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生活中的“诗歌函数”,作品
现代生活中的“诗歌函数”,作品
诗歌属于人类最为精细的情感类创作载体,她是“生活方程”中不可或缺的高级函数,是人类进步阶梯中一个绝妙的音符。目前,诗歌读者群日益狭窄,创作群体日渐衰落,诗歌受到空前冷落。自从欧债危机以来,我国外贸经济也受到很大影响,GDP增长受阻,十八大以来的改革也在艰难前行,国民幸福指数还在低谷徘徊,诺贝尔文学奖虽然花落中国,但是诗歌艺术仍然在地上匍匐爬行。那些诗性的生活渐渐被灯红酒绿的快餐生活所淹没,当前诗歌创作主体受到物质环境的绝对掣肘,原本飞翔中的诗歌现今翅膀退化,在文化的沙漠中独自顾影,无人欣赏。
分行的写作,不仅仅是诗歌的基本要素,只是诗歌韵律美的表现形式之一。但分行的写作,并不都是诗歌的表现形式,那种无病呻吟之作,只能越来越偏离生活方程,远离诗歌内核。悲哀的是,当代诗歌文本中的精品,越来越少,而赝品倒是流行得很快,如病毒胆大穿越各个地域,这是当今诗歌的倒退,是对文学反动的开始。
我国目前呈现诗歌创新意识差,创作题材狭窄,一些文痞靠着不正当的手段走上文坛,煽风点火,故弄玄虚,歌唱非主流政治,歌功颂德,拍马溜须。甚者,有些文痞为了个人利益虚情假意地假唱,实乃是诗歌之“汉奸”,不仅出卖了诗歌的灵魂,也出卖了诗歌的纯真。从此,现代诗歌函数变成无法求解的方程,被亵渎,被边缘,被异化,被玩弄,这些都与个人利益驱动戚戚相关。记得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许多诗人倒是写出了内心真正的歌谣,表达了民族的大爱,患难时国人超乎想象的团结,重建家园的必胜信心跃然纸上。总感觉,真正的诗歌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不知被风吹到哪个角落。现在,人们浮躁,功利,贪婪,肆意突破法律底线,官员腐败滋生,法律不被尊重,原有牧歌式的生活被颠覆破坏,反生活反诗歌的社会毒瘤不断蔓延,让人们在被压制、被侮辱中苟延喘息,诗神缪斯栖息的美好土壤已被严重污染,诗歌的正能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滋润人心、升华人性、砥砺人情的功能。
纵观我国历代诗歌发展轨迹,真正优秀和杰出作品都是以描写舒唱人类情感为主题。诗经中的作品和唐诗中的作品,基本并不因为时空变幻而影响它的传播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打入,尤其是唐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唐代贞观之治给当时的诗人提供最瑰丽的文化政治舞台,也促进了文学以及诗歌艺术发酵。反观,当前的一些诗人创作,以发表而发表,类同创作,以同样的声音抒写不同的主题,诗歌主题脱离火热生活,无病呻吟,隔靴搔痒式的八股诗歌,看了容易让人忘记,美感少了,韵律没了,更缺少震撼或者直达心灵的力量。
一些人以卫道士或伪历史学者面目出现,总是想捍卫着某些与艺术毫无相关的因素,讴歌所谓的“红色生活”,把真正的诗歌精神与信仰排除在外。虽然,诗歌创作主体都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但是诗歌艺术首先不是政治的附庸,而是文学艺术中最顶尖的精神王冠,诗歌创作要遵循艺术规律,而不是用政治动力代替艺术动力。当然,我们不否定热爱生活的阳光之作,但是假如诗歌掺杂了功利元素,糅合了浮夸奢靡,那诗歌就变味变质了。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多么有现实意义,反映了唐朝晚期民间的疾苦,也映射了当朝的政治腐败。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优秀作家和诗人是真正关注社会最底层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因为我们的社会价值都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他们也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关怀。我想,如何关注弱势群体代代相传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变迁,用诗歌讴歌传唱劳动,辐射人文关怀,也许将成为当今诗歌创作的一大课题。诗人毛泽东说过,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无疑,劳动人民的悲欢离合,经典故事,民俗传说等题材都可以成为我们诗歌爱好者抒写的目标,走出个人樊笼,走进群众中去,跟老百姓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呼声、心声,平凡而又接地气的生活,一定会有更美,更鲜亮,更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主题诞生。
《诗经》中的诗歌,脱俗新丽,以人为主题的舒唱堪称开启人文主义先河,风、雅、颂涵盖了那个极其遥远年代波动着的诗歌曲线,描写纯真爱情,再现劳动情景,折射贪官之痛恨等。到了唐朝,以个人为题材的抒写,与以国家民族兴衰为主题的写实,两者紧密结合,有机融合,开创新纪元的诗歌。细读李白浪漫主义的诗篇和杜甫现实主义的歌本,比如他们的代表作《将进酒》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绝美诗章,深深领悟了那个辉煌时代诗歌的茂盛风范和大家豪情,更为他们身上独一无二的诗风和浩大人格所折服。他们身上没有半点政治功利色彩,没有利益驱动下的扭曲表演,他们成就了汉族两位杰出的精神导师,真正呈现了中国汉族人民伟大的诗人情怀,他们的诗歌深深地烙上了个人自由意志和悲悯思想,擦亮了儒家文化与个人命运相碰撞时的精神火花。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更换,汉民族在日渐衰落,明朝为汉民族的统治画上了句号。在清朝满族人统治下,除了康熙和乾隆时期,还有点自由的空气和人文主张〔可怕的文字狱使老百姓胆战心惊〕,在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下,国人遭受了非人的迫害,文学艺术更是遭到空前非难和蹂躏,…直到“五四运动”揭开了新生活的序幕,诗歌艺术才又重见天日,郭沫若等诗人揭竿而起,各类门派的现代诗歌百花齐放,七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当初很多诗作在当代,仍然有着积极意义和可读性。比如诗歌《死水》、《雨巷》、《再别康桥》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文革后改革初那一段时期的朦胧诗派与五四运动时的湖畔诗人,其产生渊源和文学结构具有很大相似性,都是一段极其黑暗历史后重见天光的自由思想在诗歌艺术上的仿照,政治上的开明也引领着诗歌的蓝笛吹响,人的解放,生产力的解放,也催生释放了诗歌艺术无穷的裂变能量,许多优秀诗人及其诗歌大放异彩,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许多文学爱好者注入了崇高的艺术信仰。文革后,北岛,舒婷,顾城等的诗歌确实开创了朦胧诗派之滥觞,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写出了那个黑暗的文革时代人变异成魔鬼的可怕现状,舒婷的《致橡树》,描摹了美好的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分离,跟汉代的《上邪》有着曲异同功之妙。
近5年来,天灾人祸时不时光顾了各地的生活,生命非常脆弱,无常的生命何时结束都只能听天有命,因此诗性的生活根本无从谈起。自我国“5.12”地震以来等灾难性事件频频发生,但是鲜有足够具有阅读性的优秀诗歌内生性产生,这足以证明当今诗人是否整体颓废弱小,诗人生活空间是否过于狭小,诗人的定位是否失去坐标,诗人的视野是否太过物欲短浅,……也许诗人本身就自身难保,从此消声遁迹,变成另类。正如有位诗人所言,“黑暗给了我一双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虽然这位可爱的诗人最后为情所困,在异国他乡走上一条不归路,但是他的这首诗歌永远被人们所铭记。黑暗无处不在,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光明心,我们不能没有做人道德底线,不能失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美丽的梦神来到身旁时候,不要忘记忧伤和痛苦即将远去。在现代生活的任何时空角落,都有可能发生灾难,但也随时会有奇迹出现,正负能量是相对存在的,有时候是螺旋式上升,可以说这次悲剧是为下一个喜剧铺平道路,沉寂中的诗神也许会在黎明前梦醒,引领诗人写出“惊天地,泣鬼神”之伟大作品。虽然目前整个地球灾难战争不断,反人类事件频如幽火,但仍然无法阻止热爱生活的人们继续劳动,创造价值,寻找梦想。在我们平安的日子里,我想我们会更珍惜眼前的生活,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深入百姓,理解人生,热情歌唱公平与正义,我们一定会为当今隐藏的诗歌函数求解出这个伟大的时代,最富有历史意义的答案。
诗歌,永远为激情所创造,被天使的眼泪所折服,给一切生灵的痛楚准备至高无上的精神盛宴,对仍然处于混沌之中的灵魂安排上帝的洗礼。
第二篇:诗歌作品:
诗歌作品:
诗歌“纪念五四爱国运动六十周年”在国教院“弘扬五四精神,积极奉献社会”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新闻发表情况:
1、在景明网上发表了以“吉他协会举办首届校园摇滚节”为主题的新闻。
2、在共青团信阳师范学院委员会主页上发表了以“信阳师范学院首届校园摇滚节成功举办”为主题的新闻,且被十几家网站相继转载。
第三篇:学生诗歌作品
校园
刘嘉欣
走进校园杨柳翠,书声琅琅闻必醉。
高高红旗挂空中,迎风飘扬展雄风。上课铃响的时候
刘尊严 上课铃响的时候,同学们还在操场。上课铃响的时候,小鸟在叫个不停。上课铃响的时候,老师,已经走进教室。上课铃响的时候,黑板上已经是满满的数学题。上课铃响的时候,同学们还沉浸在玩的喜悦中。上课铃响的时候,老师,已经没有了笑容。上课铃响的时候,世界依然转个不停。
夜色
苏丽粉 天色朦胧雨欲稀 夜空黯淡云雾起 朦胧云雾欲遮天 闪烁星辰若隐现
竹子
秦梦莎 小时青青腹中空,长大头发蓬蓬松。姐姐撑船不离它,哥哥钓鱼手中拿。麦子
位瑞芳 冬天麦子绿油油,一阵风来点点头。我冲风儿招招手,我们一起乐悠悠。
星月夜叹
刘可妍 窗前一轮皎洁月,映得梅花万千重。牛郎织女盼七夕,银河两畔难重逢!
观月有感
马爱乾
夜空闪烁众星辰,明月皎皎如玉盆。
月宫嫦娥思后羿,神仙天上恋凡尘。
第四篇:学雷锋诗歌作品
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2014级17班 17诗社“学雷锋、树新风” 即兴诗歌创作作品展
恰同学少年
石欣怡
平凡学子非风流,浪推才子尽江头。点滴做成染旗浓,中原从此遍地红。初芽刚露千古流,谁言少年非举才,上天何故嫉英才? 盛年壮时切勿流。
虽是雷君尚已走,我们依有雷锋情。要问何来雷锋情,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赞雷锋
李 双
普通人有独特心,朴实一生为人民。助人为乐名垂青,世人永远记在心!
雷锋
岳佳豪
学习雷锋树新风,雷锋精神各不同。精忠报国孝父母,只爱人民在心中!
三月二十五日有感而作
王春森
今为三月学雷锋,动员全班树新风。好事不分大与小,为民服务让国红。
望四川富乐实验黑板有感
赖鑫雨
什么是雷锋? 一个地球人。
他不伟大,地球没了他照转。但因有了他 才转得更精彩!
什么是雷锋? 一种精神。
它不神奇,人没有这种精神照活。但因为有的它,人生才更有意义!
暗中锋
唐志睿
时光之流沙,由古自今朝。还剩几何许? 暮然思到古。四处皆黯然,唯有一锋明。
学雷锋
蒙金浩
雷锋年仅22,但却做了不平凡的事: 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乐于助人天天干,关心战友年年做,不怕牺牲,只做贡献,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这就是雷锋!
向雷锋学习,向雷锋致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雷锋颂
张家银
学习雷锋,学习姜琳。雷锋姜琳,一家亲,做好事,不留名。换人性,样样精通,样样行!
锋之歌
张雯琪
甘于奉献为人民,钉子精神成内行。永不生锈螺丝钉,艰苦奋斗传万家。
有题
陈礼逸
啊,雷锋叔叔!你扶老人回家,你背伙伴过河。
做的好事像星星一样,闪耀,繁多。
啊,雷锋叔叔!主席为你题词,大家向你学习。
你始终活在人们心中,永恒,传承。
无题
何雨芹
骄傲的灵魂,永远的精神。人人学雷锋,家家树新风。一颗赤诚心,感动千万人。服务老百姓,争当活雷锋。雷锋已远去,但却不过时。雷锋雷锋,新风新风!
无题
李敏娟
学雷锋,树新风。
团结友爱,互助风气浓。用行动,去证明,做好事,不留名,流传千古新文明。帮助你我他,和谐融洽大家庭!
雷
刘豪然
雷锋好人一个,一生助人无数。虽然英年早逝,精神永垂不朽!
雷锋
黄 超
真为人民务,忠为国家死。若问他是谁,早逝者雷锋!
学雷锋
邹子怡
学雷锋树新风,读好书爱学习。助人为乐要做到,对人礼貌要记牢!
活雷锋
王彬儒
做好事,不留名,做坏事,定留名。扶奶奶,过马路,帮叔叔,推货车。如果你,这样做,你就是,活雷锋!
叹雷锋
杨 展
残月阴雨路,泥中推车处。错撞路之杆,斜压残阳血。阴雨浑鲜血,残阳别雷锋。今日仰天道,人逝神不散!
无题
李承俊
精神,两个字,它很简单,但却不少。你总结了吗? 从身边小事做起,这就叫精神!
无题
李蕊月
学雷锋,树新风,新时代的一阵风。做好事,不留名,千古流传你能行。扶老奶,过马路,赢得人生的掌声!
无题
姜颖航
怒发冲冠,马路边,束束冷光,转头间。悄然回望,雷锋精神几何远? 三十载春秋前,八十个烟雨后。
无题
黄靖川
女娲造人有好坏,永不言败是雷锋。默默无闻爱助人,薄命短暂天涯人。
学习雷锋好榜样
李 琦
学习雷锋好榜样,处处为人民着想。弘扬螺丝钉精神,一滴水也有前程。大家向雷锋看齐,学习雷锋不停息。
螺丝钉
张菱雪茹
家虽贫穷志气在,助人为乐家常事。不怕艰难和险阻,平凡一生螺丝钉。
雷锋
韩阔乐
一人一名走江湖,雷锋事迹让人哭。润之主席亲提名,学习雷锋树新风。
第五篇:数学诗歌作品
诗意般的数学
数学诗与现代数学
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韵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也就是说,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和音乐性。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
诗是精粹的语言艺术,诗人必须运用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数学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数学家必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工作。两者好像无缘,但它们都以和谐、对称、简洁、严谨而著称。若把数学和诗歌联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说:“诗歌中适当地引用数字,有时的确情趣横溢,诗意盎然。”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把数字一、二、千、万揉入诗中,生动贴切,妙趣横生。又如宋代邵雍写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20个字,用十个数字描写了一路的景物,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数字入诗,就成了数学诗吗?
诗歌里的数字是属于模糊范畴的一种符号形式,和数学语言要求的精确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面的数字就并非能和数学里的数字所传递的信息相等同,它们分别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符号体系。以数字入诗歌,这也是由汉语语言的特殊性所至的,因为在汉语里,一般的数词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非和数学的数字那样具备精确性和单向性。
如果数字一旦入诗,就成数学诗了,那么中国古代的《易经》就应该是一本最早的数学诗集了!可见,数字入诗并不是数学诗的特征。
什么是数学诗呢?数学诗首先应该是诗,应具有诗歌的基本特征。其次,它有别于一般的诗歌,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学诗人的灵感除来自于日常生活外一定还有来自数学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数学诗歌的意象化,一定有数学的具象(例如数学概念、变换、感悟)作为载体;第三,数学诗更能发掘数学本身存有的美感,在发掘和体现的过程中应该是自然的贴切的从而是具有感染力的,绝不是数学符号的堆砌。
显然,数学诗是诗歌体裁中的另类体裁。并不是所有诗人都能写数学诗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家都会写数学诗的。它对于从事这一创作的人员有相当的要求,他既有浪漫的激情,掌握了诗的表现手段,同时他也是数学的行家里手,具有一定的数学造诣,否则他不可能在数学感知的过程中领悟诗意。
中国当代有许多数学大家写过不少优秀的数学诗。
世界级著名数学家、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原所长陈省身教授,于1980年在中科院的座谈会上即席赋诗:
物理几何是一家,一同携手到天涯,黑洞单极穷奥秘,纤维联络织锦霞。进化方程孤立异,曲率对隅瞬息空。筹算竟得千秋用,尽在拈花一笑中。
此诗把现代数学和物理中最新概念纳入优美的意境中,讴歌数学的奇迹,毫无斧凿痕迹。特别是“拈花一笑”一句,极为传神。当年佛陀拈花一笑,是告诉诸佛门弟子,一切名利是非,皆伤本体,而拈花一笑,一切荣辱皆无。拈花一笑,传递的是禅意。此诗用典于此,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
数学家熊庆来是华罗庚的恩师,也是杨乐、张广厚的导师。当杨乐宣读完自已的第一篇论文时,熊教授即席赋诗赞美:
带来时雨是东风,成长专长春笋同。科学莫道还落后,百花将见万枝红。
熊教授的诗的灵感来自于对得意弟子成功的数学论文答辩。诗中洋溢着对时代的赞美,喜看学生如同春笋般地茁壮成长,东风寓时雨,时雨浴春笋,一种天地祥和的意境。紧接着是顺沿而发的感叹,科学莫道还落后,百花将见万枝红。激情荡漾,扑面而来。
数学家华罗庚文学功底十分深厚,常把数学入诗,阐述哲理。他曾这样写道:数形本是相倚依,怎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给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此诗把数学的具象——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作为载体,用节奏鲜明生动有趣的语言,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进行了辩证的阐述,让人读来亲切可掬。
李国平院士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出版有诗集《李国平诗选》。序言则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一首颂诗:“名扬四海句清新,文字纵横如有神。气吞长虹连广宇,力挥彩笔净凡尘。东西南北径行遍,春夏秋冬人梦频。拙我生平偏爱咏,输君珠玉得安贫。”全诗古文功底深厚,此事传为数坛佳话。
以上列举的堪称数学诗的佳作。这些诗应归属于古体诗。
现代体的数学诗是什么样子?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现代数学诗应该同时具备现代诗和数学诗的基本特征。比起古体的数学诗来,现代数学诗更自由开放,意象经营更重于修辞。
1936年在《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首诗,名为“精确的接吻”。这首诗应该算作中国早期的现代数学诗,内容讲的是平面上两两相切的圆互相间的数学关系。
“如果两片嘴唇接吻,/当然用不上几何三角,/但对两两吻合的四个圆来说,/三角几何可真少不了。/你看这四个圆,/要么三个把一个包住,/它们从外面亲吻那小弟弟;(图略)„„ ”这首诗的意义在于用亲妮的语言形容两两相切的四个圆,为生动的几何图形平添了生活情趣。曹开(1929—1997),台湾诗人。他刚刚二十岁,由政治原因入狱,度过青春的十年光阴。从那时开始,曹先生一直写白话诗(现代诗),计有上千首。1968年认识了台湾文学研究院的宋田水先生,由宋先生精心筛选出百多首诗,成为一本诗集《狱中幻思录.曹开新诗作品集》。全集分为三类,其中第二类是数学诗,诗中将数学元素注入,这些非但没有破坏诗的意境,意想不到的是,它们起到了用日常词汇难以表达的效果。可以肯定地说,数学是诗人创作的一个灵感源头。
例如,他在“小数点的诗感”中写道:
“我一再的认证/我是人间方程式里/最卑微的小数点/原无意投生在纷杂的函数中//你不必介意/更无需怜悯/你坚持你的算法/我维护我的向量//用四舍五入的定律/把我归纳留存也不错/将我牺牲抛弃也无不对//在这加减乘除的公式中/清算竞争激烈的世界里/我愿承受无情的因式分解/按公理消去/彼此的恩怨//人人像数字/终结都得奔向无穷的零域/我将达观的迎接/―― 那尽头的自由理想环!”
诗中他一再认证,自已只是人间方程式里最卑微的小数点。这里的认证,并非数学意义上证明,而是形象的诗的语言。他原本无意投入在纷杂的函数中,而那纷杂的函数仍可能成为他锒铛入狱的原因。用函数形容世事,非常贴切,显得极为巧妙,同时还展现了对个人遭遇的豁达。“环”(ring)是高等代数的名词,它是一种代数结构,而“理想环”(ideal)是一种次结构。但作者把“理想环”前面冠以“自由”二字,成为“自由理想环”这一“不伦不类”的数学名词,却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很有创意!
曹先生在这本诗集里还有一些很漂亮的数学诗,例如“彷徨的数字”、“数目的梦幻”、“独裁的数学公式”、“分析数学”、“三角形与圆形”、“从零看人生”等。这里不能一一介绍。需要指出的是,像曹先生这样正儿八经地批量地创作现代数学诗的诗人并不多。
2006年,大陆流行一道校园歌曲,这就是著名的《悲伤的双曲线》,歌词就是一首优美的数学诗:
“如果我是双曲线,你就是那渐近线。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你就是那坐标轴。虽然我们有缘,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漫漫长路无交点。为何看不见,等式成立要条件。难到正如书上说的,无限接近不能达到。为何看不见,明月也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千里共婵娟”
这一首诗援用的数学概念非常准确。在直角坐标系里,坐标轴正是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渐近线,曲线无限接近渐近线,却永远无法与之相交。诗中把这一数学现象赋予浓浓的诗情:
“虽然我们有缘,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漫漫长路无交点”。以此描写相爱的情侣今生不能结合在一起。忧伤的旋律,无奈的感叹。红尘中的你我,有缘又无缘,无限接近却永远没有交点。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面对面却无法牵手!
接着诗人问道:“为何看不见,等式成立要条件。难到正如书上说的,无限接近不能达到。”其实明知是得不到答案的,这叫做明知故问。这样的近乎痴呆的发问,十分传神地表达了沦于情网不能自拔之人的无奈的情思。
人生短暂,世事并不完全是按我们的意愿与发展的,既然我们不能左右结局,我们只能坦然去面对!“为何看不见,明月也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千里共婵娟”。心灵为此受到一丝慰藉。
王渊超创作这一首诗时,正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虽然她掌握的数学知识并不多,但是她能匠心独具,準確地把握了數學中几何图形的某種特殊的位置关系,自然而巧妙地运用诗的表现手法,从而诞生了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
大罕对现代数学诗也独有情钟,他尝试用这一形式,表达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和从事数学活动中萌生的一些感悟、理念或情绪。例如,他在“我的向量”中这样写道:给你一个方向,你就成为我的向量。给你一个坐标系,你就在我心空飞翔。给你一个基底,带着我,征途启航。繁复的几何关系,变成纯代数的情殇。优美的动态结构,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哪怕山高路远,哪怕风雨苍茫,不管起点在哪里,你始终在水一方。啊,我的向量,你是一股力量,溶进了我的身体,在我的血管里,静静地流淌!
[注]此文转自新星编著团队,杨国庆主编部分.看完本文,感触颇多,既为数
学大师们的才华惊叹不已,又为自己的胸中羞涩感觉惭愧!能够诗意般地解读数学二字,那是需要多年修炼.历经风风雨雨,百转千回之后一种豁然开朗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