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学作品阅读考前提示(散文)
文学作品阅读考前提示
一.明确文体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
5.小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二.抓语词、定重点
①所找内容在文章的哪个位置,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还是结尾,还是中间的某个位置;处在这个位置上的文字往往有什么作用。位置与特点或作用的关系:
文章或段落开头――引起下文,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总结上文,文章中心,照应开头,主题升华。
②所找到的内容用了哪种表达方法,是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还是议论;语言是平实还是空灵;这样有什么作用。
记叙――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
抒情(直接、间接)――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在开头起定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升华。
描写(细描,白描;正面,侧面;人物描写)――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达主旨。
议论――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③所找内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还是排比等有什么作用
衬托--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比--总的说来,能使语言色彩鲜明。具体地说:
两物对比—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三.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10、联想想象,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四.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五.答题技巧 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六.答 题 注 意 点:
1.作答时不能用描写或比喻、拟人的句子作为答案。因为这种语言的表意是间接的甚至是模糊的,不能直接准确地回答问题。
2.综合分析回答不要太抽象,要点明其手法或作用。
3.概括要点时,要尽量分条作答,看分答点,一般4分至少2点,6分至少3点,一定要分点陈述。4.尽量利用文本中的相关语句作答,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
5.一般来说,解答本题的时间可安排为20分钟左右,阅读文本的时间累计占答题时间的一半左右。
第二篇:自考考前提示
学才教育2014年10月江西自考考前提示
为使广大江西自考考生能够有效为2014年10月份自考备考,江西学才教育整理以下考场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并祝各位考生旗开得胜!同时祝大家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考场查看
考前,考生明确考点后,对考场的实地察看也十分必要。通过实地察看熟悉到达考场的相关路线、熟悉考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临考前的精神压力。江西学才教育建议您:在考试当天最好提前出发,避免因交通问题影响考试。
二、证件带齐
1、要带好准考证、身份证、座位通知单参加考试,证件不齐不能参加考试;
2、准备好2B铅笔、橡皮、蓝色或黑色签字笔(最好为黑色)、钢笔、圆珠笔、直尺(直尺用途很大,除绘图题外,用直尺辅助涂卡,会提高涂卡速度和质量。)等考试工具。
3、提醒考生:不要携带涂改液、胶带纸、通讯工具、贵重物品进入考场,会被视为违纪,取消该科目成绩。
4、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10月24日审议通过的“居民身份法修正案草案”规定,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凡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2013年始考生需凭二代身份证参加考试,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也为有效证件。
三、考前练习
临考前一周,重中之重就是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在这段时间,大家应该在复习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对照大纲自己总结一个提纲,可以采用画图表的方法形成一个适合自己记忆的知识网络,知道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掌握好,利用临考前的这段时间把欠缺的地方补上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江西学才教育建议考生此时以书本为主,每天早起半小时、晚睡半小时,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段时间是一天中较佳的记忆时间,考生可利用这段时间高效记忆。
四、心态放平
临近考试,江西自考考生一般都很紧张。心理学表明,适度紧张有利于大脑保持最佳状态,但是不要紧张过度,以免造成考场发挥失常。您可以适度的深呼吸或到室外进行运动等等。在这段时间里,复习不充分的考生,可能会有放弃考试的念头。江西学才教育建议考生:无论是临考前,还是在考场上,都不要轻易放弃。毕竟您已经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去辛苦的准备。有那么一句话说的好:“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则肯定失败”。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考完。
更多自考学习技巧登录 江西学才教育官网:.cn了解
报名地点:南昌市西湖区井冈山大道1352号华龙福邸A栋东座三楼
报名电话:0791-87875392李老师在线QQ 2631131583
第三篇:考前温馨提示
考前温馨提示
一、选择题
1、对于选支:
“排除”:①排除本身错误的选支;②排除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的选支;
“肯定”:你能否肯定某一项必须要选
“比较”:将剩余选支与题干内涵反复比较,用选支内涵反套题干,选取最佳选支。
近几年高考题中,组合型选择居多。要“排除、肯定、比较”综合应用。
2、很多选择题,题干中的最后一句话很重要。要么是题干的中心主旨所在,要么是带有限定性的要求,要引起注意。一般的“限定”有:
第一,知识范围限定:如哲学中的四大板块限定、世界......
观与方法论的限定等。
第二,主体限定:如公民与人民、国家、政府和政党、....
中共与民主党派、国家机关与人民政协、市委与市政府,市委书记与市长,经营者与消费者等。
第三,“关系”限定:关系一般是A<==>B,选支所......
讲的“关系”与题干所讲的“关系”是否相一致,包括方向是否一致,所指的关系的对象是否一致。
第四,有的题干最后一句话要求选错误选支或不符合题意,要注意。(即反向选择限定)......
第五,题干最后一句是关联词语的,要注意把题干与选支连接起来念一下,看是否通顺或符合逻辑,尤其要注意因果选择题,防止因果倒置。
3、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做的,即所谓相信第一感觉。
二、主观题
1、要先看设问,再带着问题看材料。看设问要注意五个限定:知识范围限定、材料限定、主体限定、设问角度限定(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何意义、何启示等类设问)、分数多少限定。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中央高考重视民族团结的依据。9分
如:运用党的相关知识,分析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 的依据。9分
2、对于开放性设问,提取材料与设问的有效信息很重要。什么是有效信息?第一,设问与材料中直接源于教材的词、句子;第二,对教材知识点采用描述性表达的描述性语言。如该市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做法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政:即治理国家,需: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计:即政府决策。)又如运用文化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广府文化。(“传承”是直接源于书本的标题词语,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三,材料的各层次的思想与整个语段的中心思想。
因此,既要从微观层面抓关键字词,又要从宏观层面将前后句子联系起来,把握整个语段的中心思想。如材料为“既×××又×××”结构,你既要看到“既”“又”后面的内容,又要从整体上明白是“既”与“又”是一分为二或矛盾的主次方面道理。
3、对于限制性设问(即设问中给出了某一个具体知识点的),除了提取材料信息外,还有关键一点:就是将设问中的知识点分解层若干次层次知识点。高考试题五个设问中,限制定性设问3-4问,必须从微观层面把握每一个知识点。
4、所有主观题组织答案时:一般应是“教材知识+材料信息”模式,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材料信息”模式。同时要用①②③标出序号。依据分数多少去思考答多少个要点,宁可多答,不可少答,宁可胡说,不可不说。当然要防止前后要点重复。
5、图表类题往往有如下设问,如材料或图表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图表之间或材料之间或图表与材料之间是什么关系;运用什么知识或从什么角度解决图表或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题:时间状语+标题主语+图表内项目数据变化趋势(横比:同一时间内不同项目比,找它们的差距或联系。纵比:同一项目在不同时间比,找
变化的总趋势)+注+数据变化反映的实质。(要言简意赅不啰嗦。)
图表之间的“关系”: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问题与措施的关系?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抑或其他。
6、运用“A与B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第一,A的知识;第二,B的知识;第三,A与B关系的知识。是不是三个方面都要答呢?这就不一定了,要视题目而定。如: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知识说明。。;运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知识说明。。。
7、对于句子很长的复杂设问,要找出设问中的限定词句,这些限定词句往往是答题的角度;有些长设问可能包含两小问甚至更多,要看清楚。答题时每一小问为一个层次。如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观,分析广东精神的提出及说明其对社会的现实意义。(这里包含两问。)
如长设问: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依据(14分)。①材料②政治生活③党中央④国务院⑤民生-人民-国家性质⑥西藏-民族自治区⑦依据。
8、如果要更改自己主观题的答案,要先在后面改答完后再划掉前面答的,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划掉。
第四篇:英语考前提示
英语学科温馨提示
1.英语虽然是最后一科,但是将决定你的胜败,切不可从心理上放松,坚持就是胜利。
2.选择题共85分,85个选项,不要漏选或涂错。涂卡时不可用劲过大以免机器不识别或要更改时擦不干净。
3.前20个听力题没有D选项,千万不可在答案中出现D选项。发试卷后提前浏览一遍听力选项。
4.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单项选择题要找准题眼或用排除法。
5.阅读题克服畏惧心理,不放弃,耐心读完,慎重选择。
6.题目的安排一般都是由易到难,由上到下,所以开头的简单题目不要放弃,也不要掉以轻心。
7.改写句子认真审题,审好时态和语态,保证时态一致。
8.完成句子围绕缺失的汉字思考英语词组,一定要注意时态、语态和单复数的变化。
9.任务型阅读要从原文中找答案。
10.作文一般不要求写题目,如果有要求如:“以„.为题写一篇作文,”可直接把题目抄上再写作文。
11.写作务必要审好题目,按要求写作文。看图说话叙事类要用过去时态,保持前后时态人称一致。作文字数要控制恰当,不可过多或过少。优生要积累几个名言警句用到写作中。
12.作文不能空白。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多写一些简单的作文例句(如上)。
英语答题口诀:
做听力,先看题,快速记,不着急。
看音标,选单词,保证写对是关键。
选择题,很容易,心中有“点”看仔细。
做完形,读三遍,语法句意想周全。
阅读题,渐变难,多读几遍其义现,答案划线反复看。
写动词,先选定,时态用法和被动。
否定句,疑问句,每分必得不放弃。
同义句,清句意,反复推敲才满意。
宾从句,四考点,引导语序时态人。
被动句,并不难,be动词分清加分词。
做翻译,不发愁,对号入座重动词。
任务型,看要求,简单回答不发愁。
写作文,先审题,图画内容看仔细。
简单句,不出错,适当复合润润色。
先打草,后誊抄,认真书写得分高。
第五篇:《文学作品(散文)阅读复习》说课稿
《文学作品(散文)阅读复习》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再结合散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复习目标: 1.了解散文的考查要点。2.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二、教法、学法
散文的考查内容很多,难度很大,因此很多学生多散文的阅读望而生畏。本课在对散文知识简单梳理的基础上,先进行自主阅读测试,然后教学生以解题方法、规律,深化对散文的解读。
三、考点聚焦
散文阅读的考查点主要有:
1.结合语境,联系文章内容,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用。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3.理解文章内容。4.体会作者情感。
5.分析写法特点,赏析文章写作技巧。6.表达自我感悟和阅读启示。
四、答题指导
阅读整篇散文的解题步骤:
一读——确定文体,捕捉关键语句,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二理——理清思路,注意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层次,弄清主旨。要善抓抒情议论句、过渡句、每层每段的中心句。三扣——审清题意,找准答题区域。
四述——整合答案: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
三、题型及答题方法。
类型一 概括内容、主题型 1.概括散文内容的方法和步骤
(1)要素归纳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按照“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格式作答。
(2)段意合并法
用关键词对各段大意加以概括→将各段大意进行整合、归纳。
2.把握散文主题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要找到文章的关键句或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包括总起句(往往在篇首)、过渡句(篇中)、抒情句(篇末)、议论句(篇末)、哲理句(篇末)等。散文主题的概括还可以从文章标题入手,围绕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等问题思考。
类型二 理清脉络型
1.散文的线索:作者为了做到“形散而神聚”,特意安排一条贯穿文章始末的“红线”,这条“红线”可以是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也可以是人物、事物、情感等。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解题思路:①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内容,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2.理清散文写作顺序的步骤:
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找出标志性词语→推敲材料、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理性分析段落或词语间的逻辑顺序和搭配习惯→组织语言,精练作答。
类型三 品味语言型
散文的语言不刻意雕饰却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却自得其意蕴。因此,对散文语言的品味几乎是散文阅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包含很多小项:
1.字词含义:结合语境解释字词的含义。
2.词语妙用: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3.佳句品析:品析哲理性语句、优美的句子或文章的主旨句。解答“品味语言”类试题三种题型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字词含义。
第一步,阅读全文,找到字词所在的句子;第二步,根据字词所处语句及前后句子的内容、含意来推断其意义;第三步,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联系主题验证对字词含义的推断是否准确,以便进一步修正答案。2.词语妙用。
可采取“含义+妙处+特点”三步走的模式思考回答。
第一步,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第二步,结合语境或文章主题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要答出该词语对表达文章主旨、表现人物性格或创设意境等方面的作用;第三步,判定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3.佳句品析。
抓关键词、分析修辞效果、联系主旨 4.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般应从两方面去分析:
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2.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类型四 鉴赏写作手法型
写作手法是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趣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一般包括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1)表达方式
散文以个人抒情为主,将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熔为一炉。各种表达方式在散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2)表现手法
散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抒怀、融情于事、借物喻理、欲扬先抑、以小见大、伏笔照应等。
辨别写作手法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认真审题,明确答题方向→找准答题的信息区间→细读信息区间,根据散文常见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进行判断,结合语境或文章主题思考其作用→筛选、整合答题信息,力求简洁、准确。类型五 畅谈感受型
关注个性化阅读是新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谈感受、启示、体会”类试题就成为了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从命题指向上看,其命题角度可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描写对象。
(2)针对人物情感。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解答“谈感受、启示、体会”类题目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联系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确定自己的观点或态度。
(2)组织语言,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态度。(可引用诗文或名言作答)
(3)结合文章的主题,写出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