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作卷文评卷看高三作文复习试题1[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12:3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高考作卷文评卷看高三作文复习试题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高考作卷文评卷看高三作文复习试题1》。

第一篇:从高考作卷文评卷看高三作文复习试题1

从高考作文评卷看高三作文复习对策

高语组

孙碧云

一、2002年高考作文题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

二、2001与2002年高考作文题对比简析 相同点:

1.“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体会、经历或信念、看法。”(2001)

“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2002)

从写自己到写我们,写作范围似乎辐射出去了,但都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体现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给予充分的自由。不同点 :

1.2002年已没有“可以编故事,写寓言”等宽泛的提示; 2.2002年考题注明“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说明话题作文虽然自由度很大,但“话题”得扣住,这是基本要求。3.2002年要求“不得抄袭”,说明头一年抄袭现象严重。

三、高考作文分析:审题、内容、语言、文体

㈠审题:出题人对话题的限制: 1.生死抉择;2.不必亲身经历

改卷时标准:

1.①重大选择(切题)②选择(切题)③没有选择(离题)

2.是否一定要心理刻画?不必,侧重选择分量

3.对主题表达的看法:①议论文主题应该明确 ②记叙文主题可以隐晦含蓄,但应适当 ㈡材料

1.有根据指认此文是抄袭文的20分以下。

2.套用,改写卷:故事是别人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或偶有修改,应更多从再创造部分去判断,可在30—50分间打分。

3.模仿卷:与套用卷有区别,模仿得好就是好文章,突出的可以往50分以上打,但不超过55分

4.扩写材料,组成文章,看再创造如何,与套用卷近似

5.议论文使用材料可以各种各样,主要看是否能论证观点。6.原创可以往60分打。

㈢语言

华丽与朴实语言的区别:

①以流畅为主,对风格不作要求,可以保持你个人的爱好,拓宽对语言美的欣赏角度。②不以形容词是否用得多作为标准,而是以词语用得是否准确、形象、生动为标准。③句子一般看是否有吸引力。一般说,需要常式句,也需要变式句;需要陈述句,也需要描述句。主要是要把思想表达得准确、生动而有文采。

㈣文体

出题人要求很高,作为四个重点之一,反对不伦不类的文章。

但现实中却不然。对文体不必作严格规定,写随笔性议论文较多,能表达思想,语言好,例子合适,文体可以宽松。

四、得高分的基本要素:

1.广博的知识。如《生命的涅磐》中就提到了“耶稣、爱德华、苏格拉底、玛雅神庙、巴比塔、胡夫金字塔、海子、西楚霸王、三闾大夫、导弹之父钱学森”等;而《人生AB剧》也将“文天祥、谭嗣同、杜甫、布鲁诺、张学良、孔繁森、鲁迅、毛泽东、文成公主、《谁动了我的奶酪》”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2.高远的立意。拒绝平庸,境界开阔。或写于国家于民族有益的重大抉择,或写富有深刻哲理的认识。如《叶儿凋零》

3.深厚的功底。评论文学现象,高屋建瓴。如《重拾文学尊严》抨击当前文坛的媚俗现象;《沉默,一种精彩的选择》评论作家张爱玲。

4.斐然的文采。如《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枯叶蝶,没有娇艳如花的容颜,没有轻盈柔曼的舞姿,没有轻如蝉纱的翅翼,它只有一个形象的如蝶般凄美的名字。它宁愿在同伴们五彩斑斓的翅影下飘逸成一道枯黄的弧线,坠落成一片毫无美感可言的枯叶。诚如它所看到的,其他彩蝶的殒命大多是因为美丽。”

5.严谨的结构。如《因为爱,所以选择》。

五、作文中哪些因素影响评卷老师的心理,影响得分?

1.脱离话题,另起炉灶。如写助人为乐、歌颂奉献精神、提倡心灵美等。

2.胡编乱造,漏洞百出。如《父亲的选择》写一个班的学生被压在雪地里,只有一个父亲用手连挖了八个小时,这过程中路上没有一个行人肯伸手帮助,最后一个班的学生终于个个活蹦乱跳地出来了。

3.自作聪明,与师对话。如《请把你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 一文让评卷老师把手放在胸口问一问自己给考生打分时是否经过心灵的选择,因为他听说老师判分是以秒来计算似的。还有些考生在文章最后加一句:请老师给分时高抬贵手。

4.选材平庸,记事低幼。如举例不离赖宁,记事便是“我小时侯,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5.照搬材料,入题过慢。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混淆。有的学生话题作文写成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又不知分析材料,归纳主题,只一味照搬材料,结果就占用了大半篇幅。

6.记叙文:一件事情加几句议论;

议论文:三个例子加个头尾。不会描写,不会分析。

7.错别字多,卷面模糊。字迹不清,书写模糊,会影响评卷老师的耐心;文章开篇即错别字、病句出现,会影响老师的第一印象。

8.废话套话,丧失自我。如“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古人能做到,我们现代人难道还比不过古人吗”“换作你,你将如何选择?”等等。

六、我们的对策 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不分;

高三老师首先要弄清两者的区分,才能正确地指导学生写作。2.卷面的整洁与模糊;

可以每周让学生在作文稿子上抄写一至两篇美文。材料的匮缺与语言的贫乏;

a)可以介绍学生订阅《读者》、《中学生阅读》、《散文》、《美文》、《少男少女》、《辽宁青年》、《微型小说选刊》、《中国青年报》、《青年报》、《杂文报》、《青年博览》《南方周末》等

b)每周开设阅读课,保证在高三有一定的阅读时间

c)老师介绍十位文学家的故事,十位科学家的故事,或十位政治家的故事,十位教育家的故事,十位哲学家的故事。

d)老师每周印发五篇好文章给学生背诵,以提高语感和语言品位。

e)利用《读本》,可以围绕一个话题到六册《读本》中找材料,也可以思考一个材料从那几个角度去论证话题。f)将《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中央电视台经典栏目录制、筛选,每周选一个单位时间播放给学生看,以了解社会,接近生活。

4.思想认识与思维训练。

将文史哲知识结合起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实到虚,由小 到大,由此及彼等方法的训练;多学一点哲学可以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七、作文的评改

1.分解成点评分:书写、错别字、病句、选材、结构、立意、开头、结尾等分项训练,多练片段作文,场景作文。利用好教师的法宝:分数。它的作用不光是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时不妨作为杠杆,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分项训练的某一点突出即可给高分。

2.学生共同评改:选三至五篇学生习作,印发给学生,全班同学从标点字词到立意篇章结构一起加以修改。

3.教师面批:这是一种好方法,只是较费时。它针对性强,不光对学生的作文本身,而且可以对个体的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情感等加以辅导和交流。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练笔的积极性,尽快提高写作水平。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研》2003年第一期)

3、模仿卷:与套用卷有区别,如3号卷,模仿得好就是好文章

突出的可以往50分以上打,但不超过55分

第二篇:宁夏高考文综历史卷与评卷分析

2012年宁夏高考文综历史卷与评卷分析

发布:黄健 时间:2012/7/3 18:29:23 来源:宁夏教研网 点击:

0

240 讨论:

2012年宁夏高考文综历史卷与评卷分析 石嘴山市平罗中学 戴惠荣 马华

201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仔细研读新课标文综历史卷,总体感觉试卷难度适中,试题类型与去年相差不多,尤其是41题延续了去年的开放式探究的特点。命题不拘泥于教材,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立意高远,考查内容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核能力的新课标理念在试题中凸显。

一、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1、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试卷中所有的试题都采用材料设置情境,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解读材料,由此可见对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统计报告,同时也有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材料的选择也比较新颖,不拘泥于教材。例如第40题,材料以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既与科技进步有关,同时又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试题立足于考查人类历史上的著名的工业革命,考查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知识点比较主流,可以说,这道题是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一道非常有特色的历史题。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小视角”呈现“大视野”,由此可见命题的立意高远。

2、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2012年新课标历史卷考查明显以主干知识为主,出题注重基础: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点、罗马法、经济体制改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等等,并且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如材料分析第40题以交通信号灯为例,整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知识点的掌握,而第三问突出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第41题考察中国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历史。知识点仍然比较主流。在选修试题方面,考察的知识点都是非常主流的知识点,第45题,考察中国古代史中著名的王莽改革,第46题,考察中国近代史中的国民政府问题,第47题,考察世界史上的凡尔赛合约和凯恩斯主义,第48题,主要考察中国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试题考查的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没有脱离《考试说明》的要求和命题规则,也可以得出,在高考复习的时候,仍然要以主流知识点为主,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3、注重能力考查,体现高考导向

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检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如26、27、34、45、48题。同时也能注重学生多元史观的养成,如材料分析题41题提供的“冲击反应”模式。材料以图示出现,沿袭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重视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材料表面上看是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掌握,但题型是开放式的,实际考核的却是考生多元史观的积累。这样的命题也反映了当下高考对多元史观培养、史学思维养成和史学方法运用的要求。高考命题对能力考核的重视可见一斑。

4、材料内容创新,关注时政热点。

今年尤其在大题上体现了社会性热点问题:第40题考查世界性交通问题与科技的关系。对当今的社会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去诠释。体现了历史的价值功能。

总体而言,2012年宁夏高考历史卷总体难度略低于去年。高考命题,更注重历史学科思维能力考查的载体——历史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历史大题部分,思路更加开放。“史料”、“史观”统领整个试题,所谓“见微知著,睹始知终”,鉴于高考命题的强势导向,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将更具学科特点,专业性将更加明显。

二、学生主要失分原因分析及对策

1、字迹潦草,答题格式不规范 由于网上阅卷是把卷子进行扫描后显示在电脑上,有的学生字迹潦草,有的学生字迹很小,还有的学生答题的地方不规范,这些都会影响到阅卷教师的给分。有的学生答题没有写序号、不分要点,每个小题用一段来表达整个答案,老师在看得分点的时候很可能把一段话当成一个得分点,而漏掉了另外的关键得分点。另外,答题错位,乱涂乱改的现象也有可能影响到得分。虽然网上阅卷是采取双评的形式,大大减少了评卷误差,但是,学生答题不规范直接会造成两个老师打分不一致,形成三评卷,增加了评卷老师的工作量。

2、答题速度慢,答题时间不足

有的老师反映到,文综卷的最后一道题历史选修题明显可以从答题的情况看出学生时间不足。

3、死记硬背,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答题。

比如40题材料题的第(1)问,考查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背景。学生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工业革命成就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用简洁的语言来作答而影响得分。

4、概括、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缺乏,答题冗长,照抄材料。

比如40题第(2)问,反映出学生缺乏概括、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语言表达不简洁,几句话反复表达同一个点,或是把已经完整的答案再次给予了详细的表述,不能全面考虑影响交通信号灯改进和发展所运用的科技成果,或者照抄材料不合题意,这样即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又影响了得分。选做题46题,比较抗战前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和实质的不同,学生不能准确解读和理解材料,从而答题欠准确性。

5、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不足。例如第41题小论文,均分5.2分。本题图示的是课本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理论理性认识:“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变,中国走向近代化文明”。一些学生不能抓住关键词“评析”“均可”“材料中的史实”来准确审题,审题出现偏差,答题不得要领而影响得分。一些学生只是一味抄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而没有论点影响得分,一些学生有论点但缺乏“西方冲击对中国产生影响促使中国剧变”的理性的高度的认识而不能的满分。总体上体现出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不足。

总的来说,尽管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难度不大,让学生感到每道题都能够写得出来答案,学生考试下来都觉得出题很新颖,但是要得到高分还是很不容易,需要比较高的历史科综合素养,因而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三、启示及教学策略

1、立足于教材,注重抓基础。尽管考题新颖材料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历史知识贮备上。注重回归课本知识、扎实基础(主要历史事实、主要观点;知识关联、逻辑联系、知识体系)是今后历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复习时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对比,注重历史知识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做好学科主干知识、重要考点的内容整合,深刻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阶段特征和历史总体框架体系。

2、精选习题,有效训练。注重典题训练,指导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析信息的能力。要通过研究试题来反思学习的效度和信度。多注重中外史的横向比较,多培养逻辑的思维判断能力。多从史料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学学习观和方法,在不断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史学素养。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便适应历史学科纷繁复杂的特殊性。

3、注重答题技巧和方法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指导。这样,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材料,学生都有一套解题的模式。

4、紧扣新课程对学生的核心教育价值,融通基本史观,优化小专题设计,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水平。同处工业文明阶段观念;文明史观和整体史观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主旋律的基本观点与认识问题的角度;符合青少年学生阶段特点的思考方法与观点;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古老的中国与现代的中国等。

5、注重规范答题的训练。我们在平时作业的时候就要要求学生写正楷字、规范书写,答题序号化,要点话化,简洁化,注重突出关键词。

6、老师上课要能够旁征博引,结合时事热点,历史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在深专历史知识的同时关注时事,关注新闻,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7、文综各科合作,加强答题速度训练。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增分才有可能。卷面规范做答,增分才有客观依据。加强解题速度训练,增分才能变成现实。

第三篇:高考评卷老师给高三生的复习建议

高考评卷老师给高三生的复习建议

来源:高分网

××中学的陈钢端老师参加高考评卷已多次,他在金中就已当了两届高三的备课组长。数学他已教了12年,他认为今年高考题目总体来说比较容易,前面的试题比较简单,难度不大。

数学:用“新思维”解决“老问题”

××中学的陈钢端老师参加高考评卷已多次,他在××中学就已当了两届高三的备课组长。数学他已教了12年,他认为今年高考题目总体来说比较容易,前面的试题比较简单,难度不大。试卷的区分度在14和15道题上。其实,第14题也不是很难,只是因为考生紧张,试卷有很多空白。全省47万考生的平均分才得1.58分,全省14分全拿的考生只有20多人,得13分的100多人,12分的才2000至3000多人,如果前面的题目全做对,这道题目能得12至13分的话,数学科则可以上750分。

陈老师指出,考生回答不了这道题的原因是基础不扎实,概念不清,看见新符号就被吓怕了。这道题目考的是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问题三个,步步设卡,用了新思维对知识进行包装。陈老师说,这就是新教材所强调的创新。其实,数学原理、数学题系、数学知识是基本不变的,只是考你的灵活运用。他给“新高三”的忠告是必须用新思维、新观念来解答数学“老问题”。首先,加强基础训练,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学习,扎扎实实地反复强化训练,碰到新题目与新情景,不要被吓住,要能“拨开迷雾见太阳”,看清问题实质;第二,加强表达训练,准确、规范地表达;第三,加强计算训练,不仅要会算,还要算得准确无误;第四,创意训练要加强,要用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尝试解答数学难题。

语文:重视积累加强阅读

今年语文试题在测试内容和形式上和以往相比,更新很少,从评卷情况看,答卷总体水平略低于去年。××一中的蔡莉玲老师说,她参加高考评卷评的是“高考作文”,而评分是“背对背”,由于高考作文最受关注,评卷细则最严格。两位老师无法知道对方的评分,如果两个分数相差超过总分10%,将由第三位老师再评,如果三人分数相差超过6分,则由组长再评。满分作文还将由语文科组长复核。

蔡老师指出,今年全省高考作文的平均分为37.75,比去年稍微低一点,全省高考作文得满分的考生没有50人。总体看来,作文思想深度不够,缺乏思想含量。其中对题意理解不透的人很多,内容空洞无物的居多。蔡老师认为,主要是学生的文化积累和经典文学积累不足所致。这反映出考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言运用乏力。蔡老师指出,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阅读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一定要下功夫训练。同时,高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非常重要,连一个简单的道理都说不清楚,怎么表达出生动感人的情感?选出来的满分作文都是散文,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文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蔡老师给“新高三”的建议是:具有真实情感;提高思想含量;增加经典营养。第一要关注身边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第二,加强议论文训练,提高思想含量;第三,多阅读经典文学,提高文学修养。

英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中学高考英语评卷老师张志虹说,今年高考评卷跟去年相比,由原来的五档变为六档,在中上、中等、中下区分得更为严密,显得更为科学。今年英语高考作文延续了去年的风格———半开放式,只要考生吃透要求,一般不会偏题,而且内容也相对人性化,能让每一个考生都有内容可写。然而,从全省来看,书面表达的平均得分并不如人意,由去年的11.4升为11.7,升幅相对来比较少,尤其是满分作文,即是那些得分为24至25的考生,全省也只有33人。

张老师说,评卷老师由三部分人组成,大学老师、中学老师和在校研究生,大学老师评卷侧重总体把握和文章结构,高中老师更在乎语法和拼写等局部错误。但是,不管怎样,书面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张老师提醒“新高三”注意,在英语阅读上,不要拘泥于单独的词句,更应着眼于文章的总体把握和整体风貌,尽量扩大阅读面,多听,多读,以阅读增加词汇。在写作上,现在更重视题目的开放性,词汇的搭配、文意的表达、用词的准确、段落的清晰、观点的鲜明、文章总体把握都必须注意。

××一中英语评卷老师陈鹰说,英语作文需要认真审题,不应该匆忙下笔。今年高考英语许多考生因为对“书面表达”中设计的“通讯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理解不足,忽略了“以及这些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变化”的重点部分,将“影响”和“变化”一笔带过,或者忽略不写,一个字眼影响审题导致失分,是很不应该的。

陈老师说,语法是在阅读中打下基础的,阅读要重视过程,同时,开口朗读英语,由声音来体现误区,每天坚持半个小时说英语,对提高一个人的语感大有益处。结合课本背诵英语,有目的地挑出一些段落来背诵,在训练语感的同时,提供英语的写作能力。听、说、读、写、译,每一样都要平分秋色。

两位老师给“新高三”建议是:第一重视听力,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听力能力。第二通过阅读文章来深刻地提高词汇量;第三,借鉴大学英语四六级书面表达,尤其是它的行文结构,力求流利通顺地写作,避免出现矫揉造作的表达毛病。

物理: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今年高考很多考生被最后一道题难倒,记者曾与一些尖子生谈起,他们至今仍然不知这道题目的所以然。

××中学物理高考评卷老师林洁说:“其实最后一道题并不是很难,而是因为前面的计算量过大,造成了一大批尖子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林老师说,这道18题全省共4万多人得0分,仅有一人得满分,全省的平均分仅为0.84分,可见难度之大。“这是道高考物理‘压轴题’,区分度较高,体现了高考选拔人才的目的。”林老师说,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电磁学、运动学、力学等物理原理的综合分析能力,如果考生仔细审题,顺着题目思路进行分析,全题将近10个方程式,每一个“物理过程”只要给出一个方程表达就可以,即使答错几步,也能得到一半的分。整体成绩还是可以上去的。

据了解,2006年的物理高考,全省平均分大概为70多分,比去年减少10分左右,很多学生考完试说“做不完”,这是以前没有的现象。只要是前面计算题太多,导致“尖子生”算来算去算糊涂了,时间花得太多;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物理学史考的比例占太多,本来是要“送分”的,结果“送”不出去,学生忽略了对物理学史的识记。

实验题,是物理一个难点。这次实验题得分偏低,全省没有一个人得满分,一半考生得0分。林老师认为,实验题目设计新颖,充分考察了考生的实验能力、思维灵活严谨性,同时也考察了考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有些考生好象看得懂,但是,却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致使老师评卷看起来很别扭,给分就相对低些。

对于“新高三”的物理科目学生,林老师特别奉献了几点建议:第一,要重视物理的“双基”知识,不管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物理的基本原理是不会变的;第二,新教材重视自主探索过程,在解题中碰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譬如实验题的情景设置、运用规律、步骤设置、仪器选择等等,都要多问为什么?第三,要提高文字表述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第四,掌握好物理的答题规范,提高推理的严谨性。

政治:考生要关心国内外大事

××中学黄礼明老师参加高考评卷已经两届。他认为高考政治题目越来越联系实际,今年难度比去年有所提高。他这次改的是第39题,这是一道大题,总分19

分,难度比较大,考生难以得高分。题目乍看似乎“超出”教材,是一道“区分度”较高的题目,考生未能全面地运用材料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原理。

这道题目是时政热点,给出的题目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情况,要求学生分析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特征,并考查经济相关的理论依据,以及要求考生回答“如何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这道题目正是目前我国经济学家急切需要解答的难题。这就要求政治考生要关注国内外大事,熟悉时政热点,能理论联系实际,准确运用书本所学原理分析相关材料。黄老师给“新高三”的建议是:“卷面要整洁;学科术语表达准确;能运用学科概念分析材料;多角度回答问题;把重点词语写在试卷显眼处。”

×× 一中的李冬英老师指出答卷中暴露出考生不少问题:第一,张冠李戴。高考政治有6道大题,每一道题的答案都得写在相应的位置,往往有考生会颠倒两道题目答案的位置,从而自身遭受双重损失,因为每个改卷老师只能查到自己所负责的那道题,颠倒了位置的答案将以0分计算。第二,答案的布局问题。屏幕看不到考生答案,难以辨清;第三,考生不能一“逗”到底,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让评分老师很好地把握要点。第四,答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材料,针对辨析题,有的放矢,不能随便发挥。第五,慎重考虑各方面的内在联系。有些考生在最后一道题第二问颠倒因果,无论下面的论述如何精彩,都不能得分。总之,要把“死书读活”,才是要理。

第四篇:从2011高考诗歌鉴赏与默写评卷情况看语文教学

从2011高考诗歌鉴赏与默写评卷情况看语文教学

2011高考诗歌鉴赏的题型保持稳定,难度水平与往年持平。

对于诗歌感情问题的分析是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由于错误地理解了“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的感情倾向,有部分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大相径庭。“遍地的牛羊把春草吃尽了,一片盛世景象,作者怀古哀叹秦国的由盛转衰”而恰恰相反的是作者”怀古,怀念的是盛世之景,哀叹如今的衰败“。抓住只言片语来替代对文本的整体性理解是导致出现这次偏差的主要原因,教学之中,过于强调应试技巧的副作用即在此处。如果说第一题是未整体性把握诗歌内涵,导致感情倾向理解错误的话,那么第二题则是惯性思维导致的审题错误,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做的题型是鉴赏“情与景”的关系,2005年高考卷曾出过同样的题,“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案是:“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当年的高考是从三方面来分析问题的,即:手法与分析(结合手法与感情部分)。而今年的高考题干为: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在本次审题中“如何”二字非常重要,“鉴赏”的自由度较高,区分度也不细,而“如何”二字则侧重技术层面,要求答全手法,并有分析。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特点,只按平时答题模式解答本题,6分之题,往往只能答对一点,或在分析时无意中触及另外一点,得分多集中在2—4分段。高考之题的精要在于题不难,却有相对准确的区分度,学生的审题能力是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侧面,应该说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平中见奇”正是此题的妙处所在。

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第五篇:从高考命题看高三历史复习的要求与对策

从高考命题看高三历史复习的要求

与对策

高考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出优秀学生,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高考试题作为人材选拔的一种手段,又具有知识面覆盖广、层次深、能力标准要求高的特点。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即要注意全面教授历史基础知识,又要加强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就以年高考历史试卷的试题来看,它的突出特点是,测试目标明确、导向正确。总体上看多数试题难、中、易比例合理,创意新颖,表述比较规范、准确。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测试目标已形成明显层次。年高考历史试题稳中有

变,但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学科能力没有变,并有所加强。

纵观年高考历史试题变化,大约有以下几点:

⒈题目的整体难度比年略有提高,一些题的答案并非很难,但考生是要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水平才能写出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除了继续加强考查考生的重要史实记忆、理解外,大大增加了对《考试说明》中⒍⒎⒏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干扰项出得也非常成功,其间大多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填空题灵活新颖,把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

⒉古今历史出题的比例有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的题目比例增大,中国古代史的题目比例减少。并体现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知识能力的考查之中。”

⒊材料解析题目有变化。如第题,让考生根据所列出的中国古代史有关南唐的三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南

唐烈祖李昪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考生写出字左右的短文。这道材料题,既检验了考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又考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考出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箭三雕。材料题要求学生要有历史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去归纳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抓事物的本质,深化历史思维,做到论从史出。此外,还要有把历史材料与科学的历史概念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能力,有把握历史材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能力,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⒋问答题显示出历史学科的系列化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考生把握历史问题的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变化,使答案得到宏观的控制,又从微观上掌握具体史实加以阐述。

基于以上变化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尤其在高三年级,如何适应改革势头如此迅猛的高考,除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各种能力训练之外,研究高考试题,“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改进教学复习环节,不失为提高历史成绩的一条路径。

年高考历史复习的对策:

⒈要突破思维的定势。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超稳定”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如年的题、年的题、年的题、年的题、年的题,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教材并非“绝对权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提示和示范。

⒉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近两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察的层次,着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

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是错误的。这里有个对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有个对历史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问题。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没有血肉的骨骼。就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而言,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在高三历史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强调学生读目录、读课文、读地图、插图、读年表、读习题,然后教师重点讲线索、讲阶段特征、讲结构、讲历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让学生学着去分析、去挖掘、去整理;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⒊要大力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

①选择题

年、年、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强化了它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并在题干和题枝的考查上,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如出现了历史材料题,要求准确理解或表述历史概念题、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和结果题、归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相同点的题等。

年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上的这一显著特点,向我们展示了高考命题改

革的又一思路——尽可能地发掘占试卷总分的选择题的测试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备考复习在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选择题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性质、特点、实质、意义和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深入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述。二是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要精心编写和选择一批能力要求高的训练题,并通过这些训练题的检验和评讲,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准确表述历史概念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加强解题技巧的探索和总结。尤其是要加强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技巧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解答选择题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②历史材料题

自年,高考历史试卷第一次推出了

史料分析题至今有年,历史材料题的多测试功能,正在波及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发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充分发掘历史材料题测试功能,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透彻理解史料。要密切结合史料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史料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内容和主旨,力求在读懂史料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过关,从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第二,变换题型提问。精选若干有训练价值的重要史料,采取史料相同而题型设计不同或设问角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材异问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比较,力求掌握住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特点和解答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思维方法与技巧。第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由于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技巧日益成熟,其设问已彻底摆脱教材,考查的完全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加强材料试题尤其是材料

解析题训练时,必须大力加强从提供的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辨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尤其要注意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运用有效信息解答高难度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十分艰难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③问答题

问答题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它注重对学生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出教材,即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观点概括分析和说明。这就要求:第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备课时,主要备易产生思维活动突破之处,备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对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论证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引导,逐步形成这些能力。

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特别是拿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当堂评讲,使学生受到启发。第三,注重讲、练、评结合。即在讲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讲评时,先让学生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讲思路、方法以及技巧和能力。当然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鼓励,要求答案是开放型的)。

⒋学习要注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虽然各学科自成体系,但却又彼此相连。近年来,历史考察向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渗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文史哲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关于地理方面,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著名古战场、重大工程和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应存有活地图。关于政治方面,阶级、国家、国体、政体等概念,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

史、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必须熟知,并善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释运用。关于语文方面,要具备语法、古汉语、小论文写作等基础。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⒌结合教学和测试讲评,加强审题和解题指导。高考的各类题型,都有一个审题问题。学生在审题中的失误,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消灭或减少审题上的失误,是比较常见的训练。因此,在平时讲课、训练和测试讲评中,有意识地加强审题指导养成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非常重要。历史评讲首先要遵循及时性原则、普遍性原则、鼓励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及启发性原则。然后,应做到:第一,将本次考试测验的试卷及答案发给学生,使学生查找、分析自己出错的地方及原因,以解决一般知识性的问题。第二,教师及时对本次考试作简单概述,对试题的评价,答题中存在的

问题,得分情况等作一些介绍,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自己在这次考试中所处的位置。第三,重点讲评,这是讲评课的重点所在。主要讲共同存在的问题,考查知识的范围,考查的能力层次,讲理论与知识的欠缺处、答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评出错的原因、出题者的意图;评一题多问、多题一思。帮助、启发学生找差距,培养他们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重点讲评后进行小结,指出应注意掌握的方法和技巧,以指导今后的学习同时,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缺陷,布置适量的练习,进行校正、补遗,巩固讲评的效果。第五,针对个别学生还要进行面评和学法指导。

总之,高三历史教学要在认真贯彻教学大纲抓好素质教育的同时,认真研究高考历史命题(特别是近几年的),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达到以令人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下载从高考作卷文评卷看高三作文复习试题1[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高考作卷文评卷看高三作文复习试题1[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全国Ⅱ卷高考文综试题

    精品学习网 中国最大的综合教育门户网站 2018年全国Ⅱ卷高考文综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9......

    从高考优秀作文看记叙文的选材

    从高考优秀作文看记叙文的选材 高考优秀作文及简评 一、江苏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为对洞......

    语文:2012届高三复习专题卷 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作文)

    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湖南省高考语文最新分类汇编—作文 (湖南四市九校2012届高三联考)七、作文(6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旅游大巴......

    从高考阅卷看高三英语作文教与学(共五则)

    从高考阅卷看高三英语作文教与学笔者有幸参加了2008年湖南高考英语的阅卷工作,深有感触和启发。2006-2008三年的作文主题,都是写人,叙事,发感想。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比较高,难拿......

    从2010天津语文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

    从2010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 一、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一)解读考纲,强化复习的方向性 考纲是我们备考的指南针。在高考备考中,我认真学习、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了解......

    高考历史复习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限时训练: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周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秩序被彻底......

    2010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A卷)

    提高农村中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四步法” (武都区隆兴九年制学校 甘肃 陇南 李明红) 摘要:在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新课改素质教育潮流的冲击下,中学语文阅读分析题目量不断......

    2010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A卷)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政治课件、试卷、教案等教学资源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及中学政治课件、试卷、教案等教学资源下载华中师大一附中......