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桥镇刘寨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

时间:2019-05-14 12:0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代桥镇刘寨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代桥镇刘寨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

第一篇:代桥镇刘寨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

界首市代桥镇刘寨行政村 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

第一章界首市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一、规划背景和产业现状

(一)界首市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近年来,随着全市休闲旅游步伐的不断推进,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已打造出一处处乡村旅游景点,如两湾、扎扒集、刘寨村等景点,使之成为全市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及相关部门的精心策划下,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各乡村旅游景点都各具特色,并已连成一条条全贯穿整个景区的精品旅游路线。

(二)刘寨村旅游发展状况

刘寨村是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根据全市建设绿色慢城的要求,结合刘寨村实际,该村紧紧围绕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战略部署,镇村两级干部职工正着力于打造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使之成为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的的精品旅游路线。

目前,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正着力于代桥周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打造,预计到2020年,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将以两湾、刘寨村、扎扒集村旅游将正式成型,并投入市场。

二、市场分析

(一)旅游资源分析

刘寨村位于代桥镇东部,下辖南季湾、北季湾、大王庄、张渡口等9个自然村,有耕地3281亩,人口3940人。乡村文化气息浓厚,环境优美,旅游价值极高,是城区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地。在刘寨村030县道以南,有着大片的区位优势极其明显的农耕地块,除了正在实施规划的两湾生态旅游园项目外,如若在此建设农家采摘果蔬基地,将为整个两湾建设增添一个大大的亮点。同时村内拥有多条河流,利用现有的池塘并加以修整连线,在此大量放养渔业资源进行垂钓抓捕活动,让久在城市里的游客,尽情体验野性的魅力,释放天性,驱散工作所带来的压迫感,对刘寨的旅游具有着极大的拉动作用。

(二)客源分析

1、基础客源市场:环代桥两湾周边城市参观客源市场;

2、重点客源市场:地处界首、颍泉、临泉三县交界处,城市群到乡村休闲客源市场;

3、机会客源市场:界首、颍泉、临泉等地区客源市场。

三、发展潜力

(一)有利条件

1、旅游资源优势

刘寨村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资源景观的独特性,尤其是其独特的乡村特色及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旅游功能性价值,资源的密度和地域组合较好,具有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2、区位交通优势

刘寨村位于界首市东南面,地处代桥两湾国家湿地线路核心地块,拥有极佳视野,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二)存在的问题

刘寨村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有:资源基本类型同质性问题突出,可能限制区域旅游业综合水平的提高;人文旅游资源受损严重;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第二章规划思路

一、基本思路与目标

依托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景区资源优势,通过打造代桥两湾文化体验示范村,连接湿地公园各景点组成旅游线路,借势打造成为集“吃、住、游、娱”为一体的服务型乡村旅游片区。通过对文化、鱼类资源及农产品资源的整合,在文化、渔俗生体验度假区的基础上向“养生健康度假”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升级,主打“养生”品牌,构建“吃生态养生餐,住文化风情村,游湿地风景区,购绿色渔产品,摘健康瓜果蔬”的产品链。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的原则,坚持开展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滚动发展;坚持乡村旅游资源保护与科学合理开发,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同步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乡村旅游的发展部署。

(二)市场导向原则

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乡村与企业自主经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

(三)产品系统化原则

开展乡村旅游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发时注意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保护,注意并尽量减少过分商业化等对景点的不利影响,保护旅游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产业化经营原则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类型;借助己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与农村旅游扶贫相结合,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品,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

第三章旅游及产业扶贫建设布局与目标

1、旅游及产业扶贫建设主要规划布局:(1)、古村民俗风情基地建设;

(2)、完成800亩土地流转,建成“快乐农场”乡村生活体验基地;

(3)、完成20家乡村农家乐建设及配套设施安装;(4)、完成景区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优化升级;(5)、完成千亩涵养林、百亩果园、百亩草莓、二百亩有机蔬菜农业观光基地的整体建设;

(6)、完成10万只土蛋鸡养殖基地建设(7)、完成景区栈道建设。(8)、完成小区四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搬迁安置工作。

2、经营模式:一是每年对从业人员进行服务技能、技术培训两次以上,使他们成为旅游综合型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引导周围农民积极从事旅游业,形成一种“人人参旅、人人爱旅”的氛围;二是组织农户共同筹资成立少数民族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对农家乐在经营方式、菜式特色、价格制定等方面实施统一规范化管理,负责采购和供应社员所需的生活资料,对本社社员进行技术服务,开展技术交流活动。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公司对旅游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管理。

3、渔俗体验产品:主要配套两大体验项目。一是渔村风俗体验。以舞龙、秧歌、龙舟竞渡为主要内容,让游客参与表演,体验代桥两湾渔俗文化带来的乐趣。二是代桥两湾大网捕鱼表演。组织村民,开展大网捕鱼表演,让游客直接参与,使游客享受捕鱼乐趣。

4、配套工程:主要结合生态渔村建设实施两大工程。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内改水改厕等工程,同时对村内房屋外观进行整体提升,对严重影响视觉的房屋配套设施进行拆除。二是环境提升工程。建设村内地下排污沟,对地下污水进行统一收集,采取生态渔村生物污水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

二、建设目标

(一)产业目标

在规划期内,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利用2-3年时间,将乡村旅游业培育成为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乡村旅游人数增加到5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

(二)景区建设目标

到2020年,力争让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人次达到或超过50万,全面提升代桥两湾国家湿地公园乡村旅游品牌和形象;旅游商品开发和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社会效益目标

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就业、扶贫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效益作用进一步发挥,预计刘寨村2017年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000人以上。

(四)可持续发展目标

重要历史文化、特色村寨、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2020年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的乡村旅游区。

第二篇:杨楼镇刘寨村三年发展规划和计划

杨楼镇刘寨村三年发展规划和计划

根据省、市、县委要求,制定帮包村工作三年规划和计划,是“第一书记”任职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做好这项工作,结合杨楼镇刘寨村实际,特制定刘寨村2012年至2015年三年帮扶规划和2012年工作计划。请各级领导、各位村民提出宝贵意见。

一、杨楼镇刘寨村基本情况

杨楼镇刘寨村位于杨楼镇政府驻地西部1公里,辖前刘寨、后刘寨、刘庄3个自然村,共1800余人,耕地面积3037亩,现有党员58人,其中青年党员占70%,村干部5人,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果树业、养殖业。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占地约1800余亩,果树业以红富士苹果为主,占地约1200亩,养殖业以养鸡、养猪为主,其中养鸡户8户,平均养鸡5000余只,养猪户7户,平均养猪25头,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

二、杨楼镇刘寨村三年发展规划(一)总体思路

根据县委安排,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帮助村“两委”强班子,理路子,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刘寨村的农业经济迈上新台阶。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地改善,弘扬 新风正气,村庄和谐稳定,让刘寨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具体目标

1、通过三年努力,使刘寨村的红富士苹果种植面积扩大到2400亩,成为刘寨村的支柱产业,同时进一步改良红富士品种,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使刘寨村村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2、通过三年努力,力争完成刘寨村新农村建设改造工作。

3、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扩大刘寨村农民林果专业合作社规模,让80%村民发展成为林果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4、通过三年努力,发展5—10名党员,重点培养发展年轻、有文化、“双带”能力强的党员。

5、通过三年努力,组建规范的村级治安巡防队伍,开展24小时治安巡逻,搞好群防群治。

6、通过三年努力,建立一套规范的困难户帮扶机制,评选“好媳妇,好婆婆”15人。

三、杨楼镇刘寨村2012年工作计划

1、积极协调筹措资金

新建刘寨村规范的党员活动室,并建立村规民约,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制度。

2、扩大红富士苹果种植面积200亩。

3、扩大养殖户的养殖规划,积极帮助其协调贷款资金支持问题,努力使养殖户的养殖规模扩大一倍。

4、开展农民培训,培训新型农民50—100人。

5、发展1—2名党员,评选“好媳妇,好婆婆”3人。

6、收集提供致富信息,帮助村民掌握致富技能,合理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济,鼓励村民发展中小企业。

第三篇:小海镇小海村烟草扶贫新农村规划

威宁县小海镇小海村

“烟草扶贫新农建设村示范工程”扶贫项目

规 划(2013年)

编制单位:小海镇人民政府 编制时间:二O一三年五月

目 录

前言................................................................................................1

一、概况........................................................................................1

(一)项目区概况........................................................................2

(二)项目建设概况....................................................................3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3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依据及工作思路...................5

(一)指导思想............................................................................5

(二)基本原则............................................................................6

(三)主要依据............................................................................6

(四)工作思路............................................................................7

四、建设目标................................................................................7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实施单位.......................................8

六、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项目建设进度计划.......................8

(一)投资估算............................................................................9

(二)资金筹措............................................................................9

(三)项目进度计划..................................................................10

七、项目效益分析......................................................................11

八、项目及资金管理..................................................................13

(一)项目管理..........................................................................13

(二)资金管理..........................................................................13 九、保障措施............................................................................14

(一)制度保障措施..................................................................14

(二)强化宣传发动..................................................................14

(三)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措施.....................................15

十、附件

(一)附表

项目资金概算表

(二)附图

项目规划布局图

前言

为了探索贵州喀斯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成功路子,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确定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口帮扶贵州省事宜的函》(国开函办„2012‟76号),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支持贵州“两烟”加快发展和实施对口产业扶贫的意见》(国烟办综„2012‟544号),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关于切实做好烟草扶贫新农村示范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结合我镇实际,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选择小海村为示范村,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拟定本规划。规划总投资200万元,申请烟草帮扶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发展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项目。通过试点项目实施,小海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为构建以生态文明为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一、概况

(一)项目区概况

小海村位于威宁县城的西部,小海政府驻地,距县城17公里。地处东经104°14′45″—104°16′05″,北纬26°46′45″—26°47′15″。全村土地总面积12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小海村属高原地貌,地形起伏不大。成土母岩主要是石灰岩,有铁铝质山地黄棕壤、棕壤、灰泡黄泥土等三个土类。由于石灰岩溶发育充分,其土层浅薄,加之人为活动加剧,大片耕地已逐渐向石漠化演变,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全村平均海拔2250米,最高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2200米,相对高差100米。全村耕地面积13828亩,土层肥厚,土壤肥力好,植被不稀疏,生态环境良好,土壤微酸,水源丰富。全村总户数为1506户,总人口为6806人,其中贫困人口376户1340人,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00.00元。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使物质文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精神文明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崇尚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新农村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本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海村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时铺开,只能分步进行,项目区基础条件较好,农民积极性高,便于建设新农村,我们采取集中建设,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能为全村乃至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示范带动作用。

综上所述本村有土地、农民意识强,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

时,对精神文明也有较高要求,农民积极性高,村两委组织能力强,便于该项目组织实施。

(二)项目建设概况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8640平方米(约12亩)。共需资金200万元,其中申请烟草扶贫资金200万元。其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构成为:

1、饮水工程:在道路两旁安装输配水管道2公里,水管为内径8㎝高密度塑料管;

2、儿童游乐园附属设施建设240平方米(建房长16米、宽15米);

3、一个假山(高2米宽3米)、鱼池(长5米、宽4米);

4、一个凉亭(长4米、宽4米);

5、一个喷水池(圆形、直径4米、中央有1个钢管喷水头、外围有9个钢管喷水头);

6、硬化道路(长600米、宽4米)2400平方米,硬化厚度35cm,道路铺大石厚20㎝、铺细沙厚10㎝、铺公分石厚5㎝;

7、道路靓丽绿化600米(道路两旁栽风景树广玉兰200棵、雪松200棵);

8、多功能儿童游乐园1个,内设游乐设施:淘气堡、十六座豪华转马、4节14座小火车、豪华电动摇摆机、屋型单滑梯秋千、爬网、六角型蹦床、海盗船、碰碰车等;

9、道路亮化600m,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

10、修建一个文体广场面积4000㎡(80米、50米),硬化厚度25cm,要求铺大石厚10㎝、铺细沙厚10㎝、铺公分石厚5㎝;

11、户外健身器材10套,包括单人漫步机、三人转腰器、太极轮、太极推手、四位蹬力器等;

12、公厕1个,64平方米、女蹲位8个、男蹲位12个;

13、文体广场场地铺地板砖2000平方米,用彩色地板砖镶嵌。

该项目共需资金200万元,申请烟草扶贫资金。项目涉及的土地8640平方米(约12亩)由小海镇政府解决。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小海村是小海镇政府所在地,农民综合素质较高,加上有很多外来人口,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对精神文明也有较高要求。但由于历史、经济、文化、地理条件等原因影响,小海村没有什么娱乐设施,没有其他娱乐方式,晚上只有看看电视,每到周末都有许多人前往威宁县会展中心游玩。项目的实施,可以大大改善小海村群众生活环境和条件,解决该村基础设施,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小海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远不能满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兴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仍是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更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突出因素。农户自筹资金能力弱,基础设施资金大部分需财政扶持。采取集中建设,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可以示范带动全镇的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

本项目实施后,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效益,对我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镇建设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拟建场地小海村,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四周均为耕地和山地,交通便利,是小海镇政府所在地;地基条件较好,属地基条件较好的场地;现状地块无高压线过境;场地内有水源,场地下无通讯线,无电力电缆线及通讯线架空穿过场地,无古树、古迹、墓穴等文物遗址;农民意识强、积极性高,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对精神文明也有较高要求;村两委组织能力强,便于该项目组织实施;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技术力量较强,项目建设在技术上有可靠的保证;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经相关领导及地质勘察部门对选址进行现场踏勘后,场址符合建设规范,且符合小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此,本项目是完全可行的。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依据及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我县喀斯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深化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整合资源、集中投入、综合开发,为建设开放、和诣的小海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示范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力推广循环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

2、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体现基层民主愿望的原则。从项目的规划编制、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全过程都要体现群众参与、民主决策的特点,把每一个环节都作为发动群众、教育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的过程。

3、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试点区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布局,规范开发,避免重复投入。

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更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在国家的有限扶持下,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三)主要依据

一是国务院扶贫办《关于确定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口帮扶贵州省事宜的函》(国开函办„2012‟76号)

二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支持贵州“两烟”加快发展和 6

实施对口产业扶贫的意见》(国烟办综„2012‟544号)

三是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关于切实做好烟草扶贫新农村示范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黔开办外发„2013‟35号)。

(四)工作思路

试点规划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参与式扶贫工作思路。实行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开发扶贫与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走主辅结合、综合配套,机制创新、全面发展之路。以基础建设为保障,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增收脱贫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着力构建开发式扶贫、行业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四、建设目标

1、扶贫效果明显,受益主体明确,能长期发挥作用,保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该项目实施涉及农户98户498人,间接受益人口4000人以上。

2、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让精神文明也得到发展。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3、立足小海村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整合一事一议、特色小城镇建设等各方面资金。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让小海村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化气息、有地方特色、有民族风情的农村式“小城市。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实施单位

项目总用地面积8640平方米(约12亩),共需资金200万元,其中申请烟草帮扶资金2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投入情况:

1、饮水工程:在道路两旁安装输配水管道2公里,水管为内径8㎝高密度塑料管,每公里2万元,共投资4万元;

2、儿童游乐园附属设施建设(建房长16米、宽15米)240平方米,每平方米900元,共投资21.6万元;

3、一个假山(高2米宽3米)、鱼池(长5米、宽4米),共投资15万元;

4、一个凉亭(长4米、宽4米),共投资5万元;

5、一个喷水池(圆形、直径4米、中央有1个钢管喷水头、外围有9个钢管喷水头),共投资5万元;

6、硬化道路(长600米、宽4米)2400平方米,每平方米100元,道路铺大石厚20㎝、铺细沙厚10㎝、铺公分石厚5㎝,共投资24万元;

7、道路靓丽绿化(道路两旁栽风景树广玉兰200棵、雪松200棵,)600米,共投资21万元 ;

8、多功能儿童游乐园1个,内设游乐设施:淘气堡、十六座豪华转马、4节14座小火车、豪华电动摇摆机、屋型单滑梯秋千、爬网、六角型蹦床、海盗船、碰碰车等,共投资25.78万元。

9、道路亮化600m(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每盏灯4000元,共投资24万元;

10、修建一个文体广场(80米、50米)4000平方米,要求铺大石厚10㎝、铺细沙厚10㎝、铺公分石厚5㎝,每平方米材料费70元,需财政扶贫资金28万元;

11、户外健身器材10套(单人漫步机、三人转腰器、太极轮、太极推手、四位蹬力器等),平均每套1500元,共投资

1.5万元;

12、公厕1个,64平方米、女蹲位8个、男蹲位12个、每平方米800元,共投资5.12万元;

13、文体广场场地铺地板砖2000平方米(用彩色地板砖镶嵌),共投资20万元;

以上项目实施单位均为小海镇人民政府。该项目共需资金200万元,申请烟草扶贫资金。项目涉及的土地8640平方米(约12亩)由小海镇政府解决。

六、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一)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共需资金200万元,申请烟草帮扶资金200万元。

1、饮水工程:在道路两旁安装输配水管道2公里,水管为内径8㎝高密度塑料管,每公里2万元,共投资4万元;

2、儿童游乐园附属设施建设(建房长16米、宽15米)240平方米,每平方米900元,共投资21.6万元;

3、一个假山(高2米宽3米)、鱼池(长5米、宽4米),共投资15万元;

4、一个凉亭(长4米、宽4米),共投资5万元;

5、一个喷水池(圆形、直径4米、中央有1个钢管喷水头、外围有9个钢管喷水头),共投资5万元;

6、硬化道路(长600米、宽4米)2400平方米,每平方米100元,硬化厚度35㎝,道路铺大石厚20㎝、铺细沙厚10㎝、铺公分石厚5㎝,共投资24万元;

7、道路靓丽绿化:道路两旁栽风景树广玉兰200棵、雪 9

松200棵,600米,均价525/株(直径20cm以,包栽种、包成活),共投资21万元 ;

8、多功能儿童游乐园1个,内设游乐设施:淘气堡、十六座豪华转马、4节14座小火车、豪华电动摇摆机、屋型单滑梯秋千、爬网、六角型蹦床、海盗船、碰碰车等,共投资25.78万元。

9、道路亮化600m,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4000元/盏,共投资24万元;

10、修建一个文体广场(80米、50米)4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材料费70元,硬化厚度25㎝,要求铺大石厚10㎝、铺细沙厚10㎝、铺公分石厚5㎝,需财政扶贫资金28万元;

11、户外健身器材10套(包括单人漫步机、三人转腰器、太极轮、太极推手、四位蹬力器等)平均每套1500元,共投资1.5万元;

12、公厕1个,64平方米、女蹲位8个、男蹲位12个、每平方米800元,共投资5.12万元;

13、文体广场场地铺地板砖2000平方米(用彩色地板砖镶嵌)共投资20万元;

项目涉及的土地8640平方米(约12亩)由小海镇政府解决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00万元,申请烟草帮扶资金200万元。

(三)项目进度计划

1、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2013年6月—2014年6月。

2、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2013年6月确定项目涉及土地农户,并且做好相关工作。2013年7月初,对道路、场坝硬化等现场测绘,搞好三通一平。

2013年7月底建筑材料筹备阶段。

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为实际施工阶段。2014年6月初,小海镇组织竣工验收阶段。2014年6月中旬,请求县扶贫办竣工验收阶段。

2014年6月底报账阶段。

七、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从短期来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可以转化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工程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投工投劳,能有效增加农民非农就业;从长期来看,基础设施的增加会使经济交易效率提高,从而扩大分工网络,促使农村经济内生增长。结合威宁县五里岗工业园区,可以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改变发展环境,在促发展的同时,保障生存。

(二)社会效益

1、小海村通过“基础设施项目”能带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覆盖面大,间接受益人口多,社会效益明显;全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示范效应好。

2、通过项目实施能促进人和人、人和政府、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发挥村民积极性,提高

自我发展能力。道路及公厕建设、小广场修建、生态小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更加科学合理,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有利于农村长期稳定。建设该项目是本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高公共服务的硬件。对把现代文明引入农村、改变农民生存状况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将促进本村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农村现代化。

(三)生态效益

发展基础设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化方向发展,实现环境可持续良性发展。项目可以改善优化本村生态环境,直接服务于农民生活,改善农民生活现状和人居环境,美化村庄风貌。

(四)扶贫效益

1、该项目实施涉及农户400户1698人,间接受益人口4200人。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变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让贫困人口脱贫,发家致富预计可以减少贫困人口350人。

2、项目的建设可以加快小海城镇发展,培育要素市场,不断提高小海村的市场化水平。把小城镇发展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重要工程,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遵循经济和城镇发展规律,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扩张为主、新建为辅、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在102省道公路主干线边发展“小城镇建设”推动镇与村共同发展。以此项目为基础,以城镇为载体,按照“健全体系,突出重点,布局合 12

理,特色鲜明”的要求,以小海镇畜牧交易市场、马铃薯交易市场为发展切入点,整合各部门资金,共同发展,大力培植金融、人才、劳动力、科技等要素市场和各类农产品农贸批发市场,通过市场扩大开放程度,激活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推动我村劳动力转移,促进经济发展,镇村共荣。

八、项目及资金管理

(一)项目管理

项目启动后,村委会及时开会研究项目的后续管理办法;并制定项目建后管护措施,适时组织落实,以延长项目工程的使用寿命,确保工程能持续发挥作用;在项目实施中,根据本村的特点及项目建设情况,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村民,增强村民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项目实施后,村“两委”尽可能搜集准确的市场采购原材料信息,参加政府制定采购原材料方案。小海村“两委”在项目投入初期,要做好项目投资管理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二)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改革工作的意见》、《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成立“小海镇小海村烟草扶贫资金管理工作专门领导小组”,由镇长牵头,遵循“大扶贫”理念,、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按照 13

“来源不乱,渠道不变,分头实施”原则,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审批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使用高效节约。九、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措施

1、建立项目法人制和质量监理终身制,防止“豆腐渣”工程。

2、纪委监察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3、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和资金审计。

4、建立群众监督制度。首先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所有项目的资金、物资、工程管理、投工投劳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其次是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过程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最后是制定乡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四是已建工程移交村委会进行管理,实行谁受益、谁管护。

(二)强化宣传发动

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通过宣传发动,使广大村民认识和了解项目的目的、意义、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目标任务、管理方式,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自身的基本权利。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调动镇、村干部、广大村民积极参 14

与项目实施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三)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措施

1、由村委会具体组织贫困户参与做工,增加务工收入。

2、该项目400户1680人贫困人口间接受益,脱贫530人,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

3、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贫困优先、典型示范,整体规划、分段实施,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

4、小海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该项目直接面对贫困农户,涉及领域宽(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扶贫户、一般户)。在项目实施前对村内贫困户摸底调查,了解各类贫困户情况,低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多数人不会经营,不会管理,自立能力差,依赖思想严重。中等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会经营、有观望等待思想,这部分人有劳力、缺文化、缺技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抓不住机遇脱贫;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观念严重。略高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完全解决,善经营、会管理、多数有文化、懂技术,无规模经营的资金;致富门路窄,技术更新慢;为了让全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通过有力措施,制定合理规划。让项目比较客观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调动村民积极性,使村民从“要我建设,转变到我要建设”。从多方面支持该项目的实施。

十、附件

一、威宁县小海镇小海村烟草扶贫新农村项目投资概算表

二、威宁县小海镇小海村烟草扶贫新农村项目规划布局平面图

第四篇:**镇**村精准扶贫5年帮扶规划

**镇溢渡村精准扶贫长期帮扶规划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扎实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建立完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帮助贫困对象尽快脱贫致富,我中心根据**镇**村实际调研情况,形成以下长期帮扶规划调研报告。

一、**村基本情况

**镇**村位于大荔县西南部,距县城23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东张公路从东至西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共有10个村民小组,926户,4320人,贫困人口558人,贫困户户数157户。

二、发展现状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村立足于本村发展黄花菜、杂果等农业产业,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经过不懈努力,整个**村呈现出移风易俗与素质提升同步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步发展、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同步改善、组织引领与自主管理同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问题

1.贫困面广,致贫原因多,经济来源单一

全村贫困数比重大,贫困户数占全村户数的16%,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13%;绝大部分贫困户是因病、因残、缺资金、缺劳力等造成的。贫困户经济来源单一,发展后劲不足,主要经济来源为务农,而务工缺乏技术,务农缺乏资金和技术,种田主要靠天吃饭,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人均资源少,农作物单一,劳动力流失严重

全村共有耕地9565.8亩,由于近年来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撂荒,**村人均耕地不足2.2亩。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等传统经济作物,物产不丰,经济效益低,加剧了青壮年劳力出外务工现象。

3.自然条件差,水资源缺乏,抵御灾害能力差

一方面,全村水渠等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农业灌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缺乏保障的水利设施,该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易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农户经常性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4.公共服务弱,教育卫生相对落后

目前本村无村小,本村学龄儿童需到附近洪善村小学上学,导致教学资源薄弱,教育设施十分落后。

四、发展优势和机遇

**人勤劳俭朴,勇于创新。经过村民多年经验和探索,本村的黄花菜、沙苑西瓜种植技术等农业特色已闻名全县。

五、帮扶工作思路及目标

结合县、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实施五年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全民参与,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使**村村成为一个民富村强的脱贫示范村。

1.抓住三个环节,开展结对帮扶。一是建好一户一档,精准识别贫困户,为每户贫困户建立一份贫困档案,详细记录贫困户致贫原因、发展愿望、家庭收入情况等。二是做好一户一策,做到因类因人施策,县、镇、村三级干部对每户贫困户进行走访了解,对贫困户的自身发展意愿进行调查。开展结对帮扶,根据贫困户发展愿望,为每户制定脱贫规划及计划。三是评估好一户一动态,做到对每户贫困户帮扶前、帮扶中、帮扶后各阶段的扶贫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做到及时帮扶。

2.找准两个切入点,增收节支保生活。一是开源增收。想方设法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改善村财务状况、发展集体保障性产业。依照贫困户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扶政策,帮助贫困户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增加贫困户收入。组建合作社,让贫困户共同参与。二是扶贫解困。对有脱贫能力的对象实施社会帮扶、政策帮扶;对无脱贫能力的对象实行社会救助,保障其生产生活;扩大社会保险面,保障农民权益;扩大社会福利覆盖面,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完善亲情保障,对农村因亲情流失,导致老人无人赡养生活贫困的,强化宣传教育,增强亲情联系,保障老人基本生活。

3.树立一个目标,使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五年努力,使全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特色产业基本形成,村民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普遍提高,贫困户致富手段多样化。到2020年确保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全村人均纯收入均在贫困线以上,使**村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幸福新村,与全镇、全县、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六、结对帮扶措施

(一)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通过五年扶贫帮扶和扶贫开发,结合本村土地和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黄花菜、沙苑西瓜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采取“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即由黄花集团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以土地、贫困帮扶资金及政策入股,获得收益后,按股份占比进行分红,确保**村在五年内实现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致富。一是做大做强黄花菜等种植业。加大对村民技能培训和资金扶持,规范村民种植流程,成立经济合作社以对抗市场风险,帮助村民做好土地流转。二是做好果树连片开发。帮助有意愿有技术有能力的村民做好山地流转,联系果业局进行技术和政策扶持。三是开展免费农技培训。开展农技培训、工匠培训等农民免费技能培训10场。四是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及时收集发布企业招工、项目建设用工及公益岗位等就业信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五是联系帮助创业贷款。帮助创业者联系办理信用贷款。

(二)以夯实基础为牵引力,提升服务能力

1.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道路交通修建、修复,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户基本生产生活用水。

2.村“两委”班子建设

一是提升素质,强化履职能力。

提升村“两委”班子在创先争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党员、社会稳定、党风廉政建设、民政、人口计生等方面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制度化管理,规范班子运行。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目标考核管理、村务公开、激励奖励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

“四定两监督”,确保村“两委”班子决策的民主、科学、公开。三是强作风建设,树立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村干部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加强对村级事务的监督管理,加大村党务、财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三)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

一是着重在引导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务工增收上下功夫,通过信息发布、用工协调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在家即能增加工资性收益。

二是配合村“两委”深入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力争“参合率”达到100%,贫困对象基本实现就医保障。三是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解决贫困人口看病就医难,缺医少药现象。四是通过扶贫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改变教育落后面貌,进一步加强适学儿童教育,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扩大群众受益面,实现智(志)力脱贫。五是鼓励支持未进行土坯房改造的贫困户进行土坯房改造,积极帮助申请资金及政策扶持。六是切实关心贫困户生产生活,适时对贫困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并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资救济和帮助。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结对帮扶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工作繁杂,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敏感度很高的系统民生工程,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为扎实有效推进胜利村结对帮扶工作,成立**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队,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对帮扶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驻村工作队和队员日常应做到有工作计划、有工作制度、有帮扶记录、有帮扶台账(表册)等

“四有”,切实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帮扶对象脱贫。

2.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力量,筹集帮扶资金用于帮扶**村的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做到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发挥效益。

3.严格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考核机制,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本单位的考核重要内容。结对帮扶工作的考核结果,纳入本单位考核和评先的重要内容;没有按时完成帮扶目标任务的干部不得提拔重用、不得调整工作岗位。镇要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培训、考核和奖惩力度,必要时给予适当补贴,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村级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大荔县融媒体中心

2020年元月8日

第五篇:关岭自治县新铺乡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

关岭自治县新铺乡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

日期:2011-08-16 10:37:42.0

第一章 关岭自治县及本乡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一、发展状况

(一)关岭县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全县建设旅游大县步伐的不断推进,关岭自治县已打造出一处处乡村旅游景点,如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木城河,三层滴水滩,郎宫等景区,使之成为全县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关岭县旅游资源丰富,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相关部门的精心策划下,全县各乡村旅游景点都各具特色,并已连成一条条全贯穿全县的精品旅游路线。

(二)新铺乡旅游发展状况

新铺乡是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根据全县建设旅游大县的要求,结合新铺实际,全乡所有干部职工正着力于打造别具新铺特色的乡村旅游,使之成为集盘江古蓉群→盘江码头二战钢桥→地质公园→松德天花洞的精品旅游路线。

目前,新铺乡正着力于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方圆2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预计到2015年,新铺乡以天花洞,盘江码头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将正式成型,并投入市场。

二、市场分析

(一)旅游资源分析

新铺乡虽不是河流纵横,但有北盘江横穿而过,亦有落莽河、天花河的长期散流,溶洞众多,山川秀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截然难分,旅游资源丰富。乡境内山高谷深,绵延不绝,再镶上本乡特有的绿黄草衣,形成一道世间少有的亮丽风景。新铺乡境内景区有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还有未开发的天花洞景观,二战钢桥遗址及盘江古蓉,有盘江小调、布衣织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极高,是城区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地。

(二)客源分析

1、基础客源市场: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参观客源市场及周边乡镇乡村旅游客源市场;

2、重点客源市场:各城区节假日到乡村休闲客源市场;

3、机会客源市场:四川、云南等地区客源市场。

三、发展潜力

(一)有利条件

1、旅游资源优势

新铺乡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资源景观的独特性,尤其是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天花洞和二战钢桥,具有旅游功能性价值,资源的密度和地域组合较好,具有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2、区位交通优势

新铺乡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面,320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仅38公里,东接永宁镇,北邻沙营乡,西北与岗乌镇接壤,东南紧靠普利乡,隔北盘江与晴隆、兴仁两县相望,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新铺乡与周边乡镇的交通形成无缝衔接,320国道贯穿全境,又有沪昆铁路、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道路交通枢纽优势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新铺乡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有:资源基本类型同质性问题突出,可能限制区域旅游业综合水平的提高;人文旅游资源受损严重;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旅游资源较难转化成为产品。

第二章 规划思路

一、规划编制的依据

《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贵州省“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

《关岭自治县“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

《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意见》;

《关岭自治县乡村旅游规划》;

《关岭自治县志》等相关文献资料。

二、基本思路

依托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及马马崖电站资源优势,将盘江码头→地质公园→天花洞沿途的新农村生态点,打造成为集“吃、住、游、娱”为一体的服务型乡村旅游片区。包括垂钓、划船(盘江码头至大盘江古蓉群)、登山的娱乐项目及在周围的核桃基地、西瓜基地和桃李种植园里开发以自主采摘为主题的农事体验活动。

远期通过对鱼类资源和农产品资源的整合,在生态观光度假区的基础上向“养生健康度假”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升级,主打“养生”品牌,构建“吃生态养生餐,住风情古村落,游名胜风景区,购绿色农产品”的产品链,打造关岭自治县乡村旅游样板示范区。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的原则,坚持开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到村到户、尽量直补、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滚动发展;坚持乡村旅游资源保护与科学合理开发,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大步推进新铺乡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市场导向原则

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乡村与企业自主经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

(三)产品系统化原则

开展乡村旅游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发时注意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保护,注意并尽量减少周边的工业化、城市化等对景点的不利影响,保护旅游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产业化经营原则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类型;借助己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与农村旅游扶贫相结合,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品,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

四、规划技术路线

(一)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化示范基地

新铺乡旅游资源丰富,地理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又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和气候资源,自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对游客开放以来,相继被列为省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随着各有关部门、企业加大对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建设力度,新铺乡将建成以地质公园为核心,向其方圆20平方公里辐射的旅游带。这将为全乡的乡村旅游发展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为新铺乡打造“盘江码头→地质公园→天花洞”的精品旅游路线。加之新铺独有的生态农业和绿色产品,将有助于新铺乡乡村旅游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二)发展产业链

通过对鱼类资源和农产品资源的整合,在生态观光度假区的基础上向“养生健康度假”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升级,主打“养生”品牌,构建“吃生态养生餐,住风情古村落,游名胜风景区,购绿色农产品”的产品链。

第三章 建设布局与目标

一、全乡乡村旅游发展布局

新铺乡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为:“1心1圈1带2区6个特色村”的格局。

1心:新铺乡乡村旅游服务中心

1圈:乡村旅游核心发展圈——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观光旅游圈

1带:乡村旅游优先发展带——白云→新光→盘江码头→松德休闲度假带

2区:以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心的观光旅游区和盘江码头沿线乡村旅游区

6个特色村:白云村、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新光村、松德村、大盘江村。

二、扶贫建设布局

(一)核心建设区

以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心,对其方圆20平方公里进行规划建设,并向周边辐射。规划要点区:

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白云村——生态园区、农家乐休闲区

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休闲游乐区

新光村——农家乐、休闲娱乐区

(二)积极建设区

以盘江码头及天花洞为中心的生态游乐区,规划要点区为:

大盘江村——古蓉群生态游乐、休闲度假区、民族文化旅游区

盘江码头——生态观光游乐区

松德村——生态观光游乐、休闲度假区、民族文化旅游区

(三)一般建设区

黄丰村

三、建设目标

(一)产业目标

在规划期内,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利用3--5年时间,将乡村旅游业培育成为新铺乡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末乡村旅游人数增加到5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

(二)景区建设目标

到2015年,力争把二战钢桥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景区,申报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面提升新铺乡乡村旅游品牌和形象;旅游商品开发和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目标

建成或改扩建地质公园景区的旅游交通站场及停车场;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标识系统、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建成乡村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实现与全省乡村旅游信息服务联网;新建成一批乡村星级旅游接待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2015年乡村旅游住宿设施床位达到1000个,星级宾馆床位达到200个左右。

(四)社会效益目标

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就业、扶贫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效益作用进一步发挥,预计2015年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到0.2万人以上。

(五)可持续发展目标

重要历史文化、特色村寨、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2015年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的乡村旅游区。

四、进度安排

(一)近期(2010~2013)

按照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的要求,对全乡乡村旅游进行总体规划,争取到2013年完成对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及周边村寨的规划建设,使地质公园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完善,主要涉及水、电、路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使之达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要求。

(二)中期(2013~2015)

点面结合,品种多样,形成体系,整体推出全乡乡村旅游的品牌,将新铺建设成为全省知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同时,使遨游鱼龙绝密谷地为特征的休闲体验乡村旅游,成为新铺乡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使新铺旅游逐步发展成为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重点,多种特色旅游相结合的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产品综合体系,成为全国性的乡村度假旅游区。

(三)远期(展望:到2020年)

区域开放,四方联手,优势互补,全县品牌,将新铺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旅游产业的聚集区,在全国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集中区建设

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国家级景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其方圆20平方公里集中建设,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类型,将对新铺乡乡村旅游产业起着产业化示范带动作用,并使之成为新铺乡的支柱产业。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电、路、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建设。

二、典型旅游小城镇建设

根据 “夯实农业基础,建设特色旅游”的目标要求,加大对全乡旅游业的投入力度,把新铺乡由原来的农业大乡打造成集游乐观光,赏绝密谷地为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并使之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的旅游典型。

三、典型旅游村寨建设

(一)典型民族文化村

新铺乡主要有汉族、黎族、布依族、苗族、仡佬等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占90%,民族风情浓郁。乡境内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江小调,还有极具新铺特色的布衣织布,民族文化丰富。打造大盘江、松德典型旅游村寨,构建“传承文化,享民族古乐”旅游品牌。

(二)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

新铺乡有大盘江古蓉、松德天花洞生态旅游资源,是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地,大盘江古蓉及水上观光和天花洞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因此,在新铺乡乡村旅游中,大盘江村、松德村是极为典型的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其规划建设路线为:

大盘江村——大盘江古蓉群至盘江码头的水上观光

松德村——天花洞至松德村寨的山水游乐观光

(三)特色产业村

新铺乡有享誉省内外的盘江西瓜,并已成为独家品牌,还有新铺板栗,新铺乡特色化石仿雕。其主要规划建设路线为:

白云村、麻凹村——仿雕化石特色产业村

大盘江村——西瓜种植特色产业村

新光村——新铺板栗种植特色产业村

(四)旅游商品产业村

新铺乡瑞波水晶饰品加工长已于2010年12月在新铺乡新光村落成,主要从事各种水晶饰品的深加工,结合新铺乡特色乡村旅游,可以开发出各种极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其规划建设路线为:

新光村——旅游商品产业村

四、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联动建设

(一)乡村旅游与农业联动

新铺乡是传统农业大乡,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和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豌豆,胡豆,花生,甘蔗和西瓜,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新铺乡的小麦独具特色,其做成的面条香、脆,口味好,是餐馆和农家乐粉、面的最佳原材料。新铺乡的豌豆、胡豆及西瓜虽是传统农作物,但已夹杂现代农业技术,并已形成基地种植,加之新铺独特的气候条件,产出的豌、胡豆口感鲜嫩,西瓜脆而甜,塑有新铺豌、胡豆、新铺西瓜品牌,他们分别是游客们餐桌上最佳的绿色菜肴和解渴防暑的水食品。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将有助新铺乡传统农业的发展,新铺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并形成独特品牌,是新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根本源动力。这正符合乡党委、政府提出的“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特色旅游”的目标要求。

(二)乡村旅游与企业联动

新铺乡是龙的故乡,境内有海百合、鱼龙等化石,其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审美视角的转变,化石仿雕工艺品将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追捧。因此,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对仿雕企业的扶持,使工艺品加工企业在新铺乡扎根落成,打造新铺乡独特化石仿雕工艺品,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特色支点,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与企业联动格局。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联动

新铺乡虽有汉族、黎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民族杂居,但以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其少数民族比列高达90%,民族文化浓郁。现有盘江小调,布衣织布、布衣山歌、苗族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正申报盘江小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铺境内有二战钢桥遗址,其为二战时期的历史见证,同时突显了新铺乡浓厚的历史文化,现正着手申报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区。

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区,发展新铺特色文化,助新铺乡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联动新格局。

(四)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联动

随着“创文明小城镇,卫生小城镇,环保小城镇”工作的不断推进,新铺乡党委、政府狠抓“三创”工作,竭力争创“三创小城镇”,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全乡发展的目标之一。目前新铺乡“三创小城镇”、“三创村寨”正有序进行,为打造新铺特色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形成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联动新格局。

(五)乡村旅游与体育产业联动

根据新铺乡旅游资源优势,在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附近村——白云村、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增加体育设施建设,把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元打造成集考古研究、游乐观光、体育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使之形成乡村旅游与体育产业联动格局。

(六)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联动

随着养老制度体系的日趋完善,不断加大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力度,增加养老保障在全乡的覆盖率,使全乡广大群众年轻时有工作,老来有保障,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联动新格局。

第五章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一、资金概算

(一)总投资及构成

全乡乡村旅游扶贫总投资2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部门行业资金3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0万元。

(二)分阶段投入

1、第一阶段(2011~2012年)投入资金80万元,投入倾向主要为村组道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农家乐建设和体育设施建设,主要涉及村寨为白云村、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和新光村。

2、第二阶段(2013~2014)投入资金60万元,投入倾向主要为民族文化及生态建设,包括天花洞、二战钢桥及盘江小调的申遗工作及其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涉及村寨为大盘江村和松德村。

3、第三阶段(2015)投入资金60万元,投入倾向主要为新铺乡村旅游的后期完善工作,扶持加工企业和现代农业,打造新铺乡特色田园风光旅游和配套特色工艺品。

二、资金筹措

(一)、财政拨款。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的引导投资,会对私营经济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形成多方投资的发展局面。政府财政部门应根据本乡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根据财力的可能,设立平新铺乡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启动、引资、促销或从业人员培训等。

(二)、建立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建立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加快做好涉及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益项目、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前期工作和相关规划,积极争取旅游投资规划资金及国家有关部门资金支持,争取省、市、县财政支持。

(三)、整合部门行业各渠道资金。对来自不同部门和渠道的国债资金、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资金、扶贫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以及环保、生态建设、教育等方面的资金,政府应围绕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这个重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整合,积极向乡村旅游业倾斜,以集中力量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

(四)、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寻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外国政府的赠款和贷款,为基础设施、环保公益项目等方面的投入提供资金,也可以帮助企业对经济效益好、回收期短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向国内金融机构贷款。

(五)、改善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入新铺乡的乡村旅游开发。

(六)、启动和引进民营资金投入。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投资乡村旅游产品建设,特别是乡村度假、休闲娱乐业的开发,鼓励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并做好旅游投资项目的推介和引导工作,鼓励帮助民间资金投入旅游业。

三、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田园景观、农耕活动以及农耕文化等乡村特有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吸引都市人群回归自然和乡土,享受返璞归真的农耕活动和文化趣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是农村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大举措。合理开发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民增收,对新铺乡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效益和十分显著。农民人纯收入将由现在的2700元上升到2015年的5000元以上,农民生存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社会效益

通过 “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全面实施,将极大地改变新铺乡贫困落后的面貌,加速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新铺乡 “三个文明”建设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将由贫困迈向小康,全乡不得温饱贫困人口将解决温饱问题,低收入贫困人口将大幅增加收入迈向富裕。通过产业调整,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企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的联动,乡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全乡人民早日迈向小康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将大大改善,有效地控制返贫率,使全村返贫率控制在 8%以内。全乡群众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身于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乡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环境效益

通过“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全面实施,不断加大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新铺乡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将得到合理利用,全乡乡村旅游的环境效益明显。新铺乡将由原来石漠化比较严重乡镇发展成为充满绿色的田园风光的环保型旅游乡。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一)建立工作机构

为了加强“十二五”期间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开发工作的领导,新铺乡党委、政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乡党政办、计生办、计生站、农业服务中心、司法所、畜牧兽医站、财政所、林业站、合医办、社会事务办、信用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铺乡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扶贫办,负责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的各项日常工作。

(二)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各班子领导务必深入项目点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落实扶贫措施。组织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对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建设内容与规模、资金投入、管理方式、扶持政策、管护制度等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实施与管理的积极性,发挥项目点农户参与项目实施的主体作用;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的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实施地点、单位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标准实施项目;把握财政扶贫资金投向和产业化扶贫原则,在扶贫开发中注重发挥项目实施示范点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调查研究,要及时胁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政策保障

1、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2、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土地、信贷、税收、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坏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到新铺乡开发乡村旅游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兴办旅行社、旅游公司、宾馆等经济实体,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加快旅游产品建设的步伐。

3、对乡村旅游行业的软硬件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乡村旅游市场监督检查制度,实施乡村旅游企业检查和审核制度,实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保障乡村旅游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

4、出台支持鼓励突出新铺乡土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的地方政策。制定扶持乡村旅游商品发展的具体措施,确定一批新铺重点特色项目,创造一批能够赢得市场的乡村旅游商品精品。

三、人力资源保障

在十二五期间,新铺乡将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使全乡技能技术人员明显增加,其中拟培训的乡村旅游就业人员高达500人次,这将为新铺乡的乡村旅游提供强劲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资金保障

乡扶贫办对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管理,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专款专用。财政扶贫资金和整合资金均实行报帐制度管理,并在每个建设、各子项目竣工、项目工作完成时进行审计。不定期对各项工作展开督查。

财政所负责资金的到位监督和报账审核。按照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和《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责任制、严格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资金使用审计,使项目资金的整个使用过程末路清、去向明,防止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浪费,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全面推行资金工程监理制,明确资金项目主体的管理使用责任,坚决杜绝项目只重立职不重实施的问题,确保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和效益的发挥。

五、运作机制

(一)、成立由乡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领导小组。

(二)、建立新铺乡乡村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

(三)、建立人大、政协积极参与的、促进和监督规划实施的运行机制。

(四)、在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

(五)、建立村乡村旅游俱乐部或乡村旅游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陈富刚

——信息来源:新铺乡党政办

——信息所属: 安顺 关岭县 新铺乡

下载代桥镇刘寨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代桥镇刘寨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刘寨村“四有一责”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刘寨村“四有一责”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的工作部署,按照要求,刘寨村“四有一责”建设基本情况及下一步打算如下: 1、对照‚有持续稳定的......

    炎刘镇新桥村关工委工作汇报

    XX镇XX村关工委工作汇报我们XX村座落在寿县XX镇东南方,XX产业园座落在本村,东南方紧邻阳光半岛,是未来的空港新城。全村共有27个村民组,5710人,是我镇的一个行政大村。 一、认真......

    小湄村建设扶贫工作总结和规划

    小湄村建设扶贫工作总结和规划根据市委的安排部署,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2013年市妇联、市一中为我村的建设扶贫联系驻点单位,一年来,在挂点单位驻村领导的带领下,我村建设扶贫......

    望谟县蔗香镇新寨村精准扶贫脱贫规划[共5篇]

    望谟县蔗香镇新寨村精准扶贫脱贫规划 (2016—2018年) 为进一步加快蔗香镇新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

    新桃村关于旅游村建设的规划

    新桃村关于旅游村建设的规划新桃村位于紫阳县城关镇县城西面,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6个村民小组,397户,1410人。主导产业是蔬菜大棚和特色农家乐,已建成沼气池150口,改水改厕20......

    上岭桥镇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上岭桥镇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2009年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

    县刘营镇映河村规划规划(2010—2012年)

    三台县刘营镇映河村帮扶规划(2010—2012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的整体部署,四川博览局结对帮扶三台县刘营镇映河村。为充分发......

    杜家台村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方案

    杜家台村旅游项目建设规划项目名称:长城脚下的杜家台新兴小镇 策划单位:北京绿色家园文化艺术中心 总 策 划:梁培俊 投资建设:绿色家园项目投资部 合作咨询:*** 规划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