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桥镇:大走访 访出群众贴心话(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2: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代桥镇:大走访 访出群众贴心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代桥镇:大走访 访出群众贴心话》。

第一篇:代桥镇:大走访 访出群众贴心话

代桥镇:大走访让农民得到的真实惠

“没有想到,俺前几天向您反映门口修路的事情,现在已快修好了,真是太感谢了。”日前,代桥镇镇长申慧亮再次到扎扒集西王庄许翠英家里回访时,张大嫂高兴地说道。

得知镇长又来了,不到一会儿房前屋后几位群众就又聚到了一起。申慧亮一如既往和大家亲切聊天,许翠英大嫂高兴地告诉说二儿子对象说话算数,说只要门口的水泥路一修好了,她年前就嫁过来。许大嫂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但二儿子因所建新房门前道路不通,谈了三年的对象就是以此借口不愿嫁过来。

张新得反映,他儿子的户口性别派出所已经给更正过来了,张新得儿子户口性别因统计有误,孩子都快要上学了,但却一直未能更改过来,没成想镇长的一个电话就解决了。

张新福老人说,上次他反映的丢失养老金的“一卡通”也给补办了下来,以后他每个月都可以随时去取现钱了!

„„

申慧亮高兴地听大家七嘴八舌地叙说着,并回应大家说,做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得到群众的信任,能听到群众的贴心话,能为群众做点小事,这是应该的,希望大家今后还要对政府对干部多提意见和反映问题,以便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这是代桥镇干部在实施“大走访”活动的一个缩影。

连日来,代桥镇扎实开展“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以“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为群众做实事。截止目前,代桥镇干部记录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300多条,为群众解决大小问题200多件,处理热点难点问题3件,解决邻里纠纷16件。(陈振强)

第二篇:访民情 出实招 走新路(第四期-大走访)

访民情

出实招

走新路

宿豫2004年撤县建区,区域面积685平方公里,人口50万。虽然我们是区级建制,但管辖区域、人口结构还是以乡村为主,乡村面积占到全区的81%,乡村人口占比76%。对宿豫来说,“两聚一高”重点、难点在乡村,优势、突破在生态。按照省委、市委部署,我们去年12月份开始组织开展“三进三帮”活动,按照“全覆盖、家家到”要求,累计走访农户60672户,占农户总数的64.7%;排查问题1936 个,即知即帮1468个。

一是带着情怀走访,让干群更加密切。大走访采取“入户走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大家主动走进乡村、走进农户、走进田头,更近距离地了解农村现状、倾听农民心声,不仅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也找到了工作薄弱环节。最困难的人,是连反映自己困难的能力都没有的人。我在走访中遇到两户家庭,一户是两位老人带着病残的儿子和上学的孙女生活,另一户家庭是病残的父亲、智障的母亲和上学的女儿。尽管低保政策为他们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但是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影响孩子求学的信心。在尽

力给予关注和帮助的同时,针对低收入农户因病、因学致贫占比高达42.8%的情况,我们研究出台健康扶贫和扶贫助学工作方案,每年区财政拿出4300万元,用于5.48万低收入群体现有政策外的健康体检、医疗救助、扶贫助学,最大限度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去年我们通过开展“找短板、补短板、强短板”活动,查摆出镇村公共服务欠账较多等突出短板,通过这次走访做了进一步梳理,确定了乡镇医院提档升级和“小镇客厅”、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农贸市场改造、公益性墓地建设等10项重点工程,区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亿元镇村建设引导资金,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村一级除了原来的基本运转保障外,每村每年安排10万元为民服务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急需的民生问题。

二是带着问题走访,让发展更有“温度”。开展“三进三帮”活动,目的是通过摸清农户的家底子,选准增收致富的好点子,鼓起群众的钱袋子。走访中我们关注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农村土地资源闲置问题突出。全区1445个自然村庄,每平方公里2.1个,300人以下的占到74%,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屋占比近70%;有14.5%的农村房屋常年无人居住,个别偏远村居超过30%。二是人口集聚趋势非常明显。完成入户走访的新庄镇,已在城区、集镇区和新型社区购房的农户,占全镇总户数的75%。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土地适

度规模经营进程滞后于人口集聚。全区仅有20%的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其他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50”“60”人员,由于缺乏合适的就业渠道,和对高效农业项目收益的担忧,仍然倾向于选择传统一稻一麦、一家一户种植。四是农民“家门口”就业渠道不多。近年来我们通过建设乡镇全民创业园、网创孵化基地、高效农业产业园,实施“三来一加”等扶贫项目,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2万余人,但还远不能满足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就近就业需求。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按照项目化的思路拿出一揽子措施:一是加速特色产业集聚夯实富民增收基础。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在产业富民上下更大功夫,吸纳更多的人高质量就业。同时加快完善创业载体基础配套、优化全民创业要素保障,聚焦“四大主体”,聚力“五小创业”,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春节期间走访过程中,我们就排查出1177名有返乡创业意愿的人员,均已落实“一对一”跟进帮扶措施。二是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活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动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玖久丝绸等企业将生产基地建在农户身边,通过订单种植、定购定销等方式,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深化和京东集团的合作,在宿迁馆的基础上策划“东哥的家乡礼”系列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宿豫的农副产品及乡村旅游拓展

销路,以销带产。三是出台鼓励农民进城入镇集中居住政策,引导具备条件和有意愿的农户“能进城不入镇、能进镇不留村”,最大限度盘活农村“休眠”的资产。四是探索一揽子解决集中居住、公共服务、增收致富的城乡统筹新路径。在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明显的六塘河沿线,规划建设10万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核心区,依托万亩荷藕、千亩百年梨园发展精深加工和观光、创意农业,通过产业、社区、文化、旅游、生态“五位一体”整体提升,打造生态经济的示范和样板。

三是带着责任走访,让幸福更富“质感”。思路很重要,落实更关键。如何让决策尽快落地,让项目尽早惠民,让帮扶见到实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三进三帮”活动中,对发现的个性问题,实行即知即帮;对共性的问题,我们深入剖析,统筹安排。比如春节前走访发现,很多农民对“进城入镇”政策理解存在偏差。我们创新宣传方式,录制电视宣传片、制作H5微信广泛宣传;改变思维方式,将拆建挂钩,“以旧换新”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对有进城入镇意愿的,按照折换新房价格全额一次性补偿,同时享受进城入镇奖励政策。春节期间,我们利用外出人员集中返乡时机,对规划集中居住的村庄,采取“户户到”“面对面”的形式,走访宣传、答疑解惑。近期启动的关庙镇水汉村项目,五个村民小组273户,3天时间签约搬迁农户205户,累计有230户选择进城入镇,无一起信访舆情问题。畜(chù)禽养殖是宿豫的特色富民产业,全区共有1396家养殖场,规模以上仅148家;最密集的大兴镇有374家,一平方公里6.34家,小而密的养殖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我们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完善布局规划,确定治污标准,推进分类治理。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54家规模以上养殖场污染治理,58家正在施工或进行设备安装,今年上半年将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定位,我们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机制优化创新,探索实施乡镇差别化发展、特色化考核,加大富民增收、生态创建考核权重,以考核重心调整倒逼发展转型。

为保证重点、难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建立了责任落实“两张清单”、项目建设观摩评议、过程管控积分考核等制度,并在电视台开设“民声在线”栏目,每周一期电视专栏,每月一次现场专访,推动“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成为宿豫干部常态。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生态富民、特色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统筹,带着情怀、带着问题、带着责任继续前行,真进真帮,常帮长效,让“三进三帮”既有热度、更具“温度”。

第三篇:某局“划代”走访助推“三访三评”深入开展

某局“划代”走访助推“三访三评”

深入开展

在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中,XX局以年代特征为基点,区分不同的年代,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众,采取不同的走访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实地走访,征求50后的意见。结合60岁左右群众接触网络少、赋闲在家多、活动范围小等生活规律,组织民警把50后群众作为实地走访的重点对象,通过走村入户、座谈闲聊、向群众会报告工作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接受群众评议。针对走访中群众反映的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不到位,务工人员参与偷、盗、抢案件较多等问题,联合用工企业全面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网上、网下,厂内、厂外”的管理,针对务工人员的不同情况,建立管理机制,定期跟踪检查考核,从源头上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参与违法犯罪的几率,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充分认可。

二、错时走访,了解70后的诉求。70后群众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是家庭和社会的中间力量,但他们工作繁忙,早出晚归,在家时间少,经常会发生民警“进不了门、找不到人、说不上话”等问题。为此,他们组织民警充分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开展错时走访,坚持做到“找到门、见到人、说上话”,保证民警走进群众家里,走到群众身边,坐到群众面前,实现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的交流。

三、电话走访,揭开 80后的心声。结合80后群众熟悉手机操作,容易接受新事物、社会接触面广的实际,把80后群众作为电话走访的重点对象。通过村委、协调移动、联通、电信通讯公司,收集80后群众的电话号码,利用晚上17至20点及周末时间,安排民警拨打电话或编发短信,向群众宣传“三访三评”活动、了解涉及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群体性纠纷等隐患,掌握影响党群、政群关系的突出社会矛盾,收集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网络走访,关注90后的动态。结合90后群众喜好时尚、热衷网络、习惯通过微博、QQ交流互动的特点,把90后群众作为网络走访的重点对象。充分发挥网络评议自由度高、角度广的特点,利用网络载体,畅通网络沟通渠道,通过警务微博、警务QQ群等互动交流平台,与90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第一时间关注90后群众的动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掌握辖区治安隐患,收集他们意见和建议,征询对公安工作的看法。

第四篇:“三访三评”走进群众心里 访出平安和谐

“三访三评”走进群众心里 访出平安和谐

轮台县看守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有效的推进“三访三评”工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坚持“请进来”纳谏问策。积极邀请县人大、政协委员就看守所办事效率、民警窗口服务态度、在押人员在所内情况等建言献策。

二、主动“走出去”聆听呼声。深入取保候审人家中走访,赠送面粉、大米等生活用品,掌握思想动态,鼓励其奋发图强,遵纪守法,在帮助其谱写人生新篇章中树立公安监管民警亲民、近民、和民、利民的新形象。

三、利用“面对面”征求意见。面对面交谈解疑难。邀请轮台县检察院、法院、武警中队、局刑侦大队、国保大队等办案单位和医疗协作单位等15个部门20余名代表参加的“发现问题解问题提升监管工作上水平”主题活动。征求办案单位对看守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反馈问题及时整改提高。贴心问候暖人心。走访慰问从事监管工作25年的病退民警买买江.沙木沙克,对他多年来为公安监管工作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恳请他对看守所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为监管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四、采取“背靠背”收集民声。制定了征求意见表,深入监区从监管执法、在押人员管理教育、生活卫生、权益保障等方面广泛征求在押人员意见,采取不记名和全部收回的方式,广泛收集在押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五、通过“零距离”听取民意。邀请20余名在押人员家属走进看守所,零距离与在押人员接触,了解在押人员在看守所的真实生活、学习状况,激发在押人员开始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促进看守所规范执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起到推动作用。以家属接见日为契机,在服刑人员家属中开展了“三评”活动,向在押人员家属发放征求意见表45份,征求意见建议2条。

自“三评三访”深化“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人次,向群众代表汇报工作5人次,走访在押人员家属52人次,办案协作单位12家,回访释放人员31人次,召开恳谈会3次,发放征求意见表98份,收集建议和意见5条,帮助解决问题4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2人次,向特困人员捐款890元,捐物12件,获取犯罪线索4条,破获刑事案件4起,追缴赃款赃物0.92万余元,使“三评三访”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效果。(县看守所)

第五篇:浅谈如何让“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走”出真情、“访”出和谐

师宗交警大队浅析如何让“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走”出真情、“访”出和谐

“广大民警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公安工作上水平、警民关系更和谐,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公安民警执法公信力和作风形象明显提升”是公安部安排部署的“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对公安部门的总体要求。自开展“大走访”活动以来,师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走访”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基层民警在开展“大走访”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怎样在大走访中以服务民生为中心,访民情,察民意,听群众之所想,想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执法为民、一心爱民,让“大走访”不流于形式,如何在“大走访”中“走”出真情,“访”出和谐,值得我们每一位民警细细思量。

一、“大走访”存在的问题。

(一)流于形式。在“大走访”活动中,个别民警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没有真正走出警营,深入基层到辖区百姓家中亲眼看,亲耳听,个别民警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联系几家贫困户,深入群众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和牢骚,没有树立有错必纠的态度,没有真正走近群众,弯下腰、蹲下身、坐下来,倾心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

(二)缩小范围。个别民警为了完成走访任务,就找几个熟悉的驾驶员、村民填写几张走访表,范围不大,没有实际效果。走访群众不应只停留在少数群众身上,群众的范畴应该界定为在辖区的所有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本地人员、常住人口都是我们走访、工作、宣传的对象。

(三)缩小模式。个别民警把走访工作当作额外任务来完成,随便抽点时间走访应付一下,为走访而走访。实际上,走访工作时机选择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走访的效果,从普遍意义上讲,走访时机应该选择在群众方便时、需要帮助时,因为这一时机走访,群众愿意沟通交流,也更需要安慰和帮助,自然而然,你就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四)搞小门道。个别民警总以为大走访活动是浪费时间,是作秀,不愿意真心亲近群众,把领导的语重心长当作一阵风,工作漂浮,只是照照样子,实际工作根本就没有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个别民警把走访表随便填上人名,自问自答,自己给自己提建议,纯粹是应付了事,从根本上制约了群众工作的开展。

二、“走”出真情,“访”出和谐的对策。

(一)认识要“清”。领导和广大民警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弯下腰、蹲下身、坐下来,多次倾心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推心臵腹与其家长里短、谈心交流,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宣传法规和方针政策,积极主动为其解

决实际困难,赢得群众的广泛理解、信赖,只要我们真正心系群众,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通过大走访活动,可以直接检验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究竟有多深,人民群众在我们的心中究竟有多重,要学会尊重民意,要坚信情到深处冰自融。

(二)走访要“广”。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民警,不能为走访而走访,只限于少数群众,图完成任务了事;要把辖区的所有群众作为走访对象,不断延伸走访面,只有走进群众中,切实倾听群众的真实意见和心声,将群众作为“反光镜”来衡量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排民难、解民忧、帮民需、办民盼,只要是涉及群众的事,不论小事、大事、难事,都是需要我们做的事;只要是发生在群众身上的小事、难事就是我们必帮的“大事”;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好小事情,定能赢得大民心;解决小问题,也能促进大和谐,树立真心为民的情怀,把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三)走访要“勤”。这就要求民警要迈开双脚,“串千家门、知千家情”,深入到群众中去。大走访活动,要突出一个“实”字,摈弃“作秀”、“花架子”、“走过场”等形式主义,坚决禁止在活动中掺杂“水分”,要脚踏实地走“正步”,应做到“四心”,即有信心、有诚心、有耐心、有恒心。一定要细心听取群众的反映,细心品味与群众的谈话,从群

众的建议、希望、表扬、甚至是抱怨、牢骚的语言中,细心琢磨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和要求公安机关给予解决的问题。敞开心扉听取民众心声,以服务赢得满意,以创新深化管理,以铁腕整肃队伍,以公廉规范执法,以尽责确保畅安”的承诺,以此彰显为民、利民、保民、惠民的决心。

(四)心意要“诚”。走访,不但要走进群众家里,更要走进群众心里,与群众打成一片。大走访活动要以社会广泛同情、关注的残疾人、生活特困户等弱势群体为重点走访对象,只有带着真情实感去走访,并竭尽所能为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困难,才能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浓浓警民之情,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实意。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心怀对群众真挚的感情,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倾尽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决不能回避矛盾,敷衍群众,对于群众暂时不能理解的,我们应该换位思考,分析群众不理解的原因,对症下药,化解矛盾。

(五)询问要“深”。问得透,知根底;问得深,得实情;“问”要讲艺术,以心问,可得心,以情问,可换情;抱着诚恳、热切的态度,广开言路,听取不同意见,做到谦听则明、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民警明晰职责与义务,权力与约束,提高服务民生的自觉性。在工作实践中,应始终与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群众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大走访”活动成为一剂“亲民”的“良药”,和谐的“良方”,公安“大走访”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打开老百姓的“法节”,更要打开老百姓的“心结”;基层公安部门只有真正静下心来,低下头来,走到群众中去,才能“走”出真情,“访”出和谐。

下载代桥镇:大走访 访出群众贴心话(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代桥镇:大走访 访出群众贴心话(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