大怒,指责大将李陵降敌,大臣们唯有诺诺顺应汉武帝的指责,而司马迁想给汉武帝一个宽慰,说他的大将并非真的背叛了他,而是李陵表面投降匈奴,实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是想借机迁入匈奴内部,谋求里应外合,报效汉朝。
这是司马迁对李陵的辩护,也是对汉武帝的宽慰。但汉武帝却不领情,污辱性的处罚了司马迁。我认为司马迁对汉武帝当时的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是不满的,汉武帝在卫青霍去病去世之后,不任用建立了奇功的飞将军李广,而让外戚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这让他深为不满,“他的不满在未央宫举行的会议上厚积薄发,导致他贬低李广利而为李陵辩护。在我看来,司马迁在未央宫所说的话,其实潜藏着对汉武帝批判的锐利锋芒。”作者认为司马迁与汉武帝在心理上的隔阂,精神上的对立,不仅仅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矛盾,他还是中国文化内部的一种矛盾,是民主与专政的两个元素在活动。中国文化内部的民主元素缺乏培育,是稀少的,微弱的;但专制的元素却有统治阶级的反复扩充和增加,这使它稠密而强劲,并能凶猛的吞噬民主的元素。
正如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那样,苏格拉底说:肉体是灵魂的坟墓,但是死却能吧灵魂从它的坟墓之中解放出来,并使灵魂进入一个光明的境界。再他看来,死是哲学家最后和最重要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因为死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对法律的信仰,虽然他对这样的法律判决不屑一顾。苏格拉底的行为并非逞匹夫之勇,而是源自更深层次的法律信仰。这种信仰使其面对千夫所指依然能够保持“合乎理性”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使他们对即便是缺乏公正的暴民判决时,依然遵守。维护希腊城邦的制度似乎是的重要,但是苏格拉底之死在却引起的是两项重大质疑的发生:一是对民主政治发生质疑;二是对大众判断能力发生质疑。他的死是那么的震撼人心,他的精神是那么的具有冲击力,他以死换来人们对社会以及一切的反思以及真正地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司马迁在接受宫刑之前,曾经也有过犹豫,因为,他将成为和太监一样的人。在接受宫刑时,他的声音震动了山谷,在山谷里回荡。我不知道,这声音是不是如同霰雪鸟的叫声一样,悲哀而惨烈,久久不会散去。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之间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不过,苏格拉底选择了死,他选择了让灵魂有个家。这让他轰动一时,成为当时最有魄力的人。而司马迁却选择生,虽然这样的选择让他感到耻辱,但是这个生,却有了《史记》,这让他也轰动一时。
第五篇:《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历史的轨迹在不断前进。历史的真象往往隐藏在谬论之中,埋藏在假象之下。透过夹缝看历史,你才能看清历史的真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夹缝中的历史》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篇一:《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初次拿到这本书,我就被这本书的题目给深深吸引住了。为什么作者要从夹缝里看历史?专挑历史人物的刺呢?直到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这本书是对伟人缺点的评价,告诉人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
在我看来,作者写这本书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正是那些夸长处而避短处的史书史鉴。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在对历史人物进行描写的时候,总会带入自己的主观感情,特意将自己喜欢的伟人刻画得如同仙人一般,而把自己所讨厌的、憎恶的人描写得一无是处、狡猾奸诈!
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剧情描写,罗贯中把曹操、周瑜一类人视为叛贼,就刻意去把他们描写成心胸狭窄的乱贼,而影响了读者对史实的了解。
而《夹缝中的历史》一书的性质与《名人传》倒有些许相似。它直截了断的向人们说明:历史中的伟大人物虽然是伟大的,但他们同样也有失落,有悲伤,有缺点,也有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夹缝中的历史》通过对每一段历史的叙述与截然不同的评论,让读者解开了心中对名人伟人的疑惑,并且让读者体会他们内心的痛与苦和面对痛苦时的坚持与执着。就拿书中的史料来分析:同样是生不如死的经历,司马迁选择的是重如泰山的任务——忍辱负重写完《史记》。而明思宗面对国家的沦陷,朝代的灭亡,紫禁城内血染残阳的惨状,毅然自缢而亡……我想,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就是能够真实地记录下伟人的长处与不足,让读者体会伟人的痛与苦。
吴三桂在大家看来也许是令人憎恶的卖国贼,但他仍然是令人敬畏的英雄,他对陈圆圆的痴情与真心,竟可以让他与敌人满洲国结盟,去征讨李自成,足以看出他对爱情的执着,但也反映出他的冲动。
韩信在人们心中也许是能伸能屈的大英雄,但他也是令人可悲的窝囊种。他的胯下奇辱之事,抛弃了自己的尊严,丢失了自己的人格,可他却对其无动于衷,就连刘邦都瞧不起他的人格。
读完这本书,我得到了很大的触动:谁都不可能将自己变得完美无缺,即使是伟人英雄也有他们的痛苦与不足。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痛与苦,但我要认识事物的两面性,“不抛弃、不放弃”努力改善自己,才能活的充实。
篇二:《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夹缝中的历史》。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成功的罪孽》和《灰堆》两个章节。在《成功的罪孽》一文中,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了2300多年前,那场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商鞅变法!无疑,商鞅变法在当时是成功的,直接导致了地处西北的弱小秦国从此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霸主,并最终扫平东方六国,一统天下成就亘古未有之霸业,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但是一个时代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在其后的所有时代都会取得成功,有时恰恰相反,会成为后世不断沦落的罪孽根源,而商鞅变法就是这样生动的例子。商鞅变法是通过剥夺人的自由而使本来弱小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提高的是君主的绝对权威,甚至不惜以毁灭文化、剿除思想为代价,使君主集权统治鬼胎脱生,长大成魔,并使其后的中国历史进入到从一个君主集权统治过渡到另一个君主集权统治的历史怪圈中,两千多年未曾改变。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那么这样的变法我宁愿它从来没有发生过!在《灰堆》一文中,写了中国古代的皇帝们,那些所谓的天之子们,为了加强自己对人民的统治,不惜以牺牲中华文化典籍为代价,焚百家书,禁锢人们的思想,可是他们这些自诩为人中之龙的人,却不知道这样做是自掘坟墓,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是反人类,反历史的。他们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使统治阶级的权力无限膨胀,而人民只有战战兢兢、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会人头不保,家破人亡。
这一切到了一个极限的时候,就犹如一个破败不堪的屋顶堆满了厚厚的积雪,整个房屋已经不堪重负摇摇欲坠了,这时又在其上下了一层霜,就是这一层薄薄的霜,看似无足轻重,却将这早已破败的屋顶从空中一下压趴在地上,并且掼得粉碎。古代的那些皇帝佬们,大兴文字狱,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都给人民戴上了无形而沉重的枷锁,让人动弹不得。
试想,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甚至连人的基本的民主权利都得不到保障的社会里,这个国家的灭亡当然就是世界上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在本书中,作者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历史,但是历史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殊不知,那高大宏伟的金字塔背后是无数埃及奴隶的斑斑血泪,蜿蜒壮丽的长城托起它的是千千万万中国古人的森森白骨啊!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让我们从历史的成败中汲取营养,去创造灿烂辉煌的明天吧!
篇三:《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历史的轨迹在不断前进。历史的真象往往隐藏在谬论之中,埋藏在假象之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阿透过夹缝看历史,看清历史的真象。我明白今天我们评价古人时,我们应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
在我看来荆柯是一个胆小的壮士,他得到田光先生的推荐,受到太子丹的恩惠,冒着生命危险去刺杀秦王。但我却怀疑荆柯。真理不是显示在外的,就像对与于荆柯的怀疑,也是要摆脱世俗的成见,分析他种种行为的原因。在凄凉萧瑟的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柯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柯和秦舞阳一起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到咸阳宫去刺杀秦王。但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有人说是秦王的运气好,有人说是侍女的帮助,使秦王逃过一劫。
但我却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荆柯怕死,当他抓住秦王的衣袖时,他可以立刻杀了秦王,他却想制服秦王,将他生擒活捉,他知道如果秦王死了,他也别想活,这便是,他是贪生的,他是怕死的。他有神勇,但他缺乏完全的献身精神,他没有超越生对他的吸引,也没超越他对死亡的抗拒。不过荆柯的所有信义与胆气还是让人极其钦佩的。他谋杀秦王的大举,显然能使处在欺凌之下的中国人产身产生共鸣和快感,并得到一些慰藉。荆柯也演变成为反抗暴君的象征,荆轲的意义便超出他行为的本身。
在中国,韩信显然是一个典范,一个能屈能伸的典范,用以后的功绩来洗刷了以前跨下之辱的典范。人们好似将韩信所受的耻辱看作他实现其目的的一个铺垫,一个陪衬,甚至是一个升华的动力。但“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精神准则,一个忍耐的底线。
作为汉朝开国功臣的韩信却甘心忍受了跨下奇辱。在当时的观念下,韩信应该用自己的生命来反抗,但他并没有跳起来反抗。一个人是否受到侮辱,并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但如何对待侮辱,却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于是这便成为他终身的耻辱。他沉默的原因并不是他的宽容和怜悯,而是为了功利,他向世俗低下了头。尊严是不可以用来和功利交换的,韩信的这种作法本身就是对自身价值的无视。然而在今天韩信依然被当作正面形象而不断提及。像这样的偶像,被树立起来,必将会使那些奋发而起,激励反抗的灵魂哭泣。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独立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历史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在夹缝中看历史,也许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多思考,我们便会有不同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